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经验探讨

合集下载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陈文生【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4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单独实施手术切除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GOS预后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介入栓塞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Methods 44 cases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plus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alone.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GOS prognosis were excelent better,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results are obviou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手术【作者】陈文生【作者单位】132022 吉林,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二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脑动静脉急性属于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在中青年人群中最易发生[1-2],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3]。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0%vs16.7%),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2±1.3)vs(11.2±1.6)],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00%vs8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护理脑血管畸形(A VM)亦称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系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畸形的首选方法,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不开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

但是介入栓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也为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近年来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56岁,平均32.9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部MRI、螺旋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患者文化程度等状况给予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2.1术前护理1.2.1.1心理护理由于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患者对其新技术存在疑虑,尤其担心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安全性等,同时该疾病还易发颅内出血、癫痫等症状,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上述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并重点向患者阐述介入栓塞治疗的优越性以及安全性等,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护理的配合度。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明 显低 于 常规 组 ,P< O . 0 5 ;实验 组 患者 的住 院 时间 与护 理 满 意度 分 别 为 ( 8 . 2 3 士1 . 3 5 )d与 9 6 . 6 7 %,均 明 显优 于 常规 组,P < 0 . 0 5 。结
论 对 脑血 管畸 形 患者 进行 介 入栓 塞 治疗 囤术期 采取 综合性 的 护理干 预 措 施可取 得 十 分显著 的 应 用效 果 ,患者 满意 度 高 ,并 发症 少 ,住 院
( 1 . 8 %) ;术后 出现剧烈恶心 、呕 吐伴头晕者2 例 ( O . 0 2 %)。通 过调
整供氧流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 胃复安肌注等治疗措施后均很快恢
复正常。另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呼吸频率小幅度下降,但均顺利完
成检查 。
1 . 2 . 3检查中护理:①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 ,嘱患者E l 服利多卡因胶
浆 ;取 下假 牙 ,解开衣领 ,摆好 体位 ,系好安全带 l右上 肢用5 %葡萄
3小

糖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鼻导管吸氧 ( 氧流量为3 L / m i n ),心电监
护仪 监测血 氧饱 和度 、心率 、血压 。②心 电监护观察 1 - 3 ai r n 患者生 命体征 均在 正常范 围之 内后 ,由麻醉师予芬太尼0 . 1  ̄ 0 . 2“ g / k g 静脉注 射 ,起效后静 脉注射丙泊 酚1  ̄ 2 mg / k g ,一般 0 . 5 - 1 ai r n 后 患者入睡 , 捷 毛反射消 失 ,即可开始 检查 ③对 于两项联合 检查 的患者 ,一般先
2 2 6 ・临床 护 理 ・
J u l y 2 0 1 7 。 V o 1 . 1 5 , N o . 2 0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作者:徐宏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06期[摘要] 目的总结1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血管内栓塞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回顾分析已成功栓塞的病例,通过术前认真的评估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手术中做好各种用物、药物的准备工作及病情的监护工作;术后针对患者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法。

结果 15位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术中有2位患者血压升高,1位患者动脉痉挛经相应处理后均预后良好。

结论笔者认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脑动脉畸形栓塞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护理[中图分类号] R7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63-02脑动静脉畸形(AVM)是胎儿期脑血管形成异常的先天性疾患。

在动、静脉之间存在异常的瘘道,动脉直接与静脉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形成短路,故血流阻力减少,流量增大,逐渐形成管径不等的曲张的动脉和静脉错综集簇的血管团[1]。

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或脑室内出血,甚至形成脑内血肿。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占30%,是青少年患者中最容易致残的一种先天性疾病[2]。

由于其微创、安全、有效,介入栓塞术已成为脑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9月已成功为15例患者实施了脑动静畸形栓塞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5岁。

首发症状头痛头晕6例,头痛伴肢体麻木无力3例,伴癫痫发作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内或脑室内出血意识障碍昏迷者1例。

1.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右侧腹股沟,均使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入6F鞘管,然后再从鞘管插入6F指引导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和判断AVM部位、大小、形态、供血情况和引流静脉情况。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探讨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探讨
Chn ia
J o n ne i , hnhi 002 i t g Ui rt Saga 209, ao v sy
A s at O jc v T i us【 o f e dvsu r e bla o n t ra et o e b l bt c r bet e i o d cs h r e o no a l m o z i i h t t n f cr r s e l ea i tn e e m ea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hnJ Ci 源自r D 塑2 0 1 i
i【 !
文 章编 号 :6 1 2 9 ( 0 8 0 4 8— 3 17 — 8 7 2 0 ) 7— 4 0

论著 ・
血 管 内栓塞 治疗 脑 动静 脉 畸形 的临床 探讨
刘鸣 华续 明 江峰 万 亮 王旭 辉 仲骏 李世 亭
e  ̄v i ldn a swt go ucmea a fh mpe awt i c1rs gh o ere m.T e rn a cuig3 c e i od oto d 1c e o e il i i n sta t nt fd ge l n S h n s g h u ] e r h
atr v nu lr t n ( A r i eo sma omai s c VM) eo f o .Meh d T e t osct e ains i A M w r t ae wt to s w ny neui pt t t V c v e w h e r td i e e h
edvsu re blao ne t u ac o a sb ate ag g py ( S . eu s At h noa l m o zi udr h gi ne f出 t ut cv ni r h D A) R sl frte ca i tn e d l r i oa t e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精心护理的临床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精心护理的临床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精心护理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精心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取自本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的期间收治的40例脑血管畸形病人,给予他们血管内介入血栓治疗,并在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对于一些常见的并发症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

结果:依据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给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患者护理前的生存质量总分为(98±5)分,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的总分为(134±7),初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有很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在其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标签:脑血管畸形;护理;分析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发于胎儿期脑动静脉发育异常而导致的。

由于大脑血管中的瘘道,使动静脉之间存在着交联而发生了短路,使动静脉血管团发生曲张、管径不一的现象。

脑血管畸形的患者一般都伴有脑缺血、脑出血、脑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并发症,该病引起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近年来,介入栓塞等微创手法治疗脑血管畸形取得了很大的临床效果,栓塞术在治疗脑血管畸形方面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治愈率高、痛苦小等优点,再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脑血管畸形的治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取自本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的期间收治的40例脑血管畸形病人,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15~47之间,平均年龄为(33±2.5)岁。

40名患者都经过螺旋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方式诊断为脑血管畸形。

其中,临床表现剧烈头痛以及头昏的患者有20例,伴随癫痫症状的8例,存在蛛网膜下腔出现的4例,神经功能障碍者6例,脑出血者2例。

1.2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就是一些基础护理,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检查及评估,确认患者有无发病史、过敏史,以及其他并发症,对于女性患者应该去确认其月经情况。

基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

基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

基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摘要】目的总结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45例患者,术前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术中给予舒适护理,术后加强症状护理。

结果栓塞治疗成功43例,完全栓塞成功28例,脑出血1例,出现癫痫症状者1例,患者原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并发症减少。

结论加强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栓塞治疗的成功,减少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护理[中图分类号] R5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51-01 脑动静脉畸形是胚胎时脑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畸形血管团,它是一种先天性的脑血管疾病,血管壁薄弱处于破裂临界状态,激动或不明显诱因可导致破裂。

近年来,随着微导管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为微创、安全、有效地治疗本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对患者的护理要求也相应的得到提高[1]。

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45例患者给予加强护理后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在17—54岁,平均41岁。

全部患者都经过核磁共振成像及全脑血管造影后确认为脑动静脉畸形,且都为首次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术前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术中给予舒适护理,术后加强症状护理。

1.2治疗方法患者处于全麻状态下,消毒右侧腹股沟,进入微导管前要全身肝素化,采用Seldinger法循序插入6F导管鞘,在电视监视下引导穿刺并进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病变部位、范围、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盗血现象及动静脉循环时间等。

通过微导管对畸形血管进行栓塞。

1.3护理方法1.3.1术前护理手术成功与否,术前准备占有重要的地位。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分析 2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分析 2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栓塞组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手术组运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功能(ADL)和栓塞切除情况。

结果:栓塞组32例患者中,完全栓塞13例,大部分及以上栓塞28例,小部分栓塞4例;手术组32例患者中,全切27例,大部分及以上切除31例,小部分切除1例,两组的完全栓塞或全切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大部分及以上栓塞或切除以及小部分栓塞或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32例患者中,ADL I为18例,ADL II为9例,ADL III为2例,ADL IV为2例,ADL V为1例;手术组32例患者中,ADL I 为10例,ADL II为7例,ADL III为7例,ADL IV为6例,ADL V为2例;两组的ADL比较,ADL 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ADL分级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建议临床医生在熟悉操作后使用这一技术。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治疗效果;The analysis of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n cerebral vascularmalformation【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n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Methods:64 inpatients of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from April 2011 to July 2013 were chosen,and they were randomly averagely divided to 2 groups.The emboliz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and the surgery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surgery.ADL ,embolization and resection of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In 32 cases of embolization group,13 cases were embolished totally,28 cases were subtotally embolished at least,4 cases were partly embolished. In 32 cases of surgery group,27 cases were resected totally,31 cases were subtotally resected at least,1 cases were partly resected.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mbolization or resection of 2 groups is significant,P<0.05.The difference of subtotal embolization or resection of 2 groups is not significant,P>0.05. In 32 cases of embolization group,18 cases were ADL I,9 cases were ADL II,2 cases were ADL III,2 cases were ADL IV,1 case was ADL V; In 32 cases of surgery group,10 cases were ADL I,7 cases were ADL II,7 cases were ADL III,6 cases were ADL IV,2 case was ADL V;ADL I cases of 2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other type cases of 2 group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h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 is effective,using thi technique after being familiar with it is suggested.【Key words】: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trentment effect;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非肿瘤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年轻人,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1]。

12例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治疗的体会

12例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治疗的体会

t erba lmmmlg w scmpi td i n ae ad c rba i hmi curd i I ae hc eivd a e orso dn r ee rll a l a e' o l ae n Oe c s n ee rl s e aoc re n ol cs 。w ih r e e f rcr p n ig a c e e l t e
iprn l i em r e vl e ̄ crbe e rr eer l. aA 1
( 抚顺矿业集 团总 医院神经外科 , 宁 抚顺 130 ) 辽 108
【 要】 目的 摘
探讨应 用 O y 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n x
全麻下经股动脉 穿刺插 管 , 导管超 选 微
择插 管到达病 变部位后 , Oy 栓塞治疗颅 内 用 nx 动静脉畸形 1 例 。结果 2
【 关键词 】 脑动静脉畸形 ; 内 塞治疗 ; 学;n 胶 颅 栓 放射 O y x 【 中图分 类号 J R734 . 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4 51 090- 1 0 0 - 0( 0 ) 0 9 2 00 2 45 .
D 蚰 c fe o c te l n f1 ainswi J t  ̄ ' gu . O G u- mo.I igh i Ⅱ K -i e a . eo mb n rame to 2 p t t t AI wi o y le S N R i e h M h x d . Xn -a 。 1 ex n・ t 1
t ame t C l l n On x gu eaieyie l m oi tr l n l ale t o e e rl N ・a d ita ae lre oi pa sa r t n o l l e dl  ̄O y le i r lt l a b l mae a ' t n rc r ba s v d e c i i l n e f AU n r v s u a mb l m ly n s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体会
功 和防止 并 发症 的发 生是 介入 治疗 脑 动脉 畸形栓 塞术 成 功的关 键 。
[ 关键词 1 脑动 静脉 畸 形 ; 介入 治 疗 ; 护理
【 中图分 类 号】 4 37 R7. 4
【 文献标 识码 】C
f 编号1 6 4 4 2 (0 0 1 ( 卜1 6 0 文章 1 7 — 7 12 1 )1c O — 2

15手 术 方 法 .
根据 影 像 学资 料 , 了解 畸形 血 管 团 的大 小 、 供血 动 脉 来 源 、 置 、 向等制 定 治疗 方案 。常 规消 毒右 侧 腹股 沟 , 行 位 走 进
局 麻 , 用 S ligr 术 , D A 引 导 下 经 右 股 动 脉 穿 刺 留 采 edn e 技 由 S
用 2 %~ 0 将 病灶填 塞 。 塞后 在 透视下 多角 度造 影显 示 0 5 %) 栓
瘤 腔 栓 塞 情 况 , 后 撤 出 导 丝 、 管 及 鞘 管 。 形 血 管 团 明 显 然 导 畸 减小 后再 进 行手术 或 其他 治疗 。
16 护 理 方 法 .
介 绍如 下 :
护理研究
20 1 第7第3 0年1 1 3 1 月 卷 期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的护理体会
周 健 苗
( 州 市红 十字 会 医院 , 东 广州 广 广
50 1) 130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脑动 静脉 畸形 介入 治疗 的 围术期 护 理方 法 。 方法 :应用 血 管 内栓 塞 治疗 脑 动静脉 畸 形(V ) A M3 5 例 , 过对 3 通 5例患 者 的护理 总结 出 , 善各 种术 前检 查 , 完 有利 于 手术 的顺 利进 行 ; 后 的护理 要点 是加 强症 状 护理 . 术

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作者单位 :400038重 庆 ,第三军 医大学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静 脉 循环 时 间 不足 2 S。 因此 ,NBCA不 宜 作 为此 类 AVM 的首 选 栓 塞 剂 。可 先 用 真 丝 线 段 、微 粒 (如 聚 乙烯 乙醇 颗 粒 PVA)等 固体 栓 塞 材 料 闭 塞 瘘 口和 部 分 病灶 血 管 ,待 病 灶 血 流 其余 AVM 病 灶 ;也 可 采 用 球 囊 技 术 , 通 过 充盈 球 囊 闭 塞 或 部 分 闭 塞 AVM 供 血 动 脉 ,降 低 病 灶 血流 速 度后 ,直接 注 射 较 低 浓 度 的 NBCA,使 其 在 病 灶 内 充 分 弥 散 ,从 而 闭 塞 AVIV[病 灶 。 当 AVM 病 灶 瘘 口较 大 时 ,可 采用 可 脱 球 囊 技 术 或 电解 脱 微 弹 簧 圈 技 术 (GDC)H J,利 用 球 囊 或 微 弹 簧 圈 机 械 堵 塞瘘 口,降低 病灶 内血 流速 度后 ,再用 NBCA栓 塞 病 灶 。液 性 弹簧 圈 (1iquid coil)是 一种 游 离 弹 簧 圈 , 用 注 射器 经 微 导管 直 接 注 射 至 病 灶 内 闭 塞 瘘 口 ,与 GDC相 比是 一 种 简 单 、经 济 的 栓 塞方 法 。NI3CA 的 不 足 之处 是 临 床上 不 易 正 确 掌 握 其 凝 固 时 间 ,术 中 容 易造 成 粘 管 以及 具 有 一 定 的致 癌 性 等 。近 年 来 , 一 些 新 型软 性栓 塞 材 料 ,如 多用 途 软 膏 、Onyx一 等 , 具 有较 好 的 弥散 性 和 黏稠 度 ,术 中不会 造 成 粘管 ,组 织 毒性 明显 降低 ,目前 正逐 渐 从 实 验过 渡 到 临 床 。
维普资讯
· 280 ·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 VM)的疗效及效果影响因素。

方法8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BA VM患者设为研究组,72例予以内减压手术治疗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研究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与VEGF、TFN-α、IL-6相关性较高(r=0.4011、0.4299、0.4447)。

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BA VM可有效降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且临床变化与TFN-α、IL-6及VEGF显著相关。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影响因素BA VM由于在治疗方面存在多样性、致残及致死率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始终为神经外科研究的重、难点话题[1]。

BA VM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小破裂出血风险与缓解由于BA VM盗血而引发的各种症状。

随着近年来介入放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内栓塞已广泛应用于BA VM患者治疗中,但关于其疗效影响因素尚未十分明确。

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8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BA VM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诊治8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BA VM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予以内减压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男女比例55∶31,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4.36±4.62)岁,病变部位:26例额顶叶,14例枕叶,10例颞叶,12例顶叶,24例额叶;对照组男女比例46∶26,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5.62±3.45)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①术后处理:两组术后1个月均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脑造影,测量治疗前后的畸形血管体积;并观察畸形血管的构筑栓塞具体情况。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研究脑动静脉血管畸形(A VM)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过程,探讨护理对减少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价值。

方法:选择22例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 VM患者,同时进行密切护理,术前详细评估病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22例患者中,20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0.91%。

完全栓塞18例,完全成功率81.82%;1例栓塞90%以上,成功率为4.55%。

1例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占4.55%;无脑出血患者,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颅内A VM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标签: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护理;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 VM)是胎儿时期脑血管形成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患,多见于额叶和顶叶,一般发生在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甚至形成脑内血肿,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2]。

笔者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对22例颅内A VM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

年龄5~54岁,平均27.8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Ⅴ级,均经MRI或增强CT和脑血管造影确定诊断。

其中颅内出血伴头痛14例,癫痫发作3例,无自觉症状经查体发现A VM11例。

1.2 方法全组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在DSA电视屏幕监视下,经股动脉穿刺置血管鞘,行全脑血管造影。

从动脉期到静脉期进行连续动态造影检查,观察分析患者A VM所在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畸形团内有无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等,计算血液循环时间,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将导引管插入欲栓塞侧的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将Magic漂浮导管(必要时用微导丝辅助)送入A VM畸形团内,通过微导管手推超选择血管造影,确定畸形团内血管的结构特点,根据造影结果配制不同浓度的NBCA常用浓度为20%~60%。

脑动静脉畸形的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疗效观察

脑动静脉畸形的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疗效观察

malformations,BAVMs) 是 一 种 先 天 局 部 岁 ,平均 30.2岁 。首 发症 状为 颅 内出血 在全麻下进 行 ,收缩 压控 制在 100~110
脑血管发育异 常 ,由扩 张的动静脉之 问的 6例 (额叶 出血 2例 ,颞 叶出血 3例 ,枕 mm Hg (1mm Hg=0.133 kPa)。 经 股 动
4% ,且第一次 出血 后 1年 内出血率 高达 例 ,进行性智力下 降 1例 。其 中 5例为急 单 弯导 管选 择性 置人病灶侧 的颈 内动脉距
6% 。 目前 治 疗 BAVMs主 要 针对 降低 诊入 院。入 院后 均 行颅 脑 MRI及 数字 减 离颅底 2~3 em处 或椎 动脉 颈 2椎体 以
【Key words】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Onyx glue;Endovascular therapy
脑 动 静 脉 畸 形 (brain arteriovenous 者 ,其中男 7例 ,女 3例 ,年 龄 16~55 论 ,研 究治疗方案 、决定 手术方式 。手术
联合应用 。血 管 内介 人栓 塞在 BAVMs治 畸形 血 管 团 大 小 为 1.9 ~8.0 am, 平 均 调 整球 管位 置 ,选择最佳工作角度 ,在路
疗 中扮 演 了重 要 角 色 。我 科 近 5年 来 通 过 4.2 cm。 最 大 直 径 <2 cm 3例 ,2 cm≤最 图 (road mapping) 导 引 下 , 以微 导管 头
出血风 险,方法包括血管 内介入栓塞 、外 影血 管造影 (DSA)检查 ,其 中额 叶病变 下 ,经 Y型 阀 持续 滴 入 0.9% 氯化 钠 溶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配合探讨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配合探讨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配合探讨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3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与积极的护理配合。

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28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87.5%,治疗并发症少。

结论:对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对保证栓塞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护理;经验总结颅内脑动静脉畸形(artery venous realformations,A VM)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生的变异,是造成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的颅内出血,部分或全身性抽搐发作,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等[1]。

由于颅内脑动静脉畸形绝大多数是因为血栓阻塞脑动脉所致,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尽早清除血栓,使闭塞的脑血管再开放,重建缺血脑组织供血,减轻神经组织损害,挽救缺血半暗带,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2]。

笔者2009年4月~2010年2月对收治的32例脑中央区颅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确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共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7~50岁,平均35.5岁。

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MRI及DSA检查,10例患者病变位于额叶,颞叶10例,顶叶3例,枕叶4例,小脑3例,脑干1例,天幕周围区1例。

畸形团直径为1.8~7.2 cm,平均(3.5± 1.5)cm。

Spetzler-Martin I级2例,Ⅱ级6例,Ⅲ级12例,Ⅳ级8例,V级4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内治疗,所有患者均先行经血管内栓塞,对于畸形血管团内有动脉瘤者,应先栓塞动脉瘤,再经较粗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一般先经颅内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本组经颅内血管单纯用氰基丙烯酸(NBCA)栓塞28例,其中,10例在颅内先以真丝线段栓塞以减慢血流,再以onyx胶栓塞。

脑血管畸形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脑血管畸形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Ⅳ、 A DL Ⅲ、 A DI Ⅱ、 A DLI指 标 上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其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 意义 ( P均<O . 0 5 ) ; 观 察 组 不 良反 应 率 低 于
对照组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Y =2 8 . 1 2 5 , P=O . 0 1 6 <0 . 0 5 ) 。结论 : 血管 内介入栓塞 治疗脑血 管畸形病 效果显
2 7 5 8 口
! 竺 垦! r a
. ! : ! 【 J c !

2 o 1 5 皇 第 楚卷第 2 0 期 医学 理 难与窦 践
集率低于对照组 , 血小板 聚集 改善情 况更显 著 , 不 良反应 发 生例数少于对照组 。 疗效显著 , 安全性 高 , 适于临床推广 。
能_ I ] 。 近 年来 , 血 管 内介 入 栓 塞 治 疗 已经 成 为脑 血 管 畸 形 病
材料并注入血管 全脑造 影 。第一 步 , 利用 S e l d i n g s技术 , 对 患者一侧动脉行穿刺到 5 F导管鞘 , 待全身肝素化 后 , 对双侧
颈 总动 脉 、 主动 脉 、 锁骨下动脉 、 颈 内动 脉 进 行 造 影 。术 中全 程及术后 2 4 h行 心 电监 护 。综 合 分 析 评 价 颅 内 动 脉 瘤 、 脑 血
颅, 根 据常 规处理 方法 行 开颅 , 在这 一过 程 中, 切 记 结 扎 血
的综合治疗方法 中 的首选治疗 方法 。本 文为 了进一 步探讨 脑血管畸形病 采用 血管内介 入栓 塞治疗的 临床效 果 . 特选 取 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畸形病患者作 对比分析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我院 2 0 0 9 年 6月一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年 1 2月收 治

脑动静脉畸形分级介入治疗效果探讨

脑动静脉畸形分级介入治疗效果探讨

来,证 实 为 CAVM 纳
表 1 50例脑动静脉畸形栓 塞治疗结果[n(% J]
入标准 :经 DSA证实 为 CAVM病 例 ,愿 意接 受介入 栓塞
治疗 且无 手术 禁忌证 者 。排 除标 准 :CAVM 合并 有动 脉
病 ,容 易反 复颅 内出血 ,造 成 患者 生 命 危 险或 严 重 的神 1.2 方 法 ① 病 例 分 级 :依 据 DSA 结 果 ,将 5O例
经功 能废损 ,明显影 响病 后生存 质量 。神经 介入 血管 内 CAVM 按 spetzler&matin分 级法 ¨ 分 为 I级 10例 ,Ⅱ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 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interventional embololherapy for treatment of eere—
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 ations. M ethods All the cases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 ations were exam ined by digital sub— traction angiography。and then treated by endovaseular embolotherapy based on Spetzler&Matin grading in which grade I ~ Ⅱ
按 I ~Ⅱ级 和 Ⅲ ~V级进 行 介 入栓 塞 治 疗 。结 果 I~ Ⅱ级 完 全 栓 塞 率 78.6% (22/28),术 后 并 发 症 轻 微 ;HI—V级 完
全栓塞 率4.6% (1/22),有严 重并发症 发生 。结论 脑动静脉 畸形 I~Ⅱ级应 争取一 次性 完全栓塞加 大部栓 塞治疗 :Ⅲ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进而确定脑动脉畸形的基 本情况,然后放置 6 F鞘 ,利用导管和导丝 推进 ,然后进行常规 的注入栓塞 剂闭塞畸形血管 ,最后进行 宫颈动脉
造影即可。 ’
1 . 2 . 2生存质量评判标准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 评价,主要评价 内容为 自觉症状 、心理情 绪、生理功能、 日常生活和 社会 活动等 ,自觉症状满分 为 7 O分 ,心 理情绪、心理情绪 、生理 功能、 日常生活和社会活满分 为 3 0分 。 l _ 3护 理 方 法 1 . 3 . 1 术前护理
临床护理

2 0 1 5 J  ̄ - . 赛
介入栓塞治疗 脑血 管畸形临床 护理效果分析
温 小珍
( 江西省赣 州市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 3  ̄ 1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5 )
症的发 生率 ,值得 临床推 广。
【 关键词 】 介入栓塞 术;脑血 管畸形 ;护理
脑血管畸形大致 可以由病 因分 为 4 种 :先天性颅 内囊性动脉瘤 、 动静脉畸形 、静脉血管瘤和海绵状 血管瘤【 1 】 。脑血管 畸形患者 的死亡
率相当高 ,约 3 0 %左右,其血液分流量不大 ,心衰较轻 ,并且伴有反 复的一过性偏瘫【 2 1 。其治疗 比较 困难 ,需要进行 多期手 术。伴随着微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 P S S 1 6 . O 软件实现 。数据 间 的构成 比较用卡方检验 ,临床疗效 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 。 P < 0 . 0 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 结果
通 过 有 效 的 治 疗 和 护 理 之 后 ,所 有 4 0 例 患者 均 完 成 介 入 栓 塞 治 疗 ,并且 1 次就治疗成功的患者有 3 4例,2次及 2次 以上栓塞成功患 者 6例 。所 有 患 者 在 手 术 之 后 并 无 任 何 并 发 症 ( 压 疮 、皮 下 血 肿 、 感 染等 ) 。所有患者在 7天至 1 2天内顺利出院 。在 出院之后对所有患者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病治疗的作用探讨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病治疗的作用探讨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病治疗的作用探讨吴云龙【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14)16【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在脑血管畸形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血管畸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实验组中,首先对患者出现脑血管畸形病变的部位注入栓塞材料,再利用血管的全脑造影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显微镜下对颅内血肿及畸形的血管进行切除。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2~10个月内进行随访,并且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

结果实验组中,1例患者的生存状态为植物状态,2例患者需要卧床生活并且丧失了行动能力,5例患者可以行走,但需要依靠拐杖,8例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良好,可尝试独立生活,20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对照组中,4例患者的生存状态为植物状态,8例患者需要卧床生活并且丧失了行动能力,8例患者可以行走,但需要依靠拐杖,6例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良好,可尝试独立生活,10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

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在脑血管畸形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恢复程度,在我国今后的脑血管畸形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总页数】2页(P173-173,174)【作者】吴云龙【作者单位】辽宁省灯塔市中心医院,辽宁灯塔1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 [J], 张亮2.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评价 [J], 薛胜祥;王茂德3.脑血管畸形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吴键;王磊;黄微4.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病治疗的作用 [J], 阙思伟5.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及作用探讨 [J], 龚一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后颈部血肿并发症管理体会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后颈部血肿与术中、术后肝素用量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至2015 年7 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3 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颈部血肿并发症情况,分析与术中应用肝素剂量和术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结果:13 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中1 例在术后第二天出现颈部血肿,急诊行气管切开和切口部分拆线,术后恢复良好。

该例术中常规应用肝素3000 单位,因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为防止术后脑缺血事件发生,术后继续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100mg 口服和低分子肝素4200 单位皮下注射,一天2 次。

低分子肝素在颈部血肿发生当天停止使用。

其余12 例术中静脉注射肝素3000~5000 单位,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未用低分子肝素。

所有病例术前常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持续3 天以上,2 例术中颈动脉切口缝合后用鱼精蛋白拮抗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抗凝药低分子肝素可能是导致术后颈部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字颈动脉,手术,并发症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经验探讨【摘要】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科从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共6 例行Onyx 胶介入栓塞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评价疗效。

结果:2 例单次达到完全栓塞,1 例分次达到完全检塞,3 例大部分栓塞后进行伽马刀治疗。

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脑A VM 的主要方法,随着现代影像学和血管内栓塞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Spetzler-Martin 高级别脑AVM 的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大型的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脑AVM 的安全、有效治疗方式。

良好的手术麻醉,娴熟的血管内栓塞操作,可以减少周围重要神经及血管的副损伤,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既可单独进行治疗也是综合治疗中的首选治疗手段。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介入 onyx 胶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传统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手术的高风险和术后神经功能的废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

近年来血管内介人栓塞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已经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或综合治疗中的首先治疗方法。

我科从2013—2015 年,通过神经放射介人栓塞方法治疗6 例脑动静脉畸形。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 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其中,女2 例,平均35 岁;男4 例,平均32 岁。

5 例患者表现自发性颅内出血。

1 例患者为癫痫发作。

自发性出血中,脑实质内出血3 例。

脑室内出血2 例,均行非手术住院治疗后好转。

1.2 方法:①常规在DSA 机下经右股动脉穿刺并置动脉鞘,行左、右颈内和椎动脉全脑造影。

根据结果再加作特殊位置照片。

②根据造影结果,择期行单侧或双侧股动脉置管,沿脑血管畸形病变主要供血动脉的位置上行至病变位置,经反复左、右或特殊位置造影后,排除正常供血动脉后,注入Onyx 胶,退出后再次全脑造影。

评价效果。

1.3 疗效评价:栓塞后再次全脑造影显示AVM 消失>90% 为完全栓塞,AVM 消失60%-90% 为大部分栓塞,AVM 消失<60% 为小部分栓塞。

2 结果6 例患者经脑造影结果显示,从位置上看,血管畸形病变位于脑实质内5 例,1 例位于硬膜下和脑皮质内。

从显示的病变大小看, 3-6cm 3 例,>6cm 3 例。

从显示供血情况看,仅1 例是单一动脉供血,余均为多支血管供血,在多支血管供血中,1 例为颈内动脉多支供血,1 例为颅内颅外动脉同时供血。

有3 例是同侧颈内动脉+ 椎动脉供血。

在栓塞治疗中,单一动脉供血者采用一次性全栓塞治疗,多动脉供血者根据畸形血管团的供血情况,从主要供血血管进入首先栓塞,再根据栓塞情况选择进入其余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以安全、不造成新的损害为条件。

6 例患者中,经栓塞治疗后,2 例单次达到完全栓塞,1 例分次达到完全检塞,3 例大部分栓塞后进行伽马刀治疗。

6 例患者中,其中1 例术后出现偏瘫失语较术前加重,经CT 检查提示基底节及脑室内有新鲜出血,考虑大部分栓塞后灌注压突破引起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明显恢复。

1 例术后CT 显示为内囊区一小区域软化灶,可能系反复插、拔管而致血管痉挛所致,患者有轻度失语表现,治疗后好转。

另有2 例术后有渐进性头痛,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余患者无不适,经住院观察5-10d 后出院。

3. 讨论: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脑发育障碍引起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率0.02%~005%【1】。

传统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以姑息治疗为辅。

但在特殊部位(如脑干、丘脑、功能区)、大范围多支动脉供血或复杂静脉引流或特殊方式供血(高血流量动.静脉畸形) 等情况下,手术治疗常给患者带来极高的风险和术后神经功能废损而致术后生存质量的下降【2】。

近年来随对脑血管畸形疾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科技的发展,多采用综合治疗为主即序贯治疗,即以多种不同治疗方式按先后秩序对脑血管畸形的进行治疗,如先介入栓塞后外科手术或放射外科,或先介入栓塞一外科手术一放射外科等,以克服单一治疗的局限性,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对患者的损害【3】。

治疗策略:AVM 的治疗目的是消除颅内出血风险,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

推荐AVM 治疗遵循如下策略:位于浅表非功能区的小型AVM,建议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位于重要功能区或深部的小型 AVM,建议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位于非功能区的大型 AVM,建议有目的的部分栓塞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结合术中功能影像导航);位于功能区的大型 AVM,建议分次栓塞使其体积缩小到适合于放射外科治疗。

而对于无症状的功能区的大型脑 AVM,仍然建议以保守观察为主【4】。

治疗方法和选择:对Sp e t z l e r-M a r ti n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尽可能的彻底治愈。

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情况下,以一次性完全栓塞为主,以达到彻底治愈。

本组Ⅰ-Ⅱ级共2例,均能达到一次性完全栓塞,且无神经功能损害。

而对Sp e t z l e rⅢ级以上的患者,治疗以降低出血风险和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而非彻底栓塞治疗。

故分批、分次进行治疗;以先易后难、先主要后次要、逐步分期栓塞。

栓塞技巧:大型脑 AVM 供血通常来自颈内动脉(包括颈外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多系统,通常双侧股动脉穿剌置鞘,有利于栓塞过程监测全部供血动脉。

栓塞途径的选择:应尽量选择粗大且走形较直的供血动脉作为栓塞途径。

若微导管造影发现供血动脉远端发出分支供应正常脑实质,返流可能闭塞正常支,尽量选择其他供血动脉栓塞。

如果有明显的颈外动脉供血,也是很好的栓塞途径,且拔管较为安全。

工作角度的选择:注射Onyx 胶之前,必须选择好工作角度,以便看清返流的路径,根据路径血管的粗细和扭曲程度估计好安全拔管所允许返流的长度。

栓塞过程中反复使用空白路途,了解注射过程的弥散方向和判断有无返流。

推注速度:应缓慢推注使Onyx 充分弥散入畸形血管团内产电发现Onyx 返流应停止注射,等待30-60 秒后,再进行推注。

若Onyx 在畸形血管团内继续弥散,则保持相同的速度;一旦返流停止推注。

阻断和前推技术:通过多次的注射、返流、停顿、再注射,直至Onyx 在微导管头端有相当量的返流(>1.0cm),等待1-2 分,使得Onyx 固化,围绕微导管头端产生完全封堵血流的效应,然后继续缓慢注射,O nyx 在畸形血管团内不断弥散,直至将畸形团大部分或完全栓塞。

若出现Onyx 向引流静脉弥散,等待30s 后再继续推注,使Onyx 在畸形团内弥散,避免引流静脉的过早堵塞。

球囊辅助:在髙流量的动静脉瘘、微导管不能进人畸形团内、“过路型”供血不允许返流等情况下,应用球囊辅助Onyx 栓塞可以有效治疗难治性脑AVM。

并发症的防治:1.脑出血:栓塞术中、术后有时可发生脑出血的严重并发常见原因包括:(1)微导管、微导丝操作不当,导致血管破裂。

(2)栓塞时推注压力过大,使畸形血管团破裂;(3)拔管时畸形血管团明显移位,导致血管断裂。

(4)引流静脉闭塞,导致残余畴形团静脉引流不杨。

(5)栓塞术后出现正常灌注压突破(NPPB),继而引发脑出血. 预防方法如下:(1)微导丝不要进人畸形团内,易致出血。

(2)若有多支供血动脉,不必强求仅通过—支供血动脉获得大范围的栓塞,以避免栓塞晚期需要很大的推力才能使Onyx 继续弥散,通过多支路径栓塞更为安全。

(3)术中注意防止Onyx 向静脉扩散,若出现向静脉弥散立即停止推注,等待30s 后续推。

(4)对于大型高流童病灶,应分期栓塞治疗。

注意控制每次栓塞的体积和术后的降压处理,以降低 NPPB 脑出血的危险。

【5】。

2.脑缺血:原因包括:(1)导管内形成凝血块或栓子;(2)O n yx返流或远处弥散到畸形团邻近的正常血管内,导致误栓。

预防对策如下:(1)术中一旦发现O n yx弥散超出畸形团范围,应立即停止推注O n yx。

造影机多角度观察,避免栓塞正常血管。

(2)尽量不采用“过路型”血管栓塞。

经此路径栓塞时,一旦返流则要迅速拔管【5】。

因此,提倡应用Onyx 胶栓塞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或放射外科有效治疗脑AVM,并发症率低。

另外,新材料以及诸如双导管技术、高压锅技术、球囊封堵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栓塞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脑室镜辅助下8 例脑室出血外引流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室镜在脑室出血外引流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

方法 : 回顾性分析2013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8 例脑室出血病例,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3 例,继发性脑室出血5 例,均意识障碍,2 例脑疝,均采用全身麻醉后行脑室额角穿刺置入 STORZ 脑室镜,直视下行凝血块吸除、活动性出血电凝止血及36-37 乳酸钠林格氏液持续冲洗,并置管持续引流。

结果:8 例病例均有大小不等凝血块吸出,5 例脑室镜下有活动性出血,予止血,GOS5 分3 例,4 分2 例,3 分2 例,1 分1 例。

结论:在脑室镜辅助下行脑室钻孔引流术可以直视下行脑室内血肿清除,立即解除血块引起的急性占位效应及血块堵塞脑脊液通路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 在脑室镜辅助下行脑室钻孔引流术可以直视下行电凝止血,效果可靠,减少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在脑室镜辅助下行脑室钻孔引流术可以直视下放置脑室外引流管于室间孔区,避免了以往脑室钻孔置管位置不满意的发生。

关键字脑室内出血,内镜,血肿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