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分析第五讲通感修辞及作用
通感修辞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1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12、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3、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顶针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又叫「顶真」。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借代,借代,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简单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通感等四种手法例析(附:例段展示及高分点评)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通感等四种手法例析(附:例段展示及高分点评)NO.01通感通感连接主客,移觉沟通情景技法诠释: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用景物的情状描写,去表现情感的句子。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面就有两个通感的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用听觉描写视觉,表现出清香的飘忽渺远的形态,把无形变有形;“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著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一句写出了光与影和谐交织的情态美,给人一种悠远静谧的感觉。
例段展示:终于获得了一次在音乐节表演的机会,我毫不懈怠,端起二胡,紧绷的二弦任我轻揉重滑,檀木的香气萦绕鼻间,一曲《二泉映月》娓娓响起。
我如月下老者轻声哀叹,又似江湖侠客激述豪情,时而缥缈,时而清晰,时而压抑,时而豪迈,仿佛置身于湖光月色之中,不求听者泪下,只求他们能够明了我对二胡的依恋,对中华传统乐器的执着。
曲终,全场沸腾,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古朴背后的智慧与绚丽。
这是我对梦想的执着,这是我对自己的突破,是我对梦想的突破!(选自《梦想·突破》)高分点评:文段中,为表现作者拉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音乐境界,选取了一系列场景意象去反映音乐的变化,“月下老人轻声哀叹”写出声音的幽怨,“江湖侠客激述豪情”写出声音的激越,“置身于湖光月色”写出音调的变化多样。
用景物场景去写音乐,听觉向视觉转移,让音乐可观可感,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增加了语言的韵味。
NO.02工笔细致刻画特征显,烘托渲染情境生技法诠释: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相对,是中国画技法,注重画法的工整细致。
在写作中,用精雕细刻的描写方法刻画景物,注重突出景物情状与特征,从而达到营造氛围和突出主题的目的。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艺术的运用作为诗歌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以满足审美需要和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
它的审美创造力,就在于诗人在情感的追光作用下,沟通各种感觉渠道,将以艺术直觉捕捉到的生活表象熔炼成新颖生动的多感性的审美意象,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开掘诗的思索广度,创造诗歌艺术所独具的美学价值,并且在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上能够充分利用读者的艺术感受潜力,将其引向诗情画意的更高境界。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
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
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
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①诸如此类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关系的新奇性,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又都合乎于审美规律,闪烁着审美创造的光彩。
在诗歌的审美创造中,通感更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意象的构成。
诗人凭借着通感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的美的魅力。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诗的通感艺术。
诗歌通感艺术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
在荷马史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
”在这一诗句中,把属于听觉的知了的“声音”转化成“百合花”这一视觉形象,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领域同时刺激欣赏者的感应力,扩大了欣赏者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范围。
法国后期浪漫主义诗人波特莱尔也曾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倡过通感艺术的运用。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手法-通感手法
〔洪海江苏省建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24700〕
第3页共3页
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们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让馨香与妙音齐飞直入心脾达到醉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手法|通感手法
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叉,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心情。同样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这
样写到:“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诗人听着琴声,好象观
通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翻开文学巨著,不必说一卷 察在宽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浮云和柳絮悠悠扬扬地随处漂浮,这是听觉沟
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们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 《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又只一拳,太阳上正
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让馨香与妙音齐飞, 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奇
直入心脾,到达醉人的艺术效果。“塘中的月色并不匀称,但光与影有着 妙地从听觉器官设喻,“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形容各种声响
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 若有若无时,便让人有种“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
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好像会有温度,声音好像会有形象,冷暖好像会有 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漂浮不能自主的无奈。杨万里的《又和
通感ppt课件
2、移就是词语的移用,往往是在同一篇文 章中甲乙两种事物都出现过,而通感则不 需要这样。
11
3、通感被描写的事物必须是感官所能感觉 到的具体事物,而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 是抽象事物。
如:这苍白的钟声,不时的回荡在耳边。(通感)
一场繁华散尽,满眼都是黑色的悲凉。(移就)
12
13
(一)通感和比喻的区别
4
1、比喻是借助联想,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 通感是感觉的内容同客观刺激的关系的错 综复杂性造成的,它基于人们感情强烈时 感觉的特殊性和真实性,它是感觉自然的 转移,由甲转移到乙,甲和乙之间没有相 似点。
5
2、修辞作用不同。 (1)比喻是甲事物太抽象或太笼统,令人
费解,于是用乙事物去比喻它,使得道理 更清楚明显,收到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 效果。从思维程度上看,它是越比越浅。 (2)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有 一种越说越深,似乎给人玄妙的感觉。
通感
时, 用形象性的语言,使心里感觉转移,从而 启发读者联想的修辞方法。
2
二、通感的作用
1、化抽象为具体。例如:
你多情的目光,仿佛丝绸一般滑过我的脸庞。
2、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启发读者联想, 激发读者感情波澜、得到美的享受。例如:
默听一夜花开。
3
三、学习通感应注意 的问题
6
例如:
漫天飞舞的柳絮,犹如仙女的裙带,随着风缓缓 飘扬。(比喻)
她柔美的发丝像花香一样飘散。(通感)
7
误用
平静的湖面零星地长着几株水草,微风吹 拂,这几株水草犹如美妙的音符随风谱曲。
那思乡的离愁,化作了湖边浅水里静泊的 小舟。
8
(三)通感和移就的区别
9
1、由一种感官感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 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由感官感 知的非常抽象的事物移到某种感官能感知 的事物是移就。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在文学中,修辞是指通过运用语言手段,将一种思想或情感传达给受众的艺术方式。
其中有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叫做通感修辞,这种修辞方式能够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上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修辞效果。
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通感修辞的定义。
首先,通感修辞可以用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
譬如,当我们用一种美妙的旋律伴随着文字来演绎某个场景时,这种旋律不仅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够在听觉上唤起一些与场景相关的情感,例如激动、悲伤或喜悦。
这种方式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加深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如果我们在叙述一个风景时,不仅描述它的外貌特征,同时还告诉读者能够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这种方式会让读者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多种感官的描述,读者能够更好地对这个场景进行想象和感受,这样让人们不再是抽象地理解和理解作品,而是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它。
第三,通感修辞也可以作为一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方式来使用。
通过多样的感官体验,我们可以让文字更丰满、更生动。
例如,“空气里弥漫着橙色的味道”,这种表达方式就将闻的感觉和颜色联系起来,让人感觉语言变得更加立体丰富。
这种丰富的表现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够在语言层面上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
最后,通感修辞也可以作为一种巧妙的表达技巧来使用。
通感修辞的表现方式千变万化,譬如颜色、声音、香气、味道、情感等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
艺术家可以创造自己独特的通感修辞表达方式,从而打破语言的局限性,达到更加丰富的表达效果。
总之,通感修辞是一种多感官体验的修辞方式,通常被用作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生动形象、语言表现力和表达技巧。
通过巧妙运用通感修辞,艺术家能够让作品更加有趣、引人入胜。
在文学中,通感修辞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艺术表演和文化传承等领域。
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创作文章时,利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使读者共同体验情感。
它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技能,可以让作者将文字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真实,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为文章增添光彩。
通感修辞手法是文学写作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作者的文字,而不是单纯的理解,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它的表达效果就是通过丰富的色调、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能够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它们的情感,而不是仅仅传达作者的思想。
首先,色调是通感修辞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来描述情感,表达作者的心情、状态和思想。
例如,当文字中出现“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彩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柔和、冷静、忧郁等情绪。
因此,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利用色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夸张也是通感修辞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作者在写作时,大幅度地放大、夸大或缩小某种情感或思想,以强调文字的表达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容易被作者的文字所深深打动。
再次,反复是通感修辞手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作者在某些情境中反复出现的文字,以表达某种情感,强调作者的文字。
反复可以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文字,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也能让人更有感觉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通感修辞手法是文学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它的作用就是让读者更加近距离地去感受作者的文字,而不仅仅是理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它的表达效果就是通过丰富的色调、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能够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它们的情感,而不是仅仅传达作者的思想。
拟人、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拟人、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一、拟人:给静物以意识、故事和生命力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让整幅光景都开始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破”、“弄”字给景物赋予了主观意识,带着主观的情感,让大自然的景物,突然就有了人的色彩,简单的事物,一下子就变得丰富起来,仿佛山川云彩万物都开始带着自己的心跳,你看着它就不会觉得寂寞,因为你们的心事,相互可以诉说和懂得。
正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此一句,加重了万般心事和缱绻情意。
二、通感和比喻:抽象转具象,增强感知我们形容一个人笑起来很甜,表情很盐,给人感觉像林间山泉,这个时候听你说话的人都有了想象的空间,会调动他所有的想象力去幻想你描述的模样,他能感知到你要传递的感觉。
比如,形容一个男子立若芝兰玉树,笑若朗月入怀,不用着更多的笔墨,你也知道,这是一个帅哥,你甚至能感知到他是哪个类型的帅,带着温度,带着独属于他的气质。
三、动词+抽象词:拓展内涵外延,打开意境“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这跟我们常规的用法完全不一样,正常的我们会说打捞树叶等,一说打捞起月色,突然就觉得无比巧妙,又无比诗意。
还有晕开,一般晕开我们知道是墨在宣纸上晕开,后面基本不接什么词,这里,他接了一个抽象的词——结局,一下子打开了语言的内涵与外延,那种美,只可意会。
这样的句子很多,比如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说赊月色,这是多么辽阔的想象。
又比如“酒杯里倒满了心事,喝下去,醉得不省人事”、“北国的樱花开满整个京都,我想剪一缕花香寄给你,它会在夜色降临时替我陪着你”等等。
语言常常有边界,但是当我们给它很多修辞的手法以后,就可以不断突破这种常规的限制,从而在文字的世界里获得一种新的自由。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1. 通感的句子一、通感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它的存在有它的心理基础。
作家通过描写外界景物来抒发情感,似乎是景物决定了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并非如此,外景的作用是由主观心理限制的。
比如同样是菊花,陶潜见之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豁达而无拘束;黄巢见之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一种豪迈中带有杀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风”,又是一种至死犹香的孤傲。
作者的情感是固定已有的,菊花不过起了一种引发作用。
也许还有别的物象照样能引发这种情感。
因而,人的心理状况是有定的、可领会的,表达方式却是无定的、多样的。
二、从发展过程看通感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很早就意识到通感的存在,从春秋到晚清代代有佳作。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论乐云:“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
”评价《大雅》之乐,就物之曲中有直,是听觉、视觉、触觉相通。
唐李白有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诗人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在他眼里的雪花,已像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
这是视觉通于嗅觉,从而写出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明代《永乐大典》载体东美《西湖亭》诗:“避鸟声如剪,隔岸厅花色欲燃。
”前一句写鸟语之快犹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沟通,无形化为有形。
后句写花色欲燃,是说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这两句诗不过写了鸟声和花色,却使人觉得听之有声音、视之有形色、触之有温度,其形象之具体,因三种感觉两两沟通,联合作用而获得充分的确证,情景的交融又形成令人愉悦的意境。
这几个例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可以说只是沧海一粟。
从这些例子看出,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往往可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它能准确表达,含义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感官的直接或间接描述,使读者产生感觉或情感共鸣。
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带给读者多重感受,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通感修辞手法和它们的表达效果:
1. 视觉通感:通过对景物、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图像的美感或场景的真实感。
例如:“细雨如烟,疏疏的细丝纠缠在窗前的枝叶上,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种描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模糊而美妙的视觉感受。
2. 听觉通感:通过对声音、音效、声音的节奏等听觉元素的描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听觉上的感受。
例如:“夜幕降临,屋外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微风拂过,远处有着微弱的鸟鸣声。
这静谧而安详的听觉体验带给人一种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3. 嗅觉通感:通过对气味、香气等嗅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想象出细腻的气味或特定环境的嗅感。
例如:“雨后的晨间,泥土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清新的香气使人感到一种自然与生命力的气息。
”
4. 味觉通感:通过对食物、饮品等味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咂出味道的滋味。
例如:“饭菜香喷喷地端上桌,那浓郁的香气伴随着香脆的吮指声,仿佛能让人真切地品尝到美食的味道。
”
5. 触觉通感:通过对触感、温度、触摸感等触觉元素的描写,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虚拟的触觉感。
例如:“他轻轻地抚摸着羽毛,细腻而柔软的触感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宽慰。
”
通过运用这些通感修辞手法,作家可以通过文字提供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增强读者的亲身感受,并且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题。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14常用的修辞方法及答题技巧—通感
十四、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
例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常被用于描绘景物、情感和氛围,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本文将探讨通感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 通感的定义与作用通感,顾名思义,是利用感官与感官之间的联系,通过描写一种感觉来表达另一种感觉。
比如,通过描写色彩来表达情感,通过描写声音来表达景物,通过描写味道来表达氛围等等。
通感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通感的运用方式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运用:(1) 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艳丽的红色让人联想到激情和火热的情感,深邃的蓝色则让人感到冷静和沉思。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或景物的氛围。
比如,《红楼梦》中通过描写秋天的红叶,传达出黛玉的忧郁和不安。
(2) 声音与景物的通感声音作为一种有力的感受媒介,常被用来表达景物的特征和氛围。
比如,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用来描写拥挤而热烈的场面,悠扬的琴声可以用来描绘宁静而祥和的景象。
(3) 味道与氛围的通感味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媒介,也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描绘食物的味道,可以让读者产生对气氛或情感的直观感受。
比如,《红与黑》中通过描写美味的晚餐,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上层阶级的渴望。
3. 通感的案例分析现代文学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品中使用通感的案例:(1) 杜甫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夜晚的冷风、凉水和织女星的闪烁,以及暗示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境遇。
通过运用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诗人在读者的心中勾起了一种寂寞和无助的情绪。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我想:我们是被这些大人们骗了的!我们小孩子原来有完美无暇的眼睛……可怜我们是让大人们害了的,就像连茅屋也拉不动的汽车。
通感修辞手法
(钱钟书语)
二、通感的运用: 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充分发挥
想象力,用心把握揣摩特定环境 下特定感觉1. 天仿佛听见了这句话,半空里轰轰隆隆 一声回 答,像天宫的地板上(滚 )着几十面铜鼓。
2. 雷声轰隆隆地响着从天边(滚)来,又轰隆隆 地响着向天边(滚)去。
例3: 那明星的闷声沉钝里含着浑浊,一大半像鼻子里哼出来的, 又腻又粘,又软懒无力,跟鼻子的主产品鼻涕具有同样的 品性。
把 转化为
,形象反映出歌声听起来不舒
服的感觉,幽默嘲讽的意味表露无遗。
通感的艺术效果:
形象生动 化虚为实 表情充分 新鲜奇特
艺术效果的产生:
一、通感的特点: ❖不同感觉之间的沟通、转移;
通感
“通感”定义是什么?
明确: 简单地说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味觉彼此打通互相交织。
→
声音的好听被写为可品尝的味道,从 而增强了表达效果,这里用的就是通感。
例2: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
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不说“饱览秋色”而说“饱尝秋味”用味觉代替视觉, 感情更浓更重,充满亲切感。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修辞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 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 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 点是“感觉的转移”。 例:微风过处,送来一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将听觉移于到嗅觉,更活泼,更形象。写出 了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的特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 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 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 亮的,特别闹。
4\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 点有节奏的击打。
5\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 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 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 的小舟。
修辞手法解析:通感?
修辞手法解析:通感通感整理编辑:诗词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
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说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
钟子期说像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
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像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
再像“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
“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 塘月色》)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 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春》 ) 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紫藤萝瀑 布》)
作用:Biblioteka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 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