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条款
国外GMP检查详细条款

A 工厂总体印象1厂房与设施、设备1.1 规划/设计:将过掉、混淆、交叉污染,尘埃、泥土的累积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
1.2 有效的清洁和维护,且经批准1.3 有控制啮齿动物、虫豸和害虫的SOP,确保建筑物内无虫豸、动物〔尤其是龋齿动物〕,鸟类的存在。
1.4 厂房等建筑物维护良好1.5 查抄垃圾箱、标签、产物,废弃物料不竭被去除〔没有积压〕。
1.6 关于卫生的SOP:要有做卫生的时间表、方法、东西。
做卫生的设备要便利易拿有秩序进行的清洁、消毒〔包罗更衣室change room,洁具间,盥洗室,食堂〕1.7 要有足够的光线,通风系统,过滤系统,测量仪器尘埃控制,适当的湿度、压力和温度。
〔外面的空气过滤,回风,达到最低的要求。
〕1.8 环境按期监控并记录1.9 出产区:合理的人流物流,足够的空间。
1.10 高致敏性药品的出产要在单独的设施中进行〔如青霉素、生物成品、某些抗生素、激素和细胞霉素的出产要在专门的设施中进行。
〕1.11 工业用毒药〔杀虫剂和除草剂〕不该呈此刻出产药品的厂房中。
1.12 有足够的出产空间和中间站面积1.13 在产尘的处所有捕尘和集尘装置1.14 所有的排水都能收集在排水管里1.15 管道,装置的连接处和其他设施不该有难清洁的处所。
1.16 管道上应贴标签,标出物料和流向。
1.17 地板,墙壁,天花板采用容易清洁的材料。
1.18 贮藏区:确保好的储藏条件〔干净、枯燥、温度〕1.19 设立专署贮藏区:比方易燃的物品、阴凉库、低湿度间。
要有监控报警装置在非正常情况下报警2休息室、盥洗室2.1 休息室、抽烟区和点心间应该和其他区域分开。
2.2 盥洗室的设置对于使用人员应容易上盥洗室且便当。
2.3 盥洗室不克不及直接和出产区或储藏区相连,要保持干净,通风。
2.4 有肥皂、毛巾、卫生纸,必要时有淋浴设施2.5没有外来物料。
〔标签、药品〕3接收区域3.1 接收和发放区域要能庇护原料或产物不受天气影响。
GMP认证检查条款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一、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共259项,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92项,一般项目167项。
二、药品GMP认证检查时,应根据申请认证的范围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并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
三、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统称为“缺陷项目”。
其中,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
四、缺陷项目如果在申请认证的各剂型或产品中均存在,应按剂型或产品分别计算。
五、在检查过程中,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按严重缺陷处理。
检查组应调查取证并详细记录。
六、结果评定
(一)未发现严重缺陷,且一般缺陷≤20%,能够立即改正的,企业必须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企业必须提供缺陷整改报告及整改计划,方可通过药品GMP认证。
(二)严重缺陷或一般缺陷>20%的,不予通过药品GMP认证。
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
2
3
4
5
6
7
8
9
10。
GMP条款解读

GMP条款解读第一章总则目录:本章的修订的目的《总则》主要内容本章内容框架与98版相比主要变化关键条款的解释本章的修订目的●阐述本规范的立法依据;●阐述本规范的管理目标;●阐述本规范的“诚信”执行理念与原则。
《总则》的主要内容●规范起草的法律依据;●规范适用范围;●规范的管理目标;●规范的实施“诚信”原则。
与98版相比主要的变化●增加了药品质量体系的概念,强调药品质量应从药品研发﹑技术转移﹑药品制造以及到临床使用全过程的管理概念,并阐述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质量体系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指导思想;增加了药品质量体系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控制目标,作为本规范各项规定的基础;增加了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诚信”要求作为本规范执行的基础。
第一条为本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制定规范。
●原有条款●阐述《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立法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九条的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条从法律角度明确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家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颁布的规章。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新增条目●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System。
QMS)●质量管理体系概念的提出,强调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管理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出到设计阶段,并将质量扩展到产品周期的全过程。
●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药品质量的特性所应控制的要素,应适用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技术转移、商业生产、产品终止等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相应的目标,企业应根据各产品阶段的具体目标,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的战略决策的一部分,它的实施范围要和企业的质量策略相一致。
因此,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规模的组织结构(包括外包活动)、环境、具体目标、所生产的产品及工艺复杂程度、资源能力、管理流程、不断变化的需求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gmp条款标准掌握要点解析

GMP标准会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企业应关注 GMP标准的更新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生产和管理体系。
监管部门监督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督促企业持续改进 和更新GMP标准,确保企业的生产质量安全可靠。
05
GMP条款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国际GMP标准的融合与统一
全球范围内,各国GMP标准正在逐步统一,以促进药品的国际流通和贸易便利化。
健康管理
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防止传染病污染。
人员着装
人员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洁净服、口罩、手套 等防护用品。
物料管理
物料验收
物料应经过验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物料储存
物料应按规定储存,防止交叉污染和过期变质。
物料追溯
应建立物料追溯制度,确保物料来源清晰、质量可控。
生产过程管理
gmp条款标准掌握要点解 析
• GMP条款概述 • GMP条款要点解析 • GMP条款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 GMP条款的执行与监管 • GMP条款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GMP条款概述
GMP的定义与背景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良好生产 规范,是一种针对制药、食品和其他高风险产品行业
02
GMP条款要点解析
硬件设施要求
生产车间
GMP要求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 卫生,布局合理,防止交叉污染。
设备配置
设备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 消毒,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空气净化
对于有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区域,应 配备空气净化设施,并定期检测其 性能。
人员要求
人员培训
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GMP相关 规定和操作规程。
新版GMP条款解读

对物料使用无含义的顺序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唯一编号。 • 3、编码必须具有唯一性,编码位数有一定限制。
第113条(新增条款)
• 只有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或复 验期内的原辅料方可使用。
错的内容。 • 3、相关信息不必以书面可读的方式标出。 • 相关信息:质量状态、所在货位、名称、代码、
批号等。
第二节 原辅料
• 第110条 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采 取核对或检验等适当措施,确认每一包 装内的原辅料正确无误。
新增条款:
• 1、应制定核对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认每 一包装的原辅料正确无误。
新增条款
• 物料接受时物料进入厂内的第一个环节, 是物料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增设物料 接受管理要求,有助于企业建立物料管 理系统的基础工作,本条款明确了物料 接受时需要进行的主要关键操作活动, 并统一物料标示的相关信息
• 1、印刷包装材料:指具有特定式样和印刷内容的包装材料,如: 印字铝箔、标签、说明书、纸盒,不包括纸箱。
• 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的接收应当有操作规程,所 有到货物料均应当检查,以确保与订单一致,并确认供应商已经质量管理部门批 准。
• 物料的外包装应当有标签,并注明规定的信息。必要时,还应当进行清洁,发现 外包装损坏或其他可能影响物料质量的问题,应当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调 查和记录。每次接收均应当有记录,内容包括:
状态、标识、贮存位置按待验质量状态 进行管理,防止差错的发生。
第129条(新增条款)
• 成品的贮存条件应当符合药品注册批准 的要求。
新版GMP认证缺陷条款大全

新版GMP缺陷条款汇总╳╳╳公司的新版GMP不合项大容量注射剂主要缺陷: ╳╳╳注射剂调配工序记录中释配后的体积数与验证后仪器读数对照表体积数不一致,生产部门与质量部门未安偏差处理程(第二百五十条, (第二百五十二条,)一般缺陷:1、部分培训的汇总内容不完整,未对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的计划培训人数、实际培训人数进行统计,也没有说明对未加培训人员的补充培训情况。
(第二十七条)2、灯检岗位人体检缺少辨色力的检查记录。
(第三十一条)3、物料仓库物料入口无挡雨雪设施。
(第六十条)4、D级区洁净区清洗后容器具未置于器具间存放,无保证干燥的措施。
(第八十五条)5、已经取样的塑料输液容器组合盖取样后未按规定恢复两层包装,也未先发放使用。
(第一百零三条)6、未对产品召回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第三百零五条);7、2011年注射液的产品年度评价中缺少相关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确认等情况。
(第二百六十六条);8、大体积水浴灭菌柜增加探头后,对此项变更控制的处理记录中缺少相关的风险评估;(第二百四十二条)9、配制系统确认验证方案内容不完整,未明确稀配液含量均一性确认项目的取样方案与可接受标准;(第一百四十八条)10、灌装岗位清场SOP中规定,灌装结束后没有使用完的非PVC膜材应在A级保护下包扎,现场检查操作人员未按SOP规定执行。
(第一百八十九条)11、使用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箱无温度自动记录功能,原始记录中仅记录一次温度。
(第二百二十三条)12、╳╳╳细菌未按规定保存,现场检查时放置在2-8度冰箱内。
(第二百二十六条)13、2012年7月对工厂的自检范围不全面,只对生产车间、公用系统、仓库进行了自检,未对自检缺陷项的整改进行跟踪核实,也未对自检进行总结与评价。
(第三百零九条)新版GMP一般缺陷案例(2012-10-30 07:23:34)转载▼标签:杂谈厂房- 人员可通过生产与包装区域的门直达室外。
- 地漏敞口/无存水弯。
- 液体和气体的出口处无标志。
98版_2010新版GMP条款对照

98版与2010版GMP条款对照条款2010年版GMP内容受检部门1998年版GMP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二条本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质量部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质量部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质量部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质量部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最新新版GMP及附录完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1发布232011年02月12日发布456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7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版药品GMP)今8天对外发布,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9《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是药10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11药品GMP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经历1992年和1998年两12次修订,截至2004年6月30日,实现了所有原料药和制13剂均在符合药品GMP的条件下生产的目标。
新版药品GMP14共14章、313条,相对于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篇幅大15量增加。
新版药品GMP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16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17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18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
19药品GMP的修订是药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关注民生、全力保障公众2021用药安全的又一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将进一步有利于从源22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安全关。
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的实施,23在提升我国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24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25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药26品GMP的技术标准得到很大的提升,新的理念和要求不断27更新和涌现,我国现行药品GMP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国28际药品GMP发展趋势,也是药品安全自身的要求。
29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体上呈现多、小、散、低的格局,生产集中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实施新3031版药品GMP,是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32展方式的要求。
有利于促进医药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33淘汰落后生产力;有利于调整医药经济结构,以促进产业34升级;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医药产品35进入国际市场。
gmp条款230条

gmp条款230条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解读GMP条款230条,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一、设备验证和维护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设备的验证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GMP条款230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与药品生产有关的设备进行验证,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验证工作应当包括设备安装、操作和清洁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
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设备清洗设备的清洗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根据GMP条款230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设备清洗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其得到严格执行。
清洗工作应当包括清洗剂的选择、清洗程序的制定和执行、清洗后的检查和验证等方面。
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清洗记录,以备日后审查。
三、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是保障药品生产连续性和质量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根据GMP条款230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并记录设备维护的内容和结果。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更换易损件、进行预防性维护等。
企业还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记录,以备日后追溯和审查。
四、设备更换和淘汰设备的更换和淘汰是确保药品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措施。
根据GMP条款230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设备更换和淘汰的程序和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当设备出现重大缺陷、无法修复或达到使用寿命时,应当及时更换或淘汰,并记录相关信息。
五、设备使用人员培训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是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根据GMP条款230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其熟悉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清洗等要求。
培训应当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并建立培训记录。
六、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处理是保障药品生产连续性和紧急情况应对能力的重要环节。
根据GMP条款230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的程序,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
GMP条款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 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 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 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 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 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 6.适当的贮运条件。
新版GMP条款解读

第一章总则目录:本章的修订的目的《总则》主要内容本章内容框架与98版相比主要变化关键条款的解释本章的修订目的●阐述本规范的立法依据;●阐述本规范的管理目标;●阐述本规范的“诚信”执行理念与原则。
《总则》的主要内容●规范起草的法律依据;●规范适用范围;●规范的管理目标;●规范的实施“诚信”原则。
与98版相比主要的变化●增加了药品质量体系的概念,强调药品质量应从药品研发﹑技术转移﹑药品制造以及到临床使用全过程的管理概念,并阐述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质量体系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指导思想;增加了药品质量体系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控制目标,作为本规范各项规定的基础;增加了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诚信”要求作为本规范执行的基础。
第一条为本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制定规范。
●原有条款●阐述《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立法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九条的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条从法律角度明确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家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颁布的规章。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新增条款●质量管理体系(Qualit y Manage ment System ,QMS)IS09001:2005标准定义为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和质量的改进的活动。
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叫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的提出,强调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管理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出到设计阶段,并将质量扩展到产品周期的全过程。
GMP检查条款

18407 操作间应整洁,无污染源,物料、产品、用具摆放合理,设备见本色。 18501 批次的确定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均一性。 18701 物料平衡是否在设定的限度;超出限度时,是否已查明原因,并得到QA确认。 18702 物料平衡异常时是否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后是否按相应的SOP处理。 18801 同一操作间是否同时进行不同品种不同规格药品的生产;同时生产时,是否已采取分隔 措施,避免混淆或交叉污染。
设备 7201 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必须有操作规程,并有记录。 7801 模具要设专柜保管,使用必须有记录;维修用备件和工具应归类于工具柜中。 7901 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不得污染产品,不得对生产场所造成污染,无法避免时,是否按相 应SOP要求进行处理。
1 1 2 1 1 2 1 1 1
8101 设备经改造或重大维修后是否经确认后投入生产或使用。 8501 已清洁的设备是否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下存放,是否采取措施防止清洁后被污染。 8601 药品生产的设备和仪器是否有使用日志,内容是否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情况 以及日期、时间、所生产及检验的药品名称、规格和批号。
人员卫生 3001 员工着装与防护必须与所在的区域相适应。 3002 员工进入洁净区必须按照规定要求洗手、消毒、更衣穿洁净服。 3003 进入洁净区不得穿拖鞋,应穿底部容易清洁的鞋。 3201 车间必须建立体表有伤口员工的登记制度,体表有伤口的员工不能在直接接触药品的岗 位上岗。 车间应控制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进入洁净区,必须有外来人员进入洁净区的登记 制度。
3602 装洁净服的更衣柜不得存放一般衣服和个人物品。 3701 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3702 更换品种时,洁净服是否已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下一个品种的半成品。
GMP检查条款

GMP检查条款(卫生)五、卫生【检查核心】卫生是防止和消除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遭受污染的重要措施,卫生涉及环境、人员、厂房、设备、物料、容器、清洁剂、消毒剂、洁具和工艺过程等各个方面。
应制订各种书面规程,确保药品生产全过程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
【检查条款及方法】148 4801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应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1.应制订药品生产时必须遵循的清洁规程。
清洁规程应尽量详细,以使不同人员以及不同药品生产时,均能达到预期的清洁要求。
2.视实际情况,车间不一定设废物间,但需使用有醒目标志的适当容器,及时处理生产中的废弃物。
3.检查是否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厂房卫生、工艺卫生、人员卫生等。
4.检查是否有各项卫生措施,是否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5.卫生管理是否由专人负责。
149 4802 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冼、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卫生工具应存放于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并限定使用区域。
1.不同洁净级别区应设相应的洁具间,清洁用具不得跨区使用。
2.10,000级无菌操作间不应设清洗间和带水池的洁具间,此区域的清洁用具在完成清洁后,应送出该区清洁、消毒或灭菌,然后存放在洁具间备用,以减少对无菌操作区的污染。
3.10,000级非无菌操作间(俗称万级辅助区)及其他低要求级别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地漏及水池,也可设清洗间,这些区域的地面可使用拖把、纱布及其他适当清洁用具清洁。
4.清洁用具应定期清洗或消毒,并有相关的管理文件,防止清洁用具给生产带来污染。
5.现场检查并检查相关管理文件。
5.1检查是否有相关文件及记录,如清洗、消毒要求,使用、存放等管理规定。
5.2检查现场:卫生工具及存放是否易对产品造成污染。
150 4901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清洁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GMP条款及12个附录(每个章节均有国家局问答)

GMP条款及12个附录(每个章节均有国家局问答)
GMP条款及12个附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章厂房与设施
第五章设备
第六章物料与产品
第七章确认与验证
第八章文件管理
第九章《生产管理》
第十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十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十一章《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第十二章《产品发运与召回》
第十三章《自检》
第十四章《附则》
附录1《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问答
附录2《原料药》
附录3《生物制品》附录4《血液制品》
附录5《中药制剂》
附录6 放射性药品附录7 中药饮片附录8 医用氧
附录9《取样》
附录10《计算机化系统》附录11《确认与验证》附录12 生化药品。
GMP审查条款(98版)

目录·通则·一、机构与人员.................................... (1)二、厂房与设施 (3)三、设备........................................... (10)四、物料 (14)五、卫生 (18)六、验证 (21)七、文件............................. . (24)八、生产管理.......................... .. (25)九、质量管理................................ (29)十、产品销售与收回 (32)十一、不良反应与用户投诉................. . (32)十二、自检 (33)附录:示例与参考................... .. (34)一.国内外洁净级别标准比较 (34)二.微生物室主要功能间的设置 (36)三.更衣、气锁及除尘 (40)四.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平面布置常见问题剖析 (44)五.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能 (48)新的GMP检查条款最大的变化如下:1、对人员的培训方面增加了技能的培训,在检查时可能会查看培训案卷,但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检查时可能会对不明白的地方随时与员工交流,看员工的实际操作等。
一、机构与人员【检查核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GMP的重要环节。
【检查条款及方法】*0301企业应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 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2. 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部门相关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2008-01-01执行一、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共259项,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92项,一般项目167项。
二、药品GMP认证检查时,应根据申请认证的范围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并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
三、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统称为“缺陷项目”。
其中,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
四、缺陷项目如果在申请认证的各剂型或产品中均存在,应按剂型或产品分别计算。
五、在检查过程中,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按严重缺陷处理。
检查组应调查取证并详细记录。
六、结果评定(一)未发现严重缺陷,且一般缺陷≤20%,能够立即改正的,企业必须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企业必须提供缺陷整改报告及整改计划,方可通过药品GMP认证。
(二)严重缺陷或一般缺陷>20%的,不予通过药品GMP认证。
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1 机构与人员1 机构与人员【检查核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GMP 的重要环节。
序号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明细检查要求检查结果1*0301企业应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 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2. 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通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责任,如:3.1 制订书面规程和其他文件;3.2 对生产环境的监控;3.3 工厂卫生;3.4 工艺验证和分析仪器的校验;3.5 人员培训,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施;3.6 供应商的审计;3.7 被委托(加工或包装)方的批准和监督;3.8 物料和产品贮存条件的确定和监控;3.9 记录的归档;3.10 对GMP实施情况加以监控等;1.检查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1.1组织机构图中是否能体现企业各部门的设臵、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分别独立设臵。
1.2组织机构图中是否体现质量管理部门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
1.3组织机构图中是否明确各部门名称及部门负责人。
1.4 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事制药行业年限、所在岗位等。
2.检查岗位职责。
2.1是否制定了各级领导的岗位职责。
2.2是否制定了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特别是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独立的权限,能对生产等部门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监督和制约。
2.3是否制定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2.4岗位职责的制定是否能体现GMP的所有规定,权力、责任明确,无交叉,无空白。
3.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通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责任,如:3.1 制订书面规程和其他文件;3.2 对生产环境的监控;3.3 工厂卫生;3.4 工艺验证和分析仪器的校验;3.5 人员培训,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施;3.6 供应商的审计;3.7 被委托(加工或包装)方的批准和监督;3.8 物料和产品贮存条件的确定和监控;3.11 因监控某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而进行取样、试验或调查。
4.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例如,仓库负责人不得决定某批产品能否放行出厂,分管厂长不得跳过质量管理部门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决定。
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4.1 建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和成品的放行或拒收系统;4.2 批准工艺规程、取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控制规程;4.3 审查、批准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4.4 确保物料、中间体、成品都经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4.5 审核评价批记录,在决定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确保各种重要偏差已进行调查并已有纠正措施;4.6 确保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适当处理;4.7 批准和监督由被委托方承担的委托检验;4.8 检查本部门、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4.9 确保所需的验证(包括检验方法的验证)以及控制设备的校准都已进行;4.10 确保有稳定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成品的复验期/有效期及储存3.9 记录的归档;3.10 对GMP实施情况加以监控等;3.11 因监控某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而进行取样、试验或调查。
4.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例如,仓库负责人不得决定某批产品能否放行出厂,分管厂长不得跳过质量管理部门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决定。
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4.1 建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和成品的放行或拒收系统;4.2 批准工艺规程、取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控制规程;4.3 审查、批准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4.4 确保物料、中间体、成品都经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4.5 审核评价批记录,在决定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确保各种重要偏差已进行调查并已有纠正措施;4.6 确保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适当处理;4.7 批准和监督由被委托方承担的委托检验;4.8 检查本部门、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4.9 确保所需的验证(包括检验方法的验证)以及控制设备的校准都已进行;4.10 确保有稳定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成品的复验期/有效期及储存条件;4.11 对产品质量情况定期进行回顾及审核;4.12 确保本部门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GMP及岗位操作的基础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培训计划。
5.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5.1 按书面程序起草、审核、批准和分发各种生产规程;5.2 按照已批准的生产规程进行生产操作;5.3 审核所有的批生产记录,确保记录完整并已签名;5.4 确保所有生产偏差均都已报告、评价,关键的偏差已作调查并有结论和记录;5.5 确保生产设施已清洁并在必要时消毒;5.6 确保进行必要的校准并有校准记录;5.7 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并有相应记录;5.8 确保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和批准;条件;4.11 对产品质量情况定期进行回顾及审核;4.12 确保本部门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GMP及岗位操作的基础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培训计划。
5. 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5.1 按书面程序起草、审核、批准和分发各种生产规程;5.2 按照已批准的生产规程进行生产操作;5.3 审核所有的批生产记录,确保记录完整并已签名;5.4 确保所有生产偏差均都已报告、评价,关键的偏差已作调查并有结论和记录;5.5 确保生产设施已清洁并在必要时消毒;5.6 确保进行必要的校准并有校准记录;5.7 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并有相应记录;5.8 确保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和批准;5.9 对产品、工艺或设备的变更作出评估;5.10 确保新的(或经改造的)生产设施和设备通过确认。
5.9 对产品、工艺或设备的变更作出评估;5.10 确保新的(或经改造的)生产设施和设备通过确认。
(原料药)1. 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
以文件形式规定的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通常包括(但不一定局限于)以下各项:1.1 所有原料药的放行和否决,外销的中间体的放行和否决;1.2 建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和标签的放行或拒收系统;1.3 在决定原料药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1.4 确保各种重大偏差已进行调查并已解决;1.5 批准所有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1.6 批准所有与原料药或中间体质量相关的各种规程;1.7 确保进行内部审计(自检);1.8 批准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委托生产单位;1.9 批准对中间体或原料药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种变更;1.10 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1.11 确保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给予适当处理;1.12 确保确立有效的体系,用于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准;1.13 确保物料都经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1.14 确保有稳定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原料药的复验期或有效期及储存条件;1.15 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回顾及审核(ICH标准)。
2 0302 企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工作能力,应能正1. 企业管理人员一览表。
基本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2. 企业技术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1.企业管理人员一览表。
基本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2.企业技术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3.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4.企业生产及质量管理相关中层干部的任命书(财务、行政、销售可不查)。
确履行其职责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3. 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4. 企业生产及质量管理相关中层干部的任命书(与GMP不直接相关的可不查)。
5. 人员学历、职称、执业药师、各类外出培训证书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6. 以上人员均应为全职人员,不能兼职或挂名。
5.人员学历、职称、执业药师、各类外出培训证书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6.以上人员均应为全职人员,不能兼职或挂名。
3*0401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应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
1. 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条款规定的教育和实践经验。
所接受的教育通常包括下列学科:化学(分析化学或有机化学)或生物化学;化学工程;药学技术;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理学或其他有关学科。
2. 条款中要求的相应资历,从0302条要求的相关资料种确认。
3. 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 明确药品生产、质量负责人的资质及其责任:对GMP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 是“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具体体现1.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2.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经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