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

合集下载

虚报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3篇)

虚报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文件。

然而,近年来,虚报财务报告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用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虚报财务报告的成因,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虚报财务报告的定义及危害1. 定义虚报财务报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夸大或隐瞒财务数据,使得财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

2. 危害(1)损害投资者利益:虚报财务报告使得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损害投资者利益。

(2)破坏市场秩序:虚报财务报告使得企业间竞争环境恶化,不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3)降低企业信用:虚报财务报告使企业信用受损,影响企业的融资、投资等活动。

(4)干扰国家宏观调控:虚报财务报告导致统计数据失真,干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虚报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1. 企业内部因素(1)企业管理层动机:企业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如提升业绩、获得奖励、避免处罚等,可能采取虚报财务报告的手段。

(2)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合理,如只注重业绩,忽视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员工为追求业绩而虚报数据。

(3)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如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等,为虚报财务报告提供了可乘之机。

2. 企业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采取虚报财务报告的手段,夸大自身实力。

(2)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财务报告的监管力度不足,使得企业虚报财务报告的行为难以被发现和查处。

(3)审计质量不高: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因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等原因,未能发现企业虚报财务报告的行为。

3. 会计准则和法规因素(1)会计准则不够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对某些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缺乏明确的规定,为虚报财务报告提供了空间。

(2)法规执行不严: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洞,使得企业虚报财务报告的行为得以逃避处罚。

财务报告造假

财务报告造假

财务报告造假近年来,不少企业的财务报告被曝出造假的丑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假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财务报告造假的原因和对策。

一、造假的原因1.经济压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会通过夸大收入或减少成本的方式来掩盖亏损。

尤其在经济下行期,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造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管理不善企业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财务报告的失真。

例如,企业可能在内部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财务人员乘机恶意造假;或者企业管理混乱,导致财务人员为了应对上级压力而造假。

3.道德风险一些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或追求成绩,在财务报告中夸大收入、虚增利润等行为,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利益为先的风气。

二、对策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需要企业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内部审计的力度,同时,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审计政策和措施。

如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实行财务报告审计等方式来控制内部风险。

2.促进企业公开透明企业应该加强自我监管,积极公开自己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情况和治理结构。

通过公开透明来建立企业的信誉度和社会形象,以消除可能出现的疑虑,加强关注企业的各方的信任。

3.加强行业自律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的声誉度。

行业自律机构应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度等方式,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持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以上是笔者对财务报告造假问题的探讨,希望企业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自我监管,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利润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及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及治理对策

(2)完善高管激励机制:改革高管薪酬制度,降低业绩指标在薪酬中的权 重,增加长期激励和绩效考核,抑制高管的短期行为。
(3)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披露频次和透明度,加 强重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1)加大执法力度:对涉嫌虚假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严格审查,加大处罚 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 及治理对策
目录
01 一、上市公司虚假财 务报告的成因
03 参考内容
02 二、治理上市公司虚 假财务报告的对策
近年来,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 运行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本次演示将从成因的角度深 入剖析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 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内部原因
(1)业绩压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和保持良好的业绩表现,往往 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尤其是当公司业绩下滑或面临亏损时,管理层可能会调 整财务数据以维持良好的业绩形象。
(2)高管激励:许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这可能导致高 管为了获得更高的奖金和股权激励而操纵财务报告。
(2)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对上市公司财 务报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增加透明度,防止造假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为了有效治 理这一问题,需要从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监管力度和公众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 综合施策。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逐步改善资本市场的信息 环境,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报告(3篇)

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财务报表中虚构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国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1. 监管环境因素(1)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部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现象,导致财务造假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等,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2. 企业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财务审批等环节存在漏洞,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利益驱动因素(1)企业为了上市、再融资等目的,通过财务造假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估值。

(2)企业为了逃避税收、处罚等,通过财务造假隐瞒真实经营状况。

(3)企业为了获得信贷、担保等金融支持,通过财务造假虚增资产、利润等指标。

4. 人员素质因素(1)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为了个人利益或迎合企业领导要求,参与财务造假。

(2)企业管理层素质不高。

企业管理层缺乏财务知识,对财务造假行为认识不足,难以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

5. 社会文化因素(1)利益驱动观念。

部分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2)监管宽容文化。

部分企业认为监管力度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财务造假难以被发现。

三、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环境建设(1)提高监管力度。

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3篇)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近年来,虚假财务报告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用和市场的稳定。

本文旨在分析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为防范和打击虚假财务报告提供理论依据。

二、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1. 内部因素(1)企业管理层动机企业管理层出于各种动机,如追求业绩、保住职位、获得融资等,可能故意操纵财务报告,虚报业绩、隐瞒亏损,以达到自身目的。

(2)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使得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存在漏洞,为虚假报告提供了可乘之机。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可能为了迎合管理层意图,故意篡改财务数据,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2. 外部因素(1)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虚假报告,使得虚假报告得以滋生。

(2)市场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采取虚假报告手段,夸大业绩、降低成本,以吸引投资者。

(3)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企业违法成本较低,增加了虚假报告的发生概率。

三、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措施1.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报告的产生。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使其具备识别和防范虚假报告的能力。

2. 加强监管力度(1)完善监管机制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2)加大处罚力度对虚假报告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触碰法律红线。

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虚假财务报告问题,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虚假报告的法律责任。

(2)加强执法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虚假报告案件的查处,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3篇)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一起典型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防范措施。

二、事件背景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夸大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

经监管部门调查,该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责令改正,并处以巨额罚款。

2. 事件影响(1)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误判,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

(2)资本市场信誉受损:事件曝光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监管机构公信力下降:事件暴露出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财务造假事件频发。

三、事件原因分析1. 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缺陷: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内部控制失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防范和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3)道德风险: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进行财务造假。

2. 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提高业绩,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

(2)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3)会计准则不完善:部分会计准则存在模糊地带,为企业进行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事件影响分析1. 对投资者的影响(1)投资决策失误: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误判,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

(2)信心受损:事件曝光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市场恐慌。

2.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市场秩序混乱:财务造假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2)监管公信力下降:事件暴露出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监管公信力下降。

3. 对社会的影响(1)诚信缺失: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企业诚信缺失,损害了社会道德风尚。

公司财务报告分析造假(3篇)

公司财务报告分析造假(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文件,是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桥梁。

然而,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通过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来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本文将深入剖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造假的手段、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报告分析造假的手段1. 收入确认造假: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隐瞒收入或虚构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规模,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2. 成本费用虚减:企业通过虚减成本费用,如虚构成本、低估费用、提前摊销等手段,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3. 资产评估虚增:企业通过高估资产价值,如虚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虚增企业资产规模,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4. 负债评估虚减:企业通过低估负债,如虚减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虚减企业负债规模,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5. 信息披露不实:企业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三、财务报告分析造假的原因1. 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如上市、融资、获得政府补贴等,不惜采取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手段。

2. 监管缺失: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为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内部控制薄弱: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环节存在漏洞,为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提供了条件。

4. 企业文化缺失:一些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内部存在不正当竞争、利益输送等现象,为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提供了土壤。

四、财务报告分析造假的危害1.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报告分析造假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 扰乱市场秩序: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扭曲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3. 损害企业形象:财务报告分析造假损害企业声誉,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

4. 影响宏观经济:财务报告分析造假导致宏观经济数据失真,影响政府决策和宏观经济调控。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会计电算化学号090814学生姓名黄杏园指导教师张红卫讲师起讫日期 2009.09 -2012.06目录摘要 (2)第一章概述 (3)一、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 (3)二、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 (3)三、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5)第二章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 (7)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利益冲突 (7)二、内外监管约束机制不完善和不到位 (9)三、上市公司利益驱动和环境因素 (9)第三章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 (11)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方法 (11)二、数据挖掘在虚假财务报告识别中的应用 (12)结语 (15)摘要虚假财务报告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

这不但影响了企业的形象,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全社会都应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

本文主要就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告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论述了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危害性,然后就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识别虚假财务报告的方法,最后提出治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希望能使虚假财务报告逐步减少直至消失,使财务报告成为我们评价企业的准确依据。

关键词: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成因、防范第一章概述一、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最终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将其分成三大类:1、虚假利润表类,通常就是利润虚假(虚增收入、少转成本、虚减营业与管理费用、少计利息费用、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投资收益、不恰当的变更会计政策、不恰当的合并报表实务等),并间接导致虚假资产负债表2、虚假资产负债表类,即舞弊行为仅直接导致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存在重大错报,但不直接影响利润表3、虚假披露类,即舞弊行为仅直接导致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附注存在虚假内容,但不直接影响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

虚假财务报表成因分析、

虚假财务报表成因分析、

摘要:目前全世界最关注的经济问题就是虚假财务报告。

随着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的企业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通过违法的手段,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

这种违法行为在严重影响企业自身形象的同时,也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

本文分析了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监督软化;成因一、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企业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导致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外因内在利益的驱动是产生虚假财务报告的根源所在。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由于双方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不同,有些情况下双方之间就会出现利益的冲突,严重时甚至会相互对立。

因此,编制财务报告的一方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将各方的需求都满足,就会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弄虚作假,用虚假的财务报告来蒙骗某些或全部的财务报告使用者。

所有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利益中,无可非议企业的利益是处在首位的。

因此,有的企业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会采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方法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希望在博得这些部门的信任之后,获得更多的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

第二就是个人利益。

某些企业负责人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来影响财务人员,采用虚假的财务报告来博得投资者的信任,这样便可以获得各方面的利益,例如薪金、职务、股票升值等等。

有的时候财务人员就是虚假财务报告的直接生产者,一方面他们必须要遵守法纪,避免因违法违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在制作财务报告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企业负责人的指示,根据其要求来编制财务报告,并由此获得薪金、奖励、升迁等利益。

(二)导致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内因:1.监督软化目前,我国财务监督环境软化严重,这也是造成我国企业虚假财务报告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依法承担审查企业财务报告的艰巨任务,因此,注册会计师也是对各种经济实体的财务报告进行外部监督的第一道重要防线。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用户无法获得真实和公正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会伤害投资者利益,损害市场秩序,还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屡禁不止,成因复杂,为了有效打击和预防财务报告舞弊,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1. 利益驱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涨,采取虚假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手段,虚增收入、利润或者减少负债等,以达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管理层诚信缺失: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业绩预期,会选择操纵财务报告来掩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不良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和股价支撑。

3. 会计核算灰色地带: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灰色地带来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虚增利润、掩盖亏损。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监管不力,使得一些上市公司觉得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而滋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二、对策建议1.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完善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监管的效能和透明度,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2. 提高管理层诚信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监督,增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层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降低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

3. 加强会计监管:强化会计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提高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慎性,严格约束会计核算灰色地带,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4. 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惩,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5.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增强市场透明度,形成舆论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分析(3篇)

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日益凸显。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甚至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1. 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股价,可能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手段。

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尤为突出,因为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来吸引投资者。

2. 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是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部分企业得以逍遥法外。

此外,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不公等问题,也助长了舞弊现象。

4. 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舞弊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部分会计准则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准则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舞弊行为。

5.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对财务报告舞弊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弊现象。

三、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表现形式1. 收入确认舞弊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收入等方式,人为提高利润,美化财务报表。

2. 成本费用舞弊企业通过虚列成本、少计费用等手段,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

3. 资产负债舞弊企业通过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等方式,美化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4. 投资收益舞弊企业通过虚构投资收益、隐瞒投资损失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5. 财务报告披露舞弊企业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误导投资者。

四、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危害1. 损害企业利益财务报告舞弊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失真,损害了企业利益。

2. 损害投资者利益投资者根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3. 影响市场公平竞争财务报告舞弊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获得竞争优势,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事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财务舞弊的手段,以达到粉饰业绩、误导投资者等目的。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借鉴。

二、事件概述2019年,我国某知名上市公司A公司因涉嫌财务舞弊被证监会调查。

经调查,A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增利润近10亿元。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三、事件分析1. 舞弊动机A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1)追求短期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A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吸引投资者关注。

(2)掩盖经营困境:A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滞销等问题,为了掩盖这些问题,公司管理层采取了财务舞弊手段。

(3)满足高管利益:A公司部分高管为了获取高额薪酬和奖金,通过财务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

2. 舞弊手段A公司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虚构业务: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应收账款等方式,虚增利润。

(3)虚减成本:A公司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减存货等方式,虚减成本。

(4)关联交易:A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关联方,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3. 舞弊原因(1)内部控制不健全: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审计监督不力:A公司外部审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审计监督不力。

(3)道德风险:部分管理层和员工职业道德缺失,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采取舞弊手段。

四、防范与建议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防范财务舞弊。

论财务舞弊的成因、形式及审计对策

论财务舞弊的成因、形式及审计对策

论财务舞弊的成因、形式及审计对策一、成因:1.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着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难以规范进行。

2.员工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及财务知识等,易导致造假行为的发生。

3.财务部门的人事变动频繁:员工进出比较频繁,容易造成财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失,并且也给了其他员工制造假情况的机会。

4.财务人员过多追求业绩和奖金:营利和奖金的前景常常导致员工的财务欺诈。

5.不合理的工作压力:很多公司在财务总监、财务主管等人员的督导下,常常给员工不合理的进账期限,而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则利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二、形式:1.虚增资产价值: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制造虚假资产价值,使公司显得更有价值。

2.虚假负债信息:有时候,公司为了让资产与负债合计后数额减少,会出现虚假的负债。

3.高估收入信息:如果公司想要表现到更多的收益,则会故意将收入数据高估。

4.隐藏开支信息:公司会故意隐藏一些开支,借此提高公司营利,以满足一些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财务利益。

5.财务侵占:常常指员工或管理层的财务欺诈,包括制定虚假费用报销,虚增工程量等。

三、审计对策:1.加强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的会计准则,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并细化职责,加强监督管理。

2.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增强他们对财务欺诈问题的敏锐认知。

3.加强员工监督:对员工监督要强化,确保监督机制成为对财务欺诈的有效防范和打击手段。

4.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防止外部入侵以及内部人员篡改以及登录个人账户等不法行为。

5.严格审计程序:制定完善的审计规程,通过高效的审计程序得以打击和处理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士,平衡权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分析(3篇)

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近年来,虚假财务报告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以期为我国企业加强财务报告监管提供参考。

二、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分析1. 企业内部原因(1)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通过虚假财务报告美化企业业绩,以吸引投资者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青睐。

(2)企业内部监管不力:企业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实施。

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实效。

(3)企业负责人道德风险:企业负责人为了个人利益,可能通过虚假财务报告来掩盖企业真实经营状况,逃避法律责任。

2. 外部原因(1)市场监管不力: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虚假财务报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审计质量不高: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受到客户压力,降低审计质量,使得虚假财务报告得以过关。

(3)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从而难以发现虚假财务报告。

3. 社会原因(1)诚信意识淡薄: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忽视诚信原则,将虚假财务报告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

(2)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行为成本低,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3)公众舆论引导不足:媒体对虚假财务报告的报道和曝光力度不够,导致公众对虚假财务报告的警惕性不高。

三、对策建议1. 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如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工作,确保审计质量。

2. 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机构应提高审计水平,确保审计质量。

同时,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防止审计机构受到客户压力。

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虚假的会计记录、报表或其他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企业的财务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本报告将通过对一起财务舞弊案件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手法和影响,以期为我国企业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借鉴。

二、案件背景(一)公司简介本案涉及的上市公司为A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曾一度是国内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但近年来因财务舞弊丑闻陷入困境。

(二)财务舞弊原因1. 公司内部治理缺陷:A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 业绩压力:A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等压力,业绩下滑,为达到业绩目标,管理层采取了财务舞弊手段。

3. 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参与或默许财务舞弊行为。

三、财务舞弊手法1. 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虚报销售收入。

2. 虚减成本:A公司通过虚构采购订单、虚报库存等方式虚减成本,虚报利润。

3. 隐瞒债务:A公司通过隐瞒负债、虚构担保等方式隐瞒债务,虚报财务状况。

四、案件调查过程1.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对A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2. 内部审计:监管部门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A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发现财务舞弊事实。

3. 调查取证:监管部门通过调查取证,查明A公司财务舞弊的具体手法和涉案人员。

4. 公开处理:监管部门对A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公开处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刑事责任等。

五、案件影响1. 公司股价下跌: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 行业信誉受损: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损害了整个电子行业的信誉,影响了投资者对我国电子行业的信心。

3. 监管环境恶化: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加剧了监管环境的恶化。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某公司近期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舞弊原因、手段、影响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次分析,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背景介绍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年底,公司财务报表被审计师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调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涉嫌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的目的。

三、舞弊事件概述1. 舞弊手段(1)虚构业务:部分管理人员通过伪造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构销售业务,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延迟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

(3)隐瞒费用: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成本、隐瞒费用等方式,降低费用支出,提高利润。

2. 舞弊时间:2016年至2019年。

3. 舞弊金额:涉及金额约5000万元。

四、舞弊原因分析1. 内部控制缺陷(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制约。

(2)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公司薪酬激励制度与业绩考核脱节,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2)员工培训不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深。

3. 监督机制不完善(1)审计监督不到位: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2)外部审计存在缺陷:外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情况。

五、舞弊后果分析1. 经济损失:公司因财务舞弊导致利润虚增,虚增金额约5000万元,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信誉受损: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客户和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3. 法律风险: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可能涉及违法违规,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

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经营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虚假财务报告作为一种违反职业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行为,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本文将分析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急功近利的诱惑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是造成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可能会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预期,在报告期内通过流量和收入数据等故意夸大业绩,并隐瞒相关负面信息,以此提高股票价格和企业估值。

长期以来,一些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压力。

2. 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是虚假财务报告的重要成因之一。

一些企业将业绩作为员工晋升和薪酬激励的重要指标,由于虚假财务报告可以快速提升企业业绩,一些员工可能会因此而不惜一切手段来突破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以获得个人的利益。

此外,一些公司上市和重大业务重组的过程中,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也可能存在缺陷,导致虚假财务报告出现。

3. 对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的疏漏弱势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是企业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重要方面。

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的建设投入不足,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层纵容、监管机构无效等问题,这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无法有效地发现和预防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同时,一些企业也会通过财务挪用、关联交易等手段操纵财务数据,将其转化为表面上可信的业绩数据,从而欺骗投资者。

4. 缺乏独立第三方监督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之一是缺乏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

一些企业可能通过打压、威胁、贿赂等手段来控制与公司有关的各方,这包括独立董事、审计师、律师、分析师等。

由于缺乏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企业能够更容易地通过虚假财务报告来掩盖真实的经营情况。

5. 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监管不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监管不足也是企业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之一。

虽然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财务报告行为,但是受限于监管能力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一些企业仍然能够通过各种手段绕过监管机构的监管,实施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

虚假财务报表的成因与分析(精选5篇)

虚假财务报表的成因与分析(精选5篇)

虚假财务报表的成因与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虚假财务报表的成因与分析虚假财务报表的成因与分析摘要: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占有市场优势靠的不再仅仅是品牌、技术、资本,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重要环节。

但是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企业中以利润为主,于是大部分企业中存在着虚假财务报表等非法经济行为。

这在降低了企业的自身信誉之外,还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

造成虚假财务报表的原因相对复杂而减少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则是需要国家、企业、财务人员共同努力。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对策引言:现今各大中小企业每个月都会出具一份体现财务运作的财务报表,只是现在各个企业中因为各种财务问题而使财务报表显得良萎不齐,更有甚者则是一些企业为了某种原因而出具含有虚假内容的财务报表来欺瞒广大群众。

一、什么叫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又称对外会计报表。

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或者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

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对外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

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具备有关各方面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的性质财务报表作为会计信息的载体,即具有私有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在财务报表披露之前,财务报表是企业的私有信息产品;披露之后,财务报表就成了公共产品。

二、虚假财务报表出现的成因与分析。

筹资、逃避税收。

(1)在筹及资金方面的考虑,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就难免不会在财务报表上动歪脑筋。

首先在筹措资金方面,一些财务状况不佳,业绩较差的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便会想办法编制一份像模像样的财务报表,进行某些数据上的改动,就是我们俗称的“舞弊行为”,来制造一个企业运行很好,且业绩优秀的假象,从而获得相关融资。

财务舞弊经济分析报告(3篇)

财务舞弊经济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债务、夸大资产、虚增收入等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或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经济分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为我国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参考。

二、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1. 盈利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

部分企业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财务舞弊手段虚增收入、隐瞒成本,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 利益驱动财务舞弊往往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多方利益。

在利益驱动下,部分企业为了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3. 法规不完善我国财务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执法力度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使得财务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例如,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和激励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5. 企业文化因素部分企业内部存在不健康的竞争文化,企业领导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

三、财务舞弊的危害分析1. 侵害投资者利益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侵害投资者利益。

2. 影响资本市场稳定财务舞弊行为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导致股价波动、市场失灵,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3. 损害企业声誉财务舞弊行为会损害企业声誉,降低企业品牌价值,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4. 加剧社会不公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加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应对财务舞弊的措施1.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财务法规体系建设,填补法规漏洞,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2.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

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

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虚假财务报告是不遵守财务报告准则,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歪曲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误导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损害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

一、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形成的原因(一)从企业投资人角度分析从该公司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有控股股东和一般股东,他们需要真实的财务报告,这些股东中有大量的企业管理人物,他们作为内部人的角色而拥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如果信息不对称,他们可以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维护自身的利益。

这些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严重侵犯了信息披露行为守则,信息披露行为规范主要依靠上市公司和法人治理结构来落实的,信息披露质量规范是规范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质量。

但这两个,中国有许多不同程度的失衡出现在很多地方。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层的道德意识下降,专顾自身利益,还有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准则等相关制度不健全,使得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追究很难保证。

还有一种就是股民,他们不关心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不在乎他们的投资是否有回报,也不了解投资的公司是否有潜力,他们根本不需要看懂财务报告,从某方面讲,这些股民的需求是直接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诱因之一,由于他们只想得到好的结果,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投其所好,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蓄意制造虚假财务报告,抬高股价。

(二)从经营者角度分析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就是上一点所讲的企业利益,其次就是个人利益,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有能力影响财务人员,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制造虚假财务报告,骗取投资者信任,然后获得资金、股票升值,取得上市资格等多方面的利益,还有的为了税收目的而利用自己信息资源的优势制造虚假财务报告。

在这个不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管理的环境下,一些不能改变经营状况的公司经营者,利用自己对公司的了解,弄虚作假,粉饰财务报告,以此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会计电算化学号090814学生姓名黄杏园指导教师张红卫讲师起讫日期 2009.09 -2012.06目录摘要 (2)第一章概述 (3)一、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 (3)二、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 (3)三、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5)第二章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 (7)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利益冲突 (7)二、内外监管约束机制不完善和不到位 (9)三、上市公司利益驱动和环境因素 (9)第三章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 (11)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方法 (11)二、数据挖掘在虚假财务报告识别中的应用 (12)结语 (15)摘要虚假财务报告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

这不但影响了企业的形象,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全社会都应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

本文主要就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告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论述了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危害性,然后就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识别虚假财务报告的方法,最后提出治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希望能使虚假财务报告逐步减少直至消失,使财务报告成为我们评价企业的准确依据。

关键词: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成因、防范第一章概述一、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最终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将其分成三大类:1、虚假利润表类,通常就是利润虚假(虚增收入、少转成本、虚减营业与管理费用、少计利息费用、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投资收益、不恰当的变更会计政策、不恰当的合并报表实务等),并间接导致虚假资产负债表2、虚假资产负债表类,即舞弊行为仅直接导致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存在重大错报,但不直接影响利润表3、虚假披露类,即舞弊行为仅直接导致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附注存在虚假内容,但不直接影响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

虚假利润表和虚假资产负债表又合称为表内舞弊、虚假披露又称为表外舞弊。

二、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一)我国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已经落幕,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报表质量又究竟如何?据证监会撰文披露,在1624家上市公司中,其中1511家公司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占全部公司总数的93.04%,77家公司的审计报告为带强调事项段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4.74%,17家公司审计报告为保留意见,占比1.05%,19家公司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占比1.17%。

而2007年的年报,在1624家上市公司中,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为1514家,比2008年多三家,占全部公司总数的93.23%,非标准意见110家,占比为6.77%。

其中,带有强调事项非标准无保留意见75份,保留意见18份,无法表示意见的17份。

从近两年的数据看,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有所下降,而且财务失实日益隐形化。

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从开始就饱受虚假财务报告的困扰。

自海南“琼民源”(1998)、成都“红光实业”(1998)、四川“东方锅炉”(1999)等上市公司恶性财务舞弊案件,2000年的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务报告舞弊推到了高潮。

2004年作为中小企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的“江苏琼花”,上市仅10个交易日即爆出中小企业板首例财务丑闻。

ST达尔曼(2005)从上市到退市,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达尔曼极尽造假之能事,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系统性舞弊手段,制造出具在欺骗性的发展轨迹,从股市和银行骗取资金高达30多亿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

针对上市公司造假现状,尽管证券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在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中,尽管公司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监管制度和监管措施不断完善,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寄生”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挽救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寻求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根治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现象是我国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以及监管界面临的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二)海外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2001年11月的全球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案及随后出现的“世界通讯公司”案件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震惊了整个世界资本市场。

然而上述案件只是美国证券市场财务报告舞弊案的“冰山一角”,美国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的曝光又改写了一个会计监管时代,新的包括《萨班斯法案》在内以加大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惩治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要特征的监管措施陆续出台,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具有一定震慑作用。

2007年国际米兰深陷“假账丑闻”,据报道球会涉嫌做假账而受到米兰检察院的调查。

米兰检察院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1999年到2003年期间,国际米兰的账目有明显更改和通过一些球员交换,进而美化账面的行为。

欧洲资本市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

2003年,仅次于美国沃尔玛和法国家乐福的世界第三大零售商荷兰皇家阿霍尔德公司爆出震动全球的“假账丑闻”。

阿霍尔德丑闻的发生,让投资者对欧洲上市公司的诚心度和欧洲公司及财务监管机制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并使欧洲在目前的会计标准之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可随处找到虚假财务报告的影子。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并已成为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世界经验发展的绊脚石,应引起全球会计界和审计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

三、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据统计,美国系列财务造假丑闻使美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而中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遭受的打击更大。

假账的大量存在,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在虚假中把国有资产流到个人腰包,也使得国家的一些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很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而且也动摇了“诚信”这块市场经济的基石,更重要的是使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当前,上市公司这种虚假财务报告的泛滥与我国安定的社会、稳定的经济形势及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极不相称的。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到2009年7月底,沪深股市总市值235700亿元,占2008年GDP比例约95.4%,流通市值116700亿元,市值全球排名第三位。

因此上市公司虚假的财务信息大量存在,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能力,扰乱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利益受损在虚假财务报告的掩护下,有些上市公司通过减少持有的国有股份等形式,转移、私分和侵占国有资产;有些上市公司避开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借助隐瞒收入等手段,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甚至于给腐败滋生提供温床,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可以说,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的腐败现象,几乎都与做假账分不开。

(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上市公司业绩可疑,直接引发信任危机,虚假财务报告的普遍存在,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更是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目前我国机构投资比重不大,散户是重要的投资者,而且我国股市还处在刚刚起步初期。

当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失去信任感,谁还会购买股票,谁还会把钱投入股市,这样就无声地把投资者恐吓于门外,直接影响了股市的融资功能,增加了上市公司使用资金的资本成本。

(四)丧失诚信,影响社会的稳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证券股票市场的基本原则,而股价是上市公司真实经营的价值体现,是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量好坏的依据。

如果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大量带有严重虚假成分的信息就会使股价哄抬、股市泡沫严重,造成虚假的繁荣,引发经济膨胀,市场诚信尽失。

一旦造假事实暴露就会引起股市混乱,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心理承受不住时,就会引起股灾和经济恐慌。

如果股民联合起来“讨公道”,必然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五)直接影响国外资金的流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好转和改善,大量的外资流入国内。

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和国际有些区域存在不安定因素的情况下,国际大公司和国际游资首要的是追求安全性。

那么,如果上市公司不讲究诚信,虚假财务报告泛滥,还有谁会把资金投入,安然、安达信财务丑闻曝光后,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出美国就是明证。

第二章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利益冲突会计信息的本质是要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决策需要,主要的需求主体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政府调控部门、企业员工等。

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有着不同的目标行为和经济特征,他们各自从自身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角度出发,对财务期报告的生成提供与财务报告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只有需求者才会利用或操纵会计信息为自己或集团谋利,也只有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方能够产生防止其他利益相关者操纵会计信息的监督机制。

(一)从企业投资人(上市公司股东)角度分析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我们要分别来看,控股股东和一般股东需要真实的财务报告,但这部分股东中可能有很多是企业的管理层,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内部人的角色,他们拥有真实的会计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可以为了集团或个人利益对那些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而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缺乏民事赔偿的规定,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追究很难保证,致使虚假财务报告大行其道。

另一部分股东就是我们所说的股民,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者,他们不在意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内在投资价值,他们追求的不是投资的长期回报,他们最关心的是股票交易的收益最大化,他们对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否并不很关心,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根本看不懂财务报告,他们只关心财务报告中的某些利好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民的这种需求是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直接诱因之一,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他们只想得到利好的消息,并不关心这样的利好是真还是假,上市公司有可能会投其所好,为抬高股价,蓄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二)从经营者的角度分析信息提供者的利己动机是普遍而又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其对利益的追求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对企业(公司)利益的追求;第二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基于公司利益的考虑,经营者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为了取得上市资格,配股资格,为了税收目的等利用自己信息资源优势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

基于经营者个人利益的考虑,管理者会为了自己的政绩、职务、薪酬、股票升值,甚至是推卸责任而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