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罗马的史学

合集下载

西方文明史古罗马

西方文明史古罗马

转守为攻
但是,战事拖延愈久,形势对罗马愈有利。汉 尼拔的雇佣军孤悬敌境,补给困难,得不 到迦太基的有效支援;而罗马在本土作战, 又有公民兵制的有利因素,加上意大利中 部各城市仍然忠于罗马,向其提供大量兵 源,因而逐渐从守势转入攻势。公元前 211 年,罗马严惩倒向汉尼拔的同盟者,攻陷 叙拉古和卡普亚。公元前 209年,占领新迦 太基。
罗慕路斯 努玛 罗马公社 图鲁斯 安库斯
前753一716年 前716—673年 前673一640年 前640—616年
老塔克文
伊达拉里亚的 塔克文王朝
前616一579年 前579—534年
前534—510年
塞尔维乌斯
高傲者塔克文
抢夺萨宾妇女 (Rape of the Sabines)
塔克文王朝和罗马国家的产生
费边与坎尼
次年春,罗马人在特拉西梅诺湖畔遭汉尼 拔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随后汉尼拔率军 南下,罗马形势危急。独裁官Q.费边避其 兵锋,采取拖延战略,但遭一些人反对。 公元前 216年,罗马两执政官率军与迦太基 军会战于坎尼。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战术, 重创罗马军队。此后,南部意大利许多城 市归顺汉尼拔。
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 李维说:
阿伊尼阿斯后裔建国于罗马东南部阿尔班 山区, 国名亚尔巴龙迦。若干代后的国王名叫努米托。 国王之弟阿穆利乌斯驱逐了国王,篡夺了王位。 为了防止国王的女儿雷娅· 西尔维亚公主结婚生子, 威胁自己的地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为巫女,主 管祭神,不得结婚。 一日,公主在祭事的空余,到小河边午睡。 被过往的战神玛尔斯(Mars)看中。後来公主生了 双胞胎,起名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叔父大怒,将 公主投牢,又把双胞胎放在盆子里抛入台伯河。
罗马城名的由来
兄弟俩认为亚尔巴龙迦城位於山地,易守难攻,却不利发 展。他们是在台伯河下游长大的,所以便回到原地,建了 个新城。 新城建成了,兄弟俩的关系也恶化了。有人说是为了新城 的命名,有人说是为了新城的选址,也有人说是为了争夺 王位。兄弟俩分割统治,各占一小山包。 谁做新城的主宰?神谕说,要看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 雷穆斯在阿文廷山上先看到6只秃鹫,罗慕路斯却在巴拉 丁山上看到12只秃鹫,争执不下,弟弟被罗慕路斯打死。 另一个说法是,雷穆斯跳过了罗慕路斯为表示势力范围而 挖的沟。罗慕路斯认为这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于是来了 个大义灭亲,在自己兄弟的後脑上重重地砍了一锄头,雷 穆斯便被灭掉了。 罗慕路斯成为唯一的首脑,于是这城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罗马。 罗马人认为,这是发生在公元前731年4月21日的事情。

古代西方罗马史学

古代西方罗马史学
开辟的道路而展开的 ❖ 生活在罗马的希腊史家的直接传授与影响
波利比阿、普鲁塔克、阿里安、阿庇安 ❖ 2.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后,罗马战胜迦太基,确立了其在地中海地
区的统治地位。由此激发而起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战争所积累的历史素材,促进了罗 马本土史学的兴起。 ❖ 费边·匹克托(公元前354年-?),最早的罗马史家:《罗马史》 ❖ 老伽图(公元前234-149年),拉丁史学的奠基者:《罗马历史渊源》
❖ 特点:
1. 史料;
2. 结构和语言;
3. 人物性格和心理;
4. 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怀。
恺撒 (Julius Caesar, 101-44 BC)
❖ 《高卢战记》: ❖ 约著于公元前52年,为政治需要而作; ❖ 共8卷,记述了从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0年恺撒征服和经营高卢的全过程。前7卷(58-52 BC)出自 恺撒之手,每年1卷。第8卷出自奥鲁斯·希尔提斯(Aulus Hirtius,幕僚和密友,历史学家)之手,所 叙内容为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50年恺撒离开高卢为止的事迹,写于恺撒死后。 ❖ 征服高卢的实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凯撒个人形象是塑造。
生活在罗马,以希腊语写作罗马历史的希腊历史学家
❖ 波利比阿(Polybius, 约205-125BC) 《通史》
❖ 普鲁塔克(Plutarch, 约46-120年) 《希腊罗马名人传》开创了历史传记体的先河
❖ 阿里安(Arrian, 约96-175年) 《亚历山大远征记》
❖ 阿庇安(Appian, q约95-165年) 《罗马史》
老加图 (Cato the Elder,234-149 BC)
❖ 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人,是第一个用拉丁语散文撰写历史的罗马史学家,也是古罗马史学中强烈的”政治 军事史学"传统的规范者。

古罗马 文化

古罗马 文化

混合政体论: 波里比阿认为最优良的政体必须把三种政 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要素结合 起来。 执政官 君主政体 元老院 贵族政体 人民大会 民主政体
制衡原理: 罗马政体有三种要素:一是执政宫,具有君主 政体的性质;二是元老院,具有贵族政体的性质; 三是公民大会,具有民主政体的性质。公民参政可 防止君主专制,君主可以牵制元老—院,元老院又 为贵族所把持,富于保守色彩,它可以预防公民大 会的激进 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论中已包含了分权学说的 萌芽,对西塞罗及近代资产险级的分权学说都有一 本质,是 “任何民族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的法律”,因此在 它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这种人类自然平 等的思想对后来贤产 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 家影响很大。西塞罗 的自然法理论为罗马 法学及整个法律科学 奠定了思想基础。
( 七)罗马史学
古希腊的史学成为罗马人学习的榜样,罗马著名 的史学家有李维、普鲁塔克、阿庇安等。 李维(公元前59---公元17年) 《罗马史》从传说的罗马建城一直叙述到奥古斯都 的养子德鲁苏去世,前后744年,全书142卷,现残留 36卷。歌颂罗马人的光荣和伟大,宣扬罗马的爱国主 义和传统习俗。文笔生动,被誉为“史诗式的散文”。
奥维德
(九)雕像艺术 古罗马人在雕刻艺术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创造 了给人以立体感的人物雕像。 1、古罗马雕刻艺术发展的原因 以希腊为师,大量收藏、临摹希腊的雕刻艺术。 为死者脱制蜡像的习惯, 2、罗马雕刻与希腊雕刻的不同 在希腊,对神的赞颂总是采取人的形式;在罗 马表现人,对人的沤歌往往加进些神的韵调。
西塞罗赞成共和,提出“共和国是人民的事 务”,把国家看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在政体 方面,他提出最好的政体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 制 “三种最好的政体互相联合互相纠正而形成的 那种共和政体”,在这种政体中,执政官、元老院 和人民大会互相制衡,并以法律制度予以规定,用 法律的形式明确各个机构的权力。西塞罗的分权思 想和法制原 则对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有很大影响。

《古罗马史学》课件

《古罗马史学》课件

撒路斯特的义务和罗马兴衰
• “我决心回到我过去向往的志愿上来, 而不祥的野心曾使我偏离这一志愿;我决 心撰述罗马人民的历史,把我认为值得后 人追忆的那些事件挑选出来,笔之于书。”
“我们的全部事务搅得天翻地覆。忍受劳苦和危险, 焦虑和灾难的人们无法承受闲暇和财富。首先是对金钱, 然后是对权力的渴望加强了。应当说,这些正是一切罪 恶的根源。因为贪欲消灭了诚实、正直和所有其他的高 贵品质,却使横蛮、残忍取代了它们,它要人们蔑视诸 神,使得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金钱买到。野心使许多人变 得虚伪,变得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使得人们分辨敌友 不是按照他们的功业,而是看他们是否对自己有利,使 得人们待人接物只是摆出一副好看的外表,而不怀有真 心诚意。开头这些恶习蔓延得不快,他们间或还受到惩 处,但是到了最后,当这种病像瘟疫那样流行的时候, 这个国家就发生了变化,一个过去曾经极为公正诚实的 政府竟然变得残暴而又令人无法忍受了”。(10)—— Gaius Sallustius
述第二次布匿战争。逐条论述。也讲到其他战争,直
到Servius Galba,他分裂了Lusitanos;没有提到这
些战斗中的将领,但是记下了相关史事。也包括意大 利和西班牙诸行省发生的奇异之事。这些叙述中体现
了许多辛劳和勤奋,没有教诲。我们在其传记中将更
多地论述其生平和德行,受T. Pomponius Atticius之
• ——普鲁塔克:《伽图传》20. 4-5. • 为了让儿子对希腊文化抱有偏见,他以预
言家或者巫师的语气断言,一旦受到希腊 文化的侵染,罗马将失去他的帝国。Ibid.
据说他学习希腊语较晚,能阅读希腊文书籍时他 已经着实有一把年纪了。他在演说术方面颇得益于修 昔底德,尤其是德摩斯提尼。在作品中用希腊故事和 态度加以适当润色,他所使用的格言和习语有许多直 接译自希腊文。Ibid.

论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一项历史学的分析

论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一项历史学的分析

在共和国时期,同性恋被视为一种堕落的行为,被严格禁止。然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帝国时期,同性恋行为逐 渐被接受,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一时期,许多贵族和平民都成为了同性恋者, 同性恋现象也变得更为普遍。
除了社会观念的变化外,同性恋在古代罗马社会中的地位也受到了政治和文 化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同性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一些政治家 利用同性恋来拉拢人心,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在文化方面,同性恋则在哲学、诗 歌等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例如,古代罗马的诗人奥维德就曾写过一些涉及到 同性恋题材的作品。
论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一项历 史学的分析
目录
01 古罗马政治文化:历 史学的分析
02 参考内容
古罗马政治文化:历史学的分析
在西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罗马政治文化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为罗 马帝国的核心,古罗马政治文化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 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古罗马政治文化进行深入剖析。
然而,古希腊罗马文化并未因此消失。在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了希腊, 但是希腊文化并未因此被罗马文化取代。相反,罗马人尊重并吸收了希腊文化, 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罗马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腊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罗 马建筑师采用了希腊柱式结构,哲学家们也深受希腊思想的影响。罗马帝国的统 治者马可·奥里略更是深入学习希腊哲学,将其应用于统治和管理国家。
在法律体系方面,古罗马法学体系完善,法律内容丰富,涵盖了个人、家庭、 财产、贸易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古罗马法律强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成为后世 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范本。此外,古罗马法律的执行力度极高,社会效果显著, 为罗马帝国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行政体制方面,古罗马设立了执政官、监察官和法官等职位,各司其职, 相互制衡,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行政体制。执政官负责制定政策并领导政府,监察 官负责监督政府官员的行为,法官则根据法律裁决争端,确保了政府的公正与高 效。

第二章 古代罗马的史学

第二章    古代罗马的史学

5、史学成就
(1)比较真实可靠 , (2)精辟的分析能
是研究帝国初期历
力(特别是对心理和
性格的剖析),杰出
史最早和最珍贵的
史料。
的表达才能(讽刺
技巧高超,行文精练、 紧凑)。
四、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史学
(一)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1—120)的《通史》
1、生平背景
• 出身希腊中部贵族之家。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期间(公
够取代,在史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李维文章被誉为“史诗般的散文”。
最大成就:第一次把自古以来的 罗马史用优美流利的散文写成了一部 完整的作品。 描绘的本领,以文字刻画栩栩如
生的人物,是史学家李维最突出的特
点。
三、塔西佗及其著作
• 塔西佗(约公元55—120), • 塔西佗与李维并肩而
被一些学者推为古代 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 家。 立,“成为罗马历史
3、著作
(1)基本内容
• 《罗马史》全书共142卷,叙述内容由罗马建
城开始(约公元前753)直到德鲁苏之死(公元9年)。 • 李维认为:“罗马的史事,初仅如涓涓细流, 继则为滔滔江河,终于汇成汪洋大海。” • 现仅存三十五卷以及陆续发现的少数残篇。此 外,尚保存有后人写的全书各卷(136—137卷除外) 提要。
《罗马史》片断
存留。
列为“罗马三大史
学家”之一 。
(4)凯撒(公元前101—44年)
• 《高卢战记》,记述 • 文笔一清如水,叙述 高卢和日耳曼地区情 简明扼要,朴质自然, 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 献,史料价值很高。 一向被当作拉丁文的 • 《内战记》,记述战 胜庞培及其党羽的经 范文来读。 过,史料价值大为逊 色。
马何以能够如此?它是用一种什么方法得胜的?这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

古罗马史学一、古罗马史学的发生•西方古典史学发端于古希腊,发扬于古罗马。

•古罗马不是古希腊在政治上的继承者,而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古罗马却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成为了被征服者。

通过对古希腊的接触,古罗马吸收了希腊文化,并改造成了符合罗马特点的文化,史学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认为,古希腊光辉的史学成就是影响古罗马史学发生的外部条件。

•仅仅有外部条件是不够的,史学的产生,必须有来自内部的反思精神才会有对史学的需要。

•古罗马自从建国以来的几百年时间中,一直面对着扩张的历史条件,他们没有时间精力、也无需去反思他们的历史,因此长期以来,他们自己的史学一直没有诞生。

一直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遇到了空间的危机,终于刺激了罗马人的反思精神,古罗马史学应运而生。

•费边·匹克托是古罗马最早的史学家,著有《罗马史》。

•老加图则开创了用拉丁文写史的先例,也是罗马史学中“政治史学”传统的开创者,因此被称为古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人。

这些早期的史学家,深受希腊史学的影响,匹克托就是用希腊文写作,老伽图虽然有意抵制希腊文化,但是却无法摆脱修昔底德的影子。

•自从老加图以后,罗马的拉丁史学开始发展,出现了不少史家和史作,其中以撒路斯提乌斯和恺撒的成就最为显著。

•撒路斯提乌斯发展了老伽图开创的政治史学传统,其传世著作《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叙事详尽生动,为后人研究罗马共和国时期保留了重要的材料。

•恺撒作为古罗马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在历史方面的能力也值得重视,他的《高卢战记》记录了他征战高卢的始末,说明了他远征的原因,以第三人称巧妙地回击了政敌对他的攻击,为自己进行辩护。

该书叙事文笔生动,引人入胜,直到现在还被学校用作拉丁文课本,足见其影响之大。

该书还记叙了大量当时高卢的状况,为研究古代高卢保存了珍贵史料。

•恺撒还有另外一部重要作品《内战记》,但是由于他被刺杀身亡而没有能够完成,因此其价值也就大为逊色了。

二、帝国时代的辉煌•恺撒遇刺后,屋大维成为了共和国的终结者和帝国的开创者,他实现了罗马的新一统局面,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文化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外国史学史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工程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写作笔记

外国史学史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工程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写作笔记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写作第一节古代希腊史学一、从史诗到纪事1、史诗与抒情诗《荷马史诗》:包含着诸多真实的历史成分赫西俄德:《田工农时》(《工作与时日》)、《神谱》2、纪事家——希腊史学人起源赫卡泰乌斯:《系谱志》(约前490)弗瑞西德斯:著有10卷本的《历史》赫兰尼库斯:《阿提卡志》3、纪事家著作的类型:1)神话论文,试图理性解释希腊神话并使之系统化,追寻神抵或英雄后裔的谱系。

2)地理著作,记载航海过程中所遇到的民族与地区以及内陆地区近邻情况。

3)蛮族记载,对蛮族风俗与历史的记载。

4)地方历史,特别是建城的历史。

5)编年作品,包括在国王名录、祭司名录等名录基础上的年表。

二、希罗多德1、生平2、《历史》的主要内容3、《历史》的成就:1)他所创立的以史事为中心的记叙体裁,把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恰当地结合起来,构思宽广,结构统一,成为后来西方传统史学的正统体裁。

2)就《历史》所涉及的范围,可以说它是有关当时西亚、北非和希腊的一部通史。

3)《历史》一书内容丰富,客观叙述;独立批判,追求历史的真实性。

4)希罗多德不偏不倚叙述异族文化,对东方文化一视同仁。

5)希罗多德有着良好的判断力,运用批判方法,探寻历史知识。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起源的标志,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战争的起源、经过以及对参战各方的影响。

后世学者把该书分为8卷,第1卷表明作者所记述的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及记述历史的目的与方法;第2一5卷记述的是公元前431年战争爆发后十年间的战事;第6一7卷通过史实揭示雅典人的野心、傲慢与好战,终遭失败的命运;第8卷为未竟之作,讲述雅典海军的局部胜利、雅典内政,但只写到公元前411年戛然停止了,最后一句话也不是完整的,还有六年战争史没有写。

评价:1)修昔底德的著作不是以辞藻华丽著称,而是以叙事可信见长,而且他将希腊哲学的逻辑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对后世史学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西方史学》教学大纲——古代罗马史学

《西方史学》教学大纲——古代罗马史学

古罗马史学一、罗马的传统与希腊的影响1、编年史的体裁恩尼乌斯(Ennius)的《编年史》(又译《年代记》),史诗体,三万行仅六百余行传世。

罗马大祭司长(pontifex maximus)对罗马国家最重要事件的简短记录普利乌斯•穆基乌斯的《大祭司长编年史》(又译《大年代记》)(Annals maximi)2、希腊文的写作与修辞的运用第一位罗马史家费边•匹克托(又译作非比阿斯Q. Fabius Pictor):《罗马史》公元前2世纪中期以后,修辞学进入学校的正规教育之中。

3、史学的教化功能罗马史学传统中始终存在的道德忧患和危机意识在罗马人看来,“历史”应该既是“有用的”又是“教化的”。

代表史家:老伽图、李维、撒路斯提乌斯、塔西佗、普鲁塔克二、共和时期的史学1、政治家与史家的结合老伽图(Cato the Elder or Cato Major, Marcus Porcius Cato)的“政治史学”:《起源论》(又称《罗马历史源流》)、《农业志》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的《高卢战记》、《内战记》“我来,我见,我征服!”(Veni, vidi, vici)2、政治、军事题材中的道德关怀撒路斯提乌斯(Gaius Sallustinus)的《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罗马史》三、帝国时期的史学1、为罗马而书写、立传的史家罗马精神的缔造者:李维(Titus Livius):《建城以来史》共142卷,时间跨度744年,现存35卷及少量片断。

罗马最伟大的史家:塔西佗(Caius Cornelius Tacitus):《历史》、《编年史》、《日耳曼尼亚志》、《阿古利可拉传》、《演说家对话录》。

为帝王立传:苏维托尼乌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罗马十二帝王传》、《名人传》、《名妓传》、《诸王传》2、帝国治下的希腊史家群像哈利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罗马古代史》、《论修昔底德》斯特拉博(Strabo):《地理志》、《历史》普鲁塔克(Plutarch):《希腊罗马名人传》、《道德论集》阿庇安(Appian):《罗马史》阿里安(Arrian):《亚历山大远征记》卡西乌斯•狄奥(Cassius Dio):《罗马史》阿米安乌斯(Ammianus Marcellius):《罗马史》。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第一章绪论(4课时)学习目的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探讨西方史学史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西方史学史发展的阶段,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2课时)1)是研究西方史学发展规律和2、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各国的史学,包括历史学家的历史活动;指导历史学家进行历史研究活动的史学思想;以及作为研究成果的历史著作。

(重点是史学思想)二、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1、历史2、史学3、史学史(Historiography)4、史学思想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识。

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社会和历史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由粗糙逐步(及于)精致,由局部逐步及于全面,由比较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乃至到一定阶段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流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史学思想,往往构成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

5、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史学理论是史学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更系统、更科学的史学思想。

与史学思想一致,史学理论大致也可以分为研究理解历史的理论和研究理解历史学的理论。

前者称历史理论,后者称史学理论。

但在很多时候人们又把两者合称为“史学理论”(广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义的史学理论。

6、史学观念主要指历史学家对历史与历史学的基本看法,如:对现实与过去的关系的认识,对史学研究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的看法等。

也可视为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的另一种表述。

7、史学流派某种特定历史学家群体,该群体中的历史学家们一般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并以某种共同的思想指导他们的研究。

如:兰克学派、边疆学派、年鉴学派等。

三、学习西方史学史的价值和意义1、西方史学是打开西方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2、对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认识意义重大。

3、从学科的意义上讲,西方的史学遗产也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

第一章西方古典史学详解

第一章西方古典史学详解

第一节
古希腊史学
二、希罗多德与《历史》 (二)《历史》及其史学价值 《历史》一书在史学思想与史学方法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表现在: 第一,极大地发展了古希腊神话与史诗的人本思想。 第二,希罗多德的《历史》是他那个时代的“世界史”。 第三,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开创的历史叙述体成了后世西方历 史编纂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四,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的精神,在他的《历史》著作中已运用了 历史批判方法。 第五,希罗多德提出的历史著作的道德训世作用,对后世史学影响 很大。 第六,希罗多德把历史的真实性与撰写的艺术性结合起来,使《历 史》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古希腊史学
二、希罗多德与《历史》 希罗多德(Herodotus)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他被尊为“史 学之父”(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政治家及文学家西塞罗称其为 “史学之父”,沿用至今) (一)希罗多德生平及其史学著述 希罗多德约于公元前484年生于小亚细亚爱奥尼亚的哈利卡纳苏斯 城(Halicarnasus)。 他南到过埃及的最南端,北到过黑海北岸的西徐亚和色雷斯,东 到过叙利亚、巴比伦,深入波斯帝国的腹地,西到过意大利半岛 的南部。 公元前443年,雅典在意大利南部的图里邑(Thurii)建立了殖民 地,希罗多德自愿前往并取得该城邦的公民权。公元前430年,他 的《历史》一书在图里邑发表,大约5年后希罗多德逝于图里邑。
第一节
古希腊史学
三、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又称《雅典斯巴达战争 史》。修昔底德有以下史学成就: 第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体现了严格的历史批判方法。 “在叙事方面,我决不是先入为主,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 我甚至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记载的,一部分 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 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考 证方法检验过的。然而即使费尽了心力,真实情况也是不容易获 得的:不同的目击者,对于同一个事件会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因 为他们或者偏袒这一边,或者偏袒那一边,而记忆也不一定完全 可靠。我这部没有奇闻轶事的史著,恐难引人入胜。但是如果学 者们想得到关于过去的正确的知识,借以预见未来(因为在人类 历史的进程中,未来虽然不一定就是过去的重演,但同过去总是 很相似的),从而判明这部书是有用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著作不是为了迎合人们一时的兴趣,而是要作为千秋万世的 瑰宝”。(见谢德风译,商务1978年版,第17-18页)

古罗马史学

古罗马史学

2)《罗马历史源流》共7卷,是第一部用罗 马民族语言写成的历史著作,前3卷追述罗 马和意大利其他城邦之起源,第4、5卷专 记第一、二次布匿战争,第6、7卷则叙述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至公元前149年间发生的 各种事件。书中资料有不少是作者亲身见 闻,详实生动,可惜原书已失散,只能从 他人的引用中略见其貌。
3)不足:



他缺少实践经验的特点使他只能依靠前人的书 本经验和个人的理解去感悟他的主要记述对 象——战争和政治事件。 在史料的处理上,无论对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 料,都未能做足够的考证和辨伪就加以吸收引 用,有时甚至大段大段抄录他人的记述和解释。 这就难免以讹传讹,出现许多地理、年代、史 实等方面的硬伤。因而他的史作只能说是一部 编著,博大却不精深。 即便如此,李维的作品仍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 值,因为他保留了许多业已失传的古代史家的 作品片段,特别是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罗马早期 史,历史上没有谁比他提供的信息更多。
3)特点:



他是罗马贵族品格经历历史性巨变的目击者和亲 身实践者,深知贵族腐败的整个情状。从政坛退 出使他有了类似修昔底德那样的冷静观察他人尽 兴表演的机会。 作为一名拉丁文写作的高手,对罗马上层社会的 揭露淋漓尽致,而文字又古朴典雅,史料筛选娴 熟,注意利用演说、信件、旁生枝节的艺术表现 手法,使艺术真实和文学描述处理得较为得当。 他的作品具有其他拉丁史家少见的深度,是希腊 史学分析传统的优秀继承者。试图找出内战频仍、 贵族腐化的根源。他的做法是从内因和外因的交 互作用、从深刻的历史大背景中寻求答案,而不 是象其他人那样把变化仅归结于社会一般道德的 改变。
3)《编年史》
①背景:后奥古斯都时代,元首绝对权力尚不完善 巩固,不同的元首依其面对的形势和个人的偏 好,实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这一时期的罗 马史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安敦尼王朝(96192年),文化控制比较放松,罗马知识分子 有了短暂的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好作品和大史 家连连出现。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一、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观念1、荷马与《荷马史诗》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这种传说和史诗虽然不是真正的史学著作,但它们保留了许多古代社会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史学的某些功能和性质。

它们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腊史学。

更重要的是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史‖的最初概念,而且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历史‖概念的词语。

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意思,即:通过对目击者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真相。

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2、纪事家与赫卡泰厄斯《大地巡游记散文记事家的作品标志抒情史诗向史事记述的初步过渡,他们所写的题材范围很广。

他们的原则是有闻必录,并且事实成分逐渐增多,神话成分逐步减少,特别是对亲身经历事件的描写。

尽管他们还没有严格的史学方法,但是这种偏重历史事件的记叙后来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后来发展成了古希腊宝贵的史学传统。

成就最大的是赫卡泰厄斯(Hecataeus,约公元前550年~478年)。

他出身于米利都城邦的名门贵族,曾经游历过地中海沿岸各地,还曾经代表爱奥尼亚人向波斯帝国统治者请愿,要求废除苛政。

他留下两部著作:一为《大地巡游记》(Travels Around the World),记录了他游历各地时的亲身见闻;一为《谱系志》(Genealogies),采择传说,记述米利都城邦的史事,以连续的时间顺序排列希腊传说中神与英雄出现的先后。

古罗马史学

古罗马史学
一、求真探索精神 二、人文主义观念 三、宽宏的历史眼光 四、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五、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复习思考题:
1.古罗马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2.古罗马的政治文化的广泛内涵 3.《高卢战记》的创作特色及其史料价值 4.拉丁史学的发展有赖于哪两个人?试述这两个人的史学著作。 5.萨鲁斯特的著史特点 6.李维的史学思想及其在史学史上的贡献 7.塔西陀的史学思想与史著特点 8.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与方法 9.《通史》一书的特点 10.古典史学的特点
《高卢地区的山川地 理、人文历史、风俗习惯,为后人研 究古日耳曼人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一手 史料; (2)文笔质朴,叙事清晰,堪称拉 丁文作品典范; (3)由于旨在为自己歌功颂德,个 别情节经由主观渲染,某些记述不符 合史实。
萨鲁斯特(Sallustius,公元前 86~前34年)
恺撒部将,共和时代末期的史家。写史的笔法像古希腊史学家 修昔底德,遗词造句讲究,行文绮丽,章法严整文气厚重。他的书 虽读来枯燥,但因重史实而史学价值非常书能比,传世之作《喀提 林叛乱记》与《朱古达战争》。
萨鲁斯特的著史特点:
(1)其史著堪称信史,资料来源是官方和自己收集的史料筛选娴熟, 艺术表现手法好,历史真实和文字描述处理得较为得当,凡是引用 著作的都标明出处; (2)著史的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写的都是当代史,描写了共和制 的腐败,元首的堕落,预示共和国的瓦解。 (3)比较善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文风古朴,善于运用古辞,是研 究共和国末期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第二章 古典史学(Ⅱ) 古典史学( ——古代罗马史学 ——古代罗马史学
第一节 从城邦到帝国 第二节 从模仿到奠立 第三节 史坛双擘 第四节 光辉的延伸
第一节 从城邦到帝国

(完整版)第二章 古典史学(二)罗马史学

(完整版)第二章 古典史学(二)罗马史学
宗旨为探寻罗马扩张的历程及其原因
(2)内容架构
❖ 记述216BC-146BC约为70年的历史,内容紧 紧围绕罗马扩张的主线,主要涉及第二次和 第三次布匿战争以及罗马在地中海其他地区 的争战,对罗马政治体制的纪录和分析也是 重要内容之一。
(3)著作特点
❖ A 世界史的宽广视野
波氏曰:“我所叙述的历史,始自第140奥林匹亚德,……从这时候起, 各国的历史开始成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意大利、利比亚、希腊以及亚 洲,各地所发生的史事都是互相影响的。而所有那些史事的发展倾向, 最后是要归于一统……”
Livy’s remarks
❖ Here are the questions to which I should like every reader to give his close attention: what life and morals were like; through what men and what policies, in peace and in war, empire was established and enlarged. Then let him note how, with the gradual relaxation of discipline, morals first subsided, as it were, then sank lower and lower, and finally began the downward plunge which has brought us to our present time.
衣食无忧当然是起码的条件,高尚而幸 福的晚年首先属于自给自足的人,他无 须害怕自然法则的无情规定(即衰老)。 但是,仅有物质条件还不够,保持晚节 靠的是美德。而且必须一生实践,贯彻 始终,老来才能享用美德之果,心境平 和、自爱自制;才不会变得爱虚荣、坏 脾气或吝啬孤僻;才能回顾生平,事事 光明磊落。人到了如此境界,岂能不轻 松、常乐?

第二章 西方古典史学II---古罗马史学

第二章 西方古典史学II---古罗马史学

六、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史学

(一)波里比阿(Polybius,约公元前201~ 前120年) 1.生平:古代欧洲最杰出的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2.著作:《通史》(《罗马史》) 公元前264年第1次布匿战争的爆发开始, 到公元前146年第3次布匿战争的结束和罗 马统一地中海 。
“罗马从一个小小城邦,几乎征服了整个的文
—— 西塞罗



《高卢战记》就像裸体塑像那样直率和雅致,在 风格上剥去了一切装饰,就好像把衣服都搁在一 边。他的目的是为其他人撰写历史提供素材。他 也许成功地满足了那些庸人们的欲望,因为他们 希望用他们自己的烫发钳整理他的材料,(但他 还是使得那些有点头脑的人不敢去涉猎这个题 目)。但我们从作品中可以察觉到他有着健全的 判断力,因为在历史书中没有什么比简洁、清晰、 准确更令人喜悦了。 ——西塞罗:《布鲁图》(75)
3.史学思想和方法:


A.(价值感情)反对暴政、向往自由,歌颂 民主,充斥强烈个人爱憎 。 “惩罚暴君们的鞭子”——普希金 B.十分重视历史的教育垂训功能(赏善罚 恶)。
“我认为,历史之最高职能就在于赏善罚 恶,不要让任何一项嘉言懿行湮没不彰, 而把千秋万世的唾骂,悬为对奸言逆行的 一种惩戒 ”
D.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史学方法:
对史家的要求(一是披阅各种文献资料,并比较
记载之异同;二是必要的地理知识,要有亲身的 考察;三是政治经验。)、注重实地考察、强
调独立思考 缺憾:平铺直叙,流传不广




普鲁塔克(Plutarch,A.D.46-120),希腊中部查罗尼亚 城人。《希腊罗马名人传》,开西方史学中的历 史传记体之先河。 阿里安(Arrian,A.D.95-165), 埃及亚历山大里亚 人,“新色诺芬”《亚历山大远征记》。 阿庇安(Appian,约A.D. 96-175)小亚细亚比泰尼 亚人,《罗马史》,在史学上的价值包括: 注意考察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为后世保留了不少早已失传的作品。 文笔质朴淡雅,反对装饰雕琢。 纪事本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书斋文章:重文笔,轻知识
(5)贡献
A、珍贵的罗马史料
• 以宏大的通史体例, 保存了丰富而宝贵的 历史资料(特别是有关罗
马早期历史),无人能
P54-55
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李维仍不愧为古罗马的一位伟大史学家
B、优美文章——世 界文学的宝贵遗产
• 第一流的拉丁散文作 家(生动灵活、雅俗结 合) ,与西塞罗(清 新流畅) 、塔西佗 (精美典雅)同为创建 拉丁文风三位大师。
坏或不正常的政体
专制(僭主)政体: 一个人不是凭智慧而 是凭武力执政的政体 寡头政体:凭借财产 和势力的少数人执政 的政体 暴民(群氓)政体
波里比阿认为,罗马政体的优点 在于三种好的统治方法在其政体中同 时存在,都有适当的表现:执政官代 表行政部门,元老院代表贵族阶级, 人民大会代表人民大众(这种思想影响到孟德 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马何以能够如此?它是用一种什么方法得胜的?这
些功业是在一种什么政体之下完成的?对于这样的 事迹,一个人焉能无动于衷,默然无述!”
3、著作内容
• 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及
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为 中心的,主要叙述汉 头五卷完整保存下来, 其他各卷均有残缺, 仅剩片断。 • 共有40卷,现在只有
尼拔的西班牙战役到
第二章 古代罗马史学
一、早期罗马史学
1、罗马史学的出现
• 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下流南岸的罗马
城,据传,始建于公元前753年左右。
• 古代罗马国家是以罗马城为中心经过不断 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公元前218—201),罗马才开始
出现堪称为“历史”的著作。
(1)生死决战、爱国热 忱与历史意识。
• 用拉丁文写了一部《罗马历史源流》通
史,计有七卷。
• 第一个用拉丁语散文写作历史的人,被称
为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
(3)萨鲁斯特(又译撒路斯提乌斯)
(公元前84—34年,曾任执政官和驻努米底亚的总督 )
• 著有《喀提林阴 谋》、《朱古达 战争史》。还有
• 被称“第一位伟大 的罗马史学家”。 • 与李维、塔西佗并
波里比阿曾经明确规定 历史学家的三大任务: ①研究和校勘文献;
②熟悉有关的地理情况; ③获得一定的政治经验(包括战争艺术)。
• 我们也许可以加上一条:杰出的写
作表述才能。
五、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P66-69)
1、求真探索精神 2、人文主义观念(人本观念和人文情怀) 3、宽宏的历史眼光(空间、时间、生活内容等)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
态度,意在指控历代 皇帝及帝国政府。
对共和政体下所享受 的“自由”表现出无 限的眷恋和向往,怀 恋昔日“最容易产生 美德的时代”。
塔西佗写作态度中的问题:
(1)过分注重个人(特别是帝王)的心理、道德 因素。
• 只能得出“偶然性在主宰一切”的结论:“如果 得胜的是庞培和布鲁图,那末共和国就可以保存 下来了”。
元前171—168),是希腊联军方面的骑兵指挥官。
• 抵抗失败,作为一千名人质之一,被送去罗马。
• 到罗马后,波里比阿以其学术上的素养,受到罗马上
层的宠信。波里比阿当上了小西庇阿的家庭教师,与 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著作动机: 罗马为什么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主人?
• “罗马以一个小小的城邦,几乎征服了整个的文 明地区,并将之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而这种征 服事业,是在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内完成的。罗
二、李维的《罗马史》
1、背景
• 公元前44年,凯撒被刺。罗马内战重新爆发。 •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凯撒甥孙,母亲是凯撒侄女, 凯撒领养了屋大维,并指定为继承人 )取得最终胜利, 成为罗马的独裁者,建立起一种披着共和制 外衣的军事独裁制——“元首政体”,整个 地中海世界屈从于他的权力之下。
2、生平(公元前59—公元17年)
毕德纳战役53年间(公
元前220—168)罗马主宰
世界的历史。
4、著作特色
(1)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P60—61) (2)具有明确一贯的历史主题:罗马帝国
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理想的政治体制;
• B、美德(崇高品质)。
好或正常的政体
君主政体:由一个 具有超群智慧的人 执政的政体 贵族政体:少数 “贤明”之士执政 的政体 民主政体:所有的 人或大多数人都参 与政治的政体
够取代,在史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李维文章被誉为“史诗般的散文”。
最大成就:第一次把自古以来的 罗马史用优美流利的散文写成了一部 完整的作品。 描绘的本领,以文字刻画栩栩如
生的人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学家李维最突出的特
点。
三、塔西佗及其著作
• 塔西佗(约公元55—120), • 塔西佗与李维并肩而
被一些学者推为古代 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 家。 立,“成为罗马历史
第一位了解罗马人政治制度性质 的是一位希腊人!
(3)历史学的价 (4)力求真实、
值:人们生活
(特别是政治生活)
公正,注重因果 关系。
的指南。
5、评价
(1)当代人写当代史,不可取代的史料价值。
(2)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
法——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3)远不是一位好作家,文学造诣不深。
• 公元78年,娶了阿古利可拉(曾任执政官、不列颠行 省总督等要职)的女儿。从此,塔西佗官运亨通, 历仕三朝,历任财务官、大法官、执政官、外 省总督等高职。
2、著作概况
• 《关于雄辩术的对话》(主要探讨演说术在罗马帝
国时期衰落的原因)
• 《阿古利可拉传》(关于他岳父的一部传记,其中
用很大一部分篇幅来记述不列颠和阿古利可拉在不列 颠的军功和治绩)
(3)写作方法:“剪刀加浆糊” • “剪刀”(道德
目的):宣扬爱 国主义和进行道 德说教。 著作进行编纂。 • “浆糊”(资料 编纂):对前人
(4)局限
A、可靠性不足(联系写作方法,但也不可一概而论)
B、爱国偏见:罗马中心主义者(联系写作动机)
C、迷信天命
• 书中英雄人物卡米卢说:“看一看近些年来交 替起伏的盛衰之迹吧,你们将发现:当我们遵 从神的指示时,我们就一切顺利;而当我们漠 视它时,一切都变成了灾难。”
• “罗马和平”(即罗
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屋
• “罗马和平”的代
价 :
(1)人民从权力主体
大维结束罗马长期混
乱局面,独揽大权,
给全国带来了一定程 度的安定,使经济、 文化得到发展。
变成了臣民 → 精神
萎靡(奴隶道德); (2)生杀予夺取决于 个人 → 专制暴政
(腐败、混乱)。
4、写作态度: 专制暴政的挞伐者及其问题 • 对其生活时代持批判 • 对共和派深表同情,
(2)写作动机:通过光复古代道德来拯救祖 国现实危机
P55:垂训思想
• 罗马历史:纯洁道
德→胜利(伟大)
• 史学效用:历史
例证→选择(仿效
与避免)。
→财富→享乐、贪
欲→道德瓦解(腐
败、病痛)。
作为一个爱国者,李维希望 罗马永居强大、繁盛的地位; 作为一个智者,他看到了现 实的繁华世界下潜藏的危机,企 图以恢复古代道德作为挽救危机 的出路; 作为一个文人,他又深深地 有一种无能感,一种逃避欲,只 能以编写历史为逃避。
• 生于帕塔维乌姆城(今帕 多瓦,威尼斯附近)。 • 青少年学习文学、修辞 学、演讲术等。
• 30岁前一直生活在家乡, 既没参军,也没任罗马 公职,主要是闭门读书, 可能教过书。
• 无论在政治、军事知识, 还是在地理知识方面, 都嫌不足。
• 公元前29年,来到罗 马,很少参加政治活 动,为屋大维之孙克 劳底的教师,成了宫 廷中最著名的文人和 历史学家。 • 过着平静的书斋生活, 缺少游历。
• 《日耳曼尼亚志》(全名《论日耳曼人的起源、分
布地区和风俗习惯》,第一部比较系统而详细的关于 古代日耳曼人诸部落的记载)
• 《历史》(记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早期的历史) • 《编年史》(记公元14年—68年罗马帝国初期的历
史,是塔西佗最后的、最有特色的、最精彩的著作)
3、写作背景:“罗马和平”及其代价
• 对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制过渡的真实原因不可能有 所揭示。
“我认为,历史之最高的职能 就在赏善罚恶,不可让任何一种嘉 言懿行湮没不彰,而把千秋万世的
唾骂,悬为对奸言逆行的一种惩
戒。”(善:流芳百世;恶:遗臭
万年)
(2)叙述的偏狭性:一味谴责帝制。P58
(3)肤浅的政治视野:主要是皇帝、元老 院、军队和罗马城。
5、史学成就
(1)比较真实可靠 , (2)精辟的分析能
是研究帝国初期历
力(特别是对心理和
性格的剖析),杰出
史最早和最珍贵的
史料。
的表达才能(讽刺
技巧高超,行文精练、 紧凑)。
四、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史学
(一)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1—120)的《通史》
1、生平背景
• 出身希腊中部贵族之家。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期间(公
《罗马史》片断
存留。
列为“罗马三大史
学家”之一 。
(4)凯撒(公元前101—44年)
• 《高卢战记》,记述 • 文笔一清如水,叙述 高卢和日耳曼地区情 简明扼要,朴质自然, 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 献,史料价值很高。 一向被当作拉丁文的 • 《内战记》,记述战 胜庞培及其党羽的经 范文来读。 过,史料价值大为逊 色。
• 公元前216年坎尼之战, 八万罗马军队几乎全部 被歼。罗马几乎家家都 在为战场上失去亲人而 哀泣。 • 司马迁:“人穷则反 本”。
(2)希腊文化的广泛、深 刻影响。
• 罗马人开始大规模地吸收 希腊文化,古希腊的史学 也成了罗马人学习的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