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篇一:数学《有理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

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9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9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9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1)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特别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的认知。
(2)有理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和理解。
(3)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乘法法则等。
(4)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举例:
-重点讲解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如3 + (-2)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我也要适当提高要求,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运算掌握数学推理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运算速度和效率。
5.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6.培养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敢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理数的概念: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有理数的定义及其分类。
2.有理数的性质: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性质。
3.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加、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巩固:通过复杂混合运算的题目,训练学生识别运算顺序,正确运用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复习的是《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温度上升和下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复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回顾有理数的奥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有理数》总复习(第1课时)一、内容分析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 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三部分。

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三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第三课时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第一课时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

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对有理数的五个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程序设计:一知识梳理:1.正数与负数:(给出4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2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整数的概念及运算一、课堂导入(10分钟)老师可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关于温度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关于温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概念,为引入整数的概念做铺垫。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引入整数的概念:根据温度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负数表示低于一些标准的数,正数表示高于一些标准的数。

2.整数的表示: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的表示形式,包括正负号和数字。

三、整数的比较(10分钟)1.同号的比较:介绍同号整数的比较方法,即绝对值大的整数更大。

2.异号的比较:介绍异号整数的比较方法,即正数大于负数。

四、整数的运算(30分钟)1.整数的加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数的加法规则,同时教授“整数相加,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口诀。

2.整数的减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数的减法规则,同时教授“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加上相反数”的口诀。

3.整数的乘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数的乘法规则,同时教授“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负数乘以负数得正数,正数乘以负数得负数”的口诀。

4.整数的除法: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除法,同时教授“正数除以正数得正数,负数除以负数得正数,正数除以负数得负数”的口诀。

五、综合练习(30分钟)在讲解完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后,老师可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可以总结整个课时的内容,强调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第二课时:小数的概念及运算一、课堂导入(10分钟)老师可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比如将一张馅饼分为几块,引导学生回答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引入小数的概念: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即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

2.小数的表示:介绍小数的表示形式,包括小数点和数字。

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0分钟)1.小数的读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包括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复习的教案范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复习的教案范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章复习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六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巩固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统计方法及数据分析。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及统计方法。

2.难点: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第六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引导学生回顾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统计方法及数据分析。

2.复习第六章《几何图形》(1)图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列举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如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等。

(2)图形的性质让学生分别阐述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

(3)图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判定两个图形相似或全等。

3.复习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1)数据的收集让学生阐述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2)数据的整理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整理数据,如制作表格、绘制图表等。

(3)数据分析让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ABC,AB=AC,求证:∠B=∠C。

(2)让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

例如:某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求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身高(cm):160、165、170、175、180、1855.小组讨论(1)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生活中的数据?四、课后作业(1)已知一个三角形ABC,AB=AC,求证:∠B=∠C。

(2)某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求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身高(cm):160、165、170、175、180、1852.收集家中一个月的水电费数据,绘制条形图,并分析数据。

2024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教案

2024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教案

2024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和巩固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数、负数、零及其数学表示。

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规则。

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并能正确进行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复习有理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复杂的混合运算中符号的处理和运算顺序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之前学习的有理数基础知识,例如:“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零属于哪一类数?”展示几个简单的有理数计算题目,让学生快速回答,以检验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 概念梳理系统梳理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数、负数、零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 运算规则复习逐一讲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举例说明。

强调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并给出多个练习题让学生练习。

4. 大小比较练习通过比较不同有理数的大小,让学生巩固有理数大小比较的规则。

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应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5. 问题解决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有理数知识解决。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分享各自的思路。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分组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PPT演示:使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展示有理数相关概念和计算过程。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规则,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规则和技巧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混合运算中,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巩固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方法。

2.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难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运算方法。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运算规则。

3.运用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PPT。

2.准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回顾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规则。

引导学生对比实数和有理数的区别,明确有理数运算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进行讨论和解答。

数学七年级上总复习教案

数学七年级上总复习教案

七上数学复习计划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要点复习:(1)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2)相反数:实数a与实数a(3)倒数:1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做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5)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6)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7)无尽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8)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要大。

(9)把一个数写成带有一位小数的数与10的整数次幂的积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10)把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复习题:1. 4 与4 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分析:①从数本身看来,4 与4 只是符号不同;②从数轴上的位置来看,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但方向不同。

师:向这样的一对数比较特殊,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如:2.5 的相反数是 100的相反数是0.75的相反数是 0 的相反数是2.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特点:3.回答下列问题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课后反思: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要点复习:(1)n a a n a a a a =⨯⨯⨯⨯)(相乘个 (2)()n n nb a b a ⨯=⨯(3))0(≠=⎪⎭⎫ ⎝⎛b b a b a n n n(4)nm n m a a a +=⨯(5)()0≠=÷-a a a an m n m(6)()mn m n a a =讲例题:例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 (A )都是正数 (B )只有一个正数 (C )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D )以上答案都不对例2.计算:例3.计算:例4.计算:例5 计算:练习题:1.计算:2. 计算:(1)34;(2)-34;(3)(-3)4;(4);(5);(6)3. 计算:课后反思:第三章 实 数复习要点:1、 实数的分类:2、 实数的有关概念:(1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复习题》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复习题》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复习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复习题》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本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章内容包括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透彻,需要通过复习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使用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如PPT、习题集等。

2.准备教学环境,如教室、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使用PPT展示复习题的内容,包括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解答,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

4.巩固(10分钟)对于学生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回顾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进行数学上册知识点巩固、复习与提高;2.教学难点:将数学上册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与提高的同时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资源准备1.教师备课PPT;2.合适的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思考题解答有一个长方形,长是3个十位数,宽是2个十位数,这个长方形共有几个平方米?(答案:600平方米)2. 数学上册重难点概括1.整数的概念与基本运算;2.有理数的概念与基本运算;3.代数式与算式的概念;4.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3. 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讲解与思考(1)整数与有理数的认识1.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不包括分数和小数),用Z表示。

正整数用+号或不写符号;负整数用-号表示。

2.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指能表示成a/b形式的数,其中a、b都是整数、且b不等于0,其中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都是有理数,用Q表示。

#### (2)整数与有理数的加减运算3.整数的加减运算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减,绝对值大的数减小的数。

4.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减,绝对值大的数减小的数,运算后符号与绝对值确定。

(3)整数与有理数的乘、除运算1.乘法运算两数乘积符号为正,当且仅当两数同号时。

两数乘积符号为负,当且仅当两数异号时。

2.除法运算除数不为0为前提。

两数符号相同,商为正;两数符号不同,商为负;任何数除1都为它本身。

(4)多项式的简单运算1.同类项的合并:同一项只能有一个系数。

2.多项式的加减运算:首先合并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的系数。

3.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分配律和交换律。

4.因式分解:把多项式拆分成若干个乘积,乘积中可以有常数、变量、整式、代数式等。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汇总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汇总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汇总7篇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精选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内容:老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

问题见教材。

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3、-2、-0.5、-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二篇4: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五分钟练习):(5)-252; (6)(-2)3;(7)-7+3-6; (8)(-3)×(-8)×25;(13)(-616)÷(-28); (14)-100-27; (15)(-1)101;(16)021;(17)(-2)4; (18)(-4)2; (19)-32; (20)-23;(24)3.4×104÷(-5).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讲授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2)符号如何?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篇5:《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学习态度,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协作精神,撰写小论文进一步了解数的发展历史。

七年级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5篇材料)

七年级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5篇材料)

七年级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5篇材料)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学目标:1:识记有理数的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掌握并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一: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同一个问题中,正数和负数分别代表意义相反的量。

二: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叫做有理数。

有理数的两种分类三:数轴:定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直线上的右(或上)方向为正方向,选择合适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关于有理数和数轴的练习4:倒数绝对值相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数a的相反数是-a,(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0的相反数是0.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相反数的相关练习题五: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倒数相关练习题倒数、相反数区别: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反。

2: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

3:倒数对于本身的数是1或-1。

4:两个相反数之和为0,两个倒数之积为1。

示例:六: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若a>0,则︱a︱= a;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若a<0,则︱a︱=-a;0的绝对值是0.若a =0,则︱a︱= 0;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0.绝对值知识的相关练习题例题:七: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较大的绝对值较小。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第三课时)教案 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第三课时)教案 沪科版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3.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或有几个有效数字;能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教学难点:用科学计数法记一个小于-10的数,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教学程序设计:一知识梳理1.科学记数法也就是把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0≤a<10的数,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2.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换句话说这个近似数最末一个数字所处数位就是它的精确度.如:是精确到百分位.3.对于一个写成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则看数的最末一位在原数中所在数位.如:所以精确到百位.4.确定有效数字应注意:(1)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起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从左起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左边的零不是有效数字,而从这个数往右的零不论在中间还是末尾都是有效数字如:有三个有效数字2,5,0.(2)以(科学记数法)形式写成的数的有效数字与数的有效数字完全相同.如:有2个有效数字:2,5.5.取近似数,应看要求精确到的数位的下一位数字,然后按四舍五入的总原则取近似值,而不看其它数位上的数.如:精确到十分位是.6.科学记数法形式写出的数取近似值往往容易出错,按四舍五入原则取值后,舍掉的整数位应补上0,然后把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二典型例题例1 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解:(1)1 000 000=1×106.(2)×107×1011.注意: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原数有6位整数,指数就是5.例2 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初一(2)班有43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2.5分;(2)某歌星在体育馆举办音乐会,大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3)通过计算,直径为10cm的圆的周长是;(4)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各种细菌80000万个;(5)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7.8%.解:(1)43是准确数.因为43是质数,求平均数时不一定除得尽,所以82.5一般是近似数;(2)一万二千是近似数;(3)10是准确数,因为3.14是π的近似值,所以31.4是近似数;(4)80000万是近似数;(5)1999是准确数,7.8%是近似数.说明:1.在近似数的计算中,分清准确数和近似数是很重要的,它是决定我们用近似计算法则进行计算,还是用一般方法进行计算的依据.产生近似数的主要原因:(1)“计算”产生近似数.如除不尽,有圆周率π参加计算的结果等等;(2)用测量工具测出的量一般都是近似数,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3)不容易得到,或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时,只能得到近似数,如人口普查的结果,就只能是一个近似数;(4)由于不必要知道准确数而产生近似数.例3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38200 (2)0.040 (3)20.05000 (4)4×104分析:对于一个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如果是整数,如38200,就精确到个位;如果有一位小数,就精确到十分位;两位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象0.040有三位小数就精确到千分位;象20.05000就精确到十万分位;而4×104=40000,只有一个有效数字4,则精确到万位.有效数字的个数应按照定义计算.解:(1)38200精确到个位,有五个有效数字3、8、2、0、0.(2)0.040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有两个有效数字4、0.(3)20.05000精确到十万分位(即精确到0.00001),有七个有效数字2、0、0、5、0、0、0.(4)4×104精确到万位,有一个有效数字4.说明:(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如20.05000的有效数字是2、0、0、5、0、0、0七个.而20.05的有效数字是2、0、0、5四个.因为20.05000精确到0.00001,而20.05精确到0.01,精确度不一样,有效数字也不同,所以右边的三个0不能随意去掉.(2)对有效数字,如0.040,4左边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4右边的0是有效数字.(3)近似数40000与4×104有区别,40000表示精确到个位,有五个有效数字4、0、0、0、0,而4×104表示精确到万位,有1个有效数字4.例4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70万(2)9.03万(3)1.8亿(4)6.40×105分析:因为这四个数都是近似数,所以(1)的有效数字是2个:7、0,0不是个位,而是“万”位;(2)的有效数字是3个:9、0、3,3不是百分位,而是“百”位;(3)的有效数字是2个:1、8,8不是十分位,而是“千万”位;(4)的有效数字是3个:6、4、0,0不是百分位,而是“千”位.解:(1)70万. 精确到万位,有2个有效数字7、0;(2)9.03万.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9、0、3;(3)1.8亿.精确到千万位,有2个有效数字1、8;(4)6.40×105.精确到千位,有3个有效数字6、4、0.说明:较大的数取近似值时,常用×万,×亿等等来表示,这里的“×”表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而它精确到的位数不一定是“万”或“亿”.对于不熟练的学生,应当写出原数之后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例如9.03万=90300,因为“3”在百位上,所以9.03万精确到百位.例5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1.5982(精确到0.01) (2)0.03049(保留两个有效数字)(3)3.3074(精确到个位) (4)81.661(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分析:四舍五入是指要精确到的那一位后面紧跟的一位,如果比5小则舍,如果比5大或等于5则进1,与再后面各位数字的大小无关.(1)1.5982要精确到0.01即百分位,只看它后面的一位即千分位的数字,是8>5,应当进1,所以近似值为1.60.(2)0.03049保留两个有效数字,3左边的0不算,从3开始,两个有效数字是3、0,再看第三个数字是4<5,应当舍,所以近似值为0.030.(3)、(4)同上.说明:1.60与0.030的最后一个0都不能随便去掉.1.60是表示精确到0.01,而1.6表示精确到0.1.对0.030,最后一个0也是表示精确度的,表示精确到千分位,而0.03只精确到百分位.三课堂反馈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30060;(2)15 400 000;(3)12300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2×510;(2)7.12×310;(3)8.5×610.3.已知长方形的长为7×105mm ,宽为5×104mm ,求长方形的面积.4.把19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99×10n -3的形式,求n 的值.5.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600的有效数字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1415926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是_________,精确到千分位近似值是________.7.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01249精确到0.001的近似数是_________,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8.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96.7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__;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9.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0.380精确到_____位,48.68万精确到___位.四 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1.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要精确到哪一位,只与它下一位的数字有关,而不管再下一位数字的大小是多少.2.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①精确到哪一位;②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给定一个近似数,要确定其精确度,主要由该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在该数中所处的位置决定.3.一个近似数有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方便,便于确定该数的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只看乘号前面的部分.五 作业1、1.449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是( )A.1.5 B.1.452、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0.002030的有效数字的个数是( )A.3 B.43、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按要求取0.06018的近似值,下列四个结果中错误的是( )A.0.1(精确到0.1)B.0.06(精确到0.001)C. 0.06(精确到0.01)D.0.0602(精确到0.0001)4、有效数字的个数是( )A.从右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算起B. 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算起C.从小数点后第一个数字算起D. 从小数点前第一个数字算起5、下列数据中,准确数是( )B.初一(3)班有47名学生11023米6、12.30万精确到( ) A.千位 B.百分位C.万位D.百位7、2000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近似数是( )A.200 B.520010⨯ C.4210⨯ D.42.0010⨯8、208031精确到万位的近似数是( )A.5210⨯ B.52.110⨯ C.42110⨯ D.9、43.1010⨯的有效数字是( )A.3,1 B.3,1,0 C.3,1,0,0,0 D.3,1,0,1,010、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53.20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百位 B.有6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个位C.有2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位 D. 有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似数3.50是精确到个位的数,它的有效数字是3、5两个B. 近似数35.0是精确到十分位的数,它的有效数字是3、5、0三个x 的取值X 围是( )A.2.595 2.605x ≤<B.2.50 2.70x ≤<C.2.595 2.605x <≤D.2.600 2.605x <≤ 位,有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1.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教学手段引导——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1、正数与负数①表示大小②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③带“-”号的数并不都是负数2、数轴原点 ①三要素 正方向单位长度②如何画数轴③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3、相反数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②a 的相反数-a ③a 与b 互为相反数a+b=04、绝对值①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距离,表示成|a |。

⎧⎨⎩⎧⎪⎨⎪⎩a (a≥0)②|a|= -a (a≤0)5、倒数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作互为倒数。

②a的倒数是1a(a≠0)③a与b互为倒数ab=16、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①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②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③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 ④立方等于经本身的数是±1,07、乘方①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a·a·…·a=a n②底数、指数、幂8、科学记数法①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②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①准确数、近似数、精确度精确到万位②精确度精确到0.001保留三个有效数字③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是什么位,这个数就精确到哪位。

④有效数字⑤如何求较大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方法,一种用单位,一种用科学记数法⎧⎪⎨⎪⎩⎧⎪⎨⎪⎩⎧⎪⎨⎪⎩⎧⎪⎨⎪⎩⎧⎪⎨⎪⎩⎧⎪⎨⎪⎩二、有理数的分类1、按整数与分数分正整数整数 0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2、按正负分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 0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讨论一下小数属于哪一类?三、有理数的运算1、运算种类有哪些?2、运算法则(运算的根据);3、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的根据);4、混合运算顺序①三级(乘方)二级(乘除)一级(加减);②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进行;③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④能简便运算的应尽量简便。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篇1)最近,我在初一(4)班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课题是《3.4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课时“销售中的盈亏”,本节课是探究课,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时事点评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计算,归纳销售中的常用公式,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高效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六个环节:第一,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课题;第二,尝试练习,熟悉公式;第三,探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第四,小组展示,解决探究问题;第五,巩固练习,提升能力;第六,归纳总结销售问题中常见的四个量之间的关系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有:1.设计情境,引入课题,体现教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汉滨初中对面的电脑城中销售一种路由器,先将进价提高20%,后再降20%出售,卖96元一台,问商家是盈是亏?”通过本问题,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引入课题,二是看待问题的方式不能只看表面而做出解答,必须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在做出判断。

2.练习,达到让学生熟悉公式的目的。

3.化解探究问题中的难点,把问题细化为6个小问题,便于小组分工合作,及时完成任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学生探究问题的全过程。

5.在教学中能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展示,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不能正确的把握各个环节的时间,为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要点复习:(1) 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2) 相反数:实数a 与实数a -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 倒数:1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做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

(4) 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5)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6)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7) 无尽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8)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要大。

(9) 把一个数写成带有一位小数的数与10的整数次幂的积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10) 把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复习题:1. 4 与4 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分析:① 从数本身看来,4 与4 只是符号不同;② 从数轴上的位置来看,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但方向不同。

师:向这样的一对数比较特殊,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如:2.5 的相反数是 100的相反数是0.75的相反数是 0 的相反数是2.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特点:3.回答下列问题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课后反思: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要点复习:(1)n a a n a a a a =⨯⨯⨯⨯)(相乘个 (2)()n n nb a b a ⨯=⨯(3))0(≠=⎪⎭⎫ ⎝⎛b b a b a n n n (4)n m n m a a a +=⨯ (5)()0≠=÷-a a a an m n m (6)()mn m n a a =讲例题:例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A )都是正数 (B )只有一个正数(C )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例2.计算:例3.计算:例4.计算:例5 计算:练习题: 1.计算:2. 计算: (1)34;(2)-34;(3)(-3)4;(4);(5) ;(6)3. 计算:课后反思:第三章 实 数复习要点:1、 实数的分类:2、 实数的有关概念:(11)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2) 无尽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13)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 实数与数轴:(1) 在数轴上,一个实数的绝对值表示这个实数所在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要大。

讲例题: 例1(由学生板演):① 原式=92913122=-+-② 原式=1222212=⨯-+- 例2.计算:① 398- (精确到0.001)② )34(29+⨯- (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生:先练习,再同桌交流计算结果。

师:写出解题的规范化:{实数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正整数和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① 按键顺序: 8 - 3 9 =0.748343301∴ 748.0983≈-② 464.2464101615.23289)34(29-≈-=⨯--=+⨯-例3.计算:()[]25292-⨯+⨯ (精确到0.01)解:原式=[]45292-⨯+⨯ =[]5252⨯+⨯ =5410⨯+=18.9442719794.18≈练习题:1. 计算:① 184- (精确到0.01)② π⨯2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③7103- (精确到0.01) 2. 7273⨯+⨯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3.计算:=81__ ; =⨯-3625__ ; =94__ 利用计算器计算:=2___ (精确到0.01) =3___ (保留3个有效数字) =5___ (精确到万分位) =⨯45___ (精确到0.01)=⨯76___ (保留2个有效数字)课后反思:第四章 代数式复习要点:1、 乘法公式:(1) 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2)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 (3)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4) 多项式乘法公式:()()()ab x b a x b x a x +++=++2 (5) 立方和公式:()()3322b a b ab a b a +=+-+(6) 立方差公式:()()3322b a b ab a b a -=++-2、 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是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记作:)0(≥±a a 。

3、 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正的平方根和零的平方根,统称为算术平方根。

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a a ,且0≥a 。

5、 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是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记作:3a 。

讲例题:题型一 数学与生产实际例1 窗户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上部是半圆形,下部是边长相同的四个小正方形,已知下部正方形的边长为acm ,计算:(1)窗的面积;(不考虑窗框的宽度) (2)窗框的总长。

题型二 数学与生活例2 某企业去年的年产值为a 亿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0%。

如果明年还能按这个速度增长,请你预测一下,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能达到多少亿元?如果去年的年产值是2亿元,那么预计明年的年产值是多少亿元?(1)去年年产值是----------------------亿元;(2)今年年产值是----------------------亿元;(3)如果明年还能按这个速度增长,那么明年的产值是-----------------。

解:由题意可得:今年的年产值为----------------------亿元,于是明年的年产值为 亿元,若去年的年产值为2亿元,则明年的年产值为--------(亿元). 答: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将能达到1.21a 亿元。

由去年的年产值是2亿元,可以预测明年的年产值是2.42亿元。

题型三 拓展创新例3 研究下列算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1×3+1=4=22 , 2×4+1=9=32 , 3×5+1=16=42 , 4×6+1=25=52 ,…将你找出的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练习题:练习1: 列代数式表示某种数量(1)有两个连续整数,若n 表示较小的整数,则另一个整数是___(2)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m ,n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面积是______. (3)有一个个位数是5的两位数表示为10a+5 ,则a 表示____.(4)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原价为a 元,在1999年涨价20%后,2001年又降价60%,这种药品降价后的价格为---------------。

(5)如图三角形的周长L=_________ 面积S=_______(6)如图半径为r 的圆的周长L=________ 面积S=________(7)如图边长a 为的正方形的周长L=_____ 面积S=_____(8)如图长为a,宽为b的矩形的周长L=______ 面积S=______练习2:代数式求值1.当x=3 时,求代数式2x2-x-1的值。

2.设x+y=5,xy=-3,求(2x-3y-2xy)-(x-4y+xy)的值。

3.已知:当x=-2时,代数式ax3+bx-7的值是5,那么当x=2时,求代数式ax3+bx-7的值。

练习3: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运算先化简,再求值。

1/2X-2(x- 1/3y2)+(-3/2x+1/3y2),其中x=-2,y=2/3。

注意:1.在涉及代数式的求值问题中,总是要先化简,再求值,从而运算量降低。

2.代入求值时,要适当添加括号。

3.求值时,要注意式中的同一字母必须用同一数值去代替,式中原有的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不能改变。

课后反思: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要点复习: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3.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的情况:(1)当a≠0时,ax=b有唯一的解(2)当a=0,b≠0时,ax=b无解(3)当a=0,b=0时,ax=b有无穷多个解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必须认真做到“设、列、解、验、答”五个步骤:“设”――审清题意,明确等量关系,恰当地设立未知数来表示某个未知量。

“列”——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解方程。

检验方程的解,并判断方程的解是否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验”——双重检验,检验根的正确性,检验解的合理性“答”——写出应用题的答案。

2.应用题中常见的基本关系式:(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练习题:1.有两个工程队,第一队有46人,第二队有28人,从第一队调x人到第二队使两队人数相等,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x天可以完成,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汽车厂今年生产汽车16000辆,去年生产x辆,今年比去年生产的汽车增加1倍还多1000辆,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车间接到x件零件加工任务,计划每天加工120件,可以如期完成,而实际加工每天多做40件,结果提前6天完成,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5千克浓度为85%的农药配成浓度为2%的药水杀虫,应该加水x千克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甲、乙两车工在一天内共加工零件180个,其中甲车工加工x件,乙车工完成的件数是甲车工的54,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收割一块小麦,第一组需要5小时收割完,第二组需要7小时收割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