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逻辑与逻各斯思想比较
道与逻各斯: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起点
道与逻各斯: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起点道与逻各斯: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起点道家与逻各斯学派,是中西文化与文论的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传统。
然而,道家与逻各斯学派却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后,逐渐发展出了各自独立而不同的特点,导致中西文化与文论逐渐分道扬镳。
本文将以1500字述说这一起点。
道家学派诞生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与宇宙的道理。
他们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摒弃一切欲望与功利,放下执着,追求心灵的自由。
他们主张放弃欲望,顺应自然,追求道的养性。
其核心观点是“道法自然”,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得到心灵的宁静与认识的智慧。
逻各斯学派则诞生于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强调理性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他们认为通过逻辑思考,可以获取真实和普遍的知识。
他们主张逻辑推理与实证观察,通过推理与验证的方法,来对人类知识进行体系化的建构。
逻各斯学派主张通过研究和探索世界的规律,获得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的认知,从而达到治理世界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目的。
道家与逻各斯学派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道家注重的是个体的内在追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他们认为强调符合人性、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更为重要。
而逻各斯学派则更加注重人类的普遍性与理性,追求普遍规律和逻辑的一致性。
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起点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特别是西方现代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
在18世纪的启蒙时代,西方哲学家开始逐渐摒弃宗教的束缚,通过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建构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框架。
他们逐渐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索现实世界的真理和规律。
这一思潮的兴起,使得西方文化与文论逐渐抛弃了宗教的神秘色彩,转向了理性和实证主义的方向。
与此同时,道家学派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被视为迷信和修炼心灵的方式,与现代科学的主张相对立。
这使得道家学派的思想传承变得艰难,而中国文论也遭受到了西方正统文论的冲击。
道与“逻各斯”(Logos)的比较
道与“逻各斯”(Logos)的比较道与“逻各斯”(Logos)的比较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源于老子的道家哲学。
逻各斯(Logos)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源于古希腊哲学。
道与罗各斯(logos)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可以从多方面来比较。
日常用语的比较:在汉语中,道含有“道路,方向/方法如道理,道德,思想体系,说”等意思。
道路是它的基本含义,其他都是后来演化出来的。
在希腊语和西方语言中,logos含有“尺度,说明,解释,理念,理性,”等意思。
“说/言谈”是它的基本含义,其他是后来引申的。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原理/法则/道理”的含义,而且无独有偶,都有“说”的含义。
这些共同点在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对于logos来说是主要的,对于道来说是次要的。
不同点是显而易见的,“道”主要是指道路,具有现实的,客观的,实践经验的品格。
“logos”主要是指说,具有主体的,主观的,思维的品格。
起源和演化的比较:道与logos都起源于神话,神话是它们的母体。
“道”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含有道路的意思。
它不仅指人行走的道路,同时也指太阳神行走的道路。
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人和神是混为一体的。
由于受互渗律的支配,人们觉得,人在行走时太阳神也在行走。
•道的表象把两者合而为一了,既有表示人行走的线条部分,又有太阳神行走的空隙部分。
•而空隙部分恰好是个空心的“十”字,它所象征的正是太阳由东而西(含由南而北)•运行的轨道.因此也象征太阳本身。
在古人看来,•他们行走的道路与太阳神行走的道路二者是统一的,是互渗的.甲骨文形成于殷商时代,殷人的至上神恰好是帝或上帝,即太阳神。
甲骨文的“道”字肯定包含了那时的人们对上帝崇拜的神秘因素。
金文中的"道"字“从行从首”或“从行从首从止”,同样包含着神秘因素,“首”不仅是指人,同时也是指太阳,现在北方人称太阳为“日头”或“日头老爷”,把“日”和“头”联系起来的最好的例子,道的演化过程中,“互渗律”一直在起支配作用,•道的各种用法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神秘因素,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逻各斯与反逻各斯:中西心理学传统的不同气质及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
国心理学工作者就围绕着心理学本土化问题展开了
积极 的探索 。此 后一百 多 年问 的本 土 化工作 虽有 多 种努 力 和多种成 果 , 但 就理 论 层 面 而 言 至今 仍 欠 缺
具有 高度 理论辨 识度 的本 土心理 学 主张 。这实 际上 是整 个 中国学术 界 原创 理 论 欠 缺 、 本 土 理论 解 释 力
的心理 与心理 学 与 西 方 所 谓 的 “ 心理学” ( P s y c h o 1 .
做好方法论的铺垫。而在这种界定过程中, 本土 文 化扮 演着 重要 的角 色 , 它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决 定 了人 们
怎 么界定 “ 心理 ” 的本 质 、 以及 应 当如 何认 识 和研 究 “ 心理” 及 其外在 体 现 。因此 , 建 构 中国本 土 心理 学 理论 的首先 任 务 在 于 厘 清 “ 心理” 的 本 质 内容 以及
梁漱溟则不仅认为心理学天然该当是介居哲学与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纯理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而为一核心或联络中枢者更明确地称人类社会之心理学的基础不在理智??不在本能??恰在人心梁漱溟2005p11这里的心意指人的自觉能动性而非某一生理器官何谓心
心 学 探 新
2 0 1 6 , V o 1 . 3 6 , N o . 6 , 4 9 0— 4 9 4
运用 何种 方法 研究 “ 心理 ” 。也 就是 说 , 心理” 的异 同 , 并 将 中 围传 统 的心 理 学 思想 与知识论 传 统融入 到现代 心 理学 的学科 内容 之 中。当然 , 也有 必要 反 思 西 方 心理 学 以及 基 于西
传承这 一本 土传统 . 建立人文主义导向的理论视 角, 直 面人 生意义 、 生存价值 等“ 主观性” 主题 , 以
逻各斯——精选推荐
逻各斯 逻各斯(英语:Logos,希腊语:λόγος)是古希腊哲学及神学的术语,乃西⽅哲学的核⼼概念。
逻各斯的概念早见于波斯、古印度和古埃及,后引进⾃犹太教和基督教。
逻各斯在哲学表⽰⽀配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或原理;在神学则表⽰上帝的旨意或话语。
在西⽅哲学史上,逻各斯是最早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逻各斯字根⽤希腊语拼写的“逻各斯” 逻各斯(希腊语:λόγος)在希腊⽂的原义是“话语”(英语:word)的意思,但是它包含了许多层⾯的意义。
⼀⽅⾯它代表了语⾔、演说、交谈、故事、原则等意涵,另⼀⽅⾯,它也代表了理性、思考、计算、关系、因果、类推等等。
逻各斯通常使⽤在哲学之中,在希腊⽂中,⼀般的⽇常语⾔,或交谈,是⽤另⼀个字希腊语:λέξις(lexis)来代表。
它跟逻各斯(希腊语:λόγος)都起源于相同的字根希腊语:λέγω(legō),它的意思是交谈、计算、说话或演说。
英语:logic(逻辑)的字根来⾃于逻各斯,各种学科的字尾(-logy)也来⾃于它,例如地理学(geology)。
它译为拉丁语:ratio,后转为法语:raison,最后成为英⽂中理智(reason)与理性(Rationality)的字根。
沿⾰ 古代的波斯、印度和埃及哲学和神学体系中,曾提到逻各斯的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将逻各斯引⼊哲学,⽤以说明万物变化的规律性。
其后,逻各斯的含意不断发展,成为“逻各斯学说”。
逻各斯学说对犹太教哲学及基督教哲学产⽣了深远影响。
早期的基督教教⽗们受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噶哲学影响,从⽽运⽤逻各斯奠下三位⼀体神学教义的基础。
相关 逻各斯在天主教译为圣⾔,基督新教则普遍译作道或话语。
应用逻辑与形式逻辑——中西古代逻辑之比较
的对 比 。产 生 中西逻 辑学 差异 的原 因也 是多 方面 的 。首先 ,中西哲
名辩 派 的 集大 成 者 是 墨 家 。 “ ”真 实 地 反 映 了 中国 古代 逻 形 式逻辑 。它 更注重研 究思维规则 的规律及 常用的逻辑 关系 。 辩 辑 学 的 内容 、性 质 和特 点 。 墨 家对 逻 辑 学 的贡 献 主要 在 于 提 出 了 类 、故 、法的概 念和 三表法 。墨翟和 前期 墨家 提 出的类 、故 、法 的 客观 事物 之类 以及在 人的思 维语 言 中的映射 作为 思维 认识 的对 象 。
敦 育文化
应用逻辑 与形 式逻辑
中西古代逻辑 之 比较
陈欣
( 西南科技 大学外 国语 学院 ,四川 绵阳 6 10 ) 20 0
摘 要 :逻辑 学是 一 门研 究 思维规 则 的科 学 。由 于人 的思 维 受到社 会 、历 史 、哲 学等 文化 因素 的影 响 ,逻辑 也相 应 地 呈现 出不 同的形 式 。 中西 古代 逻辑 的差异 主要 体 现在 :中 国古代 主要 体现 为应 用逻辑 ,而 西方 ( 主要 指 古希腊 )则体 现 为形 式逻 辑 。追 溯 中西逻 辑 的起 源 , 中国 当首推 先秦 诸子 ,而先秦 名 辩 学更 为显 著 。 中国逻辑 学开端 于春 秋末 期 , 而奠基 者是 以 “ ”著 称 的墨 家 学派 。西 方逻 辑 学应 辩 追 溯到 古希腊 第一 个 建立 系统 的形 式逻辑 的 亚里 士 多德 。 因此 ,中西 古代 逻 辑 的比较 应 集 中在 先秦 名辩 学 与 亚里士 多德 逻辑 的 比较上 。 关键 词 :逻辑 学 ;应 用逻辑 ;形 式逻 辑
逻辑 逻各斯 关系
逻辑逻各斯关系逻辑学是研究正确推理和思考的科学,而逻各斯主义是一种基于逻辑学的哲学思想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逻辑学与逻各斯主义的关系,并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逻各斯主义是建立在逻辑学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逻各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认为逻辑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并且通过逻辑可以达到智慧的境地。
逻各斯主义提倡通过理性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强调逻辑思维在推理和判断中的重要性。
逻各斯主义中的逻辑思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观察、归纳和推理。
观察是指通过感知和实验来收集事实和现象的信息。
归纳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普遍规律和原则。
推理是指基于已有的事实和规律,进行逻辑推演和判断的过程。
逻辑学正是研究和规范这一推理过程的科学。
逻辑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包括形式逻辑和实体逻辑两个方面。
形式逻辑主要研究逻辑结构和形式规律,强调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过程。
实体逻辑则关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研究不同领域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推理原则。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矛盾原理,即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二是排中律,即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为真。
三是唯一性原理,即一切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规律。
逻各斯主义与逻辑学的关系在于,逻各斯主义是基于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体系。
逻各斯主义主张通过逻辑思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此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逻各斯主义通过逻辑学提供的推理和判断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逻各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逻辑思维揭示真理。
根据逻各斯主义的观点,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而逻辑思维是达到真理的途径之一。
逻各斯主义认为,只有通过逻辑的推理和判断,才能摆脱主观偏见和误解,获得客观真理。
逻各斯主义的逻辑思维与逻辑学的研究领域有所不同。
逻各斯主义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实践应用,而逻辑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理论研究。
逻各斯主义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完善逻辑学的理论,同时逻各斯主义也受到逻辑学的约束和指导。
论逻辑与逻各斯思想比较
论逻辑与逻各斯思想比较2000字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思考、推理和证明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逻各斯思想则是一种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
逻辑学和逻各斯思想虽然是不同的学科,但是在一些方面也有一些共同点。
下面将逻辑学和逻各斯思想进行比较。
逻辑学注重推理和证明,而逻各斯思想则注重个体的意义和目的。
逻辑学强调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正确性,而逻各斯思想认为个体应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意义和目的,并为此负责。
逻辑学强调语言和符号的准确性和明确性,而逻各斯思想认为语言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和感受,个体的经验和真实感受比语言更为重要。
逻辑学强调推理的过程和规则,而逻各斯思想则注重个体的感受和经验。
逻辑学认为推理的过程必须遵循规则,而逻各斯思想则认为个体的感受和经验是真实的。
逻各斯思想主张个体应该追求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并据此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逻辑学强调对事实和证据的分析和评估,而逻各斯思想则注重对价值观和信仰的批判和探索。
逻辑学强调从事实和证据出发进行推理和证明,而逻各斯思想则认为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对于自由和意义的追求是至关重要的。
逻辑学和逻各斯思想都强调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但是两者的重点不同。
逻辑学强调思考和判断的严谨性和正确性,而逻各斯思想则认为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对于思考和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在适用方面,逻辑学与逻各斯思想有很大的区别。
逻辑学主要用于推理、证明和解决问题。
逻辑学可以用于研究数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各个方面。
逻各斯思想主要用于探索人类存在和意义的问题,对于哲学、文学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
总的来说,逻辑学和逻各斯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
逻辑学强调推理和证明的正确性和严谨性,而逻各斯思想则注重个体的自由和责任。
两者都有其重要的适用范围和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语言的逻辑与“逻辑”(Logos)的语言——简析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语言观的批判
把语言当作 固定 的对 象物和符号系统 , 是人类语法逻辑 的展现 。但在海德 格尔看来 , 语言不是逻辑 和理
性 的系统 , 而是古希腊“ 逻辑 ”L gs意义上的“ ( oo) 聚集 ” 和显现 , 是非形而上学的 、 主客一体的原初“ 发声 ” 。 关键词 : 而上学 : 形 海德格尔 ;L gs ; “oo” 语言
语 言 的逻 辑 与“ 辑 ” L g s 的语 言 逻 (o o )
简析海德格 尔对形 而上 学语 言观 的批 判
刘 文 斌
( 中国人 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 7 ) 0 8 2
摘要 : 出逻辑主义 、 指 工具 主义语 言观的不足之处 , 出一种非形 而上学 的语 言观 , 提 是海德格尔语言 思想的重中之重 。在他看来 , 非形 而上学 的语言理解和逻各斯 的原初含义息息相关 。形而上学的语 言观
步认 为 西方哲 学也错 误 地把 语言 当成 了一 个存
在者 , 当成 了一个 对象 . 这恰 恰是 对原 初语 言 的 而
莫大误解 。按照海 氏的理解 , 关于语言的工具性考
认为语言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与人的精神活动息 息相关。海德格尔在欣赏洪堡的同时也 贵州正安人 , 刘 17 一 , 中国人 民大学哲学 院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 向: 国哲学。 外
也失 去 了它 的本来 面 目, 由原初的澄 明之 境变为人
、
语 言的逻 辑 : 传统 形 而上学 语 言观
近代以来 , 主客二分的研究方式非常盛行 , 存 在成 为了一种 客体 , 被给予 了对象化 的考量 。 么 , 那
主体 如何 才能克 服 自身而 达到客体 呢? 对于这个 问 题 的回答 林林总 总 , 莫衷一是 , 似乎都难 以服众 。 但 在海德 格尔看来 ,所有 的 回答都 忽略 了一个 问题 , 都错误 地把存在 者 当成 了存 在 。因此 。 氏大声疾 海 呼我们应 该重新 回到存在 的问题上来 。 德格尔进 海
逻各斯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个别称,这是德里达继承海德格尔的思路对西方哲学的一个总的裁决。
顾名思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一种以逻各斯为中心的结构,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白"逻各斯"的含义。
"逻各斯"出自古希腊语,为λoyos (logos)的音译,因为它有很多含义,汉语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
著名哲学史家格思里在《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中详尽地分析了公元前五世纪及之前这个词在哲学、文学、历史等文献中的用法,总结出十种含义:(1)任何讲出的或写出的东西;(2)所提到的和与价值有关的东西,如评价、声望;(3)灵魂内在的考虑,如思想、推理;(4)从所讲或所写发展为原因、理性或论证;(5)与"空话"、"借口"相反,"真正的逻各斯"是事物的真理;(6)尺度,分寸;(7)对应关系,比例;(8)一般原则或规律,这是比较晚出的用法;(9)理性的能力,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逻各斯;(10)定义或公式,表达事物的本质。
希腊语“逻各斯”,意即“语言”、“定义”,其别称是存在、本质、本源、真理、绝对等等,它们都是关于每件事物是什么的本真说明,也是全部思想和语言系统的基础所在。
在德里达看来,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直到黑格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
德里达指出,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以现时为中心的本体论和以口头语言为中心的语言学的结合体;它相信在场的语言能够完善地表现思想,达到实在世界的客观真理。
在场是建立本体论、目的论从而达到实在真理的根源,因此,德里达把反对在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视为攻击的根本目标。
因而“女性”的范畴只是虚构的,德里达说:“也许……‘女性’不是一个可以决定的身份,也许女性不同别的事物保持距离,无法站在别处宣称自己……也许女性——一个无特征、无形状的模拟物——是距离的断层、超距离的距离、间隙的节奏、距离本身。
道与逻各斯
道与逻各斯:
逻各斯 理性分析
理性话语系统: 逻辑分析
道
直觉体悟
诗性言说: 求自然真境与言外至味
宫哲兵
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在《唯道论的创立》一书中 认为:“从哲学上看,道是宇宙的生生之元,道与始基、 本原是比较接近的概念;从科学上看,道是宇宙大爆炸 从无生有的创造过程,道与宇宙总能量是比较接近的概 念;从宗教学上看,道是泛神论的自然性的神,在修行 层面,道与气(神秘的活力或泛生命力)是比较接近的 概念;从文化学上看,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文化精神, 道与逻各斯是比较接近的概念。”
赫拉克利特明确提出,不但要听从“逻各斯”, 而且应去认识、把握“逻各斯”。古希腊哲学也正是 从逻各斯出发,强调理性、强调万物的规律,强调对 自然万物的认识和把握,于是走向了从“求知” 到“ 观察” 再到“追问原因”和“逻辑推理”的逻辑分析 话语系统,建立了以可以言说为基础的科学理性分析 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张钟元
华裔学者张钟元认为,海德格尔关于无或非存在 的概念与道家最为相似,在海德格尔看来,无是所有 可能性的源泉,存在必须在非存在中被发现,没有无 的实现,就不会有存在的显现;在道家看来,万物由存 在(有)所创造,而存在又由非存在(无)所创造。
张钟元的结论是,海德格尔的“本质性思想”可 以成为“实现世界上的哲学传统的统一的一种基本 途径”。
老子的重“无”,将中国文论引向了重神遗形,而 赫
拉克利特的偏“有”将西方文论引向了注重对现实事 物的摹仿,注重外在的比例、对称美、注重外在形式 美的文论路径。
2、“可言者与不可言”
老子的“道”是不可道,不可言的。所谓“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著书论道必须以 语言来表述,所以老子走向了“强为之名”、强为之 言之途,通过有言,教人领悟无言之道,从而超越语 言,直达“道”之本真。
逻辑神——赫拉克利特论逻各斯(logos)[精读]
逻辑神——赫拉克利特论逻各斯(logos)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30年~前470年)认为逻各斯(logos)是宇宙共同的真理,是最高的智慧,人应当尽力接近这个至高的真理。
赫拉克利特以逻各斯—火统一了宇宙的法则和人类社会的法则,并且赋予了逻各斯宗教意义上的含义。
逻各斯代表着公义和善,是完美道德的化身,是永恒的活火。
逻各斯就是神。
神对于人来说是一位超越者,是高于人的。
“人类的本性没有智慧,只有神的本性才有”(残篇78),“人的风尚没有确定不移的论断,而神的风尚却有”(残篇78)。
所以人要向神寻找智慧,必须按着神的智慧去生活,因为它是宇宙共同的真理,是最高的智慧;而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认识这个至高的真理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必须遵守这个共同的东西,尽管逻各斯是共同的,但许多人却以自己的智虑生活着似的”(残篇2)。
人应当离弃自己的私意,而去寻求共同的、至高的逻各斯。
处于同一个文化带、比赫拉克利特早100多年的犹太先知以赛亚也这样说过:“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因为“我(耶和华)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 。
赫拉克利特认为,不仅人应当如此,人类社会的所有法律也都应当如此。
“人民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
“如果想要理智的话,就应当用人人共有的东西武装起来,就像一座城市用法律武装起来一样,而且还要武装得强固些。
人类的法律都因那唯一而又神圣的法律哺育生存,因为它拥有任何可能的权力,不仅能满足一切,而且还有余”,这里的“唯一而又神圣的法律”就是逻各斯-神。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神不只是宇宙逻各斯,它还具有道德意义。
赫拉克利特关于神的描述与旧约《创世纪》有惊人的相似,神看一切都是好的,神代表着公义和最高的善,“对于神来说,万物都是美的、善的和公正的,而人们却认为有些东西不公正,有些东西公正”(残篇102),“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
逻各斯的失衡与道的平衡
逻各斯的失衡与道的平衡逻各斯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他以“认识论的逻辑”闻名于世。
逻各斯认为,我们应该通过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世界。
但是,他的思想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失去了对道的关注。
道是何物?它在逻各斯的哲学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逻各斯的思想中,道的概念经常被省略或被简单地解释为“逻辑的一致性”。
但是,我们的世界远不仅仅是逻辑的序列。
我们身处一个深具生命力的天地,每一刻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化。
因此,要想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必须关注道的平衡。
逻各斯的失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审美价值”的缺失。
换句话说,逻各斯的哲学完全忽略了美的力量和价值。
美是道的表现之一,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感知。
忽略了美,我们就失去了对世界本质的掌握。
逻各斯的思想也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对局部的过度关注。
逻各斯认为,世界可以通过分析局部来了解整体。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忽略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世界看作一连串独立的概念,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它的本质。
道的平衡是指在世界中寻找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事物之间的平衡点。
这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例如,我们的身体需要相互协调的器官来正常工作,我们的生态系统也需要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来维持生态平衡。
同样地,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衡来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逻各斯的思想帮助我们分析世界中的逻辑关系,但是它缺失的是对世界的关注和对道的理解。
我们也需要关注美的力量和价值,并深入理解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个世界,并寻求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1 “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的多种含义
(4)作为”逻辑学“这门学问的逻辑
举例: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 “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 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1 “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2)作为逻辑规律与规则的逻辑,逻辑规律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逻辑规则是 根据思维的规律制定的。逻辑规律与规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 “某篇文章逻辑性强” “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1 “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的多种含义
(3)作为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的逻辑,指某种理论、观点。思维方法意义上的 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学习目标
1 “逻辑”的不同用法 2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3 狭义逻辑学中的形式逻辑、推理、论证与论辩
PART 1 “逻辑”的不同用法
1 “逻辑”的不同用法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 收脑白金”——脑白金的广 告词为什么会让消费者印象 深刻?主要来自于其前后矛 盾的广告词和消费者日常的 思维形式相悖,反而达到了 提高消费者注意力和关注度 的效果。
主要含义 规律
范围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这是生活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 维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学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 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要遵 守逻辑规律与规则)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语言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主要体现在对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是生态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存在,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
逻各斯(logos)指的是语言和思维的逻辑结构,认为逻各斯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物质决定意识。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在于对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和超越,认为逻各斯并非完全独立于物质世界,而是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还体现在对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既反对人对自然环境的盲目剥削和破坏,也反对自然环境对人的单纯束缚和限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要正确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生态语言学中,人类使用语言与环境相互作用,不仅表达对环境的认知和思考,更直接影响着环境的保护和改变。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遵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还体现在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语言使用和交流方式,对环境与语言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生态语言学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用法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要求我们要关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研究不同语言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并在实践中尊重和保护各种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论逻各斯在哲学与神学中的异同——以赫拉克利特与斐洛的逻各斯概念为例
论逻各斯在哲学与神学中的异同——以赫拉克利特与斐洛的逻各斯概念为例作者:马梦洁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摘要:“逻各斯”在哲学和神学研究中都是一个无法避开的概念。
本文以赫拉克利特和斐洛为例分别从哲学和神学角度对“逻各斯”的内涵进行简要梳理。
在哲学中,“逻各斯”具有客观规律性、永恒性、本原性和对立统一性;在神学中,“逻各斯”主要显现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灵魂的关系并具有永恒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斐洛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71-03一、“逻各斯”在哲学中的涵义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逻各斯这个概念引入哲学范畴﹐并提出了著名的“逻各斯”学说。
(一)“逻各斯”的客观规律性赫拉克利特主要是用“逻各斯”指事物本身具有的逻各斯,对于精神,思维方面的含义没有过多的强调。
从事物本身的意义上来看,其指的是事物发展遵循的尺度,是客观的,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火转化为万物,世界万物的运动也是有一定的尺度和分寸的,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经历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把握的这个尺度就是“逻各斯”。
在很多时候,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指的是数量上的关系,也就是尺度。
虽然这个尺度没有上升到规律,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接近了。
(二)“逻各斯”的普遍性与永恒性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种子”。
既然是本原,那么其普遍存在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样,才足以生成万事万物。
因此,“逻各斯”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本原具有永恒性,它永远存在于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在赫拉克利特这里,“逻各斯”是永恒存在的,万事万物的生灭不过是它的另一种形式。
因此,“逻各斯”是永恒的,不灭的。
(三)“逻各斯”的本原性与分聚性赫拉克利特将逻各斯理解为本原,万事万物都是根据这个本原构成,同时也强调火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世界本来是由一团“活火”构成,不断的流变。
2021近代科学理性与古代哲学“逻各斯”理性的不同范文2
2021近代科学理性与古代哲学“逻各斯”理性的不同范文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科学与哲学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自然科学就是哲学。
由于科学与哲学的同源性,在与哲学的分离过程中,科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逻各斯”理性精神并发展成近代科学理性①。
古希腊哲学的“逻各斯”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确证精神。
“逻各斯”最初的含义是言语、语词或话语。
话语有两个功用: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公共的东西。
一旦一种东西用话语表达出来,也就使其得以固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它表达了人的一种追求确定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从思维活动的角度来讲,“逻各斯”既是语言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形式②。
从这层含义上来讲,“逻各斯”也是逻辑推理,体现的是一种逻辑精神。
有学者指出,自然科学兴起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希腊哲学的恰当的概念和理论,以及来自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训练的逻辑方法”③。
在这个论断中,“恰当的概念”以及“逻辑方法”等都是哲学“逻各斯”理性精神的具体体现。
虽然近代科学理性继承了古代哲学的“逻各斯”理性精神,它们在本质精神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科学理性的形成过程中它们在表现手段或者表现形式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本质要求,哲学也是从对世界的确定性的把握开始的。
要认识世界、把握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的本原。
泰勒斯是第一个讨论世界本原的人,他从感性经验出发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论断。
巴门尼德将求知的道路分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
真理之路的基础是理性;意见之路则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
苏格拉底则将对世界的认识转向对自身的认识,即“认识你自己”,可以说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世界。
柏拉图发展了这种思想,提出了理念论。
在理念论中他划分了两个世界: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
理念世界是本原,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
在他看来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把握了理念就把握了现实世界。
此后亚里士多德则将柏拉图的理念发展成为逻辑概念体系,他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概念范畴的分析。
【论逻辑与逻各斯思想比较】论逻辑与生活
【论逻辑与逻各斯思想比较】论逻辑与生活逻辑;遮蔽;思想;克服;存在Abstract: Based on questioning Being, tracing back to Greek , Heidegger inquired many meanings in logos and their changings. Moreover, he revealed that logos’ original significance was lost in this variation, logos became logic, thought was covered by logic.refore, only on the basis of overcoming logic, thought can become thought of Being.Key Words: Logos; Logic; Cover; Thought; Overcome; Being逻各斯如何成为了逻辑,逻辑对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以及在存在被遗忘的情况下,如何克服逻辑,思想的任务又是什么。
这一系列,一直是海德格尔逻辑思想的根本方面。
传统的形而上学、和已不能思,甚至更有损于思。
从早期开始,海德格尔以追问存在为宗旨,对存在的追问乃是思存在。
海德格尔极为关注从逻各斯到逻辑的性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一个思想不断地与存在相分离的过程,此分离表明,哲学与形而上学兴旺起来后,思想却步入了衰落之历程。
真正的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期待性的。
海德格尔一直致力于让思想回到自身,回到存在,这正是思想自身的任务。
一、逻各斯本源含义和规定对逻辑与逻各斯和思想的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的重要方面。
在早期,他的这一努力,基于基础存在论。
在中晚期,尤其是晚期,海德格尔虽然不再使用“基础存在论”一词,但并未脱离存在论基础。
走向存在之思是海德格尔最终的思想目标,这种存在之思不是专横与独断的,更与思想之强暴无关。
科研课题论文: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逻各斯”范畴之分析
147111 哲学其它论文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逻各斯”范畴之分析ABSTRACT:"Logos" area is a famous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Heraclitus first proposed, Then philosophy gradually becom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erm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Logos" contained in the basic meaning is generally clear, but mixed with a lot of ambiguity. Heraclitus how light works, the residual pieces from the logical clarification Logos basic meaning is necessary for the study. In many of his works, "Logos" was not referring to the world's universal law, it is primarily as a primitive existence; "Logos" and "fire" as a common origin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there ar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will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the angle of the symbolicsignificance of logos, meaning essence, multiple levels realm Viewed fro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 analysis, further elaborated by the "Logos" and "Fire" together constitute theprimitive theory in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early development status From the world of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of originality, right into primitive understanding of dialectics originality. That Western philosophyinto the development of strong vitality, as well 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descendants provided valuable clues.KEYWORD:Heraclitus ;Philosophy ;Logos ;Fire ;Primitive“逻各斯”一词最早应当追溯到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是人们用于概括世界本原的一个哲学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逻辑与逻各斯思想比较
逻辑和逻各斯思想都是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互相
关联,在哲学的推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逻辑和逻各斯思想的定义、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逻辑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逻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方法。
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时期,早期的逻辑是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逻辑学》中详细阐述了逻辑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如分类、命题、推理等,对于逻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近代,逻辑主要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弗雷格等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加深入的理论,如演绎和归纳推理等。
逻各斯思想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逻各斯思想是对逻辑的一种不同解释和发展,它主要源于数学的发展。
逻各斯
思想最初由英国逻辑学家博·乔治·博奇(Boulliau)提出,随后法国数学家勒让德、皮亚诺等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逻各斯思想中,其针对集合和函数等数学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定义和规则,如集合的运算、无限集合和基本公理等。
逻辑与逻各斯思想的比较
逻辑与逻各斯思想的相似之处
逻辑和逻各斯思想都有着推理和论证的作用,都是哲学和数学的重要分支。
在
一定程度上,逻辑和逻各斯思想都要求使用严谨的思维方式进行运算和推理,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逻辑与逻各斯思想的不同之处
逻辑和逻各斯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不同。
逻辑主要研究经验性的现象和离散的符号,如命题、
论证和谬误等;而逻各斯思想主要关注数学中的集合和函数等概念,更加抽象和理论化。
2.概念定义不同。
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是基于语言符号引入的,是经
验性的概念;而逻各斯思想中的集合和函数等概念是基于公理引入的,是抽象的概念。
3.推理方式不同。
逻辑中主要使用的是一种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即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而逻各斯思想中则主要使用的是一种直觉的思维方式,即从整体到部分的推理方式。
总结
逻辑和逻各斯思想都是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关联,在哲学的推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逻辑和逻各斯思想都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和优势,通过比较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差异和联系,都对于推动哲学和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