美国亲职教育要点

合集下载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沿革(一)17世纪至19世纪初:学徒制的移植与衰退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从移植学徒制度开始的。

17、18世纪,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其学徒基本上是英国学徒制度的翻版。

但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当时并没有行会制度,其学徒制度是在殖民当局管理下发展起来的。

殖民当局规定着学徒期限,还包括了监督徒弟技术的进步程度以及师徒之间的所有关心等。

19世纪初,伴随着美国的产业革命,工厂制生产逐步代替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

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培养徒工的学徒制的崩溃,并且当时美国社会还盛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使得大量的熟练工人被解雇,同样加速了学徒制的崩溃与瓦解。

(二)19世纪至二战前:美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的建立有学者指出,美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始终是与职业教育的立法密切相关。

因此,从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包括美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相关立法的建立与完善。

在19世纪至二战前,美国独立后经历南北战争,逐渐摆脱了对宗主国教育模式的移植。

在对原有宗主国教育的改造与创新后,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特色的教育制度1.中等教育改革与中等教育制度化综合中学是美国中等教育的主体,是在中等阶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场所。

中等教育在美国的发展来看,经历了殖民时期的拉丁文法中学、实科中学及19世纪20年代的公立中学的不同形式的演变。

随着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的公布与实施,公立中学最后演变成当今的综合公立中学。

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The Smithhughes Act),是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化的立法。

如该法规定公办的普通中学内开设职业科,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等。

2.高等教育的改造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美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上也经历了由移植、改造到创新的历程,经历了由重视学术性到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演变。

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增地学院与社区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对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打破单一的学术化倾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两个伟大的革新。

美国针对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及其启示

美国针对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及其启示

职教育的特色做法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行孩子阅读方面的训练 。 个政 府部门申请项 目资助
( 三 ) 幼儿 家长 的 支 持
此外 ,各种相关服务机构 可以
根据项 目的内容和 目的并按照法定程序 ,向与项 目有关 的各


立 法保 障
美 国联邦政府在1 9 6 5 年的 《 中小学教育法》 中规定 实 施包含早期教育 、成人教 育和家长教育 。 4 2 0 0 0 年教育 目标
的学 校 改 革举 措 中 ,也 强 调 了家 长 参 与 的 重 要 性 。 2 0 0 7 年 开 始的 《 家庭教育 开始法案 》 (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B e g i n s a t H o me
A c t )和P r e — K 法案 ( P r o v i d i n g R e s o u r c e s E a r l v or f K i d s A c t ) ,
联邦政府 除为家长教育与家庭支持项 目直接拨 款进行 系
统管 理外 ,也通 过 对儿 童保 育 与 发展 的拨 款 ( C h i l d C a r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B l o c k G r a n t ,C C D B G) ,把 资 金下 拨 到 各 个 州 ,给地 方 政 府 如 何 花 费 这 笔 补 助 以 自主 权 。 6 J ( 二 ) 州政 府 的 支持
一 议霄 荆 一 二 0一 四 年鲁 月 下 芈月
0 0 9 0 0
美 国针对 幼儿 父母 的亲职 教 育及 其启 示*
口李 璐 蔡迎旗养育子女提 供项 目资助 与支持。通过

美国亲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亲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 . 相关 型( T h e R e l a t i n g Mo d e 1 ) 。此 类 项 目更 多 地 关 注父母的需求 . 帮助 父 母 在 育 儿 同 时提 升 自己 的 能 力 , 探 索 复
杂 的 育 儿 情 况 。 这 类 父 母 十 分 在 意 学 习 环 境 , 即他 们 交 流 观 点、 困惑 与 感 受 的地 方 。 亲 职教 育 者 要 感 知父 母 面 临 的 育儿 困 难. 关 注父母的观点 . 并 用 积 极 的 方 式 来 改 进 这 些 观 点 。整 体
时 所 遇 到 的不 同情 况 可 能 从 一 个 更 宏 观 的新 视 角来 分 析 个
育 的特 点 加 以研 究 . 以期 对 我 国 有 所 借 鉴 。

体情况 .将某个父母 的问题划分为某类具有参考 性的模式 中
来 寻 求 解 决 通 常 相 关 型 项 目会 以轻 松 幽默 的氛 围 进 行 亲 职
经 费 支持 充足 的特 点 。相 关研 究表 明 , 美 国亲 职教 育取 得 了积极 的 成 效 , 不 仅 促 进 了孩 子 的健 康 和 成 长 , 培 养 了家 长
积极了虐待儿童 、 青少年违法犯 罪的现象。美 国的经验 对于我 国开展 亲职教 育的主要启 示有 : 加 强立法保 障、 建立完备的组织体 系、 增强人 员专业性 、 实现亲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等。
的 不 断提 高 以 及 留 守 儿 童 等 特 殊 群 体 教 育 问题 的不 断 凸 显 . 加 强 亲 职 教 育 在 我 国变 得 越 来 越 必 要 和 迫 切 。 《 中 国 儿 童 发 展 纲要 》 、 《 关于指 导推进 家庭 教育 的五年 规划 ( 2 0 1 6 -2 0 2 0 年) 》 和《 全 国家庭教育 指导大 纲》 等 文 件 也 都 相 继 把 亲 职 教 育 列 为 推 进 家 庭 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如 何 有 效 开 展 亲 职 教 育 由

婴幼儿家长的亲职教育

婴幼儿家长的亲职教育

二、0~3岁婴幼儿亲职教育的内涵
“亲职教育”是从英文“Parent Education”转化而来的,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也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亲”即
父母双亲,或广义而言的家长 ;而“职”是指职业,即将前者“亲”界定为一种职业。
( 一 ) 相关学者的观点
亲职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婴幼儿家长。
( 二 ) 教育主体多元
婴幼儿家长亲职教育主体包括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团体和个人。
( 三 ) 教育过程贯穿终身
亲职教育为终身的成人教育,是家长一生的功课。
( 四 ) 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前提和必要条件
亲职教育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与家庭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 :家庭教育主要是家中的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以未成年子女为主要对象 ;亲职教育是以父母 ( 或未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 为主要对象,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改善其教育行为,提高其科学育儿水平,以保障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更好地发展。所以,有效的亲职教育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前提和必要条件。
子的能力、分析评价孩子的能力和指导孩子的能力。
1) 了解孩子的能力
2) 观察孩子的能力
3) 分析评价孩子的能力
4) 指导孩子的能力
二、0~3岁婴幼儿亲职教育的实施
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它包含两方面:“怎样做父母”的尽职教育;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情感教育。由过去以教育孩子为主,转向以父母自我教育为主 ;由父母权威管教为主,转向关注发展和引导为主 ;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医生、护士、教师、朋友等多角色 ;教育方式由一味训斥转为在参与游戏中给予孩子关怀和教育,为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它的实施对提高新生一代基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亲职教育的实施需构建亲职教育支持服务体系,采用多种实施方式,并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

美国亲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亲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亲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作者:汪夕桢来源:《卷宗》2018年第07期摘要:亲职教育是指对父母实施的教育,改变或加强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从美国亲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理清美国亲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为我国推进亲职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美国亲职教育发展历1亲职教育亲职教育思想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美国父母教育倡导者马思·高顿提出,德国学者称之为“双亲教育”,俄罗斯学者将其称为“家长教育”,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亲职教育”。

《教育大辞典》把“亲职教育”定义为:对父母实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变或加强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

[1]2 美国亲职教育的历史变迁2.1 萌芽期(17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17世纪初期,殖民时期教育最发达的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们十分注重教育,要在新建立的北美殖民地上建立一个模范社会。

他们要求培养出具有一定文化的、深刻理解清教主张的人。

为此,他们将宗教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发展新教事业。

1635年春,波士顿地区的清教徒决定建立一所学校,并选举传教士斐利·帕汉特为该校负责人及教师,这是殖民地时期建立起来的第一所学校。

由于当时正规学校的规模小数量少,教育任务主要由家长负责,且具有强制性。

1642年,马萨诸塞殖民地地方法庭通过法律规定“所有儿童的家长都要负起教育儿童学习认字、劳动及其他各种就业的技能。

特别是要培养他们读懂教义和主要法律条文的能力。

”[2]1815年,波特兰市召开了美国亲职教育第一次团体会议,成立母亲协会,目的在于发现及分享更多教养孩子的方法。

[3]随后,开始出现了一系列亲职教育杂志,亲职教育也因此渐渐登上历史舞台。

1897年,在美国慈善组织团体的推动下,成立了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美国亲职教育取得重大发展。

私立组织的建立使得政府方面也逐渐关注亲职教育的发展,1909年政府召开关于儿童福利的第一次白宫会议,并于1912年成立了儿童局。

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

幼儿园进行亲职教育的要求与内容亲职教育是通过向父母提供教养子女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态度等,旨在使家长更有效地了解并执行作为父母的职责,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提高教养水平,达到家庭生活圆满快乐的目标。

抓亲职教育是实现优化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亲职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家庭教育学应是家长接受的基本内容。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2、家庭教育的原则。

3、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家长的基本修养。

5、家长与家庭环境对幼儿生长与成材的关系。

6、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

7、幼儿心理学知识。

8、幼儿生理学知识。

9、幼儿营养学知识。

10、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11、幼儿各科教学法的知识。

12、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

进行亲职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文字通讯1、幼儿园印发有关的课程设计,各种活动安排的资料与通知给家长。

2、家园联系手册。

3、家长宣传栏与板报,将育儿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家长。

4、利用网站即使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保教活动,介绍家长需要的家庭教育有关内容。

个别谈话1、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进行交谈。

2、正式邀请家长,交谈幼儿在园和家里的情况。

家访1、通过家访进一步了解并收集幼儿的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家庭状况;了解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希望与态度以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意愿;了解可能影响幼儿学习的家庭环境。

2、通过家访,让家长了解教师对幼儿的希望,教学目标,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指导家长怎样帮助幼儿学习和怎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会议1、通过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工作安排以及幼儿园要求家长配合的具体工作。

2、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和建议。

3、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等。

观摩幼儿园的活动1、请家长观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2、让家长参观幼儿在园的生活。

通过观摩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家长更好的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另一方面从观摩中可以学习到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在当今社会,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正在推动亲职教育,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其育儿责任。

本文将探讨美国亲职教育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亲职教育是指通过培训、指导和支持,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以提高子女的幸福感和成长质量。

在美国,亲职教育通常包括家庭教育、婚姻教育与亲子沟通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当前,美国亲职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方面。

研究表明,接受过亲职教育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然而,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长期追踪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

尽管亲职教育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例如,父母往往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而缺乏时间参与亲职教育活动;现有的亲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许多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无法获得充分的教育机会。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加亲职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课程外,还可以提供在线课程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可以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和性别的家庭提供专门的亲职教育内容。

确保亲职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这需要与父母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并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支持。

提高亲职教育的普及率和参与率。

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相关补贴和奖励,鼓励更多的家庭参与亲职教育。

美国亲职教育对于提高孩子的成长质量和家庭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增加多样性、实用性和普及率,我们可以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亲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推动这个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亲职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亲职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美国亲职教育的研究历史、现状及评价展开讨论。

亲职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包括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美国人的当官必修课

美国人的当官必修课

美国人的当官必修课作者:胡婷婷来源:《领导文萃》2012年第12期他们要对着国旗宣誓,还要学会当众作秀,甚至如何掩饰紧张美国总统大选的“戏”,如今正越演越热闹。

候选人全力在选民面前“表演”,一会儿口若悬河,一会儿幽默风趣,但这些可不是“纯天然”的,而是经过长期训练打造出来的。

参加各级选举的政客们往往经过专门学校的培训,这样在应付选民和媒体时,言谈举止才更得要领,不被淘汰。

用洗脑树立理想一般来说,在美国参加选举,要接受的第一堂训练课是让自己“有理想”,就是国家利益至上。

要是这一点不坚定,一定会败下阵来。

因此,一般的培训学校,都会把强化政客们的价值观作为重要一课。

美国华盛顿州的“珍妮弗·邓恩领导者学院”是培训政客的学校之一,从这里走出的各级官员达数百名之多。

学院院长邓恩夫人曾是里根总统的朋友,在国会工作了12年,2005年退休后创办了这所学院,学习的期限一般是半年。

学院训练政客们爱国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对着国旗练宣誓、背诵总统们的演讲词。

华盛顿州的沃尔森记得自己培训时,大冬天早上7点就起来,教室门前挂一面星条旗,十几个学员聚在下面,齐刷刷把右手捂在左胸,一字一顿地念道:“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其代表的美利坚合众国。

”这种洗脑式的训练,目的就是让爱国之情溶入每个政客的血液里。

另一所培训学校“领袖研究所”也是如此。

在为期1周的课程中,每节课前半个小时主要是老师带着学员们集体朗诵历任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罗斯福总统说,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肯尼迪总统说,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卡特总统说,我们必须再次对我们的国家、对彼此充满信心……当整齐、响亮的背诵结束时,许多人的脸上都会露出激动的神情。

这时,老师一般都会再“鼓动”几句:“同学们!当朝霞升起时,你准备好去领导这个国家了吗?你有信心缔造一个高效、有序的政府吗?你有决心为那些投票给你们的人服务4年或者更久吗?”这时候,不少学员已经是摩拳擦掌,仿佛就要去领导国家了。

美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美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美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美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
1. 实践导向:美国职业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需要进行实习或者实际操作,以便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 灵活多样:美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按照社会需求及就业市场灵活调整课程设置。

同时,学生可以选修不同的课程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3. 教师专业性强:美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具备相关的行业经验和技能。

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总之,美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为优化中国职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美国家长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内容、形式与保障措施

美国家长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内容、形式与保障措施

2023年第4期(总第370期)The Family Education of China国际视野收稿日期:2022-06-09美国家长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内容、形式与保障措施刘 潞摘要:美国的家长教育在内容上注重子女成长与父母发展并重,子女导向的家长教育强调提高家长的学业辅导能力、子女教育能力、家校合作能力;父母导向的家长教育强调提高家长基本文化素质、学历水平、家庭管理能力。

在家长教育形式上,美国致力于个性化与信息化共进,通过制订课程与项目计划、提供家长教育出版物、开办成人夜校等个性化指导形式,结合搭建信息化平台等促进家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美国政府通过政策与资金双道护航的措施保障家长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包括法律政策的宏观引领以及专项基金的有效托底等。

借鉴与反思美国家长教育的问题与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如下:注重子女成长与父母发展并重的家长教育内容;结合国情,完善家校协同育人的个性化与信息化的家长教育指导形式;从政策、资金以及主管部门等层面打造多元家长教育保障措施体系。

关键词:美国家长教育 家校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者简介:刘 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9)家长教育(Parental Education )是家庭教育指导者对家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的以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胜任力为核心的教育活动。

[1]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后文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拥有接受家长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以往,我国学者对家长的研究多聚集在家长的教育权,即强调家长对子女的施教权,而忽略了家长的受教育权。

[2]在美国,受《科尔曼报告》影响,对教育机会均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由学校扩展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系统,美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讨论学校如何帮助家长积极地参与子女教育、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强化父母角色功能和提高父母效能感。

美国亲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亲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亲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魏雪晨贾勇宏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01期摘要:美国亲职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现已发展成熟,总体呈现出教育类型丰富、组织体系完备,立法保障有力、经费支持充足的特点。

相关研究表明,美国亲职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培养了家长积极的教养行为,促进了家长的个人发展,而且减少了虐待儿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

美国的经验对于我国开展亲职教育的主要启示有:加强立法保障、建立完备的组织体系、增强人员专业性、实现亲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等。

关键词:亲职教育;美国;特点;启示亲职教育(Parenting Eduction)是指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教育。

近些年,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问题的不断凸显,加强亲职教育在我国变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文件也都相继把亲职教育列为推进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何有效开展亲职教育由此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是,目前我国的亲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等亲职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美国开展亲职教育的特点加以研究,以期对我国有所借鉴。

一、美国亲职教育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亲职教育现已成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美广泛开展、社会普遍重视、成效明显的一种教育,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教育类型丰富各州因地制宜,开展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多种形式亲职教育。

按父母担当亲职角色的时间顺序来划分,美国亲职教育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种不同类型亲职教育。

前期亲职教育由医护人员为准父母提供的基础的育儿知识:中期亲职教育由保育员指导父母照料新生儿:后期亲职教育由教师、社区工作者等亲职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亲职教育的对象具有不同的需求,美国亲职教育者会据此在内容上加以区分并以项目形式来加以实施。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评价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评价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评价一、概览亲职教育(Parenting Education)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个领域在美国逐渐壮大,并发展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亲职教育关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如何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对美国亲职教育的历史发展、当前现状以及其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亲职教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早期阶段,人们主要关注父母如何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上的满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提倡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教育界提出了“父母教育”将亲职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

进入21世纪,美国亲职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加入到亲职教育的研究行列中,探讨诸如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父母角色定位等前沿问题。

与此美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亲职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其在实践层面上的普及和应用。

1. 什么是亲职教育亲职教育,亦称亲子教育或家长教育,是一个涉及培养父母或监护人增进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过程。

它旨在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提高亲子沟通质量,传授生活技能,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亲职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任务。

美国亲职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亲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

特别是在70年代,美国教育家泰勒(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育孩子应多元化发展,而非只关注智力。

亲职教育在美国逐渐受到重视,并被视为一种全面培养人的重要途径。

美国亲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阶段。

美国职业教育特点之我见

美国职业教育特点之我见

美国职业教育特点之我见概要:师资是一个学校发展质量好坏的重要前提,好的教师能培养出优质的学生。

因此,对于教师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职业院校在聘任教师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和灵活的尺度。

既要重视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和“双师型”的资格,又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多方面引入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课程的引进可以使学生在高中階段就了解到基本的职业技能的知识,为将来学生专业的选择提供参考。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实施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场地,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社区学院外,美国的大学也为学生提供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美国的职业教育也涵盖了未升学或中途辍学的青年和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

总而言之,美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全面系统,对于发展终身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与学校的相互合作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与社会、企业联系十分密切,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在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中,企业积极参与研究制订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主动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并安排技术人员充当学校的兼职教师;企业欢迎学校教师进入企业研修学习。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或者社区学院)学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学校特色更加鲜明还能使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不断提升,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美国的职业教育具有灵活、丰富、多样的课程结构。

就教育体系而言,包括普通课程、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三部分;在教育内容上,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的知识技能,重视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

与灵活多样的课程结构相对应的是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

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要求。

美国教师的任职标准是相当严格的,教师首先要接受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知识的教育,然后要经过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后获得教师资格证才有资格成为教师。

尤其对于职业教师而言,他们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还要具有技能认可证。

以家庭内部因素为视角浅谈亲职教育

以家庭内部因素为视角浅谈亲职教育

【摘 要】当今教育领域提倡一种“三位一体”式教育的结合,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联手合作。

家庭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更是由于家庭这个特殊的关系使得其教育子女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化、情绪、道德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亲职教育是将家庭教育的成员具体化而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亲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自身以及社会外界更多的关注与需要,而从家庭内部即从生活方式、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三方面来探讨影响亲职教育的因素对于亲职教育今后的有效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家庭教育;亲职教育;家庭内部因素 一、亲职教育的内涵 每个小家庭组成了当今整个社会,家庭的学习持续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每个人的人格、价值观、社会角色等等都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而在家庭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了。

美国教育家dodson 认为,生育孩子和抚育孩子是两回事,父母并不会自然地拥有抚育子女的智慧和能力,要尽到父母的职责必须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中可知如何抚育孩子是需要家长学习的,也就是说家长需要获得抚育孩子的相关教育和训练。

此类教育和训练就是一种专门针对家长的“家长教育”,即“亲职教育”。

林家兴在《亲职教育的原理与实务》中就亲职教育的内涵给予如下解释:亲职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它以父母为对象,以增进父母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和改善亲子关系为目标,是由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学校亲职专家所开设的终身学习课程。

这里所说的受教育对象,既包括现在已成父母的人,也包括那些打算要成为父母的人。

亲职教育实则应下属于家庭教育中,前者比后者在说明对象上变得更有针对性,也更加准确。

笔者认为,亲职教育是在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及子女教育教养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为人父母者形成良好的家长素质和教育子女能力的教育过程。

从其教育内容来看,亲职教育不仅包括了父母的自身教育,同时也包括了父母对子女教育。

二、亲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亲职教育并不是一个新诞生的词汇,在国外,parental education 并不陌生,因为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做最好的家长--亲职教育的26条策略

做最好的家长--亲职教育的26条策略

做最好的家长--亲职教育的26条策略
周冠环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亲职教育是指协助为人父母或将为人父母者,了解自己的职责,提供儿童发展的知识及正确的教育态度,以使其扮演称职父母的教育过程。

美国学者盖恩斯(A.Gaines)借用英文字母提出了26条亲职教育策略,内容简明、易于操作,值得家长与教师借鉴。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周冠环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2
【相关文献】
1.做最好的家长 [J], 俞敏洪
2.自闭症儿童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及策略研究 [J], 马骊;任可雨
3.《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 [J], Amy善小宁[1]
4.做最好的家长 [J], 叶华文
5.做自己就是最好的人设——浅析《奇葩说》等综艺节目的嘉宾/导师配置策略[J], 朱湘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Home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Preschool Youngsters,HIPPY)
HIPPY计划是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综合的发育评价之后,根据学 前儿童的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保育情况,由专家制定出的 一套针对性极强的发展方案,内容涵盖智力开发、儿童成长阶段 标志动作的出现、心理变化特征等,父母按照制定的方法和措施 去执行,从而实现儿童的潜能开发与个性化培养。
教育计划”,以及康乃狄克州和马里兰州的“家长 援助中心”等。
• 美国有半数以上的州要求在师范教育中增加或加强有关 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内容,培养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 力。 • 政府卫生或社会福利部门还会进行家庭访问。
各地图书馆经常举办亲职教育讲座、亲职教育方面的图书借阅、
影视欣赏、举办亲职教育研讨会或团体讨论;
美国亲职教育
美国亲职教育
1
发展历史
2
亲职教育得以发展的条件 实施现状 对我国的启示
3
4
一、美国亲职教育的历史
(一)美国亲职教育的萌芽期(17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
(二)美国亲职教育的成型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 代) (三)美国亲职教育的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二、美国亲职教育得以发展的条件 (一)立法保障 (二)经费支持 (三)实施保障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的高级 会员托马斯 高登(Thomas Gordon)创办了父母效能训练课程,父 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是一种父母培训课程,全课程约八次授完, 母效能训练课程得到了学术界和大多数美国父母的认可。 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①积极倾听 ②使用“我一信息”③积极 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时,以阅读、听讲、讨论、自由参与和角色 沟通 扮演等方式进行。它的目标是解决亲子间冲突,提高父母亲子沟 通的技能,使父母在教养子女上更具效能。
基督教青年会(YMCA)提供亲职教育服务; 戒酒团体,如“戒酒匿名会(alcoholics anonymous)"等团体提 供家庭戒酒的讲习、训练与家庭服务; 此外,还有一些教会、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也有各种亲职教育
或紧急救助方案。
经济支持——提供学校经费或设备
建设“家庭友好型”企业
帮助和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 教育。 许多大型企业定有“弹性上下班”的政策,允许有子 女的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上下班时间,以便有效 地配合子女的学校教育活动。
由学者专家或社会团体所主持或推动的亲职教育活动也很多, 如研讨会、讨论会、座谈会、演讲会或某一特定时期给父母 提出及时的教子指导和建议等。
此外,由教育专家所编写的育儿手册、教子指南等书籍极为
普遍,由专家所推动的亲职教育训练方案也蔚然成风,如父 母效能训练、有效教养系统训练等。
(1 )父母效能训练
亲职教育开展现状:
(一)亲职教育的目标 (二)亲职教育的内容 (三)亲职教育的方式 (四)亲职教育的方法 (五)亲职教育的评估
经费
其他 社会成员 联邦政府
亲职教育8
7 6 5 4
政府
社区
①学校设有专门的父母接待室 ②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③学校编写家教指导手册,对父母进行简单的教子技术指导 ④学校通过举办晚会,让父母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
⑤学校开办父母学习班
• 行政和立法以及财政拨款等 • 亲职教育培训:“儿童家庭教育计划”、肯塔基州的“父母子女
(四)项目支持
1965 2000 2001 2007
HomeAct)
《中小学教育法》 《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 实施包含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和家长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教育。 改善和提高父母在促进孩子社会、情 《家庭教育开始法案》 (The Education Begins at 感和认知能力发展方面的参与度。
2.纽约市颁布的《儿童第一》
家长除享受联邦政府及州政府提供的一些免费 美国的委员会在信息的传播与交换方面的资助;一些私 人的基金会如比尔· 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企业为员工投 育儿支持与培训外也通过付费的形式参加营利 性机构、学区项目或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亲职 入育儿服务与培训经费;一些教育家、社区工作者等对 项目,以满足自己特殊的育儿需要。 非营利性的亲职教育机构或组织进行资金捐赠等。
2.加强家庭计划(SFP)
这个项目是整个家庭的参与,而不仅仅是父母亲或孩子。其中, 针对父母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技能培训来实现的。 始于1983年,最初是一个由防止毒品滥用的国家机构资助。专为 高危的、滥用毒品的父母亲们设计的一个预防毒品滥用项目,用 在美国,加强家庭项目(SFP)被誉为是改变家庭的最有效的计划之 来帮助这些父母提高他们的教养技能和帮助他们的孩子能避免吸 一。 该课程教父母如何慢慢减少物质奖励,寻找自然地更好一些的奖 毒。 励方式,维持子女良好的行为变化。
各州和学区必须公开学校发展相关 Pre-K法案(Providing Resources Early for Kids 信息,为家长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2007
Act)
通过实施家访和多种父母参与教育的 形式,为父母提供育儿支持。
各州政府也通过法律形式保障了亲职教育的开展。 如:1.“家庭关系教育”(Domestic Relations
Education)
1996年4月18日,美国 亚利桑那州 政府颁布要 法案要求每一位孩子的亲生父母或养父母若打算 目的在于与父母分享有关离婚的影响、家庭的重建 求在全州实施“家庭关系教育” (Domestic 法律规定:如果父母不参与的话,法院将 向最高法院申请离婚、分居或申请子女的抚养权 以及离婚后子女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等知识。 Relations Education)。 建立一套新的家庭服务体系,每所学校设有一位家 不准许该父母提出与离婚相关的申请。 和监护权时,提出申请方就必须参加亲职教育课 长协调员,专门负责父母与学校的沟通,参与父母 重点不在于教授教养技巧,教育父母及其子女该如 堂,由法院强制执行。 教育孩子、向学校介绍教育项目、为父母提供辅导 何应对分居、离婚以及家庭的变故。 的方法,解决父母提出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