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应该怎么写
幼儿园观察记录及评析三篇

幼儿园观察记录及评析三篇观察记录一观察时间: [填写观察时间] [填写观察时间]观察对象: [填写被观察的幼儿] [填写被观察的幼儿]观察背景: [填写观察背景] [填写观察背景]观察内容: [填写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互动、表现等具体情况] [填写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互动、表现等具体情况]评析: [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幼儿展示了积极的参与、分享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其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幼儿展示了积极的参与、分享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其合作和沟通能力等]观察记录二观察时间: [填写观察时间] [填写观察时间]观察对象: [填写被观察的幼儿] [填写被观察的幼儿]观察背景: [填写观察背景] [填写观察背景]观察内容: [填写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互动、表现等具体情况] [填写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互动、表现等具体情况]评析: [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幼儿展示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可能还需要加强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 [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幼儿展示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可能还需要加强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观察记录三观察时间: [填写观察时间] [填写观察时间]观察对象: [填写被观察的幼儿] [填写被观察的幼儿]观察背景: [填写观察背景] [填写观察背景]观察内容: [填写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互动、表现等具体情况] [填写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互动、表现等具体情况]评析: [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幼儿表现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但可能还需要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幼儿表现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但可能还需要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上三篇观察记录和评析旨在帮助评估幼儿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和表现,发现其优点和有待提高的方面,并提供相应的培养和引导建议。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幼⼉园教育的内容是⼴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艺术等五个⽅⾯,还可按其它⽅式作不同的划分。
那么,作为幼教该如何写个案观察记录?下⾯为您提供了幼⼉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供您参考。
【篇⼀】 观察实录 今天的特⾊活动是《核桃⼤变⾝》,核桃壳是幼⼉经常接触的⼀种坚果。
之前已经让孩⼦们欣赏了核桃壳的作品,所以他们知道如何对核桃壳进⾏创意添画。
Z拿了两个核桃壳,⽤超轻黏⼟粘在了纸上,然后⽤记号笔在核桃壳⾝上画了⼏个圈圈,然后⼜添加了⼏根竖线,我⾛到Z⾝边,然后他拉住我的⼿,对我说:“你看我画的⼩乌龟。
”对于Z的创意我⾸先表扬了他,然后对他说:“核桃壳变⾝了⼩乌龟,真有创意,⼀只乌龟有点孤单,怎么办呢?”于是Z⼜对我说:“没事的,我再给它做⼀个⼩伙伴吧,还可以添画⼀些⼩鱼,于是他拿起记号笔⼜开始画起来了。
” 分析措施 1.Z是⼀个很有想法的孩⼦,他的想象⼒和创造⼒⾮常的好,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美术⽔平有⼀点差,这需要让他多加练习,毕竟熟能⽣巧。
2.在活动中Z也愿意听取我的意见,能够进⾏添画、绘画、制作,说明他能够将⽼师的意见接受,是⼀个很虚⼼的⼩朋友。
3.Z在绘画的过程中拉住了我的⼿,说明他急于想把⾃⼰的作品让我看到,希望有⼈能够肯定他,这⼀点是值得关注的,要多给孩⼦⿎励各关⼼。
观察记录 我⾛过Z他们⼀组,然后看到L做的⼩乌龟很有特⾊,他⽤轻黏⼟做成了乌龟背上的花纹,我表扬了L的创意,Z听到之后看了看我,然后⼜继续做起了他的乌龟,等我再兜⼀圈回来的时候发现,Z的⼩乌龟⾝上粘满了超轻黏⼟,⼀点核桃的影⼦也看不出来了,他还笑眯眯的对我说:“看,我的⼩乌龟⾝上还有粑粑的图案呢。
”他这么⼀说,旁边的⼩朋友们都笑了。
我问Z:“你的⼩乌龟是拿什么材料做的啊?”Z回答我说:“是核桃壳和彩泥。
”“那我怎么看不出你⽤的材料呢?”“我把它包住了,所以你就看不出了。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20篇(含反思)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20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观察记录观察对象:张志恒性别:男年龄:5岁观察时间:2024年10月10日观察地点:本班教室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记录:平日里,经常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来贴画儿分发给自我的好朋友。
今日放学前,我看见武忆冉小朋友把贴画儿发给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孙宇等。
这时我听到张志恒小声对武忆冉说:“我也想要一张贴画儿,你给了郭杉两张,你给我一张吧!你不给我的话我就告诉张教师你带贴画儿了!”于是我便故意装作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
这时张志恒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张教师,武忆冉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观察分析: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们对美工区十分感兴趣,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很无奈从而选择了图书区。
而在图书区她们互相倾诉,图书区似乎成为了她们聊天放松心境的场所,其实,她们彼此的倾诉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她们的倾诉资料相比较较随意。
教育措施: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景则需教师酌情处理。
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和宽容的品格,以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二):观察资料: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观察班级:大三班观察时间:2024年2月24日观察地点:活动室观察对象:王思瑶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我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钱杨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我座位较近的王思瑶、圣彪、陶哲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王思瑶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圣彪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教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篇一】观察目标: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规则意识观察对象:王XX年龄段/班:小班观察时间:20xx年10月观察分析:区域活动开始了,XX选择的是娃娃家,她蹲下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脱鞋子进区,她的鞋子是一双带小拉链的布鞋,其他的幼儿都脱掉鞋子进去活动了,可XX还在那里脱鞋子,足足三分钟的时间,她才把鞋子脱掉,可是限制区域人数的小脚丫图片已经被其他幼儿的鞋子放满了,XX左右看了看,就把另外一名幼儿的鞋子拿起来放到了一边,把自己的鞋子放在了小脚丫上,就高兴的跑去活动了。
娃娃家里的其他幼儿没有注意到XX的所作所为,由于没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活动,我就没有把XX从娃娃家中叫出来。
从XX要把自己的鞋子放到小脚丫上,我感觉到孩子还是有规则意识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就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幼儿的规则意识已经存在,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对人员数量把握不准,才使得幼儿没有关注到区域里的人数,而XX自己虽然知道鞋子要放到小脚丫上这一规则,但她没意识到如果人满了就不能再进去了,而应该去选择其他的区域,对规则认识不到位。
采取措施: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
幼儿要在反复的游戏中了解游戏的规则,并逐渐把规则要求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
活动规则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抓好区域活动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
幼儿的活动是在动态是进行的,在活动中还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而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准则加以规范。
所以,区域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
区域活动中,可以利用环境暗示法,让环境的设置告诉幼儿参与这个游戏应遵守的规则,用小脚丫标志,限定游戏人数;用安静图标,告诉大家要安静,知道不争抢、安静操作、自己取放玩具、轻拿轻放,这种环境暗示没有任何的强制、命令和压抑,可以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中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怎么写(通用6篇)

中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怎么写(通用6篇)1中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怎么写篇一观察记录与分析:这学期我又接手新的一个班级,和小朋友相处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发现我们班多多的用餐习惯较差,特别挑食。
每天吃午饭的时候,他都会说“老师,我要大碗!”把饭一端到手里的时候,就只是把碗里的肉吃掉,把青菜全部剩在碗里,然后对老师说“老师,我还要肉肉!”我走过去问他:“多多,你怎么不吃青菜呢?"他说:“我不喜欢吃青菜J我说:“不能光吃肉,也要吃青菜,吃了青菜有营养哦!”他完全不理会我说的话。
无奈之下,老师给他舀了第二次菜后,他就吃一口,玩一阵,他坐在那里看着吃完午饭的小朋友在区角那里玩玩具,然后我去催促他快吃饭,不然饭菜冷了,吃到肚里去就会生病的,我催他的时候,他就吃一口,当我离开的时候,他又不吃饭了;有的时候他甚至离开座位,跑过去和吃完午饭的小朋友去玩玩具了,我只好把他叫到座位上让他继续吃饭。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吃饭特别调皮,用餐习惯不好,他很挑食,只吃肉,不吃蔬菜!他看见吃完午饭的小朋友去玩玩具了,他也想去玩。
采取的措施:1、适当的夸夸孩子。
今天幼儿园的午餐是抄手,我给他端了一碗放在桌子上,他开始吃饭了,我无意中发现他吃得很认真,我就趁机夸他:“今天我要夸夸多多小朋友,今天吃饭特别认真,小朋友们也要像他一样认真吃饭哦!”他听到我在夸他后,特别高兴,他就更加认真地在吃饭了。
2、用玩具来吸引他的眼球。
每天吃完午餐后,我都会让小朋友们去拿自己想玩的玩具玩,而他之前吃饭都是后一个吃完的,所以,他基本上都是看其他小朋友玩,但是他特别想玩,有一天他又是吃着吃着饭,就跑过去和那些小朋友玩了,我问他:“你想不想玩玩具?”他说:“我想玩。
”我轻声细语地对他说:“那你要先把饭菜吃完了,才能去玩玩具哦!”他低下头,就开始乖乖地吃饭了!3、讲故事。
在平时的活动课上,我给小朋友讲《挑食不是好孩子》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小朋友不可以挑食,肉类、蔬菜都要吃才有营养!4、家园共育。
幼儿园优秀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孩⼦在每个年龄段需要根据幼⼉⾝⼼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及能⼒的培养。
两者结合才能使幼⼉⼼智同步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进⾏总结,那么幼⼉园观察记录怎么写?下⾯©⽆忧考⽹为⼤家分享了幼⼉园优秀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供您品鉴。
幼⼉园优秀观察记录与分析(⼀): 不能随便⼩便在⾝上 观察对象;AA 性别;男 观察时间;x⽉⼆⼗五⽇ 观察⽬的;让幼⼉明⽩不能随便⼩便在⾝上 观察状况;我班AA⼩朋友是班上年龄最⼩的⼀位,他的性格也较内向,平时也不爱说话。
他的⾃尊⼼也个性强。
想要⼩便也不告诉⽼师⾃我⼀向憋着,最后就只有⼩在⾝上。
即使⼩在⾝上他也不告诉我,当我发现他的裤⼦是湿的时问他是不是⼩便了,他也只是摇头不说话。
于是在帮他换裤⼦时我就告诉他,AA,我们已经是中班的⼩朋友了,⼩便要举⼿告诉⽼师你能⼩在⾝上哦。
⽽且⼩便了必须要告诉⽼师,湿裤⼦穿着是会⽣病的。
分析;幼⼉年龄较⼩性格内向在上课时间不敢举⼿告诉⽼师要⼩便,⼩在⾝上后更不好意思说,怕其他⼩朋友笑话。
措施; 1,正确引导幼⼉养成良好的⽣活习惯,不⼩便在⾝上,想⼩便要告诉⽼师。
2,经常询问该幼⼉是否要⼩便。
3,与家长交流在家也要教育孩⼦⼩便必须要告诉⽼师。
幼⼉园优秀观察记录与分析(⼆): 嘟嘟的午睡 观察状况:嘟嘟的午睡 观察地点:中四班午睡室 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 观察记录: 嘟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调⽪,精神劲特⾜。
每⼀天的午睡,她总是那个睡不着的孩⼦。
针对嘟嘟这种状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已经睡下很久,⼤部分幼⼉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声地哼,还不停的动来动去。
这是谁呢?我便去检查,原先嘟嘟还没睡着。
观察2:幼⼉午睡不久就发出呼吸声,⼤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有⼈喊我,晨晨就说:“⽼师,嘟嘟弄我!”原先⼜是嘟嘟在睡不着的时候惹其他⼩朋友了。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篇一】观察目标: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规则意识观察对象:王XX年龄段/班:小班观察时间:20xx年10月观察分析:区域活动开始了,XX选择的是娃娃家,她蹲下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脱鞋子进区,她的鞋子是一双带小拉链的布鞋,其他的幼儿都脱掉鞋子进去活动了,可XX还在那里脱鞋子,足足三分钟的时间,她才把鞋子脱掉,可是限制区域人数的小脚丫图片已经被其他幼儿的鞋子放满了,XX左右看了看,就把另外一名幼儿的鞋子拿起来放到了一边,把自己的鞋子放在了小脚丫上,就高兴的跑去活动了。
娃娃家里的其他幼儿没有注意到XX的所作所为,由于没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活动,我就没有把XX从娃娃家中叫出来。
从XX要把自己的鞋子放到小脚丫上,我感觉到孩子还是有规则意识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就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幼儿的规则意识已经存在,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对人员数量把握不准,才使得幼儿没有关注到区域里的人数,而XX自己虽然知道鞋子要放到小脚丫上这一规则,但她没意识到如果人满了就不能再进去了,而应该去选择其他的区域,对规则认识不到位。
采取措施: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
幼儿要在反复的游戏中了解游戏的规则,并逐渐把规则要求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
活动规则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抓好区域活动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
幼儿的活动是在动态是进行的,在活动中还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而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准则加以规范。
所以,区域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
区域活动中,可以利用环境暗示法,让环境的设置告诉幼儿参与这个游戏应遵守的规则,用小脚丫标志,限定游戏人数;用安静图标,告诉大家要安静,知道不争抢、安静操作、自己取放玩具、轻拿轻放,这种环境暗示没有任何的强制、命令和压抑,可以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某某某性别:男观察时间:20某某.02.2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某某某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某某某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某某某。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某某某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某某某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二】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有时候思思不会,涵涵便帮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长颈鹿也折成了,她很开心,和涵涵一起玩着。
思考分析: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
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范文(精选6篇)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范文(精选6篇)【篇1】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目的:1、尝试大胆举手发言,不害怕。
2、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
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片段:在今天的语言活动《看云去》开展之前,我把某某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
我问:“某某,喜欢上管老师的课吗?”她微笑着点点头,“管老师可喜欢某某上课时认真的样子呢,管老师一直希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某某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她说:“愿意。
”“恩,管老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她点点头。
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某某也积极举手,终于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用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
分析:某某是个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平时就默默无闻,多数只与固定几个幼儿交流。
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她举手发言,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样子,站着不说话。
平时我也力图不断的引导她大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
指导策略1、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王静,帮助她形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相信她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逐渐建立,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同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
2、借助这个实例,鼓励教育其他不敢大胆表达的孩子也要积极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信心。
【篇2】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班级:某某记录人:某某姓名:某某性别: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行为表现今日开展了“我当小厨师”的种植活动,孩子们尝试制作凉拌萝卜丝。
徐某某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萝卜丝有两种不一样的形状,觉得十分的好奇。
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写[范例五篇]
![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写[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a90b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f.png)
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写[范例五篇]1.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写篇一观察记录:上午的课程结束后,我再给小朋友们倒水喝时看到沐宸小朋友在教室里跑着,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在教室里不可以跑,你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
他说:好的,我知道了。
我又说到: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他点点头。
我说那我们一起整理餐前环境吧,他不说话的就跟我一起抬桌子了。
我们一起完成后,他开学的走出了教室。
观察分析:孩子这个年龄段容易兴奋和冲动,常常不自觉的打扰他人,做事情有头无尾的,往往不顾后果。
孩子不由自主的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他,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然后让他去帮助你做其他的事情,这样他不会不高兴,而且还可以很专注的在工作中享受生活。
2.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写篇二观察记录: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到宇轩小朋友在晨间自由操作的情况。
之前宇轩小朋友在早晨来的时候,是比较放空的状态。
老师去引导他教具操作,他也是不在状态,趴在桌子上。
最近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宇轩小朋友喜欢画画、描描红,数棒、科学区嵌板的操作。
而且他自己愿意去参与。
观察分析:幼儿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可以很好的完成。
宇轩小朋友在写分成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在一个桌子上,他的注意力就不集中,而且不愿意去写。
老师观察到他的情况,宇轩小朋友书包里会有描红本,每天老师会引导他先练一会儿描红。
每次他描好后,老师都会表扬他,他也特别开心。
持续观察,继续引导。
对幼儿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足的地方给予鼓励。
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写篇三观察记录:自由操作的时间,小朋友们都依次摆好工作毯取教具开始工作。
凡凡先取了有柄插座圆柱体的工作进行操作。
这项工作操作完后凡凡进行归位,可是发现原本放有柄插座圆柱体的位置被小朋友放了别的教具。
凡凡走过来说:“老师这项工作不是放在这儿的,它应该放到那里。
”说着凡凡就把放错的教具送回了原来的位置。
并且查看是否还有放错的在进行归位。
观察分析:孩子们在建构内在秩序的同时,对于外在的秩序也非常敏感,一般会对场所、顺序、所有物、约定和习惯等方面有要求,如果孩子能养成良好的秩序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也会将物品摆放有序,做事条理清楚,这些都是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处理的方法不恰当观察时间:20xx年12月28日观察地点:教室观察对象:恒恒和寒寒观察记录: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教师做事,可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教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
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
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
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
”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
作为教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二):幼儿观察记录: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观察幼儿:张璐观察时间:20xx.10.12观察目的: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观察过程:张璐是九月底来我们班的,性格很内向,在班上很少和教师小朋友说话。
观察一:有一天,吃完饭,我让吃完饭的小朋友端着椅子坐到操场上,只见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对她说:“你怎样不出去啊?”张璐看了一眼卞琦,不做声,把头低下去。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7篇)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7篇)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篇1幼儿情况:本地生,是个可爱、大方、宽容的孩子,也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
观察环境:午间散步。
观察实录:又到了午间散步的时间,通常这个时候前面的羽哲宝宝会和我聊天,不知道这小家伙今天又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我正期待着。
羽哲宝宝歪着脑袋看着我说:老师,星怡今天又打我了。
我赶忙检查羽哲的小脸有没有受伤,幸好没有,我问:星怡打的你痛吗?羽哲说:痛的,不过没关系,星怡还小呢。
听到这话让我很惊讶,我问羽哲:这话是谁说的呀?羽哲笑嘻嘻的说:是我妈妈说的。
分析:羽哲是个懂事的孩子,经常会帮助星怡,把星怡当小妹妹一样,很多时候星怡打她了她都不啃声,还是很愿意去帮助星怡,老师对她这一点一直是表扬的,通过和羽哲的聊天中发现了,家长的观点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羽哲宝宝之所以能这么宽容,也是家长教育的.结果。
措施:我对羽哲宝宝的宽容进行了表扬,并告诉了班里的孩子,要学会宽容,学会谦让。
同时也告诉了星怡,不能再欺负羽哲了。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篇2观察对象:张承续性别:男年龄:3岁观察时间:上午09:50观察地点:教室活动内容:进餐观察记录午餐时,大部分孩子都在安静地进餐,作为刚入园的小宝贝们,部分孩子需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进餐,我正在喂着一个年龄较小的小女孩。
突然听到临近的餐桌嚷嚷的,我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黎又文捂着脸“哇哇”大哭起来,旁边的小朋友说:“张承续打人了”,我蹲下身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问他是否打人了,他点点头,我继续问道,“为什么要打他呢?”“他总是用他的勺子弄我的碗!”小家伙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转身和黎又文谈了一会儿,然后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看着小家伙认真地点了点头,我才微笑着离开。
分析: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
在他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
幼儿园游戏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与分析(最新4篇)

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与分析(最新4篇)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一从孩子从一出生到上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到手指游戏、大到需要与人合作的游戏,在生活中、课堂上,游戏无处不在。
下面我就以游戏的几种形式,谈谈自己对游戏的粗浅认识:我班的幼儿均处在2岁半至3岁左右,根据其年龄的发展特征,幼儿动作已经慢慢稳健,他们需要尝试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视野,加强与同伴的交往。
安排自由分散的户外游戏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
如:让幼儿一人一个花皮球在户外自由的拍打、玩耍。
给幼儿每人一个沙包,让他们自由的嬉戏;在这里幼儿的童心得到了充分的显露,他们毫无拘束,毫无顾忌,自由自在。
充分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使体力小、体质弱的幼儿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教师在游戏开始前要交代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在游戏进行中,都要来会走动,不断巡视,随时制止幼儿的危险举动,保证幼儿的安全。
同时还要指导不会玩的幼儿,带领胆小的幼儿。
经过教师的教育、帮助和锻炼,使幼儿的动作、胆量、能力、彼此间的关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将纠纷和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1)掌握好游戏的时间。
孩子到了岁半岁左右,自控能力增强了,手眼动作进一步协调,认识的能力逐步延长。
桌面游戏可以调整为15———20分钟。
这样,使会的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玩出花样来。
玩出水平。
对不会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观察,模仿同伴的游戏;在他们失去兴趣,影响别人游戏时,就让他们到别的地方去玩别的玩具,使游戏开展井然有序。
(2)丰富游戏内容。
如桌面游戏时供给幼儿一团橡皮泥,就玩捏泥、搓长、搓圆和压偏;供给纸笔就学画画。
供给串珠,训练手眼协调;供给拼板,训练目测;供给套盒,比较大小等等。
以上这些游戏材料不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幼儿面前,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人数、能力、需要和玩具的难易程度先后出现的。
根据幼儿的人数,一般安排3———4种玩具,供给的数量要充足,保证每个幼儿都有玩具玩,玩过一段时间,幼儿兴趣不浓了,再及时更换别的玩具,使幼儿觉得常玩常新。
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幼⼉园的宝贝个性迥异,因此要想进⾏针对的教育,就要进⾏实时观察宝贝的⼀举⼀动,那么,幼⼉园托班观察记录该如何撰写呢?为您精⼼整理了幼⼉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欢迎⼤家的关注和参考。
【篇⼀】 观察⽇期:开始时间:20xx.11.12上午结束时间:20xx.12.10上午 观察⼉童:野战区幼⼉ 观察环境:幼⼉园户外野战区 观察者:卢琪 观察⽬标: 1.幼⼉是否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2.幼⼉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听清指令。
活动背景: 游戏是幼⼉园的基本活动形式。
孩⼦们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户外是⼀个开阔的天地,也是⼀本活教材,孩⼦们在游戏中可以利⽤户外开阔的地理条件,设置并完成不同层次的游戏环节,使幼⼉逐步增强体质,增加社会性⾏为的发⽣,从⽽提⾼活动兴趣。
⽽成为⼀名光荣的解放军,⾝穿英姿飒爽的军装,踏着整齐的正步,这是不少孩⼦⼼中的梦想。
对于幼⼉园的⼩朋友来说这个梦想是很难马上实现的。
为使⼩朋友们能够体验当军⼈的感受,我园在学期初在操场东边打造了⼀个野战区,孩⼦们在⼩⼩的野战营⾥快乐、疯狂的过了⼀把⼩兵瘾。
孩⼦们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想法会很多,需要的材料越来越丰富,野战区玩得越来越精彩。
攀爬架变成了孩⼦们滚、翻、攀爬、跳跃的训练场地,轮胎围起来,摞起来就变成孩⼦们的阵地。
整个区域上演着激烈的战争,让孩⼦们在⾃由的环境⾥感受合作的快乐,在游戏中锻炼了⾝体素质,在⾃主游戏中也增强了孩⼦们的交流及组织能⼒。
第⼀次观察:野战区初体验 我看到: ⼜到了玩户外野战区的时间,⼩朋友们的兴致都很⾼,当我们把玩具枪放置好了之后,⼩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地⼀哄⽽上,每个⼈拿了⼀⽀枪,然后四散开去玩起来,玩着玩着,就开始有⼩朋友告状“谁谁谁碰到我了”“他们不和我玩”“他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还有的⼩朋友悄悄地把枪放了回去,跑到⼤型滑梯区上去玩耍。
我看懂: 在⼤户外活动中,野战区很受孩⼦们的喜爱,但孩⼦们的⾓⾊意识不强,玩起游戏来还是带有较⼤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他们拿着玩具就去各⾃玩各⾃的,进⼊平⾏游戏的模式中。
幼儿园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为您推荐了幼⼉园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幼⼉园观察记录与分析【1】 观察记录 (发⽣了什么?请具体描述在真实情景中幼⼉学习、探究的实际⾏为。
) 最近幼⼉园实施了中⼤班幼⼉混班式户外活动,南操场的吊环也开放了。
这⾥真是很抢⼿,刚刚开始⼏天很多⼩朋友来玩很是热闹,徐正翔⼩朋友过来了,他看看⼈多就⼜⾛了。
今天终于有点空了,只见徐正翔⾛过来,拉起吊环就⼿⼀松就往地上的垫⼦上跳,连续⼏次都是这样的动作。
我说:“徐正翔吊环是锻炼我们的⼿臂的⼒量的,你要拉住吊环吊上⼀会⼉再松⼿会更好玩的”。
“好的,⽩⽼师“徐正翔回答我说。
说玩,他⼜拉起吊环头往后⼀仰,腿往前⼀伸就荡起来了。
“徐正翔很棒!就是这样玩的,加油!坚持。
”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呢!“扑通”⼀声他掉到了垫⼦上。
他看了看我,“没关系,在来⼀遍”我⿎励他说。
他再次拉起了吊环,我就在⼀旁帮他数数1、2、3、、5、6、7。
“很好,进步很⼤”我继续⿎励他说。
他⼜⼀次拉起了吊环,我继续帮他数数1、2、......13、14、15这次他荡了⼗五下,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这次我要荡25下,⽩⽼师”他⾃信的说。
这次,他先是把头往后仰,双腿⾃然往上提,动作娴熟了许多。
我仍然帮他数数1、2、......这时候收材料的⾳乐响起了。
分析评价 (学习了什么?请结合《指南》等内容,解读、评价幼⼉的学习⾏为。
) 徐正翔前⼏才看见玩吊环的⼈多就离开,看见⼈少了才过来玩,(社会领域1-2-2对⼤家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 他连续⼏天都来吊环场地(社会领域1-3-1能按照⾃⼰的想法进⾏游戏) 通过他第⼀次玩吊环的动作(社会领域1-3-4敢于尝试有⼀定难度的活动) 他玩吊环荡了15下(健康领域2-2-1能双⼿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持策略 (下⼀步该怎么做?提出下⼀步的指导计划。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为您带来了幼⼉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案例:早晨幼⼉陆陆续续的开始来园了,来得早的宝宝已经开始玩⾓⾊游戏了,有的宝宝在抱娃娃,有的宝宝在扮演医⽣,⼼晨宝宝蹦蹦跳跳的⾛进了活动室,她最喜欢娃娃家了,直蹦娃娃家,⼀眼就看中了徐尖宝宝⼿中的娃娃,就把娃娃抢了过来。
徐尖眼看着娃娃被⼼晨抢⾛了,急的哭了起来。
我⾛过去问⼼晨:“娃娃刚才是谁在玩的呀?”她说:“娃娃是我的。
”尖⼉急着说:“是我在玩的,⼼晨来抢了。
”“⼼晨肯定是觉得徐尖抱娃娃太累了,所以想帮帮忙是吧?”听我这么⼀说,⼼晨就说:“是的,我来抱⼀会,等会再给你抱。
”这么⼀说,尖⼉也不再争着要抱娃娃了。
两个⼈⼀个抱娃娃,⼀个忙着做饭了。
分析与措施: ⼼晨宝宝对⾃⼰的东西或者是⾃⼰喜欢的东西占有欲⽐较强,⼩班孩⼦⼜缺乏和别⼈交往的意识,⾃⼰想要的东西就去抢过来,所以这也是多数幼⼉的现象,也是导致幼⼉发⽣争执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情况我也多次和家长沟通,希望在家的时候也能正确的引导宝宝和伙伴玩耍时能⼀起分享玩具,让⼼晨宝宝体验到和同伴⼀起游戏的快乐。
【篇⼆】 案例背景: A是班级⾥的⼩男孩,来幼⼉园⼀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有时俨然⼀个⼤男孩,⼈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较懒,睡前不愿意⾃⼰脱裤⼦,醒了更多的时候等⽼师、阿姨帮他穿裤⼦、鞋⼦,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吃饭都懒得动⼿,做操时只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稍微有点⿇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 情境⼀:“⽼师好!”门⼝A进来。
“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
”⽼师⼀边摸着A的头,⼀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选⼀个进去玩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应该怎么写?
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可是,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观察记录
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
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1.
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
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
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
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
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
可以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2.
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
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3.
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
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观察记录
分类和范畴
1.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
(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
划分
· 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
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
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 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
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
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 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
· 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
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2.
表格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整体观察、结构观察和实验观察中经常使用,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
表格记录根据观察的目的、时间的跨度和长度,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
· 常规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该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记录个案幼儿的发展情况、园务制度和班级规范等成文条款的执行情况、各个环节活动的整体概况、幼儿园各部门的一般活动情况等等,也就是日常进行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
· 主题(问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教师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常常需要在采取具体的措施之前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行动方案,检验计划的效果并作出反馈。
· 研究性、定期的、间断进行的记录表格
前两种观察都是连续性观察,而第三种观察则是取样观察;前两种观察都针对一个整体性的情况,而第三种观察则针对局部的发展或专门的行为。
3.
根据观察的时间划分
· 现场记录
现场记录所获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资料,相对而言容易保证局部和细节的真实性,缺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只能记录行为(广义)的片段,以及一些突出的或者有显著意义的行为,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完整的和连续的,尤其不容易注意到一些潜在的、次要的、或场景外部的因素和影响,因为观察(有时候甚至是参与的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充分保障。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有专人进行辅助记录,或者有录音和录像设备辅助记录,那么上述困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事后回忆记录
这种方式用于开放的、质的记录。
采用事后回忆记录通常与如下因素有关:观察者采取深入的参与式观察,要求完全卷入当前的事件中去,不能分心做观察记录,或者为了避免对对象产生不必要的干扰,不得不采取事后回忆的记录方式;记录一个连续而完整的事件;人对于环境的知觉是整体知觉,其间获得的大量信息都是本人没有意识到也不能意识到的,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场没有意识到,事后却可能因为某种联想或触动而回忆起来,从而可以大大丰富记录内容的背景和细节。
· 现场和事后相结合
该方法通常用于质的记录。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中,在进行个案记录或深入访谈的时侯,由于基本上不可能在现场记录完整的事件或行为,但又要保证第一手的、真实的和一些瞬间的信息,所以研究者经常采取现场记录和事后记录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观察者用速记的方式或者借助录音和录像的手段记录下若干重要的片段,然后进行事后的整理,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记录。
4.
事后对现场记录进行整理时
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骤
描述:以客观、具体描述的方式整理现场草记,将片段的记录或一张张的表格还原成连续的事件。
回想: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回忆起来在此之前的观察和记录中被忽略不计的细节或背景情况。
分析和推论:观察者的分析意见和推论,包括事情的原因(动机)、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意义、影响因素、各种相关关系等等,其中涉及到判断、归纳和各种假设性的观点。
印象和感觉:对事件的纯粹个人性的印象和感觉,它比起前面的分析推论来,更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
进一步的信息:即在前面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和遗留的问题等,作进一步的思考,有待下一次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