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0课 谈中国诗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后作业10 谈中国诗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3题。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
( )。
技艺高超的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才能成为________。
吴冠中在《春如线》中把一串抽象的点线化作对雪泥鸿爪的感悟,用一支画笔耕耘着人生之路。
我们若凝视梵高的《星夜》中那平静村庄之上极度变形的星空,便能领悟这就是生命的烦躁与不安让艺术进入________的境界。
王国维提出,应该以无功利的审美教育代替功利主义教育。
然而当下的美育虽________,却成了升学的利器,缺乏情感和趣味。
过度的艺术技能培养把人与审美的自然关系斩断了,使人丧失了思考美、研究美的能力,这样必定会与美育的本质________。
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
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
正如孔子把教育视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陶冶”人的美育能在整体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两者不可偏废B.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C.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D.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解析:前半句“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分析,承接上文对象——情感分析,排除A项、B项。
D项,“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逻辑关系错误。
故选C。
答案:C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吉光凤羽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分道扬镳B.黄钟瓦缶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分道扬镳C.吉光凤羽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南辕北辙D.黄钟瓦缶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南辕北辙解析:吉光凤羽:比喻艺术珍品。
黄钟瓦缶:指高雅优秀的和庸俗低劣的,也指贤才与庸才。
结合“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分析可知,选用“吉光凤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亦比喻学问深得师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时作业:第10课谈中国诗Word版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10课一、基础知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 暮秋的槐荫公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情景,那色彩绚丽的树林,那碧波涟漪的河水,真是溃不成军,琳琅满目。
....② 此刻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危机四伏,如若不想方想法发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裁减。
③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拥有特别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面目一新....以后,仍旧能够服务于时代。
④ 好多隐士把归隐看作终南捷径,被称为“ 隐君子” 的陶渊明,就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实....践家。
⑤经精选, 50 名正当豆蔻年光的女孩踏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她们的均匀年龄只有....18 岁。
⑥林书豪在其职业生涯首发的前五场竞赛中,目无全牛....,组织有方,带领球队连战皆捷,快速成为球迷的新偶像。
A.②④⑥ B .①②⑥C.①③⑤ D .③④⑤【答案】 C【分析】① 溃不成军:本来形容春光衰落,此刻形容惨败。
望文生义。
②危机四伏:形容四周受敌,处于孤立紧急的窘境。
③面目一新: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
褒贬不妥。
④ 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近来便的路子,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利门路。
⑤ 豆蔻年光: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
与后边的“18 岁”不符。
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熟练的地步。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类人工仿造的大理石石材价钱是其余同类产品的40%到60%,优势显然;石材在外观、材质等方面也极具市场竞争力。
B.《向太阳》是艾青在民族矛盾急剧上涨的时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激越而丰厚的感情创作的一首长诗。
C.报告显示,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公立医院发展建设、长久债务化解、学科和人材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D.我国发射“风云四号”卫星,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出欧美同类卫星水平,一举实现了我国卫星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超越。
【答案】 A【分析】 B. 语序不妥,“的时辰”应放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后边。
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10 谈中国诗 Word版含答案.doc
10谈中国诗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角.色(ji o)谙.熟(ān)悲天悯.人(mǐn) 数.见不鲜(shuò)B.颦蹙.(cù) 扩.展(kuō)情不自禁.(jīn) 针砭.时弊(biān)C.执拗.(niù) 逍.遥(xiāo)鸢.飞鱼跃(yì) 亘.古未有(gèn)D.叫嚣.(xiāo) 踌躇.(chú)一蹴.而至(cù) 绰.绰有余(chuò)解析:A项,“角”应读“jué”;B项,“扩”应读“kuò”;C项,“鸢”应读“yuān”。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饶恕概论回长荡气轻鸢剪掠B.撩拨混沌拔木转石崭钉截铁C.凑泊亵渎意境悠远吞言咽理D.寡陋呐喊心悦诚服义愤填赝解析:A项,“回长荡气”应为“回肠荡气”;B项,“崭钉截铁”应为“斩钉截铁”;D项,“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
答案:C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一蹴而就走马观花B.不绝于耳一挥而就走马观花C.不绝于耳一蹴而就浮光掠影D.不绝如缕一挥而就浮光掠影解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根据适用的对象选择“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第3单元 第10课 谈中国诗
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课后拓展作业一、语言基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C.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D.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解析:选B“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
“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
“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解析:选D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看,前面说“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由此可知,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两项;再看剩下两项的内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项。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 谈中国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第10课谈中国诗一、根底知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深秋的槐荫公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河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②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假设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③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仍然可以效劳于时代。
④很多隐士把归隐当作终南捷径....,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渊明,就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⑤经挑选,50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踏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
⑥林书豪在其职业生涯首发的前五场比赛中,目无全牛....,组织有方,率领球队连战皆捷,迅速成为球迷的新偶像。
A.②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 D.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落花流水: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形容惨败。
望文生义。
②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
褒贬不当。
④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到达目的的便捷途径。
⑤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与后面的“18岁〞不符。
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到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种人工仿制的大理石石材价格是其他同类产品的40%到60%,优势明显;石材在外观、材质等方面也极具市场竞争力。
B.《向太阳》是艾青在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时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的一首长诗。
C.报告显示,各级政府强化了对公立医院开展建设、长期债务化解、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D.我国发射“风云四号〞卫星,整体性能到达甚至超过欧美同类卫星水平,一举实现了我国卫星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学案: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谈中国诗晨读自主任务清新俊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恬静闲适的王维,大江东去的苏轼,晓风残月的柳永,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或许,行云流水间,沉郁浩渺的情愫已然融化于笔捺纵横之中;抑或,顿挫凝滞的思绪早已化为兵车辘辘行。
那诗,那诗行,承载了千百年的诗史,我们只是莫名地敬仰;这词,这曲牌,婉转长吟了上千载,我们依然是懵懂地崇拜。
当我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地诠释“中国诗”时,不知浸染于世俗名利的心灵,还能否回望,停顿,驻足守候呢?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捷六种文字的译本。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方面阐发、辨析。
本文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作的一次演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和研究中国诗歌应持的正确态度。
钱钟书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当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作业推荐》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同步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作业推荐》——谈中国诗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精髓.(suǐ)无垠.(yín)荟萃.(cuì)吞言咽.理(yè)B. 梵.文(fán)羡.妒(xiàn)单薄.(báo)轻鸢.剪掠(yuān)C. 犬吠.(fèi)叫嚣.(xiāo)逍遥.(yáo)一蹴.而就(cù)D. 颦.蹙(pín)洋溢.(yì)归宿.(sù)数.见不鲜(shù)【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咽”应读“yàn”;B项,“梵”应读“fàn”,“薄”应读“bó”;D项,“数”应读“shuò”。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辩别争辩不休措置参差错落B. 妨碍防患未然忍耐俗不可耐C. 简陋因陋就简隐诲诲淫诲盗D. 纯粹出类拔粹逻辑沐猴而冠【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辩别——辨别;C项,隐诲——隐晦;D项,出类拔粹——出类拔萃。
故选B。
【点睛】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配套习题:10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10谈中国诗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轻佻./挑.灯夜战症.结/对症.下药石舫./坊.间流传B.施与./与.人为善当.真/势不可当.处.暑/处.变不惊C.脉络./恪.尽职守空.缺/空.谷足音数.叨/数.九寒天D.揾.泪/不瘟.不火仓廪./大义凛.然渐.次/东渐.于海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tiāo/tiǎo,zhēng/zhèng,fǎng/fāng。
B项,分别读yǔ/yǔ,dàng/dāng,chǔ/chǔ。
C项,分别读luò/kè,kòng/kōng,shǔ/shǔ。
D项,分别读wèn/wēn,lǐn/lǐn,jiàn/jiā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譬喻注消酩酊大醉B.含糊烂调疏朗遥思远怅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斩截默契飘零得鱼忘筌思路解析:A项,“消”应为“销”。
B项,“烂”应为“滥”。
C项,“躁”应为“燥”。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学主导地位,以的方式给某些教学内容下“精华”或“糟粕”的定义。
(2)这次会议提出:切实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把化管理和勤俭办学做实、做透,促进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医改方案就像,落不了地,雾里看花,下面的人不懂怎么实施。
”华西医院院长在做新医改解读主题报告时说。
A.居高临下精密海市蜃楼B.高屋建瓴精细海市蜃楼C.高屋建瓴精密空中楼阁D.居高临下精细空中楼阁思路解析:“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多含贬义。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1)句中说的是“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应选“居高临下”。
“精密”指精确细密。
“精细”指精密细致或指人精明细心。
形容“管理”应选“精细”。
“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作业: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10课一、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顶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谱写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情浓意厚,字里行间尽显真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无限的苍凉,________;“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将心中的诚挚情感抒写得________。
古诗词可以作为文章的调料。
我们在写作时,如能熟练运用古诗词,会让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甚至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古诗词,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便成为描写春风的典范。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文章技法。
()。
多读古诗词,我们还会积累丰富的文化符号——意象。
意象是诗人主观形象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然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怀。
比如,“菊”常象征隐逸、高洁、清高,“莼羹鲈脍”常表达思乡之情,“梧桐”带着浓厚的衰飒悲凉之意,常用来表现愁苦、孤寂等情思……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使我们成为一个________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扣人心弦痛快淋漓点石成金满腹经纶B.动人心弦痛快淋漓画龙点睛满腹经纶C.扣人心弦淋漓尽致画龙点睛锦心绣口D.动人心弦淋漓尽致点石成金锦心绣口C解析第一处,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动人心弦:指激动人心,也指非常动人。
句中用来形容诗句,应填“扣人心弦”。
第二处,痛快淋漓:形容欢快到了极点。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根据“情感抒写”可知,应填“淋漓尽致”。
第三处,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根据语境可知,应填“画龙点睛”。
第四处,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0《谈中国诗》(新人教版必修5) 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谈中国诗《山居秋瞑》?《山居秋暝》!201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载有散文《画中故乡》。
文中回忆画家书房时写道:墙上贴着哥哥写下的名人诗句,记得好像是王维的《山居秋瞑》,因为我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句子画过画。
这就说错了。
大诗人王维吟哦的是《山居秋暝》而非《山居秋瞑》。
“暝”与“瞑”,一横之差,字义相去甚远。
暝,音míng,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其义与日光有关联。
一是幽暗、昏暗。
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二是日落、天黑。
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瞑,亦音míng,也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义为闭上眼睛。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暝”,义为夜色初临。
岂可用“瞑”替换“暝”呢?——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叶桂珍作者简介相关知识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注音(1)单音字。
一蹴.而至( ) 梵.文( ) 轻鸢.( ) 颦蹙..( ) 精髓.( ) 桴.鼓( ) 唐璜.( ) 犬吠.( ) 遥思远怅.( ) 譬.如( ) 咻.咻( ) 无垠.( ) 凑泊.( ) 叫嚣.( ) 答案:cù fàn yuān píncù suǐ fú huáng fèi chàngp ì xiū yín bó xiāo(2)多音字。
咽⎩⎪⎨⎪⎧下咽.( )咽.喉( )呜咽.( ) 宿⎩⎨⎧归宿.( )一宿.( )星宿.( ) 槛⎩⎨⎧槛.外人( )门槛.( ) 数⎩⎨⎧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 )数.据( ) 答案:yàn yān yè sù xiǔ xiù jiàn kǎn shǔ shuò shù(3)形近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0课一、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顶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谱写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情浓意厚,字里行间尽显真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无限的苍凉,________;“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将心中的诚挚情感抒写得________。
古诗词可以作为文章的调料。
我们在写作时,如能熟练运用古诗词,会让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甚至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古诗词,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便成为描写春风的典范。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文章技法。
()。
多读古诗词,我们还会积累丰富的文化符号——意象。
意象是诗人主观形象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然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怀。
比如,“菊”常象征隐逸、高洁、清高,“莼羹鲈脍”常表达思乡之情,“梧桐”带着浓厚的衰飒悲凉之意,常用来表现愁苦、孤寂等情思……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使我们成为一个________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扣人心弦痛快淋漓点石成金满腹经纶B.动人心弦痛快淋漓画龙点睛满腹经纶C.扣人心弦淋漓尽致画龙点睛锦心绣口D.动人心弦淋漓尽致点石成金锦心绣口C解析第一处,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动人心弦:指激动人心,也指非常动人。
句中用来形容诗句,应填“扣人心弦”。
第二处,痛快淋漓:形容欢快到了极点。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根据“情感抒写”可知,应填“淋漓尽致”。
第三处,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根据语境可知,应填“画龙点睛”。
第四处,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
锦心绣口:形容文辞优美。
根据语境可知,应填“锦心绣口”。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短短几句中有起承转合,也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B.它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而短短几句中也有起承转合C.它议论精警,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而短短几句中也有起承转合D.它短短几句中有起承转合,而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B解析“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从三个角度说明了古诗词具有的特点,“短短几句中有起承转合”是对古诗词结构技法的特别强调,因此,“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应在前,“短短几句中有起承转合”应在后,排除A、D两项。
比较B、C两项,“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三者,从诗文特点的角度看,分别对应“结构”“内容”和“感情”,这一先后顺序符合诗歌写作思路,排除C项。
故选择B 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
B.意象是表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C.意象是表现诗人主观形象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
D.意象是表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
D解析画线句有三处语病:其一,成分残缺,应在“诗人”前加“表现”;其二,搭配不当,“意象”与“情感”不搭配;其三,语序不当,“一种”应放在“突出”之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量的语言③让微情妙旨④言尽而意不尽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①③④C.③⑤①④②D.③④②⑤①C解析文段阐述了诗歌语言的经济性、意在言外的问题。
⑤承接③,表明微情妙旨是在笔墨之外体现的。
①讲的是笔墨之外的“意”的作用,④紧紧承接①,构成一种回环,充分论证“意在言外”这一手法的重要性。
结尾一句“隐括最丰富的意义”与上一句形成对比,所以第五处应该填写②。
故选择C项。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__①__离不开酒。
__②__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__③__唐代文人之醉酒,__④__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__⑤__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__⑥__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①②③④⑤⑥A 总是如果而/ 但是从而B 都如果/ 固然且因此C 可是倘若那么既/ 所以D 却与其所以虽然反而/B解析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古代文人墨客都离不开酒。
①处,根据前文的“无论”可知,此处表条件关系,故填写“都”或“总是”均可。
排除C、D两项。
②处,根据后文的“那么”可知,此处应填写与之对应的关联词“如果”;④处,根据后文“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展望”可知,此处有让步的意味,填写“固然”比较合适。
排除A项。
⑤处,根据前文的“不仅”可知,此处应该填写表递进关系的词语,比如“且”。
最后一句是对整段文字的概括,⑥处可以填写表因果关系的词语,如“因此”“所以”等。
综上,选择B 项。
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C解析A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渲染的是宁静的氛围,与西湖夏夜热闹的景象不够协调。
B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的是梅花,而下文描写的却是桂花。
D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的是对情人的思念,不能用于形容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和思念。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之一: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
中国古诗中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乡太久以致儿童不识的情景寄寓着人生易老的深刻感触,这正是多少人老来还乡的共同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句诗家喻户晓,也是因为诗中望月思乡的情景为天下游子共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的无限启示,是人们在节物变换时常有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王维的心情,又超出了时空地域的局限,为后人所共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勉励友人的高唱,又成为后代留别题赠的格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
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思想情感,因而“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
盛唐绝句取法于民歌的这一创作原理,同时又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其语言之纯净,情韵之天然,体现了最高的诗应是最单纯、最概括并最富于启示的艺术本质,因而易记易诵,广布人口,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
与这类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
山水田园诗不仅以高雅的艺术品格成为后世绘画、园林等各种艺术的审美典范,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
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因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于晋宋之际,因而自诞生之初,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内蕴。
在老庄自然观的影响下,文人们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转有自己的规律,自然之道蕴含在天地山水草木的变化之中,而要观察自然之道,必须使心胸澄明,在清虚静默的观照中“坐忘”,遗落一切,心灵与万化冥合。
这就使山水田园诗形成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基本旨趣。
因此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
从南朝到唐代,与其他题材相比,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艺术发展得最为充分,而且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兴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
尤其盛唐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气势壮阔,反映了繁荣开明的盛世气象,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给人以生活哲理的积极启示,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其成就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继的巅峰。
(节选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诗歌之所以备受青睐、流传甚广,是因为盛唐诗人们能概括人类普遍的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B.第二段引用不少盛唐名家诗歌意在表明在体察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作诗水平上,盛唐诗人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C.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体来表现普遍的情感体验,既体现了其师法民歌的学习精神,又体现了其打造自身风格的创造精神。
D.唐代山水田园诗作为艺术的审美典范,其所具有的理性精神,对于今人观照现实、理清天人关系仍具现实意义。
D解析A项,原因分析不全面,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
B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文中引用盛唐名家诗歌的目的是探究中国古诗中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的原因。
C项,“以七言绝句体来表现……”错,这类诗歌的体裁不仅有七绝,也有五绝、律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