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粘附性认同、自恋人格与中国
我所知道的曾奇峰言
我所知道的曾奇峰童慧琦读曾奇峰文集后感我很羡慕一种人,他们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并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如愿以偿,于是他们的生活有了一个核心,他们所想做的和所在做的高度统一。
奇峰就是这样一种人。
他在大学里时就专研弗洛伊德;毕业分配,当上了精神科医生。
二十年前中国的精神卫生领域,跟现时的闹热相比,可以称得上沉寂。
可是对于自愿选择该行当的人,内心里的火在沉寂中燃得更旺。
今日我们所知道的曾奇峰,是中德心理医院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精神分析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上网GOOGLE一下,他的名下有几千条的条目。
然而今日的荣耀与繁华实在是二十多年来孜孜追求顺理成章的收获。
我相信奇峰在他的追求中一定感受着极大的愉悦和满足。
有一次,他来伊妹儿说,“什么时候你到我们医院来,看几个病人玩玩?”我看得心领神会-- 做治疗跟做别的事情一样,因为有乐趣才去做,想去做,才能做得好,愉悦比刻意更重要。
而有时是苦也化成甘甜,因为情愿。
做治疗有了玩乐般的享受,才能津津有味地一直做下去。
我同时还相信,说奇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定并不过份的。
常常听他说在路上,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跟他的朋友加对手施琪嘉一起。
我跟他开玩笑,红军长征不过两万五千里,他如今也如同播种机一样马不停蹄地奔走劳作,在中国大地播着精神分析的种子。
说他读书多则是我的推测,他未曾跟我说过在读些什么书,但我喜欢他的文字,那些深奥的道理,都被化解在纯净平实中,这是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有可能达成的。
我认识奇峰六七年了,觉得他很象他所描述的中国武功中“神情内敛”的高人,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我。
而他在书中赞美各种各样的能力:善良的能力,厚道的能力,深情的能力等,都是他所追求的魅力人格的组份和体现。
奇峰还有着另外两种跟做心理治疗相关的能力。
跟奇峰交往,明知他有很多的朋友,但却依旧觉得他的专注,觉得他给了你全部的关注,从而认定自己的重要。
一个好的治疗师,尽管他/她有着很多的病人,但却能让每一个病人都觉得自己是治疗师的唯一。
我对部分 “曾奇峰”语录的简要解读(一)
我对部分“曾奇峰”语录的简要解读(一)首先声明,虽然读过曾奇峰的书,而且非常喜欢。
但这篇语录不是我亲自从曾奇峰的书上摘得,而是从网络上搜到了材料。
我不能肯定这些句子就是曾奇峰写的,而有些句子可能因为断章取义,我也不是很能理解或者接受。
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解读,这里就选我能够理解的来解读一下,希望大家一起来获得一些启发。
很多人,常常问我,自己的有些行为,自己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希望在这里,你能有一些答案。
我也愿意在这里跟大家探讨。
(因为豆瓣也没有编辑文字的功能,为了区分原文和我的解读,我用破折号引出我的解读。
)1.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
——人的很多问题和困扰,都是在成长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有时候是错误的思维模式,有些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
而成长的环境,家族的教育方式,是促成这些的最大元凶。
如果要彻底的解决问题,得往根儿上捣。
2.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
——逆反几乎是人的天性之一,但为什么有人严重些,有些则很轻微。
这就跟父母或者教养者的教育方式大为相关了。
比个喻,如果像挖渠引流来对待雨季里的河水那样去对待孩子,他的所有合理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和顺通,而不是被压抑和扼制,他不可能成为一个非常逆反的人。
逆反往往是对过度束缚和压制的反抗。
到了后期,甚至变成一种习惯。
3.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的东西。
——现阶段国内的催眠,更多地还是用于深度放松,不要跟影视剧里那些神叨叨的催眠、让被催眠者跟梦游一般不自知而无法控制自己,是不一样的!我只见过一场现场催眠,有点魔术的样子。
但毕竟见得太少,不便多做评论。
4.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是爱恨情仇,如果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这个把精神分析说的太牛逼了,不是我的言论,请注意!但是每一个理论的倡导者都必须抱着无比信仰该理论的心态,才能持久而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并宣扬。
精神分析有时候真的蛮神的。
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剖析
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讲课时间:2007年第一讲青春期的孩子的问题,也是关系问题。
一切心理问题,都不是大脑里出问题,而是关系出了问题。
世界上根本没有心理问题这个词,只有关系问题。
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会导致巨大的冲突与矛盾。
青春期是另外一种“更年期”。
从发展角度来看,是小孩子通过客体关系,完成另外一种整合。
摆脱童年期的自我,这与父母的界限、控制产生了矛盾。
“逆反”这个词,很不可合理。
“逆反”是一种继发性、反应性的,是对父母关系的回应。
“精神分析”打开了对性的禁锢。
改名为“育儿学”是适合、改名为“莫名其妙”也行。
二、病人的情感隔离,同情是一种伤害。
故事:一位女生往水里走自杀,越走越深,结果发现一条水蛇,跑出来,就再不打算自杀。
感悟: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是中德医院的督导全国排在前三名。
督导三、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理解抑郁症内化了一个严重的“超我”。
攻击转向了自身。
跟任何人发生冲突了,肯定了自己不好,导致了别人对自己的指责。
认为自己不好的,一般的会情绪低落。
被强暴后,把罪犯送到监狱,是对外的攻击。
而认为自己不纯洁了,是对内的攻击。
抑郁症,需要把对内的攻击,第二,抑郁症还存在着人际关系边界不清的特点。
《自我边界与抑郁症》他可以这样玩我,别人也一定这样玩他。
这样可以聪明的抽身,来关注他。
一个人被关爱,就会学会关爱别人。
一个人受到惩罚,就会去惩罚别人。
四、精神分析关于“成功”、“失败”精神分析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精神分析是通向潜意识的途径——口误、笔误、失败、疾病。
疾病也是一种失败,健康的失败。
笔误:抑郁——养育个案:被科学家的父母一不小心生了出来,被送给爷爷、奶奶抚养,父母想自己时“爷爷、奶奶”人对失败的渴望并不亚于对成功的渴望,失败往往在背后起作用。
每个人的十个最大的失败一般的都会和人格联想在一起。
成功意味着童年时某种禁忌的满足。
让自己太舒服了,会让一个人有不断的自责与内疚。
成功后需要失败来满足自己的一种更高级的需要。
曾奇峰自我及其防御机制讲义课件
自我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的关系
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
自我心理学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关注个体自我意识和人格特质对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格心理学家通过研 究不同人格特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而自我心理学则更侧重于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然而,两者在研究 方法、理论构建等方面存在交叉,相互借鉴和发展。
自我概念的构成
自我概念包括了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 我体验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共同 构成了个体对自身的认知。
防御机制的作用
理论的意义与贡献
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应对内在冲突和外在 压力的一种手段,通过调节情绪、认知和 行为来维护心理平衡。
该理论对于理解个体心理防御机制的发生 与发展,以及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合理化
个体为自我辩解或解释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以保持 内心的平衡和自尊。
反向形成
个体为了掩盖内心的情感或欲望,表现出相反的 行为或情绪。
投射
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特质归咎于他人,以减轻内 心的焦虑和不安。
防御机制的作用与影响
防御机制的作用
防御机制在个体面对压力、焦虑或冲突时,起到一定的心理保护作用,帮助个体 暂时缓解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防御机制的影响
长期使用防御机制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 、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知偏差等。因此,了解和识别自己的防御机制,对于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4
曾奇峰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曾奇峰自我防御机制的概述
1 2
自我防御机制定义
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心理压力和冲突时 ,为了维护自我形象和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系列 无意识的适应性应对策略。
101种防御机制 曾奇峰
101种防御机制曾奇峰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口欲期:0—3岁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在婴儿看来,把他喂养的很舒服的乳房(母亲)是好的,并且是一切好东西的代表。
此时,他觉得乳房(母亲)是好的,社会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
相反,如果婴儿经常被饿着活着没有得到适时的照顾,那么他会认为乳房(母亲)是坏的,社会是坏的,自己也是坏的。
长大以后,就变成自己是好的,社会是坏的,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很多人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应该知道就是一种投射,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一位男士的父亲经常指责他,而且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无端的恶毒的指责,他想要自杀,心理咨询师告诉他这是想用自杀的方式报复他的父亲。
之后,在他再度想自杀的时候,他想到了咨询师的话,没有自杀。
这位男士形成了咨询师的意象。
内射与内化的对比:内化是指这个人的意象永远活在自己内心。
比如:一位父亲告诉儿子在生活中要坚强,当儿子遇到困难时,他想到了父亲的话,这是形成了父亲的意象,也就是内射。
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告诉自己要坚强,这就是内化,把父亲的教诲内化成自己的信念。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给B,B认同了A给予的投射。
a) 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例:父母反复说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孩子的数学成绩果然不好。
b) 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例:你不高兴,刺激别人跟你一样不高兴。
c) 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出现投射性认同时,咨询师要警觉,可以采用面质技术:你刚才指责我,让我很难受,我想知道你在以前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
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篇文章《投射性认同在夫妻治疗中的运用》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曾奇峰精神分析网络课程学习笔记
曾奇峰精神分析网络课程学习笔记——第1-6讲曾奇峰老师的精神分析网络课程让我深有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的感慨。
很多疑惑突然间变得清晰起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而活着?生命是最美好的馈赠,我以全力以赴回报生命。
让我们一起走进曾奇峰精神分析网络课程,一起走向心灵深处,走进宇宙世界中一片古老而崭新的领域——序你不知道的自己每个人都是半成品。
——所以才有这缤纷的人性世界。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接纳不完美的我。
人是大自然的创造物,是无数先祖的传承。
爱人之所爱,恨人之所恨。
心甘情愿做人。
接受作为人的现状,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
用深度心理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
恨源于爱。
缺什么就需要补什么。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在人的天性之上,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的关系中是如何形成人格以及早年形成的人格在成年后的影响。
两个人的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是另一个人教会的。
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感受他教会了我们什么。
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机制,应对这个冷暖不定的环境。
有效的保护机制让生命得以存活。
精神分析的价值在于:它是一门育儿学,又是一门人格鉴赏学。
精神分析人的本质:力比多,攻击性,自恋,关系——四个轮子驱动。
路断人稀。
站在更大范围内,到底谁是正常的?父母亲是什么人比怎么做更重要。
——科胡特。
人格品质。
抑郁是自我边界不清:我没有办法使用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任何风吹雨打都会直接攻击内心。
爱情定律,想念某一个人的时候变得抑郁肯定是爱了。
抑郁性人格是自恋的典型倾向。
抑郁是攻击性与力比多的压抑。
强迫症,是通过仪式隔离情感。
洗手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象征性的通过洗手洗掉道德性的肮脏。
可是道德的堕落是不可以被洗掉的。
超我是怎么惩罚自己的。
焦虑,原始的焦虑,害怕有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害怕自身破碎;担心得病;担心边界被突破。
幻想妈妈突然不见了。
原始焦虑。
害怕突然死掉;另一种是成熟的焦虑,考试焦虑症,害怕丧失客体。
曾奇峰讲课文稿(1)
精神分析——曾奇峰讲课文稿(I)弗洛依德当年说过这个世界上有3种不可能的职业:第1种是治理国家的统治者,你不管怎么做,都有一部分人会反对你。
有一个阿拉伯谚语说: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遭到50%的人的反对,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第2种不可能的职业是做父母亲,你不管做得多好,都会有毛病。
而且,孩子也会挑剔你。
比如你让孩子练钢琴,你逼得厉害了,孩子肯定说你小时候虐待他;你不逼他,他也肯定把你和其他人比,说你做得不好。
所以说,做父母不可能做得很完美。
第3种是做精神分析师或做心理治疗师,你也不可能做得完美。
但是,从关系的角度看,不是做得太好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有人问“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三者有什么区别?从属性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说法。
我们现在口头上所说的心理医生是用来科普的。
像我们做专业的人,以后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使用“心理医生”这种说法。
只有三种准确的说法: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
其实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极其微小,如果硬要说它们的区别就是心理咨询师做的工作具有很多的引导、指导、劝告和教育的味道。
而心理治疗是非治疗性的,是直接重建一个人的人格的。
它们的区别是前者搞得浅点,后者搞得深点。
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一样也可以做心理治疗,因为这个治疗并不是药物治疗。
你只要心理学的知识学得多,而且经验比较丰富,帮病人搞得深的时候,这就叫心理治疗。
实际上是如果心理咨询师做得足够熟练的话,你说帮别人做心理治疗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就像《走西口》的歌里唱的“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花流。
有句话儿要对你说,走路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
”因为大路上人多些,赚钱的机会也多些。
所谓正宗的心理治疗的大路就是三个:第一个是精神分析,真正的明门正派;还有行为主义;然后是人本主义。
现在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听说过哪个学派是第四思潮。
虽然有好多学派都说自己是第四思潮,像认知治疗。
还有一个叫“超个人心理学”,大家听说过吗?他们说自己搞的是所谓的第四思潮。
曾奇峰讲《自体客体》
曾奇峰讲《⾃体客体》1、⼩孩⼦因为⽗母的情绪反应⽽改变⾃⼰的内在情绪经验。
2、真正起作⽤的,可能不全是那些诠释的内容,⽽是诠释时的⽓氛和治疗师的⽅式。
3、⼈啊,你到底是有罪还是有病?——基尔·凯郭尔4、⾃恋程度⽐较严重的标准——经常有⽐较重的羞耻的和屈辱的感受。
5、有严重的超我缺陷——⼀个完全没有羞耻和屈辱感的⼈,他在⽣活当中可能会做出⾮常糟糕的事情,⽽没有丝毫的⾃责和内疚——⽆情性性格障碍——不可以被⼼理治疗。
6、⾃恋性⼈格障碍特点⼀:在跟他⼈交往的过程中,他是⼈际利⽤的。
他跟他⼈在⼀起不是为了享受⾮功利性的⼈与⼈在⼀起的愉快。
⽽是他跟⼈在⼀起,就会想到怎样利⽤别⼈,来处理⼀点⾃⼰现实⽣活中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会⽤他的热情来掩盖他的功利性需要,但时间⼀长,会被别⼈看透,他难免陷⼊孤独⽆助。
7、⾃恋性⼈格障碍特点⼆:缺乏同情⼼,看别⼈受苦受难,却没有⼀点怜悯之⼼或者悲悯之⼼。
8、⾃恋性⼈格障碍特点三:对他⼈过度的羡慕或者是嫉妒。
——对某⼈羡慕嫉妒恨,本质上还是他在⾃恋。
9、⾃恋性⼈格障碍特点四:对某⼈或者某事,过度理想化的偏见感受——使⾃⼰处在⼀个被别⼈⾼度理想化并且通过跟他⼈的接近,⽽使⾃⼰遗忘⾃⼰因为不完美⽽导致的屈辱感。
(学⽣对曾奇峰的攻击,最终满⾜了⾃已的⾃恋)10、从精神分析⾓度来说,把他⼈理想化,是为了攻击做准备的。
因为他⼈永远也⽆法满⾜⾃恋者内⼼的完美要求。
如果他⼈⽆法满⾜⽽⼜离⾃恋者太近的话,就可能会使之⾃恋受挫。
11、以吃罕见的动植物为荣的⼈,也是在满⾜⾃⼰⾃恋的需求——它很贵,它很稀罕,可以⽤来填补我内⼼的空洞——内在不够外在补。
12、⾃恋性⼈格障碍的病⼈,会将治疗师视为⾃⼰的延伸——他没有办法利⽤别⼈的反馈,来增加⾃⼰对⾃⼰的了解。
(让治疗师承认⾃已的特殊性,但治疗师怎么回答都不会得到病⼈的满意)13、成⼈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婴⼉⾝上观察到,没有什么东西是成⼈独有的。
060703曾奇峰讲自我防御机制
曾奇峰讲自我防御机制(2006年7月2日,广东番禺莲花山)今天我跟大家讲的是精神分析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防御机制。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公认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学派,有三大思潮:第一个是精神分析,第二个是行为主义,第三个人本主义,另外还有一些治疗方法上面非常有独到的地方,但是体系呢,从理论上来说还是刚才我说的三大思潮几个一脉相承下来的。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搞心理治疗这个行业,三个东西是必须要的,第一个是精神分析,它可以帮助你在理解家庭关系和理解人性上达到比较深的地方;第二个呢是行为主义治疗,因为它在解除症状方面的确有独到的地方;第三个是家庭治疗在中国会有非常多的使用,其他的基本上可以不谈。
学习心理治疗的形式,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三大思潮和家庭治疗等这样的形式。
如果套用(林?)的说法,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
大路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学派,另外精神分析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发现的探索自身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
南京有个教了20年心理治疗的教授,他说:曾医生,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是从文革出来的,我听到你用到最,我就觉得有问题.,当然他说的也是对的,我需要把这句话用两点强调一下。
第一条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丝毫不怀疑我们的后代会高于我们的智慧,发明更好的东西,但是到目前为止确实没有比精神分析更好的工具了,比如说对文化的反省,五四后反省了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长时间的内战和内乱?因为我们在反省我们的文化的时候没有一个好的工具,因为好长时间我在看文艺作品的时候,我首先看电影评论的时候我首先看用什么样的工具,如果他使用的是一个很差的工具的话,它能达到的深度可能就是很差的,但是如果用精神分析这样的工具,那么它的深度可能会不一样。
第二个,精神分析不是哲学,不是信仰,不能作为宗教,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说白了它就是一把外科手术刀,或者是一种治疗的药物,它没有形而上的意义。
有很多人喜欢精神分析喜欢到把它当成宗教信仰的程度,这个我觉得稍微过了一点。
曾奇峰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
说到“精神分析”你会想到谁?不用说,一定是弗洛伊德、荣格之类的大师吧。
稍微了解心理学的读者,可能还会想到这一对亲密的伙伴还为着各自所信仰的理论而反目吧!事实上,当今不仅精神分析之间的差别小了,甚至,学派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小了。
正如曾奇峰老师讲的:“我本人使用的一些精神分析技术,被一些超级聪明的同行看成是行为主义的。
”学习心理学的人,不会不知道“曾奇峰”这个名字。
他就像我国心理学行业的超级明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粉丝”加入到心理学这个日渐红火的队伍。
曾奇峰所著《你不知道的自己》已经成为心理学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初级科普。
心理医生这个行业,正成为社会日益追捧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好奇。
资深的心理医生,不用药物,只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进入中产阶级行列。
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
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等情绪在无形中蔓延,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渐凸显,这已经成为困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主要问题。
如何摆脱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的心理问题,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你不知道的自己》里面的文章,就像他们做治疗一样,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个性特点、处事风格等。
《你不知道的自己》是资深治疗师所写的手记、随笔、杂文和小说等。
曾奇峰,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98年)。
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
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在北京举办的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
曾在德国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两年,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心理治疗师协会首任会长。
湖北省劳动厅心理咨询师资格评审专家组成员,曾在多种心理治疗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多次在世界性心理治疗大会上宣读论文,在多种心理学普及读物上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
曾奇峰语录
曾奇峰语录曾奇峰语录1、要求一个人过快改变,无异于对其使用暴力。
快速的改变是虚幻的,甚至会隐藏更大的危险。
2、在婚姻这种极其特殊的关系中,真的可以互相把对方要么制造成天使,要么制造成魔鬼。
3、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4、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的优点和弱点活着,可以不必为自己的优缺点过分地喜悦或者悲伤。
5、规则本来是应该为人类的幸福服务的,但遗憾的是,人类经常会把规则看得比人类自己都重要。
6、如果是妈妈过多的说了算,对孩子来说很危险;如果你不让爸爸参与到孩子教育中,你的孩子会得病。
7、夫妻间的争吵是一种性压抑的表现。
通过把亲密关系,变成对双方都有压力的关系,来惩罚自己的欲望。
8、温和的语言不会激活人的保护本能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他人心中,并产生所希望的影响。
9、有一种说法,说看多了心理类书籍会越陷越深,因为想得越深越细,反而会有更多的毛病。
——深思细想之后,可以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10、富于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外在活动之后的真正的疲乏,可以直接导致健康的体魄,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
11、精神分析是关于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
现在做的事情,是要改变过去事情的结果。
12、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紧密最珍贵的感情,但因其基于血缘的和婚姻的坚固基础,所以有时会使处于其中的人过于有恃无恐而为所欲为,后果就是带给亲人和自己以伤害。
13、在他人犯了错误,并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时候,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难受通过指责犯错的人转嫁出去。
14、如果你碰巧在周围的人帮助下,变成了把学习当成享受的人,那你也许就是最幸福的人。
15、好的父母的条件就是:能够忍受孩子长大所导致的自己被抛弃的感觉。
孩子的长大,意味着离父母越来越远。
16、作为心理医生,目睹了太多的亲情框架内的迫害与被害、施虐与受虐,而最令人难过的是,在这样相互拼杀的关系中的当事人,还误以为他们是在相互爱着。
17、一个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规则的压制越厉害,她的需要越没有得到满足,那她表达激情的程度可能就越强烈。
曾奇峰自我及其防御机制
自我及其防御机制--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曾奇峰对精神分析的简短评论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体系理解人性的基础,也是一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础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德国保险公司付费的心理治疗项目之一(另一个是行为主义治疗)精神分析过时了吗?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Kandel的观点。
(《追寻记忆的痕迹》,坎德尔)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精神分析这个名字有朝一日会消失,所有学派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正的“普通心理学”。
可以将“精神分析”改为“育儿学”或者“人格鉴赏学”。
精神呈现巫术---催眠---精神分析---其他心理治疗学派三句话说精神分析一、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内在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或者她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跟其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
二、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三、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来访者使这些措施变得成熟与坚固。
看一个人,就看他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移情”的正确翻译übertragung 转移Gegen-übertragung 逆转移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ence 移情精神分析与佛教的相同之处为什么做心理治疗需要理论取向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关系,它需要特定的设置,不同的理论取向会有不同的设置在不同的理论取向中,被观察和处理的内容不一样理论如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不可轻言“无招胜有招”症状学诊断的弊端现象学诊断,非病因学诊断,所以不科学静态的诊断贴标签造成医源性的问题造成医患关系的隔离心理动力学诊断动态的诊断关系的诊断: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自我的功能去诊断两个疾病的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中国的精神科医生,都必须补动力性精神病学这一课自我的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 )1、压抑(oppression):*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压抑15岁的男孩,有以下问题:过度肥胖;学习成绩永远倒数第一;只跟女孩玩。
曾奇峰 第四讲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
第四讲: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曾氏语录:1. 安慰一个哭泣的人,不是说“不要哭”,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想哭就哭吧”或“我陪你一起哭”,这就是共情;2. 所谓的童年经历,就是你曾经住过的旅馆和吃过的菜,那些旅馆的服务质量和菜的口味决定了你现在愿意去哪些地方和不愿意去哪些地方;Note:(问:来访者来咨询时,对疾病的产生有个假设,如果用认知疗法,我会认为他的疾病来源于认知扭曲。
如果用人本主义的话,我说我会认为他的自我实现受到阻碍。
精神分析呢?)1.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的疾病来自他的力比多和攻击性投注和投注的方向出现问题;2. 母亲的缺乏和母亲对婴儿的回应不恰当:2.1 投注到替代母亲的物体上--------恋物癖;2.2 投注到自己-------病理性自恋;P.S. 母亲不应成为“第二抚养着”,她本来就是第一位的;隔代抚养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创伤;3. 两个(同一家庭内)成年人之间的冲突会内化成孩子的心理冲突,e.g. 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谁;4. 成年时的首次发病(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童年创伤的延迟性反应,创伤性事件即诱因;5. 双亲会内化为孩子心理中“内在客体”:(我们只要说到人格,就会回到早年和父母亲的关系)5.1 一种为内在的帮助者——支持、赞美、帮助自己的;5.2 一种为内在的迫害者——反对、与自己冲突的;5.3 精分心理治疗——把内在迫害者转化为帮助者;——重构的不是现实中的亲子关系,而是自己与由双亲内化的“内在客体”的关系;5.4 基于移情、客体关系的治疗——以新的客体关系代替旧的——即寻求被“恰当的对待”,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对来访者“恰当的对待”以重构客体关系;6. 退行是一切心理治疗的基础,没有退行就没有精神分析,甚至没有一切心理治疗;治疗师和医师的人本主义关怀和共情,能促使来访者有限退行;7. 从人格理论看病因与治疗:7.1 超我与本我是永远处于冲突的;7.2 心理疾病的产生不是超我与自我的持续冲突,而是自我在调和冲突时的无力;7.3 心理治疗目的——使自我强大到应对超我与本我的夹击和外界的变化;在有限退行状态下借助治疗师的帮助增加自我的功能,自我的不够强大源自早年的发育不良;心理治疗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增加访者的自我功能,让来访者的自我足够强大,能够应对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能够应对外界。
2023年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笔记
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笔记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措施。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种人,而是治疗一种家族链。
4.每一种孩子都是父母天然旳心理治疗师。
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旳问题而非孩子。
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旳东西。
7.精神分析理论旳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减少。
8.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旳学问,研究旳对象是爱恨情仇,假如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9.精神分析可改为与育儿学。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旳互相残杀旳关系。
11.一种人旳现实人际关系是他旳内心世界向外投射旳成果,而他旳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旳时候与其父母亲旳关系中形成旳。
12.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旳经历是六岁前旳强迫性反复。
13.移情就是一种人把他早年与父母亲旳关系转移到与征询师旳关系上来。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经症变为移情神经症进行治疗,而自恋性人格障碍不能移情,因此不能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
15.享有自由旳代价是忍受孤单。
16.永远不分析他人,只说自己旳感觉。
17.越是本能旳越可靠。
18.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旳,女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旳,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旳拒绝。
19.我们对一种人旳态度、见解、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旳。
20.贫穷旳实质是受虐。
21.一种人早年旳时候被不喜欢,就在后来勾引他人不喜欢。
22.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23.移情是过去旳反复,是时间上旳错误。
24.高考焦急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考好,是胆怯成功。
25.胃溃疡是内心有孤单和依赖旳冲突,是“吃不消了”。
26.晕车船是由于控制性过高。
27.哮喘是内心孤单和依赖旳严重冲突。
28.鼻炎是家庭控制太强。
29.乳腺癌是由于与妈妈关系不好,是对妈妈旳报复。
30.在一切疾病旳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31.回避自己旳诸多想法,也许是成病旳原因。
32.精神化体现是从躯体-行动-图象-语言发展。
曾奇峰隐秘的人格第15讲总结(一)
曾奇峰隐秘的人格第15讲总结(一)前言在“曾奇峰隐秘的人格第15讲”中,我们对曾奇峰引人入胜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这篇总结文稿,我们将重点回顾本讲中的重要观点和结论,并对其意义进行思考。
正文曾奇峰的人格特质1.多面化的人格:曾奇峰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人格面貌,让人惊叹他内心的复杂与想象力的丰富。
2.隐藏的个性特点:尽管曾奇峰的人格多样,但他却很擅长隐藏自己的真实个性,对外界只透露少许信息,这使得他更加神秘与引人好奇。
3.深入思考与观察力:曾奇峰对于事物的观察力非常敏锐,深入思考问题。
他常常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作品。
4.独立思考与行动能力:曾奇峰不拘泥于常规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想法与方法,展现出他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5.自由与冒险的精神:曾奇峰追求自由与冒险,勇于尝试新的领域和创造力。
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断突破自我,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
曾奇峰的人格特质的意义1.启发创作者和观众:曾奇峰多面化的人格特质为其他创作者和观众提供了启示。
它们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格可以是复杂的,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2.拓宽思维视野:曾奇峰隐藏的个性特点和他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励我们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不被局限于传统的观念和想法。
它们提醒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3.鼓励勇于冒险:曾奇峰的自由与冒险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鼓舞与动力,让我们更加勇于冒险去创造与尝试。
它们提醒我们,只有敢于冒险,才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和突破。
结尾在曾奇峰隐秘的人格第15讲中,我们对曾奇峰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多面化的个性、隐藏的特点、深入思考与观察力、独立思考与行动能力,以及自由与冒险的精神,都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与鼓舞。
通过了解他的人格特点,我们可以汲取他的经验,以更加开拓的思维和勇于冒险的精神来追求创作与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前言在过去的总结中,我们回顾了“曾奇峰隐秘的人格第15讲”中关于曾奇峰的人格特质的重要观点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心的论述中有两个方面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第一,钱对于自我的作用。借助钱,中国的事物秩序和话语表层发生了重新创建,这必将影响国人的自我;
第二,借助McTaggart的时间认知模式理论,她发现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就是从传统中国,到革命时期的中国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时间认知模式发生了变化,A系列变成了B系列。(流心,2005)
其实,在中国也许在这种客体关系模式中更为特征性的东西是——主体自我的极度压缩或缺乏,而被一个文化赋予的神性自我而代替。
在这方面Otto Kernberg的观点更适合描述中国人的特点,他认为自恋人格的中心问题与认同模糊有关。患者们表面上只爱自己 不爱别人, 但事实上他们爱自己像他们爱别人一样的无能。
儒家要求人们把自己放到“人人关系”(仁)中定位,道家教会人们如何利用这种“人人关系”给自己带来好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孔子教人孝,“父母在,不远游”,老子教人作婴儿,别说游,走都要父母扶;
孔子教人忠,老子阐述制造忠臣的机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无知无欲趴在地上的孩子时最好管理的。
而造成二人关系的文化心理构造机制包括了口欲期的固着,自我的非组织化,母胎化,他制他律等等。
最终造成的情形是,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造成的结果是普通大众的自我极度压缩,而少数人的自我极度扩张。而这些自我压缩的人往往是需要保持对少数自我扩张的人的从身体到心理的依附。(孙隆基,2004a,2004b)
这个问题也许需要几代中国学人的不断探索。并不是本文作者意趣所在。
我更感兴趣的提出的是最近看到的两个非精神科专业人员的描述性研究,它们一方面印证了上述看法,另一方面是其他专业的角度给我们更多启示。
一个是历史学家孙隆基的研究,他谈到中国人的人格基本单位其实不是美国那种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而是“二人关系”。
曾奇峰:粘附性认同、自恋人格与中国文化
第三是我个人的临床观察,大多在第一次会面就关注治疗室器具的人,往往都有无意识中的不安全感,很难建立治疗关系。这种不安全感在治疗中后期面临分离的时候会全面爆发,出现负性治疗反应。他们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人(治疗师)身上,是因为他们无意识中觉得人是危险的。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前面的问题,粘附性认同的他人中心和自恋自我中心是怎么统一起来的?
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一个自恋者的“我”。
自恋者的确爱他们的自我,可是这个自我不是“我”。自恋者爱着“我”,可是这个“我”不是我眼中的我,我的眼中根本没有我,而且,连那个看着我的“我”有没有都还是个问题。他们爱上的是那个“别人眼中的我”。
可惜她没有进一步阐述,而且现代中国究竟是不是B系列为主还值得商榷。
但是有一个是要提出读者们注意的,A系列便是线性时间感,而B系列和粘附性认同是紧密联系的。按她的理论推论出来,某些中国人的认同模式正在向粘附性认同转化?
这和我的观察恰恰相反,我是发觉中国人越来越有自我,特别是年轻一代,虽然患者中粘附性认同者很多。这也许和我们面对的人群不同有关。
孔子老子一联合,中国人想要不用粘附性认同都难。
另外一个研究也是美籍华人作的,名字叫做“流心(Xin Liu)”, 是个人类学家,研究的名字叫做《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
她注意到了现代中国的一个现象,即一个人随着职业的改变,人格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短短几年间一个物理学家变成了商人,随之而来的却是这个人的自我发生了改变,她把这种人格的断裂称为“自我的他性”。
根据查尔斯?库利等人的理论。童俊提出了儒家文化在建构自恋人格障碍中的4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圣贤人格” 的过分崇尚理性导致过分理想化与权威崇拜;
第二,“人人关系”导致“自我客体” 式的人际关系网;
第三,“为已之学”导致缺乏共情的能力;
第四,“修齐治平” 与“人人关系” 导致过分在意外在评价。
这相当于叫中国人的认同模式飞快地跑过粘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自恋认同,进入自我-超我认同,乃至同一性认同阶段,换句话说,重新设计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而且,另外一个问题是,开药容易煎药难,这药的火候不太容易掌握。“建立自我界限”这味药究竟该怎么用?
这里我们终于涉及到了临床工作者最感兴趣的问题:临床上该怎么处理粘附性认同
这种精神的孤独不同于存在主义者的“旷野呼告”,——那一片苍茫之中是有个明确的、孤独的“我”的声音存在——而是在于置身喧闹的城市,“我”想要呼叫,却发觉自己失语,即便偶尔几声呀呀作响,也立即被集体的喧嚣彻底淹没。
科胡特认为“环境必须提供给人必须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要感觉到是个人”。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圣贤人格”,“人人关系”,“为已之学”,“修齐治平”是通过什么机制导致了过分理想化与权威崇拜,导致了“自我客体” 式的人际关系网,导致了缺乏共情的能力,导致了过分在意外在评价?
在原文中在论及家庭的作用时,已经隐约谈到了这一点,——这个机制便是认同。
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诸多认同形式中,究竟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造成了什么样的人格形态?
这是典型的西方立场,中国的人际矩阵中,唯一的解脱之道便是释迦牟尼式的“涅磐寂静”,而不是海德格尔那样地走上个体化的回家的路。
科胡特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客体关系模式是一体化的自我客体关系(self-object), 即患者们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份。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自恋者的心中有一条信念,“(我)要爱那个人人都爱的我。”
这条潜意识的规矩经由投射性认同逐渐演变成了,“人人都要爱我。
换句话说,自恋者爱着的是一个不存在的“我”。所谓假自我。
正如科胡特所言,自恋者是悲剧人物,他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没有属于自己的悲哀。他除了在乎他人、社会的评价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由于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人而成为真正精神上的孤独者。
童俊比鲁迅更能够欣赏传统文化一些,所以在文章中不但没有号召国人推翻传统,反而说,“ 我们不可能将我们的文化抛弃。但是,它正在经历着激烈的认同危机。……这种危机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很大创伤,也可以使人变得更成熟,更深沉,更有自信。诚然,我们的文化正在经历这种认同危机,要达到文化认同还须我们对传统进行自觉的,群体的,同时又是批判的继承和创造。”
接着,富有人文精神的童医生给儒家文化开了个药方,有三味药:
第一,在家庭互动中客观地看待人性,即少点说教多点爱,承认本能不要太理性,
第二建立自我界限;
第三,培养共情能力。
这三味药中第一和第三我都觉得没什么,特别第三味,其实和“仁”在本质上是可以沟通的。
就这第二味药“建立自我界限”让我怀疑童医生是不是救人心切,下药猛了些?
换句话说,自我压缩者必须对自我扩张者保持粘附性认同或者投射性认同,要不然活不下去。
孙隆基的研究最有启示意义的是,他看到了道家文化在人格设计中的作用。
在这方面以前我们看到更多是道家和儒家的冲突和互补,却没有看到它们其实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儒家和道家都讲究“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