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023b3a2b7375a417866f8f11.png)
(二)心功能不全
3. 利尿剂:选用缓和制剂,小剂量,短疗程,注意 不良反应; 4. 血管扩张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 硝酸酯类药物;
5. 控制心律失常。
32
A10123S
治疗:
二、缓解期的治疗
1. 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治呼吸道感染;
2. 治疗原发病;
3. 预防复发。
二、心脏改变
(一)右心
1. 代偿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代偿性肥厚;
2. 失代偿期:肺动脉高压、水钠潴留、心肌缺
氧等,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二)左心
11 A10123S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缓解期
(一)症状(symptom)
1. 基础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和喘息等; 2. PaO2降低的表现:乏力、劳动力下降、气促、 心率增快、心悸、发绀(cyanosis); 3. PaCO2升高的表现:不明显。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三、并发症(complications)
3. 心律失常(arrhythmias)
各种类型均可见,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
4. 休克(shock)
感染性;心源性;失血性。
19
A10123S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三、并发症(complications)
5. 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食道出血;DIC。
6.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65759d915f804d2a16c159.png)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二)分类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两类。
急性肺心病主要见于急性肺栓塞,其处理主要是针对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本指南主要针对慢性肺心病。
(三)流行病学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间质性肺疾病等。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1]。
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农村调查102 230例居民的慢性肺心病患病率为4.4‰,其中≥1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6.7‰[2]。
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男女无明显差异。
冬、春季节和气候骤然变化时,易出现急性加重[2]。
二、病因学分析(一)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包括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等。
2.肺血管疾病:原发于肺血管的病变,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均可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发展为慢性肺心病。
3.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及肺血管受损,继发肺动脉压力升高,产生肺心病。
4.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二)发病机制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肺心病的发生与疾病演变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关联过程:1.肺动脉高压是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从而使右心室做功增加的始动环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https://img.taocdn.com/s3/m/5067518883c4bb4cf6ecd180.png)
.
5
发病机理和病理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1、缺氧和高碳酸血症→肺血管收缩痉挛 2、缺氧→缩血管物质↑ →肺血管收缩痉挛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取决于:局部血管收缩物质和扩 张血管物质比例
3、缺氧→肺血管平滑肌肺小动脉收缩膜对钙离子通 透性↑→肺动脉高压
血液粘稠度增加
┖─┰─┘
↓
肺动脉高压
↓右心后负荷加重
右心室肥大
.
10
肺心病并发左心病变的原因
1、严重缺氧→能量↓ 2、高碳酸血症、酸中毒→ 抑制左心功能 3、室间隔矛盾运动阻碍左室射血 4、慢性反复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亦可
侵犯心肌→心肌炎 左心功能不全的结果为肺静脉压升高, 从而加重了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
6、 avR R ∕S 或 R∕Q ≥ 1
7、 V1 R∕.S ≥1
18
次要条件:
1、 肢导QRS 低电压 2、 右束支传导阻滞 具有主要条件一条即可诊断二条次要 条件为可疑
.
19
.
20
.
21
三、超声心动图
1、右心室 流出道内径≥30mm 2、右心室内径≥ 20mm
四、血气分析
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和高 碳酸血症。PaO2<60mmHg ,PaCO2>50mmHg诊 断呼衰
.
22
五、血液检查 RBC、 Hb 、全血 粘度 ↑、RBC电泳时间延长, 感染时WBC 、 N ↑,可有肝、 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
六、其它 ① 肺功能 ② 痰培养+药敏
.
23
诊断
一、有慢支、肺气肿或其他肺胸疾病 或肺血管病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48169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b.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作者:姚伊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1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痛,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痛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
那么慢性的应该如何来检查与诊断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检查与诊断的方法吧。
肺心病由不同肺部疾病引起,病程早期与晚期对各种检查方法敏感性不一,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血气分析肺心病的病因很多,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机制不同,但基本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分流。
血气改变的程度和类型可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情况。
同时还可辅助判断病情以及病因诊断,指导后续的氧疗方案。
血气分析的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
1.可了解肺心痛的严重程度早期肺心病,Pa02轻度下降,一般>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轻度升高,一般为50毫米汞柱。
吸空气时A-aD02稍增大,吸纯氧后A-aD02为30毫米汞柱左,Qs/Qt约15%。
肺心病代偿期,Pa02多在57亳米汞柱,二氧化碳在48毫米汞柱上下;肺心病失代偿期,Pa02多在42毫米汞柱左右,二氧化碳在60毫米汞柱左右;肺心病无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53毫米汞柱,并发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40毫米汞柱,并发肺性脑病时Pa02<5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当Pa02<40毫米汞柱常出现心律失常、尿少或肝功能损害。
血气分析能准确反应低氧血症的程度而不受血红蛋白多少的影响。
如Pa02在51~60毫米汞柱时为轻度低氧血症,31~50毫米汞柱时为中度低氧血症,30毫米汞柱时为重度低氧血症。
又可根据血气分析分清I型呼吸衰竭(即Pa02<60毫米汞柱)和Ⅱ型呼吸衰竭(即Pa02降低<6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识别与诊断(最全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识别与诊断(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0a24b4ddccda38376baff8.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识别与诊断(最全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2018年,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共同制定并发布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在指南关于肺心病的诊断中,重点描述了如何识别慢性肺心病,包括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等。
同时,还运用流程图的形式帮助理清诊断思路,使读者一目了然。
针对基层医疗工作的特点,指南仅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进行的且对肺心病的诊断有确诊意义的辅助检查方法进行了推荐,而对于较为先进的、精细化的、基层医疗机构可能无法进行的技术并没有介绍。
指南提出以心脏超声作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指标,而不应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肺心病的诊断[1,2]。
本文仅就肺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相关解读。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似乎并不困难,只要根据有无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呼吸困难等症状、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下肢水肿或有腹水等体征,再结合一些简单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即可明确肺心病的诊断[3]。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免发生漏诊和错误的诊断。
一、单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不确切某些肺气肿患者,由于肺的过度充气,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在体征上会出现颈静脉充盈,下肢水肿;另外,某些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水肿等症状,如果仅凭临床表现则会导致过度诊断。
如果患者处于肺心病早期阶段,虽有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但P2亢进、右心扩大、三尖瓣反流的体征并不能被早期发现,因而容易造成漏诊,不利于肺心病患者的早期管理。
二、心电图对肺心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上制订了肺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以后一直沿用这一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0fd41050c22590103029dc1.png)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讨论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病史进行综合诊断并进行鉴别。
结论患者有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史,如出现脉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功能不全,并有心电图、X线改变,再参考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阻抗图、肺功能检查等,即可诊断。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诊断鉴别诊断肺源性心脏病(cor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疾病、肺血管病变等疾病导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右心损害的一种心脏病。
根据病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右心室肥厚,急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右心室扩张,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1 病因慢性肺心病的发病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种。
1.1 支气管、肺组织疾病主要为影响气道为主的病变和影响肺间质或肺泡为主的病变。
前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常见,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引起气道阻塞时;后者多为肺泡弹性减退或扩张受限,常见疾病有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尘肺)、放射病、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结节病、肺泡微石病等。
1.2 胸廓疾病广泛胸膜粘连、类风湿性脊柱炎、胸廓和脊柱畸形等使胸廓活动受限、肺脏受压、支气管扭曲变形、肿泡通气不足、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肺循环高压和慢性肺心病。
1.3 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灰质炎等。
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或呼吸肌麻痹,致使呼吸活动减弱,肺泡通气不足,进而导致低氧血症。
1.4 肺血管疾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结节性肺动脉炎、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其他类型的肺动脉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发展为慢性肺心病。
1.5 通气驱动力失常性疾病包括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原发牲肺泡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主要依据?
![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主要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6c6a0d3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a.png)
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主要依据?慢性肺心病早期表现为肺动脉高压与肺淤血,后期出现右心室肥大与右心功能异常。
肺心病可基于多种肺部疾病所引发,如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在疾病进展下可发生肺心病。
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肺动脉高压、心肌受累,而缺氧性小动脉痉挛属于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常见病因[1]。
肺部原发性疾病如肺支气管炎与肺气肿进展中,导致肺泡过度充气,持续膨胀,致使肺泡结构破坏,肺泡毛细血管网受压、破损,毛细血管逐渐减少。
若超过70%则会导致肺血管阻力明显增加,伴随肺动脉压升高,血容量增加。
而此种病理改变可作用到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肥大、肺心病发生等方面。
一、慢性肺心病的X线检查方法检查前需要选择适合体位,必要情况检查过程需要调整体位以获取清晰图像。
检查时结合需要调节扫描角度,获取精准且全面影像资料[2]。
首先,后前位扫描,探查心脏基础部位,掌握心脏与肺部一般情况。
常规选择焦点-胶片距离2m的远达片。
在投照过程指导患者平静吸气后屏气,若患者肥胖或横膈位较高,则指导其深吸气后屏气,确保X线束自患者背侧第6胸椎射入。
其次,右前斜位扫描,后前位过程身体右侧向前旋转45°,探查右心房增大与肺动脉圆锥关键部位,投照过程多吞钡充盈食管。
最后,左前斜位扫描,前后位状态身体左侧向前旋转60-65°,探查主动脉全貌,观察左右心室与右心房增大情况。
二、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主要依据1 肺动脉高压(1)右肺下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
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对于肺心病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常规情况下,将16mm作为正常上限值,可促使非肺心病与肺心病患者交叉表现有所减少,不会影响诊断敏感性,可视为肺心病诊断指标。
但需要明确特殊与一般关系,辩证对待此数值,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强化其诊断效用,降低误诊率[3]。
(2)肺动脉段突度与长度。
肺动脉段突度升高可出现在右肺下动脉扩张后,提示肺循环阻力升高,肺动脉高压,而突出程度与肺动脉压升高之间关联密切。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4a927428ea81c759f5786a.png)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胸部疾病或心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和右心功能不全。
2、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返流征阳性,下肢浮肿及静脉压增高。
3、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的诊断依据:(1)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2)X线诊断标准1) 右肺下动脉扩张:横径≥15mm;或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支气管横径比值≥1.07;或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增宽2mm以上。
2) 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
3) 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4) 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450C)或椎高≥7mm。
5) 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只有上述1—5项中的一项者可诊断)。
(3)心电图诊断标准:①主要条件:l 额面平均电轴≥90ol V1R/S≥1l 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l R V1+S V5>1.05Mvl av R R/S或R/Q≥1l V1-V3呈QS、Qr、qr(需除外心肌梗塞)l 肺性P波:A、 P波电压≥1.22mV,B、 P波电压≥0.2mV,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80oC、 P波呈低电压时,P电压>1/2R,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80o②次要诊断标准:l 肢体导联低电压l 右束枝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结合病史,具有上述一条主要条件可诊断,二条次要条件可列为可疑肺心病心电图的表现。
(4)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①主要条件:l 右室流出道≥30mml 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0mml 右室前壁厚度≥5.0mm,或有振幅增强者l 左室与右室内径比值<2mml 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主肺动脉内径≥20mml 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内径之比值>1.4l 肺动脉瓣超声心动图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a”波低平或<2mm,有收缩中期关闭症②参考条件:l 室间隔厚度≥12mm,振幅<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l 右房≥25mm(剑突下区探察)(5)心电向量诊断标准:在肺胸疾病的基础上,心电向量图具有右心室和(或)右心房增大指征均符合诊断(6)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即表示可能右肺动脉高压(7)动脉血气分析: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合并呼吸衰竭,PaO2<60mmHg(8.0Kpa),PaCO2>50mmHg(6.67Kpa)。
肺心病指标标准
![肺心病指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bdd4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6.png)
肺心病指标标准
肺心病一般指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 症状:患者突然或长期伴有呼吸不畅、气短、胸闷,甚至有窒息感、口周发绀等症状,可能是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
2. 当前活动状态:因外伤或手术长期卧床,可能诱发肺栓塞,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3. 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会造成肺和心脏的功能下降,使以上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
4. 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该检查已经明确存在肺动脉明显增宽、右心室增大等异常现象,而且有以上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基本可以明确有肺源性心脏病。
5. 肺动脉造影:有以上四种现象中的一种,肺动脉造影结果也确定有肺梗死现象,能够明确诊断肺源性心脏病。
如果确诊为肺心病,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控制疾病发展。
在治疗的同时改变吸烟酗酒、高脂饮食、晚睡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
肺心病诊断标准标准
![肺心病诊断标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d089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6.png)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其诊断标准如下:
1. 症状:通常有多年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史,或有肺动脉高压的基础。
通常在活动时会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其中呼吸困难多为劳动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少见。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肺心病的可能。
2. 体格检查:一般有桶状胸、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减低等体征。
胸廓运动呈过度振荡,心率增快,心界扩大等体征。
此外,可能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3. 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显示P波高尖、右心房肥大或伴有心律失常等。
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肺动脉段突出和右下肺动脉增宽等右心肥厚的表现。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右心室肥厚及右心室流出道扩张。
4. 病史:对于具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支气管哮喘等病史的中老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同时,患者还有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和COPD加重的情况,此时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总之,诊断肺心病需要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病史的综合分析判断。
其中,症状和体征主要依赖于原发基础疾病的表现,而辅助检查和病史则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肺疾病的因素,从而确诊肺心病。
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肺心病(内科学)
![肺心病(内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ed3d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d.png)
肺动脉压↑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1、长期反复的COPD 支气管周围炎 可累及邻近肺小动脉 引起血管炎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 闭塞 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2、长期肺气肿 肺泡内压增高 压迫肺泡毛细血管 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1、原有肺胸部慢性疾病史:COPD、肺血 管疾病等
2、肺动脉高压:P2亢进 3、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怒
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双下肢水肿,甚至出现腹水
4、心电图 5、X线检查 6、UCG
均表现为右心室肥大
鉴别诊断
冠心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 原发性心肌病
一、冠心病 1、有典型心绞痛 2、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及心梗表现 3、可发生左心衰 4、UCG左室肥厚
并发症
肺性脑病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 休克 消化道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肺性脑病
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 留而引起神经精神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并排除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其是肺心病 首要死亡原因。
表现:头昏、失眠、烦躁不安、睡眠 颠倒→神志淡漠、抽搐→昏迷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导低电压
肺性P波,电轴右偏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心电向量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
图检查 血气分析 血液检查 肺功能检查 痰细菌学检查
右室及右室流出道显著增大
诊断
根据1977年我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患 者有慢支、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因 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 、下肢 浮肿及静脉高压等,并有前述的心电图、X线表现,再 参考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阻抗血流图、肺功 能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肺心病病诊断标准
![肺心病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349b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8.png)
肺心病病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主要由于长期的肺源性高血压引起的,其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和心功能不全。
肺心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一旦发现,病情已相当严重。
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心病的病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肺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引起的。
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颈静脉怒张、腹胀、肝大等症状。
有时还会出现全身性水肿、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如果患者有原发性肺部疾病,如慢性肺疾病、肺性心脏病等,并伴有明显的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应高度怀疑肺心病。
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肺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常见的有X射线胸片、CT、肺动脉造影等。
X射线胸片可见右心室肥大、肺血管扩张、肺循环增多、肺水肿等征象;CT可更为清晰地显示心脏和肺部的变化;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
三、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可显示心脏大小、心室壁厚度、心室功能和心脏瓣膜等情况。
对于肺心病患者来说,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压力增高、二尖瓣反流等情况是常见的。
四、心电图心电图是了解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心室肥大、心房扩大、心律失常等情况。
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右心室肥大、S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
五、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肺心病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脏标志物等。
D-二聚体水平增高提示肺动脉栓塞可能;BNP水平增高提示心力衰竭。
六、肺动脉压测定肺动脉压测定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关键检查手段。
通过导管插入肺动脉测定肺动脉压力,可明确肺动脉高压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肺心病的诊断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肺动脉压测定等多种方法。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冠心病、肺部感染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09195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2.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作者:孔令云刘芳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4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一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继发肺动脉高压、右心后负荷加重,进而引起的右心系统疾病。
病因复杂,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其次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支气管、肺部疾病,以及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为代表的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是罕见病因。
这些慢性肺病一旦合并心脏受累,患者临床情况和预后会变差,影响诊断和治疗。
因此一旦诊断肺疾病,建议定期评估心脏受累情况。
对怀疑肺心病的患者,评估内容既包括对肺病病因的评估,还包括对靶器官一心脏等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评估,全面评估有助于明确病情、指导治疗。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常规进展到肺心病阶段时,血常规可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慢性缺氧时红细胞代偿升高携氧能力有关。
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合并过敏时,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和占比可升高。
尿常规慢性肺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尿常规有助于评估有无合并泌尿系感染,了解尿糖、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情况。
便常规常规检查项目有助于评估有无合并隐匿的消化系统问题。
生化分析部分病人可有肝功能或肾功能改变。
肺心病右心功能失代偿时肝淤血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作为一种慢性病,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影响治疗方案,尤其是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调整。
此外,合并急性感染时血糖常常升高,交感神经兴奋,食欲减退,常常导致血清钾、钠、氯减低。
低氧合并低钾易合并心律失常,需要注意。
动脉血气分析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当Pa02<60毫米汞柱、PaC02>50毫米汞柱,表示有呼吸衰竭,多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呼吸道病原学检查肺心病急性加重时需进行病原体检查,包括痰涂片、培养,衣原体、支原体、病毒学、真菌等检查,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升高,有助于了解急性感染炎症反应程度。
肺心病影像学诊断标准
![肺心病影像学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78da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8.png)
肺心病X线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右肺下动脉干扩张、肺动脉段中度突出、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右心室增大、圆锥部明显突出等。
1.右肺下动脉干扩张
肺心病患者在进行X线检查时,会发现右肺下动脉干扩张。
横径通常是大于等于15毫米,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07。
经过动态观察,会发现其比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2毫米以上。
2.肺动脉段中度突出
肺心病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动脉段中度突出,部分人会表现为肺动脉段高度大于等于3毫米。
3.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
肺心病患者的中心肺动脉会明显扩张,而外周分支的十分纤细,两者的对比很明显。
4.右心室增大
患上肺心病后,右心室会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心胸比率超过1.5,部分患者的心脏比正常要小,与肺气肿膈肌位置低等因素有关。
右心房增大的现象较为少见,如出现增大现象,通常是因为右心室压力增高,右心房排血受阻所致。
5.圆锥部明显突出
患者的心脏动脉圆锥部突出现象明显,也有一部分患者的圆锥部锥高大于等于7毫米。
自贡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
![自贡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https://img.taocdn.com/s3/m/8d0e9cf12b160b4e777fcf08.png)
自贡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范围及审定基本条件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1.符合肺心病临床诊断标准;2.X片、心脏彩多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右下肺动脉宽度≥15mm;3.心功Ⅲ级或有心衰住院病史。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有冠心病的临床症状;2.有下列三条之一:(1)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史;(2)经住院确诊为心绞痛;(3)胸部X片、彩多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扩大;3.心电图提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征象或严重心律失常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或心绞痛发作时的典型心电图。
三、原发性高血压1.符合高血压病临床诊断标准;2.胸部X片提示左心室肥厚或扩大、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或严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肥厚或扩大;3.CT、MR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脑损害;4.肾功测定提示肾脏损害;符合第1条与第2、3、4条中一个条件者。
四、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1.符合风心病临床诊断标准;2.彩超或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瓣膜损害;3.心功能Ⅲ级或心律失常。
五、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血管意外;2.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在Ⅳ级及Ⅳ级以下。
六、心脏换瓣术后、心脏起搏器手术后经审定所提供的病历复印件或近期心电图检查提示确系心脏换瓣术后及心脏起搏器手术后者。
七、肝、肾移植及骨髓移植术后的治疗经审定,所提供资料确系肝、肾移植、骨髓移植手术后者。
八、糖尿病1.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或视网膜病变者。
九、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经审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提示确系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参保人员。
十、帕金森氏综合症经审定确系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参保人员(经手术治愈者除外)。
十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所提供的资料,经审定确系红斑狼疮的参保人员。
十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经审定,所提供肾功能测定、小便常规检查提示确系慢性肾功能衰竭者。
十三、慢性前列腺增生症1.B超、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提示符合慢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标准;2.年满50周岁以上的参保人员;3.经检查膀胱残余尿大于40毫升或有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而治疗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十年前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
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一、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并可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判定。
二、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压增高等。
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
(一)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二)X线诊断标准。
(三)心电图诊断标准。
(四)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五)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
(六)放射性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显示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
即表示可能有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标准:
一、右肺下动脉干扩张:
(一)横径≥15mm;
(二)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
(三)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mm以上。
二、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
三、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四、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或“锥高”≥7mm。
五、右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具有上述五项中的一项可诊断。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