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3)、火烧圆明园的时间、罪魁祸首?4)、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6)、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开天津为商埠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美国B. 德国C. 沙俄D.日本5.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左图景象变为右图景象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联军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6.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英、法B.英、法、俄C.英、法、美D.英、法、美、俄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8.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指()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9.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两个人手挽着手,心满意足地回到欧洲。
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资料及课本材料的学习,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史实。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养成透过历史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列强侵华罪行的感知,懂得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为民族振兴、国家强大奋发图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设计】1.检测学习目标1。
(1)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按照自学要求,勾画课本、巩固记忆,找出疑难,基本能说出列强侵华罪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等相关知识点。
(2)自学检测实现目标1的学习;当堂训练1.2.3题检测学习目标1。
2.检测学习目标2和3。
(1)学生能结合课本知识及相关材料,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目标2和3的学习;(2)当堂训练2题检测目标2和3。
【教学活动】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罂粟花的图片。
导入语: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那么圆明园如何遭劫,那璀璨的文明又是如何化作残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揭露百年前的那次强盗的兽行。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列强侵华罪行;难点是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小字、图表等思考下列问题,将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惑”处。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起止时间、发动者、帮凶、借口、结果分别是什么?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主要侵华罪行有哪些?(请用精炼语言概括总结)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时间、内容)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哪些不平等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土地?(并在图中指出)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学生结合自学指导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将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在课本上做好笔记,把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标记在学案我的疑惑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性质相同)1、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力。
2、时间:1856年—1860年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俄国既充汉帮凶,又单独作案。
)4、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5、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6、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朝皇帝逃走,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7、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掠夺财宝并火烧圆明园;8、签订条约:1858年,中英法俄《天津条约》;1)外国公使驻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3)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10月,中英法《北京条约》。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共给英国;4)赔款额大增。
9、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0、总理衙门:1861年设立,负责办理对外交涉、通商、海关等事务。
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火烧圆明园(掠夺珍宝,焚烧罪证)2、沙俄——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俄国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一文,不动一兵,比任何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时间1858年1860年1860年1864年十九世纪80年代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定》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中国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国西北部60多万平方公里约40万平方公里44万多平方公里7万多平方公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 授课时间:第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本节课将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及影响展开,结合新人教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分析能力。通过讲解、讨论和互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5.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准备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片段,以及战争过程的动态演示文稿。
1. 案例一:火烧圆明园
让学生分析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案例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让学生了解条约的内容,分析条约对我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七环节: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我国历史发展。
第八环节: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_ 图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案_ 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难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认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也有图片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时间和内容上较为接近,学生可能会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区分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并深入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认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加深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认知。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及借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开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4.《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相关链接1856年,英、美、法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像1854年一样被清政府拒绝。
10月,英国驻华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向广州发动进攻。
1857年7月,英国司令额尔金率舰队到达香港。
10月,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派葛罗率兵侵华。
12月,英法联军侵占广州。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咸丰帝忙派人去议和,双方在1858年6月签订了《天津条约》。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l.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相关链接火烧圆明园,一方面暴露了西方列强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
3.《北京条约》的签订(1)《北京条约》的签订:奕䜣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借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的根源所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历史地图、音像及文字资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分组合作,展开课堂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突破重点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新课导入】投影:圆明园复原图导入:曾经,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
然而,今天当我们前往参观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新授】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教师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学生回答:①割让香港岛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②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③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④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补充:《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列强是否满足于既得利益呢?它们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请学生们依据教材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材料,分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归纳:列强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它们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八年级历史上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课标人教版)2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铭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致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
2、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及其内容。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本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读书。
技能目标通过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列强侵华的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补充。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教师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教师讲述: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10月在美、俄的支持下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多媒体展示课本相关史事:“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学生讨论后回答:“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完整word)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稿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稿(附简案)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上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在美、俄两国的帮助下阴谋发动第二鸦片战争,通过战争和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同时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所以在整个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已有一些历史基础,但很薄弱。
他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
加之这届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堪忧,所以需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他们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节奏宜慢不宜快。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由预习导入新课,通过预习题,初步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及时间、影响等内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自主学习法和图示法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对比法和分组讨论法来学习战争的危害和影响;提纲法进行课堂小结;习题法来巩固和提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侵略本质并没有改变(2)通过揭露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引导,讲解,提问,总结2、学法:预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二、泱泱大国,山河破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三、千年变局,旧梦方醒——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原因及战后之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禁毒海报近年来,我国为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许多缉毒英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历史上清政府曾以条约的方式公开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出示《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部分条款)问:这个条约的签订与那次战祸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看图,进行思考通过当今我国大力开展的禁毒工作和历史上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的强烈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以次导入新课。
一、拒绝修约,战祸又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1、说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欲望,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明白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1.掌握相关史实2.结合教材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了解英法联军的罪行,勿忘国耻。
二、泱泱大国,山河破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1、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北京条约》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分析《北京条约》的危害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之多,它不仅享有英法所得的各项权利,还侵占了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受益者4、指导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灾难,它使带问题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对比提升学生分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内外压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这段历史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3.教学资源: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战争中的关键事件,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内容教材P7~P11,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
2.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重大史实,认识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重点难点重点:列强侵华的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
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多媒体演示:《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
(1)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归纳:英国等国提出“修约”,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以“武力示威”来强迫修改条约,“改善”通商和贸易情况,是西方列强惯用的伎俩,其实质就是侵略。
第三,既然实质是侵略,“亚罗号事件”就只不过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由此得出结论:外国侵略者妄图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观看:《火烧圆明园》片段。
教师(雨果):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2)法国大作家雨果面对两个强盗的暴行为什么会如此愤怒?教师过渡: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2课第二次雅片和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雅片和平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能干,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经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雅片和平爆发的缘由,知道它是雅片和平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成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经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营养析历史景象的能力,并透过景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揭露本钱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雅片和平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先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毫不相关,从而激发先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次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雅片和平是雅片和平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现两幅圆明园对比图片,介绍第一幅是圆明园昌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残迹。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工夫,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雅片和平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欲盖弥彰,又放火焚烧。
如今的圆明园,只需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甚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雅片和平又是怎样回事?今天一同学习第2课第二次雅片和平讲授新课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和平1.缘由课件出示三段材料:中国和洪都拉斯棉纺织量消费对比,马克思分析妨碍对华出口贸易扩大的缘由,1837-1854年英输华货物总值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购买力低下,抵制外来商品,因而使得英国输华货物总值降落,英国提出修约遭到拒绝,以马神父事情,亚罗号事情为借口挑起和平,总结根本缘由,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先生根据提示完成第二次雅片和平第一阶段过程(1856-1858)教师课件展现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并分析条约内容及影响先生根据提示完成第二次雅片和平第二阶段过程(1860.8-1860.10)教师课件展现《泰晤士报》中和雨果描述的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让先生感悟列强的罪行,并回答成绩: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教师总结过渡: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以焚烧紫禁城作为要挟,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及借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开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4.《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相关链接】
1856年,英、美、法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像1854年一样被清政府拒绝。
10月,英国驻华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向广州发动进攻。
1857年7月,英国司令额尔金率舰队到达香港。
10月,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派葛罗率兵侵华。
12月,英法联军侵占广州。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咸丰帝忙派人去议和,双方在1858年6月签订了《天津条约》。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l.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相关链接】
火烧圆明园,一方面暴露了西方列强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
3.《北京条约》的签订
(1)《北京条约》的签订:奕䜣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侵占中国土地数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过程
【相关链接】
明清之际,清军主力入关,东北边防空虚,沙俄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康熙皇帝两次派兵打败沙俄侵略者。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步入近代以来,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使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中国东北和西北边境安全受到威胁。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1)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
2.扩大。
(1)第一,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长、订约国和条约增多。
(2)第二,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例1.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
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
右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识图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B
例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指两者()
A.根本目的相同
B.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结果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分析、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可以从背景、目的、参加国、结果、影响等方面来分析,但最主要的还是从目的方面来分析。
答案:A
例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主要体现在()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领土与主权进一步丧失
D.资源进一步被掠夺
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A、C、D三项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通过对三项的比较分析可知,领土与主权的进一步丧失是最主要的影响。
答案:C
例4.近代史上,中国遭到了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沙俄
C.葡萄牙
D.日本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答案:B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致使大批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四尊十二生肖
兽首最引人关注,这不仅引起国内外的广泛争论,更有收藏家开出天价竞拍这几尊珍品。
2009年2月,中国圆明园的文物铜兔首和铜鼠首被法国佳士得公司均以1400万欧元拍卖。
这两件文物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其中之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海外140多年。
到2012年为止,铜牛首、铜猴首、铜虎首、铜猪首和铜马首已回归中国。
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鼠首和铜兔首。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