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资料
鲁迅_直译_观的现实反思
!"一、引语我国译经史上始终存在“文”、“质”两派。
所谓的“文”派即意译派,“质”派即直译派。
两派自汉代形成对峙,到慧远提出“厥中”的见解后,“文”、“质”之争才暂告一个段落。
到了近代由于周氏兄弟明确提出“直译”的观点,使得本已沉寂有一段时间的“直译”、“意译”之争战火又燃。
其中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之间的论战就是具体体现。
如今,由于后殖民研究的兴起而产生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赋予了“直译”和“意译”一对新名称———“归化”(,-./0’1$)’1-*)和“异化”#2-(/13*14)’1-*+。
在新的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归化”、“异化”之争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但故事“情节”更为复杂。
本文拟就鲁迅先生的“直译”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争论作一反思,并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二、反思及启示5、辨证地看鲁迅的“直译”观,避免片面理解“二元对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事物的两面便构成了事物的两端即“二元”。
这“二元”同时存在于一事物,构成矛盾的双方。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缺一不可。
二元对立是一种很有用的思维方式,它可以通过对比、比较来说明事物性质,解释很多现象,因此用途很广,如语言学中的能指6所指、语言6言语,汉语研究中的平6仄、文6质,文论中的内容6形式,翻译研究中的直译6意译、归化6异化……等等。
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却经常错误地理解“对立”二字,认为“对立”就是“非此即彼”,好像二者不能共存。
这种理解反映到翻译策略上便是“直译”和“意译”或“归化”和“异化”的不能共存性。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是针对当时盛行的任意删削、颠倒、附益的翻译方法,为扫荡翻译界的混乱观念而提出来的。
“他是主张‘直译’的,但并不赞成蹇涩和拘泥;而对经过‘潜心研究’的‘意译’是求之不得的。
”“……7从浅处说7‘直译’是与‘意译’相对的一种译法;从深处说,‘直译’是包括正确的‘意译’在内的‘正译’。
论鲁迅直译观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论鲁迅直译观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是一个独特的译论思想,具有至今尚未被取代的历史意义。
从鲁迅先生的一系列译论文章中,可以看到他极力提倡精准、逐句、直译的方法,他认为中外文之间的直接翻译会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也有助于保留作者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早期的中文翻译中,译者们更加倾向于将作品大胆创造,融入自己的文化本土元素,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字面的表达而不是主旨的把握。
而鲁迅先生大胆提出的“直译观”,就是他要求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握意义、精准翻译上,实现原文风格与目标文风格,源文意义与目标文意义间的兼容性,重视汉译者文化特色和辩证思维能力,把译者置于文化异质性对话的中心。
在今天众多社会文化交融现象日盛的今天,鲁迅先生“直译观”在译学及社会中仍然具有高
度的参考价值,它的深刻的想法不但能够为当今的译论实践者提供很多灵感与启示,而且更加可以有效的影响着我们译论界对对于文化特色的理解与认知,真正的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总之,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理念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熟知,因
而深深地影响了今天中文翻译学会中不断进步中不断发展的职业素养。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翻译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
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必须看到,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活动,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
文化发展的方向规约着翻译的历史,翻译是文化转型的中介和缩影。
所以不站在文化史的高度就不足以看清翻译的方向,就不足以评价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指示着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的发展方向,是其历史时代翻译主流的代言人。
因此,从探寻近现代翻译史的大致走向及鲁迅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特质入手,对其作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评价,是重新走近鲁迅世界、走近历史,把握中国文化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现代翻译思想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拉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这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相遇,中国人面对强势的西洋文明节节败退。
这个败退的过程是以军事上的失利为开端的,随着历史的展开,中国的精英们逐渐地承认了自己原有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落后,也渐渐承认了西方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先进性。
翻译的发展即是与这一认同的演进过程同步的。
中国人每承认一项自己的不足,赞叹西方文化于此项的先进性时,就在这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翻译引进,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和环节展开的。
因此,功利性追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思想起点。
首先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的。
洋务派兴办兵工厂、造船厂,希望不改变中国文化的制度和观念层面,仅仅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即能以后者保卫前者。
基于此,其时的翻译也是为这一思想所规约的。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不仅引进和制造近代机器,而且成为近代翻译的重要基地。
当然,翻译的重点在兵工、科技类书,著名的翻译家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等。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doc
众所周知,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是近代翻译理论最有影响力的,他翻译的《天演论》,鲁迅“有好几篇都能背”,《天演论》对鲁迅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鲁迅在认真地考察研究了严复翻译理论的内容和其翻译作品后,根据自己研究的结论、翻译本身固有的特点以及他本人丰富的翻译经验,陆续发表了数十篇专题性的理论文章,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翻译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他不赞同严复的“信”和“达”的翻译标准。
鲁迅对于“达”字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归化”的译法应是“意译”,国人译出来的文章可能会很通顺,但已不忠实于原作了,“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
他写道:凡是翻译,“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
鲁迅所说的“保持洋气”,其实就是“信”,就是让译作保存“异国情调”,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他的主张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实际上,它与我国翻译界的翻译标准“忠实”和“通顺”的含义是一样的,这对我们现在的翻译仍有很大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反对那种盲目“归化”和“达”的译法。
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忠实于原文,在他看来,忠实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从根本上提出了翻译时应遵从的标准和原则问题。
让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异国情调”和“原作的丰姿”。
三、鲁迅的翻译标准(一)直译、硬译鲁迅先生所说的直译又叫做硬译,从《域外小说集》开始,鲁迅就一直坚持用严格直译的方法,他说“硬译”即“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也就是尽可能接近原文的、尽可能等值的直译。
一般说来,鲁迅不提倡意译,他认为如果看重意译,输入的内容可能会走样,也无助于进一步丰富汉语的表达能力。
在对汉语发展路向的探索中,鲁迅的翻译强调“直译”“硬译”,强调对西方语言的吸收,其带有明显西方语言特征的翻译语言让人们看到了汉语弹性的极限所在。
鲁迅主张直译,其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通过译文来改造我们的语言。
他博采西方语言资源,同时又十分强调汉语本身的历史继承性。
鲁迅的现实意义完整版
鲁迅的现实意义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鲁迅的现实意义摘要:对于鲁迅,人们的评价不一。
有人对鲁迅评价很高,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然而也有人说鲁迅性格偏激,对各种社会都充满了不满,但无人否认鲁迅对当时社会思想的启蒙作用,都承认他对历史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说当今已经不需要鲁迅了,他的思想太过偏激,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现实世界更加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精神指引我们。
关键字:精神现实意义偏激求学过程中,我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文章,例如《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为了忘却的纪念》,一篇篇文章或诙谐或严肃,但最终都给予我们很大的震撼,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愚昧软弱,使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在当时,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到了人们心灵中最黑暗的部位,他的文章对于启蒙人民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一把利刃刺向了黑暗的统治者,有利地配合了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
那么时至今日,鲁迅是不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呢又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一)鲁迅对思想建设的作用鲁迅具有敏锐的眼光,他清楚地认识到国民性格中的劣性,以自己犀利的文字为工具,有力的揭露了反动派和敌对势力的丑恶嘴脸,对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国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从《狂人日记》到《纪念刘和珍君》,从《孔乙己》到《阿Q正传》,从《故乡》到《祝福》,鲁迅一次次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性,给人们心灵以一次次强烈的冲击,极大了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现实社会中,一件件令人心灵震惊的事情不断发生,一件件悲剧不断上演,从社会中施暴者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公交车上盗窃者的明目张胆,无人阻拦;从恶人闹事胡作非为,众人围观,到孤寡老人摔倒在地,众人视若无闻;从孩童被撞,群众见死不救到落水者溺死,船主高价捞尸,一件件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上演。
也许我们当时会感到气愤,感到对人性的不满,但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又何尝不是那无动于衷者之一呢。
鲁迅翻译理论研究:阐释学视角的开题报告
鲁迅翻译理论研究:阐释学视角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鲁迅作为中国翻译界的巨匠,他的翻译理论对后来的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翻译的特点之一就是他注重翻译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形态的转化。
同时,鲁迅提出了“阐释学”翻译理论,主张通过准确、信达、得体、流畅的翻译,使读者在读完翻译后能够像读原文一样理解原意,从而达到“原汁原味”的翻译效果。
因此,本文选题鲁迅翻译理论研究:阐释学视角,旨在深入探究鲁迅翻译理论的内涵,发掘其中的思想精髓及其对现代翻译实践的启示。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1. 研究鲁迅翻译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鲁迅的生平及其翻译实践的探究,分析鲁迅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轨迹。
2. 阐述鲁迅翻译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
阐述鲁迅翻译理论中所涉及到的“阐释学”概念,并探讨其与现代翻译理论的联系和异同点。
3. 分析鲁迅翻译实践中的阐释策略。
结合鲁迅的翻译实践,深入分析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阐释策略,如何在保持文本原貌的基础上解决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问题。
4. 探讨鲁迅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实践的启示。
总结鲁迅翻译理论的优点和特点,探讨其在今天的翻译实践中的借鉴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鲁迅相关的著作、日记、译著等文献资料,对鲁迅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梳理。
然后,将阐释学与其他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阐释学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翻译实践的意义。
最后,借鉴鲁迅的翻译理论,结合现代翻译实践,总结经验和启示,提出翻译实践中的建议和对策。
四、预计研究结果和创新点本文针对鲁迅翻译理论的研究,通过对鲁迅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的深入探讨,旨在展现阐释学所蕴含的思想精髓,提出在翻译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创新点如下:1. 梳理鲁迅专注于翻译实践中的思维模式及其阐释策略,以及阐释学与现代翻译理论的联系与异同,为深入探究阐释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方法。
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冯岩松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鲁迅的“直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及鲁迅本人的特殊翻译目的,以多元系统论和功能目的论为依托进行系统的历史性分析,阐述鲁迅“直译”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
并由此获得对翻译评价标准的启示。
[关键词]直译硬译多元系统论功能目的论一、鲁迅“直译”思想的阐释(一)鲁迅“直译”提出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严复、林纾在晚清时期开创了崭新的翻译模式,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初的翻译活动。
然而,他们的翻译模式恰似一把双刃剑,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鲁迅兄弟大胆提出“直译”,强调对原文的忠实,“不妄改原文的字句,”“能保留原文的情调和风格”。
另外,“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大力提倡“西学”,鼓励以“白话文”写作,号召以西方文学中的战斗精神作为反封建的武器。
这正是“直译”得以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鲁迅“直译”与“硬译”的提出与“鲁梁之争”早在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就提出“别求心声于异邦”。
而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正是他们“直译”理论的第一次实践,它寄托着鲁迅兄弟想借此发动一场“翻译革命”的希望,以及假翻译域外文学而引发中国的“文学革命”、“社会革命”的梦想(王友贵,2005:3)。
在该书中,鲁迅发出了“弗失文情”的号召。
“直译”的倡导,在当时的语境下的确是革命性的,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翻译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世界意识的觉醒。
鲁迅发明的“硬译”,从一开始就遭到猛烈攻击,其根本原因是对于隐藏其中的伟大、深刻的目的的无知。
鲁迅看到了汉语语义的缺陷,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
……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他想通过“直译”甚至“硬译”,把国外的表现法力求不变地引入汉语,推动汉语的现代化。
鲁迅的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理论的贡献
广角视野 wide angle鲁迅的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理论的贡献白 丹(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4)【摘 要】中国文化名人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首先是翻译家。
本文通过对鲁迅翻译活动做以详尽探查,对其翻译思想做以系统深入分析,阐明了鲁迅对翻译理论的独特贡献。
同时广泛联系国内外翻译理论史,旨在让读者对鲁迅的翻译理念在全球翻译研究中所占的位置有一个通贯的理解。
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盛行的大环境下,挖掘本民族的译学文化,无疑具有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鲁迅;翻译理论;翻译思想;创新一、导 论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人,其小说、杂文、小品文都是开创性的。
但是他的翻译思想与理念却少有人问津。
1938年蔡元培先生主编了第一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其中半数为鲁迅译文。
据学者李季统计,“鲁迅的译著共有五百万字,其中翻译就占有二百九十万字,甚至超过了他的著述”。
但是他的翻译思想与理念却少有人问津。
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
“不少学者指出,鲁迅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
在社会历史大断裂、新旧文化大洗牌的年代,鲁迅在‘拿来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的译介工作,形成了其特有的翻译出版思想和工作原则,被誉为‘不仅改写了小说翻译史上的色调,也开启了文学翻译新的风气’。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指出:“鲁迅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他大量的精力用在翻译”。
然而,目前只有“鲁迅谈翻译”之类的文章,以及大量的鲁迅翻译实践活动成果,因此,本文将从鲁迅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两个方面探究鲁迅作为翻译家的重大贡献。
二、鲁迅的翻译实践活动鲁迅的翻译活动横跨启蒙与现代两个翻译繁荣时期,共翻译了14各国家近百位作家200余种作品。
据李万钧先生统计,“鲁迅前后长达33年的翻译生涯中,共翻译了十五国一百一十人的两百四十四种作品”。
鲁迅的翻译活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四运动之前的翻译初期。
早在1903年日本留学期间,他便翻译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及雨果的《随见录》中的《哀尘》。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与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及国际文化观念变革有关。
他对于翻译开始着重考虑从译者的角度来准确传达文本,在他看来,译者除了要把被译文本准确译出,而且要尊重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必须遵循原文中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在翻译中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使其以新的方式进入读者的世界。
鲁迅翻译观对当今翻译研究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倡“存在意义译法”和“超越意义译法”。
存在意义译法指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以保持原文文本的表达功能和意义为己任,把文本从一种语言系统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系统;超越意义译法强调对原文的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的敏锐理解,以及使用意义表达远超原文的出色文笔,将原文的文化价值翻译出。
因此,鲁迅的翻译观真正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引领翻译研究和实践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使得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原文,灵活地并结合自身理解将其转化为本土语言,进而在译文中表现出原文所不具备的文化意义。
鲁迅的翻译观给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实践价值,同时也激励人们学会以敏锐的头脑去欣赏文本丰富的内涵,以更高的心灵去探索翻译的可能性。
浅评鲁迅的翻译思想
在鲁 迅 翻译 的整 个 生 涯 中 ,特 别 是 他 的 生 命 后 期 ,他 的 翻译 作 品 的 选择 自始至终体现着的是他的救国救 民的崇高理想 ,他 以自己精心选 择和认真翻译的作品实践着 自己“以异邦新声 实现救亡 图存 ”的伟大 目 的。如鲁迅后期翻译 的《毁灭》等大量前苏联革命 作品,为 的是向 国人介 绍“铁 的人物和血的战斗 ”,鼓励 中国人 民的革命 斗争 ,并 为巾国革命作 家提供 评鲁 迅的 翻 译 思 想
赣 南师范 学院外 国语 学 院 黄 小 军 吴 楠
[摘 要 ]鲁迅是 中国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也是一位杰 出的文学翻译 家。他 的文学翻 译和翻 译思想在 中国翻译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鲁迅对翻译问题作 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 ,它几乎涉及 了翻译 问题 的各 个层 面,如翻译 目的和宗 旨、翻译原则 、翻译策 略 和 翻 译批 评 等 ,见 解独 到 而 深 刻 。这 些译 论 对我 国翻 译 界 产 生 了极 其 深 远 的 影 响 。因此 ,对 鲁 迅 的 翻 译 思 想 作 深 入发 掘 研 究 ,对 新 世 纪的 翻 译理 论 与 实践 仍 然 具 有 巨大 的 指 导 意 义和 现 实意 义 。 [关键词]鲁迅 翻译思 想 翻译 目的和宗 旨 翻译原则 翻译策略 翻译批评
浅谈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以“直译”为例
鲁 迅并 非不 要顺 . 只是在 两者不可兼 得之时 , 才 宁取信 而舍顺 。 “ 易解” 与“ 丰姿” 才是鲁迅关于直译的真正 内涵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鲁迅翻译思想是在不断地反思 和探索 中形 成的 。在思想启
蒙与政治救 亡的根本 目的支配下 , 鲁迅 开始 了他 的翻译历程 。 他
对翻译文本 的选择 ,反 映了其作 为译 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文化 价值观的特殊追 求。
1 9 0 7 年, 鲁迅在他的第 一篇文艺论文《 摩罗诗力说》 中热情地
颂扬 了拜伦 、 雪莱 、 普希金 、 莱蒙托夫 、 裴多菲等许多西方浪漫 主 义诗人 , 体现 了反抗异族侵 略 、 迫切要求 民族解放 的爱 国主义精 神. 反映了大胆否定封建 主义统治观 、 极力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 。
二、 翻译 原 则 : 直 译
调“ 信” 的第 一位 , 反对有人将 “ 信” 摆在第二位 。从鲁迅《 且介亭
译文通顺 达意 ; 雅, 就是 “ 古雅 ” . 原本指 当时能登大 雅之堂 的文 言文 , 一 种古雅 文体 , 即“ 用汉 以前字法 、 句法 ” 。
但是 , 鲁迅 的译作强调 直译 . 以“ 信” 为主 , “ 宁信而不顺 ” 。 他 推崇硬译 . 保持译 文 的“ 洋 气” 和“ 异 国情调 ” , 对 当时 的鲁迅 来
说. 直译 不仅 仅是翻译 和语 言建构的问题 , 还意味着思想 的建构 和观念 的建构 , 意 味着新思想 、 新 观念 的引进 , 意味着 中国人价
鲁迅翻译思想总结
鲁迅翻译思想总结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人物,他的翻译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鲁迅翻译思想的核心是“译如译者之心”。
下面我将对鲁迅翻译思想进行总结。
鲁迅翻译思想的第一要义是“实实在在”。
他反对抽象、虚构的翻译,主张翻译要贴近原文的实际意义,尊重原作的风格和特点。
他认为翻译应该是一种真实的再现,而不是扭曲和修饰。
鲁迅翻译的《呐喊》中,成功地将上帝之名“Yahweh”译为“又呕槽”,充分体现了他的实实在在的翻译思想。
鲁迅翻译思想的第二要义是“中外结合”。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将外国的作品翻译成中文,更是要将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对话和融合。
他主张借用外国的词汇和文化载体,使中国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
例如,在翻译《蒙娜丽莎》一诗中,鲁迅用了“丽莎上学了天文学/看了星象/给我推断我应日夜勤劳/爱我时时关怀”等中国式的表达方式,成功地将外国诗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鲁迅翻译思想的第三要义是“译文通俗”。
他主张翻译要贴近人民群众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使翻译作品能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
他反对翻译作品过于学院化,追求高深的学术性,只针对少数精英读者。
他的翻译作品中,大量运用白话文和俗语,使作品充满亲切感和亲和力。
例如,他将外国小说的片段译成中国白话小说《风波》中的一部分,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鲁迅翻译思想的第四要义是“用译语言表达翻译心”的理念。
他主张译者要有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够用当代语言去传达原作的思想和精神。
他反对机械地照搬外国作品的翻译语言,主张根据当代的背景和文化条件进行创新。
他的翻译作品中,经常运用当代俚语和口语,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翻译《卡夫卡》的作品中,他写道:“我看见大哥就问他:‘阿葛,你干什么呢?’他却总回答说:‘什么也不干呢’”,成功地将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引入翻译作品中。
鲁迅翻译思想的总结就是以上四个要义,他通过这些翻译思想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相碰撞,融合,并且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作者/谢飒一、鲁迅的文学翻译(一)时代背景长期以来,鲁迅被认为是思想家、文学家,是文化旗手,其实,他还是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文学活动以翻译起,以翻译终,他翻译的数量和重要性甚至超过他自己的创作作品。
鲁迅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他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往往带着自己某一方面的深入思考。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力图通过翻译改革来丰富中国文学的形式,从而达到改革整个中国社会、改变国民的颓废精神的目的。
他认为要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就必须改革中国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这一切正依赖于“硬译”带来的文化冲击。
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的自信,拒绝批评和改变自身的文化;加上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导致当时任何反对国学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的状况出现,因此,鲁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作品来改革中国文学的道路,拯救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
由此可知,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应该是由翻译而不是原创写作开始的。
(二)鲁迅翻译的作品鲁迅翻译的作品主要是针对国民精神、世界知识,“不取媚于群”,这是一直贯穿其翻译始终的问题,其翻译思想主线是复兴中国,“起其国人之新生”。
鲁迅之所以选择翻译外国作品,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鲁迅本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1905年,俄国革命后,鲁迅积极支持热心苏俄文学的新秀的出版工作,帮助他们创办未名社这个现代文学团体。
鲁迅不断地把大批的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翻译到中国。
他翻译的《死魂灵》《毁灭》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他译写的《摩罗诗力说》《坟》再次重申了复兴中国的理想。
1907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哈葛德、兰格的《红星佚史》,1908年,鲁迅、周作人翻译籁息的《裴彖飞诗论》,都有强烈的复兴中国的理想。
1907-1908年,鲁迅在翻译活动中强调了时代精神、国民精神、世界知识,转而倾向于浪漫主义刚健激俗的人格品质,勇毅起新的独立行为。
鲁迅通晓多种外语,这就让他的翻译范围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鲁迅的翻译思想》课件
鲁迅翻译思想的实践和影响
1 文学翻译
鲁迅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学 作品,拓宽了中国读者的 视野,影响了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展。
2 思想传播
鲁迅的翻译作品推动了西 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对 中国社会思潮的改革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翻译理论
鲁迅的翻译实践及其思想 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人 学习的重要参考。
《鲁迅的翻译思想》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鲁迅翻译思想的背景、意义和实践,并探讨其对当代的启示和 借鉴。通过这个课件,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翻译之道。
鲁迅翻译思想的背景和意义
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在一个国家面临西 方冲击和思想启蒙的时代, 其翻译思想受到了这些背景 的影响。
文化交流
鲁迅的翻译工作推动了中西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中华 民族的文化进步具有重要意 义。
鲁迅翻译思想的现实意义
文化交流
鲁迅的翻译思想为不同文化之 间的交流和理解提供了宝贵的 参考和指导。
文学创作
鲁迅的翻译方法和思想对当代 文学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 和影响。
学术研究
鲁迅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研究和 翻译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动了学术领域的发展。
鲁迅翻译思想的启示和借鉴
1 坚持独立思考
鲁迅的翻译思想告诉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追随他人观点。
2 语言表达精准
鲁迅的翻译思想提醒我们,在语言表达中应追求精准,避免朦胧和模糊。
3 推崇文化自信
鲁迅的翻译思想倡导我们要自信自强,保留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和传承
1
当代翻译承继
鲁迅翻译思想在当代翻译界依然影响深
翻译教育改革
思想解放
鲁迅的翻译思想-文档资料
5
一.背景
1.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翻译活动风起云涌,极一时之盛 。晚清时期随 意删改原作译者自主性过度夸大的翻译风气
2.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的自信,中国 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导致当时任何反对国学 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的状况出现。
9
鲁迅主张 宁信而不顺,并不意味 着对“顺”的否定。他对翻译中 “信”与“顺”的关 系有着清醒的认识
10
宁信不顺的目的
( 一) 端正不信之译风 ( 二) 改造、发展白话文 ( 三) 要改造社会, 改造国人的思想, 推动新文化运动
11
四.直译硬译与宁信不顺的关系
鲁迅一再提到硬译,而这硬译正是宁信 而不顺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1
职业:文学作家,杂文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院 体裁:杂文,短篇小说,散文,诗歌 代表作品:《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
记》《朝花夕拾》等
地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有人把鲁迅当做中国的 高尔基。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
人生格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驽小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岂有豪情是旧时,花开活落两由之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
翻译思想:直译硬译与宁信不顺
那下半,被我译成这样拙劣的‘上了走向那大而 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艰难的 路’了,冗长而且费解,但我别无更好的译法, 因为倘一解散,精神和力量就很不同。 然而原译是极清楚的:上了艰难的路,这路是 走向大而黑暗的都市去的,而这都市是人性和 他们的悲痛之所在。
鲁迅与翻译——精选推荐
鲁迅与翻译摘要:鲁迅的翻译工作从来就不曾间断过,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个性之突出,在中国翻译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本文从鲁迅翻译的思想、翻译的作品、翻译的方法等几个角度出发,对鲁迅的翻译思想与价值进行了剖析,鲁迅从事文学翻译早于文学创作,分析鲁迅的翻译标准。
鲁迅的翻译特色是明显的,从投身文学到生命的终点,与其他译者相比,其翻译模式对后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鲁迅所以“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作,同时也是为汉语输入“新的表现法”。
鲁迅的翻译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文学翻译;翻译思想;翻译的标准一、引言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一个无法绕过的存在。
鲁迅是一位文学巨匠,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我们常常把他尊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他又是一名杰出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
他的著述与思想影响至深,成为我们民族珍贵的世纪文化遗产,不断激发后人新的思考和创作。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的与现代的”作家,他的影响不仅局限在中国。
众所周知,在一些人眼中,他嫉恶如仇,是旗手,是导师,是人道的标本,正义的光源;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鲁迅在许多人眼中依旧代表着“中国人的脊梁和咽喉”。
事实上,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始于翻译,而又是以翻译告终的。
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共翻译介绍了近200多位作家的作品,印成了对个单行本,总字数达300多万字,数量与他自己一生的全部著作大致相等,被称为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经他翻译作品的国家,包括俄国和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
荷兰、西班牙、芬兰、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其中俄国和前苏联的作品又占一半以上。
翻译作品的类型,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剧本、童话和文艺理论著作,他在杂文、书信和日记中涉及到的外国作家,据初步统计,共有25个国家和民族的作家达380人之多。
可以说,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与他在文学翻译上的丰硕成果密不可分,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在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资
料
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
一、鲁迅“直译”思想的阐释
(一)鲁迅“直译”提出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严复、林纾在晚清时期开创了崭新的翻译模式,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初的翻译活动。
然而,他们的翻译模式恰似一把双刃剑,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鲁迅兄弟大胆提出“直译”,强调对原文的忠实,“不妄改原文的字句,”“能保留原文的情调和风格”。
另外,“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大力提倡“西学”,鼓励以“白话文”写作,号召以西方文学中的战斗精神作为反封建的武器。
这正是“直译”得以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鲁迅“直译”与“硬译”的提出与“鲁梁之争”
早在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就提出“别求心声于异邦”。
而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正是他们“直译”理论的第一次实践,它寄托着鲁迅兄弟想借此发动一场“翻译革命”的希望,以及假翻译域外文学而引发中国的“文学革命”、“社会革命”的梦想(王友贵,2005:3)。
在该书中,鲁迅发出了“弗失文情”的号召。
“直译”的倡导,在当时的语境下的确是革命性的,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翻译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世界意识的觉醒。
鲁迅发明的“硬译”,从一开始就遭到猛烈攻击,其根本原因是对于隐藏其中的伟大、深刻的目的的无知。
鲁迅看到了汉语语义的缺陷,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
……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他想通过“直译”甚至“硬译”,把国外的表现法力求不变地引入汉语,推动汉语的现代化。
德国翻译家本雅明(Benjamin)认为:“说翻译读起来就像用本国语写的一样,并不是对它的最高褒扬,用逐字逐句对译来确保译文的忠实更重要,因为这体现了不同语言互相补充的渴望”(本雅明,1999:130)。
翻译家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翻译来拓展、拓深本国语。
鲁迅的翻译追求,在这一点上和本雅明完全相同 (刘少勤,2005) 。
由于中西方语言结构上的巨大差距,“硬译”有时是鲁迅的无奈之举,这与当年严复的“一名之立,旬月踌躇”是很相似的。
鲁迅对“硬译”持一种辩证的观点,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一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渣滓就让他剩落在过去里。
……其中有一部分将以‘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
这正是一个从“异化”到“归化”的过程。
鲁迅把翻译看作改造汉语的一条途径。
正如本雅明所说,“翻译注定要成为其语言自身成长的一部分,而且不可避免要注入语言地更新成分”(本雅明,1999:122)。
遗憾的是,当时的许多人,包括梁实秋在内,并没有抓住鲁迅“直译”或“硬译”的真正用意。
这才引发了那篇著名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梁实秋等人都把汉语视为静态的、封闭的体系;而鲁迅的本意却是将汉语看作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是可以不断接受新成分的。
“直译”使汉语拥有了自由、灵活的句式和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历史地评价鲁迅的翻译尤其是他的“硬译”,而不能简单地予以批判。
(三)鲁迅“直译”理论的思想根源
鲁迅不仅继承了旧文学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从外国文学中寻找反封建的武器,这便是他的“拿来主义”。
因此,他提倡“直译”以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力量”。
鲁迅直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革中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他把文学看作社会改革、民族解放的武器。
在1903年的《斯巴达之魂》的《序言》中鲁迅便指出,他所以译述这部历史小说,就是因为感受到“斯巴达之魂”的“懔懔有生气”,想借此激励爱国志士“掷笔而起”。
同年,他在《月界旅行》的《辨言》中也明确说明是为让读者“获一斑之知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
思想,补助文明”(陈福康,2000:164)。
把翻译当作反封建、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才是鲁迅“直译”的根源。
二、多元系统论与鲁迅“直译”的社会必然性
根据佐哈尔的学说,翻译文学在某一确定的文化多元系统中
的“中心”地位决定其必然采取“异化”的翻译方式,以创造出新的词汇和句式。
这样,接受文化中的原创文学将得以丰富和发展。
反之,如果翻译文学在这一文化多元系统中居“边缘”地位,翻译就需要“归化”以加强现存的词汇和句式。
多元系统论为我们很好地解释了鲁迅“直译”的社会原因,即,为了确立翻译文学在译入语中的中心位置。
在当时,中国的民族文学正经历着历史的转折,处于“弱势”。
这样,翻译文学必然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占据中心地位。
鲁迅“直译”手段的社会必然性便一目了然了。
三、功能目的论与鲁迅“直译”的个人原因
诺德(Nord)等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Nord,2001:124)。
在特定的目的语环境下,根据目的语文本的预期交际功能,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译者可以决定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鲁迅的“直译”或“硬译”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吸收外来语言因素丰富发展处于成长中的汉语白话文;二是借用外国文学中的战斗精神作为反封建的武器。
因而,他极端强调“忠实”、“保持原语风格”、“宁信而不顺”。
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他说:“因为讲话倘要精密,中国原有的语法是不够的”,中国人不但要从外语输入新字眼,还要输入新语法(《鲁迅全集》,
6卷,77)。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又说:“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王友贵,2005:158)。
这一切充分说明了鲁迅翻译的目的所在,正是这种改良汉语语言的追求和寻求原文中的战斗精神目的,决定了“直译”乃至“硬译”
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四、鲁迅“直译”理论历史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鲁迅的“直译”,既是他个人的远见卓识和实现目的的唯一手段,也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必然。
由此,我们分析、评价译者及其翻译时,应该考虑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翻译动机等诸多要素。
我们发现,对翻译评价的标准是因“译”而异的。
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变化,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的翻译目的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标准,因而某个时期看似合理的翻译标准在另一个时期可能不再适用。
应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翻译标准,而不应是静止的一元化的思维模式。
我们应确立与翻译目的及其背景密切相关的多元化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