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2072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d.png)
新生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具有一些与生俱来 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 射、抓握反射等。
感知觉发展
新生儿的感知觉进一步发 展,能够通过视觉、听觉、 触觉等感知外界事物。
情绪表达
新生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声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绪状态。
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心理特质可能遗传给孩子。 • 环境因素:母体内的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营养因素:母体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对胎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 • 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进行科学的胎教和早教等,有助于促进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发展心理学》等。
02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心理发展
胎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胎儿在母体内便开始发展 感知觉,如听觉、触觉等,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能够记住在母体内经历的 刺激和事件。
情感发展
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体的情 绪变化,并对此作出相应 的反应。
情感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中年人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复杂 和深沉。
对自我和生活的重新审视
中年人开始对自我和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寻求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
中年危机及其应对方法
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反思与心理调适
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调适,重新 认识自我和生活,寻找新的生活 目标和意义。
认知变化
最新【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生命的开始ppt课件
![最新【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生命的开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6e86ef121dd36a32d82f6.png)
三、胎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一般性因素
1、营养
➢ 孕期母亲应当营养丰富而均衡,营养不良会导致孩 子发育不佳,低体重或早产。
➢ “聪明一定程度是吃进去的”。连续三代早期营养不 良,可能导致一个弱智儿童。
2、身体活动
➢ 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对孩子发育和顺利生产有好处。
3、母亲的年龄
➢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 龄偏小与年龄偏大。
➢ 个体生长环境越好,在智力测验上所表现的智商,
将越接近其遗传限的上限。反之亦然。环境对智 力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无法超过遗传所规 定的智力上、下限。
3、基因型与环境的相关
➢ 相似的环境条件对于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而 言,其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相似的遗传特 质也会因为不同的环境而获得不同的发展。
➢ 如同样的家庭环境和养育方式,培养的孩子 却大相径庭(阿德勒的出生顺序理论);又 如,同样是抑郁质的个体,可能因为不同的 成长环境而发展迥异。
(1)被动型(passive)相关:指由儿童的父母 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被动式影响的作用将 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2)唤起式(evocative)相关:指由于个体的 遗传特征而激发成人不同的反应。如,生性比 较活泼、可爱与合作的儿童,更易得到父母、 教师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关注。
➢ 孕妇过于激烈的情绪,有可能导致流产。
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比较“计划内怀孕”与 “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结果 发现,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在随后九年 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计划外”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 看病,与同伴的关系不佳,易敏感与激惹。
研究者认为,孕妇通常以乐观、期待的心情来对待 “计划内”孩子,而对“计划外”孩子往往在物质与 心理上准备不足,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不期而至的孩子 有一种抵触情绪。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8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8](https://img.taocdn.com/s3/m/d05759fd7cd184254a353536.png)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 条件化的情绪反响 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作用 Reinforcement consequence 强化后果 Imitating model 模仿模式 Vicarious punishment 替代性惩罚
Moral development-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道德开展-认知开展方法
Vygotsky’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维国茨基认知开展理论
Internalise 内化 Contingently 因变地 contingency 因变性
Brun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1 布鲁纳认知开展理论1
认知开展的信息加工法
RAM, random-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储存器 Processing speed 加工速度 Balance beam test 杠杆平衡试验 Processing capacity 加工能力 Processing skills 加工技能 Mental space 心理空间 Heuristics 启发式 Rule of thumb 经历规那么 Mental representation 心理表象
Privation of attachment in infancy 婴儿期依恋的匮乏
Intra-familial relationship 家庭内部关系 Enuresis 遗尿
Reversibility of privation effect 匮乏影响的可逆性
Isolated rhesus monkeys 被隔绝的罗猴 Temperament and resilience of the child 儿童的气质与复原力
Moral development-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道德开展-认知开展方法
Vygotsky’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维国茨基认知开展理论
Internalise 内化 Contingently 因变地 contingency 因变性
Brun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1 布鲁纳认知开展理论1
认知开展的信息加工法
RAM, random-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储存器 Processing speed 加工速度 Balance beam test 杠杆平衡试验 Processing capacity 加工能力 Processing skills 加工技能 Mental space 心理空间 Heuristics 启发式 Rule of thumb 经历规那么 Mental representation 心理表象
Privation of attachment in infancy 婴儿期依恋的匮乏
Intra-familial relationship 家庭内部关系 Enuresis 遗尿
Reversibility of privation effect 匮乏影响的可逆性
Isolated rhesus monkeys 被隔绝的罗猴 Temperament and resilience of the child 儿童的气质与复原力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PPT演示课件PPT53页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PPT演示课件PPT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d7c71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9.png)
第25页,共53页。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手摸、摆 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 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 作。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发 生了循环关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 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 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系)。
38
第39页,共53页。
具体运算
1
2
1
3
39
back
第40页,共53页。
40
back
第41页,共53页。
类包含
41
back
第42页,共53页。
(四)形式运算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 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 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2. 各期特征的出现各人不同(个别差异大)。
3. 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不变。
19
第20页,共53页。
20
第21页,共53页。
感觉-动作阶段 0-2 (sensorimotor)
1. 凭感觉与动作以发挥其图式功能 2.从本能性反射动作到目的性活动 3.物体恒存的概念 4.延后的模仿
前运算阶段
2-7
(preoperationa
6.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 7.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8.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 先后次序不变。
6 第7页,共53页。
三、关键概念
➢ 图式(Schema;Scheme)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用手摸、摆 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 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 作。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发 生了循环关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 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 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系)。
38
第39页,共53页。
具体运算
1
2
1
3
39
back
第40页,共53页。
40
back
第41页,共53页。
类包含
41
back
第42页,共53页。
(四)形式运算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 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 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2. 各期特征的出现各人不同(个别差异大)。
3. 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不变。
19
第20页,共53页。
20
第21页,共53页。
感觉-动作阶段 0-2 (sensorimotor)
1. 凭感觉与动作以发挥其图式功能 2.从本能性反射动作到目的性活动 3.物体恒存的概念 4.延后的模仿
前运算阶段
2-7
(preoperationa
6.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 7.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8.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 先后次序不变。
6 第7页,共53页。
三、关键概念
➢ 图式(Schema;Scheme)
发展心理学幼儿的心理发展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幼儿的心理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2c8a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5.png)
学习问题
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可以通过认知训 练、学习策略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家长和 教师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 的学习习惯来帮助孩子。
THANKS
谢谢
03
独立性
04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逐渐 表现出独立性,尝试自己穿衣服 、吃饭、上厕所等,不愿意完全 依赖父母。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 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新事 物和探索空间。
个性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人和事物 没有明显的喜好和偏爱,没有
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2-7岁,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能够进行基 本的想象和游戏,开始学习基本的生活技 能和社会规范。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 解概念和理论,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认知 活动。
11岁以后,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开始能够 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推理活动,具有更 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
感知觉发展阶段
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幼儿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其未来的认 知和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重点。 例如,在视觉发展的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区分颜色和形状;在听觉发展的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音。
初级情绪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复杂的情绪,如生气、 悲伤等。
次级情绪阶段
幼儿逐渐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抽象、更复杂的情绪, 如内疚、自豪等。
社会性发展定义
01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 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 的社会属性、社会认知、社会情 感、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过程。
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可以通过认知训 练、学习策略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家长和 教师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 的学习习惯来帮助孩子。
THANKS
谢谢
03
独立性
04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逐渐 表现出独立性,尝试自己穿衣服 、吃饭、上厕所等,不愿意完全 依赖父母。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 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新事 物和探索空间。
个性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人和事物 没有明显的喜好和偏爱,没有
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2-7岁,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能够进行基 本的想象和游戏,开始学习基本的生活技 能和社会规范。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 解概念和理论,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认知 活动。
11岁以后,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开始能够 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推理活动,具有更 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
感知觉发展阶段
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幼儿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其未来的认 知和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重点。 例如,在视觉发展的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区分颜色和形状;在听觉发展的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音。
初级情绪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复杂的情绪,如生气、 悲伤等。
次级情绪阶段
幼儿逐渐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抽象、更复杂的情绪, 如内疚、自豪等。
社会性发展定义
01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 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 的社会属性、社会认知、社会情 感、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f4948dba1aa8114431d9a6.png)
2.精神障碍 ①精神分裂症 ②抑郁症 ③亨廷顿氏舞蹈症
二、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儿童的身体发展
1.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标志。
儿童身体发育有两个快速期,或称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年龄是0-1、2岁。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11-13岁至13-15岁, 这个年龄阶段属于青春发育期。 2.不同性别儿童身体发育的两个交叉
3.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①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历史悠久。2500多年前就有 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 发展心理学。
②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从欧美介绍 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的阶段。 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
4.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有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2. 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最近发展区”的
概念)
②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教育的最佳有效期为快速期即将到来前的一段时间
③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6、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2.柏曼(L. Berman)以生理发展为标准
胸腺期(幼年); 松果腺期(童年); 性腺期(青年)
3.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
①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的能力 ②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③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④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成年心理发
二、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儿童的身体发展
1.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标志。
儿童身体发育有两个快速期,或称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年龄是0-1、2岁。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11-13岁至13-15岁, 这个年龄阶段属于青春发育期。 2.不同性别儿童身体发育的两个交叉
3.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①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历史悠久。2500多年前就有 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 发展心理学。
②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从欧美介绍 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的阶段。 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
4.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有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2. 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最近发展区”的
概念)
②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教育的最佳有效期为快速期即将到来前的一段时间
③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6、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2.柏曼(L. Berman)以生理发展为标准
胸腺期(幼年); 松果腺期(童年); 性腺期(青年)
3.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
①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的能力 ②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③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④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成年心理发
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a6d8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d.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
本课程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与背景,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与语言能力 研究,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
智力游戏
探索儿童玩智力游戏时的思维发 展与问题解决能力。
阅读与语言
讨论儿童阅读对语言能力和认知 发展的影响。
科学实验
了解儿童参与科学实验时的观察 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儿童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提供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友谊与合作
研究儿童在友谊关系中的发展和合作行为。
情绪识别
探讨儿童在情绪识别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发展。
自尊心
分析儿童自尊心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重要性
解释儿童心理健康对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因素
2
探索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家庭
环境和学校压力。
3
支持与干预
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色
家庭支持
讨论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和支持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环境
探索学校对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 的影响。
社会参与
分析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辅导
1 常见问题
介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2 干预方法
3 预防策略
讨论儿童心理辅导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与背景,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与语言能力 研究,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
智力游戏
探索儿童玩智力游戏时的思维发 展与问题解决能力。
阅读与语言
讨论儿童阅读对语言能力和认知 发展的影响。
科学实验
了解儿童参与科学实验时的观察 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儿童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提供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友谊与合作
研究儿童在友谊关系中的发展和合作行为。
情绪识别
探讨儿童在情绪识别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发展。
自尊心
分析儿童自尊心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重要性
解释儿童心理健康对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因素
2
探索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家庭
环境和学校压力。
3
支持与干预
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色
家庭支持
讨论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和支持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环境
探索学校对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 的影响。
社会参与
分析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辅导
1 常见问题
介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2 干预方法
3 预防策略
讨论儿童心理辅导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2988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9.png)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发展心理学-精品课件
![发展心理学-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ef88dbb9d528ea80c77906.png)
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 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三)相互作用论
•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 的客体,也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 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来源 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 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而作出的能动作用。相互 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以什 么关系发生作用,深入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 的复杂关系,企图揭示其间的内在机制。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 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 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 一、横断研究
• 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 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 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 变化。
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 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单因素论 • 1 .遗传决定论: •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他断
定“人的能力得自遗传”。他还进行家谱调查 研究,并归纳出遗传定律。该定律表示人的遗 传性 1 / 2 来自父母, 1 / 4 来自祖父母, 1 / 16 来自曾祖父母 … … 。
•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 •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
成和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一批先驱人物,出现 了重要的理论派别。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
•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 先驱人物: • 霍尔( G . 5 . Hall )的问卷法、比内( A .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三)相互作用论
•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 的客体,也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 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来源 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 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而作出的能动作用。相互 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以什 么关系发生作用,深入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 的复杂关系,企图揭示其间的内在机制。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 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 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 一、横断研究
• 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 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 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 变化。
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 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单因素论 • 1 .遗传决定论: •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他断
定“人的能力得自遗传”。他还进行家谱调查 研究,并归纳出遗传定律。该定律表示人的遗 传性 1 / 2 来自父母, 1 / 4 来自祖父母, 1 / 16 来自曾祖父母 … … 。
•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 •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
成和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一批先驱人物,出现 了重要的理论派别。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
•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 先驱人物: • 霍尔( G . 5 . Hall )的问卷法、比内( A .
发展心理学 全套课件共162页文档
![发展心理学 全套课件共16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797fb31a58da0116d1749a6.png)
第五节 进化观
一、习性学与进化发展心理学
“习性学”(ethology),也就是动物 行为学,关注的是行为的适应价值或生存价 值及其进化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 工作,而欧洲的两位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 兹(Konrad Lorenz)和尼可·廷伯根(Niko Tinbergen)则奠定了现代习性学的基础。
第四节 认知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理论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 1896—1980)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对 人类认知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皮亚杰大大改 变了人们关于儿童认知资源的概念和理解。
二、信息加工理论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研究者转向 认知心理学以寻求对思维发展的理解。由计 算机工作原理而获得启示的心理学家提出了 “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原理来解释 思维以及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
一、维果茨基的理论
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是背景观的先驱,尤其是对儿童 认知发展进行了阐述。维果茨基提出的“社 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关注 的是文化(价值观、信仰、习俗、社会团体 的技能)是怎么传递给下一代的。
二、朱智贤的发展观
朱智贤是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其一生 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系 统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 且,朱智贤也是主张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 的典范。
如果一项研究可能会对被试带来伤害, 那么还应该接着做吗?在可能对个体的心理、 情绪或者身体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该如何 选择呢?这就涉及心理学研 究中的伦理道 德问题。
复习思考题
1.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演变过 程是怎样的?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de38fd33d4b14e85246883.png)
婴儿期(和 学步儿期) (0~3岁)
儿童早期 (幼儿期) (3~6岁)
甚至在较早的几个 周内就表现出学习 和记忆能力;第二 年末,运用符号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理解和运用语 言的能力迅速发展 成长稳定;体形瘦长, 自我中心思维,但 比例更像成人;常出现 理解他人的能力增 消化和睡眠问题;精细 强;认知不成熟性 动作和大工作技能提高。 导致不合逻辑的思 维;记忆和语言发 展;上幼儿园。
• 4.日托(托儿)所督导(day-care supervisor)对日 托所的学前教育计划进行指导,并对计划在日托 所内的运行负责。 • 5.早期教育工作者(early childhood educator)他们 通常在社区学院从事教学。对早期教育工作者一 般要求有硕士学位,或至少有2年的研究生学习经 历,主修早期教育领域的课程,并在日托所或早 期教育中心接受过有督导的实习训练。 • 6.儿童福利工作者(child welfare worker)他们受各 州/省儿童保护服务机构所聘用,主要是为保护 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有关的服务工作,尤为关注 那些被处置不当的和受虐待的儿童个案。
• 社会性发展: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 化和稳定性。 • 三者相互影响。 • (二)生命分期
• • • • 产前期(怀孕到出生) 婴儿期(和学步儿期)(0~3岁) 儿童早期(幼儿期)(3~6岁) 儿童中期(6~11岁)
• • • • •
青少年期(11~约20岁) 成年初期(20~40岁) 成年中期(40~65岁) 成年晚期(65~ ) 年龄阶段划分的相对性与生理、认知与社 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见下表)
社会性发展
胎儿对母亲声音反 应,形成偏好。 对父母依恋;自我 意识发展;从依赖 到独立的转变发生; 对其他儿童的兴趣 增强;自我概念和 对情绪的理解增强; 自尊的整体性;独 立、主动、自我控 制和自我关怀提高; 性别同一性形成; 游戏更有想象性、 社会性、复杂;常 出现利他、攻击; 家庭仍是社会生活 的中心,但朋友更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b5391883c4bb4cf7ecd142.png)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区别几个概念
发展
成熟
生长
发展-成熟-生长
所谓发展(development),有多种含义。一般人 们理解为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在 此含义上,与生长(growth)为同义语。 但严格意义上,发展尤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 别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 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环境或学习的结 果,这种变化既可是量变也可是质变。而生长通 常用于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是从卵子受 精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
发展-成熟-生长
发展与成熟两个术语既有联系义有区别,成熟 (maturation)比前两者更为复杂,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成熟,即身休上各种器官的形态、 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备状态,生长即告停止;其二 为心理成熟,包括智能的成熟、情绪的成熟和社 会性的成熟三个方面。简言之,成熟是指随年龄 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变化, 成熟排除了练习和经验。 一般说来,成熟不但确定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 时也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和速度。但生理成熟和 心理成熟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
民族心理学
ethnic psychology
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 参照,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 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体研究涉及特定 民族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 族集团与民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等。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 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 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区别几个概念
发展
成熟
生长
发展-成熟-生长
所谓发展(development),有多种含义。一般人 们理解为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在 此含义上,与生长(growth)为同义语。 但严格意义上,发展尤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 别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 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环境或学习的结 果,这种变化既可是量变也可是质变。而生长通 常用于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是从卵子受 精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
发展-成熟-生长
发展与成熟两个术语既有联系义有区别,成熟 (maturation)比前两者更为复杂,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成熟,即身休上各种器官的形态、 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备状态,生长即告停止;其二 为心理成熟,包括智能的成熟、情绪的成熟和社 会性的成熟三个方面。简言之,成熟是指随年龄 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变化, 成熟排除了练习和经验。 一般说来,成熟不但确定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 时也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和速度。但生理成熟和 心理成熟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
民族心理学
ethnic psychology
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 参照,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 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体研究涉及特定 民族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 族集团与民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等。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 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 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be0ef92af90242a995e580.png)
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 戴安娜·帕帕拉(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第10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3.
• 劳拉·伯克(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的故事
思考: 1.人类的特质、行为和思想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2.在这些品性获得的过程中,社会交往有多重要? 3.缺乏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克服吗?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章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发展的环境基础
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吗?
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阶段
孕期 婴儿期和学步期
幼儿期 小学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大约的年龄范围
内容简要
受孕至出生 0-2岁 2-6岁
展的可能性,环境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是
不同的; •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依赖于行为或特性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
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
2.个体是主动发展的还是被动发展的?
• 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 • 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被动式影响逐渐减弱,主动式影响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 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的含义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
•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 戴安娜·帕帕拉(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第10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3.
• 劳拉·伯克(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的故事
思考: 1.人类的特质、行为和思想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2.在这些品性获得的过程中,社会交往有多重要? 3.缺乏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克服吗?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章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发展的环境基础
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吗?
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阶段
孕期 婴儿期和学步期
幼儿期 小学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大约的年龄范围
内容简要
受孕至出生 0-2岁 2-6岁
展的可能性,环境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是
不同的; •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依赖于行为或特性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
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
2.个体是主动发展的还是被动发展的?
• 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 • 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被动式影响逐渐减弱,主动式影响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 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的含义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
•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c843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b.png)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1
02
03
04
05
皮亚杰的认知发 展阶段理…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前操作阶段(2-7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岁)
Hale Waihona Puke 7-11…12岁以…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 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 操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 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 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 。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它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集体无意识在不同文化 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个体应该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02
行为主义学派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总结词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一种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它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性的刺激(如铃声)与一个 能够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如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这个中性刺激也能够引发相同的反应。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认知结构的 改变,这种改变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基 本过程实现的。同化是指个体把新的信息整 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个体的 认知结构因新的信息而发生改变。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 顺序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 务。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 发展和完善,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式运算阶 段,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安全需求
追求稳定、安全的环境和 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
尊重需求
包括自尊和他尊,即个体 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他人
的认可的需求。
01
02
03
04
05
生理需求
满足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 ,如食物、水、睡眠等。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d88ce24028915f814dc207.png)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内容改动)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3、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
从出生到衰亡 二维发展 动态过程 连续、渐进发展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 外动力的关系(新增)
内动力——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 心理动力 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 响和教育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 结果。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新增)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1、探讨发展的相似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探讨发展的差异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内容改动)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
(三)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经验(物理经验、数理力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平衡化
瑞士心理学家 (1896——1980)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内容改动)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发展心理学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 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 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 %!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 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 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
中华心理教育网 蒋艳芳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教学目的: 1、识记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个体心理发展、儿童心
理发、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4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一)客观原则。 (二)能动性原则。 (三)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15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 纵向研究(少用)
◆ 横断研究(常用)
◆ 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少用)
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 高尔登。
19
环境决定论,主张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决 定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2、二因素论即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和 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都不能否认。
3、相互作用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20
(二)遗传因素作用的可控性与可变性 由于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提高,身高 和体重之类的体征一般会高于亲代。 1、遗传因素不良倾向通过环境防止和 纠正。 2、利用环境促进良好遗传的发展方向。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有系统的科学, 一般是从1882年儿童心理学创始人德国普莱尔 老祖宗《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这是第 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 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8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全程 的心理发展规律。
2、从儿童心理学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的 演变。
12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3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3)半结构访谈:居于两者之间的谈话法。
2、临床法是皮亚杰率先卓有成效地运用的研 究方法。实际上是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 运用。
17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派别: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 爱立克森
2、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 斯金钠. 班杜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 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3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种系心理发展 从动物→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熟→衰老
整个生命中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有: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识记)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①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 要阶段来看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②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以自
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
童的基本教育新观念。
7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普莱尔
3、近40年来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发 展。
9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悠久
2500多年前就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2、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 代,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从欧美介绍到 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阶段, 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
人类心理(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
5
3、个体心理发展: 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从出生
衰亡
各年龄阶段
发展心理学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 和发生、发展过程或阶段中各种心理特点和规律 及其如何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的学科。
6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 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 研究方式的选用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应用)
◆ 观察法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 实验法 16
◆ 访谈法与临床法(理解、应用)
1、访谈法是通过口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 者有关心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1)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都设计好统一 的要求和结构。
(2)非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不需要设计。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刚化、顺应、守恒
18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 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成两 类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一)对遗传和环境问题的认识的转变
1、“非此即彼”的观点。
遗传决定论,主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决定
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 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
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4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 个体发展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发展心理学的 发展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识记) 2、心理发展: 动物心理(比较心理学)
21
二、心理发展的历程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
1、阶段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连续的, 是分阶段进行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 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的质的规定性。
2、连续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他们认 为阶段论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发现不同 年龄阶段之间心理发展的渐进的变化。
10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大量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有了不起的适应
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能力 。 惊人感觉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11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依恋,模仿和认同。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 劳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也包括各种社会 群体和组织,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教师及有 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特 殊意义。
中华心理教育网 蒋艳芳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教学目的: 1、识记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个体心理发展、儿童心
理发、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4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一)客观原则。 (二)能动性原则。 (三)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15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 纵向研究(少用)
◆ 横断研究(常用)
◆ 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少用)
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 高尔登。
19
环境决定论,主张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决 定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2、二因素论即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和 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都不能否认。
3、相互作用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20
(二)遗传因素作用的可控性与可变性 由于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提高,身高 和体重之类的体征一般会高于亲代。 1、遗传因素不良倾向通过环境防止和 纠正。 2、利用环境促进良好遗传的发展方向。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有系统的科学, 一般是从1882年儿童心理学创始人德国普莱尔 老祖宗《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这是第 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 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8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全程 的心理发展规律。
2、从儿童心理学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的 演变。
12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3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 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的心理学 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3)半结构访谈:居于两者之间的谈话法。
2、临床法是皮亚杰率先卓有成效地运用的研 究方法。实际上是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 运用。
17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派别: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 爱立克森
2、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 斯金钠. 班杜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 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3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种系心理发展 从动物→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熟→衰老
整个生命中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有: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识记)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①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 要阶段来看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②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以自
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
童的基本教育新观念。
7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普莱尔
3、近40年来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发 展。
9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悠久
2500多年前就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2、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 代,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从欧美介绍到 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阶段, 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
人类心理(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
5
3、个体心理发展: 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从出生
衰亡
各年龄阶段
发展心理学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 和发生、发展过程或阶段中各种心理特点和规律 及其如何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的学科。
6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 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 研究方式的选用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应用)
◆ 观察法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 实验法 16
◆ 访谈法与临床法(理解、应用)
1、访谈法是通过口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 者有关心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1)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都设计好统一 的要求和结构。
(2)非结构访谈:谈话内容,过程不需要设计。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刚化、顺应、守恒
18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 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成两 类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一)对遗传和环境问题的认识的转变
1、“非此即彼”的观点。
遗传决定论,主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决定
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 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
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4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 个体发展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发展心理学的 发展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识记) 2、心理发展: 动物心理(比较心理学)
21
二、心理发展的历程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
1、阶段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连续的, 是分阶段进行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 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的质的规定性。
2、连续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他们认 为阶段论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发现不同 年龄阶段之间心理发展的渐进的变化。
10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大量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有了不起的适应
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能力 。 惊人感觉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11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依恋,模仿和认同。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 劳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也包括各种社会 群体和组织,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教师及有 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特 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