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 838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物理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本科人才.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

4.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得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初步训练,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

5.掌握一门外语以及相关信息技术和文献检索方法。

6.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7.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二、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热力学与分子物理、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一级物理实验、二级物理实验、三级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科教学论、分析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八、说明1.专业选修课的方向:(选课号第五位为准)数字“0”为专业素质课程,“1"为理论物理、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为光学与光电子学,“3”为天体物理与非线性物理,“4”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5"为信息基础,“6”为物理教育学,“7"是本院开设的全校通选素质课。

2.学生应从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中选修教师教育类课程。

3.专业见习共6周,将6周的见习时间分别安排在第5、第6学期,每学期3周,每周安排半天或1天时间到中学进行教学见习.4.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号070201(国家)0501(学校)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在物理学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的应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熟悉教学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

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开发研究的能力和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

3、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基本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训要求.二、学制:学制为四年三、授于学位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安排(一)课程类别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政治理论课(2)通识文化课(3)教师教育课2、教学实践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生产劳动等.3、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工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华师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华师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华师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华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基础知识,熟悉现代物理学发展概况和主要研究领域,掌握物理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科学素养。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基础和专业的物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其中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力学、电磁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固体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和科研实践。

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方案(1)基础阶段:在基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大量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数学工具,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核心阶段:在核心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包括理论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

学生将深入了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和理论,培养扎实的物理学理论知识。

(3)拓展阶段:在拓展阶段,学生将选修不同的方向课程,如固体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

学生将通过选修这些课程,深入研究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了解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4)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学生将实施科研实践项目,参与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项目的学习和实施,学生将培养出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华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注重实验技能和实践教学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要实现向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目标定位,本方案主要体现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贯彻统一规格和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设置统一规格的通识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使学生获得较高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设置具有一定选择范围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学有所长,为硕士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的生源。
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文明的行为习惯;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体魄,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
4.掌握信息技术和文献检索方法;
5.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6.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和实践能力;
7.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具有求实开拓精神,有迎接挑战和抓住机遇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主要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热力学与分子物理、力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光学、量子物理、分析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电子技术基础。
三、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5-05-25
五、
六、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3)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5-05-25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4)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5-05-25 (。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物理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2.掌握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具备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培养:包括物理学的核心课程,如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以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培养: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深入了解。

3.实验技能培养: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通过科研导论和科研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跨学科培养:开设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的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为主: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2.实践教学为辅:通过实验课、科研实践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3.科研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团队合作培养:通过小组实验、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研究生教育培养:建立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模式,为有意深造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科研训练和学术指导。

四、培养评估1.课程考核: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2.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科研成果评估: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展示等。

4.综合评定: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毕业评定。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汉语)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学物理教师以及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能够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从事与物理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备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物理学科新发展、新成就。

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备扎实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4、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取得CET-4级考试合格证书。

6.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7.会讲普通话,并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论、物理学史、电子技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军事理论与训练,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时间安排:(1)军事理论与训练:第一学期,时间为2周(2)生产劳动:第三学期,时间为3周(3)实验:第一、二、三、四、五学期,3课时/周(4)教育实习(见习)/专业实习(见习):第七学期,时间为8周(5)毕业论文:第八学期,时间为6周(6)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每个假期,共4周六、学制和修业年限:四年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物理学(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理学 060702二、专业简介物理学属理学类专业,与数学、化学、电子技术、教育技术等学科密切相关。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和前沿专业,是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技术学科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物理学专业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现有专兼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6名,校级教学创新团队一个,宁南山区物理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

主要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物理实验技能,获得物理基础研究或物理教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扎实且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紧紧围绕学校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知名的教学型师范院校”的战略目标,适应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学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特色、追求质量”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自主开发课程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强化教育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和更多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全面发展。

四、专业目标定位物理学的范围涵盖了整个物理和工程领域,融物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物理学、数学等理论为基础,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实验技能,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基础物理和理论物理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物理教育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国敬业精神。

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数学和计算机解决物理问题。

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了解物理教育研究新成果,具有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地听、说、译、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物理学。

2.学位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Ⅰ、电动力学Ⅰ、量子力学Ⅰ、电子技术、物理学科教学论。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课程设计、中学物理实验仪器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教育技能训练、教育技能竞赛、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初步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从教师专业化培养入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校校联合,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现师范生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六、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14学分,实践教学24学分,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22学分。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2、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与物性、计算物理学、电路原理(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普物实验等。

四、学位课程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磁学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包含:1、必修课99学分,含公共基础平台课5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20.5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26.5学分。

2、专业方向模块课39学分,含模块专业课程12学分,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27学分;选物理教育模块的学生,其模块专业课5学分,教师教育“3+1”培养课程38学分(其中资格类课程8学分,必修课课程7.5学分,教育实践与毕业论文22.5)。

3、任意选修课22学分(选物理教育模块的学生18学分),含文化素质类课程4学分,“两课”延伸课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10学分(选物理教育模块的学生至少6学分),其它任意选修课6学分。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数理科学素质,掌握物理学与光电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要求:1. 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要求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及管理技术和经济分析工具。

④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3)自然科学知识: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能解决常规性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

(5)专业知识:①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数理方程理论,并运用其分析、解决物理学和工程实际问题;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跟踪物理学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③掌握电子技术、传感器、光电检测技术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2. 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研究能力。

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概要《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物理学专业人才。

该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前沿性相结合,重视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实践能力的拓展。

本方案注重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中的核心地位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方案还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能力的培育,以适应未来科技领域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通过本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将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与素养,为成为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 简述物理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相互作用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转换规律的自然科学。

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理解自然现象、探索宇宙奥秘的关键工具,是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基石。

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从微观量子力学到宏观相对论,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为理解物质世界提供了框架和思路。

同时物理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物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在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物理学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在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能源领域,物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信息技术领域,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原理是电子通信、光学通信等技术的基础;在医学领域,激光技术、核磁共振等物理技术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此外物理学还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石之一,因此对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关注物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教案上,那是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的蓝图。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任务。

我将用意识流的方式,把这个方案呈现出来。

一、培养目标物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物理学基础,具备教师教育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他们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的核心知识,还要懂得如何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这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物理学基础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是物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我们要让学生在这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育类课程: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物理教育方法论等,让学生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教学技巧。

4.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学设计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

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实验教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学的真谛。

4.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物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四、评价体系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成绩等。

2.期中期末成绩: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

3.实践环节成绩:教育实习、教学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成绩。

4.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

五、毕业要求1.完成规定的学分: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

2.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的一种检验。

3.取得教师资格证:这是物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条件。

六、就业方向物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管理人员等工作。

回首这个方案,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物理学教育的种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物理学类,大类代码0702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物理学类,大类代码0702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物理学类,大类代码:07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用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二、培养特色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全方位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精神,本专业理论物理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宇宙学和引力波研究处于国内前言,能培养输送有志于在理论物理方向进一步深造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3.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4.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5.掌握物理学在电子、微电子、光电信息方向的应用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

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四、主干学科物理学五、学制、学位、毕业最低学分四年;理学学士学位;169学分六、核心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力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电路理论基础、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半导体器件、半导体物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集成电路原理、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七、学位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实验、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八、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九、有关说明1.通识公共选修课(10学分)须修满10学分,本专业学生在核心课程体系中修读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修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hysics (T eaching Orientation)一、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名称: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代码:070201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牢固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及计算机技术解决物理学实际问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能力,从事物理教育的能力和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3、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等能力;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从事物理教学的能力;5、了解物理学前沿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向与主要成果;具有较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能够把外语当作学习的工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专业物理实验课、电子线路、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等。

五、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物理类)、*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六、主要实验、主要实践环节及其具体内容主要实验: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实验。

主要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公益劳动、微格训练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课程与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1英文名称:Physics一、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技领域中从事科研、技术与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5、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教学的新成果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厚实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6、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科学的一般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基本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和管理的工作;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7、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了解材料科学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要求修业年限:四年。

学生修满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平台67.5学分,专业教育平台97.5学分,教师教育平台25学分,其中包括专业实验、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共计190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后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

四、授予学士学位要求学生修完培养方案中各模块课程,教育实习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达到毕业要求且符合《山西省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和《吕梁学院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学科:物理学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共安排40.5周。

六、主要专业主干课程简介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11学分180学时课程简介:高等数学是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所需的基本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有关微积分、矢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和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从而一方面为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学中实际问题。

教材:四川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第三版)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物理类专业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要参考书:[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五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微积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3]丘维声编.高等代数(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周义仓,靳祯,秦军林编.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年.[5]刘晓石,陈鸿建,何腊梅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力学(Mechanics)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和掌握由实验与观测总结的机械运动基本规律,以及运用数学方法进一步导出力学规律,并学会利用基本和导出规律解决典型力学问题。

力学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是阐明力学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使学生掌握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物理基础。

主体内容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1.数学预备知识;2.运动学;3.动力学;4.流体力学;5.振动和波。

教材:漆安慎,杜婵英编.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考书:[1]赵凯华,罗尉茵编.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2]赵景员,王淑贤编.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3]卢德馨编.大学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R.瑞斯尼克,D.哈里德合编,物理学第一卷第一册、第二册,科学出版社,1979年.热学(Thermology) 3.5学分56学时课程简介:热学是物理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在修高等数学、力学的基础上开设。

热学是研究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的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的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对热力学系统进行宏观和微观描述的方法。

通过对热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测量,总结出热力学基本定律,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演绎来研究物质的各种宏观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形成热学的宏观理论。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运用统计方法研究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所遵从的规律,揭示各种热现象的微观机制,形成热学的微观理论。

热学的宏观理论给出自然界中热现象的普遍规律,微观理论则深入探讨热现象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教材:黄淑清,聂宜如,申先甲编.热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主要参考书:[1]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编.热学,高教出版社,1978年.[2] 赵凯华,罗蔚因编.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3] 梁绍荣等编.普通物理学第二分册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电磁学(Electromagnetics)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电磁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继力学之后的又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系统地阐述了电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介绍了电磁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发现和发明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内容十分丰富。

建议学生先修高等数学和力学,再学本课程,为后继提高打好基础。

教材:梁灿彬等编.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考书:[1] 梁绍荣等编.普通物理学第三分册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 赵凯华,陈熙谋编.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 贾起明,郑永令编.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光学(Optics) 3.5学分56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和《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是《原子物理》。

它是以光的传播、光的本性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学科,是普通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近代物理必需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使之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中学光学教学问题的能力。

教材:姚启钧原著,华东师范大学《光学》教材编写组改编.《光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考书:[1] 梁绍荣,刘昌年,盛正华主编.《普通物理学》第四分册《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 母国光,战元令编.光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3] 赵凯华,钟锡华编,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3.5学分56学时课程简介:原子物理学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性质和一般规律,掌握和了解核的性质与核能利用,了解粒子的基本性质,建立丰富的微观世界的物理图象和物理概念。

通过对重要实验现象以及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玻尔的氢原子理论,量子力学初步,原子的壳层结构,核的基本性质及粒子物理。

教材:褚圣麟编.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主要参考书:[1] 周绍森等编.原子物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版.[2] 顾建中编.原子物理学,高教出版社,1983年.[3] 杨福家著.原子物理学,高教出版社,2008年.数学物理方法(Method of Mathematical Physics)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是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学的后继课程,同时又为理论物理学奠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它系统地阐述了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和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建议学生先修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学,再学本课程,为学习理论物理学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教材:梁昆淼编.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主要参考书:[1][美]F.B.Hildebrand著.陈授章等译:应用高等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高等数学》(第二版)第四册.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3] 吴崇试编.数学物理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理论力学是物理系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学生第一次用高等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一门理论物理课程。

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对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就课程体系而言,理论力学是普通物理学力学部分的延续与提高。

教材:周衍柏编.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1]陈世民编.理论力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肖士殉编.理论力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3]吴寿锽编.理论力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电动力学是物理与电磁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理论课、专业基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