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复习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道路分类: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红线概念:道路红线系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川地及其他设备用地的分解控制线。
3、红线的作川:是控制街道两侧建筑不能侵入道路规划川地(包括围墙不能侵入),红线不但是具体道路单项工程的设计依据,也是城市公用设施各项管线工程的用地依据。
4、红线的设计内容:①确定道路红线宽度。②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5、城市道路组成:①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②人行地道(包括地下人行道和人行天桥)。③交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④交通安全设施,如照明设备、护栏、交通标志及标线等。⑤沿街设施,如电线杆、给水栓、邮筒、电讯等。⑥地下铁道、高架桥、立交桥等。⑦绿化带。
6、城市道路特点:①功能多样②组成复杂③行人交通量大④车辆多、类型朵、车速差异大⑤道路交叉点多⑥沿路两侧建筑密集⑦道路交通连系点⑧艺术要求高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⑩政策性强。
7、城市道路网类型和规划技术指标:①非直线系数是指道路起迄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此两点的空间直线距离之比。不同型式的干道网,其非青线系数是不一•样的。②干道网密度是指干道总长度与城市用地血积Z比(km/km2)。③道路面积密度是指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用地ifli积Z比(km7km2)。④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又称道路占有率,是指道路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A/m2) Z比缶/人o
8、单行道:只允许机动车辆沿同一方向行驶的道路。
9、客运道:限制载重汽车和非机动车行驶,只允许小客车和公共汽车通行的道路。
10、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
11、路侧带:位于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等。
12、城市道路规定机动千道和非机动千道宽度:根据我国对公路和大、屮、小城市道路的行驶车辆观测得出,主干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小型午卒道宽度宜采用 3.5m,大型午车道或混合行驶不道宽度则采用 3.75m,支路上最窄不宜小于3m。非机动车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的总宽度包括儿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13、城市道路各种横断面形式优缺点和适用条件:①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城市道路上。②双幅路断而将対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干扰,提高了车速,分隔带上还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筹。它主要用于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人或地形特殊路段亦可采用。③三幅路将机动千与非机动车分开,对交通女全有利;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丁•夏天遮阴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等。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而占地较多,只有当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能满足午道布置的耍求。④四幅路不但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还将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于安全和车速较三幅式路更为有利。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14、道路中桩朋标放线法程序和主要内容:①测设程序:先沿路线方向布设导线,后测设道路中桩;②测设内容:a.测设附合导线:沿路线选定导线点,测量导线点三维处标,再计算导线三维处标闭合差和相对闭合差,并进行三维坐标改正;b.计算道路平曲线各要索;c.计算道路平曲线各主点桩号;d.计算道路中桩三维坐标;e.利川导线点测设道路屮桩。③放线步骤:先在导线点安置仪器,后视已知点,键入坐标,完成定向工作,再键入待放点的坐标;转动仪器照准部,使水平角显示为0度00分00秒,完成待放点的定向;接着置反射棱镜于待放点的方向上,使距离显示为0.000时,即为待放点的粘确点位。
16、街沟:指城市街道路而边缘处,山立缘石与平石或铺装路而形成的侧沟。
17、锯齿形街沟:交替改变侧沟的侧石高度,使街沟纵坡山升坡到降坡再到升坡,街沟纵坡线呈锯齿形状。
18、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19、合流点:来口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20、冲突点:來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交互交叉的地点。
21、视距三角形:山停车视距所纽成的三角形。
22、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23、交织:指的是两股车流在短距离内连续进行合流、分流的交通现彖。
24、交织长度:车辆在相互交织时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成为交织长度。
25、交织段长度:当相邻路口Z间有足够的长度,使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道上均可在合适的机会相互交织连续行驶,该段距离称为交织段长度。
26、交织角:右转弯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岛缘石外1.5m的两条切线的夹角。
27、方格网法:在交义口平面上,平行于道路屮心线画出一定边长的方格网线,川补差法求出所需要的等iHj £、'、o
28、圆心法:在路脊线上,按施丄耍求每隔一定距离或等分定出若干点,并与转角曲线的圆心连成直线(只连到转角曲线上),即得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
29、等分法:将路脊线等分为若干份,相应地把转角曲线也等分为和同份数,连接对应点,即得等分法标高计算线网。
30、交叉口设计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一方面要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期一方面还要正确地进行交叉口立面设计,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满足排水要求。主要内容:①交叉口形式的选择。②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③交叉口午道数量及年道宽度的确定。④附加车道设计。⑤视距的保证。⑥转角缘石半径的确定。⑦人行道及过街横道的设计。
31、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设置专用车道、使川互通式立体交叉、使用坏形交叉或绕街坊变左转为右转。
32、城市道路交叉口机动车辆交通组织方法:设置专用车道、实行交通管制、使用坏形交通等变左转为右转、渠化交通、实行信号管制。
33、确定交义口车道数原则:车道通行能力的总和必须人于高峰小时交通量的要求,不允许驶出方向的车道数少于进入交叉的直行车道数。
34、交义口立面设计的「I的和基木要求:目的是合理确定交义口范围内相交道路共同构筑面上各个点的设计标高,统一解决行车、排水、建筑艺术三方面在里曲位置上的要求,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处形成一个平顺的面,以保证行车顺适、排水通畅,并与周围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协调。基本要求:是首先应满足主要道路的行车方便,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平顺的前提下,适当变动主要道路的纵坡和横坡,以照顾次要道路的行车需要。
35、相同等级道路相交以及主耍道路与次耍道路相交的特征断面确定方法:①相同等级道路相交: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度。通常是改变纵坡较小道路的横断而形状,将路脊线(路拱顶点的连线)逐渐向纵坡较人道路的车行道边线移动,使其横断而的横坡度与纵坡较人道路的纵坡一致。对于十字形和T形交义口,其特征断而为交叉口边界处、转*曲线切点处和交叉口对角线处。对于斜交过人的Y形交叉口,其路中心线不宜作为路脊线,应加以调整。选定路脊线时,既要考虑行车平顺,乂要考虑整个交叉口的均衡美观。路脊线通常是对向行午轨迹分界线,即车行道中心线。在交叉口上,路脊线交点(多边形亜心)就是控制标高位置。Y形交叉口特征断血为交叉口边界处、转角曲线切点处和交叉口对角线处
(路脊线交点和转角曲线屮点连线)。②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横断而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对于十字形和T形交义口,其特征断面为交义口边界处、转角曲线与次要道路相切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路脊线交汇对角线处。对于Y 形交义口,其路屮心线不宜作为路脊线,应加以调整。Y形交义口特征断面为交叉口边界处、转角曲线切点处和交叉口对角线处(路脊线交点和转角曲线中点连线)。
39、跨线构造物:是和交道路的车流实现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指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式)或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或隧道(下穿式)。
40、正线:是组成立体交叉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标高的引导和立体交叉范围内引导以外的直行路段。
41、徂道:是立体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也包括匝道和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跨线桥或地道。
42、岀入口:由正线驶岀述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缎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
43、变速车道: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44、上跨式:是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形式。
45、下穿式:是利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的下方穿过的交叉形式。
46、子叶式:是用两个环圈式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47、环形: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段交叉,称之为环形立体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