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
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研究
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加。
骨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其术后感染率与治疗难度较高。
本文介绍一例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分析及护理措施。
病例概述:该患者为一58岁男性,因左膝骨盆骨折进行开放性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
术后第六天出现发热、局部皮肤红肿和渗液,经细菌培养检测显示感染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埃希氏菌,两者均为多重耐药菌株。
治疗方案:该患者进行了手术切开引流、贴敷敷料等治疗措施,但感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于术后第20天开始进行抗生素治疗。
同时,患者进行了免疫调节治疗,以增强免疫力。
护理措施:1.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措施,监测患者病情并及时反映给医生。
2.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伤口护理,监测患者的伤口情况和渗液情况。
3.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时进行退热治疗。
4.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支持。
5.患者应静卧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减轻手术创伤。
6.注意环境清洁卫生,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总结: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种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了很大影响。
针对此种病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免疫力,控制感染的发展。
同时,加强环境清洁卫生等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1.胃管护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换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 皮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立即处理。 E.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
Company Logo
治疗经过
入科后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补钾等对症 处理; 于8-16因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 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给予行气管插管术、 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无法自主排痰,给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 痰2/日,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液中查得多重耐药菌; 目前患者症状好转,给予间断脱机。
6.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
I WISH YOU HEALTH!
Company Logo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3.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
D.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空气栓塞。这是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输液时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以免 药液滴尽后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同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取得病人 的合作。 ②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穿刺处出现红、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 ③出血。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敷贴有无出血、局部有无肿胀、疼痛等。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肝素封 管次数较多,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伤。 ④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或封管液 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或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 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⑤静脉炎。静脉炎多为机械性静脉炎,其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 般硬、滚、滑、无弹性。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给予拔管后,局部用微波照射治疗5~7天后症状 消失。 ⑥导管脱落。较为常见。因置管时间长,加上患者出汗后所用的敷料和胶布粘得不稳,容易引起导 管脱落。
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研究
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研究一、引言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医院感染,并且由于其耐药性强,治疗难度大,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骨科手术术后感染是制约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而多重耐药菌感染则使得治疗更加困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的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针对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病例分析及护理研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病例分析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一名65岁男性,因右侧股骨颈骨折入院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第12天出现发热、肿胀、疼痛等症状,术后感染症状明显,并且切口渗出大量脓液。
经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发现感染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2. 感染处理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首先进行了手术创面的局部清创,并对创面进行了脓液的培养和药敏试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查看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免疫功能状况等,以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3. 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停用了对该菌株耐药的抗生素,并改用对该菌株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了感染病原体的消毒灭菌治疗,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并定时更换敷料,以减少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
4. 防治并发症在抗感染治疗的对患者进行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特别是对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进行了重点监测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护理研究1. 创面护理在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中,创面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严格执行创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创面的干燥清洁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污染和细菌滋生,对于创面分泌物的处理要规范且及时,减少细菌对于创面的侵袭。
2. 个人防护在处理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止感染的传播。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首先,医院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来追踪和记录多重耐药菌感染。
这可以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耐药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进行共享。
此外,医院还应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以便了解哪些病房和科室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析时,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医院可以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感染病例的特征。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程、症状和治疗历史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易感因素。
这有助于指导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决策,并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和治疗效果。
其次,医院可以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发展趋势。
通过检查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频率和使用模式,可以了解抗生素在医院中的滥用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
此外,还可以对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扩散方式进行分析,以防止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最后,医院可以对抗生素的使用政策和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通过对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政策和措施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政策和措施对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哪些需要进行改进。
这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监测和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仅仅依靠单一的监测手段是不够的,需要综合运用临床数据分析、抗生素使用分析和感染控制政策评估等方法来全面了解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只有持续地加强监测和分析,才能有效防控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及防控措施
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及防控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康复医学科2年内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病原菌,积极防控。
方法对我科2014、2015年所有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防控措施。
结果 2年内我科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22例,其中尿路感染13例,肺部感染5例,压疮伤面感染4例。
主要多重耐药菌种:大肠埃希菌9例,粪肠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
结论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尿路感染居多,肺部感染、压疮感染其次;多重耐药菌多为肠内细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居多。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病原菌;分析;防控[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42-01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感染这些细菌的危害,轻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造成经济损失,重者可造成暴发流行,人员死亡[1]。
为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科对2014年和2015年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防控措施。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科2014年01月01日--2015年12月31日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分析,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共22例。
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58岁。
其中脊髓损伤患者10例,脑卒中患者12例,有13例曾经在ICU接受过治疗。
详见下表:1.2.方法:对我科2014年01月01日--2015年12月31日感染患者,取相应的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进行登记,年底汇总,分析总结。
2.结果2年内康复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检出多重耐药菌病例22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13例,压疮伤面感染4例。
多重耐药菌种:大肠埃希菌9例,粪肠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其余菌种如下表。
3.结论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病例以尿路感染为主,占59%;肺部感染其次,占23%;压疮伤面感染占18%。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PPT课件
防治策略与建议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管理,提 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规范性。
提高免疫力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应该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诊断结果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 果和流行病学调查,对该病例进行了 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结论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为该患 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菌 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等。
确诊该患者感染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 胞菌,需要及时治疗。
PART 04
治疗过程与效果
患者姓名:张三
01男
03
04
籍贯:江苏南京
职业:退休工人
05
06
住院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 日
病情概述
01
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 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发热和呼吸困难。
02
03
入院后,医生通过痰培养 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并证 实为多重耐药菌株。
患者经过一系列抗菌药 物治疗后,病情未见明 显好转。
医院应该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医护 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总结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测、药敏试验及鉴别 诊断。
转归
患者病情变化、治愈或死亡情 况。
病例概述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感染部位及症状。
ICU多重耐药菌
1. Graziani 1988; 2. Matzke 1986; 3. Albanese 2000; 4. Georges 1997; 5. Lamer 1993; 6. Daschner 1987; 7. Blevins 1984; 8. Wilson 2000; 9. Stahl 1987; 10. Wise 1986; 11. Frank 1997; 12. Lovering 2002; 13. SmPC; 14. Gee 2001; 15. Gendjar 2001.
头孢哌酮舒巴坦3.0q12h联合利奈唑胺600mgq12h
抗菌素调节治疗12天 肺部影像
头孢哌酮舒巴坦3.0q12h联合利奈唑胺600mgq12h
治疗调节?
根据痰培养调节抗生素,继续头孢哌酮舒巴坦 3.0q12h
暂停利奈唑胺治疗
抗菌素调节治疗12天 12.26-1.7 血小板
3 00 2 50 2 00 1 50 1 00
小结
患者老年男性,基础状况差,合并脑梗塞,四 肢肌力差,卧床休息,咳嗽能力差,肺部感染 重复发作
利奈唑胺(斯沃)对阳性球菌特别是院内获得 性多耐药阳性菌有强大的治疗效果
利奈唑胺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讨论
1.肠球菌的发病状况及现在的 治疗状况
2.临床常见的治疗耐药G+球菌 的安全性分析及组织分布状况
同时行气管切开术
抗菌素调节治疗12天 12.26-1.7 体温
38.5
38
37.5
37
36.5
36
35.5
3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 12.31
1.1
1.2
1.3 1.4
1.5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
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
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细菌名称标本名称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大肠埃希菌 2 10 4 2 1 1 肺炎克雷伯 9 5 3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1 6 3 11 鲍氏不动杆菌61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科室 菌种例数院感部位脑外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肺炎骨二 MRSA 1 Ⅰ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东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西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 肝胆 肺炎克雷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RSA 1 Ⅰ类深部切口感染 心胸外科 阴沟肠杆菌 1 Ⅱ类腔隙感染泌外 大肠埃希菌 3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 肾内 肺炎克雷伯 1 肺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皮肤感染 血液肿瘤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败血症 神内西流感嗜血杆菌 1 下呼吸道感染 ICUCR-AB1 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 1 下呼吸道感染 MRSA1 血管相关性感染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1234567MRSA肺炎克雷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CR-AB2014第二季度2014第三季度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2023年4月17日血常规成果回报:白细胞: 5.17*109/L,中性:59.2%。真菌涂片:未找到真菌。4 月17日痰培养成果回报: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 巴坦钠敏感,患者仍有发烧,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抗感染治疗。
后患者连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因为患者脱呼吸机困 难,后予以患者行气管切开术。2023年4月27日仍有连 续性发烧,胸片显示双肺感染较重,痰培养成果为铜 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升级抗生素为亚胺培南 西司他汀钠抗感染。
患者处于哮喘连续状态,失液多,予以补液,监测血糖, 治疗上继续予以氨溴索化痰、奥美3年3月28日患者出现发烧,最高达38.7,血常 规:白细胞:14.92*109/L,中性:96.2%胸片成果:右 下肺感染较前加重。患者目前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2023年4月7日予以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 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8%之间。 查血气:pH:7.475, PCO2:39.8mmHg, PO2:60mmHg, BE:6mmol/L,SPO2:92%。于4月9日再次复查血常规成 果回报:白细胞:9.95*109/L,中性:93.5%,肝肾功 能成果回报:白蛋白:34.8g/L,肾功能未见异常。电 解质成果未见异常。患者痰液由黄色转变为白色痰,
2023年4月14日夜间再次出现高热,体温波动在38 度至38.8度,予以对症治疗及冰毯物理降温,于凌晨 1:00血氧饱和度下降至45%,血压下降至80/50 mmHg, 予以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病情逐渐
平稳。后患者连续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近期痰 培养成果回报为莫拉氏菌,停用卡泊芬净。
入院诊疗: 1、肺部感染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房纤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分析和治疗建议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分析和治疗建议1. 病例背景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使得感染难以治疗,并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
本文档旨在分析一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2. 病例概述患者,男,56岁,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入院。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入院时,患者体温高达38.5℃,咳嗽剧烈,咳黄色黏痰。
3. 检查结果- 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影像学检查:肺部感染表现。
-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4.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为多重耐药菌感染。
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细菌的耐药机制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其失去活性。
2. 细菌改变药物靶点,使抗生素无法与靶点结合,从而失去抗菌作用。
3. 细菌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将抗生素排出细胞外,降低细胞内抗生素浓度。
5. 治疗建议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原则如下:1. 停止使用已知的耐药抗生素,避免进一步加重耐药性。
2.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若药敏试验结果尚未出来,可参考国内外指南,选择可能敏感的抗生素。
3. 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4. 给予患者支持治疗,如补液、营养支持等,提高患者免疫力。
5. 针对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吸入性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6. 注意事项1.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体温、咳嗽、咳痰等症状是否缓解,以及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2. 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防止交叉感染。
7. 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具有挑战性,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并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则更为严重,对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的分析来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53岁,农民。
患者原为健康体检中发现尿路感染,并经验尿培养结果发现感染源为铜绿假单胞菌。
之前的治疗方案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无效。
患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
后来,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感染引起尿路感染,并在尿液中繁殖,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它具有很强的抗药性,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多个耐药基因,互相合作形成耐药基因岛,使菌株具有多重抗药性。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形成生物膜,防止抗生素的进入,从而增加其耐药性。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等,尿频是指每天尿的次数增加,尿急是指尿意突然且难以控制,尿痛是尿液通过泌尿道时感到的刺痛感。
腰痛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肾脏炎症导致的。
治疗方案:对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是相当困难的。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方面,针对该菌株的药敏试验是必需的,确定感染的菌株对哪些抗生素敏感,从而根据药敏结果开展靶向治疗。
根据药敏结果,可以选择强力氟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抗生素,以增加疗效。
手术治疗方面,对于尿路感染,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插管或尿导管置换等手术操作,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我们还应注意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在医院环境中,严格执行洗手、消毒、隔离等措施,减少感染源的传播。
在患者个体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总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大困扰。
多重耐药菌年度总结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年度,我国某三甲医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下是对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一、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根据本年度收集的198份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病例,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革兰氏阴性杆菌总数的25.10%。
其中,MDRO院内获得性感染占30.66%,院外获得性感染占69.33%。
呼吸科MDRO革兰氏阴性菌以院外菌株为主,ICU和神经外科MDRO革兰氏阴性菌则以院内菌株为主。
痰标本培养出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尿液、血液等。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本年度分析发现,老年人合并多系统疾病、有抗菌药物使用史的患者,以及有医院感染史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较高。
此外,MDRO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三、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本年度分析发现,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靶位改变:细菌通过改变抗生素靶位,降低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2. 酶抑制:细菌产生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等,使抗生素失去活性。
3. 药物外排:细菌通过外排泵将抗生素排出细胞外,降低抗生素的浓度。
4. 细胞壁保护: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结构,增加抗生素的穿透性。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本年度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1. 加强监测:定期对医院感染科、呼吸科、ICU等科室进行多重耐药菌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率和耐药谱。
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隔离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防止MDRO的传播。
4.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降低MDRO的传播风险。
五、总结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表明,MDRO感染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
01
02
03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05
总结词
严格把控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详细描述
医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限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详细描述
结论与展望
06
建立了完善的多重耐药菌监测体系
揭示了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验证了抗菌药物使用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监测范围和样本量有限
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监测范围和样本量相对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准确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缺乏纵向研究
该研究仅对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未涉及感染的纵向变化和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开展纵向研究。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分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引言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方法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及建议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01
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之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关联性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分析
04
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等。
收集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
整理和分析收集的病例资料,提取关键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收集病例的临床症状: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症状、并发症等。
年度多重耐药菌总结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
本年度,我国医疗机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防控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对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情况的总结分析。
一、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流行趋势1. 病原菌种类多样化:本年度,我国医疗机构监测到的多重耐药菌种类不断增加,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等。
2. 感染部位广泛:多重耐药菌感染可累及人体各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其中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较为常见。
3. 流行趋势持续: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机构中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MRSA和CRAB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1. 加强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MDRO监测系统,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以掌握MDRO的分布和流行趋势。
2. 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对MDRO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4. 开展科研攻关:加大MDRO防控科研力度,探索新型抗菌药物和防控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三、多重耐药菌的研究进展1. 耐药机制研究:通过对MDRO耐药基因的鉴定和解析,揭示其耐药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2.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分析MDRO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关系,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疫苗研发:针对MDRO疫苗的研发取得一定进展,有望为预防MDRO感染提供新的手段。
四、总结与展望本年度,我国在多重耐药菌防控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应继续加强MDRO监测、防控和科研工作,提高公众对MDRO的认识,共同应对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泌尿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特点分析
泌尿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
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泌尿外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498例出院病人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4例,24例次,感染率0.44%;患者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2岁,60岁以上16人,占66.67%;24例多重耐药菌,均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5例,占62.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酸克雷伯菌2例,摩氏根菌摩氏菌1例次,非脱羧勒克菌阴沟肠杆菌1例,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1例;患者原发疾病中10例为膀胱癌患者,占41.67%,且均破坏人体的正常结构,其中9例患者留置输尿管皮肤造口,1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
结论:泌尿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条件致病菌为主,主要发生在年龄大、病情重、免疫力低下患者身上,要加强医务人员对易感患者的监测,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干预,积极从院内治疗护理拓展到院外延伸服务,从而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关键词】泌尿外科;感染;多重耐药菌;护理【中图分类号】R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163-03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S),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获得性耐药机制的发展迅速,同时加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耐药菌的传播和临床抗感染治疗变得复杂多变,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病原菌和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与护理领域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2]。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找更佳的医疗护理对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
5月14日(入院第7天)
患者神志较前无变化,昨日体温最高达37.9℃,给予物理 降温后体温可下降,仍有咳嗽、咳痰困难。查体:T 37.5℃ P 86次/分 R 20次/分 BP 126/68mmHg 。痰培养+ 药敏结果提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依 据药敏结果,停用头孢孟多,暂选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钠抗感染治疗。
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应对策略 该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是否合理 药学监护要点
铜绿假单胞菌(PA)
n人体正常菌群之一 n在正常人体的皮肤、鼻咽腔、外耳道、肠道等定植
n下列情况易发生感染:
老年 幼龄 体质衰弱 长期使用抗生素
免疫缺陷 肿瘤 烧伤
关于MDR、XDR、PDR MDR:多重耐药,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菌药物中3类或3类 以 上的药物耐药; XDR:广泛耐药,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 黏菌素和替加环素); 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 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pa的耐药机制产生灭活酶内酰胺酶ampcesblmbl等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主动外排系统过渡表达膜通透性下降膜孔蛋白丢失或表达下降拓扑异构酶突变氟喹诺酮类靶位改变16s核糖体rna甲基酶氨基糖苷类其他耐药机制整合子mdr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分析与讨论呼吸道感染临床迄今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区分自呼吸道标本痰咽拭子气管吸引标本保护性毛刷采集的标本及balf等分离到的pa是定植菌还是感染菌免疫功能低下皮肤黏膜屏障发生破坏慢性结构性肺病长期住院尤其是icu长期使用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危险因素定植or感染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炎性标志物临床表现吸入性感染定植or感染
家族史:
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பைடு நூலகம்染性疾病及同类疾病可记述
临床药师会诊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162例分析
临床药师会诊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162例分析赵汉侠【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 MDR)及泛耐药( PDR)细菌感染特点,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患者的会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病例,均经临床药师会诊,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情况,观察临床疗效与细菌清除情况。
结果共检出240株PDR细菌与MDR细菌,PDR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3.33%),MDR细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为主(21.25%);临床药师用药方案总接受率为91.98%,临床有效率为94.20%,细菌清除率为78.26%,与药敏试验结果的用药细菌清除率为66.0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重耐药细菌及泛耐药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而临床药师提供的用药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应重视临床药师的会诊工作。
【总页数】2页(P1377-1378)【作者】赵汉侠【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怀远 2334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临床药师会诊脑卒中并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J], 马好斌2.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细菌感染治疗典型病例观察 [J], 王梦芝3.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细菌感染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J], 刘莉;丁丽君;秦又发;张晓春4.临床药师参与317例细菌感染性病例会诊分析 [J], 李雪芹;李运景;卢荣枝;黎颖然;廖础欣;王桂凤5.临床药师参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会诊164例分析 [J], 王华飞;贾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二)耐药菌感染护理
• 1.做好手卫生,床边隔离,专人护理。 • 2.每班擦拭床边物表和循环风空气消毒。 • 3.连续或定期空气和物表细菌培养监测 • 4.遵医嘱定期痰培养和血液细菌培养 • 5.合理应用抗生素并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 • 6.上报院感科配合院感制度执行。 • 7.监测体温,白细胞等实验室结果 • 8.观察有无感染性休克表现
基本资料
入院诊断:1、感染性发热 2、低钾血症 3、慢性支气管炎 4、高血压II级(高危) 5、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6、颈动脉斑块形成 7、颈椎病 8、骨质疏松症 9、帕金森氏病 10、褥疮
治疗经过
➢ 入科后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补钾等对症 处理;
➢ 于8-16因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 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给予行气管插管术、 呼吸机辅助呼吸;
病例分介
2
治疗方案
3
阳性指征
4
护理问题
5
护 理 措 施…
基本资料
姓名:郑xx 性别:女 年龄:85岁 入院病情:患者老年女性,起病急,因“小便失禁2天,发
热1天”入院,神志淡漠,头部及四肢不自主摆 动。 查体:T 38.5℃ P 98次/分 R 22次/分 BP134/94mmHg 骶尾部皮肤大面积潮红,有两处皮肤破溃,大小分别 为4ˣ6cm、3ˣ4cm,呈鲜红色,未见脓性分泌物,胸 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湿性罗 音。
痰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生长、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大肠埃希菌(氨苄西林),对头孢类 及奎若酮类抗生素耐药,对碳氢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护理问题
• 1气道管理 • 2耐药菌感染护理 • 3.体温过高 • 4.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 5.并发症 观察 • 6.安全管理 • 7.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3.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
A. 妥善固定和密切观察。给予妥善固定,用线将导管缝于皮肤上,定时巡视,注意 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导管有无回血、滑脱,敷贴是否脱落等,如出现相关问题 应及时给予处理。
B.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病室要保持清洁,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应每次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 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预防感染发生。
D.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由于机械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 低,易引起粘膜损伤。因此,应增加营养及给予抗菌药物。
E. 如果尿管意外脱出:应立即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若 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必要时 重新留置尿管。
白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钾
血红蛋白
8-7
13.36mg/L 9.94ˣ109/L 12.03ˣ109/L 2.29mmol/L
9-21
25.20mg/L 8.38ˣ109/L 10.83ˣ109/L
72.0g/L
常规检查
8-8 CT提示:1、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2、双肺下 叶间质 性改变;3、双侧胸膜稍增厚;4、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 化;5、肝内多发囊肿;6、胰腺萎缩变小;7、腹腔结 肠内多发积气;8、T12椎体压缩性;9、L2椎体陈旧性压 缩骨折
C. 正确封管。每次用药后一般要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正压封管,长期输脂肪乳类的 要冲管,不输液时每天也都要封管,并夹管,以防堵塞。
护理措施
(一)气道护理
1 、气管插管固定牢固。 2、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感染等并发症
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按医嘱给予气道湿化、雾化吸
入。 4、保持气囊的正常压力,监测压力。 5、固定气管插管敷料清洁干燥。 6、使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护理。 7、每日监测血气分析,尽早脱机。 8、做好预防VAP的护理。
A. 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尿道损伤:翻身时注意保护勿脱出,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 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出。患者烦躁时可用约束带固定好四肢,预防病人强行拨管,使膨 大的气囊强行拉出,致尿道粘膜撕裂出血。更换集尿袋时,避免用力牵拉导管,观察尿管 是否扭曲、受压、移位或插入过深过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皮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立即处理。 E.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 F. 防止患者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胃管被拉出,必要时
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2.导尿管护理
B. 防止逆行感染:将集尿袋固定在床旁,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 流。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每日2次,以减轻尿道口粘膜损伤和水肿 及预防感染。每周更换集尿袋两次,每月更换导尿管。
C. 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部位的清洁。观察尿量和颜色,若尿色深或混浊,应增加水分摄 入并及时送尿标本检查,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 ml以上,以达到膀胱自净作用;
护理措施
(三)体温过高
1.密切监测体温及白细胞变化。 2.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注意观察冰枕降温部位的皮肤情况,防止冻伤
。 4.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和床单被罩。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1.胃管护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换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
➢ 患者无法自主排痰,给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 痰2/日,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中查得多重耐药菌;
➢ 目前患者症状好转,给予间断脱机。
治疗经过
8-7 患者高热 8- 给予锁骨下静脉置管 8-16 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更换
锁骨下静脉置管 9-6 给予更换气管插管
常规检查
时间 项目 超敏C反应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