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众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色龙效应

•Tanya Chartrand等人(1999)发现,跟实验助手在一起,实验助手不断地擦脸,不断地晃脚,你也会不断地擦脸和晃脚。

•这种自动的行为,不仅可能自己没有意识,而且很可能所有人都觉得很自然或感同身受。

•暗示,从众

•Medalia等人(1958)发现,1954年3月底,西雅图一家报纸报道距北方80英里的一个城市里汽车挡风玻璃被损坏的现象。4月14日,距约65英里的地方又发生了一起挡风玻璃损坏事件。一天后,距离45英里的地方又有人报告挡风玻璃损坏。

•西雅图市长向艾森豪威尔总统发出了求助。

•从众好不好?

•主要内容

•从众

•从众

•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因为真实或者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Kiesler & Kiesler, 1969)。

•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景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谢里夫的似动现象研究

•被试在一间完全黑暗的房间里集中注意4.5米开外的一个光点。光点看上去象是在移动(似动错觉)。要求被

试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第二阶段

•让被试与其他两位都经历过第一阶段的人组成群体,每人都大声说出自己的判断

•对光点移动距离的估计渐渐汇聚成群体标准

(M. Sherif, 1936)•研究结果

•阿希实验

•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

对从众实验的评价

阿希的从众实验确实显示了它的规律性,只要是在阿希的实验情境里,人们必然会产生从众行为,这是由于群体的压力所致。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黎巴嫩、中国香港、巴西、津巴布韦、挪威、加拿大、日本等,都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出了大致相似的结果。因此也可以说,人们在临时拼凑的群体中,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尚且能作为一种压力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即在各个体之间相互熟悉的情境中,当群体中大部分成员发生相同行为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会更大,更会迫使其发生从众行为。•两个实验有何不同?

•似动实验

•缺乏稳定的参照点

•情境模棱两可,参加者无法做出绝对肯定的判断

•线段实验

•社会压力与社会规范

•从众行为

•信息性社会影响

•情境模糊不清

•情况处于危急时刻

•规范性社会影响

•正确答案很明显

•群体压力

•即便群体是明显错误的、正确答案是相当明确的、个体也有强大的保持正确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

有从众行为。

•信息性社会影响

✓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

✓正确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正确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要求被试将罪犯从一群人中辨别出来

•“罪犯”的图片

•“罪犯”不同着装,混同于其他3个人当中

•决定的重要性程度

•低:告知被试这是一次预实验,目的是挑选实验材料

•高:告知被试这是一个真实测试,结果将用于警察局和法庭中鉴别证人的识别能力。被试还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

•任务的难易程度

•低:每张图片可以看很长时间,而且看两遍

•高:每张图片只呈现0.5秒,勉强能看清

•实验结果

•1个被试和3个实验助手(假被试)组成团体

•假被试每次都会抢先大声说出自己的判断,前6次3名假被试回答正确,第7次3个假被试一致错误判断,观察真被试的反应

•在行为很重要而情境又很模糊时,个体容易从众

•当行为很重要而情境很清晰时,个体会冒失去社会认同的风险

•但是仍有16%的人从众!

•团体决策中的信息性社会影响

•冒险策略

•告诉被试,一开始就可以获得3元钱,并且3个人平分。如果3个人的答案同时正确的比例达到80%以上,还能得到3元钱。

•结果:被试的回答中判断的风险性更高,给出更多的“这个单词看到过”的回答。•保守策略

•告诉被试,一开始就可以获得6元钱,并且3个人平分。如果3个人的答案同时不正确的比例达到20%以上,就会输掉3元钱。

•结果:被试回答中采取谨慎策略更多,给出更多“不,这个单词没见过”的回答。•信息性社会影响的实例

•规范性社会影响

•阿希线段判断实验的结果

•正确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影响从众的因素

•情境因素

•团体规模•团体一致性•团体凝聚力

•个体因素

•自我意识

•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

•个体的控制愿望

•情景的力量

•体验活动:

•在一节课的中间起立

•在餐厅里大声唱歌

•穿一套西服打高尔夫球

•要求乘坐公交车的乘客让座

•影响从众的因素

团体规模:

团体规模: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数越多,则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反之,群体规模小,个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则容易产生抵制行为。

群体人数与从众效果

•情境因素:团体规模

•米尔格拉姆的现场研究(1969)

•米尔格拉姆等人让其同伴在一条热闹的街道上仰头看对面楼房第62层的窗户,当1人仰头看时,过路

人停下来看的只有4%;当5人仰头看时,过路人停下来看的上升到16%;当10人仰头看时,上升到22%,当15人仰头看时,则达到了40%。后来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有学者研究了耶路撒冷汽车站的排队现象。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