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维城市建模升级及扩建项目
三维城市模型快速更新方法与流程[001]
三维城市模型快速更新方法与流程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三维城市模型的及时更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更新三维城市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并为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种快速更新三维城市模型的方法与流程,旨在帮助相关人员在实践中更高效地完成此项工作。
一、数据采集阶段:1.1. 概述:在进行三维城市模型的快速更新前,首先需要收集最新的城市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数据采集规划和数据采集执行。
在数据采集规划阶段,需要确定采集的数据类型、区域范围和采集时间计划。
在数据采集执行阶段,需要配备相关设备和人员进行数据的实地采集。
1.2. 数据采集规划:1.2.1. 确定数据类型:根据城市模型更新的需求,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例如建筑物、道路、植被等。
1.2.2. 确定区域范围: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和模型使用的目的,确定需要进行模型更新的区域范围。
1.2.3. 制定采集时间计划:根据城市的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制定合适的采集时间计划,以确保数据采集的质量。
1.3. 数据采集执行:1.3.1. 设备准备:根据数据采集规划,准备相应的设备,例如摄影测量仪、激光测量仪等。
1.3.2. 人员培训:对参与数据采集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和采集数据。
1.3.3. 实地采集:按照数据采集规划,带上设备,到指定的区域进行实地采集。
可以利用航拍、卫星影像等技术,并结合GPS定位系统,实现对地理位置和空间坐标的准确采集。
二、数据处理与整合阶段:2.1. 概述: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整合,以便用于更新三维城市模型。
这个阶段包括数据处理和数据整合两个步骤。
2.2. 数据处理:2.2.1.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2. 数据分类与分类: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类,例如将建筑物数据、道路数据和植被数据分别归类。
2.2.3. 数据格式转换:根据三维城市模型的要求,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例如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数据。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1. 前言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城市规划、公共安全、旅游、交通等领域提供实时描述城市空间特征的解决方案。
其中,三维模型作为城市地图的核心内容,是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
2. 常见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手工建模: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如Blender、3ds Max)手动创建三维模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丰富的建模经验;•激光扫描:利用激光扫描仪扫描建筑、景观等物体,生成点云数据,再进行数据处理和三维建模,需要设备和技术投资成本较高;•摄影测量:通过拍摄建筑、景观等物体的照片,进行三维重建,需要较高的摄影技术和附加设备成本,同时对照片的光照、颜色等要求较高;•自动化建模:利用先进的三维建模软件(如CityEngine),通过规则定义、半自动化建模等方式生成三维模型,适用范围较窄,需要对源数据质量和建模算法有一定的要求。
3. 基于特征提取的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快速构建三维模型是一项迫切的需求,基于特征提取的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构建效率。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数据采集采用先进的3D激光扫描仪、遥感卫星图像或无人机航拍图像等设备,获取城市空间的高精度三维数据,最终生成相应格式的点云、影像或矢量数据。
3.2 特征提取利用特征提取算法(如物体识别、轮廓线提取、纹理特征提取等),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提取出建筑、树木、道路、水系等空间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单一的点、线、面等,也可以是复杂的模型构成要素。
3.3 特征匹配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三维配准,精确定位和匹配特征点或特征线段等空间要素,同时去除噪点和冗余数据。
3.4 模型重建利用特征提取和匹配结果,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Rhino等)进行快速建模,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
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三维地理信息模块采购招投标书范本
广州市白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升级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限价二、项目概述(一)建设背景按照白云区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重点村”综合整治的工作部署,为全面摸清“重点村”建设现状,白云区城管局、白云区国土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大源村、五龙岗村、红星村等条“重点村”的地表建构筑物影像固化与三维建模工作。
为搭建白云区三维航拍数据的展示与统计分析平台,挖掘三维数据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白云区国土规划局拟开展“重点村”三维地理信息模块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开展需以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的三维分析模块为基础,而白云区国土规划局目前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不具备处理三维模型格式的功能,为高效地处理三维数据,并使原有平台软件的二维地图与三维模型联动,亟需对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进行升级。
(二)建设目标本次采购主要是围绕白云区“重点村”三维地理信息模块建设所必须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和模块进行,具体目标为:采购WEB端二三维一体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软件套。
(三)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是从签订合同后个工作日。
三、项目建设需求(一)采购清单(二)采购技术规格要求(三)售后服务和培训要求.软件安装和验收中标人负责本项目所有货物的安装、调试并保证产品可用。
验收过程中,采购人有权针对招标书提出的要求和技术参数进行逐条测试和核实,并向原厂商进行正版验证,如果中标人虚假应答,不满足其中任意一项,采购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中标人的法律责任。
.售后服务和培训要求(1)售后服务要求.软件产品需提供年原厂服务。
.保修期内,所有硬件设备的维修均为免费。
.设备故障报修的供应商响应时间:周一至周五:~:期间为小时。
若电话中无法解决,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维护。
其余期间为小时。
.保修期内,所有设备维修服务均为上门服务,由此产生的费用均不再收取。
.应提供软件升级方面的技术支持服务。
(2)培训要求投标人至少需满足本章要求的培训服务。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5年1月目录1项目背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人文与环境等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
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应整体规划、渐进实施、相互协调,并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质、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共享以及互操作。
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减少重复投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
2013年4月,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顺利建设完成,其中数字XX在2012年4月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广东、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目前全省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工作将全力推进全省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工作。
截至2013年,全省已有34个县(区)开始进行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试点建设,正在抓紧组织实施。
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数字城市推广应用和数字县(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测绘电[2013]21号)精神,《XX市发展改革委、国土房管局关于报送我市2014年基础测绘项目的通知》(穗发改规划[2013]3号)和《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我市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通知》(穗国房办字[2013]179号)明确要求各区将数字区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纳入2014年度基础测绘项目,由各区落实经费、组织实施。
2总体目标及需求2.1总体目标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和多时相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实现空间数据的高度统一、集成建库,并以此为基础构建XX区权威、标准、唯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提升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实现信息共享。
浅谈三维数字城市构建技术——“三维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为增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的规 范性、 权威性 和严 肃 性 , 障 国 家 安 全 , 进 城 市 地 理 空 间信 息 的 共 享 和 广 泛 应 保 促
用 , 快 城 市 信 息 化 进程 , 加 国家 测 绘 地 理 信 息 局 于 2 0 0 6年 启 动
其部 门应用决策需求 出发 , 统一标准规 范, 建成兴义市权威 的、 唯一 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 使地理信息数据 能更 好的 服 务 于 兴 义 市 的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展 。
的影 响 人们 的 生活 。
21 一个地 理信 息公 共平 台 .. 2
本项 目将依托完善后 的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库 , 通过信 息提 取、 实体加工 、 地理编码 、 整合 重组等处理 , 研发 网络化运行 的 应用服务与运行维护系统 。将依照国家标准 , 参照贵州 省地理
空 间框 架 建 设 相 关 文 件 , 密 结 合 兴 义 市 实 际 , 满 足 政 府 及 紧 从
“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 ” 目, 项 在全 国范围内选 择具备条件 的城市开展 了“ 数字城市地理信 息框架建 设示范工
程 ” 设试 点 , 了搭 建 数 字 城 市 地 理信 息框 架平 台 , 建 为 国家 测 绘
21 公共 应用 示 范平 台 .- 3
在国土 资源 、 计生 、 消防、 公安 、 游和社会 公众 服 务等领 旅
设 提 供 良好 的基 础 和 支 持 。
着 眼于当前, 贵州黔西南州 国土局主要定位于满足 自身地 籍管理业务对空 间地理信息的需求 , 同时着 眼于 面向兴义 市政
府 , 力 于 提 供 一 个 基 于 网络 的三 维影 像 数 字 地 图集 成 管 理 与 致 发布平 台, 行在政府专 网上 , 运 以实 现 国土 信 息 中心 能够 面 向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分析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分析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广大用户渐渐对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提出了全新要求,具体要求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信息应当更加全面、真实以及利于共享,同时能够支撑管理人员在客观真实、角度多样的三维可视化环境中,展开分析以及判断工作,如此必定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水平。
同传统三维仿真技术比较可知,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具有纹理色彩真实、客观等优点,所以用户全新体验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本文将会对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应用展开分析,希望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科学分析;架构设计众所周知,我国地形地貌极为复杂,正是在此背景条件下,使得传统三维仿真建模工作量巨大,同时在建筑模型以及地形模型匹配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但实际获得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
为了应对这一难点,应当在现有数字高程模型以及三维建筑模型基础上,引入倾斜摄影等技术手段,构建最具真实视觉体验的实景三维环境。
当该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得到建设,必定能够为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分析某地区城乡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直接采用了层次化理念,层与层之间全面考虑到系统之间的接口,并且应用组件技术实现了基础模块复用,从而确保后续系统集成以及升级稳定性、扩展性目标得到实现。
从平台分层角度来看,其包括了实景数据处理系统、三维实景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应用示范等内容,各个内容都会在较为统一的标准规范制度下得到协调开展。
首先,支撑环境内容。
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基础设备设施的云管理,建设内容包括CPU、内存以及存储在内的计算资源池,按照需求展开分配,保证整体环境协调性水平得到提升。
其次,多源实景数据获取系统内容。
该内容包括倾斜航空摄影数据获取系统、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系统以及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系统等。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8•【字号】东府办[2011]157号•【施行日期】201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11〕15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与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用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各部门及应用服务主体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网络化服务水平,避免重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基础测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东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地理信息数据及其采集、加工、交换、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等的总称,由地理信息数据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构成。
第三条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公众根据权限共享使用。
第四条全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管理、维护与应用服务,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五条成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城市综合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下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
第六条市领导小组负责东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的总体协调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规划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三维建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三维建模对于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可视化、仿真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则为三维建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资源。
本文将探讨GIS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场景建模、三维可视化、仿真分析和精细化建模等方面。
一、三维场景建模三维场景建模是通过现有的地理信息、道路、地形地貌数据等信息,构建城市三维场景模型,使得在可视化场景中建筑、道路、人行道等都能够呈现出真实且立体的景象。
GIS技术可以通过制作高-低建筑、路网、绿化带和功能区等各类数据图层,进行3D场景的构建和绘制。
组织不同的组件相互联系,可以生成各种建筑、机场、城市公共场所等场景模型。
它能够满足多维数据、多变量数据和高层建筑的数据需求,能够展现三维空间问题,满足决策需求。
二、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是GIS在三维建模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它可以合理地展现三维场景模型,使得使用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分析场景的结构和特征,也为决策提供了更为直观和准确的基础。
此外,三维可视化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使用者在场景模型中更真实地体验和探索。
三、仿真分析仿真分析在三维建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GIS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将地图、地形、建筑等融合到三维环境中,实现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仿真分析。
如城市洪水、灾害应急等情况就可以由此得到贴切生动的模拟。
而仿真分析技术使因素看似不可预测的场景中,我们能够对场景的发展方向做出预判,在实际应对时更加从容。
四、精细化建模精细化建模是三维建模中的重要内容,用于建立高度真实和准确的三维场景模型。
GIS利用各种高清的航空、卫星影像、地面测量、激光雷达和GPS技术,可以获取到非常详细的地理空间信息,建立起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同时,精细化建模可以在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3D模型进行分析、改进、扩展,使得3D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及数字城市建设的推进,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文化方式和人际交流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各种活动都与城市空间信息密切相关,传统的二维服务平台已不再满足人们对空间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三维平台凭借良好的直观展示效果和精细化模型体现,正在成为可视化平台的主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幵且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维城市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方便对城市规划进行建设,能全面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仍而推动信息技术的収展,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逐渐得到宋善,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关键词: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设计与实现引言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系统是一个建立在分布式数据管理与集成基础上的“一站式”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本文基于数字城市空间框架,通过对各类测绘成果数据进行管理、展示、应用,形成了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系统,研究了可视化服务系统的架构特点。
结果表明,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系统是建立面向公众、政府、行业、企业及社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1三维城市地理信息可视化服务系统技术特点系统由数据处理工具、服务端、客户端3部分组成。
其技术特点如下:1.1提供了海量4D数据(DEM、DOM、DLG、DRG)、地名数据、三维模型数据的前期处理与管理、三维可视化表现、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发布的完整解决方案;1.2多源、多比例尺4D数据、地名、三维模型一体化管理与共享发布;1.3基于服务的架构,提供GeoGlobe瓦片数据、空间数据查询、栅格数据分析、WMS与WFS服务;1.4支持分布式服务部署;1.5支持直接发布已有的基于GeoStar和ArcGISSDE的数据集;1.6提供数据制作、管理、服务器配置集成工具,方便用户制作、部署及维护;1.7提供全球三维表现的GeoGlobe客户端和基于WEB浏览器的客户端。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构建中三维城市模型CityGML研究
2 1 T 模型 .DM 地形 在三 维城 市建模 中重要 一部分 , CtG 用起 伏要素 (ei F a r) i ML y R l fet e来描 述 , e u 个 起 伏 要 素 对 象 描 述 了某 一 块 地 域 的 地 形 起 伏 。地 形 可 以 表 现 为 规 则 格 网 ( atr e e)不规 则三 角形( I R l f、 R s R lf、 e i T N ei )断 e 裂 线 (ra l e l f、 B eki Rei )质点 集( 系 列 三维 n e 一 点 , sP i t l f 。 裂线 表示 地 形表 Ma s on Re e) 断 i 等
三维城 市模 型 由于其在 城市规 划 、 无 线 通 信 、 害 管 理 、 籍管 理 、 游 、 通 及 灾 地 旅 交 环境 仿真等 领域 显示出 了巨大的潜 力 , 现 已成 为 众 多 学 者 研 究 的 热 点 问 题 。 近 年 来 , 们 也 提 出 了 一 些 三 维 城 市 人 模 型 , 这 些 模 型大 多是 纯 几 何模 型 , 忽 但 而 略 了语 义 和 拓 扑 层 面 , 本 上 只 能 用 于 可 基 视 化 目的 , 专 题 查 询 、 析 或 空 间数 据 挖 对 分 掘 等 支 持 很 差 , 重 用性 有 限 。 可 因此 有 必 要 采 用 泛 化 建 模 方 法 , 满 足 不 同应 用 场 合 以 的 信 息需 求 。 iy ML由德 国北 莱 茵河 一威 Ct G 斯 特 伐 利 亚 地 区空 间数 据 基础 设施 三 维 特 别 兴 趣 小 组 于 2 0 年 开 始 研 发 , 力于 描 02 致 述 三维城 市对象的 共同语 义信息 , 以期 能 成 为三维城 市模型数 据交换 格式标 准。 而 三维城 市模型标准 化的研 究 , 尚未 引 起 国 内 学 者 的注 意 。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与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与应用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分析其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
3D建模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等设备,将现实世界的物体、景观或场景转化为具有三维几何和纹理的虚拟模型的过程。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3D建模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点云、数码正射影像、激光测距仪等数据源,创建具有高度真实感和准确性的地理空间模型。
常用的方法包括闪电击穿法、光线跟踪法和多边形填充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呈现地理信息,使用户获取更全面和立体感强的地理数据。
在城市规划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构建真实的城市模型,规划人员可以更好地预测城市的发展趋势、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影响,并优化城市布局。
例如,利用3D建模技术,可以模拟城市的交通流量,优化道路建设和交通网络规划,提高交通效率。
另外,3D建模技术还可以分析城市的景观与建筑风格,使城市规划更加美观和宜居。
通过引入3D建模技术,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将更加科学、准确和可视化。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中的3D建模技术对于环境保护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使用3D建模技术,环境保护部门可以监测和评估自然资源的状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
例如,通过对地表变化的三维建模,可以及时发现土地退化、森林覆盖变化等问题,并制定相关的保护和恢复策略。
此外,3D建模技术还可以用于动植物迁徙、栖息地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准确建模和分析,环境保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的模式和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
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也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将从建设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牵头,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等相关部门参与,并与各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同配合共同建设的信息化平台。
该平台主要采用了大数据、云计算、WebGIS等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功能,为省市两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全面、准确、快速的地理信息服务。
(一)平台架构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采用了服务构建的思想,采用了分布式、异构、开放的系统框架,具有以下特点:1. 分布式系统:各级政府部门和地理信息服务提供机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一个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2. 异构系统:平台集成了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来自不同的数据源,形成一个异构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输入、输出、分析和存储。
3. 开放系统:平台实现了开放平台的搭建,能够提供标准化的API接口、开放数据集和应用组件,以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二)数据共享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标准化、集成和共享。
数据集包括基础数据、专题数据、采集数据和实时数据等,以及影像、地形、气象、地质、土壤、生态等多个方面的数据集,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地理信息数据。
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数据共享功能通过Web服务和数据服务开放,使得地理信息能够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跨部门共享。
(三)业务协同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业务流程自动化,业务协同、专业支撑、技术支撑等,从而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质量。
智慧城市的三维建模及数据可视化技术
智慧城市的三维建模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智慧城市是指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三维建模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是指将城市的地理信息、道路、建筑物等要素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形成具有立体感的数字市容数字模型。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提供真实感的空间感知,可以通过模拟和实时展示方式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以及城市建设的透明度。
三维建模技术还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虚拟漫游、虚拟展示、虚拟预览等功能。
目前三维建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安等领域。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为规划人员提供真实的城市模型,从而更好的规划城市;城市建设者可以应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城市管理者可以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公安机关可以应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模拟演练和智能监控。
二、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是将城市数据用图形方式展示出来,从而使数据更具有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快速分析和处理城市数据。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城市数据用数字图像、流程图、量表图、条形图、柱状图、饼状图、地图、热力图等方式展示出来。
这些图形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分析城市各项指标,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三维建模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结合三维建模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真实、立体、高度逼真的城市模型,而数据可视化技术则可以在城市模型中展示城市数据,从而使数据更具有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当三维建模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时,可以构建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智慧城市。
在这个虚拟智慧城市中,城市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测城市各项指标,如交通、环保、安全等,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四、三维建模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三维建模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3.08.22•【文号】自然资发〔2023〕158号•【施行日期】2023.08.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自然资发〔2023〕1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测绘地理信息是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新型生产要素。
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布局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为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激活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潜能,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等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测绘地理信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定位,坚持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作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打造统一的时空基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严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底线,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推进。
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加强系统化布局,强化各级基础测绘规划衔接和计划约束力,打通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汇集利用的难点堵点,形成上下左右协调通畅的一体化格局。
坚持应用导向,丰富数据供给。
加强需求和应用牵引,加快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夯实公共数据资源,引导和培育新的需求与应用生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三维城市模型快速更新方法与流程
三维城市模型快速更新方法与流程引言三维城市模型是一种用于模拟和可视化城市的工具,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三维城市模型也需要进行快速更新,以保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详细描述三维城市模型快速更新的方法与流程,以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步骤一:数据采集三维城市模型的更新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取最新的城市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激光雷达扫描等。
具体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步骤二:数据处理与整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建模和更新工作。
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配准、数据融合等。
清洗数据可以去除噪声和异常值,配准数据可以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整合到同一个坐标系中,融合数据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的城市信息。
步骤三:建模与更新在完成数据处理和整理后,可以开始进行三维城市模型的建模和更新。
建模可以使用各种建模软件或平台,如ArcGIS、SketchUp、Unity等。
建模的具体步骤包括创建地形模型、建立建筑物模型、添加道路和交通设施等。
更新的过程主要是根据新采集的数据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修改和调整,以反映城市的最新状态。
步骤四:质量评估与验证建模和更新完成后,需要对三维城市模型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评估可以使用各种指标和标准,如模型的精度、真实性、逼真度等。
验证可以通过与实际场景进行对比,或者与其他可靠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步骤五:发布与应用经过质量评估和验证后,三维城市模型可以发布和应用于实际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中。
发布可以将模型上传到云平台或者网络服务器上,以便用户进行访问和使用。
应用可以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以提供决策支持和可视化展示。
步骤六:定期更新与维护三维城市模型的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焦作市建成三维地理信息平台
resources guide41焦作市建成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张涛河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郑州)区域网建成◎周强 杜佳音规划图上的房子建成后是什么样子?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交通方便吗?这些原本要等房子落成后才能回答的问题,现在却能先觉先知。
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自筹资金50万元,利用数字焦作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层次开发应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将三维数据采集、入库,建成了覆盖全市域的城市三维模型数据库和25.5平方公里主城区地形三维模型,并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三维仿真应用系统,这标志着该市全面迈向“数字时代”。
焦作市三维模型城市项目区建设的范围,北至火车站南广场和人民路以北200米,西至民主路以西和普济路,南至韩愈路和新河商务区南边界,东至规划文昌路,包含火车站南广场需拆迁建设地段,锦江现代城、都市花园、锦绣江南、南水北调安置小区、亿祥东郡等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迎宾馆,整个规划新河商务中心区等焦作市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重点项目区共25.5平方公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二维技术手段已不能满足城市规划与监督管理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多维动态空间分析要求。
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利用数字焦作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层次开发应用,所有基础数据(DLG、DEM、DOM)均为数字焦作项目建设成果。
该项目是焦作市三维城市建设的初步尝试,旨在达到城市三维立体可视化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能叠加各部门专题数据,进行二、三维数据联动。
项目通过数据库不仅可以把现有整个城市的地形地貌、建筑物等信息“搬”到平台上,再造一个虚拟城市,还可以把规划中的建筑在平台上显现出来,让人们提前知道建筑落地后的实际效果。
利用这个仿真环境,可以进行空间距离、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地表距离、平面面积、地表面积量测计算,并显示出结果;可以进行飞行模式漫游演示、规划对比分析(双屏显示)、日照分析、流域淹没分析、土地利用分析、叠加空间管制区图层;可以为规划、国土、城建、公安等部门提供直观的基础数据和合理的方案分析等,从而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三维空间参考,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5)等值线插值
根据各局部等值线上的高程点,通过插 值公式计算各点的高程,得到DEM。
等值线插值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输入 等值线后,可在矢量格式的等值线数据 基础上进行,插值效果较好。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等高线输入方法与插值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等高线的输入原则:
·计曲线作为控制地形的同骨架,必须全部无误地输入。 ·有选择地输入首曲线,选取原则是: 1) 山顶最高处首曲线必须输入。 2) 沟底和山脊变化大时,所选的首曲线应该“搭肩”输入。 3) 鞍部首曲线一般要求全部输入,但对于首曲线拥挤的鞍部,
·提 供 平 坦 地 区 和 城区的匹配与编辑 模块。 ·DEM自动拼接。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a arctgb / a
按22.5度的方位角间隔由正北顺时针划分 为16个方位,每级取值范围为11.25度。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7)地表粗糙度
反映某一面积单元内地势伏变化的复杂 程度,是地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
R
A实
/
A坡
n
sec
Ri
Ai
/
n
Ai
i1
i1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8)坡面形态
缺点:
在平坦地区出现大量的数据冗余;
·若不改变格网大小,就不能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
。 ·在视线计算中过分依赖格网轴线
b.不规则三角网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DEM的生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1)人工网格法
将地形图蒙上格网,逐格读取中心或角 点的高程值、构成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
(2)立体像对分析
并对三种不同类型的速率文件,分别建模。 3) 有100个油井的t地区油井数据,Z为深度。 4) 中东石油趋势分析,Z值为1970年到现在的年份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维城市建模升级与扩建项目采购项目技术要求(一)概况1、项目名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维城市建模升级与扩建。
2、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精细化的三维城市模型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数据框架的重要内容。
本项目将在原有20km2城市三维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数据覆盖面积,同时将其中15km2一般精度三维模型升级为精细三维模型,达到眉山市区精细模型完全覆盖,同时实现实景城市三维模型全覆盖。
根据2013年6月14日眉山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签订《建设美丽眉山、天府花园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双方将共同促进“数字眉山”建设。
通过两套三维模型数据的建设,将有效加快眉山市“数字城市”建设,加强四川省、眉山市地方测绘联动推进机制,确保测绘保障协议的落实。
(二)建设目标采用CAD三维建模方法对主要建筑物进行构建,运用基于二维GIS图形方法对普通建筑物进行批量建模,完成眉山市城区精细三维模型制作;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四川省眉山市城区范围倾斜航空影像,完成眉山市城区实景三维模型制作。
(三)建设内容根据项目要求,本次项目中眉山市精细三维建模的任务面积约17km2,一般精度模型升级的任务面积约15km2,东经大约103°79′-103°89′,北纬大约的范围30°00′-30°10′。
眉山市实景三维建模的任务面积约50km2,东经大约103°78′-103°89′,北纬大约的范围30°00′-30°10′,具体如示。
(四)建设时间项目建设时间2015年6月-2015年9月,预计4个月,因不可抗拒力造成的项目工期延误需及时报相关部门。
(五)技术要求一、眉山市城区精细三维建模1、照片采集要求(1)整栋建筑要有完整的照片,还要有一些能充分说明建筑的三维关系的侧解度的照片。
(2)正立面尽量拍全上下立面。
如果不能拍全,则把上下分开拍摄,例如分别拍摄裙楼和主体建筑。
(3)立面贴图素材照片尽量避让植物、行人、汽车和其他遮挡物。
(4)建筑主入口尽量不要有任何遮挡,单独拍摄作为贴图素材。
(5)建筑名称文字或标志单独特写拍摄,作为贴图素材。
(6)必须有照片说明建筑和地面的关系,尤其是建筑和街道的关系,街道出入口的关系。
(7)采集的照片应位置、指向清楚明确,并仔细无遗漏,。
(8)照片采集完成后,分区存放。
2 模型制作要求2.1基本要求(1)以“米”为计量单位;(2)在满足各级别模型细节层次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几何模型的面数;不应存在漏缝、共面和废点等;(3)模型制作必须使用捕捉工具,相交的点需焊接,禁止产生漏缝模型或重叠闪烁现象。
(4)禁止使用镜像工具,如有镜像物体必须使用XFORM工具,再使用NORMAL翻转法线,避免镜像物体导入平台后模型偏移、飞出或轴心点错误现象。
(5)所有模型必须转换成可编辑多边形。
2.2建模内容2.2.1 建筑模型(1)须建实体模型的建筑物是指永久性建筑,含台阶、阳台、飘窗、永久性装饰、人字型屋顶、屋顶架子(方柱状或圆柱形)、柱子等建筑物附属物;(2)活动房屋、临时性建筑、拟于近期拆迁或正在拆迁的建筑不包含在本标准内;(3)正在施工的地面根据实际情况平铺草地或铺砖。
2.2.2 地形模型采用DEM与DOM叠加方式进行三维地形模型制作。
2.2.3 交通模型(1)道路,包括城际公路、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等,路面以DOM为准;(2)地面上轨道交通,包括铁路、轻轨等;(3)桥梁,包括高架桥、车行桥和人行桥等;(4)道路附属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路沿、植被隔离带和栅栏等。
2.2.4 植物模型植物要素主要内容包括:道路两旁成行的行道树和绿地以及公园、社区、庭院的景观植物。
2.2.5 水系模型水系要素模型主要包括水面、河床、码头、河堤、护栏、防洪墙(堤)等内容。
2.2.6 其他模型主要包括辅助设施及美化设施两部分。
辅助设施包括:电话亭、信息亭、治安岗亭、健身设施、大型娱乐设施、垃圾筒、路灯、导览指示牌、交通标示牌、交通信号灯、公交站亭、防撞桶等。
美化设施包括:雕塑、壁饰等。
2.3模型制作技术要求2.3.1建筑模型制作本项目建筑模型制作标准如下表:表5-1 建筑模型制作标准其他要求:(1)Ⅰ-Ⅱ模型要真实反映建筑物体的外观细节,侧面上的阳台、窗、及各项附属设施都清晰表现,且侧面轮廓线反映侧面上的细节,在沿建模物体漫游时,模型观感与原物体表现一致。
模型使用的纹理材质与建筑外观保持一致,反映出与实际相符的图像、颜色、透明度等,区别出砖、木头、玻璃等不同质地。
纹理中尽量不要含有建模物体以外的物体,物体的立面及屋顶变化细节要清晰可辨。
纹理贴图单边像素不超过1024。
单个模型在max里三角面数应控制在4000个以内,特别精细的模型三角面数不超过6000个,标志性古建面数根据实际表现效果进行放宽。
(2)Ⅲ-Ⅳ模型模型的屋顶反映出屋顶的结构形式,如坡屋顶、平屋穹顶等。
门廊、屋檐、檐廊等用贴图表现,普通台阶、烟囱、城墙、栅栏等附属设施不表现。
单个模型在max里三角面数应控制在1000个以内。
2.3.2 地形模型制作地形模型应为反映地形起伏特征、地表形态及其影像的模型;DEM格网单元尺寸不小于2.5m×2.5m; DOM分辨率不宜低于0.2m。
2.3.3 交通模型制作模型应基本反映道路的起伏、车道、隔离带、路灯、交通站点,交通指示牌等,路面纹理以DOM为准,附属设施可采用标准纹理和通用模型建立和表现。
2.3.4植物模型制作植被模型宜采用单面片、十字面片或多片面的形式表现,宜采用标准纹理,基本反映树木的形态、高度、分布等主要特征。
2.3.5水系模型制作河堤、护栏、防洪墙等其附属设施都主体建模表现,水面、河床依托地形模型表现。
2.3.6其他模型制作其他模型应以实际测量数据为依据,结合真实的纹理图片,宜采用单面片、十字交叉面片、多面片等方式表现建模物体的基本形态、样式、高度、分布、位置及纹理特征,纹理宜采用简单贴图。
2.4 纹理制作要求(1)贴图文件名要按照项目要求的模型贴图编号规则进行命名(参见模型贴图命名标准);(2)贴图文件像素尺寸必须符合2的N次方,最大不超过1024,正方形或长方形均可,宽或者高的像素数大小不能超过1024,保存时保证分辨率为72,图像品质为8 ;(3)贴图长宽比不能太大,贴图长宽比最好为1:1,1:2,控制在1:4(或4:1)以内。
太长太宽的贴图,要将模型面进行分割,再单独贴图;(4)贴图处理要接近真实,当照片有透视角度时,处理贴图时要去除透视角度,做到横平竖直;(5)保证贴图的透视关系矫正准确,所有贴图的门窗,层高线,字体,建筑立面等须保持横平竖直,清晰可见,层高及楼层数据要统一,层高线对齐,贴图上不允许有半个床,半个门,半个人的不合理情况,贴图不清晰的情况需自行制作贴图;(6)照片中有其他遮挡物时(人,车,植物,电线杆,衣物等),需处理干净(有特殊要求的予以保留),有眩光的必须去除眩光(7)必须保证贴图的真实性,不得擅自篡改,建筑物模型中的标志性文字(如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商业楼、公共建筑的名称)须与实际一致;(8)对照片的变形部分需作纠正处理,减少视角或镜头畸变引起的变形;(9)一张贴图内尽量不要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的重复元素,重复贴图前后左右的色调,高度要统一,不能出现重复贴图的拼接;(10)为降低数据量,建筑物模型中的镂空、围栏、装饰性花纹等特征使用透明纹理进行表现;(11)建筑物非永久性附属物(如空调室外机、雨水管、水箱、防盗网、节日宣传性标语、临时性贴画)、污浊部分、玻璃墙面的倒影等原则上不得表现;(12)建筑物墙体分割线与墙体的对比度不能过大,整张贴图保持色彩均匀,墙体为墙漆或单色的贴图像素宽尽量不超过64×64;(13)纹理不得直接使用RGB纯色,对于接近纯色的纹理,需要给予一定值得杂色,纯黑色只能作为透明贴图使用,不能作为其他贴图;(14)普通贴图使用*.jpg格式,透明贴图使用*.png、*.tga格式文件,贴图只能用第一通道。
3、数据格式要求本项目数据成果要求提供以下数据:三维地形文件、三维模型源文件、模型贴图文件、平台三维模型文件、平台三维模型关联文件以及三维场景集成文件。
数据格式要求分别为:提供Skyline或伟景行等主流三维地理信息软件需要的文件格式。
4、命名与存储要求4.1 模型命名原则本项目三维模型的命名遵循如下原则:(1)命名具有可扩充性;(2)模型和纹理的命名具有唯一性,并且模型和纹理名称相互对应;(3)命名简明、准确、合理,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表示。
4.2模型命名方法本项目三维模型的命名由行政区代码、建模单元编码、模型类型和模型顺序号四部分组成。
其中为了使命名简洁、准确、合理,行政区代码采用建模区眉山市汉语拼音首字母“ms”表示。
建模单元编码由按规则划分的两位数字建模单元表示,建模单元的划分依据以下原则进行:(1)以稳定和完整的自然地形(如:河流等)、街道等为界,尽量保持边界的稳定性和地理要素几何上不被切割;(2)保持建模单元内历史、景观、生态等要素的相对完整;(3)建模单元要完整覆盖建模区域且无交叉;(4)建模单元大小尽量均匀,不能出现过大过小的单元。
模型类型按照地形模型、建筑模型、地面模型、植物模型、交通模型、水系模型和其他模型划分,采用各类别名称用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如表3-1)。
模型顺序号为各类地物要素的四位数字随机顺序编号。
三维模型纹理命名与模型名称相对应,命名方式与模型命名方式相同。
表4-1 三维模型类型码参考表4.3模型存储本项目三维模型存储方式需按如下原则进行:(1)模型数据存储目录中,不能使用中文名称,必须以英文和数字进行命名;(2)各代码、编号必须与模型命名方式中保持一致;(3)模型文件和与之对应的贴图文件在同一目录下。
5、数学精度要求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图,竣工测量、规划设计图等数据,并严格按照CAD制作。
二、眉山市城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1、影像获取要求下视影像地面分辨率0.07-0.08米,为减小高层建筑摄影盲区,要求影像航向、旁向的重叠度均达到70%,航飞时倾斜平台自带POS系统。
2、航飞辅助要求航飞时,地面需架设2个GPS基站以便POS数据差分;地面cors站采样频率要求调成2HZ。
3、控制点布设为提高模型精度,要求在摄区内按“每间隔3条航线,在航线的首、中、尾各布设一个点”原则布设控制点。
4、区域网平差要求区域网在平差时,需将1套正视和4套斜视影像数据进行联合平差。
(六)成果内容1、眉山市建成区精细三维模型数据(包括贴图,.max文件等);2、两年内免费进行精细三维模型数据现势性更新一次(针对贴图变化);3、眉山市指定区域倾斜航空影像;4、外业控制成果;5、区域网联合平差成果;6、眉山市指定区域实景三维模型;7、提供skyline和伟景行等主流三维地理信息软件的三维模型数据工程文件;8、建立城区实景三维模型运行、管理、更新平台,实现三维模型与二维数据联动,实现与现有DEM模型叠加,实现部分要素对象化,实现局部手动更新等功能;9、三年内免费维护系统更新升级;10、免费培训技术人员,直至熟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