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3.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3.2热力学第一定律 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3.2热力学第一定律 课件
瀑布上、下水潭的水温因瀑布的机械能转化成内能而相差多
少?水的比热容c为4.2 × 103J/( · ℃)。
0.14

课堂练习
4.奶牛的心脏停止跳动后,大约在1h内体温由37.0℃降低到
33.5℃。请你由此估算,在这种环境下饲养奶牛,要维持一
个体重400kg奶牛的内能不变,每天喂养奶牛的食物至少要能

A.减小20J
B.增大20J
C.减小220J
D.增大220J
课堂练习
1.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了900J的功,同时汽
缸向外散热210J,汽缸里空气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1110
J
课堂练习
2.如图,在汽缸内活塞左边封闭着一定量的空气,压强与大
气压相同。把汽缸和活塞固定,使汽缸内空气升高一定的温
即外界对气体做功
新知讲解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问题
1.根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
(、、Δ)的正、负。
2.根据方程Δ=+求出未知量。
3.再根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热、放热情况
或做功情况。
典例探究
例题2:一定量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J,同时从外界吸收了
B
120J的热量,它的内能的变化可能(
热力学第一定

温故知新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对外
吸热
放热
(外界对物体
做功)
(物体对外界
做功)
(物体从外界
吸热)
(物体对外界
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 =
∆ =
温故知新

高中物理_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1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_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1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3-2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 类情况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复习回顾】
1、什么是电源?什么是电动势? 2、楞次定律
穿过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回路中产生感应 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哪一种作用扮演了非静电力的角色呢?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穿过闭 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要 产生感应电动势。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式实质为 两类: I、闭合回路面积不变,磁场随时间变化。 II、磁场不变,闭合回路的面积随时间变化。
感生电场方向就是感应电流方向, 判断方法:楞次定律
感生电场与静电场的区别 静电场 E0 起源 由静止电荷激发 电场线为非闭合曲线 电 场 线 形 状 静电场为有源场 Ek 感生电场为无源场 感生电场 Ek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 电场线为闭合曲线
有共性:具有场物质形式的所有 共性;均对电荷有力的作用,且场 强定义相同;
+ + +
× × ×
× ×
动生电动势是 导体中的自由 电荷在磁场中 受到洛仑兹力 作用的结果。
× × ×
v
× × ×
_ _ _
f
× ×
动生电动势 特 点 原 因 非的 静来 电源 力 方 向 磁场不变,闭合电路的整 体或局部在磁场中运动导 致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 由于S的变化引起 回路中变化 非静电力就是洛仑兹力, 由洛仑兹力对运动电荷 作用而产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 闭合回路的任何部分都不 动,空间磁场发生变化导 致回路中磁通量变化 由于B的变化引起 回路中变化 变化磁场在它周围空间激发 涡旋电场,非静电力就是感 生电场力,由感生电场力对 电荷作功而产生电动势
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
楞次定律判断
例:如图,水平面上有两根相距0.5m的足够长的平行 金属导轨MN和PQ,它们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M和 P 之间接有阻值为R= 3.0Ω的定值电阻,导体棒ab长= 0.5m,其电阻为r =1.0Ω ,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 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B=0.4T。现使ab以v =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 (1)a b哪点电势高? a b两点间的电压多大? (2)维持a b做匀速运动的外力多大? (3)a b向右运动1m的过程中,外力做的功是多少?电路 中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N a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变压器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变压器  PPT课件

其匝数用n2表示
(4)输入电压:U1; 输出电压:U2.
3.电路图中符号
n1
n2
铁芯与线圈互相绝缘 问题:变压器副线圈和原线圈电路是否相通?
(不相通)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互感现象
利用互感现象实现 了电能→磁场能→电 能转化。
∽ U1
n1 n2
原线圈
铁芯
U∽2
副线圈
思考:若给原线圈接直流电压U1,
目录
变压器的构造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探究变压器的电压规律
实验探究变压器的电流规律
几种常用变压器 小结
例题
一、变压器的构造
1.示意图
2.构造: (1)闭合铁芯
原 线 圈 ~ U1
铁 芯
n1 n2

U2 ~线 圈
(绝缘硅钢片叠合而成) (2)原线圈(初级线圈):
其匝数用n1表示 (3)副线圈(次级线圈):
副线圈电压U2 ?
U2=0
理想变压器
变压器工作时有能量损失,一般效率 可达90%。 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这是物理学中又一种理想化模型。
P出= P入
三、实验探究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学生电源
n1
n2
V
U1 n1
U2 n2
n1=240 n2=120


n1=120 n2=240

I1 U 2 n2 I 2 U1 n1
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
匝数成反比
I1 n2 I2 n1
(注:只有一个副线圈)
五、几种常用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
P
自耦变压器的 原、副线圈共用 一个线圈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4章第5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4章第5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30°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则金属棒 ab 接入回路的 bc 部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 感应电动势为: E=Bv0 bc =Bv20ttan30° 在回路 bOc 中,回路总感应电动势具体由导体 bc 部分产生,因此,回路内总的感应电动势为:E 总 =E= 3Bv20t/3.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核心要点突破
一、感生电动势 1.产生机理 如图4-5-1所示,当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生电 场的电场线是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曲线.如果空间存 在闭合导体,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就会在电场力的作 用下定向移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或者说导体中产 生了感应电动势.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图4-5-1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答案】 E= 33Bv20t
【规律总结】 由 E=Blv 计算导体切割磁感线产 生的动生电动势问题,若 l 不变,当 v 是瞬时速度 时,可求 E 的瞬时值,当 v 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 均感应电动势.若 l 变化,求瞬时值时,需用该时 刻的 l 及 v 代入;而求平均值通常由 E=nΔΔΦt 求得.
图4-5-2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2.特点 (1)感生电场是一种涡旋电场,电场线是闭合的. (2)感生电场的产生跟空间中是否存在闭合电路无 关. 3.方向判定 感生电场的方向根据闭合电路(或假想的闭合电路)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确定,即利用楞次定律判断.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某空间出现了如图4-5-3所示的磁场,当磁感 应强度变化时,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会产生感生 电场,有关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与感生电场的方向关 系描述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 回路中原磁场方向向下,且磁通 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以判知,感应电流的磁场 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知,ab中的感应 电流的方向是a→b,由左手定则可知,ab所受安 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从而向上拉起重物.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全册课件
✓ 学会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各介质的全反射 临界角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 ✓ 会判定实际应用中光导纤维的用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全反射思想,领悟用光 导纤维实际中解决问题的优点,形成科学价 值观。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介质的全反射临界角计算需要的条件, 找准各个角的位置,学会利用全反射临界角 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理解为什么光导纤维的传播速度大。
人教版高中选修2-3
物理
全册优质课课件
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有规律遵循吗?
导入新课
在方形玻璃钢中注入适量水将一张画有 相互垂直的十字线塑料板置入水中,水平线 与水面重合。
激光笔斜射入水面,移动直至掠过塑料 板射在水面上,折射光线是否也掠过了塑料 板?
威里布里德.斯涅耳, 荷兰莱顿人,数学家和物 理学家,曾在莱顿大学担 任过数学教授,斯涅耳最 早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 从而使几何光学的精确计 算成为了可能。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n= s—siinn—ir
率为
n树脂 = —ssiinn—ir
= s—siinn—4255°°=
0—.7—07 0.423
=1.67
动手测量
入射角为i=∠AON 折射角为r=∠O’ON’
动画:水的折射率测量
课堂小结
1.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
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传感器的应用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传感器的应用一
(磁学量) (电学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了解声传感器在电子秤、话筒、电熨斗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或演示实验,了解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时,知道已学知识在生活、 生产、科技社会中的价值,感受传感技术给人类生活带 来的便利。
巩固提高
力传感器的应用
【例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 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 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的滑块可无摩擦滑动, 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 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 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 传感器a、b在的示数均为10 N(取g=10 m/s2)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 14 N、b的示数为6.0 N,求此 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 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电子秤使用的测力装置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元件组成的? 装置:力传感器 元件:金属梁和应变片
2.简述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U1 U2
金属梁
两个应变片的形变引起电阻变化 致使两个应变片的电压差变化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阅读教材56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 (1)话筒的作用是什么? ( 2 )说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 过程。 ( 3 )说明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 过程。这种话筒的优点是什么? ( 4 )驻极体话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 何优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变压器 0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变压器 0 PPT课件

互感器
V
A
电压互感器
使用时把原线圈与 电路并联,原线圈匝 数多于副线圈匝数
电流互感器
使用时把原线圈与 电路串联,原线圈匝 数少于副线圈匝数
学习回顾:
知识与技能
1.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
2.理想变压器线圈与匝数的关系
3.理想变压器
过程与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收集数据 分析论证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
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构
变压器的结构图、符号
原线圈
n2 n1
副线圈
电源
负载
铁芯
符号
变压器的原理图
原线圈 副线圈

U1
n2 n1
U2

铁芯 交变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变化磁场,变化磁场在 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高压 变压 器
电子变压器
开关变压器
抗干扰 变压器
音频变压器
漫步科苑
交流电压表有一定的量度范围,它的绝缘能 力也有限,不能直接测量过高的电压.用变压器 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再接到交流电压表上,这个 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变压器叫做电压互感器.
1电压互感器哪个线圈匝数多?
2电压互感器哪个线圈中的电流大?
无铁损
无铜损
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 电动势分别是: E1=n1/ t E2=n2/ t 原线圈回路有:U1− E1=I1r1≈ 0
I1
I2 n2 U2
U1 n1
E1/n1= E2/n2
则U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第一节 划时代的发现
自主学习--奥斯特梦圆“电生磁”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 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 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 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
铁芯
铁芯和线圈A是产生这一效应的必要条 件吗?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 交了一个报告,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磁生电”是一 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 五种类型可以引起感应电流:变化的电 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 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有规律吗?
问题: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 线”是不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 件呢?
若: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是“闭合电 对运动。 即:磁场和导体相对静止的话,导体 就不切割磁感线,导体中就没有感 应电流产生。
是这样吗?
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使用不切割磁感线的方法产生 感应电流 2、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流表、滑动变 阻器、大线圈、小线圈、导线
三品:创造性的思维 为什么以往的实验都失败了?
法拉第敢于突破,终于有了划时代的发现!
1831年10月28日 法拉第的创新:
圆盘发电机,首先向 人类揭开了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的序幕。
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磁场”和“力 线”的概念。暗示了电磁波存在的可能性, 并预言了光可能是一种电磁振动的传播 。
结论: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可能与磁场的 变化有关,与导体是否切割磁感线无关
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