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教学反思(3篇)【四上部编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第【1】篇〗《精卫填海》的故事学生读过,故事内容学生都熟悉。
所以,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学会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才是重点。
1.教学效果(思效)。
文言文比较简单,寥寥数字,理解了词语意思也就明白了故事内容:故:所以;湮:填塞。
整篇小古文的意思是说: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神话故事内容很简单,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就能读懂,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这才是学习的深层目的。
所以,整节课我以读代讲。
在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朗读的基础上,学生读通读顺古文后,我引领学生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
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语断气连地诵读古文,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
这算走好了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2.教学收获(思得)(1)整堂课紧扣“溺”字,理清文章的脉络,抓关键字“游——溺——为——衔——堙”理出故事的前因后果,为学生复述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
(2)通过出示隶书、小篆、大篆、金文、甲骨文等不同版本的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课文熟读成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课文背诵下来。
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能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美,感受到汉字的源远流长。
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以及古代文学的兴趣。
此外,挑战读的方式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创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
(3)体会人物精神品质时,不是直接探讨,而是各种情境诵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从精卫到其他神话人物,再到我国历史上的伟人,层层深入,从老师的引导和反复的诵读中感受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无需多言,水到渠成。
(4)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给学生总结出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反复诵读等,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情分析:本文选在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是部编版教材全面推行后小学段阅读的第一篇文言文神话。
文字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借助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结合注释看懂字面内容。
本课教学,可在此基础之上注重内容的丰富、学法的提升。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与句读,知道文中“少女”与现代词意思的不同。
2、结合知识经验与课后注释,读通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够依据文本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重塑人物形象。
4、初步体验此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神话的瑰丽神奇。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重塑形象,在阅读过程中体验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聊“神话”引主题1、欣赏《封神榜》主题曲《神的传说》视频节录,根据所听所见判断其内容为“神话”。
2、交流问题:(1)神话因何为“神话”?(2)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中国神话故事。
(3)《精卫填海》出处——《山海经》的成书年代。
(中国神话之悠久)二文本阅读体验方法1、读通课文:(1)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结合注释,能否读通课文?(注意“少女”一词,从而知道有些词在由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中意思已经发生变化(2)如果还有其他难以理解的词句,用“——”画出并标注“?”。
(3)难以理解的词语先试着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最后教师予以明确解释,并提示:课外阅读时,可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查询。
2、读准课文:根据对词句的理解,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3、理清因果:在读明白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创造加工重塑形象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故事更丰满、更精彩。
1、原文辅助:课件阅读《精卫填海》出处——《山海经》原文《发鸠山》与课文对照阅读,发现更多信息,作为“想象”的凭依,如精卫家乡风景、精卫鸟的样子与叫声等。
2、借鉴他人:(1)听教师读《山海经》拓展神话卷中《小鸟精卫衔石填海》(初始由教师读、学生听,中段由教师引、学生补,最后师生脱离书本、分别以“大海”“精卫”角色对话演绎。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且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也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在引领学生学习时,让学生先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对《精卫填海》这个故事有所了解,接着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停顿,再借助注释,结合插图,了解故事大意,讲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最后熟读成诵,进一步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和精卫的美好品质。
3、整节课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效果好。
13 精卫填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精卫填海》的故事学生读过,但是小古文的学习还是第一次,所以说,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理解小古文的意思、学会古文学习的方法才是重点。
1.教学效果(思效)。
小古文比较简单,寥寥数字,理解了词语意思也就明白了故事内容:故:所以;湮:填塞。
整篇小古文的意思是说: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神话故事内容很简单,学生借助注释,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
这才是学习的深层目的。
所以,整节课以读代讲。
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基础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之后,我能够引领学生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这算走好了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2.教学收获(思得)。
(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降低小古文学习的难度。
因为第一次学古文,一定要引发学生对于古文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而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性的东西更易于接受。
以看动画片引入,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样,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让传统文化与自然、音乐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
(2)其实,学生对古典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虽然这篇很简单,却是为以后古文教学提供范例。
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
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
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3)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
3.不足之处(思失)。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精卫填海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
此文言文言简意赅,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想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神话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走进《山海经》1.激趣: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课件出示题目及图片:(看图片猜故事,依次出现图片:《嫦娥奔月》《夸父逐日》)3.导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1)出示《山海经》书的图片。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4.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精卫填海》,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
(相机板书:精卫填海)设计意图:猜图导入,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小助手(1)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第1篇】《精卫填海》是一篇神话故事,文字不多,重点描写了精卫的执着精神。
这样的精神在愚公的身上也存在。
教学时抓住文章中关键词语,对比体会大海之大和精卫之小,体会对比悬殊,体会精卫填海的决心与勇气。
导课时问学生曾见过什么样的大海?学生答: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蔚蓝的大海、风平浪静的大海......这一环节设计有两个目的,一作为一个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二为后文对比“大海之大”“精卫之小”埋下伏笔。
抓住第二自然段“天天”体会精卫从不间断,无论天气如何,忘记饥饿劳累,日日夜夜衔石子、树枝来填海。
这是面对强大欺辱时的无畏,这是弱者执着的抗争!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逐渐体会精卫的内心世界,走进它的精神王国。
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就是一串珍珠项链中最闪亮的珍珠,它藏着作者的情感,传递着丰富的内涵,表达着某种精神,诉说着不一样的情怀。
教学中抓住这些关键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在日后的语文课堂当逐渐提高自己慧眼识“关键词”的能力,以一点想开去,让学生找准点,深挖井,收获汩汩的思想甘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第2篇】这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精卫勇敢的精神。
但一个学生的发言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说“老师,精卫很笨,石头丢到海里,海水不是越涨越高了吗?”我猛然意识到,千百年来留给我们的文化应注入新的活力了。
于是,我问道:“如果你是精卫,你会怎么做呢?”孩子们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我用抽水机把水抽干。
”有的说:“我用汽车拖石子、砖头。
”而对孩子的话语,我没有做任何评判。
首先我肯定了他们比精卫要聪明,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抽到哪里去呢?抽干了水对我们有什么坏处?把石头、砖头扔到海里,海水会怎样?学生一想,是呀,这办法并不好。
这时,心急的孩子坐不住了,一个个抓耳挠腮的,我适时画了一个海与堤岸的平面图,与他们共同分析,海水是漫过堤岸才危害人的,怎样让他不危害人呢?这时,几个孩子恍然大悟,我们可以把堤岸修结实些!诚然,精卫的勇敢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若不能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还去学习精卫的子子孙孙填海,我们的国家又怎能飞速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相连,赋予教材时代的活力,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形成乐于探究,敢于发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他们能思考、会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出个人见解,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不正是新课该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吗?【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第3篇】教学反思:学生对古代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帝、少、曰”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展开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喜欢文言文,热爱文言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温习旧识,导入课题1、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2、出示《司马光》、《守株待兔》。
3、这些文言文有什么特点?你们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的?4、揭示课题《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的方式再一次勾起孩子们的文言文的认识,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温故知新,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板块二:读准生字,学写生字。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炎帝少女曰女娃溺返衔堙。
强调“少”字多音字的读音。
(2)介绍“炎帝”,结合快乐读书吧。
(3)出示表示精卫行为的词,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教学“衔”:这个生字背后有一个故事,古人在行军打仗过程中会使用到马,为了避免打仗时,战马分心吃路边的草,军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一个金属套住马的嘴巴,战马的嘴巴衔着金属,所以我们现在的衔字是在行中间加一个“金”字,代表衔着的意思。
(4)生字“曰”、“溺”和“衔”教学,指导书写。
“曰”的字形稍微扁一些,宽一些,有说、叫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将识字写字的教学与故事角色、课文内容的梳理有机融合起来。
形声字识字法、字源识字法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又丰富了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捅过播放<<山海经>>的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性趣,并结合<<山海经>>原著片断,让学生对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順,读好停遁.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了解大意,叙说故事,感受人物形象.结果熟读成诵,结合本课的学法,拓展阅读原著,陪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熱爱之情.本课的亮点在于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了金文、篆书和繁体字等多种版本,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学生对于这种课方式性趣十分浓厚.〖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反思第【2】篇〗《精卫填海》教学反思本周四,我执教了《精卫填海》这一课,并且有幸请到王小兵校长评课,王校中肯的点评让我获益匪浅,感悟颇多。
《精卫填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对文言文产生畏难心理是这堂课首先要考虑的。
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几张神话故事的,让学生猜故事名称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体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文言文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本堂课的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文意思。
在朗读方面,先是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停顿,接着充分让学生朗读,不仅要读通顺读准确,还要读出文言文的“声断气连”,这对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反复练习。
在理解古文意思方面,我采取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文言文的学习其实并不难,甚至很有意思。
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讲故事环节,是根据单元学习目标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反馈很好,在借助文本的基础上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我出示了,讲述了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让孩子进行补充,由此引出精卫的性格特点,加深孩子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重点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词较少,而且识记起来较为容易。
要求会写的生字有5个,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提示生字的写法,如“帝”中间的部分是“冖”,不是“宀”;“曰”和“日”相仿,但是“曰”要扁而宽。
2.阅读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古文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可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读通句子,并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意。
3.学会表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要锻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意思。
学会用“这个故事讲的是……”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1.课前预习(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幅图(课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你们想知道这只鸟儿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吧。
课件出示:图片(板书:精卫填海)2.课件出示《山海经》的相关信息,并与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课件出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全书现存18篇,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13 精卫填海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本课中灵活运用网络资源让语文与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对学生成功的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了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不足之处:
1.朗读不到位。
没有让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到了精卫的勇敢。
2.我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够富于激情和感染力,没能将学生心底的声音呼唤出来,在课后小练笔这一环节,有一小部分同学发挥的不够好,如果能让学生结合实际谈出精卫的精神在学习上放光,那样会更好。
教学小提示:
“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样才无愧为教师这个天职。
教师要以东风化细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教案反思及作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教案反思及作业一、教案反思《精卫填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寓言故事,深受学生喜爱。
而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教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是我们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的任务。
1. 教学目标:在教学《精卫填海》这一段落时,我们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保护、勇气和毅力等方面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与寓意,并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观塑造。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引导他们从中领悟勇气、毅力、自强不息等正能量。
4. 教学方法:利用朗读、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听说读写能力。
5. 拓展延伸:可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珍宝填海”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不怕困难、勇于拼搏。
二、教学过程及作业设计1. 课前准备:准备好课文《精卫填海》,PPT或课件,文具及学生练习册。
2.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入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体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听读故事内容并理解故事情节。
•理解寓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精卫填海背后的深意,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故事。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精卫填海所要传达的正能量,并展示各组讨论结果。
•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故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体现的奋斗精神,分享精彩观点。
•作业布置:设计作业,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精卫填海故事的感悟与启示。
3. 作业设计:作业一: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谈谈你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你是如何勇敢面对、克服困难的。
作业二:选择你认为最感人的一句话或段落,用自己的话解释它的意义,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精卫填海》这一段落时,我观察到学生积极参与,思路开阔,能够从故事中找到启示并与自己的经历作对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教学难点: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头饰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3、齐读课题。
(生:精卫填海)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生自读课文)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
(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4、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汇报:我学会了精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精精精精卫我学会了卫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生字都汇报完了,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过渡:生字都学会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精卫填海》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是统编教材的第三篇文言文。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是本课的要求之一,本课如何指导学生讲故事呢?
一是结合注释。
教师让学生对照原文,阅读注释,说一说从注释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以“哪些可以用来帮助自己讲述故事”这一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
在互动交流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信息可以用到讲故事中,那么如何把这些注释变成自己的语言呢?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引导把注释中的信息恰当地用在口头表达中,丰富语言,丰富故事内容。
二是想象情境。
“堙”的意思是“填塞”,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精卫鸟填塞东海的情境,再聚焦一个“常”字,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从“常”字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境?然后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反复朗读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使学生感受精卫鸟填塞大海时遭遇的艰难困苦,为学生讲述这个情节提供表达的借鉴。
这样,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通过给原文添枝加叶,所讲的故事更能让别人感受到精卫鸟的坚毅与执着。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精卫填海》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精卫填海》。
这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之作。
课文围绕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说教法学法语文新课标中提倡: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换中、在互助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明白文句,去培养语感,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凭据第一学段的学习目的,学生年事和头脑特点,在高兴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讲堂中,教学中以读为主,要在阅读中想象、交换、感觉语言的柔美,体验阅读的兴趣。
我建立情境法、朗读感悟法、互助探究法、讨论交换法和演出感悟法为学生办事,力修业生在读中受到情绪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咀嚼语言中积聚语言。
三、说教学目标1、有情感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大胆刚强和大海恼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演出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景象。
3、联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举动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景象。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精卫的举动是怎样的举动。
2、准确有情感地朗读。
朱熹在《孟子会合》说过:“事必有法,然后而成”。
为了突破重点,办理难点,顺遂到达教学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一)、以读促讲,重在感悟。
利用动画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内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在点子上。
让学生在粗读、精读等阅读实践中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走进海神和精卫两个角色,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
课堂活了,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体验,利用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做表情来理解“愤怒”,多媒体的运用“泛滥”一词的情景视频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其效果不言而喻。
巧妙的突破重点,这样对文本所传达的勇敢、坚强的精神感悟自然水到渠成。
(二)、讲一读三,拓展视野。
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观,要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精卫填海》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组课文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
《精卫填海》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读课文。
它是一篇短小精悍却意味深远的文言文。
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形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由于四年级同学刚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努力提升课堂的高效性的同时,我主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去细细感悟,边读边思考。
结合书上的注释,理解语句,体会故事的内容,受到洗礼和熏陶。
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精卫的勇敢和坚定。
2、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精卫精神的可贵。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完整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一、以读促讲,重在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故事文本,了解大海和精卫这两个特设角色,播放情境视频,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感受精卫的勇敢、坚强。
二、借助网络,提升自我。
利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有关搜索的相关知识,上网搜集、整理《山海经》里面的神话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
三、日积月累,夯实基础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从现在起就要多积累,理解并记忆古今异词的不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堂延伸,思维创新大海和精卫两个角色,你欣赏谁?引导学生在创新中求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稿第【2】篇〗一、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第1篇】在教《精卫填海》时,课后有个思考题:精卫是只怎样的鸟儿?按照课文内容的指引,有的孩子回答精卫是一只勇敢的鸟儿,他敢于同夺去别人生命的大海较量。
而另一些孩子却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一个孩子说精卫是一只笨鸟,大海那么大,能填平吗?非累死不可;另一孩子说,大海也有生命,精卫不该心胸那么狭窄,与大海不共戴天,不分昼夜地将衔来的小石子和小树枝投进大海想填平它呢?我觉得他们的回答都很有价值。
回答精卫是勇敢鸟儿的学生,他从课文中学到了正义感,体会到勇敢的品质;回答精卫是笨鸟的学生,他关注生活,把所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了合理的思考;而对精卫的正义行为提出疑问的学生思维更为广阔、全面,他懂得了由己及人地思考,不用简单的对错来划分世界,而是把每一个个体都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来对待。
他的问题在班上炸开了锅,许多孩子受到启发,马上与周围的同学展开讨论,有的说应该和大海讲道理,劝告他不要再夺去别人的生命;有的说应该修建堤坝,防止大海再泛滥。
这节课上完了,我并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而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不止一种的答案。
在写教后记时,我想:如果我用传统的模式,老师精心地解读课文,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精卫的坚韧与勇敢,而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会有这些交流和收获吗?会有这些多元的解读吗?我想这就是课改的精髓所在了。
给予孩子发现的天空,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呵护每一个孩子思维的独特性,让这些天生的研究者、探索者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遨游,熠熠生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第2篇】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本课中灵活运用网络资源让语文与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对学生成功的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了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关键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趣味,力求熟读成诵。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4.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讲故事,感受精卫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语文要素】5.通过学习文言文,丰富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2.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课时]1~2课时一、观看视频,揭示课题1.观看介绍《山海经》的视频资料。
同学们,刚才视频里说《山海经》不但内容涉及广泛,关键还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汇编,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出自这本书,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齐读课题。
2.精卫是一只鸟,它长什么样呢?(课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及原著中描述外形的文言文)在《山海经》中是这样描述精卫鸟的: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学生自读这段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帮助学生明确生僻字的读音。
2.生认读生字新词:炎帝、名曰、溺而不返、衔、堙。
3.了解炎帝: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物?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炎帝的资料,学生自读后谈认识)4.学习衔”字。
(1)课件展示:“衔”字的变形过程。
明确古意:“衔”指的是为了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横在马嘴里,两端系着缰绳的小铜棒。
(2)读文中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
句子中的“衔”是什么意思?(口里含着)5.在田字格里书写课文中的五个生字。
三、反复诵读,读出韵味1.指名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后,全班按照节奏再读课文。
3.课件出示:金文版《精卫填海》。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些历史故事刚开始是口口相传,后来就有了文字的记载,这是用金文记载的《精卫填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二)大部分生起立朗读)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反思《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即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处第二句前半部分交代了填海的起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
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堂课下来,有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现将这堂课的一点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交流探讨:个人以为,本课教学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中灵活运用网络资源让语文与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对学生成功的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了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3、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扩充知识面。
在上课前,我让他们先查找资料,做好预习。
课后,我又让他们去查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准备讲故事比赛,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从重点词语入手,通过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学文升华情感,让学生领会诗文的含义。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朗读不到位。
没有让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到了精卫的勇敢。
2.我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够富于激情和感染力,没能将学生心底的声音呼唤出来,在课后小练笔这一环节,有一小部分同学发挥的不够好,如果能让学生结合实际谈出精卫的精神在学习上放光,那样会更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神话,是继第一篇《盘古开天地》之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人物精神的延续。
本篇课文是一篇仅有35个字的文言文。
解读教材时我们发现,“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其中蕴含想象的空间,“西山”距“东海”之遥远,展现出精卫的坚持不懈;“精卫”与“东海”一小一大之鲜明对比,展现出精卫的不畏艰难,这都是感悟形象极佳的想象点。
教学目标1.读出文言文的特点。
2.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过程一、联系已知,初读课文。
1.联系之中初步感知课文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精卫填海》(出示课文)。
看看这篇课文,你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哪些课文?预设1: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禹治水》、《羿射九日》、《盘古开天地》。
预设2:文言文——《司马光》、《守株待兔》。
2.回顾阅读方法: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读懂呢?预设:结合注释、结合上下文、结合插图二、读通读顺,读好停顿1.自读——读准字音(1)下面就先根据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然后结合注释、上下文、插图,读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2)提示“曰”字音、字义:这个生字“曰”读什么?它和一个字特别容易混?(“日”)你怎么区分?这是这两个字古时候的写法,猜猜哪个是“曰”哪个是“日”?“曰”像一张嘴,短横是从嘴里说出的话。
“日”像一个太阳,是白天,有阳光。
2.朗读——读出节奏三、讲述故事,感悟精神1.一讲故事——整合称谓,结合注释,按顺序讲清故事内容(1)有没有发现,这篇文言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和现在不一样?(“少女”现在指女孩子,文中指小女儿。
“少”是一个多音字,先要把字音读正确。
)文中还有哪些称呼也指的是这个“少女”?(“女娃”、“精卫”)(2)“少女”、“女娃”、“精卫”都指的是一个人,它们在文中出现的顺序可以改变吗?预设:不可以,因为要先说她是炎帝的女儿,然后再说她叫什么,最后是变成了精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
13、《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精卫填海》这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之作。
课文围绕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
2.引导学生认识精卫的行为是怎样的行为。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能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让传统文化与自然、音乐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
如以看动画片引入,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
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现状,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能自觉地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学生对古典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
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
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习内容作了有益的补充和整合。
比如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名字,然后看图片说故事,期间穿插阅读了《精卫填海》这首浅显易懂的小诗,最后让学生充分驰骋想象的翅膀,设想精卫为她的填海大业不停奔忙的情形,结束时又推荐一些神话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
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相连,赋予教材时代的活力,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形成乐于探究,敢于发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他们能思考、
会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出个人见解,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我压制了学生的一些质疑,没能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在今后教学设计时,我要多准备些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质疑解疑的时间,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实际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接着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然后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精卫的精神品质,并说一说从中得到的启示。
最后拓展延伸: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好。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13《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精卫填海》的故事学生读过,但是小古文的学习还是第一次,所以说,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理解小古文的意思、学会古文学习的方法才是重点。
1.教学效果(思效)。
小古文比较简单,寥寥数字,理解了词语意思也就明白了故事内容:故:所以;湮:填塞。
整篇小古文的意思是说: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神话故事内容很简单,学生借助注释,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
这才是学习的深层目的。
所以,整节课以读代讲。
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基础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之后,我能够引领学生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这算走好了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2.教学收获(思得)。
(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降低小古文学习的难度。
因为第一次学古文,一定要引发学生对于古文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而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性的东西更易于接受。
以看动画片引入,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样,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让传统文化与自然、音乐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
(2)其实,学生对古典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虽然这篇很简单,却是为以后古文教学提供范例。
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
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
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3)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
3.不足之处(思失)。
本文简单,学生的学习也不吃力,但是学生的学习也仅仅是停留在本课的神话内容方面,并没有广度和深度,缺少对学习内容有益的补充和整合。
应该借助活动广角,让学生读文,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讲故事。
4.改进措施(思改)。
比如课堂伊始让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名字阅读了《精卫填海》这首浅显易懂的小古文之后,让学生充分驰骋想象的翅膀,设想精卫为她的填海大业不停奔忙的情形,结束时再推荐一些神话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
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可以推荐学生课下读一点《山海经》,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13《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精卫填海》这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之作。
课文围绕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这正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
2.引导学生认识精卫的行为是怎样的行为。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能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让传统文化与自然、音乐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
如以看动画片引入,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
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现状,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能自觉地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学生对古典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
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
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习内容做了有益的补充和整合。
比如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名字,然后看图片说故事,期间穿插阅读了《精卫填海》这首浅显易懂的小诗,最后让学生充分驰骋想象的翅膀,设想精卫为她的填海大业不停奔忙的情形,结束时又推荐一些神话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
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相连,赋予教材时代的活力,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形成乐于探究,敢于发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他们能思考、会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出个人见解,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我压制了学生的一些质疑,没能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在今后教学设计
时,我要多准备些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质疑解疑的时间,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实际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接着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然后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精卫的精神品质,并说一说从中得到的启示。
最后拓展延伸: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