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自古就有,所以研究管理首先应从管理的历史入手,研究历史上的管理,并从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中去把握管理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对于管理的历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所以在这节课,将向大家介绍各种管理思想和世界上公认的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

人类出现以后,面对最原始的来自自然界的各种环境的生存压力时,发现群体联盟要比个人单枪匹马更易于生存,于是,组织便自然而然地产生。

而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就产生了管理活动。

通过对一定环境下管理活动的开展,管理经验的积累总结,便形成了早期较零散的一些管理理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是与各国自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特点相连的。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也就有了管理问题。

《论语》、《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红楼梦》等名著中无处不体现对管理的论述。

其对管理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只是后人未能作系统的整理与提炼,未能像西方形成系统的理论,从而掩盖了我国早期管理思想对管理学的贡献。

1、关于经济管理的思想: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

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要有明确的分工。

荀子认为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富国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关于运筹决策的思想
在生产,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筹与决策思想体系。

如“知己知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张“三思而行”
3、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
关于人性: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关于人的需求:管仲指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关于奖惩:管仲认为“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

”主张重赏重罚。

4、关于领导艺术
《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治国思想中主张:顺“道”,重“人”,求“和”,守“信”。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事实上,许多西方管理理论都可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找到类似的论述。

许多企业包括西方的许多企业都在主动应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指导企业管理,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与他们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借鉴有密切的关系。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
从公元前六世纪的奴隶制时代开始,罗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比如,古罗马帝国的兴盛并连续统治几个世纪,关键得益于其有效的组织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分权制度。

古巴比伦王国利用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建立了强硬的中央集权统治国家,同时在该法典中还涉及到了工资、会计、收据等经济管理思想。

古埃及建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有严格的等级层次和分工协作管理。

而诸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水道、巴比伦的古城等伟大的建筑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管理实践,这些巨大的工程背后一定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规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活动,若没有一些进步的管理思想是无法解决的。

但在这一阶段,人们并没有很好地对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律性的总结。

真正关注并较好地研究有关管理问题的活动,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

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机器取代人力,加速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

这也促使了对管理的研究。

其中,对后期管理理论的形成与研究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

(二)早期的管理思想及代表人物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他在1776年发表的代表作《国富论》.不仅对经济和政治理论有系统的研究,也有不少关于管理思想的论述,其中最具深远影响的是他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

他以制针业为例提出劳动分工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宣称,每人从事一项专门化的制针作业,一天能生产大约48000根针。

而如果每个人单独完成全部制针作业,每人一天大约只能制作10根针!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劳动分工增加了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二是节省了从一种工作状态转换为另一种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三是发明了既方便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

他的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自身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是以个人相互之间的利益限制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观点。

2.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1792-1871)
查尔斯·巴贝奇不仅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而且对工厂的生产和管理也十分关心。

在1837年出版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一书中,对劳动分工的好处和主管人员对设备、物质、人力使用上的具体管理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此外,他还提出了通过建立一种利润分享制度,来正确处理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工人除固定工资外,还可以得到企业利润奖金与合理化建议奖金,从而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3.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
罗伯特·欧文是一位成功的英国企业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注意到企业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所以有人认为他是”人事管理之父”。

欧文16岁那年离家自谋生计,18岁那年他与人合办工厂,后来自办小厂。

后来受聘于一些大型纺纱厂做管理工作。

通过在纺纱厂一系列的试验,提出在生产中要重视人,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住房和生产条件,认为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

总体来讲,这一时期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和研究,还远未能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预见到管理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其管理思想为后来的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