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1章水肿二、填空题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⑴心性水肿⑵肝性水肿⑶肾性水肿⑷营养不良性水肿2、脑水肿可分为⑴血管源性脑水肿⑵细胞中毒性脑水肿⑶间质些脑水肿3、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是(1) 静脉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2) 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⑴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和⑵肾血量明显减少。
5、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2)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6、一般的,肝性水肿表现为(1) 肝腹水,心性水肿最早出现部位是(2) 下肢,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3)眼睑有关。
7、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⑴重力效应⑵组织结构特点⑶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
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1)心输出量减少 (2)静脉回流障碍。
五、问答题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答: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是指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流,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发生因素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见于心衰、静脉血栓等;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见于血浆清蛋白减少;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见于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等;④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淋巴管受压或阻塞,如肿瘤、丝虫病等。
2、水肿时引起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答:主要与肾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机制: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致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
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1)肾血流重分布2)醛固酮增加 3)抗利尿激素增加 4)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 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第2章缺氧二、填空题1、低张性缺氧,其动脉血气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1)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2、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⑴酸中毒⑵CO2增多⑶温度升高⑷红细胞内2,3-DPG增加3、缺氧的类型有⑴循环性缺氧(2)组织性缺氧(3)低张性(乏氧性)缺氧(4)血液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疾病的发生机制B. 疾病的临床表现C. 疾病的预防措施D. 疾病的治疗手段正确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细胞损伤与修复B. 炎症反应C. 肿瘤生物学D. 疾病的遗传学正确答案:D3. 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哪些?A. 缺氧B. 代谢紊乱C. 物理性损伤D. 所有以上正确答案:D4. 炎症反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清除病原体B. 修复受损组织C. 促进肿瘤生长D. 抑制免疫反应正确答案:A5. 肿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A. 肿瘤细胞的增殖B. 肿瘤细胞的转移C. 肿瘤细胞的凋亡D. 所有以上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6.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正确答案:程序化7. 缺氧时,细胞内_______会大量积累。
正确答案:乳酸8. 炎症反应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血管扩张、白细胞渗出、组织修复9. 肿瘤细胞的转移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血管、淋巴管、直接侵犯10. 代谢紊乱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能量代谢障碍、物质代谢紊乱、细胞功能障碍三、简答题11. 简述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它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疾病发生的理论基础和机制解释,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2. 描述细胞损伤后可能发生的几种修复方式。
细胞损伤后,机体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修复:一是细胞再生,即损伤的细胞被新的细胞所替代;二是纤维化,即损伤区域被纤维组织所替代;三是钙化,即损伤区域的组织被钙盐沉积所替代。
四、论述题13. 论述炎症反应在机体防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问题。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凋亡是由以下哪个因子启动的?A. 细胞内信号B. 细胞外信号C. 基因突变D. 病毒感染答案:A2. 炎症反应中,以下哪个细胞类型是主要的效应细胞?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血小板答案:C3. 以下哪个是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A. 细胞周期正常B. 细胞形态正常C. 细胞分裂不受控制D. 细胞具有高度分化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正常生理功能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发病机制D.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细胞损伤的直接原因?A. 缺氧B. 营养不良C. 遗传因素D. 环境因素答案:A6. 以下哪个是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A. 凋亡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坏死不是B. 坏死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凋亡不是C. 凋亡和坏死都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D. 凋亡和坏死都不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答案:A7. 以下哪个是病理性钙化的主要原因?A. 钙离子浓度异常B. 磷离子浓度异常C. 镁离子浓度异常D. 钾离子浓度异常答案:A8. 以下哪个是肿瘤转移的主要机制?A. 肿瘤细胞的增殖B. 肿瘤细胞的侵袭C. 肿瘤细胞的分化D. 肿瘤细胞的凋亡答案:B9. 以下哪个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A. 氧自由基的产生B. 炎症因子的释放C. 细胞凋亡的激活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细胞应激反应的主要功能?A. 促进细胞增殖B. 促进细胞分化C. 保护细胞免受损伤D. 促进细胞凋亡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由细胞内部信号触发,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凝聚、DNA断裂等特征,不引起炎症反应。
而细胞坏死是一种非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由外部因素如缺氧、感染等引起,表现为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炎症反应等。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分)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A、Na+B、K+C、有机酸D、蛋白质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B、口渴明显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D、尿少、尿比重高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磷D、低血钾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B、镁向细胞内转移C、镁吸收障碍D、镁随尿排出增多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H7.39,PaCO 25.9Kpa(43.8mmHg),HCO 3ˉ26.2mmol/L,Na+142mmol/L,Clˉ96.5mmol/l,可判定该患者有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9、血浆【HCO 3ˉ】代偿性增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10、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A、脑内H+含量升高B、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C、脑内r-氨基丁酸含量减少D、脑血流量减少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12、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性增强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13、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A、干扰素B、淋巴因子C、肿瘤坏死因子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4、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产印细胞C、淋巴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15、下列哪项是DIC的直接原因A、血液高凝状态B、肝功能障碍C、血管内皮细胞受损D、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抑制16、下述哪项功能障碍不可能是DIC引起的?A、急性肾功能衰竭B、黄疸及肝功能障碍C、席汉综合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17、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A、儿茶酚胺B、血栓素A 2C、内皮素D、血管紧张素Ⅱ18、成年人急性失血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19、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B、少灌多流C、多灌多流D、少灌少流20、下述哪项关于心肌肥大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心肌肥大主要是心肌细胞体积增大B、心肌肥大是一种较经济和持久的代偿方式C、肥大心肌总的收缩力增加D、心肌肥大能有效地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21、低输出量性心衰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A、心肌收缩力减弱B、休息时心率加快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D、外周血管阻力降低22、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可见于A、肺不张B、肺水肿C、肺动脉栓塞D、慢性支气管炎23、二氧化碳潴留对下列血管的作用是A、皮肤血管收缩B、脑血管收缩C、广泛外周血管收缩D、肺小动脉收缩24、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血氨可刺激呼吸,导致呼吸性碱中毒B、肝功能严重障碍,妨碍尿素合成以致血氧升高C、PH降低使血氨易于通过血脑屏障D、低钾时肾产氨增加25、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机理是A、抑制肌肉产NH 3B、抑制肠道产NH 3和对NH 3的吸收C、抑制肾产NH 3和促进NH 3向原尿分泌D、加强鸟氨酸循环,促进尿素合成26、酯型胆红素性黄疸的共同发病机制是A、胆红素生成过多B、肝对胆红素摄取障碍C、肝对胆红素结合障碍D、酯型胆红素排泄障碍返流入血27、下述哪项变化在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时不应出现A、肾血流量减少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水重吸收减少C、血尿素氮含量增高D、血钾升高28、下述哪项在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不常见A、低比重尿B、尿钠含量减少C、氮质血症D、高钾血症29、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高低B、血NPNC、内生肌酐清除率D、贫血程度30、现认为影响尿素毒性的有关因素是A、血中尿素液度B、血氨浓度C、血中氰酸盐浓度D、血液H+浓度二、填空题1、高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疾病概论一、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二、致病因素与疾病的对应P5 外因、内因三、疾病的转归主要有康复和死亡两种形势四、机体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或固定、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不可逆深度昏迷。
脑血管循环完全停止。
脑电波及诱发电位消失。
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①高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50mmol/L失水多于失钠口渴,细胞脱水尿中枢脱水热②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失钠多于失水无口渴低血容量性休克尿变化脱水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③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维持在130-150mmol/L④血浆渗透压280-310 体液调节:RAAS 渴中枢ADH二、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渗出液蛋白质含量高(炎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三、钾排出过多的原因:经胃肠道失钾(儿童)、经肾失钾(成人)细胞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自律性收缩性增高传导性降低肾肠胃弱代碱(见尿补钾、滴速要慢)四、高钾血症:3.5-5.5mmol/L(正常血清)五、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对心脏的影响:心机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减弱。
对骨骼肌的影响:肌肉无力甚至麻痹。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引起代谢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第七章:酸碱平衡紊乱(案例分析-血气分析)(通看)一、PaCO2 40mmHg33-46二、SB24mmol/L 22-27 AB升高代碱降低代酸SB>AB呼碱SB<AB呼酸三、BB(缓冲碱)一切具有缓冲作用阴离子总和48mmol/L42-52反应代谢因素指标四、碱剩余BE: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将1L全血或血浆滴定到PH=7.4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mmol/L。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单选:1.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不全者)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因?(血液中蛋白质经肠细菌分解产生氨2.血钾、钠的范围(Na:130--150mmol/L K:3.5--505mmol/L)3.假性神经学说中的两种物质(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4.低钾血症心电图(ST段下移,病理性U波)5.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6.水肿率先发生的部位(心性,肾性等)7.胶体渗透压的方向,构成8.何种物质使血红蛋白Fe2+变成Fe3+(亚硝酸盐)9.什么情况下排酸性尿(代酸,低钾血症伴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10.失血性休克-----肾衰尿少机制(肾血管收缩,滤过减少,代谢产物积聚)填空:休克分期:缺血,淤血,衰竭DIC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肝性脑病学说: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失衡学说,GABA学说缺氧分类: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简答1.休克分期及微循环特点(1)微循环缺血期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2)微循环淤血期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3)微循环衰竭期特点:不灌不流,血液局凝,组织细胞无血供。
甚至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即在输血补液治疗后,血压虽可一度回升,但微循环灌流仍无明显改善,毛细血管中淤滞停止的血流也不能恢复流动的现象。
2.DIC分期,病因症状 P191发生机制:(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血失调;(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3.各类型缺氧相关参数指标缺氧:组织供养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血氧分压: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又称血氧张力。
血氧容量:是指氧分压为150mmHg,温度为38℃时,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氧量,即Hb充分氧合后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液中的Hb的含量及其与O2结合的能力。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生理现象B.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C.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D. 疾病的诊断方法2.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生理学的基本过程?A. 损伤B. 修复C. 适应D. 遗传3. 细胞凋亡是以下哪种现象?A. 细胞自然死亡B. 细胞感染病毒后死亡C. 细胞因缺氧而死亡D. 细胞因中毒而死亡4. 炎症反应的局部表现包括以下哪项?A.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B. 苍白、萎缩、冷、无痛C. 红肿、热、痛、无功能障碍D. 苍白、萎缩、冷、有功能障碍5. 以下哪项不是肿瘤的特点?A. 快速生长B. 局部浸润C. 远处转移D. 良性肿瘤答案:1. B 2. D 3. A 4. A 5.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细胞损伤后,机体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8. 肿瘤的转移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6. 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7. 损伤、修复、死亡8. 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蔓延、种植转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描述炎症反应的全身性表现。
答案:9.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以及疾病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它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旨在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0. 炎症反应的全身性表现包括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
这些表现反映了机体对炎症刺激的全身性反应,有助于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对抗感染和损伤。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论述肿瘤的分类及其特点。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科目:病理生理学
试卷名称:2021年1月病理生理学正考
提示:试卷为随机组卷,请复制部分题目,在WORD中使用快捷方式Ctrl+F 查找功能搜索参考答案。
单选题
1.病因学主要研究(分值:1分)
A.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发生的条件
E.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参考答案:B
2.下列哪项可引起细胞内水肿(分值:1分)
A.SIADH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低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参考答案:A
3.下列哪种情况能引起酮症酸中毒(分值:1分)
A.酒精中毒
B.休克
C.过量摄入阿司匹林
D.CO中毒
E.严重肾功能衰竭
参考答案:A
4.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分值:1分)
A.严重腹泻
B.肾小管酸中毒
C.过量摄入含氯药物
D.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E.水杨酸中毒
参考答案:E
5.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分值:1分)
A.Cushing综合征
B.大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C.高钾血症
D.醛固酮增多
E.剧烈呕吐
参考答案:C
6.下列哪种情况导致的缺氧有发绀(分值:1分)
A.休克
B.贫血
C.CO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参考答案:A
7.下列哪一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分值:1分)
A.亚硝酸盐中毒
B.煤气中毒
C.磺胺中毒
D.三氧化二砷中毒
E.过氯酸钾中毒
参考答案:D
8.下列哪一种体温升高不属于过热(分值:1分)。
电大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十三至十七章)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十三至十七章)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学习要求】掌握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掌握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熟悉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诱因熟悉心功能不全的代偿方式及其意义熟悉心功能不全时的代谢与功能的变化了解心功能不全的分类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心力衰竭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A.肺动脉循环充血B.动脉血压下降C.心输出降低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E.体循环静脉淤血2.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甲状腺功能亢进B.严重贫血C.心肌梗死D.脚气病(VitB1缺乏)E.动-静脉瘘3.下列哪项是心肌向心性肥大的特征()A.肌纤维长度增加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C.心腔扩大D.室壁增厚不明显E.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比值大于正常4.下列哪个肌节长度收缩力最大()A.1.8μmB.2.0μmC.2.2μmD.2.4μmE.2.6μm5.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ATP供给不足B.心肌细胞坏死C.肌浆网Ca2+摄取能力下降D.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E.肌钙蛋白活性下降6.下列哪项因素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无关()A.甲状腺功能亢进B.心室舒张势能减弱C.心肌顺应性降低D.心室僵硬度加大E.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7.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大()A.甲状腺功能亢进B.严重贫血C.心肌炎D.心肌梗死E.高血压病8.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右心室前负荷增大()A.肺动脉高压B.肺动脉栓塞C.室间隔缺损D.心肌炎E.肺动脉瓣狭窄9.下列哪项变化在急性心力衰竭不会发生()A.心率加快B.肺水肿C.心肌肥大D.血压下降E.皮肤苍白10.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A.心肌梗死B.主动脉瓣闭锁不全C.脚气病D.高血压病E.严重贫血11.心功能不全时,通过增加血容量起代偿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心B.肝C.脾D.肺E.肾12.下列哪项因素与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无关()A.肌钙蛋白活性下降B.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下降C.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D.肌浆网Ca2+储存量下降E.Ca2+内流障碍13.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ATP生成减少B.心肌细胞死亡C.酸中毒D.肌浆网Ca2+摄取能力降低E.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14.下列哪项不是心脏向心性肥大的特点()A.肌纤维变粗B.室壁增厚C.心腔无明显扩大D.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大E.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比值小于正常15.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不属于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冠心病B.心肌炎C.二尖瓣狭窄D.甲状腺功能亢进E.主动脉瓣狭窄16.下列哪项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A.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C.下肢水肿D.肝肿大压痛E.颈静脉怒张17.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反应已失去代偿意义()A.心率加快B.心肌肥大C.肌源性扩张D.红细胞增多E.血流重分布18.下列哪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的表现()A.皮肤苍白B.脉压变小C.端坐呼吸D.尿少E.嗜睡19.心力衰竭病人使用静脉扩张剂可以()A.增强心肌收缩功能B.改善心肌舒张功能C.降低心脏后负荷D.降低心脏前负荷E.控制水肿20.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反应主要由肾脏引起()A.红细胞增多B.血流重分布C.紧张源性扩张D.肌红蛋白增加E.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二、问答题1.试述心肌梗死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九至十二章)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九至十二章)第九章应激一、单选题1.应激是指()A.机体对刺激的特异性反应B.机体对刺激的功能性反应C.机体对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D.机体对刺激的生化、代谢反应E.机体对刺激的保护性反应2.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CRHB.儿茶酚胺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b-内啡肽3.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b-内啡肽4.下述有关热休克蛋白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烧伤时分解的组织蛋白B.烧伤时产生的保护性蛋白C.发热时产生的一种可致休克的蛋白D.细胞内的一种“分子伴娘”E.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5.C-反应蛋白是一种()A.热休克蛋白B.急性期反应蛋白C.酶D.转录因子E.核蛋白6.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反应中()A.是重要的调控中心B.只在心理应激反应中起作用C.只是应激反应的一个靶器官, 并无主要作用D.常处于兴奋状态E.应激反应是一种局部反应,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7.免疫系统()A.通常被应激反应抑制B.通常被应激反应激活C.能感知某些应激原,启动应激反应,是应激反应的重要组份D.不参与应激反应E.是保护性应激反应的中心环节8.应激性溃疡是一种()A.消化性溃疡B.外伤后的一种皮肤表浅溃疡C.重病、重伤情况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表浅溃疡D.心理应激时出现的口腔溃疡E.癌性溃疡9.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A.幽门螺杆菌感染B.胃酸过多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消化自身胃粘膜D.胃粘膜缺血和H+反向扩散E.A+B+C10.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常表现为()A.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B.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C.心率和心输出量皆无明显变化,但外周总阻力明显升高D.心率和心输出量皆无明显变化,但外周总阻力明显降低E.冠脉血流量下降、心肌缺血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应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2.简述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效应。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 疾病的治疗B. 疾病的预防C. 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D. 疾病的诊断方法2.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A. 组织损伤和修复B. 细胞凋亡C. 细胞增殖D. 细胞分化3.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程序性死亡B. 细胞核缩小C. 细胞质浓缩D. 细胞溶解4.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不包括:A.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B. 细胞黏附分子的改变C. 细胞外基质的改变D. 细胞内DNA的复制5.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包括:A. 活性氧的产生B. 钙离子超载C. 细胞内酶的激活D. 所有以上答案解析:1. 正确答案:C。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2. 正确答案:A。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3. 正确答案:D。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细胞核缩小、细胞质浓缩是其特点,而细胞溶解是坏死的特点。
4. 正确答案:D。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细胞黏附分子的改变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而细胞内DNA的复制与此无关。
5. 正确答案:D。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包括活性氧的产生、钙离子超载和细胞内酶的激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6. 简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7. 描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8. 解释什么是炎症反应,并简述其过程。
9. 阐述肿瘤的多步骤发生机制。
答案解析:6.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其转归,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7.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不引起炎症反应;而细胞坏死是一种非程序性、无序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引起炎症反应。
8.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其过程包括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和组织损伤修复等。
9. 肿瘤的多步骤发生机制包括启动、促进、进展等阶段,涉及基因突变、细胞增殖失控、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等过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3、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从而引起组织代谢,功能以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4、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5、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6、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纤维结缔组织,可伴炎细胞浸润。
7、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8、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异常,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二、填空题1、疾病的经过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疾病明显期、转归期四个阶段。
2、传统意义上,死亡包括濒死期(临终状态)、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时期。
3、常见的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改变有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四种。
4、细胞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细胞核的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5、淤血的后果有水肿、出血、组织损伤、硬化。
6、血栓的类型有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7、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变质、渗出、增生。
9、肿瘤转移途径可分为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10、缺氧的类型包括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三、单项选择1、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E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EA.临床表现B.诊断与鉴别诊断C.防治措施D.流行病学特点E.发生与发展规律3、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DA.血红蛋白的含量 B.组织供血能力 C.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D.肺的通气功能 E.线粒体磷酸脱氢酶活性4、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 DA.机化 B.钙化 C.分化 D.化生 E.适应5、坏死组织逐渐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BA.纤维化B.机化C.钙化D.分化E.再生6、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最常发生于哪种疾病BA.风湿性心脏病B.缓进性高血压C.急性肾小球肾炎D.嗜铬细胞瘤E.急性肾盂肾炎7、细胞坏死时,具有标志性的改变是EA.核溶解、胞质浓缩和胞膜破裂 B.核碎裂、核膜破裂和核质浓缩 C.核溶解、核质少和胞膜破裂D.核固缩、胞质浓缩和细胞膜皱缩 E.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8、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BA.骨骼肌B.脂肪组织C.心肌D.肝实质E.脑组织9、肠扭转可导致肠管发生以下哪种病理变化BA.干性坏疽 B.湿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液化性坏死 E.干酪样坏死10、干酪样坏死好发于下列哪种疾病CA.风湿病 B.伤寒 C.结核 D.麻风 E.梅毒11、槟榔干的病理变化为 EA.中央静脉淤血 B.肝窦扩张 C.肝细胞萎缩D.肝细胞脂肪变性 E.中央静脉、肝窦扩张淤血及肝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12、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器官是BA.肝 B.肺 C.脾 D.肠 E.四肢13、右下肢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D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肺动脉 E.脑动脉14、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DA.机械性损伤 B.高温和低温 C.强酸和强碱 D.细菌和病毒 E.支原体和立克次体15、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AA.中性粒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碱性粒细吧 E.嗜酸性粒细胞16、下述炎症改变中,最有防御意义的是 CA.渗出液的产生 B.氧自由基释放 C.白细胞渗出 D.血液停滞 E.炎症介质形成17、炎症局部组织早期呈鲜红色是由于AA.充血 B.淤血 C.炎细胞浸润 D.分解代谢增强 E.变性和坏死18、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A )A.蜂窝织炎 B.脓肿 C.纤维素性炎 D.伪膜性炎 E.出血性炎19、右心衰竭主要引起( B)A.慢性脾淤血 B.慢性肝淤血 C.胃肠淤血 D.下肢淤血 E.慢性肺淤血20、最常见的栓子是( C )A.脱落的肿瘤细胞团 B.空气 C.血栓 D.羊水 E.寄生虫21、下列哪项是原位癌的主要特征EA.是一种早期癌症 B.未发生转移 C.发生于子宫颈黏膜上皮D.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 E.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未浸润至黏膜下层22、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是( D )A.肿块迅速长大 B.病理性核分裂象 C.恶病质 D.细胞的异型性 E.局部淋巴结肿大23、肿瘤的实质是指DA.神经组织B.纤维组织C.血管D.肿瘤细胞E.浸润的炎细胞24、低分化肿瘤的分化程度是BA.恶性程度低B.恶性程度高C.对放射治疗效果差D.对化疗效果差E.异型性小25、下列不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CA.肝硬化B.慢性萎缩性胃炎C.子宫平滑肌瘤D.结肠多发性息肉E.纤维性囊性乳腺病26、下列哪项条件易产生二期愈合(E)A.组织缺损大、创缘整齐、创面对合紧密 B.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创面对合紧密 C.组织缺损大、无感染、创缘整齐 D.创缘整齐、创面对合紧密、有感染 E.创缘不整齐、创面对合不紧密、有感染27、下列哪种细胞是稳定细胞( D)A.皮肤表皮细胞 B.移行上皮细胞 C.造血细胞 D.平滑肌细胞 E.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28、妇女分娩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肺小动脉内有角化上皮细胞、毛发等物质,其死亡原因可能是( D )A.脂肪栓塞 B.气体栓塞 C.肿瘤细胞栓塞 D.羊水栓塞 E.血栓栓塞29、引起炎症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D )A.机械性损伤 B.物理性损伤 C.化学性损伤 D.生物性损伤 E.遗传性缺陷30、某人患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一个月后才愈合,则属于(B)A.一期愈合 B.二期愈合 C.三期愈合 D.四期愈合 E.五期愈合四、简答题1.简述三种的坏疽的区别。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第九章、应激一、概念1、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或称为应激反应。
2、全身适应综合征: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GAS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3、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原或其它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4、应激性溃疡: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5、应激原: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6、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感染、组织损伤等引起的浓度迅速升高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
二、常见的应激原有哪些1、外环境因素:如高热、寒冷、射线、低氧、病原微生物、化学毒物等2、内环境因素:如贫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等3、心理社会因素:如紧张的工作、不良的人际关系、愤怒、焦虑等。
三、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各期的主要变化1、警觉期:此期神经内分泌改变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分泌儿酚胺并伴有生上线皮质激素,其生理意义在于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2、抵抗期:此期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軸兴奋为主,主要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在增强机体抗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免疫系统开始受到限制3、衰竭期:机体内环境严重失调,相继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器官衰竭,最终归于死亡四、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组成、中枢位点、效应(中枢、外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组成: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中枢位点:脑桥蓝斑3、中枢效应: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4、外周效应: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儿荼酚胺浓度升高5、其积极作用:1)兴奋心脏2)血流重分布3)升血糖供能4)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6、不利影响:能量消耗、组织分解,血管痉挛、组织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五、应激时HPA轴的组成、中枢位点、效应(中枢、外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组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2、中枢位点:室旁核3、中枢效应:产生明显的中枢效应,如抑郁、焦虑及厌食等情绪行为改变,学习和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可刺激促进蓝斑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4、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5、积极作用:升血糖,容许作用(维持儿茶酚胺反应性),抗炎抗过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休克等。
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死亡的标志—脑死亡。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小于3.5mmol/L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过多的体液在体腔内积聚又称为积水。
缺氧:各种原因引起机体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使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应激: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体内外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休克:休克是机体在各种强烈的致病原因作用下发生的组织微循环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伤的急性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是缺血所致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一现象称IRI。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
或临床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指外呼吸功能障碍,以至机体在海平面上,静息状态吸入空气的条件下,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并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又称肝性昏迷。
急性肾衰: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至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试分析酸碱紊乱与血钾变化的相应关系
答:酸中毒:H+进入细胞与K+交换,使血K+升高
碱中毒:H+离开细胞与K+交换,使血K+降低
大约每0.1单位的PH变动引起0.6mmol/l的血浆钾变动
试述发绀与缺氧的关系
答 1、乏氧性缺氧:在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人,发绀与缺氧同时存在时,可根据发绀的程度大致估计缺氧的程度,但血红蛋白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不一致,发绀是缺氧患者的表现,但缺氧患者不一定出现发绀。
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2、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患者可无发绀表现,但根据引发缺氧的原因不同,皮肤黏膜颜
色改变不同。
CO中毒—樱桃红、高铁血红蛋白症—咖啡色、贫血—苍白。
3、循环性缺氧:缺血性缺氧时,组织器官苍白,淤血性缺氧时,组织从血液中摄取的含量则
多,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易出现发绀。
缺血——苍白、淤血——发绀
4、组织性缺氧—鲜红色:因细胞利用氧障碍,毛细血管中的Hbo2升高,患者皮肤黏膜可呈鲜
红色或者玫瑰红色
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微循环缺血期)
答: 1、回心血量↑:(1)自身输血: 肌性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
(2)自身输液: Cap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增加
2、心输出量↑(心源性休克除外) :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心肌收缩力↑
3、血液重新分布:保持生命重要器官心、脑供血
4、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与心肌收缩性减慢是如何发生的
答: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试述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答: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其发病机制:酸中毒和缺氧
1 对脑血管的作用: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间质水肿、脑细胞
水肿、脑血管DIC—脑疝。
2 对脑细胞的作用:脑电波变慢、y—氨基丁酸增多、磷脂酶激活—脑功能抑制脑细胞损伤。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影响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
单纯性酸碱品衡紊乱的类型:代酸、呼酸、代碱、呼碱
缺氧的类型:乏氧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目前认为常见重要的发热激活物有哪些:
微生物、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类固醇
目前已经发现的EP有(内生致热源):
白细胞介素-1 (I L-1)、肿瘤坏死因子(T N F)、干扰素(I F N)、白细胞介素-6(I 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 I P-1)
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有:
缺血时间的长短、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对氧需求程度以及电解质浓度
DIC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哪几大表现: 出血、气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心力衰竭是临床的三大主征:肺循环淤血、体循环淤血、心输出量不足
左心衰时能出现哪几种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肝心脑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
氨中毒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r-氨基丁酸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