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职示范校建设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
数控技术专业“3+2”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
数控技术专业“3+2”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课程对接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针对我国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数控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明确了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开发和构建了数控技术专业“3+2”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标签:数控技术;3+2中高职;一体化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技能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日俱增。
培养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层面不同的同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职业性和技能型的特点。
如何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3+2”的有效衔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健康快速发展所面临的研究课题。
1 我国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社会和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已经足够重视,但是家长和学生对于职业教育还没有充分的认可,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会面临很多困难。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都归为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还是有所不同,中职教育在层次上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也开展了很多年,但是目前在课程体系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区分不明显、课程体系构建契合度不高、课程内容学习衔接不精准、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力度不大、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高技能人才培养效率的质量。
科学合理地开发和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从2005年同中职院校开展“3+2”联合招生,目前生源稳定在每届4个班(来自四所中职学校),未来三年的生源的保持稳定。
中职数控专业双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三步 :依据 职业 能力要求 ,与企业生产一线 技术 人员 共 同制定课程标准 ,共建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 求的能
力训练体系 。 第 四 步 :与 在 企 业 一 线 从 事 数 控 加 工 的 毕 业 学 生 进 行 交 流 ,听 取 毕 业 生 对 本 课 程 建 设 的反 馈 意 见 。 第 五 步 :按 照 职 业 标 准 ,将 职 业 能 力 分 解 为 若 干 个 能 力 模
思路如下 :
方面 , 学生在校学习职业生涯规划 、 数学 、 计算机基础 、
机械制 图等课程 ,突出学生系统 的基 础知识学 习和可持 续发展
能 力 的培 养 。另 一 方 面 加 强 职 业 岗位 能 力 培 养 ,通 过 构 建基 于
工作过程 的专业核心课程 , 以典型零件为载体 , 设计学习情境 , 学 习机械制造工艺 、数控车编程与操作 、数控铣编程与操作 、 就业指导等课程 , 采用课 堂教学 与校 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
围绕突 出学生 职业能力 培养 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培养 即 “ 双能 力 ”课程体 系的建设 思路 。
2 、工 作 过 程 系统化 - i S程 体 系构 建
度 ;5 . 使用普通 机床 的机械零件加 工 ;6 . 使用数控车床 的机械
零件加工 ;7 . 调试 与检修数控机床 ;8 . 使用数控铣 ( 加工 中心 ) 的机械零件加工 ; 9 . 使用计算机辅助制造 C AM进行零件的造型 与加工 ;l 0 . 数 控机床 的安装 . 调试 . 验收及故障诊断与维修) 。
确 定 数 控 技 术 应 用 专 业 学 生 主 要从 事数 控 机 床 操 作 、 数控加工
工艺 、机械制 图 、数控机床维修等工作 ,还可 以从事数控机床 销售 、安装等工作,根据数控专业对应工作 岗位所用工作任务 进行筛选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 、 行 动领 域的确定 。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组织专业 教 师和职业教 育专家 ,整合归纳 职业行 动能力 , 凝练具 有覆盖
《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与教学2012年10(下)TECHNOLOGICAL P IONEERS176科技创业家 TECHNOLOGICAL PIONEERS1引言数控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近年数控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上看,各院校培养出的所谓高技术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在于各院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与开发不尽合理。
可见,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定位2.1数控加工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数控加工产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我们对数控加工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我院数控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相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生产第一线技术骨干和生产现场的技术能手。
2.2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2.2.1具有较强的分析零件图纸的能力和设计能力,能编制较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2.2.2具有数控加工和常规测量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利用CAD/CAM技术进行常用零件的制造。
2.2.3会合理使用各种新型刀具、工、量、夹具,具有独立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
2.2.4具备数控机床维护和保养的能力。
2.2.5了解数控加工技术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3分析就业岗位需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了解企业对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职业能力为依据,设计课程结构,借助具有真实(校企合作单位)或仿真的职业环境的实训实习,使学生及早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工作。
3 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3.1理论课体系3.1.1数控加工课程体系: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构成理论课体系:从(图1)可以看出,将理论课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公共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术方向模块组成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向金林,唐杰(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广西柳州545005)摘要:高档数控机床是"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的重点突破领域之一,是制造业的一块基石,以多轴加工为代表的数控新技札引领了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企业对掌握多轴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岗位人才需求冲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对应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了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智能制造冲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364-02一、面向智能制造构建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高档数控机床是“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的重点突破领域之一,随着数控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多轴加工为代表的数控新技术,引领了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对中职数控加工专业技能人才规格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现有的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需要。
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构建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十分迫切及重要。
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建设对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以高端制造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及相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一体化的课程建设为核心,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构建满足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对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技能人才规格要求的课程体系,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持。
三、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为更好地服务区域先进制造产业的发展,将数控加工专业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完善,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工学结合课程,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构建以企业典型生产任务为载体、基于生产工作过程与行业认证的专业课程体系,将高端数控智能化制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网络集成技术、精密检测技术引入课程,围绕智能化多轴数控加工典型环节,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满足培养学生智能化装备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与维护、柔性制造工作岛装调与维护、多轴数控机床加工与编程、精密检测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同应用的职业核心能力。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摘要】中职数控专业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课程体系构建是关键。
校企合作模式的兴起为中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现状分析、应用场景、优势、关键要素和实践案例入手,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校企合作模式对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总结,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有助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中职数控专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构建、现状分析、应用、优势、要素、实践案例、启示、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人员的摇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中职教育能够充分满足市场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缓解当前我国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中职教育的优势在于实践性强、职业化程度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教育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校企合作模式的兴起为中职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推动中职教育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2 校企合作模式的兴起校企合作模式的兴起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兴起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和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实现产教融合。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界限,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并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服务于智能制造的中职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11DOI:10.16660/ki.1674-098X.2017.30.211服务于智能制造的中职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①刘峰善 高赛(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济南 250032)摘 要: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作为目前我国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环节飞速发展,而机器人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缺失已成为机器人产业扩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中职院校适应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即为构建合理的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准确对接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岗位。
本文以服务于地区智能制造产业的工业机器人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探讨中职机器人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智能制造 机器人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211-02①作者简介:刘峰善(1970,10—),男,汉族,本科,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
1 机器人人才市场需求机器人是一种高科技的集成设备,对相关专业人才有多层次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进行广泛的企业调研,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型工作岗位的设置以及相关专业技能要求,主要分为研发工程师、方案设计与应用工程师、调试工程师和操作及维护人员4个层次,如图1所示。
其中,人才需求最多的是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人员,以及掌握基本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应用工程师,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中国当前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数十万,并且以每年约30%的速度持续增长。
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着力点。
在企业调研中发现,除了专业技能,综合职业素养也是企业选用和考量人才的重要指标。
智能制造涉及的工业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涵盖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视觉传感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机械设计、液压气动技术等专业知识,项目任务专业跨度大、复杂程度较高、技术革新较快,需要团队高度的默契合作。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推进,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的培养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在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时,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充分考虑到技能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融合,构建出完整的课程结构。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理论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其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是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涵盖了数控编程、多轴数控加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3.智能制造课程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需要加入智能制造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等。
这些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4.实习课程实习课程是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课程,通过实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1.前瞻性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具备前瞻性,能够及时关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发展,紧跟行业发展的潮流,以便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2.实践性课程体系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课程的安排,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数控加工的操作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3.综合性课程体系需要具备综合性,整合各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237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3 (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制造业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并成为制造业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而对于中国来讲,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也要让制造业走上智能化发展的道路,它是中国实现大国复兴的必然选择,因此,对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来讲,当前,国家提“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刘玮,王文涛(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300)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内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对我国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最后,对“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路径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各中职院校以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带来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智能制造;中职院校;机遇;挑战;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TG659-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1)03(下)-0237-03注:本文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编号:LZ[2019]GH953。
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因此,了解智能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认识“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对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寻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学创新路径,是中职院校以及相关专业教师所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1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针对智能制造行业的研究仍然处在较为初级的水平,与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虽然我国对智能制造行业的研究仍然3.2 基于工作过程,科学管理学生职业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养职业人才,教育过程应与工作过程无缝对接,才能减少企业对毕业生“二次教育”的投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摘要:先进的数控机床是“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动的重大创新之一。
它是制造业的基石。
以多轴加工为代表的新型数控技术正在引领制造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轴数控编程和加工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增长。
针对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开设了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中等职业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应的专业课程。
关键词:智能制造;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面向智能制造构建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先进的数控机床是“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动的重大创新之一。
随着数控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多轴加工为代表的新型数控技术引领了制造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次加工数控加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已不能满足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建设对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集群和相关公司人才培养基于人才需求,结合工作与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突破。
这是关键。
建立满足先进制造技术对接,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要求的课程体系,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级人才支持。
三、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整合,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数控加工课程资源,注重创新的人才培训机制,完善结合工作和学习的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并构成企业的一般生产运作。
运营商是基于生产过程和行业认证的专业课程系统,将先进的数控智能制造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术,网络集成技术和精密测试技术引入课程中,并构成了智能多轴数控加工的一般链接。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智能设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的操作和维护,柔性制造操作岛的安装和维护,多轴数控机床加工和编程,大修等。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智能制造已成为许多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作为制造业关键产业之一,急需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多轴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掌握自动编程、仿真技术及工装夹具的使用技能;3. 培养学生具备清晰的图纸阅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
二、体系结构1. 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数学基础、物理基础、电子电气基础等;2. 专业课程:包括多轴数控加工工艺、专业数控软件、机床结构与系统、机床维修与保养、夹具工装等;3. 实习课程:包括数控加工实习、夹具工装实习、机床操作实习、编程软件实习等;4. 智能制造课程:包括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工厂自动化等。
三、课程重点1. 多轴数控加工:掌握多轴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熟悉不同的数控加工流程,并能进行简单的程序编辑;2. 自动编程:掌握数控编程语言和基本语句的编写方法,能进行常规的自动编程;3. 仿真技术:结合图形界面,能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和调试程序,减少机床实际加工的试错时间;4. 工装夹具:掌握工装夹具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工件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夹具工装;5. 智能制造:了解智能制造的含义和发展趋势,熟悉工厂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2. 实验教学:采用仿真软件和实际机床,让学生亲手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课程设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和编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课外拓展:开展参观实践和实验室开放活动,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智能制造技术,拓宽视野。
五、总结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紧跟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注重实践操作和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是当前中职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在中职数控专业方面,校企合作更是非常重要,因为数控专业是一个需要紧密结合实践的专业,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1. 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
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要求,通过密切的合作,能够有效地将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企业实际需求对接起来,使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更符合实际生产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打破教学壁垒,促进教学创新校企合作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使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促进教学创新。
企业能够提供最新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技术需求,学校则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达到教学和生产的良性互动。
3. 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发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发展。
学校能够借助企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而企业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实现人才和企业的紧密结合。
二、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1. 行业需求调研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数控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和调研,了解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包括技术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调研,学校可以充分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企业的技术需求,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提供重要参考。
2. 课程设置基于行业需求调研,学校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数控设备操作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该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保证学生所学内容能够紧密结合实际生产需求。
智能制造背景下数控加工专业“三三五”课程体系构建
智能制造背景下数控加工专业“三三五”课程体系构建作者:钟良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3期摘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是我国主动应对国际国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下,原有的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
“三三五”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和建设流程,为新形式下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一条有效路径,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企业需求的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智能制造;数控加工;课程体系;构建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是我国主动力应对国际国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1,2]。
智能制造要逐步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等要求,其中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3]。
在此背景下,原有的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也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已成当前各类职业院校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1、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是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属于技术技能型的范疇,学制以五年制及六年制为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获取知识、技能以外,也要注重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师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是培养被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当前岗位需求的人,要实现“职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要做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社会性和人本性并重,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过程中分别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
数控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数控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作者:戴小妹来源:《职业(上半月刊)》 2017年第11期随着中高职衔接的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已达成共识,课程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与关键,是中高职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但长期以来,由于中职与高职的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不同,中高职之间的课程相互分离,缺乏有效的内涵式衔接,导致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因此,反思目前应用数控专业的衔接现状,建立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至关重要。
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培养目标模糊。
教职成【2009】2号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教高【2006】16号文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文件可以看出,我国中职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不够清晰和明确,还没有形成人才培养层次的有效衔接,从而影响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二,课程设置脱节。
作为同一类型职业教育的中职与高职院校,目前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材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系统性,因此导致在文化基础课方面中职课程设置与高职教学要求存脱节现象,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后,普遍认为高等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学要求。
第三,教学内容重复。
中高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现象,技能训练出现“倒挂”现象,如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都开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PLC等课程,课程的重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习实训方面,如单一技能的训练,出现中高职技能训练重复,一些技能训练课倒挂的现象。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构建与实施第一,建立层次化的中高职数控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同一属性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其专业培养目标理应界定层次,明确定位,以避免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重复。
智能制造背景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
2019年4期花炮科技与市场186孙中柏(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摘 要】课程体系开发应该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与职业成长的规律相符。
这类教育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基于智能制造背景,文章就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及实施过程展开了深入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制造背景;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4-0186-01作者简介:孙中柏(1982—),男,湖南隆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智能制造。
1 智能制造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开发策略专业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学习活动领域内容和职业活动领域内容。
职业活动领域内容有总结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访谈、企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活动领域内容是把能力进一步组合成课程,然后过渡至学习领域,创建学习情境,措施如下。
1.1 专家访谈以及企业调研(1)调研对象。
应选取发展较好的机械类企业,数量最好是10~20家。
(2)调研内容。
认真考察毕业生的就业职位;且详细开展什么工作;工作很多年后毕业生会在哪些职位上;数控技术专业领域以后也许会出现什么新岗位等。
(3)调研策略。
经过专家访谈以及毕业生代表发言,获得相关建议,听听毕业生关于传统教学内容的相关看法[1]。
湖南机械类企业,比如长沙德欧机械有限公司、湖南祥润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长沙“一龙”机械有限公司,其工种具体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岗位(群)涵盖:数控加工工艺员、数控加工编程员、数控设备维修工、数控机床操作工、装配工和质检工等。
它们进一步要求工作人员遵从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效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按照操作规程与工艺要求,可以单独完成每项作业等。
1.2 专业工作任务数控技术专业的相关工作任务通常涵盖:调整数控机床;准备数控加工刀具;识读机械图样;零件定位以及装夹;清洁、整理与保养数控机床;阅读加工工艺文件;程序编辑及试运行;工件自检、拆卸及送检等。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智能制造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生产技术,为提高制造业企业准确、快速、高效、新型、可持续的制造能力而研究所开发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早已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重要实现工具之一,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在智能制造和模具加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会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对推进中职生就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为此,在建立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要以发展中央职业高校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能力为基础,结合当前智能制造技术、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为学生提供更系统的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知识和技能训练,深入开展数控加工技术理论成果与应用实践的深度融合,打造一门完整且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
首先,课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深入讲授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例如定点原理、插补算法、轨迹规划以及多轴运动控制等知识体系,然后在实践中加以认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数控加工过程的建模、程序设计、操作及调试等实际操作。
其次,结合实际,实现专业课程的应用难度适当递增,能够开展以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编程技术、三维打印实践等新兴技术内容,如控制技术实验课程、多轴加工实训课程、检测技术实验课程、编程实验课程、三维打印实验课程等,实现全过程贯通,既是实现多轴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化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
最后,我们要以合理的学习计划来实施这一专业课程,实现学习的有序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结合实际,制定综合性的测评体系,完善本专业的培养计划。
总之,要成功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多轴数控加工课程体系,要既考虑理论与实践融合、内容增长,合理制定课程衔接与实施,更要结合各方面条件,积极制定涉及这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教学设备和资源,落实人才培训工作发展合理的培养计划,确保老师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推动面向智能制造的多轴数控校加工课程构建提供科学和可行的指导方针,培养出忠实于职业、熟练掌握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优秀人才。
职教本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构建
工序卡片等,具体内容包括箱体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分
行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写;能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加工
析、加工工序的安排、孔加工刀具的选择、箱体加工工
流程仿真与验证;能根据产品检测要求,通过检测装
步顺序安排、箱体定位原理、一面两销定位、程序编制
置,进行产品尺寸检测程序的编写。
《数控加工技术》
与仿真加工、零件数控加工与质量检测。
(下转第 96 页)
《模具制造》2023 年第 5 期
·模具专业教学与实践·
反复观摩练习,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程度差异
化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
务,达到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这一环节能很好的解
决学生能力差异化的问题,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
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教学流程如图 2 所示。
目标、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为职教本科智能制造工
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与保障,
为其它职教本科专业课程标准构建研究提供范式。
关键词:
职教本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2147/ki.1671-3508.2023.05.024
术、金属材料热处理。
(收稿日期:
2023-02-10)
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接第 84 页)
项目一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设置 4 个任
务,其考核分值分别为任务一认识数控车床及其操作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采用
项目一为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技术,该项目以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将评价指标根
台阶轴等零件为载体,通过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多轴数控加工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基础知识教学: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包括与数控加工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学。
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性能和工艺知识。
2. 数控编程技能培养:数控编程是多轴数控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常见的数控编程语言和编程软件,掌握工艺参数的设置和编程规范,能够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编写相应的数控程序。
3. 设备操作与维护: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设备操作和维护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学习多轴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操作技巧,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数控机床。
学生还需要学习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掌握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修技巧。
4. 创新能力培养: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参与实际项目的实践活动,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5. 实训环节的设置: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包括充分的实训环节。
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实训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锻炼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体系应与行业发展趋势保持同步,紧跟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行业需求,需要构建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多轴数控加工技术人才。
本文将针对面向智能制造的中职多轴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并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做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一、课程设置
1. 专业基础课程
(1)数控编程基础: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数控加工基础:介绍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技术,包括数控加工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工艺参数的设定和优化等内容。
(3)机械制图基础:介绍机械零件的制图方法和规范,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工程图表阅读能力。
3. 专业实践课程
(1)数控加工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数控加工实习,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巧。
(2)数控加工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数控加工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数控加工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数控加工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竞赛经验。
二、教学模式
1. 专业理论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专业实践课程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3. 专业实践课程还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训,提供虚拟实验平台,帮助学生在离开实训车间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操作。
三、教学资源
1. 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更新:建设完善的数控加工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
2. 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引进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专业
人才担任实践教学指导。
3. 校企合作资源: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共享企业资源,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并且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评估体系
1. 课程评估: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
课程评估,定期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学生评估: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团队合
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
3. 教师评估:建立教师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提
供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