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病

合集下载

传染病防治:隐球菌病

传染病防治:隐球菌病

传染病防治:隐球菌病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所致全身感染性疾病,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亦可侵犯皮肤、粘膜、骨骼及肝脏等组织、器官。

本病多见于成年人,临床感染常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免疫低下患者的显著增多,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国外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一)病原学隐球菌属至少有30多个种,其中具有致病性的绝大多数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过去分别称之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其它种类隐球菌如罗伦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偶有引起人类感染的临床报道,而我们通常所指隐球菌主要是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在4~6μm,大小为红细胞的2~3倍,个别可达20Um。

能保留革兰染色,PAS染色菌体呈红色,菌体为宽厚透明的荚膜所包裹,荚膜可比菌体大1~3倍,不形成菌丝和抱子,赖出芽生殖。

隐球菌在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30?C左右,且能在37?C生长,而非致病性隐球菌在37?C不能生长。

能同化D-葡萄糖、D-半乳糖、蔗糖、麦芽糖等,而不能同化乳糖、蜜二糖。

其氮源主要为含氮有机化合物,但不利用缴氨酸,也不能还原硝酸盐。

绝大多数隐球菌产生尿素酶,在隐球菌胞内有酚氧化酶,能作用于多巴、单酚或双酚化合物,产生黑色素(melanin),保护自身在宿主体内存活,同时又有致病性。

隐球菌荚膜的主要成分荚膜多糖是确定血清型特异性的抗原基础,并与其毒力、致病性以及免疫原性密切相关。

根据隐球菌荚膜多糖的生化特性将其分为2个种和5个血清型:①新生隐球菌,有性阶段为新生线黑粉菌,血清型表现为A、D和AD型;②格特隐球菌,有性阶段为棒杆抱线黑粉菌,血清型表现为B、C型。

两种隐球菌在生化特性、流行病学分布、遗传学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

(一)流行病学1.传染源鸽粪是新生隐球菌的重要传染源,中性、干燥鸽粪易于本菌的生长,鸽子栖息多年的场所如旧房屋、塔楼等易于分离到。

隐球菌病确诊标准

隐球菌病确诊标准

隐球菌病确诊标准
摘要:
1.隐球菌病的简介
2.隐球菌病的确诊标准
3.隐球菌病的诊断方法
4.隐球菌病的治疗和预防
正文: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属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病,它会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骨骼和内脏器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和动物都可能感染。

然而,隐球菌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患者,就会更容易感染。

隐球菌病的确诊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精神异常、皮肤损害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肺部、脑部、骨骼等受侵犯的部位。

实验室检查可以从患者的组织、血液或脑脊液中分离出隐球菌,或者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到隐球菌的抗原或抗体。

诊断隐球菌病,除了上述的确诊标准外,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结核病、念珠菌病、病毒性脑炎等。

治疗隐球菌病的方法主要是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预防隐球菌病的关键是提高免疫力,避免与隐球菌接触,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总的来说,隐球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肺隐球菌病治愈标准

肺隐球菌病治愈标准

肺隐球菌病治愈的标准包括:
临床症状消失:例如,原有的咳嗽、咳痰、胸闷、发热等症状应完全消失。

影像学检查正常: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肺部病变应得到明显吸收或完全消失。

患者自身免疫力恢复到正常水平: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一种有荚膜包绕的酵母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肤、黏膜和其他脏器。

因此,治愈的标准也应包括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恢复,以防止复发。

综上所述,肺隐球菌病的治愈标准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自身免疫力的恢复情况。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隐球菌病有哪些症状?

隐球菌病有哪些症状?

隐球菌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隐球菌病症状,尤其是隐球菌病的早期症状,隐球菌病有什么表现?得了隐球菌病会怎样?以及隐球菌病有哪些并发病症,隐球菌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隐球菌病常见症状:隐球菌囊膜多糖堆积、烦躁不安、低热、恶心、高热*一、症状尽管多数隐球菌感染具有一个自限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但艾滋病病人感染隐球菌则可表现为严重的进行性肺炎,伴有急性呼吸困难,其肺部X线征象类似肺孢子虫感染.弥散性皮肤受累可发生于任何被感染者,引起脓疱丘疹样小结,或溃疡形成,有时像痤疮,传染性软疣或基底细胞癌.播散病灶也可发生在皮下结节,长骨末端,关节,肝,脾,肾,前列腺及其他组织.典型的受累组织含有胶胨状的酵母菌囊块,此乃由隐球菌囊膜多糖堆积而成,但仅有轻微的或无急性炎症的变化,尤其是位于脑部的病变.肺部原发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呈自限性.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患者,临床上典型而单一的肺部病变有时可自愈而不发生播散,甚至不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肺炎通常引起咳嗽和其他非特异的呼吸道症状.在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伴有肾乳头坏死的肾盂肾炎.除皮肤病变外,骨,腹部脏器或其他组织局限性病变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隐球菌性脑炎的症状多为脑水肿引起,通常无特异性,包括头痛,视觉模糊,精神错乱,抑郁,烦躁不安以及其他行为变化.除眼或面部麻痹外,灶性体征在病程的较晚期时才出现.失明可由脑水肿或视觉传导束直接受累引起.可有低热或不发热.艾滋病病人可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脑脊液除有许多酵母菌外其他参数可完全正常.但脑脊液蛋白增加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也可见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增多.葡萄糖常偏低,多数病例的脑脊液涂片印度墨染色可见成孢酵母菌形成的窄基芽孢.90%以上的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和/或血清中,可检测到隐球菌被膜多糖抗原.隐球菌侵入人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相同。

1.皮肤黏膜隐球菌病 10%~15%的隐球菌病患者出现皮肤损害。

隐球菌病怎样治疗?

隐球菌病怎样治疗?

隐球菌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治疗隐球菌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隐球菌病应该吃什么药。

*隐球菌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的免疫状态的不同,隐球菌病的抗病原治疗有差异。

无明显免疫缺陷的肺隐球菌病患者通常无需抗真菌治疗而很快自愈。

其他部位的隐球菌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和有免疫缺陷的肺隐球病患者,如艾滋病等,或同时有肺外隐球菌病,以及肺隐球菌病进行性加重时,均应进行抗真菌治疗。

(1)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首选药物,静脉滴注须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每日递增。

对于危重病人还可采用鞘内注射治疗,以提高脑脊液内的药物浓度。

常见两性霉素B毒副作用:①即刻反应: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

②重要脏器损害:如肾功能损害,可见于半数患者。

尿中出现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

若血尿素氮超过正常1倍、血清肌酐高于265.2 mol/L时,应减量或停药;肝功能及心肌损害亦较常见,曾有出现心室纤颤而死亡的报道。

部分患者出现贫血,偶有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

③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钾血症最多。

④静脉炎:见于多次注射后的静脉。

孕妇禁用本药。

(2)两性霉素B脂质体:减少了与人体细胞膜上胆固醇的结合,却增加了对真菌外膜上麦角固醇的结合,且脂质体中的两性霉素B缓慢释放进人体内,故降低了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降低了对肾的毒性作用。

适应证:各种严重的系统性真菌病;用传统两性霉素B或其他抗真菌药治疗无效的病人;对传统两性霉素B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的真菌感染,如肾功能不全、明显的贫血患者等;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3)氟胞嘧啶:对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97~78 g/ml,口服吸收良好,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64%~68%。

可口服或静脉用药。

主要不良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抑制,对肾功能亦有影响。

隐球菌病ppt课件

隐球菌病ppt课件
服)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分4次口服)(B-III) ◆不推荐鞘内注射AmBd,并且通常没有必要(C-III) ◆持续感染以及复发的患者,建议测定最初分离菌株的MIC
46
治疗隐球菌病并发症
• 复发
◆重新开始诱导治疗(参见“持续感染”)(B-III) ◆测定复发菌株的敏感性(参见“持续感染”)(B-III) ◆补救的巩固治疗(B-III)
53
54
55
56
57
• 初始诱导治疗采用氟康唑,可能会发生原 发及继发性耐药,建议检测MIC(B-III)
• 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um ,个别 可达20um
• 菌体外围形成荚膜(具致病性,不被墨汁 所染色)
• 不形成菌丝及假菌丝,芽殖,不产生子囊 孢子
• 荚膜的主要成分荚膜多糖
◆确定血清型 ◆与其毒力、致病性及其免疫性相关
5
经由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包围新型隐球菌的白色荚膜使新型隐球 菌突出,它的中央是一圆的白的核。这里可见两个隐球菌。
11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 数周或数月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 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 各种眼部征象25% (有视力模糊、眩晕、 复视、畏光、眼球麻痹、震颤、弱视等)。 常伴眼底水肿及视网膜渗出性改变。
12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 10%无症状表现; • 15%有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 10%--40%无神经系统症状表现; • 20%检测脑脊液无异常; • 25%产生脑膜刺激症状; • 40%有精神改变; • 65%有发热; • 75%有头痛。
– 慢性毒性
• 最严重的是肾损伤,大剂量时可致肾小管坏死、钙化。
– 可以补充钠盐如用生理盐水输注,并定期监测肾功能以及水 电解质平衡

新型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病
• ⒈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 • 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脊液的压力明显升高,呈浆液性改变。
• ⒉肺新型隐球菌病: • 慢性咳嗽、粘液痰、胸痛等。 • ⒊艾滋病患者新型隐球菌病: • 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恶化,除肺部以外,血源
性播散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因而,脑脊液 检查对每个可疑的患者都是必需的。孤立的皮肤 表现和淋巴结炎也可能发生。
•新型隐球菌病
1
•【 概述】
• ㈠定义: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一种全
身性真菌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的病变 最为常见,有时也累及皮肤、前列腺、骨 骼系统和血液等部位。
• ㈡病原菌: 主要为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2
• ㈢主要临床类型的特点:
5
• 【流行病学】
• ㈠ 传染源 • 从鸽粪、其他鸟类的排泄物、多种水果和土壤
中可分离出新型隐球菌。
• 由于新型隐球菌在44℃停止生长,鸟类的正常
体温为42℃,阻止新型隐球菌不向肠道外侵袭, 所以,鸟类并不发病。
• • 使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密度可高达5×107/g。
6
• ㈡ 传播途径
• 人体通常是通过吸入气雾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而发生
• 相当部分新型隐球菌病患者发生于“正常人”,未能
断定这些“正常人”的细胞或体液免疫是否存在何种
缺陷。 7
• 然而,有部分新型隐球菌病患者存在糖尿
病、肝硬化等严重基础疾病或导致细胞免 疫功能异常的因素,包括恶性淋巴瘤、白 血病、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 植以及长期、大量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 他免疫抑制剂等。
• 在艾滋病患者中,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对

隐球菌病诊治课件

隐球菌病诊治课件
消毒感染环境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隐球菌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隔离患者
确诊为隐球菌病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 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开展宣传教育
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彻底消 毒,以消灭隐球菌。
注意事 项
关注高危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者和免疫系 统受损者更容易感染隐球菌病,应特 别关注。
避免自行购药治疗
03
口吐白沫、意识丧
失等症状。
精神症状
如烦躁不安、胡言 乱语、抑郁等。
晚期症状
1 3
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瘫痪
2
由于颅内压增高和脑实质受累,可能出现偏瘫、截瘫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褥疮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等严重后 果。
03
隐球菌病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症状缓解
针对发热、头痛、咳嗽等 症状,采取适当的对症治 疗。
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 供给。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
使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辅助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联合使 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 素等辅助药物。
药物剂量与疗程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 因素调整药物剂量,治疗 时间需持续足够长以确保 疗效。
MRI检查
MRI可清晰显示脑部病变,有助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
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 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隐球菌 病的重要方法。
病理组织培养
将病变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 培养,可分离出隐球菌,有助于 确诊。
04
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

新型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病
10
• 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为主要的毒力因子,
加上荚膜甘露糖蛋白等可溶性成分、黑色 素和甘露醇等其他毒力因子,具有免疫抑 制作用,
• 在免疫防御功能不全的个体,可引起肺部
出现侵袭病灶,或者血源播散至肺外其他 器官。
11
• 正常人脑脊液中缺乏补体、可溶性抗隐球
菌因子(在血清中则存在)以及脑组织中缺乏 对新型隐球菌的炎症反应,所以,肺外播 散一般先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 沙氏琼脂培养基、血液或脑心浸液琼脂可用来培
养新型隐球菌,培养2~3d可见到菌落,连续培 养6周没有菌落出现才能认为培养阴性。
• 皮肤、骨骼和关节新型隐球菌病的病原学诊断除
了依靠分泌物或脓液的涂片和培养外,还可从病 理活检中找到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28
• 除了痰液和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型隐
球菌外,凡从人体的各种组织活检标本, 尿液、血液、骨髓或脑脊液中发现新型隐 球菌,提示有侵袭性感染;
3
• 【病原学】
• 早在1894年就发现新型隐球菌是引起隐球
菌病的一种病原菌。
•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一个种,隐球菌属
还包括浅白隐球菌(Cryptococcus albidus)和 罗伦特隐球菌(Cryptococcus laurentii)等几
个种,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也可引起隐 球菌病。
• 新型隐球菌的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
血,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降低,CD4+T淋巴 细胞计数也下降,CD4+/ CD8+小于1。
22
• ㈡ 脑脊液检查
• 在艾滋病患者中,此为最重要的检查!即使肺部及
其他系统的患者也必需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
• 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的脑脊液压

肺新型隐球菌病

肺新型隐球菌病

02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表现
01
早期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和间质浸 润影,迅速发展为双侧门蝶状影 ,呈结节状或片状,边缘模糊。
02
晚期可见纤维条索状阴影,伴有 肺门淋巴结肿大,偶见胸腔积液 。
CT扫描特征
早期表现为肺部小斑片状或结节 状影,密度较低,边缘模糊。
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逐渐增多、 增大,可融合成大片状影,密度
建立康复档案
为患者建立康复档案,记录其康复过程中的 心理变化和需求。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和心 理需求,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组织康复活动
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如康复训练、心理 辅导等,促进其身心康复。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 予患者家庭支持和关爱。
THANK YOU
对症治疗
针对具体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如抗感染、胸腔穿刺引流等。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焦虑 和恐惧情绪。
康复期管理和随访工作安排
定期复查
药物巩固治疗
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胸片等指标,了 解病情恢复情况。
根据医生建议,继续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 巩固治疗。
确定问题
明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制定目标
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目标,如缓解焦虑、提高 生活质量等。
选择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干预目标,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如 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实施干预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康复期心理支持计划

隐球菌病治疗指南

隐球菌病治疗指南

隐球菌病治疗指南.隐球菌病治疗指南全国变态反应性和___(NIAID)真菌病研究组由8人组成,评估了现有的有关隐球菌病治疗的资料,并总结了隐球菌病最佳治疗的方法。

每种推荐方法的相对推荐强度是根据相应的临床证据的类型和级别作出分级的,与___(IDSA)此前公布的指南相一致。

专门小组通过2次电话会议和撰写原稿评论加以确定。

对于新生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侵犯部位及感染宿主的免疫状态。

对于免疫正常宿主的局限性肺隐球菌病,必须保证严密的观察。

在有症状的病例,建议使用氟康唑,剂量为200~400mg/d,共3~6个月。

对于那些血清隐球菌抗原滴度>1:8而无CNS侵犯的隐球菌血症,或泌尿道、皮肤感染的病例,推荐使用唑类(氟康唑)3~6个月。

在所有病例中,均需严密观测以排除潜在的CNS感染可能。

对于不能耐受氟康唑的病人,伊曲康唑(200~400mg/d,共6~12个月)是一种可接受的选择方案。

对于严重的感染病例,需采用两性霉素B(0.5~1mg/kg/d)治疗6~10周。

对于健康宿主的CNS感染病例,标准的治疗方案是采用两性毒素B(0.7~1mg/kg/d),与氟胞嘧啶(100mg/kg/d)联合使用2周,然后使用氟康唑(400mg/d)至少10周。

根据病人的临床状况,氟康唑“巩固”治疗需持续6~12个月。

对HIV阴性的免疫抑制病例,不管其感染部位,均需按CNS感染来治疗。

目前还没有临床对照试验来研究AIDS相关的隐球菌性肺炎治疗的疗效(表2)。

实际上,对于HIV感染病人的肺部或非CNS隐球菌感染治疗的疗效极少有人研究。

因此,特异性的可选择治疗方案还未完全阐明。

但由于所有HIV感染病人存在播散感染的危险,治疗是必要的。

对于持续或顽固的肺部或骨损害,外科治疗是需要考虑的。

对于血清隐球菌抗原滴度(1:8)阳性而无临床表现的HIV感染病人,虽然还没有进行特异的研究,但他们也必须进行治疗。

治疗的预期结果是消除症状,如咳嗽、气急、咳痰、胸痛、发热,以及改善胸片异常表现(侵润、结节、肿块等)。

隐球菌病的治疗及护理

隐球菌病的治疗及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隐球菌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谢谢
药物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01
03
02
04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灶,减轻症状
手术方式:根据病灶位置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辅助治疗3241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隐球菌病的治疗及护理
x
01.
隐球菌病的概述
02.
03.
目录
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
隐球菌病的护理措施
1
隐球菌病的概述
隐球菌病的定义
隐球菌病是一种由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01
隐球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部和皮肤
02
隐球菌病可表现为脑膜炎、肺炎、皮肤感染等多种形式
03
隐球菌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食物传播:食用被隐球菌污染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水传播:饮用被隐球菌污染的水,如河水、井水等
2
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用于治疗隐球菌病
免疫调节药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用于调节免疫系统,辅助治疗隐球菌病
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维生素C等,用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辅助治疗隐球菌病
04
隐球菌病的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隐球菌病研究报告

隐球菌病研究报告

隐球菌病研究报告
隐球菌病是一种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

它可以在土壤、鸟粪、动物粪便等环境中找到。

隐球菌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当人体的免疫系统较弱时,隐球菌就会引发感染。

隐球菌病主要分为侵袭性隐球菌病和非侵袭性隐球菌病两种类型。

侵袭性隐球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部和皮肤,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嗜睡、全身乏力等。

而非侵袭性隐球菌病主要影响肺部,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慢性肺炎。

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定。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和脑脊液的培养和检测。

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对病变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隐球菌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真菌药物为主。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

治疗疗程一般较长,并需要反复治疗。

对于侵袭性隐球菌病,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整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预防隐球菌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防护。

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并做好个人卫生。

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对于预防和控制隐球菌病也非常重要。

总之,隐球菌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

在预防和治
疗方面,需要综合采取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和提高免疫力,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同时,加强科研和临床实践,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隐球菌病 PPT-

隐球菌病 PPT-
–补体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作用(主要) –NK-cell、CD4+等非吞噬效应细胞通过氧化和非氧
化机制杀伤隐球菌
CD4+细胞小于0.05×109/L是隐球菌病的高 危指标之一
四、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隐球菌毒力因子:
–荚膜多糖:免疫抑制作用,抑制吞噬细胞作用 –酚氧化酶系统:酚化左旋多巴/多巴胺产生黑色素 –代谢产物甘露醇和细胞外蛋白酶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
一、概述(SUMMARIZE)
1、定义: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
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主 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肺,亦可侵犯骨
髓、关节、皮肤、粘膜和其他内脏。 免疫抑制或AIDS患者隐球菌感染发病率明
显升高。
一、概述(SUMMARIZE)
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近几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器官移植、免 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严重疾病如艾
滋病等增多,使隐球菌感染发病率大大提高。
1、AIDS发病率大大升高 2、近10年传染科住院患者中隐脑患者上 升明显
我科住院患者10年疾病谱分析[1]
病人数
构成比
病种
(人)
(%)
发生血行播散,或发展为ARDS。
3、其他部位的新型隐球菌病
–皮肤新型隐球菌病: 痤疮样皮疹、皮疹 可破溃形成溃疡 或瘘管。
–骨骼、关节新型隐球菌病:骨骼、关节 的肿胀、疼痛,或形成冷脓肿。
– 播散性或全身性新型隐球菌病
七、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1、血常规: WBC及中性粒细胞可正常或升高,

动物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动物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9年第08期隐球菌病是一种真菌病,可侵害呼吸道(尤其是鼻腔)、CNS、眼睛和皮肤(特别是猫的面部和颈部皮肤)。

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是其致病性真菌,在环境和组织中以酵母菌形式存在。

全球范围内都有该病发生。

在土壤和禽粪中可发现这些真菌,尤其是鸽子的粪便。

该病主要经吸入孢子或伤口污染途径传播。

在禽粪便中,隐球菌无囊膜,小至1μm,可被吸至肺部深处。

隐球菌病最常见于猫,但也可见于犬、牛、马、绵羊、山羊、鸟和野生动物。

人的许多病例与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缺陷有关。

1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牛的隐球菌病仅与乳房炎病例有关,且同一牛群的多头母牛可被感染。

发病奶牛可表现有厌食、产奶量下降、感染乳区出现肿胀和硬结、乳腺淋巴结肿大。

所产牛乳黏稠、呈黏液样、灰白色,也可呈水样并伴有絮状物。

马的隐球菌病几乎总会出现呼吸道病,并伴有鼻腔出现阻塞性增生。

牛最常见的症状是,鼻腔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单侧或双侧鼻孔流出黏脓性、浆液性或出血性鼻涕;鼻孔内有息肉样肿块,鼻梁上皮下也可出现硬肿。

也常见有皮肤病变,其特征是出现丘疹和波动性或坚硬的结节。

稍大的病变可发展为溃疡,留下的创面有浆液性渗出物。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隐孢子菌病的神经症状包括沉郁、性情改变、惊厥、转圈、轻度瘫痪和失明。

也可出现眼部疾病,包括由于渗出性视网膜脱落而导致的瞳孔扩张迟钝和失明、肉芽肿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全眼球炎和视神经炎。

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睛常会出现弥散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脑膜脑炎、视神经炎和肉芽肿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多数犬的鼻腔会发生病变。

大约50%的犬可出现呼吸道病变,一般是肺脏,多数犬的多个器官都可出现肉芽肿。

常受到侵害的器官,依其发生频率的降序排列为肾脏、淋巴结、脾脏、肝脏、甲状腺、肾上腺、胰腺、骨骼、胃肠道、肌肉、心肌层、前列腺、心脏瓣膜和扁桃体。

隐球菌病出现的病变各不相同,有含大量菌体和少量炎性物质组成的胶状物质,也有肉芽肿。

这些病变的外层一般是网状结缔组织,内含带荚膜的真菌聚集体。

传染病学课件新型隐球菌病

传染病学课件新型隐球菌病
400)×106/L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葡萄糖和氧化 物水平下降。
传染病学(第9版)
(四)病原学检查
凡从人体的各种组织活检标本、尿液、血液、骨髓或脑脊液中发现新型隐球菌, 均提示有侵袭性隐球菌感染。 1. 直接检查 脑脊液墨汁涂片直接镜检是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最快速的诊断方法。
成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 自然杀伤细、CD4+和CD8+T淋巴细胞等非吞噬效应细胞对新型隐球菌的杀
伤; ➢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发挥是限制新型隐球菌复制的最重要宿主因素。
传染病学(第9版)
2. 病原体因素 (1)荚膜多糖:是新型隐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参与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免疫耐受性。 (2)黑色素:是隐球菌另一致病因子,它能保护隐球菌免受攻击。
传染病学(第9版)
(三)皮肤新型隐球菌病 发生血行播散时,可表现为痤疮样皮疹,皮疹出现破溃时可形成溃疡或瘘管。
(四)骨骼、关节新型隐球菌病 约占新型隐球菌病的10%左右,表现为连续数月的骨骼、关节肿胀和疼痛。
(五)播散性或全身性新型隐球菌病 由肺原发性病灶血行播散所引起,可波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一般症状类似结
脑脊液隐球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
脑脊液隐球菌墨汁染色
传染病学(第9版)
(四)病原学检查
2. 分离培养 从脑脊液、痰液、皮肤病灶的分
泌物、冷脓肿穿刺液和血液等标本培 养分离出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金标 准”。
沙堡氏培养基上隐球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直径可达1.5cm左右,表面光滑湿润,中央凸 起,边缘整齐;颜色从乳白色逐渐变为桔黄色,质 地呈黏液状。
➢ 肺新型隐球菌病表现为自限性感染的病灶;为活动性感染病灶时,呈胶 冻样或肉芽肿,多靠近胸膜,有时中心可坏死液化形成空洞。

隐球菌病护理措施

隐球菌病护理措施

02
治疗周期:根 据病情和药物 种类而定,一 般需要数周至 数月
03
监测药物不良 反应:注意肝联合治疗:根 据病情需要, 可联合使用抗 真菌药物和免 疫抑制剂
护理操作规范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交叉感染
02
定期消毒病房和医 疗器械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扩散
目录
01. 隐球菌病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患者教育
病原体简介
隐球菌是一种 真菌,属于酵 母菌
01
常见感染部位: 肺部、中枢神 经系统
03
02
主要感染途径: 呼吸道吸入
04
症状:咳嗽、 发热、头痛、 恶心、呕吐等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通 过呼吸道吸入 含有隐球菌孢 子的空气
01
动物传播:通 过接触被隐球 菌感染的动物 或其排泄物
04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交叉感染
01
严格执行手卫生,使 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04
加强患者隔离,避免 患者之间的接触
02
佩戴医用口罩,避免 飞沫传播
05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防护意识
03
定期消毒病房和医疗 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卫生习惯培养
洗手: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 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03
02
接触传播:通 过接触被隐球 菌污染的物品 或表面
04
食物传播: 通过食用被 隐球菌污染 的食物或水
发病症状
发热、头 痛、咳嗽、 呼吸困难
01
皮肤瘙痒、 皮疹、红 肿
03
02
胸痛、胸 闷、呼吸 急促
04
淋巴结肿 大、肝脾 肿大

课程资料:隐球菌病

课程资料:隐球菌病
脓性小病灶,脑膜发生粘液脓性炎症。 • 耳、眼睑和脚的周围可发生皮下肉芽
肿。 • 特征性病变是在肺形成肉芽肿。
诊断
• 1、犬患有原因不明的呼吸道疾患和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应考虑是隐球菌 病。
• 2、确诊可采用检查抗体的间接荧光抗 体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以及检查抗原 的胶乳凝集试验。
• 3、还可用显微镜检查渗出物、病变组 织或脊髓液的盖玻片标本。
• 2、呼吸道型:打喷嚏、鼻腔有黏液/ 脓性混有血液的分泌物,鼻腔内可见 增生性软组织或溃汤。
• 有的可见口腔或咽喉溃疡。
• 3、眼型:流泪,失明,眼眵增多。 • 4、中枢神经型: • 精神沉郁,呕吐,失去嗅觉,出现神
经症状(抽搐、转圈、角弓反张、麻 痹等)。
病变
• 剖检病犬,可见: • 耳旁窦、鼻甲骨、鼻腔以及脑内有化
菌疗效,减少两性霉素B的剂量和副作用。
隐球病
• 隐球菌病:
• 是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 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
• 特征:
•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也可侵 犯骨骼、皮肤、粘膜和内脏。
病原
• 新生隐球菌:
• 圆形,厚壁。不易着色。
• 在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数天 后形成表面光滑、湿润、发亮、透明、 白色菌落,渐渐变成为橘黄色,最后 成浅咖啡色。
•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腐烂的 水果、鸽子的排泄物中均有。
流行病学
• 易感动物:多种哺乳动物,各种年龄、 品种的犬猫均可感染。
• 传染源:带菌动物 •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也可能过皮肤和消化道传播。 • 鸽子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症状
• 1、皮肤型:皮肤表面丘疹、结节、水 疱、脓肿、溃疡,表面覆盖有黏液性 渗出物薄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性霉素B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 – – – 用药期间每隔3~7天须查血,尿常规 定时检查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钾等 一般轻度肾功能损害,停药3~7天恢复 肝、肾功能或造血功能有显著损害者,约需停药2~5 周,待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小剂量开始给药 – 一般反应,对症处理,不必停药。反应重者可静脉滴 入地塞米松、或减少本药的剂量,延长疗程,亦不影 响治疗效果
• 多伴有恶心、呕吐、晕眩 • 不同程度的发热,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 数周或数月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 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 各种眼部征象25% (有视力模糊、眩晕、 复视、畏光、眼球麻痹、震颤、弱视等)。 常伴眼底水肿及视网膜渗出性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 • • • • • • • 10%无症状表现; 15%有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10%--40%无神经系统症状表现; 20%检测脑脊液无异常; 25%产生脑膜刺激症状; 40%有精神改变; 65%有发热; 75%有头痛。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
隐球菌概述与鉴定
• 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易发于细 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重要致病菌,属 环境腐生菌,可从土壤和鸽粪中分离到, 并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主要的传染源 • 该菌主要引起人的脑膜炎和肺炎 • 鸽是隐球菌的自然宿主,但并不引起发病
二性霉素B
• 椎管内注射:
– 限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适用于病情严重,或 静脉注射未成功的病例。 – 开始剂量为0.05-0.1mg/d,后每日增加0.025mg,增至 0.1mg后改为每日增加0.1mg,直到0.5~1.0mg为止 – 溶于注射用水(浓度0.1-0.25mg/ml) – 连续注射一周后,改为每周2~3次,约须30次,总量 20mg – 注射时,将药物与腰椎穿刺引流出的脑脊液3~5ml混匀 后,缓缓注入珠网膜下腔。
二性霉素B脂质体
• 不良反应
– 与输注有关的不良反应
• 如发热、畏寒、寒战、恶心、呕吐,35%的患者在 首次输注的1-3小时发生,但随用药时间逐步降低。 可经对症处理减轻或消失。
– 约5%的患者出现ALT升高、低钾血症、肌酐上 升等实验室异常,但均为一过性
二性霉素B脂质体
• 不良反应的预防
– 使用前30分钟,可加用消炎痛25mg或扑热息 痛325-650mg(退热止痛),静推地塞米松 5mg(防过敏反应),使用非那根(防寒战)
治疗隐球菌病并发症
• 复发
◆重新开始诱导治疗(参见“持续感染”)(B-III) ◆测定复发菌株的敏感性(参见“持续感染”)(B-III) ◆补救的巩固治疗(B-III) ■氟康唑(800-1200mg/d,口服)
■伏立康唑(200-400mg,每天2次,口服) ■泊沙康唑(200mg,每天4次口服,或400mg,每天2次口服) ■治疗10-12周
二性霉素B脂质体
• 用药方案
– 试验用药
• 50mg 注入10ml注射用水中,溶解后取出1ml,稀释 于5%葡萄糖溶液50ml中,30分钟内静滴完。 • 静滴开始第15、30分钟及结束后观察生命体征,无 异常开始正式用药
二性霉素B脂质体
• 用药方案
– 正式用药
• • • • •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后 0.5mg/kg/d 1.0mg/kg/d 2.0mg/kg/d 2.0-3.0mg/kg/d 2.0-4.0mg/kg/d 滴注时间6小时 滴注时间6小时 滴注时间6小时 滴注时间6小时 可增至4mg/kg/d 滴注时间4-6小时
新型隐球菌的标本检测
• 标本来源:CSF、血、组织、痰、脓、尿、粪。 3-5mlCSF离心后取沉淀物 • 墨汁涂片:滴加少量优质墨汁与CSF混合后覆上 盖玻片镜检,可见圆形厚壁孢子,外围有一透光 的荚膜。孢子出芽或不出芽,孢内有反光的脂质 颗粒 • KOH涂片:镜下只见圆形厚壁孢子,不见厚荚膜, 但仍可见反光的脂质颗粒 • 鉴别:淋病细胞、脓细胞也可具荚膜,但边缘模 糊不清,胞壁薄,无反光的脂质颗粒
– 可以补充钠盐如用生理盐水输注,并定期监测肾功能以及水 电解质平衡
二性霉素B
• 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 静脉炎 – 长期用药贫血、视力模糊,肝功能衰竭等。 – 长期大量用药后可致失钾,引起低血钾症,重者 可致心肌缺钾而停搏死亡。 – 滴速过快可发生抽搐,心室纤维颤动,过敏性反 应,血压降低,心跳停止
推荐强度和证据质量
等级 推荐强度 A级 B级 C级 证据质量 I级 II级 源于至少1项合理设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源于至少1项设计良好的非随机临床试验;队列研究或病例 对照研究(最好多于1个中心);多时间序列研究;或非对 照研究的特别结果 源于专家的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良好的证据支持推荐或反对使用 中度的证据支持推荐或反对使用 微弱的证据支持推荐 证据类型
III级
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
二性霉素B
• AmB (amphotericinB)
– 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
– 在药效学方面,居于“ 金标准”的地位
– 因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也最强,对深部念珠
菌属、隐球菌属、曲菌属、毛菌属以及组织胞
浆菌属等感染都是首选 – 静脉点滴注射、椎管内注射及局部用药
二性霉素B
肺隐球菌病
• 近年来,该病急剧上升,其原因尚待更多 的、更广泛的研究 • 该病的诊断相对较准,因为仅20%的患者 有症状,且无明显体征 • 胸部的影像学检查虽然具有重要的提示价 值,但无特异性 • 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肺隐球菌病
• 原发性症状较轻,可以无症状,也有自愈倾向, 或发展为播散性隐球菌病 • 表现为支气管炎或肺炎,痰中有菌体,支气管灌 洗液的培养或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较高 • X线或CT检查
• 两性霉素B属于多烯类抗生素 • 兼具微弱亲脂和亲水两性;由于在环上有 氨基糖的氨基和环上具有羧基,所以兼具 酸碱两性, • 因此称为两性霉素 • AmB口服胃肠道吸收差,静脉注射剂常制 成去氧胆酸钠盐,遇无机盐沉淀
二性霉素B
• 静脉点滴用法
– 小剂量开始 1-2mg
• 1mg加入5%葡萄糖500ml;第二第三日分别为2mg 和5mg加入5%葡萄糖500ml;第四天10mg。以后 增加5mg/d,达30-40mg/d 。浓度每1ml不超过1mg • 不同疾病总量不同
隐球菌的生物学地位
• 属于半知菌亚门、芽生菌纲、隐球酵母目、 隐球酵母科、隐球酵母属 • 含17个种及7个变种,常见新型隐球菌及格 特隐球菌
隐球菌血清型
• 血清型:A、B、C、D及AD型五个型 • 新型隐球菌新型变种:血清型A型、D型、 AD型 • 新型隐球菌格特变种:血清型B型、C型
新型隐球菌的形态特征
假阴性相关因素
• • • • 感染早期,荚膜抗原浓度太低 血清中含有免疫复合物干扰 荚膜抗原浓度太过高导致前带现象 菌株荚膜太少造成分泌的抗原含量低
假阳性相关因素
• 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 • 标本中含有琼脂凝固剂、羟乙基淀粉及血 清含Fe3+>200mg/dl • 其他微生物感染:噬CO2菌属、丝孢酵母属 • HIV感染者非特异性凝集 • 采用不适合的清洗剂洗涤反应玻片 • 链霉蛋白酶治疗后可能增加其血清阳性滴 度
治疗隐球菌病的并发症
• 持续感染
◆必须改善免疫抑制状态(如,减少免疫抑制剂并且开始 HAART),并治疗持续升高的颅内压力(B-III) ◆重新开始诱导治疗,延长至4—10周(B-III) ◆如果患者无法耐受多烯类,可予以氟康唑(≥800mg/d,口 服)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分4次口服)(B-III) ◆不推荐鞘内注射AmBd,并且通常没有必要(C-III) ◆持续感染以及复发的患者,建议测定最初分离菌株的MIC
• 黏膜损害
◆结节、肉芽肿、慢性溃疡
• 损害组织通过墨汁涂片、培养、组织病理 都可发现隐球菌
系统性隐球菌病
• 该病所累及的器官主要是脑、肺和皮肤,且主要 表现为脑—肺型和脑—皮肤型;在肺和皮肤出现 隐球菌感染时,脑部的病变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各系统的症状、体征无特殊性。 • 确诊依赖于病变部位标本墨汁染色涂片、脑脊液 乳胶凝集试验、组织病理或培养等。皮肤损害呈 多样性,为传染病软疣样、痤疮样、结节斑块样 损害,皮肤症状是最早出现的。 • 多数患者都存在着免疫力低下的基础疾病
非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 治疗推荐
肺隐球菌病
非中枢神经系统非肺部隐球菌病
几个特殊问题
特殊人群隐球菌的治疗
• 初始诱导治疗采用氟康唑,可能会发生原 发及继发性耐药,建议检测MIC(B-III)
格特隐球菌感染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播散性隐球菌病,诱 导、巩固和维持治疗与新型隐球菌相同 (A-II)
新型隐球菌的抗真菌药敏感性调查
• • • • • 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1997-2000年7.3% 2001-2004年10.9% 2005-2007年11.7% 对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低(1.7-1.8%)
隐球菌的治疗
• 隐球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10年美国 感染病学会更新 • 基于感染部位和宿主免疫功能选择治疗方 案
• 不良反应,如尿潴留、暂时性截瘫等
二性霉素B
• 药物不良反应
– 与输注相关的急性毒性
• 寒颤高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肌 肉痉挛,头痛和低血压
– 可以降低输液速度或减少用量以缓解,亦可采取先给予退热 药、抗组胺药等措施。
– 慢性毒性
• 最严重的是肾损伤,大剂量时可致肾小管坏死、钙化。
肺隐球菌病HE染色1000倍
隐球菌病
• 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肺 ◆皮肤 ◆骨骼及淋巴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