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2)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一个经典的跨国并购案例是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品公司先正达(Syngenta)的案例。
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
首先,中国化工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致力于化工和农业领域的发展。
而先正达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拥有广泛的农药和种子产品。
这次并购案的目标是为中国化工集团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和产品,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农业需求。
此外,该并购还为中国化工集团提供了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技术专长。
然而,这个案例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先正达的股东们对中国化工集团的收购表示担忧,担心其会削弱先正达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其次,由于农业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涉及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因此该并购案还面临着监管审批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化工集团在并购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承诺保持先正达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他们与先正达的股东们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协商,以解决其担忧。
最后,他们与相关监管机构进行了积极的合作,以确保并购案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这个案例展示了跨国并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积极的沟通,中国化工集团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并购,为其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机会。
跨国并购案例及分析
一、强生收购大宝(一)公司简介一、美国强生强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据《》和《》97年发布的结果,市场价值指标评比名列全世界第20位,并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羡慕的公司之列,1999年全世界营业额达275亿美元。
目前强生在全世界57个国家成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约11万6千余名员工, 产品销售于175个国家和地域。
二、北京大宝化妆品北京大宝化妆品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厂(国家二级企业,北京市先进福利企业)成功进行股分制改造的结果。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2号,占地面积25,07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71平方米。
“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
其中,1985年—-1990年期间推出的速消眼角皱纹蜜、老年斑霜、眼袋霜、减肥霜、美乳霜、生发灵等产品在国内外长销不衰、享誉至今;1990年推出的SOD系列化妆品,是国内首家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英文简称SOD)看成化妆品原料生产的护肤品,具有养颜、防晒、增白的双重功效;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与SOD蜜一样众所周知,年均销量1400万瓶左右;1994年投入市场的MT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开辟了将金属硫蛋白(英文简称MT)这种物质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先河,加速了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内部的速度,避免皮肤老化作用加倍明显,开拓了化妆品原料应用的新领域;1996年,出产了将整枝东北人参放入产品的“人参香波、人参浴液体”,以特殊工艺精制而成,除洗浴作用外还具有排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2000年研制功的手足护理霜,采纳极易被皮肤吸收的水解蛋白为原料,配以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精制而成;2001年,该公司参考世界先进技术信息开发的物理防晒霜面世。
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
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并解读成功的并购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和执行方式。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并购活动提供指导和启示。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并购成为了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规模效益的重要策略之一。
然而,并购活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和正确的方式下进行,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成功的并购案例,对于指导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作出明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一: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背景: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雅虎中国的业务。
阿里巴巴以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技术实力,看中了雅虎中国在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
这次并购为阿里巴巴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因素:1. 增强市场份额:通过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2. 强化技术实力:雅虎中国在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源,这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有助于提升其技术实力。
3. 吸引用户和广告商:通过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广告商,提高其广告收入和用户规模。
执行方式:1. 保留核心团队:阿里巴巴选择保留雅虎中国的核心团队,并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确保并购后的顺利过渡。
2. 整合资源: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整合了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业务发展。
3. 打造协同效应: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合作,通过共享用户数据和广告资源,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结与启示:通过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拓展市场份额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但在并购前需充分评估目标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潜力。
2. 技术实力的强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先进的技术和资源。
3. 并购后的整合和协同是实现并购价值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规划并付诸行动。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TCL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跨国并购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对于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围绕TCL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并购的动因、过程、绩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跨国并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TCL集团跨国并购历程TCL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其跨国并购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从2002年开始,TCL集团便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其并购策略主要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实现品牌国际化为主要目标。
2002年,TCL集团首次尝试跨国并购,以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为起点,这一举动标志着TCL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施耐德电器在欧洲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此次并购为TCL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跳板。
随后的几年中,TCL集团继续深化其国际化战略,相继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这两次并购对于TCL来说意义重大。
并购汤姆逊使得TCL获得了欧洲彩电市场的份额,并借此机会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彩电市场的地位。
而并购阿尔卡特则让TCL快速进入了手机市场,并获得了阿尔卡特在研发、品牌和渠道方面的优势资源。
然而,跨国并购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TCL集团面临着文化差异、管理冲突、技术融合等多重挑战。
尤其是在手机业务方面,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TCL在整合阿尔卡特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尽管如此,TCL集团并未放弃其国际化战略。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TCL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并在跨国并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联想集团并购IBM PC 部门部门一、引言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没有一家大的美国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自中国加入WTO 后,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在家电、电梯、日用化学、食品饮料、汽车和IT 等多个行业开展了激烈的竞争。
为了更好的应对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为了更好的应对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我国企业纷纷迈出国门以寻求我国企业纷纷迈出国门以寻求创造性资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创造性资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选择联想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本文选择联想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家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中处于风潮浪尖的企业,其并购IBM PC 部门的案例成为近些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典型案例。
二、联想集团并购案背景介绍(一)并购双方简介1.联想集团简介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1111名科技人员创办,人员创办,合并合并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后,个人电脑事业部后,目前有纽约和北京两个总部,目前有纽约和北京两个总部,目前有纽约和北京两个总部,同时在中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及与IBM的联盟,联想业务合作伙伴及与IBM的联盟,联想业务合作伙伴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
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
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
联联想在全球有27000多名员工。
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成都、惠阳及深圳、印度的庞帝其利印度的庞帝其利(Pondicherry)(Pondicherry)(Pondicherry)及墨西哥的蒙特雷及墨西哥的蒙特雷及墨西哥的蒙特雷(Monterrey)(Monterrey)(Monterrey)设有设有个人电脑制造基地,并于全球采用合同制造及OEM OEM。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成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AT&T并购Time Warner美国电信巨头AT&T于2016年宣布以8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传媒巨头Time Warner。
这次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了通信和娱乐两个不同产业的交叉。
通过收购Time Warner,AT&T得以获得其强大的内容库,进而与其竞争对手竞争。
这次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双方的互补性以及市场前景的看好。
二、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决定收购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
通过这次并购,福特得以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此外,福特还将沃尔沃的技术和设计优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这次并购案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福特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IBM收购红帽2018年,IBM以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源软件公司红帽。
这一并购案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也是IBM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通过收购红帽,IBM能够进一步加强其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红帽在开源软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这对于IBM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
四、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浪微博的部分股权。
通过这一并购案例,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实现了战略合作,双方在用户、资源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整合。
这一并购不仅拓宽了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线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竞争力。
五、安盛收购荷兰人寿2018年,中国保险巨头安盛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兰人寿保险公司。
这次并购案例是中国保险公司首次兼并海外保险公司。
通过收购荷兰人寿,安盛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高全球化经营能力。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海尔并购GE为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海尔并购GE为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海尔并购GE为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的发展战略。
其中,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并购美国跨国公司通用电气(GE)的案例备受瞩目。
本文以海尔并购GE为例,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动因、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的收益。
一、案例背景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起初只是一家小型冰箱厂,通过长期的转型和发展,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业的巨头。
而通用电气(GE)则是一个拥有多元化业务的全球性电气设备制造和综合服务提供商。
在2016年,海尔集团以57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收购,成为GE家电的控股股东。
二、动因分析1. 打开全球市场:海尔通过并购GE,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海尔通过收购GE家电,实现了在北美市场的快速扩张,加快全球布局的步伐。
2. 构建全球供应链:GE具有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与海尔具有较大的互补性。
此次并购使得海尔能够借鉴GE的供应链经验,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3. 强化创新能力:GE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优势。
通过并购GE,海尔可以借鉴其创新理念和技术优势,提升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三、面临挑战1.文化差异:海尔和GE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企业整合中出现冲突和摩擦。
如何在并购过程中解决文化差异,保持员工的稳定和积极性是一个重要挑战。
2.风险控制: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市场风险、融资风险以及金融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
如何科学评估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是企业并购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应对的挑战。
四、实现的收益1. 市场份额扩大:通过并购GE,海尔在北美市场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海尔可以借助GE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加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销售。
2. 技术优势提升:GE在创新技术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海尔通过并购GE,获得了GE的技术知识和专利,能够更快速地推动自身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国并购成为了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进行跨国并购的案例时有发生,这其中涉及到了各种复杂的因素和挑战。
本文将以某跨国并购案例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其中的经验教训。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了中国某大型企业与美国一家知名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
在并购过程中,双方需要克服语言、文化、法律、财务等多方面的障碍,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首先,双方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管理团队等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双方需要制定合理的交易方案,包括价格、股权结构、员工待遇等,以确保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除此之外,跨国并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企业需要尊重美国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方式,避免出现文化冲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和矛盾。
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法律风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双方需要了解两国的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双方需要与专业的法律团队合作,制定合理的合同和协议,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最后,在跨国并购案例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双方需要明确并购的战略目标,确保并购后的整合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确保并购后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营,实现预期的收益。
总的来说,跨国并购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双方充分的准备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本文对某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跨国并购需要充分的尽职调查、尊重文化差异、规避法律风险、明确战略目标等多方面的努力。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使其能够顺利地实现并购目标,取得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联想、TCL、上汽的跨国并购案例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联想、TCL、上汽的跨国并购案例探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行,中国企业纷纷踏足国际市场,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快速扩张与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联想、TCL和上汽等中国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了跨国并购,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
本文将以这三家企业为案例进行深度探究和分析,以探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
一、联想的跨国并购联想集团是中国著名的电脑与IT设备制造企业,自1990时期末开始进行跨国并购。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在2005年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此次并购不仅使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带来了其他重要业务领域的机会。
起首,该并购扩大了联想的市场份额和规模。
通过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迅速增加了产品线和全球市场份额,使得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之一。
此外,该并购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联想在全球的技术竞争力。
其次,该并购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通过整合并优化资源,联想实现了生产成本和销售额的双重增长,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
同时,联想还借助美国市场的稳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IT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实现了品牌的国际化。
然而,该并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文化差异和管理理念的融合问题,以及合规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联想需要克服这些问题,不息调整和改进经营策略,确保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可持续进步。
二、TCL的跨国并购TCL是中国著名的家电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是中国跨国并购的早期实践者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在2003年收购法国汤姆逊电视机业务。
此次并购不仅使TCL进入了欧洲市场,还获得了世界著名的汤姆逊品牌和技术。
起首,该并购提供了TCL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
通过收购汤姆逊电视机业务,TCL马上扩大了欧洲市场份额,并通过使用汤姆逊品牌进行产品销售。
这大大提升了TCL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著名度和竞争力。
在华外资并购绩效实证分析以饮料、洗涤用品、化妆品和汽车制造业为例
和汽车制造业为例
目录
01 一、背景介绍
02 二、实证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外资并购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 要力量。然而,外资并购的绩效如何,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 响呢?本次演示将以饮料、洗涤用品、化妆品和汽车制造业为例,对外资并购绩 效进行实证分析。
(1)技术水平:外资企业具有更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并购 可以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德国大众通过 收购上汽大众股权而进入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典型案例。此外还有其他国际 知名汽车厂商如宝马、奔驰等也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或股权投资等方式进入中国 市场并取得不俗业绩。 (2)
(2)销售额:外资并购后,企业的销售额普遍增长。根据某权威机构的数 据显示,外资并购后,我国饮料制造业的销售额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
(3)盈利能力:外资并购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外 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品牌影响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完善的管理体系。
2、洗涤用品制造业
外资在洗涤用品制造业的并购始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并购,外资企业成功 地打入了我国洗涤用品市场,并逐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据统计,外资企业占我国 洗涤用品市场的份额已超过30%。在华外资并购对于洗涤用品制造业的绩效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影响力:外资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往往更强,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提 升我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2)生产技术:外资企业具有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通过并购可以引 入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3)销售渠道:外资企业具有更完善的销售渠道和网络,通过并购可以快 速拓展本土企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实力迅速提升,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时代潮流,但是并购的过程总是充满了艰难险阻,而且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以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失败作为例子,简要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某些原因,并从中得到一些教训,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国并购战略目标国家政策一、腾中收购悍马失败的案例简介2009年6月2日,腾中重工与通用汽车就并购悍马品牌签署谅解备忘录,腾中重工将获得悍马品牌所有权益以及高管和运营团队。
但此项并购最后的实现,尚需要获得中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批准。
2009年7月15腾中重工日表示,公司已经向发改委提交了申请,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一事正式进入官方审批阶段。
对收购悍马和悍马国产两个步骤的审批,分别由商务部和发改委担任之责。
就审批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方面,发改委态度尚待明确。
油耗问题是发改委不能通过悍马国产的关键问题。
2009年08月14日由于腾中和通用在商议悍马资产的具体价格上出现了分歧,所以一再延期签约时间。
2009年08月21日腾中重工为了准备接受悍马,正在积极部署相关工作,并挖来奇瑞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黄志强,准备在上海成立悍马中国的运营团队,主要负责进口悍马在华的销售工作。
2009年08月24日腾中高管准备飞抵底特律与通用展开最后的谈判。
悍马的正式出售协议也将于此次商旅中签订并对外公布。
但交易生效前还需通过中美双方监管部门的批准。
2009年0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彻底回绝了腾中的收购申请,理由为腾中上报的收购报告中,仅仅收购悍马的品牌,不属于发改委核准项目。
2009年10月10日腾中重工与通用汽车9日宣布,双方就通用汽车旗下高端全路面品牌悍马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
腾中将以1.7亿美元左右获得悍马品牌、商标和商品名称的所有权,拥有生产悍马汽车所必须的具体专利的使用权。
跨国并购法律分析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中国某家电企业收购美国某知名品牌为例,对其跨国并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概述中国某家电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为拓展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决定收购美国某知名品牌(以下简称“美国品牌”)。
美国品牌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在全球家电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法律分析1. 反垄断审查跨国并购可能涉及反垄断法规的审查。
在中国,涉及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主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在美国,反垄断审查则由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司法部反垄断司共同负责。
(1)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是否触发反垄断审查?根据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的规模,以及两家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市场份额,此次收购可能触发反垄断审查。
(2)反垄断审查的法律依据在中国,反垄断审查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在美国,反垄断审查的法律依据为《克莱顿法案》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2. 跨境投资审批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可能涉及跨境投资审批。
在中国,跨境投资审批由商务部负责;在美国,则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负责。
(1)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是否需要跨境投资审批?根据美国《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可能需要CFIUS的审批。
(2)跨境投资审批的法律依据在中国,跨境投资审批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在美国,跨境投资审批的法律依据为《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3. 劳动法问题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后,可能面临劳动法问题。
在美国,劳动法体系较为完善,涉及工资、工时、福利、劳动争议等方面。
(1)中国企业是否需要遵守美国劳动法?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品牌后,需要遵守美国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2)劳动法问题的法律依据美国劳动法体系主要包括《美国法典》第29卷、第30卷、第40卷等。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案例一并购方:浙江龙盛被并购方:德国德司达公司并购年份:2010年双方企业介绍:浙江龙盛公司简介浙江龙盛成立于1970年,目前已成为化工、钢铁汽配、房地产、金融投资四轮驱动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盛现在已是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龙盛创始于1970年,前身是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
1979年,由农药厂转型开始生产纺织助剂。
1993年,又由助剂生产转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7年,龙盛组建了正式的股份制公司。
1998年,龙盛分散染料的产销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并逐渐开始构筑集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品种和染料中间体为一体的大染料格局。
2003年8月1日,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染料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如今,龙盛已成为横跨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四大产业,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所属控股子公司50多家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0年,龙盛通过启动债转股控股德司达全球公司,开始掌控染料行业的话语权。
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场,浙江龙盛拥有超过30个销售实体,服务于7,000家客户,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在所有的关键市场都有着销售和技术的支持,在50个国家设有代理机构,拥有在12个国家的18家工厂,龙盛世界客户群包括知名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SWAL-MART、LEVIS等。
现在的情况补上德国德司达德国德司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染色解决方案、高性能化学品和定制生产特殊染料、颜料,它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18家工厂,服务于7000家客户,2008年销售收入约8亿欧元。
德司达是由3家昔日染料制造业巨头的染料部门合并而成的。
1995年,有近百年染料生产史的德国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的染料部门合并建立了德司达公司。
1999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纺织用染料和颜料部门也加入了进来,组成新的德司达公司,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提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本文在对国际跨国并购发展历程进行简短回顾的基础上,以TCL集团先后三件跨国并购实际案例为样本,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企业在今后参与跨国并购有所帮助。
一、世界跨国并购发展历程跨国并购的基本涵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
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统称。
跨国收购是指在已经存在的当地和外国附属企业获得占有控制权的份额;跨国兼并是指在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成为一家现有的企业。
本文所提到的跨国并购主要是指跨国收购而不是跨国兼并。
因为跨国收购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改变目标企业的产权关系和经营管理权关系,而不是改变公司(即法人)的数量。
跨国兼并却意味着两个以上的法人最终变成一个法人,这种情况在跨国并购的案例中是十分罕见的。
跨国并购是近半个世纪来,伴随着企业并购的深入和向外拓展而产生并发展壮大的。
20世纪六十年代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和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的舞台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空间,跨越国界的并购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跨国并购浪潮蓬勃兴起,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1989年的跨国并购占全世界企业并购总数的36%,九十年代至今,跨国并购逐渐成为整个企业并购浪潮中的焦点。
参与并购的企业的规模都非常大,它们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
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情况看,以跨国并购方式流入东道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在1987~1992年6年中约为52%,1993~2001年猛增至79%。
1987~2001年15年中,以跨国并购方式流入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约为74%,也就是说,这15年中投向全体东道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的。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外国企业,以实现跨越国界的业务扩张和发展。
这种商业行为通常涉及到跨越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以某跨国并购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某公司A是一家在亚洲地区运营的知名制造业企业,而公司B则是一家欧洲
地区的高端科技企业。
公司A希望通过并购公司B来进一步拓展市场,并获得先
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此次并购过程中,公司A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公司A需要对公司B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
这包括对公
司B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并购
后能够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公司A还需要考虑到跨国并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公司A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以确保并购过程的
合法合规。
另外,文化差异也是跨国并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公司A和公司B
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如何实现文化整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需要公司A在并购前制定详细的文化整合计划,并在并购后积极推动文化融合。
最后,公司A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情绪和稳定。
并购过程中,员工往往会面临着不确定性和焦虑,因此公司A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引导,以确保员工的积极参
与和支持。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全面考虑和准备,公司A成功地完成了对公司B的跨
国并购,并在并购后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和发展。
这个案例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跨国并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以中海油服跨国并购挪威CDE公司为例
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以中海油服跨国并购挪威CDE公司为例目录1引言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文献综述 (3)1.2.1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 (3)1.2.2关于跨国并购风险的研究 (4)1.2.3关于跨国并购经济效应的研究 (5)1.2.4文献述评 (7)1.3研究思路和方法 (7)1.3.1研究思路 (7)1.3.2研究方法 (8)1.4论文基本框架 (8)2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概述 (10)2.1跨国并购的定义及分类 (10)2.1.1跨国并购的定义 (10)2.1.2跨国并购的分类 (10)2.2跨国并购的动因及财务效应分析 (11)2.2.1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11)2.2.2跨国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2)2.3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12)2.3.1协同效应论 (12)2.3.2低值低估论 (13)2.3.3 市场势力论 (13)2.3.4纯粹多样化经营理论 (14)3中海油服跨国并购案例介绍 (15)3.1并购双方公司概况 (15)3.1.1中海油服公司介绍 (15)3.1.2CDE公司介绍 (15)3.2中海油服跨国并购过程 (16)3.2.1中海油服跨国并购的背景 (16)3.2.2中海油服跨国并购的方案 (17)3.2.3中海油服跨国并购的特点 (17)3.3中海油服跨国并购动因分析 (18)3.3.1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18)3.3.2国家政策鼓励跨国并购 (19)3.3.3通过横向并购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19)3.3.4获得跨国并购后的协同效应 (20)4中海油服跨国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21)4.1跨国并购前后财务业绩对比分析 (21)4.1.1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21)4.1.2成长能力的比较分析 (22)4.1.3营运能力的比较分析 (24)4.1.4偿债能力的比较分析 (25)4.2跨国并购的市场反映分析 (26)4.2.1公告日前后短期股票价值保持稳定 (26)4.2.2跨国并购后长期股票价值趋于上升 (28)4.3中海油服跨国并购对业绩影响的原因分析 (31) 4.3.1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协同效应扩大了销售额 (31) 4.3.2先进技术能力和设备降低了成本 (32)4.3.3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运营效率 (32)5中海油服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33) 5.1中海油服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的结论 (33)5.1.1跨国并购有助于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33)5.1.2跨国横向并购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33)5.1.3跨国并购提高公司业绩 (34)5.2中海油服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的启示 (34)5.2.1选择适当的跨国并购目标 (34)5.2.2注重跨国并购后的整合 (35)5.2.3通过外方控股子公司收购有利于降低跨国并购财务风险 (35)结束语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41)Contents1 Introduction (1)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1.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2)1.2 Journals reviewed (3)1.2.1 Research on the motives of cross 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3)1.2.2 Research on Transnational M & A risks (4)1.2.3 Research on Transnational M & A of economic effects (5)1.2.4 Literature review (7)1.3 The research idea and method (7)1.3.1 Research ideas (7)1.3.2 Research methods (8)1.4 Research framework (8)2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10 2.1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10)2.1.1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102.1.2 Classification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0)2.2 Analysis of motives and financial effect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1)2.2.1 Analysis of the motive of transnational M & A (11)2.2.2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effect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2)2.3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2)2.3.1 Synergistic effect theory (12)2.3.2 The low value underestimated theory (13)2.3.3 Market power theory (13)2.3.4 Pure diversification theory (14)3 Introduction of COSL transnational M & A Case (15)3.1 Overview of the acquisition of two companies (15)3.1.1 COSL company introduction (15)3.1.2 Introduction of CDE company (15)3.2 COSL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ocess (16)3.2.1 COSL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ackground (16)3.2.2 COSL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cheme (17)3.2.3 Characteristics of COSL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17)3.3 Analysis of COSL cross-border M & as (18)3.3.1 The need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18)3.3.2 National policies to encourag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19)3.3.3 Through horizontal M & a consolidation of the company's industry position 193.3.4 Synergistic effect of 3 was obtained after cross border M & A (20)4 Financial effect analysis of COSL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acquisition (21)4.1 Analysi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21)4.1.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 (21)4.1.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ability (22)4.1.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perating capacity (24)4.1.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bt paying ability (25)4.2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rket (26)4.2.1 The announcement during a short-term stock value stable (26)4.2.2 Transnational M & A after the long-term value of stocks tend to rise (28)4.3 Cause analysis of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SL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31)4.3.1 Synergistic effect of brand and marketing network to expand sales (31)4.3.2 Advanced technical capacity and equipment cost is reduced (32)4.3.3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operation (32)5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COSL transnational M & A Case Analysis (33)5.1 COSL transnational M & A case analysis conclusion (33)5.1.1 Th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ill help expand the market shareof the products (33)5.1.2 Transnational horizontal mergers can produce synergistic effect (33)5.1.3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company (34)5.2 Analysis of COSL transnational M & A Case inspiration (34)5.2.1 Appropriate choice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arget (34)5.2.2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fter cross border M &A (35)5.2.3 Through the acquisition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acquisition is conducive to reduce financial risk (35)Conclusion (37)Reference (38)Thanks (41)摘要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分析与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成为企业扩张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某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为例,对其背景、动机、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该跨国公司是一家在制造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专利。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全球竞争力。
2. 并购动机公司决定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扩张和获取市场份额。
并购的动机主要包括:- 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获取新技术和专利:通过并购可以获取目标公司的技术和专利,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技术优势。
- 拓展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并购过程并购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策略规划阶段:确定并购目标,制定并购策略和计划。
- 目标筛选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筛选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的目标公司。
- 谈判阶段:与目标公司进行谈判,商讨并购条件和交易结构。
- 审批阶段:获得相关政府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 合并整合阶段:完成并购交易后,进行合并整合工作,包括人员调整、业务整合等。
4. 并购结果并购的结果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案例中,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取得了以下成果:- 实现了规模经济:通过整合资源和降低成本,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 获取了新技术和专利:通过并购,公司获得了目标公司的先进技术和专利,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竞争力。
- 拓展了市场份额:并购使得公司进入了新的市场,扩大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三、案例启示通过对该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并购是企业快速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要谨慎选择并购目标,确保与公司战略发展需求相符。
- 并购过程需要经过详细的策划和尽职调查,确保交易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 并购后的合并整合工作同样重要,需要合理规划和有效执行,确保实现预期的效果。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摘要:本文选取联想并购IBM,TCL并购汤姆逊公司、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以及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跨国并购案例,通过财务绩效与组织资本分析这些并购案例的成败,引出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启示。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济绩效组织;资本;联想;TCL;上海汽车跨国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进出市场成本的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各个资本市场,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趋势的加快,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走出去”成为中国一些优秀领先企业密切关注的发展战略。
2003-2005年,商务部多次出台鼓励海外并购的具体措施,外汇管理部门也主动开通绿色通道配合并购急需的外汇额度。
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2003年到2005年间的年增长幅度约达到了50%以上。
虽然跨国并购可以使企业的规模达到迅速扩大,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真正产生合并的价值,据美国机构数据统计,仅有20%的并购案例能实现成功,而大部分并购都以失败告终。
一、案例简介(一)联想并购IBMPC业务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收购IBMPC事业部,获得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一万名员工,及为期五年内使用“IBM”和“Think”品牌的权利。
2005年5月1日收购完成,新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约占全球市场的8%,是世界第三大电脑制造商。
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IBMPC业务,其中包括6.5亿美元现金、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及PC部门5亿美元的债务。
并购后,在新联想的股权分布中,联想控股占46.22%,IBM占18.91%,公众占34.87%。
在收购前,IBMPC业务的账面净资产为负6.8亿美元,联想并购IBMPC业务在初期整合是成功的,仅用了半年时间,联想就把原IBM的PC业务扭亏为盈。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业务与人事
IBM的全球PC业务全部交给联想管理,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 式电脑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 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即长城国际(不含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 位于日本大和与美国罗利的研发中心。与若干附属协议。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综合分析
•1
•
市场占有率
•2
•
区域销售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2003~2011年联想国内市场案例分析
2003~2011年联想全球市场占有率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回顾 •短期效益分析 •长期效益分析
•综合分析 •总结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 部,其中包括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股票、同时承担了IBM电脑事 业部5亿美元的债务。 • 根据协议,首次交割时联想须向IBM支付现金624,747,507美元, 并按每股2.675港元的发行价向IBM配发821,234,569股股份及 21,636,459股无投票权股份。这样,首次交割完成后,IBM占联想已 发行股份总额(包括股份及无投票权股份)18.99%,占联想投票权总 额约9.9%。
联想国内外市场销售额比较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联想国内外市场销售额比较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现实新情况
• 2012年联想超越惠普成为全球行业第一 • 2013年联想重组为Lenovo和Think两大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31日星期 六7时20分43秒 07:20:4331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7时20分43秒 上午7时20分07:20:4320.10.31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0.3120.10.3107:2007:20:4307:20:43Oct-20
短期效益分析
1
股价分析
2
股价超额收益
短期股价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超额收益率超额收益:公司股价当日的实际收益与正常收益的差额的超常收益
长期效益分析
1 2 3
管理协同效应 盈利性指标 成长性指标
定性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成本的下降
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 的降低
盈利性指标
盈利能力
成长性指标
净利润增长
2003~2010年联想费用净利率指标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312020年10月 31日星 期六7时20分43秒20.10.31
谢谢大家!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3120.10.31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7:20:4307:20:4307:2010/31/2020 7:20:43 AM
根据协议,首次交割时联想须向IBM支付现金624,747,507美元 ,并按每股2.675港元的发行价向IBM配发821,234,569股股份及 21,636,459股无投票权股份。这样,首次交割完成后,IBM占联想已 发行股份总额(包括股份及无投票权股份)18.99%,占联想投票权总 额约9.9%。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3107:20:4307:20Oc t-2031-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7:20:4307:20:4307:20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3120.10.3107:20:4307:20:43October 31,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7时20分43秒 上午7时20分07:20:4320.10.31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0.3120.10.3107:2007:20:4307:20:43Oc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7时20分 43秒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7时20分 43秒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312020年10月 31日星 期六7时20分43秒20.10.31
谢谢大家!
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为期5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年12月~2006 年5月),联想在合作中只能使用IBM原品牌及旗下的Think系列,IBM 将继续销售贴有其品牌的电脑。目的是避免原有客户流失到戴尔或惠 普;第二阶段(2006年5月~2008年3月),IBM与联想合作开发新的品 牌;第三阶段(2008年4月~2009年12月),联想的品牌Lenovo将成为 双方合作中的主要品牌,IBM将以标签形式注明其在该品牌中的贡献 。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3120.10.31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7:20:4307:20:4307:2010/31/2020 7:20:43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3107:20:4307:20Oc t-2031- Oct-20
业务与人事
IBM的全球PC业务全部交给联想管理,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 式电脑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 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即长城国际(不含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 位于日本大和与美国罗利的研发中心。与若干附属协议。
杨元庆担任并购后的新联想的董事局主席,IBM原负责PC业务 的沃德(Stephen M.Ward)出任新联想的CEO,同时,IBM原PC业务 下的约1万名员工成为新联想的员工(其中1/4在美国,中国区约占 4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31日上午7时20分 20.10.3120.10.31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31日星期 六上午7时20分 43秒07:20:4320.10.31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7时 20分20.10.3107:20Oc tober 31, 20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7:20:4307:20:4307:20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3120.10.3107:20:4307:20:43October 31,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31日上午7时20分 20.10.3120.10.31
2003~2011年盈利能力指标
2003~2010年联想费用净利率指标分析图
2003~2011年资产净利率
2003~2011年成长性指标
2003~2011年利润增长率
综合分析
1 2
市场占有率 区域销售分析
2003~2011年联想国内市场占有率
2003~2011年联想全球市场占有率
联想国内外市场销售额比较
联想国内外市场销售额比较
现实新情况
• 2012年联想超越惠普成为全球行业第一 • 2013年联想重组为Lenovo和Think两大业务
集团
来自联想官方网站
并行
互补
融合
总结
(一)短期效应受质疑,市场利空因素 (二)长期数据一段时间内未取得协同效应 (三)综合分析效果不显著
总得来说:
杨林、李寅、冯侃 联合制作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31日星期 六上午7时20分 43秒07:20:4320.10.31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7时 20分20.10.3107:20Oc tober 31,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31日星期 六7时20分43秒 07:20:4331 October 2020
企业跨国并购效益指标案例分析
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全球:预期效果低于50%
中国:仅有三分之一处 于盈利和持平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指标分析
案例回顾 短期效益分析 长期效益分析
综合分析 总结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 部,其中包括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股票、同时承担了IBM电脑事 业部5亿美元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