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隐球菌病的螺旋CT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0年第19卷第5期
表现为两肺多发斑片状、结节、团块或片状影等多种形态、密度的病灶混合存在。多发结节和多发结节并团块或片状病灶组中显示病灶数不定,从3个到多于lo个,每例病灶都大小不一。增强病例结节、团块或片状实变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部分结节或肿块可见坏死,空洞壁强化。
主要伴随征象:①空洞征11例(30.6%)。均为厚壁空洞,内无液气平面。其中l例见于单发结节,2例见于孤立不规则团块,5例见于多发结节、刚块或片状组;3例见于弥漫混合型中的结节、跚块。空洞可位于病灶中央或偏心性,偏心性为主。②空气支气管征5例(%),6例浸润实变型PC中5例出现李气支气管征。③晕征7例(19.4%)。其中4例见于多发结节、团块或片状影,单发结节、多发结节、孤立团块各1例。④胸膜牵拉征6例(6%),见于单发或多发结节、团块中。
其他胸部征象:3例见肺fj、纵隔淋巴结增大,最大者短径≥lcm,增强后均匀强化,无坏死表现。l例伴胸腔积液。
3.治疗和随访:36例病例均给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术后均抗真菌治疗。通过一系列治疗后的追踪随访发现,多数结节病灶。无论孤立结节或是多发结节,均呈进行性缩小,病灶数目减少;渗fI{性病灶减少或消失;团块病灶内空洞较治疗前稍增大,但空洞壁进行性变薄,周围出现纤维条索灶。
讨论
PC是一种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真菌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丁肺曲霉菌病,在肺真菌病中占第2位Ⅲ。没有任何肺原发病症和肺结构异常而形成肺隐球菌感染称为原发性隐球菌型肺炎|21。近20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国外已成为AIDS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同已将其列为乙类传染性疾病。
1.PC的临床:PC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男性多见,本组男略多于女。以往认为免疫损害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包括糖
·271·
尿病、结节病、白血病、晚期肿瘤、艾滋病(AIDS)以及器官移植者和接受激素治疗者为本病高危人群。但现在需要重视的是此病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中也占较大比率。于洪志等闭汇总了1980年。2007年221例PC中有162例(73.3%)既往无明显基础疾病或易感凶素;范琳等【41报道60例PC中35%为体检发现;庄锡彬等同报道的lo例PC均为无基础疾病的20-30岁青壮年人。本组3l例(86.1%)均无基础疾病。同时患者临床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于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本组有8例(22.2%)因体检而发现此病。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该病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88.6%f3J,所以应引起临床重视。
2.CT特点:发病部位、大小和分布:多数学者峨1认为病变无明显好发部位,双肺各叶均可累及。也有学者认为病变好发于右肺下叶。本组右肺略多于左肺,以两肺下叶多见,主要位于外侧基底段、后基底段.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嘲。因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且通常无临床症状,故病变的大小与患者就诊时间有关,可为小结节,亦可为数厘米大小的肿块或片状影。病变主要分布于肺外周,本组22例(61.1%)结节、团片状病灶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区。原因可能与隐球菌孢子更容易在外周带定植有关。
肺隐球菌病影像学表现多样174。本组病例CT表现为:①结节、团块或片状型:占75%(27,36),旱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直径3cm)、团块(直径>3cm)或片状,以多发结节常见,边缘可有分叶、毛刺及胸膜牵拉征,本组有6例(16.7%)单发或多发结节、团块伴胸膜牵拉征。②浸润实变犁:浸润实变影可旱大叶性或节段性分布,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巾6例(16.7%)表现为大片或斑片状实变影,其中5例病变内可见卒气支气管征。③弥漫混合型:表现为两肺多发斑片状、结节、团块影等多种形态、密度的病灶混合存在。本组3例(8.3%)。一般认为病变发展到了晚期町出现混合型病变表
图1单发结竹伴空洞及周l纠晕扯(箭)图2右下肺背段单发团块什小空洞及周吲晕“E(箭J图3aJ两下肺基底段多发结节(箭).h)病理HEx400,肺泡结构破坏,有小灶坏死。其中日,见大量的圆形、半月形的空泡状小体,有折光性,淡伊红染色。特染:六胺银(+),P.A.s(+),爱辛蓝染色(+).抗酸染色(一),组织改变为肺隐球菌病图4两肺多发结节、片状病灶图5a)C'r肺窗示右下肺炎症型;b)纵隔窗示增强后有强化.
圈6弥漫混合型,CT肺窗示双肺广泛病灶,空洞。斑片影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