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合集下载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沙漠和绿洲的基本概念,知道绿洲在沙漠中的特殊性;(2)让学生了解绿洲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绿洲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途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沙漠和绿洲;(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探讨绿洲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沙漠环境,增强对绿洲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绿洲的形成原因和条件;(2)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3)保护绿洲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绿洲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2)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3)准备实地考察场地。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探究活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沙漠和绿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洲的特殊性;(2)提问:你们对沙漠和绿洲有什么了解?绿洲是如何形成的?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绿洲的形成原因和条件,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绿洲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探讨保护绿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沙漠环境,观察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增强对绿洲的认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强调保护绿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试着实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沙漠和绿洲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绿洲形成原因和条件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绿洲生态系统特点的认知水平;4. 学生对保护绿洲重要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激发学生对沙漠和绿洲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和绿洲的定义。

2. 讨论沙漠和绿洲的特点和差异。

教学活动:1. 引入课程,向学生介绍主题《沙漠中的绿洲》。

2. 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和绿洲的概念,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沙漠和绿洲的了解。

3. 展示一些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4. 引导学生讨论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本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第二章:沙漠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沙漠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2. 掌握沙漠中的生物和植物适应策略。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的气候和环境特点。

2. 探讨沙漠中的生物和植物适应策略。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学生简要描述沙漠和绿洲的特点。

2. 向学生介绍沙漠的气候和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沙漠的严酷条件。

3. 展示一些沙漠中的生物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适应策略。

4. 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生态系统,讨论沙漠中的食物链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沙漠中生物和植物的适应能力。

第三章:绿洲的形成和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绿洲的形成和特征。

2. 掌握绿洲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探讨绿洲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2. 描述绿洲的特征和生态系统。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学生简要描述沙漠的生态环境。

2. 向学生介绍绿洲的形成原因和条件,让学生了解绿洲的特殊性。

3. 展示一些绿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绿洲的特征和生态系统。

4. 引导学生讨论绿洲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例如提供水源、生态系统平衡等。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绿洲的独特性和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章:绿洲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绿洲的利用和保护。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1. 探讨绿洲的利用方式,例如农业、旅游业等。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会:1.了解什么是绿洲,绿洲在沙漠中的作用;2.了解绿洲生态环境和特征;3.学习绿洲与人类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绿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绿洲在沙漠生态环境中的作用;3.绿洲对人类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绿洲在荒漠中的重要作用;2.绿洲的生态环境和特征;3.绿洲的保护和维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绿洲?在沙漠中有哪些绿洲?2. 讲解(1)定义和基本特征绿洲是沙漠、荒漠中的一片绿色的洼地,由天然或人工灌溉的水源提供生命必需的水分,使植物能够生长,形成丰富的植被和生态系统。

绿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水源稳定;•土地肥沃;•物种多样性。

(2)绿洲在沙漠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绿洲在沙漠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护沙漠、荒漠生态平衡;•减缓沙漠化过程;•改善气温和湿度等自然条件;•提供人们的生存条件。

(3)绿洲对人类的意义绿洲对人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绿洲是人类定居和发展的重要场所;•绿洲为人类提供食物、水源和草药等生存资源;•绿洲是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到本地附近的绿洲考察、保护环境等。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绿洲的重要性有深入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通过平时课堂的点名、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给予教学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够及时总结和反思本节课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了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年龄都在十岁左右,他们身处城市,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阿联酋这个西亚国家的地形特点及环境比较陌生。

因此,设计时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些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呈现,帮助学生体会“沙漠如何变成绿洲”这一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朗读上,他们能通过练习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在有感情地朗读上需要加强;理解上,能使用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理解文本。

这样的学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关注文章表达形式。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磁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谈话:出示沙漠/绿洲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

二、今昔对比1.大家读读课文题目,“沙漠”是迪拜原先的样子,“绿洲”是现在的样子。

你能找到文中写迪拜原先样子的句子吗?(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再找一找文中写迪拜现在样子的句子:(出示“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2.原先环境如此恶劣;现在却变得这么漂亮,迪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三、精读体会“花代价”1.过渡:很会思考!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奇迹的诞生,靠的是什么呢?迪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文中,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2.“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语文文学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范文

语文文学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范文

语文文学《沙漠中的绿洲》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沙漠中的绿洲》。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了解沙漠中的绿洲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命力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沙漠中的绿洲》的朗读和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

3. 沙漠中的绿洲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 沙漠中的绿洲的形成原因的解释。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沙漠中的绿洲》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解释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沙漠中的绿洲的景象。

(2)引导学生思考沙漠中的绿洲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沙漠中的绿洲》。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3)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词汇和句子学习:(1)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2)通过例句和解释,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4. 观察和思考:(1)让学生观察沙漠中的绿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引导学生思考沙漠中的绿洲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5. 总结和反思:(1)让学生总结课文《沙漠中的绿洲》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沙漠中的绿洲的理解和感受。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沙漠中的绿洲的小作文。

(2)让学生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准备下一节课的测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沙漠中绿洲的成因和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沙漠中绿洲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洲的形成过程。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5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学生齐读):沙漠中的绿洲。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你们都学得非常认真,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奖励你们看一组图片,想看吗?(课件)3、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万紫千红、五颜六色、绿意盎然、景色宜人……)指好“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地上开满了鲜花。

4、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5、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片,想看吗?(课件)6、看了这些画面,你能用词语或句子来说说吗?7、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又是情怎样的?8、老师告诉你们,其实这两副图指的是同一个地方——阿联酋(课件)只是一开始你们看到的是现在的阿联酋,后来看的是以前的阿联酋,看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板书:?二、精读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写出变化原因的一句话。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齐读。

“侍弄”是什么意思?再加上“”说明什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默读课文2-6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十分?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3、交流(1)第2自然段说明理由:迪拜人民十分爱惜花草树木,所以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你能读好这一段吗?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迪拜的美吗?(2)第3自然段“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老师知道你们课前还查了很多资料,你知道阿联酋人民培育一棵树花了多少代价吗?你觉得这个代价大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指的读好“很大的”)在我们国家,培养一个孩子也不过这些费用。

所以说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同学们,阿联酋人民是花了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树木的,可见他们侍弄花草树木非常。

你能通过朗读告诉老师吗?“他们从国外买来……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泥土也要买吗?(原来,这里是沙漠……)水也要买吗?(水是咸的)快速浏览这一段,找出动词。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精品3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精品3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进程:一、看图说话1.仔细观察画面,用你积累的词语或优美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2.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风光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阿联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漠。

说到沙漠,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展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说一说这里沙漠的特点。

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这么美丽的?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运用语言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本次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

二、感悟壮举1.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在阿联酋听到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书,画出最让你惊讶的句子。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提纲挈领,强调整体把握,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2)汇报交流,点拨重点部分。

句1: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低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老师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在我们这里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五万元,照这样计算,建造一个公园需要多少钱呢?我们先数一数这里的树,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再一起估计一下建造这座公园需要多少钱?(1)此时,你想说什么?相机理解“代价”的意思。

(2)这么多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你能通过读书来告诉我吗?①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水、花草树木。

②挖去原来的砂石,换上新的泥土。

③还在地下埋上自来水管。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

一根自来水管能花多少钱?引导学生找出“纵横交错”一词,到黑板上画出“纵横交错”。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最新7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最新7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最新7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拉伯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并了解他们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白茫茫盐碱咸而板结恶劣不毛之地白花花沙漠师:好,读得很正确。

那你能读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再指名1人读。

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谁能把句子读好?很好,你能把句子读得很正确、很流利。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吗?2、出示句子: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沙漠的荒凉和贫瘠,我们一起来读,齐读句子3、(出示句子)然而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出示图片)沙漠和绿洲的对比图,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疑问?二、品味语言,体会阿联酋人民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为什么白茫茫的沙漠上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呢?或者是(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建成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一段。

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深有感触。

师:同学们,老师看到大家很会读书,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圈画,有的同学读了一遍再读一遍,甚至读了三遍、四遍,读完,都能写下自己的感悟。

这样的习惯非常好。

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同学们分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引导学生感受到培育一棵树的代价之大,我们的父母为了培养我们花费了很多的心血,而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代价相当于培养一个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能通过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沙漠中的绿洲》
“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出示PPT中的沙漠图
二、学习第二段:
1、请打开书,你能从第二段中,找出描写沙漠的句子吗?
(出示: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沙漠是——不毛之地!
什么叫“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这里毛的意思是: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
这里为什么会被称为“不毛之地”?仔细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

(土硬且咸,水也咸,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植物无法生长)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突出沙漠的特点。

2、仿佛经受了阿拉伯神话中的魔法,不毛之地中奇迹般地出现了星罗棋布的绿洲,这绿洲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

这绿洲是怎样的呢?引读: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引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出示PPT中的迪拜美景图。

3、学到这里,你们脑中有没有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
质疑: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怎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绿洲的?
是的,跟老师想的一样!请再仔细读一读第二大段,这里都告诉我们啦!
相机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概括分析:是阿联酋的人民花费了巨大的物力财力与精力才把沙漠改变成绿洲的。

)4、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这一句与原句比,意思不变,而且更加简洁了。

那么能不能用这句替换掉原句呢?为什么?(原句更加突出这是种植树木的一切都要买,更能反映改造成绿洲的艰难与代价高昂。


作者用了三个“买来”,你觉得他们仅仅是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吗?他们还买来了什么?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买来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希望、买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买来良好的人类生存的环境)
5、他们到底付出了怎样高昂的代价呢?
用书上的话来告诉我。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来算一笔帐,在我们城市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至少需要十万元。

照这样算,如果一个中心公园有5000棵树,平均每棵10万元,那一共就是:10万×5000=(学生回答:5亿!)
可是,除了树,还有花、草,要花的钱还远远不止这5亿!还要更多更多。

所以,老师认为这里的句号可以改一下。

(感叹号)能讲讲原因吗?
6、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你一定会为阿联酋人民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培植树木花草,建造绿洲的精神所感动。

但如果这一段少了这样几句话,你觉得会怎么样呢: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衬托)
很明显,少了这几句话,感觉大不一样。

反过来说,正因为这几句对阿联酋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介绍,才让我们对“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样的描写有了很深的体会,从而更为阿联酋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的精神所感动。

(衬托)
7、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阿联酋人民为把沙漠建成绿洲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吗?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园林工人每天都要给花草树木浇水)你又有什么疑问了?(阿联酋人民不是在土中埋下了自来水管吗?难道还需要浇水吗?)(需要)
2、园林工人为什么要浇水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句子:“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从这里你看出什么?注意“雨雾”能出突出对植物的呵护,动作轻柔。

从三个“更”字看出园林工人的劳动是富有成效的。

排比句的使用突出了绿洲的美丽!
4、难道只是园林工人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努力吗?
不是,还有很多阿联酋的人民也在默默地保护着这样一片得来不易的绿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交流句子: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5、正因为美好的环境来之不易,所以阿联酋人民分外爱护一草一木啊!在阿联酋人民的共同精心侍弄下,迪拜才变得如此美丽、繁华、动人,成为沙漠王国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四、总结课文。

1、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00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五、课堂作业:
书后问答5:能通过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1、指导:让我们漫步迪拜街头,欣赏一下迪拜美丽的风光吧!
多媒体展示街头风光的图片。

2、定格在题头的图片上。

A:请用一句话说说迪拜街头的风光给你怎样的印象?
B:我们要把景色写具体,就要仔细观察呢!
请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你觉得按什么顺序观察最好?
(方位顺序)
C、提示学生:回忆香港景色的描写,可以举一反三写出迪拜现代化的一面。

回忆写春天景色等有关文章,可以将迪拜的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写具体。

3、学生写作,交流,点评。

六、回家作业:
1、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2、通过为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或制作展板等实践活动,促使大家形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板书:
19.沙漠中的绿洲
精心侍弄
不毛之地绿树成阴
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在这白茫茫的什么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我们来到迪拜访问。

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那天清晨,我们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正巧碰上一个穿黄马甲的园林工人在浇水。

“这下面都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我们指着那些树和草皮问。

“不,不!”园林工人竖起手指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

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