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合集下载

【方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消风散,牵正散,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

【方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消风散,牵正散,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

【方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消风散,牵正散,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方剂之治风剂之平熄内风之大定风珠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下午 06:22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 1、生白芍六钱(18g) 2、阿胶三钱(9g) 3、生龟板四钱(12g) 4、干地黄六钱(18g) 5、麻仁二钱(6g) 6、五味子二钱(6g) 7、生牡蛎四钱(12g) 8、麦冬连心,六钱(18g) 9、炙甘草四钱(12g) 10、鸡子黄生,二枚(2个) 11、鳖甲生,四钱(12g)[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三次温服)。

[功用] 滋阴熄风。

[主治] 阴虚风动证。

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方解] 大定风珠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

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手足瘈疭;真阴欲竭,故见形瘦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有时时欲脱之势。

此时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

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熄内动之虚风。

君药鸡子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熄虚风。

臣药生白芍、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重用。

佐药龟板、鳖甲、牡蛎、麻仁、五味子、生白芍、甘草,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介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熄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与滋阴药相伍,而收敛真阴;与生白芍、甘草相配,酸甘化阴。

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熄风。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大定风珠配伍,以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熄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熄。

大定风珠由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变化而成。

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阴熄风之剂。

天麻钩藤汤的记载

天麻钩藤汤的记载

天麻钩藤汤的记载
(原创版)
目录
1.天麻钩藤汤的组成及功用
2.天麻钩藤汤主治的病症
3.天麻钩藤汤的方剂特点
4.天麻钩藤汤的用法及禁忌
正文
天麻钩藤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凉肝、息风的功效。

它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天麻、钩藤、羚角、秦艽等药材。

天麻具有平肝息风、祛湿通络的作用,钩藤则有清热凉肝、熄风的效果。

羚角能够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秦艽则有疏肝解郁、祛风止痛之功。

天麻钩藤汤主治的病症为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证。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眩晕、失眠、心烦易怒、肢体麻木、口苦等。

这类病症通常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有关,因此天麻钩藤汤能够通过镇肝潜阳、息风通络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

天麻钩藤汤的方剂特点为清热凉肝与息风并用,以达到平肝潜阳的效果。

其中天麻、钩藤为主药,羚角、秦艽为辅助药。

整个方剂具有较强的清热、平肝、息风作用,对于肝经热盛、肝阳上亢引起的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在使用天麻钩藤汤时,需要注意以下用法及禁忌。

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会调整药材的用量。

一般来说,天麻的用量为 9 克,钩藤为 15 克,羚角为 6 克,秦艽为 9 克。

其次,在煎煮时,需要使用清水煎煮,不宜使用金属器具。

最后,患者在服用天麻钩藤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总之,天麻钩藤汤是一种具有清热凉肝、息风功效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证的患者。

通过分析其组成及功用,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具有较强的平肝潜阳、息风通络作用。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成天麻10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表现有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证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肝;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为药引;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
现代应用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半身不遂、耳源性眩晕及神经衰弱有上述证候者;
加减法1.有痰者可加入川贝10胆南星6
2.手足发麻者加入广地龙10希莶草12
3.视物不清者,可入加决明子9茺蔚子10
4.偏于火盛者,可加入龙胆草10夏枯草15
5.偏于风盛者,可加入龟板15牡蛎25。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名方名对】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2009年02月26日来源:《中国基层医生》〔组成?用法〕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牛膝30克,生赭石轧细30克,生龙骨捣碎15克,生牡蛎捣碎15克,生龟极捣碎15克,生杭白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捣碎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水煎服。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18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30克,山栀、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水煎服。

〔主治?方解〕镇肝熄风汤主治类中风证。

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所致。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红如醉,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口呙斜,甚至跌仆不知人事,或成偏枯,脉弦长有力。

因於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故出现阳亢风动之证。

风阳上扰,故见头晕目弦,脑热耳鸣,心烦面赤;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血随气乱,阻塞经络,或蒙敝清窍,轻则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利,重则突然昏仆,发生偏枯(即半身不遂)《素问?调经论》所谓:“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是此意。

脉弦长有力,亦是肝阳上亢之象。

本方证之病机虽然是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但治证是以阳亢风动为标急,故宜急则治其标,立法以潜镇亢阳为主,兼以滋补肝肾。

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能滋养肝肾,为君药。

臣药为两组,一组是代赭石重镇降逆;生龙骨、牡蛎潜降肝阳,一镇一潜,共助君药潜镇气血上逆,平熄上亢之风阳,四药合用,可镇肝熄风,以治其标。

另一组是龟板、元参、白芍、天冬滋补肝肾之阴以制阳,肝阳不亢,肝风自熄,以治其本。

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单纯镇肝,则肝气受抑,影响其条达之性,不利於肝阳之平降,故佐以茵陈、川楝子、麦芽即可清泄肝阳之有余,又可疏达肝气,以顺肝性,使亢阳易平、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闻庆汉教授临床灵活应用天麻钩藤饮经验介绍

闻庆汉教授临床灵活应用天麻钩藤饮经验介绍
天麻钩藤饮是一首经典的平熄内风的方剂最早载于近代胡光慈枟杂病证治新义枠一书方由天麻栀子黄芩桑寄生杜仲益母草夜交藤朱获神钩藤川牛膝等诸药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泻火益肾活血的功效主要治疗因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引起的诸闻师对天麻钩藤饮理解深入不仅用其常规治疗一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头痛颅内供血不足等颈性眩晕耳鸣耳聋症等而且还灵活的将其应用于高脂血症失眠症小儿抽动症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症、 失 眠症 、 , ' b J L 抽 动症的治疗 , 取得 良好 的疗效 , 现介绍如下 。
1 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m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 、 脑 血管 意外等 的危 险 因素 , 所以降脂 治疗 的益处 已很 明确 。降脂 西药虽 能有效 地 调节 m脂 , 但长期使 用副作 用较大 , 特别 是肝肾功能紊 乱 、 疗效 反弹 、 肌 肉损害 等方 面 , 因此 中药治疗成 为一种不错 的选择 , 且
扁豆 、 荷 叶、 泽泻 、 陈皮 、 半夏、 橘络 、 橘叶、 郁金 、 石 菖蒲 等 , 再 加 以辨证化裁 。有学者发现天麻 钩藤饮治疗 高脂血症 与血脂康胶 囊疗效相 当 。另有研 究表 明 , 高脂血 症患 者将加 味天麻 钩藤 饮连续服用 1 0周后 , 胆 固醇 ( T C) 、 甘 油 三酯 ( T G) 较 治疗 前下 降, 高密度脂蛋白( H D L—C ) 上升 , 有统计学上 的差异 , 说明加味 天麻钩藤饮 具有较好 的调脂作用 ] 。
2 天 麻 钩 藤 饮 及 其 加 减 方 治疗 失 眠 症
闻师在临床 中常常使用天麻钩藤饮及 其加减方 。天麻 钩藤
饮是一首经典的平熄内风的方剂 , 最早载 于近代 胡光慈《 杂病证
治新义》 一书 . 方 由天麻 、 栀子 、 黄芩 、 桑 寄生、 杜 仲、 益母草 、 夜交 藤、 朱获神 、 钩藤 、 川牛膝等诸药组 成 , 具有平肝 熄风 、 清热泻火 、 益 肾活血 的功效 , 主 要治 疗 因肝 阳偏 亢 、 肝风 上扰 所 引起 的诸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是因为
肝阳上亢所致,所以治疗高血压应该以平肝降压为主。

天麻钩藤饮是一方常用于治疗高血
压肝阳上亢证的中药方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的组成为:天麻、钩藤、石菖蒲、赤芍、桂枝、白芍、茯苓、川芎、木通、甘草。

该方剂具有平衡心脑血管、调节血压的功效。

其中,天麻、川芎、甘草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可舒缓血管张力,放松血管壁,降低血压;钩藤有平肝降压的作用,可调整肝功能,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石菖蒲、赤芍、桂枝具有活血化瘀、平肝降压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湿气和瘀血,帮助调节肝脏功能;茯苓、白芍具有利水、化湿的功效,可缓解水肿、体重增加等高血压的症状;木通有通便、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
物质的排泄,减少血液中的毒素积累。

在临床实践中,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该方剂
能够有效地调整血压,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减轻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高血压的症状。

同时,天麻钩藤饮还能够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减少心脑血
管意外发生的风险。

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光慈。

【组成】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黄芩各9g ,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茯神即可)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症见头痛,眩晕,失眠,震颤,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

肝肾不足,肝阳偏亢,风阳上扰,则头痛,眩晕;阳亢化热扰心,则失眠;风火内扰,则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平肝息风,兼以清降、补肾、安神。

方中天麻平肝息风止眩;钩藤清肝息风定眩,共为君药。

石决明长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助君平肝息风;川牛膝活血利水,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

益母草活血利水,与牛膝配伍以平降肝阳;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其本;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为佐药。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以平肝息风治标为主,兼以补益肝肾,清热安神。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

3.使用注意肝经实火之头痛,眩晕,不宜使用本方。

【功用鉴别】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均有平肝息风之功,同为治疗肝阳化风之头痛、眩晕的常用方。

但镇肝熄风汤是以牛膝为君,配伍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等,镇潜息风之力较强,而天麻钩藤饮则以天麻、钩藤为君,配伍栀子、黄芩、茯神、夜交藤等,重在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方歌】天麻钧藤栀决明,桑芩杜藤益牛神.息风清热补肝肾,头痛眩晕失眠宁。

【知识拓展】本方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高血压头痛而设。

其创制者在学术上力主中西医汇通结合。

镇肝熄风汤方释,临床运用及名家经验

镇肝熄风汤方释,临床运用及名家经验

镇肝熄风汤方释,临床运用及名家经验镇肝熄风汤怀牛膝一两(30g)生赭石(轧细)一两(30g)川楝子(捣碎)两钱(6g)生龙骨(捣碎)五钱(15g)生牡蛎(捣碎)五钱(15g)生龟板(捣碎)五钱(15g)生杭芍、玄参、天冬各五钱(各15g)生麦芽、茵陈各二钱(各6g)甘草一钱半(4.5g)水煎服(现代用法:煎汤温服)。

【原方证治】本方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

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

或醒后不能复元,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证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制方背景】1.常独辟蹊径,不因循常法正如前所言,张锡纯为人勇于在继承中创新,反对人云亦云,临证制方总于常法中精思慧识,发挥独到见解,以提高疗效。

制镇肝熄风汤也不例外。

该方所治之证,肝阳呈上亢之象,肝气呈扬逆之征,肝风现内动之兆,皆当以平逆肝阳,导气下行,宁息肝风为常法。

然张锡纯深谙气机升降之要理,认为气之升降,互为其枢,无升则无以降,无降则无以升,即所谓升降相因。

故治疗肝阳上亢、肝气上逆、肝风内动等冲逆证候,不主张单纯投平肝降逆之品,而以调理气机升降入手,佐以升发肝气,疏散郁结的药物,升降药物相伍,降中有升,升降相宜,形成独特的用药风格。

2.遵五行生克,依制胜组方镇肝熄风汤针对肝阳上亢这一病机,体现了直镇肝阳,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多种治法,看似复杂无端,实则巧妙运用了五行生克制胜的原理,有效地保证了方剂疗效,充分体现了与张锡纯临床注重实效的学术思想。

木为水之子,肝阳上亢除与肝本身生理功能失常有关,还与肾水不能涵木直接相关;木为金之所胜,肝阳过亢,肺金不能制木亦难逃其责。

故欲平镇过亢之肝阳,既要直接镇肝,还当滋水以涵木,清金以制木。

治风方之天麻钩藤饮

治风方之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方源】:《杂病证治新义》【组成】: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症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所治之高血压,乃肝肾之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治。

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见头痛,眩晕;肝阳偏亢,热扰心神,故夜寐多梦,甚则失眠。

治宜平肝熄风,清热活血,滋补肝肾。

本方为治疗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

方中天麻、钩藤二药,均入肝经,均有平肝熄风之效,且天麻有定眩晕之专长,共为主药。

石决明性味咸平,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辅药,以助主药平肝熄风之功。

配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得清而不致偏亢;伍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两药均能活血利血,药性下行,有利于肝阳之平降;再用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以上均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宁神,滋补肝肾,引血下行之功,是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肝阳偏亢之良方。

【按语】: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症,临床当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依据。

肝阳上亢而头晕头痛甚者,可加珍珠母、白芍;兼胃肠燥热而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

肝经实火或湿热所致的头痛,不宜使用本方。

【附方】:1、钩藤汤(《妇人良方》),由钩藤、当归、人参、茯神、寄生、桔梗构成。

功能熄风安胎。

主治妊娠子痫,胎动腹痛,手足抽掣者。

2、天麻钩藤汤(《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钩藤、蝉蜕、天麻、防风、人参、麻黄、蝎尾、僵蚕、炙甘草、川芎、麝香构成。

功能熄风解痉,补脾益气。

主治小儿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最终变成慢惊。

3、平肝潜阳汤(《常见病中医治疗研究》),由生牡蛎、石决明、夏枯草、桑寄生、生杜仲、生地、黄芩、草决明、茺蔚子、菊花构成。

功能平肝潜阳。

头晕耳鸣,血压高!试试天麻钩藤饮,2个中药方平肝熄风,降血压

头晕耳鸣,血压高!试试天麻钩藤饮,2个中药方平肝熄风,降血压

头晕耳鸣,血压高!试试天麻钩藤饮,2个中药方平肝熄风,降血压54岁李叔近期经常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测量血压为160/100毫米汞柱,李叔平时饭局饮酒较多,血脂也高,颈椎腰椎椎管狭窄。

舌体胖大,舌边瘀斑,舌苔薄腻,舌下络脉轻度瘀阻。

治宜平肝熄风法,处天麻钩藤饮加减。

服用一段时间后去医院,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医生建议继续服用此方剂。

近日测得血压为125/85毫米汞柱,且血压比较平稳。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样的高血压适合使用天麻钩藤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天麻钩藤饮的组方:天麻10g,钩藤10g,磁石30g (先煎),菊花10g,川牛膝15g,地龙10g,川芎10g,生龙骨30g (先煎),草决明20g,杜仲12g,桑寄生15g,栀子10g,炒麦芽10g。

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息风,益肾活血的作用。

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头麻,耳鸣,腰酸,肢乏,烦躁易怒,手足肿胀,血压高,或睡眠不佳,脉弦数者。

此方为针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设。

此类病人临床十分常见。

天麻钩藤饮清肝安神虽优,平肝益肾活血之力不足。

方中用天麻、磁石、生龙骨平肝阳之上亢,钩藤、菊花、栀子、草决明清泄肝热,重用草决明还可通便泄热,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地龙通经络而降血压,川芎、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炒麦芽健脾护胃,防止重镇药损伤胃气。

全方具有清肝平肝、益肾活.血、通络降压之功效。

高血压患者可以试试3个降血压的组方1、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3g、白术9g、甘草五分1.5g。

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效,主治风痰上扰所致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半夏白术天麻汤适用的典型症状有头晕头痛头沉,如有物裹,容易胸闷心悸,胃脘痞闷,恶心呕吐,下肢酸软无力,或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本方最常见于“黄胖”类型的病人,即体型肥胖,肤色偏黄,平常体力活动较少,肌肉松软无力,容易水肿的中老年人群,尤以老年女性为多。

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五节·清凉剂》凉熄肝风法俞氏经验方羚角片钱半先煎霜桑叶二钱京川贝四钱去心鲜生地五钱双钩藤三钱后入滁菊花三钱茯神木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八分淡竹茹五钱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功效: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证现代运用:流脑、乙脑、妊娠子病、高血压病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秀按】肝藏血而主筋。

凡肝风上翔。

症必头晕胀痛。

耳鸣心悸。

手足躁扰。

甚则螈。

狂乱痉厥。

与夫孕妇子痫。

产后惊风。

病皆危险。

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痉为君。

臣以川贝善治风痉。

茯神木专平肝风。

但火旺生风。

风助火势。

最易劫伤血液。

尤必佐以芍、甘、鲜、地、酸甘化阴。

滋血液以缓肝急。

使以竹茹。

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耳。

此为凉肝熄风。

增液舒筋之良方。

然惟便通者。

但用甘咸静镇。

酸泄清通。

始能奏效。

若便闭者。

必须犀连承气。

急泻肝火以熄风。

庶可救危于俄顷。

汤头: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热生风急煎尝。

镇肝熄风汤《医学中中参西录·医方十二·治内外中风方》(清·张锡纯)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撤消,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怀牛膝一两生赭石一两轧细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二钱,捣碎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一钱半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

痰多者,加胆星二钱。

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

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喻嘉言谓石脂可代赭石)一两。

风名内中,言风自内生,非风自外来也。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杏苏散:苏叶杏仁桔梗枳壳前胡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功用清宣凉燥理肺化痰主治外感凉燥证清燥救肺汤:桑叶石膏甘草人参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主治温燥伤肺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功用清养肺胃降逆和中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证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当归麦冬百合贝母白芍甘草桔梗玄参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主治白喉之阴虚燥热症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甘草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八正散: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甘草木通大黄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白豆蔻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室温初期或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甘露解毒丹: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功用利湿化痰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时疫湿热并重证。

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痰饮水湿内停证防己黄芪汤:防己甘草白术黄芪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气虚受风水湿内停证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主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证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功用温阳利水主治阳虚水泛证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实脾散: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附子茯苓干姜甘草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水肿萆薢分清饮:益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主治虚寒白浊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川芎功用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犯表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生地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清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半夏功用清肺化理气止咳主治热痰咳嗽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主治痰热互结之小结胸证滚痰丸:大黄黄芩青礞石沉香功用泻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证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三子养亲汤:芥子苏子莱菔子功效:化痰消食降气平喘主治痰壅湿滞气逆证止咳散:桔梗荆芥百部紫苑甘草陈皮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

镇肝熄风汤-----临床运用举隅

镇肝熄风汤-----临床运用举隅

镇肝熄风汤-----临床运用举隅【关键词】中风内科高血压脑溢血眩晕震颤麻痹镇肝熄风汤---【组成】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15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功用】镇肝熄风。

【主治】用于肝风内动,头目晕眩,耳聋耳鸣,心中烦热,躁扰不宁,筋脉拘急,手足蠕动,脑中发热,面红如醉之证。

【古籍论】本方是用于治疗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之主剂。

本证是由于气血上冲所致,故用牛膝为主,以引血下行而治其标。

然阳虚则阳亢,故辅以用龟板、杭芍滋阴养血,龙骨、牡蛎潜阳熄风,以治其本。

若肝阳上升,肺胃之气随之也升,故以赭石降肝胃之逆气,玄参、天冬以肃降肺气,肺胃之气行,则又可抑制肝阳之上僭作为兼制药。

但肝为刚脏,性喜条达,如用药过于强制,反会引起肝阳更加上升,故用川楝子、麦芽、茵陈清热疏肝,甘草调和诸药作为引和药。

顺肝脏条达之性,自可趋于和平。

使阴足阳潜,气血以和,其风当自平。

【点评】此方是以镇逆为主,佐以养阴舒肝之品,在临床上较常用。

*************************************************************** ******************************************************************* **************************前贤张锡纯在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中风”的病理有精辟论述:“中风证,其人忽然眩仆,更或昏不知人,其剧者不能苏复,其轻者虽然能苏复,恒至瘫痪偏枯,西人谓此非中风,乃脑充血也。

”并创方镇肝熄风汤治之。

笔者摄其要义临症每收殊效,且引申而用,疗效亦佳。

兹举案如下。

1 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男,54岁,1998年5月4日初诊。

患者素患眩晕病,常感头晕目眩、恶心欲呕、心中烦热,7日前因骤然回头致眩晕发作,步履不稳,两目复视,吞咽不顺,手足重滞;半日后症状缓解。

【天麻钩藤饮】【钩藤汤】

【天麻钩藤饮】【钩藤汤】

【天麻钩藤饮】【钩藤汤】《证治准绳》中的“钩藤汤”是中医中药里经典的降压搭档。

钩藤12克,牛膝15克,水煎服即可。

每日一剂。

一周为一个疗程。

功效:平肝熄风。

牛膝苦降,性善下行,有活血化瘀,补肝肾,引血下行之功;钩藤甘寒,功专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二药合用,以清热平肝为主,牛膝活血,引血下行为要,清上引下,肝肾同治,共奏平肝熄风之功。

临床应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目眩,头胀头痛,半身不遂等症。

钩藤味甘,性微寒,归肝经和心经,能清热平肝和息风止痉。

对于高血压而言,有很多患者属于肝阳上亢,肝气逆乱而致。

钩藤在这里起的作用就是清肝,降肝火。

牛膝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根茎形似牛膝而得名。

味甘苦酸,性平。

主归肝、肾经。

功效为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特别是独具引血下行的作用,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

牛膝性平,味苦酸,归肝经和肾经,属于典型的苦降之品。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血下行,让上逆的气血重新归于平静,同时还兼有活血之效。

川牛膝与怀牛膝之分。

两者均能活血祛瘀,引火(血 )下行,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

但川牛膝偏于活血祛瘀,通利关节;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钩藤和牛膝搭配,对于肝阳上亢所致高血压、头痛、眩晕等,都有治疗作用。

为什么说此方降压比较安全?原因是其中起主要降压作用的钩藤,是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降压的。

同时,它还可以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抑制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

这种降压是比较平稳的,降压曲线呈平稳的斜坡状。

钩藤配牛膝,乃是高血压患者日常治疗、保养的一个好方法。

钩藤、牛膝配伍应用主治脑血管痉挛、高血压。

临床证型属于肝阳上亢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烦闷失眠,半身麻木等表现,均宜使用。

必须指出:钩藤应后下15分左右,煎煮10多分钟效果最佳。

麻钩藤饮组成:明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天麻钩藤饮是一剂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为天麻、钩藤等药材。

在中医理论中,天麻钩藤饮被认为是具有清热祛湿、平肝熄风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等疾病。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不断提高,天麻钩藤饮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中的临床效果。

一、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特征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其主要特征包括头晕眼花、耳鸣目眩、失眠健忘、情绪不稳、舌苔黄腻、脉弦滑等。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肝阳上亢证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降压药物等,但长期使用药物容易引起副作用,且对患者身体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寻找一种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天麻钩藤饮的配方组成天麻钩藤饮是由中医名医张仲景创制的一剂经典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天麻、钩藤、瓜蒌、黄芪、白术、茯苓等。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祛湿、平肝熄风的功效,对肝阳上亢证具有明显的疗效。

三、临床研究证明在临床研究中,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研究表明,天麻钩藤饮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头晕眼花、耳鸣目眩等症状,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与传统的降压药物相比,天麻钩藤饮的疗效更为持久,且不会引起依赖性和耐药性。

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四、作用机制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麻、钩藤等药材可以清热祛湿,降低血压;它可以平肝熄风,舒缓患者的情绪,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状;天麻钩藤饮还可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五、临床应用价值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提高,相信天麻钩藤饮将会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分析: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功能主治异同

分析: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功能主治异同

分析: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功能主治异同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功能主治异同刍议李睿章洁淳镇肝熄风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天麻钩藤饮出自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1958 年出版)。

这 2 首方剂均被收录于中国中医药院校高等教育《方剂学》教材,足见其临床应用广泛且效用显著。

2 首方剂均用于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变等,所谓“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等的治疗。

2 首方剂功效、主治看似相近,目前临床运用时常混为一用,但其主治病机有别,值得探讨。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主治病位在“肝”。

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即“肝体阴用阳”[1];根据五行理论:肝木病则克脾土、子盗母气,肝木亢则反侮肺金;肝木亢则心火旺而子母同病[1]。

故肝病之用药,除作用于肝本身外,还应调整其余四脏以顾护整体。

以下从肝的生理病理机制出发探讨 2 首方剂主治病机的异同。

1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组方特点1.1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一两)生赭石(一两,轧细)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二钱,捣碎)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镇肝熄风汤主治“类中风”,症见头目眩晕、头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喎斜,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脉弦长而硬。

其病机为肝阳上亢,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理变化为风阳上扰[2]。

肝阳亢盛,疏泄太过即为风,风木生火,阳亢化火,合而致心肝火旺,子母同病,故出现目胀耳鸣、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肝亢而上逆,肺胃之气必随之上逆则常噫气;木气疏泄生风,必克脾土,脾运失司,胃降受阻亦常噫气;脉弦长而硬为胃气衰减之佐证。

按照标本缓急之治则,治疗首当清热平肝潜阳,其次滋水涵木,并调降心肺,调理脾土。

上亢之风阳治之以潜阳熄风,故用代赭石重镇降肝肺胃之逆,配龙骨、牡蛎平肝潜阳;然阳之下潜必水充足,始能收藏阳气,故以龟板、白芍、天冬滋水涵木、养血敛阴;阳气上亢血必随之上冲,故降气之余必合用牛膝引血下行、补益肝肾;风木生热,阳亢化热,热又能动风,故热不去则风不平,以川楝子、茵陈清肝热,玄参、天门冬滋肺肾阴,兼清肺肾虚火,龟板养血补心;风木克脾土,且金石介类等药碍胃,故以麦芽消食降胃气,炙甘草补中升清阳,以助土运[2-3],至此,五脏皆有顾及。

第65讲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二)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第65讲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二)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第65讲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二)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好,我们开始上课。

刚才我们讨论了镇肝熄风汤。

在临床运用方面,有些注意的点我们还补充一下。

中医的中风这个病在现代医学来说,包括脑血管意外的多种病,其中尤其是脑血栓和脑出血。

在现代医学治疗上,它是要在诊断上比较准确之后,才可以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而且中风发生的时候,特别初起,往往在某些医疗设备条件差一点地区,一时往往,现代医学难以区分是哪一类病。

那就要观察,这样容易延误病机,延误病情了。

用镇肝熄风汤,我个人体会就要中医的病机属于肝阳上亢、肝阳化风、气血上逆,就应当及早使用,以免这个病人昏迷日久,就往往造成不可逆,这类的临床病例教训也很多。

当年我记得八十年代初,我的老师,也就是说当时安排(我)给他当助手的时候,我们学校的第一批的四大教授彭履祥教授,内科专家了,他本人就治了很多这类中风,也喜欢用镇肝熄风汤,他本人对自己体质也比较了解,有一次他就跟我还有他另一个助手就讲到,他今后可能会发生中风,他发生中风一定要及时用中药治疗,(说)就你们来开方,不要西医去检查、诊断,时机耽误,两个同时进行。

但由于他的地位,他后来有一次比较劳累突然在开会的时候就中风了,中风以后,立刻组成了省里专家组,中西医联合诊治会诊,就无法确定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西医的结论要观察。

那由于当时我和他的儿子,现在也是我们学校教授了,因为当时的年资无,就不可能在医疗组给他用中医来治疗了,这样就一直昏迷到半年后,在西南医院专家也来看他以后,说当初就不是脑出血,应该按照脑血栓,但是后来昏迷到一年以后去世了。

这个病例给我感觉到这个诊断,中西医的诊断,中医的辨证清楚了,就应当及早的用镇肝熄风汤之类治疗。

这件事过去不久以后,正好接到电报,我母亲本身也是西医,高年资的西医,但七十多岁中风了,我赶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昏迷八天了,当时还成立医疗组,因为还是特殊对待了,她本身是民主党派北京直属支部的,和方药中老师他们一个支部的,她也是比较有影响的专家。

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的比较

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的比较

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的比较
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的比较
镇肝熄风汤主治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所致的肝风内动。

症状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

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治法以镇肝熄风为主,兼以滋阴潜阳。

②羚角钩藤汤主治邪热传人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的肝风内动证。

症状以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神昏,舌绛而干,舌焦起刺,脉弦数。

治法以凉肝熄风为主,兼以增液舒筋。

羚角钩藤汤和天麻钩藤饮均能平肝熄风,治疗肝风内动之证。

其中羚角钩藤汤长于清热熄风,主要用于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高热、痉厥;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之力较缓,但兼清热活血安神之效,适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

天麻钩藤饮主治肝阳上亢之轻症,镇肝熄风汤滋阴药物较多,主治阴虚风动,手足蠕动,以阴虚阳亢为病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组成?用法〕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牛膝30克,生赭石轧细30克,生龙骨捣碎15克,生牡蛎捣碎15克,生龟极捣碎15克,生杭白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捣碎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水煎服。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18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30克,山栀、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水煎服。

〔主治?方解〕
镇肝熄风汤主治类中风证。

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所致。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红如醉,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口呙斜,甚至跌仆不知人事,或成偏枯,脉弦长有力。

因於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故出现阳亢风动之证。

风阳上扰,故见头晕目弦,脑热耳鸣,心烦面赤;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血随气乱,阻塞经络,或蒙敝清窍,轻则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利,重则突然昏仆,发生偏枯(即半身不遂)《素问?调经论》所谓:“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是此意。

脉弦长有力,亦是肝阳上亢之象。

本方证之病机虽然是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但治证是以阳亢风动为标急,故宜急则治其标,立法以潜镇亢阳为主,兼以滋补肝肾。

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能滋养肝肾,为君药。

臣药为两组,一组是代赭石重镇降逆;生龙骨、牡蛎潜降肝阳,一镇一潜,共助君药潜镇气血上逆,平熄上亢之风阳,四药合用,可镇肝熄风,以治其标。

另一组是龟板、元参、白芍、天冬滋补肝肾之阴以制阳,肝阳不亢,肝风自熄,以治其本。

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单纯镇肝,则肝气受抑,影响其条达之性,不利於肝阳之平降,故佐以茵陈、川楝子、麦芽即可清泄肝阳之有余,又可疏达
肝气,以顺肝性,使亢阳易平、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与麦芽同用和中护胃,以减轻诸金石类药碍胃之弊,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是潜镇以治标,滋养以治本,但以治标为主,另滋补潜降之中,又佐以疏泄调肝之品,既照顾到肝的生理特点,又有利于肝阳的平降,为一首治疗阴虚阳亢类中风证的有效方剂。

临证不论中风前、中风时、中风后,凡是具有阴虚肝阳之证者,皆可使用之。

以眩晕面赤,肢体活动不灵,脉弦长有力为使用依据。

临床运用时,若痰多者,可加胆星、川贝以化痰;若头痛头晕重可加夏枯草、菊花、苦丁茶以平肝泻火;若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山芋肉以滋补肝肾;若心中烦热,可加生石膏以清热;若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

现代医学常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等病属阴虚阳亢者。

若血压不降,头痛甚,眼胀痛,可加夏枯草、钩藤、苦丁茶、石决明、益母草、茺慰子、菊花等以清肝降压。

本方滋腻潜阳之药颇多,有碍脾阳,故脾胃虚弱者,应当慎用。

天麻钩藤饮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失眠,甚则肢体震颤,舌红,脉弦数。

本方所治之证,或因郁怒伤肝,气郁化火生风,或因房室劳损肝肾阴亏,阴不维阳,而阳亢风动。

风阳上扰,故作头痛目眩眼花耳鸣;内扰心神,则心悸失眠;风胜则动,故肢体震颤,舌红,脉弦数皆为阳亢有热之象。

当此之时,治宜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为主,兼以滋补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共为君药。

石决明平肝熄风;黄芩、山栀清热泻火,共为臣药。

桑寄生、杜仲补肝益肾,治其病本;益母草合川牛膝通利血脉,并能导气血下行;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之功。

本方治证病机是肝阳偏亢,肝风内动。

临证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脉弦而数为使用依据。

临床用时,若见头脑攻痛甚者,加生赭石、夏枯草、羚羊粉以清肝火;若眩晕甚重,如坐舟船,头中自感轰鸣,劳怒则甚,畏热喜凉,午后较重,可加重石决明用量、白芍、菊花、
珍珠粉;若夜卧不宁,失眠加枣仁、珍珠母等养肝镇静安神;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方中加郁金、菖蒲、地龙、竹沥水清热化痰开窍。

本方治疗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动脉硬化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特别是在降压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2009年02月26日来源:《中国基层医生》
〔组成?用法〕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牛膝30克,生赭石轧细30克,生龙骨捣碎15克,生牡蛎捣碎15克,生龟极捣碎15克,生杭白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捣碎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

水煎服。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18克,钩藤后下12克,石决明先煎30克,山栀、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水煎服。

〔主治?方解〕
镇肝熄风汤主治类中风证。

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所致。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红如醉,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口呙斜,甚至跌仆不知人事,或成偏枯,脉弦长有力。

因於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故出现阳亢风动之证。

风阳上扰,故见头晕目弦,脑热耳鸣,心烦面赤;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血随气乱,阻塞经络,或蒙敝清窍,轻则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利,重则突然昏仆,发生偏枯(即半身不遂)《素问?调经论》所谓:“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是此意。

脉弦长有力,亦是肝阳上亢之象。

本方证之病机虽然是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但治证是以阳亢风动为标急,故宜急则治其标,立法以潜镇亢阳为主,兼以滋补肝肾。

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能滋养肝肾,为君药。


药为两组,一组是代赭石重镇降逆;生龙骨、牡蛎潜降肝阳,一镇一潜,共助君药潜镇气血上逆,平熄上亢之风阳,四药合用,可镇肝熄风,以治其标。

另一组是龟板、元参、白芍、天冬滋补肝肾之阴以制阳,肝阳不亢,肝风自熄,以治其本。

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单纯镇肝,则肝气受抑,影响其条达之性,不利於肝阳之平降,故佐以茵陈、川楝子、麦芽即可清泄肝阳之有余,又可疏达肝气,以顺肝性,使亢阳易平、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与麦芽同用和中护胃,以减轻诸金石类药碍胃之弊,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是潜镇以治标,滋养以治本,但以治标为主,另滋补潜降之中,又佐以疏泄调肝之品,既照顾到肝的生理特点,又有利于肝阳的平降,为一首治疗阴虚阳亢类中风证的有效方剂。

临证不论中风前、中风时、中风后,凡是具有阴虚肝阳之证者,皆可使用之。

以眩晕面赤,肢体活动不灵,脉弦长有力为使用依据。

临床运用时,若痰多者,可加胆星、川贝以化痰;若头痛头晕重可加夏枯草、菊花、苦丁茶以平肝泻火;若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山芋肉以滋补肝肾;若心中烦热,可加生石膏以清热;若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

现代医学常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等病属阴虚阳亢者。

若血压不降,头痛甚,眼胀痛,可加夏枯草、钩藤、苦丁茶、石决明、益母草、茺慰子、菊花等以清肝降压。

本方滋腻潜阳之药颇多,有碍脾阳,故脾胃虚弱者,应当慎用。

天麻钩藤饮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失眠,甚则肢体震颤,舌红,脉弦数。

本方所治之证,或因郁怒伤肝,气郁化火生风,或因房室劳损肝肾阴亏,阴不维阳,而阳亢风动。

风阳上扰,故作头痛目眩眼花耳鸣;内扰心神,则心悸失眠;风胜则动,故肢体震颤,舌红,脉弦数皆为阳亢有热之象。

当此之时,治宜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为主,兼以滋补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共为君药。

石决明平肝熄风;黄芩、山栀清热泻火,共为臣药。

桑寄生、杜仲补肝益肾,治其病本;益母草合川牛膝通利血脉,
并能导气血下行;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之功。

本方治证病机是肝阳偏亢,肝风内动。

临证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脉弦而数为使用依据。

临床用时,若见头脑攻痛甚者,加生赭石、夏枯草、羚羊粉以清肝火;若眩晕甚重,如坐舟船,头中自感轰鸣,劳怒则甚,畏热喜凉,午后较重,可加重石决明用量、白芍、菊花、珍珠粉;若夜卧不宁,失眠加枣仁、珍珠母等养肝镇静安神;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方中加郁金、菖蒲、地龙、竹沥水清热化痰开窍。

本方治疗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动脉硬化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特别是在降压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