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宋正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_1

汽轮机
主要动力装置(2)
汽轮机
主要动力装置(2)
汽轮机
主要动力装置(3) 泵和风机
主要动力装置(3) 泵和风机
主要动力装置(4)
热质交 换设备
主要动力装置(4)
热质交 换设备
主要动力装置(4)
热质交 换设备
主要动力装置(5)
水轮机
主要动力装置(6)
内燃机
主要动力装置(7)
蒸发器和 冷凝器
核 能 _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物质结构能。
能源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电能 热能
太 风 水其
阳
煤
能 能 能它
石天 然
油气
天然气 石油
煤 核能 太阳能 水能 风能
能量转换及利用图
燃烧炉 工业加 热装置
核反应堆
热电直接 热 转换装置 电
电热装置
能
能
发 热机 电 机械 机
能
用户
能量转换系统(1) 蒸汽动力循环
能量的形式
机械能 _与物体宏观机械运动或空间状态相关的能量。
热能
_构成物质的微观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总和 称为热能。其它的形式能都可以转变为热能。
电 能 _是和电子流动与累积有关的一种能量,通常
是由电池中的化学能转换而来。
辐射能 _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量。
化学能 _物质原子核外进行化学变化时放出的能量。
燃
料
燃油锅炉
分
类
燃气锅炉
低压锅炉
低于 2.5MPa
按
蒸
汽
压
亚临界锅炉
17~18 MPa
力
超临界锅炉
大于22.19 MPa
重点专业复习资料推荐黑龙江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

重点专业复习资料推荐黑龙江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读:黑龙江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复习备考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选择适合的复习资料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黑龙江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点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教材推荐1. 《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第四版)- 樊奕等编著该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内容涵盖了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动力机械等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析了相关概念和定理,并配有大量的习题和案例,有助于考生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
2.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程》- 胡道洪等编著该教材主要介绍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通过实验,考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配有实验图片和实验报告范例,有助于考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报告写作。
二、参考书推荐1. 《燃烧学》- 齐敏等编著该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经典参考书之一,内容涵盖了燃烧学的基本原理、燃烧动力学、燃烧稳定性等重要内容。
书中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各个概念和理论,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有助于考生深入理解燃烧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 《热能动力工程》- 张振华等编著该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参考书,主要涵盖了热力学基础、热力机械、热工装备和热工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个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配有大量的实例和题目,帮助考生巩固理论知识,并且有助于考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习题集推荐1. 《能源与动力工程习题集》- 王海燕主编该习题集收录了大量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的典型习题,内容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和难度级别。
习题设计灵活多样,既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也有计算题和应用题,有助于考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另外,习题集中还附有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思路,方便考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复习。
能源与动力工程半专业类书籍

能源与动力工程半专业类书籍
1.《能源与动力工程》(第三版)-吴正煜、李强。
2.《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李福岩、李强、王建伟。
3.《燃气轮机基础与应用》(第二版)-张琴、刘冬志、杨晓军。
4.《火电厂锅炉与热力系统设计》-周绍仪、顾献林、陈斌、肖祖喜。
5.《供热供冷基础工程》(第二版)-王东辉、赵兆国、韩绍平、王瑜。
6.《核能工程概论》(第二版)-施超、张祎、姜晖。
7.《动力机械设计与故障诊断》-刘越、蒋兴权、范建军、杜文海。
8.《汽车发动机原理与设计》-尚德兴、陈力、吴毅豪、晋国煜。
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第二版)-张华、范植龙、孙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能动134班:文澜2013年10月29日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
动力方面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专业通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热工测试技术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具备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工测试技术等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制冷空调设备、制冷装置、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等设计、制造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
在此基础上,它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就业方向很广,目前我国有120多所院校开设有该专业,它由旧本科的九个相关专业合并而成,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能源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能源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专业。
同时,能动还是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可见能动是现代动力工程的基础。
能源问题在当今社会举足轻重,能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高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从而造成能源消费量增长过快。
在能源日益紧迫的当代社会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运而生,半个世纪以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我国国家建设尤其是能源动力建设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热模块热模块,通俗地讲,就是发电、做功部分。
主要研究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热端、内燃机、电厂运行及调控。
它们都是依靠一定的能源来发电和做功的,也就是产生动力。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复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锅炉原理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四版)
叶江明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汽轮机原理
《汽轮机原理》
黄树红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版)
何川,郭立君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3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
马最良,邹平华,陆亚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复试科目:工程流体力学和暖通空调(二选一)
初试科目与复试科目不能为同一科目。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供热工程和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第四版)
贺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五版)
石文星,田长青,王宝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020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报考学院
专业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0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能源动力(专硕)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第三版)
周云龙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复试科目:工程流体力学和锅炉原理(二选一)
初试科目与复试科目不能为同一科目。
河海大学考试参考书目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综合
金融综合
国际商务综合
资产评估综合
法学综合
社会工作综合考查
综合英语
综合日语
会计综合
cksm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理论力学》武清玺、冯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说明:按照教育部规定,学校不提供考试科目参考书,以下书籍仅为参考。
dwdm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10294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课论文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题目(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课论文现在世界的能源消费仍以石油为主。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电力和环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
中国能源行业面临着来自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耗的76%,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已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中优质能源十分稀缺。
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应利用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清洁煤技术应用,逐步降低终端消费用煤比例,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的核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是建立一个核大国的基本条件。
它既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和国防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外交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核军工、核能、核燃料和核应用技术产业是中国核科技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有鉴于此,如何在21世纪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是我们每位动力学子,未来的动力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是能源动力学科专业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常规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在整个能源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估计在今后几十年地时间内这一局面还不会改变。
这些常规化石能源主要直接应用于火力发电,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对能源动力生产过程中的这些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和控制,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核能发电虽然没有上述火力发电那样的问题,但有其独特的问题,如辐射防护、核废料的处理等均与环境保护有关。
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摘要:在深入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对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民航”三航办学特色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特点,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分析专业导论课开设的必要性,探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方法高效动力应用技术和能源开发综合利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已被确定为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中的第一项内容,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
加快能源生产和高效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快速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新时代能源产业体系。
国家即将启动以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为核心的高效动力装置重大科技工程专项,明确提出要突破高性能动力装置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我国各类核心装备、重大机械设备动力系统的自主保障能力。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雾霾天气不断,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如何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高效动力技术等为主的多项计划,作为涵盖能源、动力及环境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必将在新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高效低污染排放动力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发挥关键的科学与技术支撑作用,为我国早日实现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重大计划和实施纲要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和美好的前景,本专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在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我们如何进一步办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水平、做好高水平人才培育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燃汽轮机.宋正昶

课程编号:0805322217GATB《燃气轮机》(Gas Turbine)课程教学大纲48学时 3学分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燃气轮机及其组成部件、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其试验、变工况性能和结构,以及调节控制、联合循环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运行和管理燃汽轮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三、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以下内容: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及计算方法,压气机的工作过程,燃烧室的热力过程、燃烧过程,燃气轮机的变工况特性,燃气轮机的辅机系统、控制系统及联合循环与系统。
五、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1. 绪论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早期发展、类型和优点、现状及趋势。
2. 热工基础知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动力循环、燃气的热力性质附面层、激波、稳定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相似理论。
3.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理想简单循环、实际简单循环、回热循环、复杂循环、航空燃气轮机循环、闭式循环、燃气机热力循环计算方法。
4. 压气机压气机级的工作原理、压气机叶栅的几何参数与叶片扭转规律、压气机工作过程的特点、多级轴流压气机、压气机变工况及特性、压气机的喘振及防喘措施、轴流压气机通流部分的设计方法、压气机模型级与整机性能试验、离心压气机。
5. 然烧室燃烧室的工作特点、燃烧室的热力过程、典型燃烧室中燃烧过程的组织、燃烧室部件与结构、液体燃料喷嘴、气体燃料的燃烧、重质燃油的燃烧、低污染排放燃烧室、燃烧室设计与试验。
6. 透平透平级的工作原理、透平叶片的冷却、透平叶栅的几何参数与叶片扭转规律及透平级中能量损失和效率、透平变工况及性能曲线、透平的设计与热力试验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一、引言能源与动力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能源的产出、转换和利用,以及动力系统的设计、优化和管理。
本文旨在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能源的分类与特点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水力、核能等非化石能源。
新能源则涵盖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这些能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对环境污染严重,而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保的特点。
三、能源转换与利用能源转换是指将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能源转换包括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等。
能源利用则是指将能源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可以用于燃料,发电站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四、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动力系统是指能够产生动力的系统,如发动机、涡轮机等。
动力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功率需求、效率、可靠性等。
优化动力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这可以通过改进燃烧过程、提高热效率、减少能量损失等方式实现。
五、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密切相关,能源的开采、转换和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传统能源的开采和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问题。
因此,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也是降低环境影响的关键。
六、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安全。
能源需求的增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合理规划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技术创新等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世代的需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能源与动力工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能源的产生、转换和利用,以及动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本文将从能源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分类、能源转换技术以及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能源是指能够进行有用功的物质或物质的某种形式。
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源。
这些能源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即新能源。
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它们具有可再生性和清洁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能源转换技术是指将能源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技术。
常见的能源转换技术有热能转换、电能转换和机械能转换等。
热能转换是指将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常见的热能转换技术有燃烧、蒸汽发电和热电联产等。
电能转换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常见的电能转换技术有发电机、电池和光伏电池等。
机械能转换是指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常见的机械能转换技术有发动机、涡轮机和风力发电机等。
动力系统是指能够产生有用功的系统,它由能量源、能量转换装置和能量利用装置组成。
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动力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能量源的选择、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和能量利用的合理性。
例如,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能源源(如汽油、柴油、电能等),设计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如发动机、电动机等),并合理利用能量(如优化车辆的运行控制策略)。
而在动力系统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并进行性能优化和可靠性分析。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能源的产生、转换和利用,以及动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_2

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
本培养模式依托某一个工程领域,培养学生除了掌 握扎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及专门知识;
还要熟悉与该工程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 毕业生应能够在该工程领域中从事与热能与动力工
程相关的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理的基础理论
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 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参加社会调查、生 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推广和技术服 务等形式进行。
(4).课程设计、实训
课程设计和实训是在课程学习中与课程同时进行的 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综合利用所学课本知识来解决与课程 内容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意识;
必修课程即所有学生必须要完成并取得学分的课程, 实践课程的性质与必修课相同。
如果到毕业前,仍有必修课程的学分未拿到,学校 将不发毕业证及学位证。
选修课分为限选和任选两种,限选课即限定要选修 的课程,任选课即学生任意选择的课程。
选修课学分不得少于教学计划要求(毕业前如未修 够选修课学分,学校将不颁发学位证及毕业证), 可多修学分,多修学分不收取任何费用。
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
研究型人才培养规格
本培养模式按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自身学科特 点进行专业教育;
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至少一个专 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可以进一步深造,成为能源与 动力学科的专门研究人才和师资;
也可在工程领域中从事与热能与动力相关的工程设 计、产品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公务员考试,在进 入21世纪之后,该项考试趋于成熟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0805110217IEPE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to Energy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
16学时 1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是电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能源科学基本知识,了解目前的能源形势以及能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目前全球面临的能源问题,以及由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些问题的严峻性;使学生了解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适用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理解能量、能源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了解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掌握能源转换的基本方法以及能量转换系统与设备,对常规能源的地位与新能源的前景有所认识,此外,还要了解节能与减排的意义。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
(1)能源概述
能量与能源, 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能源形势
(2)能量的转换与储存
能量的基本性质, 能量转换的主要燃料, 热能的产生, 机械能的获取, 电能的生产,能量的储存(3)常规能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能, 二次能源
(4)新能源
核能,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 氢能
(5)节能与能源系统工程
节能概述, 节约热能, 节约煤炭, 节约用油, 节约用电, 能源系统工程
六、学时分配表
七、主要参考书
1、能源科学导论,黄素逸,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11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平实成绩和期末小论文综合考评,平时成绩根据考勤情况、小测验给定,期末小论文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九、说明
本课程除适用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学习外,也适合与建筑与环境专业
制定者:宋正昶
审定者:宋正昶
批准者:郭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