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概型教案设计
古典概型教案
![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0fcbf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f.png)
古典概型教案【教案名称】:古典概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古典概型;2. 掌握计算古典概型的方法;3. 能够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计算古典概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课件;2. 素材:相关实例和题目;3. 工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你有没有听说过古典概型?你对它有什么了解?2. 提出问题:古典概型是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二、讲解古典概型(10分钟)1. 定义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指指定的试验只有有限个可能结果,每个可能结果发生的机会相同。
2. 特点:(1)试验只有有限个可能结果;(2)每个可能结果发生的机会相同。
3. 示例:抛一枚公正的硬币,问正反面的概率各是多少?三、计算古典概型(15分钟)1. 公式:事件A发生的概率 = 事件A包含的基本结果数 ÷所有基本结果数。
2. 示例:扔一枚公正的骰子,求出出现3的概率。
3. 练习: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实例的概率,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实例1: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20名男生、10名女生。
从中任选一人,求选中的是女生的概率。
2. 实例2:有一包装机器生产的零件,其中10%有缺陷。
从中任选一件,求选中的是有缺陷的概率。
3. 其他实例: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多的实例,供学生思考和解答。
五、小结(5分钟)1. 总结古典概型的定义及特点;2. 复习计算古典概型的方法;3. 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
【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古典概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典概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古典概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汇总5篇)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汇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01f5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9.png)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汇总5篇)篇1:古典概型教学设计古典概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A)版》第三章中的3.2.1节古典概型。
它支配在随机大事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同学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状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不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行少的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随机大事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依据本节教材在本章中的地位和大纲要求以及同学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①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让同学理解并把握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培育同学猜想、化归、观看比较、归纳询问题的力气。
②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大事所含的基本领件数及大事发生的概率,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争辩的思想方法。
③使同学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询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关键是要使该询问题是否中意古典概型的两个条件,培育同学对各种不同的实际状况的分析、推断、探究,培育同学的应用力气。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含义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如何推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大事包含的基本领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领件的总数。
四、学情分析高一(x)班是一个xx班,同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的了解比较浅显,课堂同意容量较低。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同学基本了解了概率的意义,把握了概率的基本性质,明白了互斥大事和对立大事的概率加法公式。
同学基本具备了确信的归纳、猜想力气,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力气方面尚需进一步培育。
多数同学能够乐观参与争论,但在合作沟通意识方面,进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
五、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依据这节课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定为:为了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力气,激发学习爱好,借鉴布鲁纳的发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实行以询问题式引导发觉法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同学进行观看争辩、归纳总结。
《古典概型》教案
![《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5499c9376baf1ffd4fad8c.png)
《古典概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判断古典概型,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能够利用概率公式求解一些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升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在次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典概型的概念以及概率公式。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大家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对,是5张扑克牌,在上课前大家想不想玩玩游戏呢?,好我们现在5人为一小组,一个人记录,另外4个人来抓袋子里面的小球,抓到红桃的奖励,抓到黑桃的惩罚,现在开始玩起来吧。
师:好了,大家都玩完了,现在请同学把你们的记录的数据都拿出来看看吧,看看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呢?生:发现抓住红桃和黑桃的机会是一样的。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了,可以把每种都找出来,在加起来就知道总的概率了,这中方法也可,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我不是5张,是50张,甚至500张,这样还行吗?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简单快速计算的方法-古典概型(二)探究新知1.探索基本事件和古典概型的概念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讨两个概念的生成如果把抽到红心记为事件B,那么事件B相当于抽到红心1,抽到红心2,抽到红心3,这三种情况,而抽到黑桃相当于,抽到黑桃4,黑桃5,这两种情况,因为是任意抽取的,可以认为出现这五种情况是都相等的。
当出现抽到红心1.2.3这三种情形之一时,事件B就发生了,于是P(B)=,追问1:这里所说的抽到红心1.2.3就是我们这组事件中的一个基本事件,那大家可以根据老师刚刚的分析总结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吗?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又叫什么呢?生: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
古典概型的教学设计方案
![古典概型的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50e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掌握古典概型的性质,能够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古典概型的定义:在所有可能事件中,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这种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
2. 古典概型的性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利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在有限个等可能事件中,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2. 探究新课(1)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例中的古典概型。
(2)引导学生总结古典概型的定义和性质。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3. 讲解新课(1)讲解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利用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2)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判断一个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
4. 巩固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课堂上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典概型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古典概型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考察学生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古典概型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实例分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中的古典概型。
3. 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古典概型的掌握程度。
4. 教学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10.1.3 古典概型 教案
![10.1.3 古典概型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e21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5.png)
第十章概率10.1.3古典概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2.运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3. 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古典概型模型.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概型的概念以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2. 教学难点运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三、教学过程(一)探索新知探究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数值)称为事件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用P(A)表示.探究二:古典概型一般地,若试验E具有以下特征:(1)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有限个;(2)等可能性: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称试验E为古典概型试验,其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探究三: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一般地,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Ω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Ω)k n AP An n==.其中,()n A和(Ω)n分别表示事件A和样本空间Ω包含的样本点个数.归纳:求解古典概型问题的一般思路:(1)明确试验的条件及要观察的结果,用适当的符号(字母、数字、数组等)表示试验的可能结果(借助图表可以帮助我们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的可能结果);(2)根据实际问题情境判断样本点的等可能性;(3)计算样本点总个数及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个数,求出事件A的概率.(二)课堂练习1.某网站登录密码由四位数字组成,某同学将四个数字0,3,2,5,编排了一个顺序作为密码.由于长时间未登录该网站,他忘记了密码.若登录时随机输入由0,3,2,5组成的一个密码,则该同学不能顺利登录的概率是( )A.124B.2324C.116D.1516答案:B解析:用事件A表示“输入由0,3,2,5组成的一个四位数字,但不是密码”,由于事件A 比较复杂,可考虑它的对立事件A,即“输入由0,3,2,5组成的一个四位数字,恰是密码”,显然它只有一种结果,四个数字0,3,2,5随机编排顺序,所有可能结果可用树状图表示,如图:从树状图可以看出,将四个数字0,3,2,5随机编排顺序,共有24种可能的结果,即样本空间共含有24个样本点,且24个样本点出现的结果是等可能的,因此可以用古典概型来解决,由1()24P A=,得23()1()24P A P A=-=.因此,随机输入由0,3,2,5组成的一个四位数字,但不是密码,即该同学不能顺利登录的概率为2324.故选B.2.在5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和2件二等品,从中任取2件,以710为概率的事件是( )A.恰有1件一等品B.至少有1件一等品C.至多有1件一等品D.都不是一等品答案:C解析:将3件一等品编号为1,2,3,2件二等品编号为4,5,从中任取2件有10种取法:(1,2),(1,3),(1,4),(1,5),(2,3),(2,4),(2,5),(3,4),(3,5),(4,5).其中恰有1件一等品的取法有(1,4),(1,5),(2,4),(2,5),(3,4),(3,5),则恰有1件一等品的概率16 10P=;恰有2件一等品的取法有(1,2),(1,3),(2,3),则恰有2件一等品的概率23 10P=,故“至多有1件一等品”的概率3237111010P P =-=-=.故选C. 3.《史记》中讲述了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若双方各自拥有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各1匹,从中随机选1匹进行1场比赛,则齐王的马获胜的概率为( ) A.23 B.13 C.12 D.56答案:A解析:记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为a ,b ,c ,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为A ,B ,C .由题意可知,所有的基本事件有aA ,bA ,cA ,aB ,bB ,cB ,aC ,bC ,cC ,共9种,其中田忌可以获胜的事件有aB ,aC ,bC ,共3种,则齐王的马获胜的概率32193P =-=.故选A.(三)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1. 随机事件的概率;2. 古典概型;3.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四、板书设计10.1.3古典概型1. 随机事件的概率;2. 古典概型;3.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古典概型优秀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247c6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0.png)
古典概型优秀教学设计古典概型优秀教学设计古典概型也叫传统概率、其定义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
古典概型优秀教学设计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了解概率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数学实验,观察、发现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了解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的发现,体会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教学重点】概率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数据图表,总结出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随机事件的发生所呈现出的规律性.【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教学手段】投影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流程】考察概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1.展示生活实例1:“麦蒂的35秒奇迹”从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的篮球比赛说起,介绍比赛最后时刻的情形.为什么在那个时刻,所有人都紧张的注视着麦蒂和他投出的篮球?你能确定神奇的麦蒂在即将开始的NBA比赛中的下一个三分球投进了吗?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原因和必要性.抓住生活实例中包含数学思维的部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对生活中的现象和感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2.展示生活实例2:杜丽北京奥运夺金我们都曾非常关注北京2008奥运会,大家知道这名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名字吗?为什么射击比赛中每一枪都如此扣人心弦呢?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3.展示生活实例3:“石头、剪刀、布”再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甲、乙两个同学想看同一本好书,于是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看.那么能够预先确定甲和乙谁获胜吗?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二、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事件时我们主要关注事件是否发生,结果能否预先知道,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学生能够有效的概括、抽取上述生活体验的共性.在数学上研究事件时,主要关注在相应的条件下,事件是否发生,因此在提问时明确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的思维直指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发散. 以上这些事件都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那么在自己的身边,还能找到此类的事件吗?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通过以上思考,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事件的表示:用大写字母A、B、C??表示设计意图在形成概念之前,通过主动的思考,在自己身边举例,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维基础;二是通过对比,明确事件分类的标准和概念之间的差异. 巩固练习三、深入情境,体会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我们看到,随机事件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因为体育比赛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比赛更加刺激、精彩,让观众更加紧张投入;因为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走入校门的时候内心涌动着好奇与兴奋;因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随机事件的世界当中.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意外是随机事件,那我们是不是因此而时刻都充满着恐慌呢?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个随机事件,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了呢?我们没有,这就说明随着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断地接触随机事件我们对他发生的规律性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对此做一些理性思考设计意图这一段教学首先表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教师对数学、对概率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古典概型公开课教案
![古典概型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da2c2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1d.png)
古典概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概型的定义与特点2. 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概型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典概型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古代骰子游戏,引发学生对古典概型的兴趣。
2. 讲解古典概型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分析其特点。
3. 讲解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练习。
4.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古典概型应用于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典概型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2. 推荐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古典概型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应用和重要性。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古典概型的定义、特点、计算方法和应用案例。
2. 练习题: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资料:提供实际问题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确保学生掌握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300b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7.png)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概率计算。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 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2. 古典概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概率计算和概率分布。
教学难点:
1. 复杂问题的古典概型解题方法。
2. 概率计算过程中的逻辑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相关教材和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概型的概念和应用,并提出学习目标。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1. 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2. 古典概型的应用举例。
3. 概率计算公式和概率分布。
三、示范演练(15分钟)
教师通过几个案例演示古典概型的解题方法和计算过程。
四、分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几个古典概型的实际问题。
五、小结(5分钟)
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总结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案大全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fab6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c.png)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案大全在这个模型下,随机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有限的,并且每个基本结果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
古典概型是概率论中最直观和最简单的模型,概率的许多运算规则,也首先是在这种模型下得到的。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案大全一古典概型一、目标引领1.理解随机事件和古典概率的概念?.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难点是如何判断一个随机事件是否是古典概型,搞清随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及其总数.二、自学探究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3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课代表汇总.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30次,最后由课代表汇总.三、合作交流在我们所做的每个实验中,有几个结果,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回答:在试验一中结果只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并且他们都是相互独立的,由于硬币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 .在试验二中结果有六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并且他们都是相互独立的,由于骰子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六种结果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 .引入新的概念:基本事件:我们把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叫做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叫做古典概率.(1)一次试验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例如试验一中只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结果,即有两个基本事件.试验二中结果有六个,即有六个基本事件.(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试验一和试验二其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均相同.随机现象: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能出现,且有统计规律性的现象叫做随机现象.试验一抛掷硬币的游戏中,可能出现“正面朝上”也可能出现“反面朝上”,这就是随机现象.随机事件:在概率论中,掷骰子、转硬币……都叫做试验,试验的结果叫做随机事件.例如掷骰子的结果中“是偶数”、“是奇数”、“大于2”等等都是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偶数”就是由基本事件“2点”、“4点”、“6点”构成.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A、B等来表示.必然事件:试验后必定出现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记作 .例如掷骰子的结果中“都是整数”、“都大于0”等都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实验中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四、精讲点拨例1:从字母a、b、c、d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解:有ab,ac,ad,bc,bd,cd.例2:(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率吗?为什么?答: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所有的点,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足古典概率的第一个条件.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案大全二课题古典概型课型高一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古典概型的教案
![古典概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a851450b1c59eef8c7b4a9.png)
古典概型的教案【篇一:古典概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第2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古典概型的定义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从教材知识编排角度看,学生已经学习完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定义,会利用随机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学习了古典概型之后,学生还要学习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的知识在课本当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概率模型。
由于它在概率论发展初期曾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许多概率的最初结果也是由它得到的,因此,古典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
学习古典概型,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事件的概率;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几何概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等知识打下基础;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随机思想和研究概率的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授对象接受知识情况和对本教学内容已知的可能情况)1、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对随机事件有了初步了解,并会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在前面的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节中,已经掌握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即概率的统计定义。
了解了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尤其是互斥事件的概念,以及概率的性质和概率的加法公式。
这些知识上的储备为本节课的基本事件的概念理解和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的推导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熟悉了大量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的实例,对于掷硬币,掷骰子这类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求得。
2、学生的认知困难:我调查了初中的数学老师,和高一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发现学生初中学习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对简单的等可能事件可计算其概率,但没有模型化,所以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不对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学生学完古典概型之后,还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那么,由于概念的模糊,会导致其对复杂问题的计算错误。
古典概型(教案)
![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9753e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a.png)
《10.1.3古典概型》一、学习目标1.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点.(重点)2.掌握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解决简单的概率计算问题.(难点)二、导学指导与检测知识点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度量(数值)称为事件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用表示.知识点二古典概型一般地,若试验E具有以下特征:(1)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2)等可能性: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称试验E为古典概型试验,其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知识点三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一般地,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Ω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P(A)==即时训练:1、下列概率模型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1)从区间[1,10]内任意取出一个实数,求取到实数2的概率;(2)向上抛掷一枚不均匀的旧硬币,求正面朝上的概率;(3)从1,2,3,…,100这100个整数中任意取出一个整数,求取到偶数的概率.2、判断对错(1).古典概型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2).古典概型有两个重要条件:①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总数是有限的,每次试验只出现其中的一个结果;②各个样本点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3).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在线段[0,5]上任取一点,此点小于2”的概率.( )(4).从甲地到乙地共n条线路,且这n条线路长短各不相同,求某人任选一条路线正好选中最短路线的概率是古典概型问题.( )三、巩固诊断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1个白球和已编有不同号码的3个黑球,从中摸出2个球.求:(1)样本空间的样本点的总数n;(2)事件“摸出2个黑球”包含的样本点的个数;(3)摸出2个黑球的概率.2.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1)求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2)求掷出两个4点的概率;(3)求点数之和能被3整除的概率.3.从1,2,3,4,5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则其和为5的概率是________.四、思维导图。
《古典概型》教案
![《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53f1ba8956bec0975e3a3.png)
《古典概型》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写出所有基本事件,并找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2、会判断一个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并求出古典概率.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以及写出它的所有基本事件.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基本事件的特点(1)在同一试验中,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几个基本事件的和.2.古典概型(1)有限性:在随机试验中,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个,即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均等的.3.古典概率一般地,对于古典概型,如果试验的基本事件为n,随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m,则事件A的概率P(A)=m/n二、讲解新课例1、(P103例1)例2、(P103例2)例3、从含有两件正品a,b和一件次品c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1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一件次品的概率.解:每次取一个,取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其必然事件是Ω={(a,b),(a,c),(b,a),(b,c),(c,a),(c,b)}∴n=6用A表示“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a,c),(b,c),(c,a),(c,b)}∴m=4∴P(A) =4/6=2/3变式:从含有两件正品a,b和一件次品c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1件,每次取出后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三、练习巩固1.从1,2,3,4,5五个数字中,任取两数,求两数都是奇数的概率.四、课堂小结1、古典概型的二个特点(1)有限性:在随机试验中,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个,即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均等的.2.古典概率的求法第一步:写出所有基本事件,确定n第二步:找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确定m第三步:利用公式计算概率:P(A)=m/n说明:(1)在第一步中写基本事件时,一定要是等可能的.(2)我们用上述方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仅仅适用于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教案初中数学
![古典概型教案初中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4df069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b.png)
古典概型教案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2. 学会使用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3. 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4. 能够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古典概型的概念和特点;2.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教学难点:1. 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2. 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回顾:提问学生关于基本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2. 举例:列举几个随机事件中的基本事件,如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抛一枚硬币等。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提问:上述例子有什么共同点?2.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共同点,引出古典概型概念。
3. 讲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三、讲解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15分钟)1. 讲解概率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2. 示例:抛一枚硬币,计算正面朝上的概率。
四、应用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练习判断一些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并计算相应事件的概率。
2. 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以及计算概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练习题:判断一些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并计算相应事件的概率。
2. 思考题:探讨如何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基本事件的概念,引出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讲解概率公式,让学生掌握计算古典概型概率的方法。
在应用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判断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典概型教案
![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354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c.png)
古典概型教案古典概型教案4篇古典概型教案1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中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文科生不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2、能力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抽牌游戏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引领学生探究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归纳出求基本事件数的方法-列举法。
3 、情感目标树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随机的观点来理性的理解世界, 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的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四,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黑板,粉笔,教棒五,教学方法探究式与讲授式相结合六,教学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今天我们将学习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最简单,而且最早被人们所认识的一种概率模型,大约在1812年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就已经注意并研究了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
下面先看一个抽牌游戏。
抽牌游戏:有红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那么抽到的牌为红桃的概率有多大?古典概型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3)掌握列举法、列表法、树状图方法解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重点与难点:1、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2、正确理解随机数的概念,并能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 (10)师生共同探讨: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基本概念:(1)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模型、随机数、伪随机数的概念见课本P121~126;(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议一议】下列试验是古典概型的是?①.在适宜条件下,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②.某人射击5次,分别命中8环,8环,5环,10环,0环.③.从甲地到乙地共n条路线,选中最短路线的概率.④.将一粒豆子随机撒在一张桌子的桌面上,观察豆子落下的位置.古典概型的判断1).审题,确定试验的'基本事件.(2).确认基本事件是否有限个且等可能什么是基本事件在一个试验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中,那些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古典概型教案
![古典概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74bf9bed5b9f3f80f1c83.png)
3。
2.1古典概型教学目标:(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导入:单选题是标准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小军和小民玩掷骰子游戏,他们约定:两颗骰子掷出去,如果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是5,那么小军获胜,如果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是4,那么小民获胜.这样的游戏公平吗?探究一试验:(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2)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上述两个试验的所有结果是什么?一.基本事件1。
基本事件的定义: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2.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字母的试验中,有几个基本事件?分别是什么?探究二:你能从上面的两个试验和例题1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二.古典概型(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等可能性)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思考:(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2)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
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探究三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是古典概型吗?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你能根据古典概型和基本事件的概念,检验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吗?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是古典概型吗?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你能根据古典概型和基本事件的概念,检验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吗?三.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对于古典概型,事件A 的概率为:P(A)=基本事件的总数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A =nm 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1、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如果是,准确求出基本事件总个数n ;2、求出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3、P(A )=m/n四。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新课标)】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ebf15e2be1e650e53ea995a.png)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AP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总的基本事件个数;(3)会叙述求古典概型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
【教学难点】能应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求复杂事件的概率。
(一)新课导入在标准化的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多选题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同学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是为什么?(二)复习回顾1.从事件发生与否的角度可将事件分为哪几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2.概率是怎样定义的?一般地,如果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当试验的次数n很大时,我们可以将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作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值,即()mP An。
(其中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3.概率的性质:0≤P(A)≤1;P(Ω)=1,P(φ)=0(三)新课讲授1.基本事件在一个试验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中,那些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其他事件都可由基本事件的和来描述)考察两个试验(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正面向上 ,反面向上(2)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六种随机事件基本事件(1)中有两个基本事件 (2)中有6个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不能同时发生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思考1: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几种可能结果?连续抛掷三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几种可能结果?答:(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正,正,正),(正,正,反), (正,反,正),(反,正,正),(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思考2:在连续抛掷三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两次正面和一次反面”,“至少出现两次正面”分别由哪些基本事件组成?答:(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事件“取到字母a”是哪些基本事件的和?解:所求的基本事件有6个,A={a,b},B={a,c},C={a,d}, D={b,c},E={b,d},F={c,d};“取到字母a”是基本事件A、B、C的和,即A+B+C反思与感悟基本事件有如下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古典概型的教案
![古典概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0bf8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f.png)
古典概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特征。
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能够运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征。
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
对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如掷骰子、抛硬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概率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典概型。
2、讲解古典概型的概念(1)列举一些简单的试验,如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其正反面;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其出现的点数。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试验的共同特点: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给出古典概型的定义:如果一个随机试验具有上述两个特点,我们就称这样的随机试验为古典概型。
3、讲解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1)以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为例,分析其出现的点数为 1、2、3、4、5、6 这 6 个基本事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均为1/6。
(2)设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为n,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m,则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P(A) = m / n 。
(3)强调公式的适用条件:试验为古典概型。
4、例题讲解例 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 5 个球,其中 3 个白球,2 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 2 个球,求摸出的 2 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解:设 3 个白球分别为 A、B、C,2 个黑球分别为 D、E。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d7fd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e.png)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古典概型计算方法时,教师给出部分提示,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6.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请学生尝试解决以下问题:一个袋子里有5个白球、4个黑球和1个红球,随机取出两个球,求取出的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避免死记硬背。
2.在设计生活实例时,要尽量选择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完成作业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解答过程正确无误,并对自己的作业进行适当的批改和反思。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以一个生动的实际例子引入新课,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的概率。”
2.提出问题:通过上述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概率是什么?如何计算概率?
-在这个问题中,为什么红球和蓝球的个数会影响概率的计算?
3.过渡:通过讨论,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指出古典概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古典概型来解决?
-在解决古典概型问题时,如何运用排列组合知识?
2.讨论过程: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与评价: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完成以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0097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7.png)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古典概型.内容解析: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第十章第1节第3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古典概型的特征及如何求古典概型的概率.本节内容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使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应用,又为后续概率的性质做好铺垫.节内容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使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应用,又为后续概率的性质做好铺垫.。
注意对概率思想方法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1)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和计算公式,会判断古典概型.(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目标解析:(1)古典概型是最简单的概率模型,也是高中阶段重点研究的概率模型.通过古典概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和样本点的关系、事件和样本点的关系、概率的意义,掌握研究概率模型的一般性思路.(2)通过实例分析,在相同的样本量、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误差不超过0.5的前提下,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的概率最大,无放回抽样次之,有放回抽样最小.(3)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在每一堂课中寻找机会去落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特殊的古典概型归纳概括一般古典概型的规律是进行数学抽象教学的很好机会;同时利用古典概型解决问题,也是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好机会.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古典概型的概念以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教学问题一:如何判断样本点的等可能性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问题.解决方案:考查问题表述中所含的信息,如“质地均匀”、“完全相同”等.2.教学问题二:放不放回、有序无序问题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问题.这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解决方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放回为有序,不放回中有序和无序.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运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问题为我们选择教学策略提供了启示.为了让学生通过实例归纳得到古典概型的公式,应该为学生创造积极探究的平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结合具体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到主动学习状态中来.在教学设计中,采取问题引导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围绕问题主线,通过自主探究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公式,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是数学抽象的基本过程,同时,古典概型公式的推导其实就是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的典范.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实施数学具体内容的教学与核心素养教学有机结合的尝试.五、教学过程与设计课堂小结升华认知[问题6]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课后练习]1.下列是古典概型的是()①从6名同学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每人被选中的可能性的大小.②同时掷两颗骰子,点数和为7的概率.③近三天中有一天降雨的概率.④10个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乙相邻的概率.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甲、乙两人有三个不同的学习小组A,B,C可以参加,若每人必须参加并且仅能参加一个学习小组(两人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两人参加同一个学习小组的概率教师11:提出问题6.学生10:学生11: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答案】1.B 2.A 3.C 4.14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引领学生感悟数学认知的过程,体会数学核心素养.课后练习是对定理巩固,是对本节知识的一个深化认识,同时也为下节内容做好铺垫.。
古典概型教案7篇
![古典概型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13c36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3.png)
古典概型教案7篇古典概型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全部可能涌现的基本领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领件涌现的可能性相等;(2)掌控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详细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育规律推理技能;(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掌控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项的概率;难点是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项包含的基本领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领件的总数。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依据本节课的特点,可以采纳问题探究式学案导学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和问题评价等教学过程,与同学共同探讨、合作争论;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1)掷一枚质地匀称的硬币的试验;(2)掷一枚质地匀称的骰子的试验。
师生共同探讨:依据上述状况,你能发觉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学分组争论试验,每人写出试验结果。
依据结果探究这种试验所求概率的特点,尝试归纳古典概型的定义。
在试验(1)中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项。
在试验(2)中,全部可能的试验结果只有6个,即涌现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它们也都是随机事项。
2、基本概念:(看书130页至132页)(1)基本领件、古典概率模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3、例题分析:(呈现例题,深刻体会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依据每个例题的不同条件,让每个同学找出并回答每个试验中的基本领件数和基本领件总数,分析是否满意古典概型的特征,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求得概率。
) 例1 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领件?分析:为了得到基本领件,我们可以根据某种顺次,把全部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古典概型
一、教材分析
【学科】:数学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 [人教版]
【课题名称】:古典概型(第三章第130页)
【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由于它在概率论发展初期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许多概率的最初结果也是由它得到的,所以称它为古典概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教学方法与理念】:与学生共同探讨,应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
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
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教法及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法分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策略
1通过抛一枚硬币和一枚骰子的试验给出基本事件的概念;
2通过两个试验和例一的分析得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和计算公式;
3例题具有一定实际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道例题的计算量不大,用列举法都可以数出基本事件的总个数;
4在每道例题后都有相应的“探究”或“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开拓学生思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要学生的思考为中心,把握古典概型的特点,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困惑。
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在课上,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
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而不
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同学
活动感受,教师
汇总方法、结果
受,
问题。
成基本事件的和。
)的理解:在试验一中,必然事件由基本事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组成;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出现偶数点”可以由基本、“4点”和“6点”共同组成。
深新
的理解。
内容师生活动,,,
b c 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先让
尝试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古典概型。
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
?为什么?学生交流,补充,归纳。
反复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我们有
)+P(“2点”)+P(“3点”)+P(“4
点”)+P(“6点”)=P(必然事件)
点”)=P(“2点”)=P(“3点”)
)=P(“5点”)=P(“6点”)=1 6
进一步地,利用加法公式还可以计算这个试验中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例如,
“出现偶数点”)=P(“2点”)+P(“4点”)
11131
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1
0.254“答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在标准化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同学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
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是为什么?
20道单选题,如果有一个考生答对他是随机选择的可能性大,还是他掌键点说明。
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
如果不标上记号,类似于(1,2)和(2,1)的结果将没有区别。
这时,所有可能的结果将是:
2)(1,3)(1,4)(1,5)(1,6)
3)(2,4)(2,5)(2,6)(3,3)
5)(3,6)(4,4)(4,5)(4,6)
6)(6,6)共有21种,和是5的结个,它们是(1,4)(2,3),所求的概率
2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要求
观察
两种结果,找出
产生
七、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经历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后得出古典概型的概念,由两个问题的提出进一步加深对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的理解;再通过学生观察类比推导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困惑。
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古典概性的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
让学生初步会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古典概型。
教学中不把重点放在“如何计算”上,应着重于概念的理解和从简单的试验推出公式的计算过程。
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及概率的计算公式。
例1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用列举法表示一个随机试验的全部基本事件。
例2中,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古典概型是此题的关键。
例3的目的试通过此题的教学要使学生体会到,使用公式计算时要验证第二个条件,否则计算是错误的。
限于学校目前条件,如果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更好!
八、教学反思:(待定)
请给出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