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篇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

【课文分析】

课文共10节,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节,“破”,批判送去主义。具体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1-2节,首先列举送去主义的表现。作者单举学艺上的东西为例:先送古董,再送古画和新画,进而送梅博士。援例行文颇带讥刺。古董远赴巴黎,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这是揭露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路的挂过去”,既很恭敬,又很气派,这是讽刺当局一面自轻自贱一面夜郎自大的畸形心态。作者说:“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反语,奚落送去主义只是送去而不拿来终至无可送者的窘境。

*看完送去主义的表现,我们要想一想,究竟是谁在不停地送去呢?毫无疑问,是“现在”的“中国”,进一步说,是当局,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再想一想,当局都送了些什么呢?从过去的钱款土地主权到今日的古董活人。如此则可领略到作者单举学艺为例的深意所在:当局只是送去而不拿来,终究落得一贫如洗的地步;作者对反动政府卖国求荣嘴脸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到这里,我们可以弄清楚,送去主义是一个关于国际交往的问题,一个对外政策的问题;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以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冲突或文化选择的问题。

作者在列举送去主义表现的同时也揭示了其历史成因和本质。“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显然,送去主义是列强武力征服的结果,在本质上是弱国丧权辱国的表现。而弱国无外交,因此,送去主义就只能是只有送去没有拿来,不可能是平等的往来:“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第二层次,3-4节,进而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一味送去而不拿来,我们的子孙必将沦落到“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的境地,这是亡国奴的悲惨处境。作者强调他们讨来的残羹冷炙不是“抛来”的,而是“抛给”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强加于人别有用心的嗟来之食,是列强对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略。送去主义遗祸惨烈是因为“中国也不是”太阳,并不丰富,不可能大度,无法做到“只是送出去”。作者以尼采之发疯为类比,是在警告当局,同时对某些盲目自大的国人无疑也是当头棒喝。

**至此,作者对送去主义的成因、表现、本质、危害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揭示,既然在文明冲突中所奉行的送去主义已被打到,那么,对于外来文化究竟该持何种态度呢?下文就必然由“破”转入“立”,提倡正确的做法。第5节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二部分,5-10节,“立”,提倡拿来主义。具体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5-7节,提出观点:“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接着作者对“拿来主义”的内涵作出解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运用理性,要有所选择,要积极主动。指出“拿来”不同于“送来”。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些东西甚至引起了清醒的青年们的恐怖,因为这些是列强实施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产物,是送来的。

第二层次,8-9节,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具体阐述拿来主义者的做法。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或西方文明(这里的文化取其广义,包括器物、制度和思想诸层面)。作者首先批判了种种错误做法。“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进门”的“孱头”,是不敢面对不敢选择的懦弱的逃避主义者。“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是盲目排外对外来文化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是崇洋媚外的全盘西化主义者。而“‘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他和朋友们一起吃掉鱼翅;将鸦片送进药房;送一点烟枪和烟灯进博物馆,而将其余的毁掉;让姨太太各自走散。鱼翅比喻外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鸦片比喻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批判吸收合理运用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比喻已经失去价值但可适当保留一点以提供反面借鉴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则比喻必须彻底抛弃的糟粕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一,在这里,作者主张对于外来文化应持为我所用大胆取舍的态度,而这里的“我”不是小我,不是某些个人或某些小集团,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所以作者反对用鱼翅来宴大宾,即反对为少数特权阶层或阶级服务;反对故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即反对为某些人谋求私利。二,在这个层次中“大宅子”仍是比喻外来文化。大宅子之于穷青年,如同外来文化之于中国。这里仍是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设喻,而不是从古今关系的角度谈问题。因为这大宅子“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而一定不是自己的祖上遗留下来的,虽然得了“祖上的阴功”的恩泽。而在第9节提到烟枪和烟灯“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好像又是在说古今关系,其实不然,这里作者不过是顺带一笔针砭时弊而已,大家知道鲁迅的杂文多此情形。

第三层次,第10节,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拿来主义者的品质)和意义。作者总结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使用、存放、毁灭既是拿来的具体内容,也呼应上文。作者进而指出实行拿来主义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沉着,指在文明冲突中面对外来文化不惊惶失措,而是处变不惊;勇猛,指敢于接受西方文明的挑战,在外来文化中作出选择;有辨别,指能够辩证对待文化中的各种成分,从而真正做到为我所用;不自私,指拿来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求。而关于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作者则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正面仍从比喻的角度加以阐述,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真正改造我们民族性格,重铸崭新的民族精神,创造出民族新文化,实现国家的富强。反面则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民族精神之重铸,文艺之创新,要以拿来为前提。

**读完这个部分,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作者主张从什么地方拿?很显然,从西方文明、从外国文化中拿。作者始终探讨的是中外的问题,但他所主张的洋为中用的观点极富启发意义。这种精神对于古今的问题也很适用,那就是古为今用。二,作者主张拿来的真正目的何在?很显然,重塑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三,作者主张什么样的人去拿?很显然,不可能是当局,只能是真正以挽救国家危亡复兴伟大民族为己任的人,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也就是“中国的脊梁”。

****通过解读本文,我们可以澄清关于本文论题的一个重要的误读。相当多的读者以为本文论述的是如何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其实不然。本文探讨的是在文明冲突中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相应的大宅子也应是比喻外来文化。

【教学目标】

一、能够理解本文论题、论点,解释重要词语的内涵。(难点)

二、能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论证方法。(难点)

三、能够揣摩语言,体会幽默讽刺的风格。(重点)

四、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外古今文化关系。(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