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故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合集下载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意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意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意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音乐声音悠扬动听,回荡在梁柱之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音乐或言辞动听,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优美的诗句或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动人的场景或者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例如一次美妙的演出、一幅动人的画作或者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都可以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来形容。

总之,这个成语传达了美好音乐或言辞给人带来的深刻印象和持久感动。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道这韶乐有没有我和赵老师唱的好听,同学们听完我们送上的歌,说不定好多月都不会沾肉了。

”朱老师幽默地说道。

星期四下午八九节课,同学们兴致昂扬地来到“红石大讲堂”。

台上站着着军装的老师们,都是一线的优秀歌手,与其的近距离接触,不禁让人心血澎湃。

讲座内容主要围绕“声乐的意义”、“声乐的分类”、“声乐的作用”和“互动环节”进行。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赵老师踏着节奏,从台上走下来,将话筒递给害羞的同学们来一起合唱的场景。

在互动环节中,我班吴玥同学勇敢请教老师们指点迷津。

一首《You Raise Me Up》的高音让在座啧啧称叹。

朱老师更是请出了“帮手”赵老师,一同协助吴玥同学。

他们平易近人的态度,倾囊以授的真诚,让每一位上台求问的同学感激不已。

音乐能洗去人们心里的沙尘,音乐能唤起热门心中的童心,音乐能除去人们心中的烦恼。

有人愿意是一个歌颂者,一个个音调高亢,歌声嘹亮的歌颂者;有人愿意是一个倾听者,一个表面默默,内心狂热的倾听者。

不管是哪一类,我们都深深被这场“音乐会”打动着。

有关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有关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有关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下面请欣赏给大家带来的余音绕梁相关典故内容。

[释义]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

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

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语出]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正音] 绕;不能读作“rǎo”。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 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反义] 不堪入耳[用法] 用作褒义。

常跟“三日不绝”连用。

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宾语。

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

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

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用余音绕梁来造句1) 那一天,校长讲了些什么大家都忘了,但周晓婉铿锵有力的演讲,却在同学们的心底里余音绕梁、多日不绝。

2) 那种感动就好像是听了十多年的磁带机,突然听到cd机的声音一样,余音绕梁三日,让人欲罢不能。

3) 其通篇洋溢着机智、诙谐和幽默,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哲理”,让人开怀大笑之后又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4)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六字以上成语】典故释义相近词成语故事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六字以上成语】典故释义相近词成语故事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六字以上成语】典故|释义|相近词|成语故

【注音】yú yīn rào liáng , sān rì bù jué
【典故】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列子·汤问》
【释义】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
【结构】复句式
【相近词】余音绕梁、余韵绕梁
【同韵词】迫于眉睫、甘贫苦节、蟠根错节、人中豪杰、虎狼之穴、虎符龙节、遒文壮节、高风亮节、繁枝细节、箕山之节、......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

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示例】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列子》中的两则歌唱家故事

《列子》中的两则歌唱家故事

《列子》中的两则歌唱家故事列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穆公(《史记》称“郑缪公”,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27年—公元前606年)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其中两则关于歌唱家的故事就是如此。

一、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个出自《列子·汤问》的成语,原文是:“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它讲的就是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韩娥的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有位歌唱家名叫韩娥,她要到位于东方的齐国去。

当她风餐露宿,到达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时,已经断粮好几日了,不得不用卖唱来换取食物。

韩娥唱起歌来,情感相当投入,以至在她离开了这个地方以后,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竟至三日不绝于耳。

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店小二见她穷愁潦倒,便当众羞辱她。

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

哭声弥漫开去,竟使得方圆一里之内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

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

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大众纵情高歌一曲。

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

为了感谢韩娥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大家送给她许多财物和礼品,使其满载而归。

韩娥的故事说明:好的声乐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是可以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

余音绕梁(故事、出处、释读)_400字

余音绕梁(故事、出处、释读)_400字

余音绕梁(故事、出处、释读)_400字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释读】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熔化。

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也说铄石流金
【出处】
(1).谓高温熔化金石。

形容天气酷热。

《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王逸注:铄,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

前蜀杜光庭《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铄石,汤德弥光,怀山襄陵,尧风益扇。

清陈梦雷《行路难》诗:行人五月涉炎乡,流金铄石汗浃裳。

亦省作流铄。

(2).犹辉耀。

谓发挥巨大的影响。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示例】《南史梁武帝诸子传》:季月烦暑,流金铄石,聚蚊成雪,封狐千里。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

绕梁三日的成语故事

绕梁三日的成语故事

绕梁三日的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善于唱歌的韩娥路过齐国,钱花完后就只好在雍门卖唱,她的歌喉清脆圆润,婉转动人。

很多人跑到她住宿的旅店要求再唱,被他们的诚意打动,韩娥再唱一次。

过了两三天,人们还觉得歌唱的余音袅袅,在屋梁间回绕飘荡。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绕梁三日
成语拼音:rào liáng sān rì
成语解释: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

(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

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典故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成语例句:他的音乐绕梁三日,回味无穷。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

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的意思

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的意思

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意思是美妙的歌声萦绕着房子的大梁,三天三夜都不停止。

直译:在弹奏结束后很多天在房梁上都还有回音。

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成语出处于列子《汤问篇》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译文:
秦青回头跟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有一女子向东去齐国,路上缺乏粮食,经过雍门这个地方,唱歌来乞讨换取食物。

她走了以后,那美妙的歌声萦绕着房子的大梁,三天三夜都不停止,大家都还以为她还在这里呢。

】。

语音绕梁的意思

语音绕梁的意思

音乐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余音绕梁(拼音:yúyīn rào liáng)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

“余音绕梁”原义是音乐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余音:在音乐演奏之后耳边好像还有声音;梁:屋梁),后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yù)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方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忭(biàn)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列子·汤问》)后人从上述故事概括出成语“余音绕梁”。

成语故事秦国有个叫秦青的人唱歌很好听,有个叫薛谭的人慕名前来向他学习。

可是学到一半,薛谭就以为自己全学会了,便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

秦青也不挽留他,只是把他送到城外的大路旁,然后打着节拍,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曲。

歌声嘹亮,响彻云霄,连天上的云都停住了。

薛谭这才知道自己的功力还差得远,就向秦青认错,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回家的事了。

这时,秦青给薛谭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韩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女歌手,人们都叫她韩娥。

韩娥从韩国到齐国去,来到齐国都城时,她身上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城门外卖唱来换取食物。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等她离开后,听过她唱歌的人还觉得那歌声就在房梁间久久萦绕,一连好几天没有消失。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像她还在那里歌唱一样。

后来,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旅店的人因为她穷就出言侮辱她,她便伤心痛哭着离开了。

哭声弥漫开来,如泣如诉,周围听到的人都被深深打动,大家都愁眉不展,好几天都吃不下东西。

人们赶紧把韩娥追回来,韩娥重新为大家唱起一首动听的歌曲,听到的人都欢天喜地地跳起舞来,把之前的悲伤忘得一干二净。

余音绕梁文言文 古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文言文 古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文言文古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文言文余音绕梁文言文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民乐典故]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关于古琴的故事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关于古琴的故事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关于古琴的故事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

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

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

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

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300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继续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

焦尾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蔡邕CàiYōng(133-192),字伯喈BoJiē,陈留圉人也。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

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源于一段著名的音乐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卢植的音乐家和他的琴艺。

一、故事概述
主角:卢植,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背景:中国南北朝时期。

二、故事内容
卢植擅长弹奏古琴,他的琴艺高超,情感丰富而深刻。

有一次,卢植在一个高贵的宴会上演奏了一曲。

这首琴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情感深邃,触动人心。

演奏结束后,所有听众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最令人难忘的是,卢植的琴音似乎在空中回荡,持续不断。

人们发现,即使卢植的演奏已经结束,那悠扬的琴声仍然萦绕在梁柱之间,持续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肯散去。

这种奇妙的现象让所有听众都感到惊奇和赞叹。

三、成语的意义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个成语因此而来,用来形容音乐或声音极为悠扬动听,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后来,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深刻印象,久久回荡在心头的美好事物。

四、文化价值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的重视。

它强调了艺术作品对观众内心的深远影响,以及美好事物在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余音绕梁成语故事1“余音绕梁”绕:环绕。

这则成语是说歌声的余音环绕屋梁久久不绝。

形容歌声婉转美妙,永远留在人们的耳中。

这则成语出自《列子·汤问》:既去,余音绕梁,数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春秋时期,韩国有个民间女歌手非常善于唱歌,大家都叫她韩娥。

韩娥长得很漂亮,嗓音尤为动听,其歌声中饱含深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她的歌声欢快,人们便高兴;她的歌声悲伤,人们便落泪。

一次,韩娥来到齐都临淄,为了筹措盘缠,在都城的雍门卖唱。

她那优美的歌声引来了许多人,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听得很出神。

听完歌后,大家都慷慨解囊资助她。

韩娥用这些钱填饱了肚子,便离开了。

但听过她唱歌的人都觉得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消失,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

当天,韩娥住进一家旅馆,被人欺负得哭了。

她不停地哭泣,哭声如泣如诉,附近的男女老少闻之无不落下眼泪,三天吃不下饭。

大家把韩娥找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请她再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韩娥觉得盛情难却,便为大家引吭高歌。

大家听了,都跟着拍子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抛到了脑后。

后来,雍门的人经常唱起这几首歌,也越来越喜欢唱歌。

余音绕梁成语故事2【注音】yú yīn rào liáng , sān rì bù jué【典故】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列子·汤问》【释义】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结构】复句式【相近词】余音绕梁、余韵绕梁【同韵词】迫于眉睫、甘贫苦节、蟠根错节、人中豪杰、虎狼之穴、虎符龙节、遒文壮节、高风亮节、繁枝细节、箕山之节、......【年代】古代【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

成语余音绕梁的故事及出处

成语余音绕梁的故事及出处

成语余⾳绕梁的故事及出处 余⾳绕梁是⼀个汉语成语,形容歌声或⾳乐优美,余⾳回旋不绝。

也⽐喻诗⽂意味深长,耐⼈寻味。

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成语余⾳绕梁的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成语余⾳绕梁的故事 传说战国时期,⼀位叫韩娥的⼥⼦来到齐国,因为⼀路饥饿,断粮已好⼏⽇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

她美妙⽽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弦,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在房梁间缭绕,⼈们都说韩娥之歌余⾳绕梁,三⽇不绝。

韩娥投宿⼀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的侮辱,韩娥伤⼼透了,曼声哀哭⽽去。

声⾳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

⼀时间,⽼幼悲愁,垂泪相对,三⽇不⾷,只好⼜把她请回来唱⼀⾸欢乐愉快的歌曲。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闻之喜跃抃舞,弗能⾃禁,⽓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其歌声之动⼈,乃⾄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绕梁、绕梁三⽇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乐的魅⼒。

余⾳绕梁的出处解析 出处:《列⼦·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既去⽽余⾳绕梁,三⽇不绝,左右以其⼈弗去。

” 我国古时有⼀位善歌者韩娥,韩国⼈。

⼀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分动⼈。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余⾳绕梁的意思 绕:环绕。

原来形容歌声优美,使⼈回味。

现亦形容激动⼈⼼的话语给⼈留下深刻的印象。

余音绕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余音绕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余音绕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什么《余音绕梁》原文昔曹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余音绕梁》的译文过去,韩娥向东到了齐国,路上缺少粮食,经过雍门时,卖唱来换取粮食。

韩娥走了之后,她歌声的余音缭绕于房梁上,经过多日也没有断绝,左右邻舍都认为她还没离开。

经过旅店,旅店的人欺辱她。

韩娥便用长音悲哭,整个街巷的老人小孩都悲伤忧愁,流泪相互看着,三天不吃饭。

(人们)赶紧追赶韩娥。

韩娥回来,又用长音放声歌唱。

整个街巷的老人小孩都高兴的又蹦又跳,不能自控,忘记了先前的悲伤。

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所以雍门的人,都擅长唱歌跳舞,哭泣,那是韩娥传出的遗留的声音。

余音绕梁的作者是谁舒远、魅丽文化《余音绕梁》是2018年10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舒远、魅丽文化,本书主要讲述了平凡并且普通的两个人。

余音绕梁详细释义【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近义词】:绕梁三日、歌声绕梁、一唱三叹、绕梁之音、余韵绕梁、如闻天籁、莺舌百啭、珠圆玉润、言犹在耳、字正腔圆、经久不息【反义词】:不堪入耳余音绕梁典故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的雍门卖唱筹资。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您了解多少?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琴的古代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琴的古代故事篇一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

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

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

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

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篇二“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300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继续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

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佚名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07(000)023
【摘要】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

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

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

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

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

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总页数】1页(P74-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7
【相关文献】
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结尾方法刍议 [J], 王永芳
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浅谈作文结尾的写作技巧 [J], 王启忠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浅谈《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结尾 [J], 彭琼霞
4.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论钢琴伴奏在歌曲中的艺术魅力 [J], 宋晓婷
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结尾方法刍议 [J], 王永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

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

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

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

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

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韩娥来到齐国雍门的地方,天已黑了,饥饿和疲劳折磨着她,遂向客店走去,准备投宿。

谁知一踏进店门就被掌柜连骂带推赶出门外。

这时候,韩娥深切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苦难和眼前所受的屈辱,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一曲人间最哀怨凄楚的歌声。

歌声向雍门四面八方飘去,一时间山风停啸,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动地。

以致韩娥走后,雍门男女老少仍然沉入愁海之中,昼不能吃,夜不能眠,天天如此。

于是百姓选派一青年作代表,催马扬鞭追上韩娥,恳请她返回雍门。

途中,百姓夹道相迎,盛情款待。

韩娥感受到百姓亲如家人的深情,化悲为喜,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又立即传遍千家万户。

于是大家愁云消散,高歌欢舞,把雍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