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合集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美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美起来

关键词 :激情 导入 ;深情 朗读 ;扣动 文本 ;捕捉 生活
中图分类号 :G 6 3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2 8 — 2 8 9 — 0 1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也明确指 出 “ 培养学生高 尚的道德情
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 的人生态度是
语 文 ” 的环 境 中学 习语 文 。 2 0 0 7年 3月 的 一 天 ,我 在 看 电视 时 无 意 看 到 了 2 0 0 6年 十
这样 ,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 , 文 中个性各异 的精神世界 ,
情感 世界 ,伴 随着语言 的流 淌 ,叩击学生 的心扉 ,在学生的心 灵深 处弹奏 ,引起悦耳的共鸣 。 二 、 深 情 朗 读 , 拨 动 情 弦 “ 把作 者 的感 情恰 如其分地 传达 出来 ,激 昂处 还他个 激 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 婉”( 叶圣 陶语) ,那 么 ,老师 的深情 朗读 就 能使教 学艺术锦上添花。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通 过动情的语 言 ,特别是教师充满感情 的朗读 ,来直 接给学生一种美 的情感 输 入 ,使他 们很快体 味 出作 者的思想 感情 。如 在教< < 乡愁 们感染 ,丁小兵 “ 这 个用左手敬军礼 的人 ,我们以他为骄傲 。战 时敢舍身 ,平 时能 忘我 ,从逆 境中挣扎启程 ,在顺境 中保持清醒 。沙场 带兵 敢称 无愧无悔 ,把守 国门能说 有骨有节 ,他像一把号角 ,让理想 与
弦” ,以情动人 , . 以美感 人 ,就能打造 出富有生命力 的语文课 堂, 并 以此来打开学生心灵 的门扉 , 收到事半功倍 的最佳效果 , 让语文课堂 因情而美 。那 么 ,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 的美好情

创造性复述,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

创造性复述,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

创造性复述,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在语文课堂中,创造性复述是一种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创造性复述,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创造力。

本文将讨论创造性复述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别样美丽。

创造性复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通过朗读或背诵来记住课文内容,但这种方式往往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通过创造性复述,学生们需要重新表达原文的意思,并且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还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创造性复述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来重新表达文章的内容,这就需要他们运用到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用更生动的词语来表达,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别样美丽呢?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复述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创造性复述来重新演绎文章的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老师可以在创造性复述中加入一些竞赛元素,通过评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评选活动,让学生们在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然后通过投票或评审来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锤炼教学语言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锤炼教学语言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卷, 教师的语 言就是这幅画 中的每一根线条 和每一 笔色彩 。课堂 中优美 、 听的语 言会 动
个想法 , 它想干什么 呢? 在这堂课的一开始 , " 就用它的声美 、 情真
抓住 了我 的听众— — 孩子们 的心 , —一 调起 了他i - > 探究 的热 情 , r - ] J @ 更 重要 的是渲染 了课 堂美的氛 围, 着孩 子们的心灵开始步入 了 带
五、 志畅神 , 悦 生成 “ 志趣 ” 美
契合 。我们可 以利用 多种教学 方法和手段 使教学 内容变得 更生 动、 更形象 , 以充分激发学生 的 自由想像 , 使想像在现实材料 和已
往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无 拘 无 束 地 驰 骋 。 从 而 对 当 前 材 料 和 以往 经 验 进行变异 、 合 、 工而构成新的体验。 组 加
黼 教 学 鲁 题
射镧嘴蜘嘲缈I 赋
通过 与文本的对话 , 明白作 者对青海 湖的喜爱 , 那是 一种贴 近 自
然 后 发 白内 心 深处 的情 感 。
三 、 游 怀 想 。 现 画面 美 神 再
审美活动 中凭借情感 的牵 引 , 自己移入 观赏 对象 , 将 从而实现 “ 物
我 合 一 ” 以获 得 具 体 的 审美 愉悦 的 过 程 。教 学 中 , 还 特 别 注 意 , 我
抒 胸 臆 , 情 而 生 动 地 再 现 这 梦 幻 的美 分 不 开 。 于 是 , 鼓 励 学 深 我 生 “ 游 怀 想 ” 尽 情 展 示 家 乡景 色 的 画 面 美 , 要 求 学 生 用 一 段 神 , 并 话将 家 乡 的 山 、 、 乡的 春 花 、 乡的 秋 风 …… 流 露 于 笔 端 。这 水 家 家 个 教 学 活 动 的设 计 不 仅 丰 富 了 学 生 的 审 美 体 验 , 启 迪 了思 维 , 更 引发 了想 象 , 学 生 的审 美 情 趣 提 升 到 了 一个 新 的境 界 。 让

让语文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让语文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让学 生 自主 选择 、设 计 , 、舞 台表
演如 何 才美 。
文学 作 品 的意境 之 美 、形 象之 美 、主题 之 美等 等需 要 阅读 者 潜 心
良好 审美 氛 围的重 要 一环 。如课 堂
情 境 的巧 妙设 置 、教 学过 程 的科 学
教 师 的形 象 、举 止在 整 个教 育 过程 中具 有 不 可 忽 视 的美 育 作 用 。 教师 的发 型 、服饰 、语 言 及 动作 等 都 是 学生 审 美的 内容 。很 多优 秀 教 师不 仅知 识 渊博 、才 华 出众 ,而 且 服饰 仪 表 、举 手 投 足都 颇 具 风 范 , 带 给 学生 美 的熏 陶 。 比如有 教 师不 仅 注意 平 常 的形 象 塑 造 ,而且 在讲 特 定篇 目时还 会 特 意 装扮 ,配 合 讲授 ,比如 某篇 祭
调 控 等 ,加 上教 师 热 情 、真 挚 的 态 度 ,语 文课 堂将 处 处显 美 。 “ 轻 抚 中华 历 史 的 尘 烟 沙 幔 , 萧瑟 秋 风 中 ,一 位 才情 四溢 的女 词 人 朝 我 们 缓缓 走 来 。她 轻 移 莲 步 , 衣 着 淡雅 、面容 憔 悴 、神 情 凄 苦 。 ” ( 语 文轩 《 声 声 慢 教 学 设 计》 如 此凄 婉 的调 子 、文学 色 彩浓
阐发 。课 本 剧的 表演 是对 文 本美 的
个极 其 重要 的方 法就 是 诵读 。通
过诵 读 ,感 悟 《 涛经》 语 言 的押韵 和 重章 复沓 之美 ,欣赏 杜 甫诗 歌语 言 的抑 扬顿 挫 之美 ,比较 李清 照 和 辛 弃疾 的 词作 的绮 丽柔 美 和豪 壮恢 弘 等等 。
… …
阅 读 、仔 细 品析 才 能 深 刻 感 悟 到 。 比如 通 过 品 析 ,欣 赏 《 孔 雀 东 南 l £ = 》中刘 兰 芝 的多才 多 艺 、聪 慧勤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文 学 与 美 术 可 谓 一 对 又 造 或 视 觉 艺 术 ’ 通 常 指 的 是 绘 画 和 雕 。
痕 , 致 宁静 , 翁 泊舟 独钓 , 景 一 悠 然 自得 , 充满 了诗 情 画 意 。通 过 赏 图 和 语 言 的解 析 ,学 生 充 分 展 开 了想 象 和 联 想 , 评 绘 画作 品 , 点 品 评 诗 歌 意 境 ,找 到 了诗 和 画 叶蕴 1 藏 的 物 我 无 问 、天 人 合 一 的 美 好 境 界 ,仿 佛 和 诗 人 在 生 命 情 感 卜 遥相 契合 ,实现 了读者 和诗人跨 越 时 空 的 沟通 。 二. 画悟情 : 语 文教学中 , 绘 在 运 用 绘 画 引 导 美 术 专 业 的 学 生 理 解 文 学 作 品 是 一 个 行 之 有 效 的 方
的诗《 面朝 大海 , 春暖花开》 , 时 老 师先指导学生 朗读诗作 ,并讲 解 海子创 作这 首 诗时 的精 神世 界 , 以 及 诗 中所 饱 含 的 情 感 ,再 让 学 生 用 自 己 的 画笔 绘 出 他 们 所 理 解 的 海 子 的 内心 世 界 。 学 生 们 将 自 己 的 感 情 融 人 绘 画 之 中 ,有 的 绘
术, 两者相互 渗透 , 相互依存 。美 术作 品与 文学 作 品密 切相 关 , 其 往往 蕴藏 着 丰富 的情 感色 彩 , 更
易 于 激 起 学 生 的想 象 和 联 想 , 陶
冶 人 的 情 操 , 此 , 语 文 课 教 学 因 在 中借助绘 画作品再现情 境 ,传 达 情感, 能扩大学 生的视野 , 高他 提
们 学习语文 的兴趣 ,培 养其 丰富 的想 象 力 和 创 造 力 。 语 文 课 教 学 中 ,绘 艺 术 的 引 入 ,可 以通 过 出 示 与 课 文 内容

让“美”充满语文课堂

让“美”充满语文课堂

让“美”充满语文课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习语文兴趣不浓,甚至讨厌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寓教于乐,使学生进入轻松快乐的课堂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一、课前5分钟演讲,让学生由怕说到敢说,把“说话”美带进课堂上课开始,笔者让学生自己走向讲台发表演讲。

但学生往往因羞涩腼腆或信心不足而不肯开口“说”,久而久之就形成惰性。

因而,笔者首先要根除他们心中这一最大障碍,激发他们“说”的兴趣。

笔者的做法是降低演讲的难度,树立学生的信心。

在训练中如果一开始难度过大,必然会使学生望而却步。

所以,在训练之初,笔者一般只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

如每次接到一个新班,笔者总是让学生先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喜好的科目及原因等简单的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很熟悉的,所以都能比较流利地介绍有关情况。

这时,笔者对他们及时地进行肯定,让学生觉得开口说话并不难,从而信心倍增。

如果学生还是不敢说,笔者就启发学生讲故事,或者电视剧里的情节。

有时,笔者还津津有味地和同学们一起谈论电视剧里的情节。

别看这些学生平时不说话,一谈到电视剧就打开了话匣子。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由怕说到敢说,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二、利用音乐、图片,引导学生朗读,把意境美带进课堂朗读是一个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和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

如,在《山中访友》一文中,作者在访问古桥、森林、白泉等老朋友时,运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它的美丽和意境,笔者为学生配上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借助表演,揣摩文章内涵,把表演美带进课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物多么迷人,描述的事情怎样感人、有趣,学生就是无动于衷。

让美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让美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让美在语文课堂中绽放法国艺术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美。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用导语感受开始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

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海浪阵阵,波涛滚滚。

有一条小船,在风口浪尖上颠簸。

船上的人吓得不知所措。

一个浪头过来,船翻了,一人落入茫茫大海。

此人不会游泳,周围又没有其他船只,连呼救都不可能,看来此人必死无疑。

但奇怪的是,这个人没有被海浪吞没,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岸边。

原来这个人掉进了死海。

为什么掉进‘死海不死’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这个导入,老师用形象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为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二、把握诵读体会吟诵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

吟诵的时候,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是学生齐读,还可以是分角色朗读。

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

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引导学生要读出“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惊讶”“吕蒙的调侃”。

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题 , 可 以 是 一 次 z z, 活 动 。 如 : 执 教 《 弓之 鸟 》 也 J J的 ,, 例 在 惊 时 , 篇 就 布 疑 设 阵 : 现 在 , 中飞 着 一 只 大 雁 , 家 想 开 “ 空 大
想 , 什 么办法 能把 它打 下来 ? ” 生凭 经验 纷纷 说 , 用 学 用 箭 射 , 枪 弹 … … 至 此 , 师 首 先 肯 定 学 生 的 回 答 是 正 用 老 确 的 。但话 锋 一转 , :可是 , 时侯 有 个 射箭 能手更 说 “ 古 赢 , 只拉 弓不用 箭 , 的一声 就把这 只 大雁 射 了下来 , 却 嗖
意境 , 必须在 教师 的 引导下 , 住作 者所 描写 的景物 , 就 抓 结 合 作 者 的 情 感 , 系 自 己 的 阅 读 经 验 , 飞 学 生 的 想 联 放 象 , 学生 深 入作 者 所 描 写 的意 境之 中 , 就 是想 象再 让 这
富 有 经 验 的 教 师 很 重 视 导 语 的 设 计 , 们 善 于 抓 住 他
这 究 竟 是 什 么 缘 故 呢 ? 答 案 就 在 课 文 中 , 大 家 仔 细 阅 请 读 课文 , 谁先找 到答 案 。” 语 巧设 悬念 , 学生 进一 看 导 为 步 体 验 教 材 中 的人 物 美 起 到 一 个 铺 垫 作 用 , 强 烈 地 吸 它 引学生 积极 主动地 参 与审美 教学 活动 。

段 风 趣 生 动 的 语 言 , 可 以是 一 幅 优 美 宜 人 的 画 面 , 可 以 是 ~ 段 轻 松 明 快 的 音 乐 , 可 以 是 一 个 蕴 含 哲 理 的 问
造 的过 程 。 这 个 过 程 中 , 以 以作 者 的 思 想 情 感 为 经 , 在 可 以作 者 描 绘 的 景 物 为 纬 , 想 , 引导 学 生在轻 柔 的旋律 饮 时 我 中 闭 上 眼 睛 想 象 西 湖 晴 雨 天 气 的 变 化 及 美 丽 , 而 体 会 从 作 者 热 爱 祖 国 山 河 的感 情 。 读 诗 歌 时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就 再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摘要:美的事物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共鸣,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摸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和方法,能让语文课堂美起来,让美在学生的心灵绽放,让中职语文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中职教育审美情趣语文课堂教学途径心理学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辞兼美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课堂美起来,让美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美起来呢?我觉得首先要明确新课程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审美要求是什么。

譬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甚至进一步还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主题,在联系背景的情况下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在写作中要有真情实感,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要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等等,这些具体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其次是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和方法。

在平日的教学中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及时总结。

我认为有如下途径。

1.恰当利用教学情境的审美功效“情境有认知、审美、创造等功能。

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是审美。

进入情境是一个心理过程,它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美感活动有关,这是教学情境所以具备审美功能的前提。

”吕叔湘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让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感情,借助于情感教育,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净化思想,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任何形式的表面化的政治思想教育都是绝对取代不了情感上的熏陶的。

在语文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美的情境,很好利用文本中的信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体验。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课本剧应运而生。

课本剧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表演。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丰富。

一、课本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往往觉得乏味枯燥,对课文内容缺乏兴趣。

而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的方式,身临其境地体验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本剧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本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的核心在于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生需要在表演中进行台词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这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也可以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来构建角色形象,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课本剧能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在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表达不同的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的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突和情感碰撞,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课本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课文内容,而是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的方式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内容中。

这种参与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学生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本剧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角色分配、台词排练、舞台表演等一系列的协作工作。

美丽课堂,让语文美丽起来——小学阅读教学课堂的表现形态初探

美丽课堂,让语文美丽起来——小学阅读教学课堂的表现形态初探
美丽 。
和 终极 关 怀 ,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 在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的 基 础上感受 文本的精神力量 和情感意蕴 , 在 自由 的 境 界 里 洋溢精彩 , 在 钟 情 的世 界 里 情 趣 横 生 , 在 精 神 的境 界里 行
云流水 , 师生 如 沐 春 风 , 如浴春雨 , 学 生 的语 文 素 养 和 个
体验 , 拉 近 师 生 的距 离 , 学 生 体会 到水 给扬 州这 座城 市 添 了风 景 , 增 了灵气 , 生 活在 水 乡的孩 子 是幸 福 的 、 快 乐
的 。 接 着 播 放《 涛 涛 的故 事 》 视频 , 体 验 缺 水 的苦 涩 , 让 涛
涛 与水 乡 的 自己形 成鲜 明 的对 比, 引 起 学 生 情 感 的 共 鸣 。这 样 的 课 堂 导 人 情 境 创 设 , 唤 起 学 生 原 有 生 活 经 验 中的 感 性 认 识 , 才 能产 生生 命 的 活力 , 折 射 出课 堂 生 命 的
美 丽 。可 现 在 有 的课 堂 , 文本 被 老 师分 析得 支离 破 碎 , 没 有 美感 可言 。
深 的精 雕 细 刻 。
二 、创 激 情 四 射
美 丽 课 堂 需 要 教 师 用 浪 漫 的情 怀 去 创 设 适 宜 的 教 学 情境 , 使 学生产生心 灵的共鸣与创 造的灵感 , 引起惊 叹 ,
点燃 思想 火 花 , 引发课堂里的多维互动 , 和 谐 地 推 进 思 维 的层 次递 进 。
名 师 的课 堂 值 得 我 们 借 鉴 , 如 窦桂 梅 老 师 的没 有 “ 围 场” 的课堂 , 和孩 子 们 围坐 一 圈 , 柏 拉 图 式 的谈 话 , 闲 闲 地 叙, 淡 淡 地 笑 —— 漫 谈 、 朗读 、 解句 、 拓 展 — — 于 恬 淡 从 容 的氛 围 里 , 课 堂如一 幅绿 意 浓浓 的 画卷 , 体现 “ 智 慧 之 美” ; 薛 发根 老师 “ 大道至简” 的课堂 , 简 简单 单教 语 文 , 扎 扎实实促发展 , 体现一 种返璞归 真的“ 简约 之 美 ” 。 而 我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的音乐, 模仿 《 》的 巷 语言来描写我们
“ 零距离接触” 让 自 , 己充满激情.积扳
“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
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 例如,在 检查背
诵时, 我把学牛请上讲台 上来. 目的 其 是锻炼学生面对众人的坦诚 自 若的自 信
心,如果掌生背诵好的话,我首先带头 同学也纷纷
握怍品中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创造的情
境,当 然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反之, 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 学生 对作品中人物、 景象的想象, 那么. 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受到 深深感染。我在讲 0 这一课时, 巷≥ 让 学生抓信描写巷的特点的 句,加之本 语 文非常典雅的用词,伴着 《 寒鸦戏水 》 表示自 己的鼓励, 背诵者则凶受到鼓励 而 心情愉悦,下次背诵时就想更好地表 现 自己. 学习劲头高涨,这样会收到意
之而奋斗的重要 目 它们既是美,也 标
染力。_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 牛
言,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是善。请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人们
千方百计没计美的教学思路、美的板书,
要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 “ 设
身处地 , 激昴处还他个激昴, 委婉中还 他个委婉。 如, 讲授 《 ”比 存 _ i峡》 时我 这样讲: “ 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 神奇多娇, 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
三峡未经整治,水流急, 暗礁多,江湾 杂, 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只与 生命。虽当 ‘ 夏至江陵,沿溯阻绝 ” , ’

文— 作 者简介——背景介 一 一 — 划分 段落 ——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的学 习,使语文课 枯燥、乏味 、 缺乏美的教 育和美的熏陶, 虽然时过境迁, 语文教 改方兴未艾, 由于传统的影响, 但 语文 课的某些陈觇陋习难以根除。在今年我 接到仞一的 新教材时,深切地感受到了 新课改的脉动,怎样改革传统沉闷的语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论文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论文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美”带到课堂上,把“美”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美”的耳濡目染中愉快地获取知识;在美的享受中启迪心智;在“美”的熏陶感化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爱美是人的天性,是普遍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种不需要外力推动的心理倾向,已经显示出一种趋向着某一个目标的“力”,影响着他们的情感、行为及人格。

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结果只剩下对字、词、句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美学色彩被严重忽视了,这样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记忆、理解活动,学生的审美需求得不到满足,怎么会产生愉悦的情绪?怎么能丰富精神世界?又怎么能获得享受美感的快乐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少年,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或人情之美。

教学实践表明,从“美”着手,体现语文教学的美感性,让学生受到美感的熏陶,必有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

下面,我先从美的教育功能来谈谈。

首先,美能陶冶情操。

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是语文学科美感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感性教学,由于它的可感性、愉悦性,使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而产生积极的的情绪反映,当学生持久地、多侧面地获得美感,就会一次又一次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可逐渐培养起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

其次,美能发展个性。

教学的美感性,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塑造美的心灵,使他们能形成对美的追求,把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

求美的目标又必然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行为准则,爱美必然择善而行,“从善”必“弃恶”,“爱美”必“痛丑”,即所谓“知美丑”“识善恶”。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文章的言辞美 , 体验作者的情趣
美 。 这样 的诵读学生 学得轻松 愉
快 , 收 到 了 良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也
能提 高他 们 学 习 语 文 的 兴 趣 。
三 . 细 嚼词 句 , 美在 品味
语言是文章 的基本材料 , 语
言美是语 文教材所选课 文 的特征
之 一 。 文章 美 的语 言 主要 指 准
偷偷地 从 土 里 钻 出来 , 嫩 嫩 的 ,
绿 绿 的 。 ” 其 中 “ 偷偷地 ” 和
钻 “

既 写 出 了春草 破 土 而 出 的
挤劲 , 又 写 出 了不 经 意 之 间 , 春 草 已悄然 而 出的情 景和作者惊喜
的感 觉 。 同时 这 两 个 词 也 使 无 意
识 、 无 情 感 的小 草似乎 有 了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 出 “ 语文课程
还 应重视提高学生 的品德修养和
审美能力情趣 , 使他们逐 步形 成
良好 的个 性 和 健 全 的人 格 , 促 进
德 、 智 、 体 、 美的和谐发 展 ” 。
那么 ,
如何让 语 文课 堂
美 “


来 呢?
一 .创设 情境 , 美在氛 围
心 理学研究显 示 , 美 的事物
让学 生 反 复地 读 , 在 读 中去 领 悟
语 文 的一
切 试想 一


篇好文
章 , 不 读何 以 明其言 ? 不 读何 以
晓其义 ? 不 读何 以感其情? 不 读
何 以悟其道 ? 若想正 确 朗读 , 需
教 给学 生 一 些 朗读技巧 , 停 顿恰
当, 轻重适 度 , 起伏跌宕 , 抑扬

让美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

让美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

让美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老师引领学生共享美好意境的知识天堂;应该是充满活力、老师与学生共舞的生命舞台;应该是跳动着文学音符,是学生思想能够自由飞翔的蔚蓝天空……总之,语文课堂应该是纵横古今、活力四射的,语文课应该是时而活泼欢快,时而沉静严肃,时而奔放豁达,时而温婉细腻的。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伴随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始终有一种美的享受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的愿望,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有了美的灵魂。

一、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欣赏美语文课堂中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教学时应注意挖掘,让学生在细细的品味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语音美、语意美、文字美熔铸于一个个貌似平常的方块字中。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汉字的美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优美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形象的释义,往往能激发学生对美的遐想。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组描写夏天的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

虽然只是简单的十二个词语,但由于编者独具匠心的编排,就把学生带入到如诗如画的境界:夏天的晚上,祖孙三人坐在竹椅上乘凉,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小丁丁听得入神了,思绪飞上了遥远的天空。

而本组词串中一、三、四排最后一个词语中的字都押“ing”韵,学生在朗读时就能充分感受到语音、语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出韵味和美感。

人性美、亲情美、自然美、意境美……无不熔铸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之中: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绮丽,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有《沉香救母》中的母子情深,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洒脱,有《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的“生死考验”的悲壮……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再现等途径让学生欣赏美。

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边听《化蝶》的音乐,边欣赏蝴蝶谷美丽的景色。

让语文课堂教学美起来

让语文课堂教学美起来
比的 。
课 堂 教 学 的艺 术 性 和 感 染 力 。教 师 可 以用 独 具 匠 心 的板 书 , 明 扼 要 的 形 态 提 炼 出最 大 的教 学 容 量 和 复 杂 教 学 简 思 维 流 程 。生 动 活 泼 , 观 形 象 的 多媒 体 教 学 手 段 也 能 直 够 形 象 再 现 文 本 的 精髓 , 助 学 生 理 解 和感 悟 文 本 。 帮
局 要完 整 , 且 审 美 的视 点 应 集 中 。 而
1开讲 激趣 。 同 电影 的开 篇 , 开 始 要 把 学 生 的 注 . 如 一 意 力 吸 引 过 来 诱 发 学 生 与 课 文 相 应 的感 情 , 起 学 生 的 激
兴 趣 , 渲 染 气 氛 、 直 观 道 具 、 风 光 导 游 、 描 绘 精 或 或 或 或
例 如 , 在 教 学《 林 山 水 》 课 时 , 住 重 点 词 句 我 桂 一 扣
通过以读引读 , 以教 师 配 乐读 , 动 学 生读 , 过 优 秀 生 带 通 读 , 动 差 生读 , 激 发 学 习 情 绪 , 帮 助 把 握 情 感 基 带 或 或 调 , 促 进 思 考 加 深 理 解 , 而 感 悟 “ ” “ ” “ ” 或 从 静 、清 、绿 、 “ ” “ ” “ 等 文 字 的 精妙 所 在 , 桂 林 那 如 诗 如 画 奇 、 秀 、 险” 把
下 久 久 难 忘 的情 感 。 教 师 要 让 抽 象 的 文 本 成 为 一 幅 幅 美 的
画 面 , 学 生 通 过 阅 读 让

篇 篇 文 质 兼 美 的 范
文 来 学 习 规 范 、 美 的 优 语 言 。我 们 可 以 多 层 次 、 角 度 地 去 钻 研 文 本 , 设美 的 多 创 教 学 手 段 。发 掘 文 本 美 的语 言 , 验 课 文 美 的 瞬 间 , 像 体 想 文 中美 的 的 画 面 , 悟 文 中人 物 美 的 的 形 象 。新 鲜 活 泼 感

创造性复述,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

创造性复述,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

创造性复述,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语文课堂并不总是令人期待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以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模仿为主,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别样的美丽成为了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分享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复述,它让语文课堂别样美丽。

创造性复述是一种将课文内容进行综观与理解,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对课文进行重述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造性复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创造性复述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和效果。

创造性复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可能会觉得课文单调枯燥,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而创造性复述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表达,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我曾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些课文的片段,让学生先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然后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复述。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都非常投入,纷纷展示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复述了课文的内容,不仅让课文变得更加有趣,也提高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

创造性复述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课文的内容和情节,这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小组竞赛,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复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考虑如何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课文的情节,还要考虑如何搭配语调和表情,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

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创造性复述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课文进行综观和理解,要能够捕捉到课文的重点和要点,并进行合理的概括和归纳。

挖掘文本之美,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挖掘文本之美,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挖掘文本之美,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作者:陈小淋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03期汉语是一种充满审美内涵的语言,汉语之美,亦即语文之美。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语文之美的眼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探索,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的美丽,力求使语文课充满魅力。

一、突现文本的精美,让学生在熏陶中感悟语文的美丽1. 品读——享受文本的语言美。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统编版小语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好文。

它们有的展现气势磅礴的壮美,有的展现灵动清丽的秀美;有的美变幻莫测,有的美生机盎然。

它们或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或令人惊心动魄、心生敬畏……正是“好茶不品不知其味,好文不读不知其妙”。

读,要出之于口;品,要入之于心。

琅琅书声是享受语言美不可缺少的绿色通道,教师的示范美读,学生的放声诵读,都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进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凸显语文的语言之美。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再现语文优美的意境。

如:听着风声、虫鸣声,美美地读着“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四季之美》),那迷人的情景自然入心;伴着淙淙的流水声,和着轻柔的乐曲,一遍又一遍地“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搭石》),那富有节奏的“踏踏”声让你仿若置身其中,自有一丝惬意心中来;再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桥》中那位普通的老党员在滚滚洪流中果决指挥、拯救村民的动人情景,聆听着画外音的朗读,心中油然而生敬意……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朗读去表现美,从而深刻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2. 体味——感受文本的哲理美。

语文之美,就是以语文的形式揭示人性美、存在美。

如:《牛和鹅》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惊喜;《夏天里的成长》则以自然朴实的语言激励青少年在自己人生的夏天里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努力成长;《我不能失信》《鹿角和鹿腿》《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则引发我们对价值选择、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正如李吉林老师说的那样:“翻开一册册小语课本,不难发现一篇篇课文呈现着‘美’,浸透着‘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摘要: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为写作目的,分别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即以美引读、以美启想、以美促品、以美导写、以美作范。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育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美育,指的是借助自然美、生活美等内容,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

由于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和广泛性,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艺术课的教学实践是不充分的,还应需要其它学科教学潜移默化地相辅。

但美育由于缺乏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常常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软因素。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说明学生的审美教育急待普及,期待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能得到更有效的体现。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
(一)以美引读,培养感受美的能力
美是到处存在的,发现美、感受美的途径也很多。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就是其中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

成功的朗读,能使学生醉心于课文本身,有助于培养他们阅读和鉴赏的兴趣,从课文丰富的内涵中自然地、也是自觉地捕捉美的信息,汲取精神营养。

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因此,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反复朗读,细细玩味。

曾经听过一节课,执教的老师在上《金色花》时,抓住课文后面母子的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对话指导朗读。

老师讲得很少,而让学生细读,读时思考两个问题:“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蕴含着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不告诉你,妈妈”表现了“我”当时怎样心理?这位老师用不同的语调进行范读,引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朗读讨论,哪种更符合文章情境。

老师具体指导了四种朗读基调(即“焦急型”,“暴躁型”,“冷淡型”,“嗔怪型”),并启发学生: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而孩子呢,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更温馨,所以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最后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自由读,再选角色读,最后老师当“妈妈”,同学当孩子,再读。

通过这样的有序地层层深入地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母爱之美、回报之美。

(二)以美启想,培养认识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不象欣赏绘画、雕塑有直接的可视外形,而是借助间接符号——文字,通过联想、想象和体验去感受作品的。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描述启迪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受到深深的感染和得到美的享受。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艳的抒情诗,又是一
幅富有流动感的油画,很适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去感受美、认识美。

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配乐朗诵课文,要求学生闭目凝神细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情景体会,学生仿佛置身于“苍茫的大海”中,有卷集的乌云、耀眼的闪电、汹涌的海浪;有隆隆的雷声、怒号的海啸;更有那“高傲的”、“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的海燕。

通过具体情景想象后,学生对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燕,有了更深的感染,受到更美的教益。

(三)以美促品,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正如高尔基指出:“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性格,用语言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可注意那些优美的词句,拣出来,仔细分析品味,就会有无穷的趣味。

曾听到过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执教的《天上的街市》。

在教第一节诗时,洪老师抓住“天上的明星现了”一句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然后,洪老师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与后两句“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美。

诗的后三节中五个句子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怎么赏析这些句子呢?洪老师从内容上启发学生:所描述的事物明明都是出于想象,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是否矛盾?再引
导学生揣摩写作意图——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通过这些佳词丽句的品析,学生就能领会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并受到鼓舞和感染,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认识美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

(四)以美导写,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如果仅仅限于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创造美,才能完成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想象生活中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进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教朱自清的《背影》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比较一下母爱与父爱的不同,当然学生的比较都比较肤浅,比较片面的。

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接着以字词和细节描写为教学重点,和学生共同体会那浓浓的父子深情:父亲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等为学生构建一个无声的感人泣下的画面——作者泪光中父亲的背影,已深深感染每个学生。

之后,我便再次启发学生深层思考父爱与母爱的不同,此时学生已能体会到父爱之美了。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审美理想。


信不久的未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定将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