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一):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一):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专题复习(一):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二. 重点、难点1. 重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重大事件;有关国家统一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国家统一的重要影响。
2. 难点:对于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影响的理解和认识。
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知识整合一.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1. 先秦时期:民族形成和初步融合时期;从割据到局部统一。
2. 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相对稳定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时期;国家分裂,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4. 隋唐时期:民族交流频繁,民族构成稳定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繁荣发展。
5.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空前辽阔的时代。
6. 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构成基本稳定时期,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基本奠定中国版图;二. 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1. 战争: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冲突,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问题,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的,是正义战争,反之则是非正义战争。
战争往往打破原来的民族分布,促进民族间的融合。
2. 和平交往:主要形式有和亲、互市、会盟等。
和平交往在中国古代史上较战争而言,持续时间较长的。
它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民族融合,稳定边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各民族的发展。
3. 管辖:指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通过册封、设立管辖机构等方式实现。
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拓展疆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边疆的开发。
三. 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政策1.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前提。
旧三民主义强调“反对民族压迫和满洲贵族的统治”,新三民主义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高三历史学科必修知识点
高三历史学科必修知识点高三历史学科必修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主要是相互融合的过程。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不断的爆发战争,由于农耕文明较之游牧文明先进,所以即便农耕文明军事失利,国破家亡,最后也会将征服者同化,最后融为一体。
形成了目前中国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格局。
这些长期共同生活在一片国土上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一、民族融合的含义、主要方式和意义:见上文表述。
二、民族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及历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政策)特点: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表现:一是战争:①民族掠夺战争。
②民族征服战争。
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⑤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
二是和平:①和亲。
②贸易。
③会盟。
④通贡。
处理方式(政策):①战争。
②设管理机构。
③册封。
④和亲。
⑤会盟(“议和”)。
⑥互市。
⑦防御(如迁民屯边,修筑长城等)三、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管辖(史实可略?)东北:①唐:设黑水、忽汗州都督府。
②元:设辽阳行省。
③明:设奴儿干都司。
④清: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西北(新疆):①西汉:前60年,设西域都护。
②东汉:班超经营西域,重设西域都护。
③唐: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④元:设岭北行省。
⑤清: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蒙古各部)、伊犁将军(辖整个新疆地区)。
西藏:①元: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②明: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③清:确立对_、班禅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设理藩院。
西南(云贵川):①西汉:汉武帝在西南夷设郡县。
②三国:蜀国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官。
③唐: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④元:设云南、四川行省;建立土司制度。
⑤明:实行土司制度;贵州“改土归流”后成为省级行政单位。
⑥清:雍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台湾:(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依据有:①三国吴:230年,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③元: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
2024高考政治知识点:矛盾
《2024 高考政治知识点:矛盾》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高考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理解矛盾的概念、特征和辩证关系,对于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矛盾的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1.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就是一对矛盾。
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2.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例如,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两者在世界观上相互排斥,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环境污染等。
我们不能回避这些矛盾,而要正视它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最新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 精品
难点22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分道扬镳,30年代,两党携手抗日。
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之间虽有摩擦,但维持了合作,并最终取最了抗战的胜利。
这些都充分证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国共两党在民族存亡之际,都能搁置分歧,以民族利益为重,共赴国难。
●难点磁场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统治B.中共努力维护统一战线C.英美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D.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30年1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
(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应根据前述事实与下列方针,以纠正中央之态度;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密令材料2 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
……兹奉电示,限期北移。
德等考虑再三,认为尊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
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尊令北移。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材料3 重庆对于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
……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选择。
……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加的后果。
——1940年12月10日,日本东京《国民新闻》报社社论材料4 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
这(皖南事变)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
……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
——1940年1月底,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谈话摘自《在华使命》请回答:(1)据材料1,指出国民党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一部分中国史纲要专题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考点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知识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②意义: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知识点2人民政权的巩固1.剿匪镇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知识点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经济基础(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2)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制度(1)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2)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011年考纲要求】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删除三元里人民抗英)(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原表述为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对峙: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原表述为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增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8)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原表述为挺进大别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增加林则徐与魏源的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增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原表述为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2019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精品教育.doc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①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斗争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作用: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既要…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机遇、挑战、表转折的词语)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材料(侧重于解决矛盾)3.矛盾具有特殊性。
三个表现:①例外事物有例外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例外过程和阶段上有例外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例外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例外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我们要坚持详尽问题详尽分析。
+材料(例外、特点、针对当地实际、独到)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详尽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详尽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借鉴、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以……精神为指导,结合某地实际) 注意:如果材料强调主要矛盾答A,涉及矛盾主要方面答B5.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材料(关键、重点、中心、核心、首要)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材料(利弊、是非、主流、方向、大体)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既要重点……又要……)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材料(点明矛盾是什么)2.同一性: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对外关系基础知识专题(一)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基本知识归类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基本知识归类一、古代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1、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
2、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
3、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匈奴、东胡;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
4、秦汉:边疆地区主要生活着匈奴(北)、西域各族(西部、西北)和越族(东南)。
5、三国:吴国境内的山越,蜀汉境内的西南少数民族(南中)。
6、东晋十六国:自东汉末年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
他们居住在今天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7、唐朝:①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
②回纥:原住在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
③靺鞨族: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
④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
⑤吐蕃:青藏高原。
8、两宋:①辽:原居于辽河上游一带;契丹建国后,逐渐控制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龙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广大地区。
②西夏: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
③大理:控制云南。
④金:原居黑龙江、松花江和长白山一带;灭辽后,进入黄河流域;1141年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此线以北属金。
9、元朝:蒙古建立全国性政权,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外迁,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10、明朝:在漠北一带活动的是瓦剌和鞑靼,东北活动着女真各部。
11、清朝:在全国分布着50多个民族。
二、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1、十六国: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
2、东魏 北齐 北周3、两宋:①契丹:辽。
②党项:西夏。
③女真:金。
4、元:蒙古建立全国政权。
5、清:满族建立全国政权。
四、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1、冒顿单于:秦汉之际,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2、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与汉朝实行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维护了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3、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高考历史 重要复习材料总结 2.封建国家大一统(秦汉)
2013高考历史重要复习材料总结:2.封建国家大一统(秦汉)一、阶段特点: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21年年秦始皇分歧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的中国历史,简称秦汉。
此阶段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即封建大一统时期。
其中秦朝是第一个分歧的封建多民族国家,西汉巩固了多民族的分歧封建国家,东汉是封建分歧走向分裂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的政治大一统和独裁集权格局,经济的封建农工商结合的自然经济格局,多民族交流融合的格局,大开放中心性内政的格局,运用性的科技文明格局基本定型,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
(一)、政治-封建大一统:大分歧和制度构成;1、分歧:秦朝顺应历史趋势,完成了中国历史第一次大分歧,影响非常深远。
2、制度:秦朝建立了一整套独裁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两汉从多方面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制度。
3、治国思想:治国思想趋于不变,从法家,道家到改造后的儒家。
(二)、经济-封建经济第一个高峰。
此块属于星号内容,普通情况下高考不考。
适当浏览,特别是消费工具和货币的图。
(三)、民族-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1、秦汉周边生活着匈奴,西域,白越,诸夷等多数民族,大多出于奴隶社会阶段或更早。
2、秦汉采取有效的手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流,开拓了边疆。
这些手腕包括自卫和平,通使联系,经济文明交流,设立管辖机构,和亲等。
(四)、内政-大开放的基本格局1、秦汉构成大开放局面,源于国力强盛,政策开放,军事保障,交通开辟。
2、秦汉在东亚初步构成东亚文明中心,经过两条丝路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建立联系。
两条丝绸之路是重点。
3、秦汉和各国进行密切的经济文明交流,处于领先的地位。
(五)、文明-封建文明的高峰1、秦汉的科技领先世界,包括天文历法,地动仪,九章算术,医学等。
2、秦汉的哲学,宗教,史学均有开创性严重贡献。
3、秦汉的文学艺术有鲜明的大一统的时期特点。
如汉赋,兵马俑等。
二.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核心,两对矛盾(含义),五方面内容和趋势,六个阶段,两面影响。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中国史纲要 综合考法
第一部分中国史纲要中国史纲要——综合考法综合考法1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演进1.先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1)重大事件: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产生并发展,分封制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及兼并战争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和文化交融。
(2)阶段特征:先秦时期,中原民族与周边戎狄蛮夷逐渐交融,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2.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重大事件: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推广郡县制,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编制户籍等。
(2)阶段特征:秦朝把属于农耕文明的不同民族纳入统治之下,至此,“中国”一词已代表整个秦王朝所统治的地区。
3.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重大事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尊崇儒术;打击匈奴,开辟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府,开拓疆土,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2)阶段特征:汉朝时期,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众多民族在内的统一国家,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和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时期(1)重大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在杂居的过程中相互交往,民族之间的隔阂渐趋消解,并呈现出民族大交融的发展趋势。
5.隋唐及五代十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重大事件:隋炀帝主持开通大运河。
唐朝时期,唐军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婚,促成唐蕃和亲;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称为“天可汗”。
(2)阶段特征: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起统一王朝。
唐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进一步交融,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秦国的强大。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过程:(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2)统一全国。
①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②在北方,击退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3.巩固统治:(1)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制度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中央官制设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2)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3)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4)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各级官吏不再拥有封地。
从此,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以家国情怀看待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此以后,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不得人心。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一)概况一、主要的分裂时期1、春秋战国的割据混战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并力二、国家统一时期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西汉、东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3、西晋的短暂统一4、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趋向繁荣和安定5、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空前辽阔的时期6、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三、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1、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局面2、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3、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4、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长期分裂(二)造成国家分裂和统一的原因1、造成分裂的因素根源是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这是形成割据的经济基础;由于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导致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民族矛盾尖锐等等原因。
2、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共同因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分裂时期,局部或某些割据势力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之中,为后来的统一奠定基础;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着的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的现象,有利于后来的统一;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杰出历史人物的积极作用。
★秦、隋、元三个朝代实现统一的原因秦:长期的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目越来越少;争霸战争中,华夏族与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人民厌恶割据战争;渴望统一;新的封建经济形成、商业交往和城市兴起,以及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韩非子的理论为秦统一后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隋:人民渴望统一,反对战乱和少数贵族的压迫;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统一的物质基础;北朝后周统一北方成为隋建立后统一全国的基础;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陈朝政治腐败,不堪一击。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整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二、分裂与统一1、分裂的原因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
(被征服)3、评价: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
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产生治世的原因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
(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
(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⑴统治黑暗、腐朽。
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
(汉、唐、明)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高考的临近,历史考试也成为了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之一。
历史的知识点繁多,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并进行总结,不仅要掌控基础知识,更需要解决历史题目时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会对高考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方便广大考生进行复习。
一、三大思潮1. 以“民主”为目标的思潮:主要代表为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潮。
2. 以“平等”为目标的思潮:主要代表为近代的社会主义思潮。
3. 以“自由和民族独立”为目标的思潮:主要代表为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潮。
二、中国近代史政治流派1. 同盟会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反对清朝政府。
2. 洪、张、黄、陈等四大派系:洪门代表孙文,章炳麟、黄兴、陈天华代表,主张“平均地权”。
3. 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主要是代表人物孙中山与左派、右派的矛盾。
4. 国共两党的组织架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毛泽东,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以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国民党领导人为蒋介石,主张全面国家建设,在政治上较为保守。
5. 解放战争时期,各种抗日游击队和部队合并成为人民解放军。
三、中国现代史经济思潮1. 清末民初的经济思潮:代表人物陈宝箴,主张“资本论”。
2. 五四时期的思潮:代表人物胡适,主张“自由主义”。
3. 五卅运动时期的思潮:代表人物罗隆基,主张“国家经济管理”。
4. 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潮:代表人物宋子文,主张“国家资本主义”。
5. 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思想:主要是代表人物毛泽东在农业、工业、人民公社形式下的经济建设思想。
4、中国现代史文化思潮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潮:代表人物鲁迅,主张“民主力量”。
2.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思潮:代表人物何香凝、朱光潜,主张“抗战道德”。
3. 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潮: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主张“文化大革命”。
4. “文革”后期的思潮:代表人物胡耀邦,主张“四个现代化建设”。
5、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1. 戊戌变法:代表了中国19世纪末维新运动的一次尝试。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选修一: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历史学习中必须了解的知识点。
阶级,指的是社会中根据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群体,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指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早已存在,贵族和平民、地主和农民、官僚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贵族阶级的专权和剥削也越来越严重。
当时,孔子提出了“仁政”、“礼治”的思想,强调贵族应当有所节制,要以“仁”、“义”、“礼”来管理人民,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中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贵族的控制,并大规模地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使得农民状况更加困难。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加强了官僚的控制,导致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时,天下大乱,盗贼四起,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些起义中,最为著名的是王莽的新朝和赤眉军的起义,这些起义反映了古代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深刻性质。
唐宋时期,中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但也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大量土地被贵族和地主占有,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异常困难。
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商人和手工业者,这些人也成为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对象。
宋朝时期,贵族和官僚的控制得到了加强,使得民间的力量更加边缘化。
这个时期,诸如百姓散文等民间文学的产生,反映了民间对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关注。
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习中必须了解的知识点。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间的关系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间的关系抗日战争是民族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是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关系最复杂的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大矛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下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带领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促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帝反侵略战争最彻底的一次胜利。
标签: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抗日战争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斗争最集中的表现,是民族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是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关系最复杂的时期。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彻底取得反帝斗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解放最彻底的一次斗争,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敌压迫,追求民族独立的决心和勇气。
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成为我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最大障碍,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这些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中国人民才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完成了我国最终的解放事业。
所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我国的近代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总结和分析我党采取的一系列灵活策略,深入研究我党的发展成熟过程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各方面力量的关系。
一、民族矛盾的凸显时期1931年日本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和改变国内市场低迷的状况,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
从这个时候中国民众就开始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运动,以马占山为代表的国民党爱国人士,开始带领东北抗日民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杨靖宇为代表的共产党爱国将领领导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华北事变期间,国内反日浪潮一浪高于一浪,以蔡廷锴、蒋光鼐为代表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在上海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决战,国民党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了民众抗日同盟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甘肃省高考政治 九月研讨会资料 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课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
“统一”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种情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点拨:这种转化是现实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制,防止汞污染的提案。
问题:试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原理评价上述现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矛盾观点的理解。解答 时要注意:一要准确把握矛盾的含义和矛盾双方对 立统一的关系,二要抓住材料的主旨:相比白炽灯, 使用节能灯的优点;使用节能灯的弊端以及建立回
收机制的解决方案。
答案:①使用节能灯利弊共存,体现了矛盾双方既
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 5 万个。上海市政府
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
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
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
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
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问题: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 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解析:从知识范围看,本题与例6、例7各有侧重, 例6要求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例7要求用“一分 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分析,本题要求运用矛盾对 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既要求运用原理分析“关系 是怎样的,又要求运用方法论分析该如何处理、 解决这对关系。从命题手法看,三道试题均属于 围绕具体知识演绎分析类试题。此类试题要求学 生运用一定的知识结构演绎分析材料结构(信
2、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方法论 ①我们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一分为二,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要求我们既要善 于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又要善于在同一中把握 对立,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 向转化,防止矛盾向不利的方向转化。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背知识点与两极格局下的矛盾与影响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必背知识点与两极格局下的矛盾与影响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深入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必背知识点也逐渐浮现。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无疑是两极格局下的矛盾与影响。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和发展。
本文将从必背知识点以及两极格局下的矛盾与影响两个方面来展开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学科。
一、必背知识点:中国古代史的演进和发展中国古代历史是繁荣而漫长的一段历程,其演进和发展不仅为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石,也为整个亚洲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中,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周朝:在周朝时期,王权开始崛起,徐徐形成了尊王攘夷、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文化等传统。
而周朝之后,诸侯国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时期。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著名的《孙子兵法》、《道德经》、《史记》等文化经典都在这一时期诞生。
而战国时期的不断战乱和变革,也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进入封建制时期的基础。
3. 秦朝:秦朝的建立至今仍然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节点。
秦始皇的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如新法、郡县制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但秦朝也因政治专制、暴政等问题而走向覆灭。
4. 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商业等相对较为落后。
而唐朝时期,由于与阿拉伯贸易的开展,中国经济出现了繁荣,全国文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两极格局下的矛盾与影响中国古代历史与欧洲不同,如同一条长河。
在这条长河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不断循环往复的两极格局。
即:大一统与分裂、禁锢与开放、中央集权与地方权力的互相制衡。
而这个两极格局,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也对整个亚洲文明、乃至全球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大一统与分裂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大一统和分裂存在的矛盾。
周朝时期,国家崛起的根本是由于分裂的局面无法持续下去,而分封制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22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对立统一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分道扬镳,30年代,两党携手抗日。
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之间虽有摩擦,但维持了合作,并最终取最了抗战的胜利。
这些都充分证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国共两党在民族存亡之际,都能搁置分歧,以民族利益为重,共赴国难。
●难点磁场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统治
B.中共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C.英美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D.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30年1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
(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应根据前述事实与下列方针,以纠正中央之态度;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
——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密令材料2 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
……兹奉电示,限期北移。
德等考虑再三,认为尊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
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尊令北移。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材料3 重庆对于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
……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选择。
……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加的后果。
——1940年12月10日,日本东京《国民新闻》报社社论材料4 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
这(皖南事变)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
……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
——1940年1月底,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谈话摘自《在华使命》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国民党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
结合材料1、材料3,指出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有何共识?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2)从材料2看,中共对“北移”存有顾虑,它为什么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
(3)结合材料3和材料4,说明美国政府否定皖南事变的原因。
这是否表明它放弃了一贯对待共产党的基本立场?
●案例探究
1.(★★★★)皖南事变反映出
A .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皖南事变的背景。
错解分析:本题有可能错选A项。
从现象上来看,“四·一二”政变和皖南事变都是蒋介石集团破坏统一战线的表现,但从实质上说,两者是有差别的。
前者表明蒋介石集团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