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第一节传统的库存管理
一、库存与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库存”,在英语里面有两种表达方式:Inventory和Stock,它表示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暂时处于闲置状态。注意:闲置的资源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二)库存的作用
有人说“库存是一个必要的恶魔”,为什么?
1.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2.平衡需求和供给3.专业化生产4.防止不确定性造成的波动5.在整个供应链中起着缓冲器的作用
1.库存造成资金积压,引起资金周转困难2.潜在投资利润的损失
3.由于库存物品价值变化,造成利润降低4.影响新产品的市场
5.增加了储存成本6.降低了物料搬运的效率
(三)库存的分类:
根据对物品需求是否重复可将物品分为单周期需求与多周期需求。
所谓单周期需求是指对物品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需求,过了这段时间,该物品就没有原有的使用价值了
•报纸、新年贺卡、圣诞树等属于这种物品;
•易腐食品(如海鲜、活鱼、新鲜水果)属于这种物品;
•机器设备的备件也属于这种物品
–多周期需求则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称为独立需求。独立需求最明显的特征是需求的对象和数量不确定,只能通过预测方法粗略地估计
–企业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所发生的需求称为相关需求。相关需求也称为非独立需求,它可以按对最终产品的独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
•垂直相关(与零件之间);水平相关(与附件之间)
任何库存控制系统都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量?(需求率);
(2)何时提出补充订货?(定货点);(3)每次订多少?(定购批量)
二、传统库存控制策略
–三种典型库存控制系统:固定量系统(订货点和订货量固定,订货提前期为随机变量);固定间隔期系统(订货间隔期固定,每次的订货量为随机变量);最大最小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变种,
设置一个低限订货点)
1.(Q,R)策略
(Q, R)策略的基础思想是: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即发出一个订货,每次的订货量保持不变,都为固定值Q。该策略适用于需求量大、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形。
2. (R,S)策略
与(Q,R)策略一样,都是连续性检查型的策略,也就是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当发现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即为常量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为I,则其订货量即为(S-I)。该策略和(Q,R)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
3.(t,S)策略
这一策略是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时库存量为I,则订货量为S-I。该策略适合于一些不很重要的或使用量不大的物资。
4.(t, R,S)策略
这是策略(t, S)和策略(R,S)的综合。这种补给策略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固定订货点水平。当经过一定的检查周期t后,若库存低于订货点,则发出订货,否则,不订货。订货量的大小等于最大库存量减去检查时的库存量。如图3-7所示
•(二)ABC重点控制策略
•ABC分类的基本思想
–将物资按品种及价值划分为ABC三类,
–A类物资,品种占10%左右,价值占75%左右
–B类物资,品种占30%左右.价值均占20%左右;
–C类物资,品种占55%左右,价值只占5%左右。
•帕累托(Pareto)定律或“80-20法则”
–ABC分析方法来自于将“微不足道的多数”和“重要的少数”分开的帕累托定律。如:
•一个公司的20%的消费者能占据其销售额的80%
•一所大学发现其课程的20%占据学生学时的80%
•一个国家20%人口占据其财富的80%
A类库存勤进货
勤发货
与用户勤联系
恰当选择安全系统
与供应厂商密切联系
不应投入过多的管理力量,多储备一些不会增加多少金额库存ABC分类管理法
压盖、贴标及包装
压盖
贴标
包装
某企业安装公司有一项供暖安装工程,企业物资部门制定了本工程的材料采购计划,量和单价见下表:
Q max—最高库存量
Q Ni—第i次订货点的在途到货量
Q Ki—第i次订货点的实际库存量
Q Mi—第i次订货点的待出库货物数量
例:某仓库A商品订货周期18天,平均订货提前期3天,平均库存需求量为每天120箱,安全库存量360箱,。另某次订货时在途到货量600箱,实际库存量1500箱,待出库货物数量500箱,试计算该仓库A商品最高库存量和该次订货时的订货批量。
解:根据 Q max=R(T+T k)+Q s =120*(18+3)+360=2880(箱)
根据 Q i=Q max-Q Ni-Q Ki+Q Mi=2880-600-1500+500=1280(箱)
【例】某货品的需求率服从正态分布,其日均需求量为200件,标准差为25件,订购的提前期为5天,要求的服务水平为95%,每次订购成本为450 元,年保管费率为20%,货品单价为1元,企业全年工作250天,本次盘存量为500件,经济订货周期为24天。计算目标库存水平与本次订购批量。
解:
1) (T+L)期内的平均需求量=(24+5)×200=5800件
2) (T+L)期内的需求变动标准差=135(件)
3)目标库存水平:Q0=5800+1.96×135=6065件
4)订购批量:Q=6065—500=5565件
从上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服务水平下,固定订货期限系统的保险储备量和订购批量都要比固定订货量系统的保险储备量和订购批量大得多。这是由于在固定订货期系统中需满足订货周期加提前期内需求量和防止在上述期间发生缺货所需的保险储备量。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关键物品、价格高的物品不用固定订货期法,而用固定订货量法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