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列传第四(高中文言文阅读)
礼不伐丧(公元498年)
礼不伐丧(公元498年)⼗七南北朝-18.5.4.4 礼不伐丧(公元498年)《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亥,皇太⼦⾃京师来朝。
”(⼋⽉⾟亥(初⼆,498年9⽉3⽇),皇太⼦元恪从都城来到悬瓠,朝见⾼祖。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壬⼦,萧宝卷奉朝请邓学拥其齐兴郡内属。
”(壬⼦(初三,498年9⽉4⽇),南齐奉朝请邓学归顺北魏,献出齐兴郡(武帝永明三年(485年),置齐兴郡,属郢州,其地当在西阳、⼷阳⼆郡界。
治所在今湖北省⼗堰市郧县)。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敕勒树者相率反叛。
诏平北将军、江阳王继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
”(敕勒族(⾼车)袁纥树者等部落,相继反叛。
⾼祖任命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为都督北讨诸军事,率军讨伐。
)《魏书卷⼀百三•列传第九⼗⼀》:“后⾼祖召⾼车之众随车驾南讨,⾼车不愿南⾏,遂推表纥树者为主,相率北叛,游践⾦陵,都督宇⽂福追讨,⼤败⽽还。
⼜诏平北将军、江阳王继为都督讨之,继先遣⼈慰劳树者。
树者⼊蠕蠕,寻悔,相率⽽降。
”(后来⾼祖召集⾼车族的部众跟随皇帝⼊侵南齐时,但是⾼车⼈害怕远途劳役,不愿往南边⾛,因此奉袁纥树者为头领,在北边聚合⼀起反叛朝廷,放肆地践踏⼤魏皇室的陵墓,⾼祖派遣都督宇⽂福去讨伐,但是⼤败⽽回。
⾼祖⼜令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为都督率兵征讨(孝⽂帝太和廿⼆年(498年)⼋⽉),江阳王元继⾸先派⼈去慰劳袁纥树者。
袁纥树者投⼊蠕蠕部,不久他表⽰悔改,率部向朝廷投降(⼗⼆⽉甲寅初七,499年1⽉4⽇)。
)《魏书卷四⼗四•列传第三⼗⼆》:“⼆⼗⼆年,车驾南讨,遣福与右卫将军杨播为前军。
⾄邓城,福选兵简将,为攻围之势。
⾼祖望福军法齐整,将⼠闲习,⼤被褒叹。
萧鸾遣其尚书崔慧景、黄门郎萧衍率众⼗万来救。
⾼祖指麾将⼠,敕福领⾼车⽻林五百骑出贼南⾯,夺其桥道,遏绝归路。
贼众⼤恐,六道来战。
福据鞍誓众,⾝先⼠卒,贼不得前,遂⼤奔溃。
赐爵昌黎伯,正武卫,加征虏将军。
高考语文 古典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北史》(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文言文阅读训练(四) 《北史》《金史》《元史》《后汉书》选篇李仕才一、(导学号4213627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孝伯,高平公顺从父弟也。
父曾,少以郑氏《礼》《左氏春秋》教授为业。
郡三辟.功曹,并不就。
道武时,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
并州丁零数为山东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
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度。
从兄顺言之太武,征为中散,谓顺曰“真卿家千里驹也”。
迁秘书奏事中散,转散骑侍郎、光禄大夫,赐爵魏昌子。
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谋谟切秘,时人莫能知。
迁北部尚书。
以频从征伐规略之功,进爵寿光侯。
真君末,宋文帝闻车驾南伐,遣其弟太尉、江夏王义恭率众赴彭城。
太武至彭城。
宋徐州刺史武陵王骏遣人献酒二器、甘蔗百挺,并请骆驼。
帝明旦遣孝伯至小市门,骏亦使其长史张畅对.。
孝伯曰:“主上有诏诏太尉、安北,可暂出门,欲与相见。
今遣赐骆驼及貂裘杂物。
”畅曰:“‘有诏’之言,何得称之于此?”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孝伯风容闲雅,应答如流,畅及左右甚相嗟叹。
帝大喜,进爵宣城公。
孝伯体度恢雅,明达政事,朝野贵贱,咸推重之。
景穆曾启太武,广征俊秀,帝曰:“朕有一孝伯,足理天下,何用多为?假复求访,此人辈亦何可得?”其见贵如此。
或有言事者,孝伯恣其所陈,假有是非,终不抑折;及见帝,言其所长,初不隐人姓名,以为己善。
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
自崔浩诛后,军国谋谟,咸出孝伯。
太武宠眷,有亚于浩,亦以宰辅遇之。
卒之日,远近哀伤焉。
孝伯美名,闻于遐迩,李彪使江南,齐武帝谓曰:“北有李孝伯,于卿远近?”其为远人所知若此。
(节选自《北史·李孝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B.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C.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D.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解析:B [回答问题可以从判断四个选择中不同的停顿点入手,然后使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文言文二轮复习:《北史》专练
2020届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北史》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答案A【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北史之卷四》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卷四》原文道武七王明元六王太武五王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刘后生明元皇帝;贺夫人生清河王绍;大王夫人生阳平王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间王修、长乐王处文二王母氏阙;段夫人生广平王连、京兆王黎;皇子浑及聪母氏并阙,皆早薨,无传。
清河王绍字受洛拔,天兴六年封。
性凶狠险悖,好劫剥行人,斫射犬豕,以为戏乐。
有孕妇,绍剖观其胎。
道武尝怒之,倒悬井中,垂死乃出。
明元常以义方责之,由此不协。
而绍母贺夫人有谴,帝将杀之。
会日暮,未决。
贺氏密告急于绍,绍乃与帐下及宦者数人逾宫犯禁。
帝惊起,求弓刀不及,暴崩。
明日,宫门至日中不开,绍称诏召百寮于西宫端门前北面,绍从门扇间谓曰:“我有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也?”王公以下皆失色,莫有对者。
良久,南平公长孙嵩曰:“臣等不审登遐状。
”唯阴平公元烈哭泣而去。
于是朝野凶凶,人怀异志。
肥如侯贺护举烽于安阳城北,故贺兰部人皆往赴之。
其余旧部,亦率子弟,招集故人,往往相聚。
绍闻人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赐王公以下。
先是,明元在外,闻变乃还,潜于山中,使人夜告北新侯安同,众皆响应。
卫士执送绍,于是赐绍母子死,诛帐下阉官、宫人为内应者十数人。
其先犯乘舆者,群臣于城南都街生脔食之。
绍时年十六。
绍母即献明皇后妹也,美而艳。
道武如贺兰部,见而悦之,告献明后请纳焉。
后曰:“不可。
此过美,不善,且已有夫。
”帝密令人杀其夫而纳之,生绍,终致大逆焉。
阳平王熙,天兴六年封,聪达有雅操。
明元练兵于东部,诏熙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赏赐隆厚。
泰常六年,薨,帝哀恸不已。
长子佗袭爵。
佗性忠厚,武艺无过者。
后改封淮南王,镇武牢,威名甚著。
孝文时,位司徒,赐安车几杖,入朝不趋。
太和十二年,薨。
时孝文有事太庙,始荐,闻之,废祭,舆驾亲临哀恸,礼赗有加,谥曰靖王。
世子吐万早卒。
子僖王显袭祖爵,薨。
子世遵袭。
孝明时,为荆州刺史。
在边境,前代以来,互相抄掠,世遵到州,不听侵扰。
其弟均时在荆州,为朝阳戍主。
有南戍主妻,三月三日游戏沔水侧,均辄遣部曲掠取。
《北史·列传第四十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北史·列传第四十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北史·列传第四十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
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
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
《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北史·列传第四十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弼,字景和,陇西成纪人。
六世祖振,慕容垂黄门郎。
父永,魏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
属魏乱,谓所亲曰:“大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求仕。
”初为别将,从尔朱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封石门县伯。
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
贼成畏之日:“莫当李将军前也。
”及天光赴洛,弼隶侯莫陈悦,征讨屡有克捷。
及悦害贺拔岳,周丈帝自平凉讨悦。
弼谏悦,令解兵谢之。
悦惶惑,计无□出。
弼知悦必败。
周文帝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
是日,弼密通于周文帝,许背悦。
至夜,弼乃勒所部,云悦欲向秦州,命皆装束。
弼妻,悦之姨也,时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皆散走。
弼慰辑之,遂拥以归周文帝。
悦由此败。
周文帝谓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
”大统初,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从平窦泰,斩获居多。
周文帝以所乘骓马及泰所著牟甲赐弼。
又从平弘农。
与齐神武战于沙苑,弼军□敌所乘。
弼将其麾下九十骑横截之,贼分为二,因大破之。
以功进爵赵郡公。
四年,从周文帝东讨洛阳,弼为前驱。
东魏将莫多娄贷文率众至谷城,弼倍道而前进,遣军士鼓噪,曳柴扬尘。
贷文以为大军至,遂走。
弼追斩贷文,传首大军。
翌日,又从周文帝与齐神武战河桥,身被七创,遂为所获,阳陨绝于地。
睨其傍有马,因跃上得免。
历位司空、太保、柱国大将军。
陈书·列传第四文言文阅读理解范文
陈书·列传第四文言文阅读理解范文第一篇:陈书·列传第四文言文阅读理解范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也。
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余里,便骑善游。
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贼,近县苦之。
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侯景之乱,灵洗聚徒据黟、歙以拒景。
景军据有新安,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奔依灵洗,灵洗奉以主盟。
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又遣使间道奉表。
刘神茂自东阳建义拒贼,灵洗攻下新安,与神茂相应。
神茂为景所破,景偏帅吕子荣进攻新安,灵洗退保黟、歙。
及景败,子荣退走,灵洗复据新安。
进军建德,擒贼帅赵桑乾。
仍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助王僧辩镇防。
迁吴兴太守,未行。
绍泰元年,授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助防京口。
随周文育西讨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拘。
明年,与侯安都等逃归。
高祖崩,王琳前军东下,灵洗于南陵破之,虏其兵士,并获青龙十余乘。
侯瑱等败王琳于栅口,灵洗乘胜逐北,据有鲁山。
天嘉四年,周迪重寇临川,以灵洗为都督,自鄱阳别道击之,迪又走山谷间。
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
朝廷深嘉其忠,增其守备,给鼓吹一部,因推心待之,使其子文季领水军助防。
是时周遣其将长胡公拓跋定率步骑二万助皎攻围灵洗,灵洗婴城固守。
及皎退,乃出军蹑定,定不获济江,以其众降。
因进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宽。
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
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
光大二年,卒于州,时年五十五。
(选自《陈书·列传第四》,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县苦之苦,以为苦B.灵洗乘胜逐北北:向北C.周迪重寇临川寇:侵犯D.因进攻周沔州,克之克:战胜,攻破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程灵洗战功的一组是(3分)①刘神茂自东阳建义拒贼,灵洗攻下新安②景偏帅吕子荣进攻新安,灵洗退保黟、歙③增其守备,给鼓吹一部④灵洗于南陵破之,虏其兵士⑤进军建德,擒贼帅赵桑乾⑥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灵洗年少时勇猛有力,闻名远近,擅长步走和骑术,后来当海宁、黟、歙等地出现盗贼之患时为官府重用。
杨侃传北史魏书列传阅读答案翻译
杨侃传北史魏书列传阅读答案翻译杨侃传北史魏书列传阅读答案翻译侃字士业,颇爱琴书,尤好计画。
时播①一门,贵满朝廷,儿侄早通,而侃独不交游,公卿罕有识者。
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年三十一,袭爵华阴伯。
扬州刺史长孙承业请为录事参军。
萧衍②豫州刺史裴邃规相掩袭,密购寿春人李瓜花、袁建等令为内应。
邃已纂勒兵士,虑寿春疑觉,遂谬移檄云:“魏始于马头置戍,如闻复欲修白捺旧城。
若尔,便稍相侵逼。
此亦须营欧阳,设交境之备。
今板卒已集,唯听信还。
”佐寮咸欲以实答之,云无修白捺意。
而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胜,邃集兵传檄,虚构是言,得无有别图也?”稚乃云:“录事可造移报。
”移檄曰:“彼之纂兵,想别有意,何为妄构白捺?勿谓魏无人也。
”邃得移檄,谓已觉,便散兵。
瓜花等以期契不会,便相告发,伏辜者十数家。
邃后竟袭寿春,入罗城而退,遂列营于黎浆、梁城,日夕钞掠。
承业乃奏侃为统军。
后雍州刺史萧宝夤据州反,随业讨之,除侃为承业行台左丞。
军次恆农,侃白承业曰:“今贼守潼关,全据形胜。
须北取蒲坂,飞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华州之围,可不战而解;潼关之贼,必望风溃散。
诸处既平,长安自克。
愚计可录,请为明公前驱。
”承业从之,令其子子彦等领骑与侃于恆农北度,便据石锥壁。
侃乃班告曰:“今且停军于此,以待步卒,兼观人情向背。
若送降名者,各自还村,侯台军举三烽火,各亦应之,以明降款。
其无应烽,即是不降之村,理须殄戮。
”人遂传相告报。
实未降者,亦诈举烽,一宿之间,火光遍数百里内。
围城之寇,不测所以,各自散归。
长安平,侃颇有力焉。
《北史|魏书|列传|杨侃传》注:①播:杨侃父,北朝北魏大臣。
②萧衍:南朝梁武帝。
5.对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尔,便稍侵逼稍:稍微B.今板卒已集,唯听信还信:使者C.今贼守潼关,全据形胜贼:叛军D.侃乃班告曰班:颁布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侃“好计画”的一组是()①侃独不交游,公卿罕有识者②年三十一,袭爵华阴伯③彼之纂兵,想别有意,何为妄构白捺也④稚乃奏侃为统军⑤须北取蒲坂,飞棹西岸,置兵死地⑥其无应烽者,即是不降之村,理须殄戮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侃是杨播的儿子,杨播家有很多人在朝廷做大官,杨侃比较喜爱音乐和读书,亲戚朋友劝他出任官职,于是他担任了长孙稚的录事参军.B.南朝梁的豫州刺史裴邃计划偷袭北朝,采用了里应外合的手法,并通过向魏发送檄文刺探魏是否觉察其意图,他的计谋被杨侃识破。
r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7)《北史》选篇
《北史》选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
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
北史原文及翻译
北史原文及翻译北史原文及翻译《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
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北史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原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
萧鸾遣鲁康祚、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勒甲士三千击之。
时康祚军于淮南,永舍淮北十有余里。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
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祚、公政等果亲率军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祚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康祚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高祖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径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
聪、藻徙为边民,永免官爵而已。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
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英曰:“公伤矣,且还营。
”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治民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
后迁左将军、南衮州刺史。
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年逾八十,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北史博勇列传文言文翻译
北史博勇列传文言文翻译全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国,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高祖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为傅修其耳。
”自东阳禁防危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民。
父母并老,饥寒十数年。
赖其强于人事,勠力佣丐,得以存立。
晚乃被召,兼治礼郎,诣长安,拜文明太后父燕宣王庙,赐爵贝丘男,加伏波将军。
未几,除中书博士,又改为议郎。
转尚书考功郎中,为大司马从事中郎。
寻转都督、任城王澄长史,兼尚书左丞。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建武将军、平南长史。
咸阳王禧虑肃难信,言于高祖。
高祖曰:“已选傅修期为其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
”肃以永宿士,礼之甚厚。
永亦以肃为高祖眷遇,尽心事之,情义至穆。
萧鸾遣将鲁康祚、赵公政众号一万,侵豫州之太仓口。
肃令永勒甲士三千击之。
时康祚等军于淮南,永舍淮北十有余里。
永量吴楚之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
又以贼若夜来,必应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乃密令人以瓠盛火,渡淮南岸,当深处置之。
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亦然之。
”其夜,康祚、公正等果亲率领,来斫永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祚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之火而争渡焉。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擒公政。
康祚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正送京师。
公正,岐州刺史超宗之从兄也。
时裴叔业率王茂先、李定等来侵楚王戍。
永适还州,肃复令大讨之。
永将心腹一人驰诣楚王戍,至即令填塞外堑,夜伏战士一千人于城外。
晓而叔业等至江,于城东列陈,将置长围。
永所伏兵于左道击其后军,破之。
叔业乃令将佐守所列之陈,自率精甲数千救之。
永上门楼,观叔业南行五六里许,更开门奋击,遂摧破之。
叔业进退失据,于是奔走。
左右欲追之,永曰:“弱卒不满三千,彼精甲犹盛,非力屈而败,自堕吾计中耳。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
(1)及.鲁肃过浔阳()(2)即更刮.目相待()(3)肃遂.拜蒙母()(4)唯傅修期耳.()2.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翦①将伐楚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②。
将行,请田宅甚众。
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③。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④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而疑我邪?”(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注】①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②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白鹿原。
③五辈:五次。
《北史王罴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北史王罴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
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
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
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
梁复遣曹义宗围剿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
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
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
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
”屡经战阵,亦不被伤。
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
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
轨遂投城遁走。
文帝闻而壮之。
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
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
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
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
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
罴性俭率,不事边幅。
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
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命左右撤去之。
使者愕然大惭。
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
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客甚愧色。
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
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②讟:恐怖。
③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A.轨遂投城遁走投:投奔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济:渡河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虞:忧患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尚:推崇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高中语文文言文《北史元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
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
丰奇之。
起家为给事中。
时高肇权重,天下人士望尘拜伏。
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贵客。
”不肯为通。
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及见,直往登床,捧手抗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
肇谓众宾曰:“此儿豪气尚尔,况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
澄闻之大怒,杖之数十。
后拜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欧血,身自负土。
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
时领军元叉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谒。
顺拜表而已,曾不诣叉。
叉谓顺曰:“卿何得聊不见我?”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
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
顺谓叉曰:“北镇纷纭,方为国梗,请假都督,为国屏捍。
”叉心疑难,不欲授以兵官,谓顺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
”顺曰:“叔父既杀生由己,自言天历应在我躬,何得复有朝廷?”叉弥忿惮之。
转齐州刺史。
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形于言色。
遂纵酒自娱,不亲政事。
叉解领军,征为给事黄门侍郎。
亲友郊迎,贺其得入。
顺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复出耳。
”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
初,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不果而诛。
及灵太后反政,方得改葬。
顺侍坐西游园,因奏太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亲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见一家十丧,皆为青旒,莫不酸泣。
”叉妻时在太后侧,顺指之曰:“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太后默然不语。
后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
家徒四壁,无物敛,止有书数千卷而已。
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曰文烈。
(节选自《北史》,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十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B.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十/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C.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D.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II.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即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高中文言文翻译与解析之北史列传第四
高中文言文翻译与解析之北史列传第四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
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
”累迁兼尚书右丞。
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
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
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
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
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
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
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
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
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
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
”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
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
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
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
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
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
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
”奏可。
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
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
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
”因持酒归。
周文帝抚手大笑。
后迁太傅。
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北史柳虬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北史柳虬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虬,字仲盘,河东解人也。
虬年十三,便专精好学。
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
遍受《五经》,略通大义,兼涉子史,雅好属文。
孝昌中,扬州刺史李宪举虬秀才,兗州刺史冯俊引虬为府主簿。
樊义为扬州刺史,乃以虬为扬州中从事,加镇远。
非其好也,并弃官还洛阳。
属天下丧乱,乃退耕于阳城,有终焉之志。
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
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
时人为之语曰:“北府裴诹,南府柳虬。
”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
季海常云:“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
”四年入朝,周文帝欲官之,虬辞母老,乞侍医药,周文许焉。
又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
信出镇陇右,因为秦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
虽处元僚,不综府事,唯在信左右谈论而已。
因使见周文,被留为丞相府记室。
追论归朝功,封美阳县男。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曰:“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为鉴诫也。
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
” 事遂施行。
除秘书丞。
旧丞不参史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
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
时人论文体者,有今古之异。
虬又以为时有古今,非文有古今,乃为《文质论》。
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蔬食,未尝改操。
人或讥之。
虬曰:“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恭帝元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赠兗州刺史,谥曰孝。
有文章数十篇,行于世。
选自《北史·柳虬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B.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C.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D.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大学》《周易》《春秋》的合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史·列传第四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
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
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
”累迁
兼尚书右丞。
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
四卷,奏之。
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
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
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
孚至,
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
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
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
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
荣乃舍之。
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
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
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
”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
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
孚上表曰:“昔太和中,
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
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
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
旨敕,并见施用。
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
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
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
今量钟磬之数,各
以十二架为定。
”奏可。
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
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
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
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
”因持酒归。
周文帝抚手大笑。
后迁太傅。
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
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
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
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
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
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
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
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
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
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
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
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分)
(l )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答案解析
1.C
2.D
3.D
4. (1)元孚兄弟各自认错(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
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
(5 分。
“诬已”“引过”“就法”“活”各 1 分)
(2)在这时士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
(5 分。
“搢绅之士”“靡”“咨嗟叹服”各 1 分,句意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