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列式计算审题的技巧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式计算审题的技巧

列式计算是介于计算题与应用题之间的一种题型,是计算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的概括,是沟通式题与应用题的桥梁。加强文字题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牢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解答应用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有些文字题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经常造成解题差错。

就拿四年级来说吧,虽然在课本上没有出现这种练习,但是在我备课前做教辅资料的时候出现过这种习题,为了让孩子见见一下题型,所以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把这种类型作为提升题出现,让学生们去探讨。可是由于四年级这学期才刚接触混合运算,再加上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做这类习题时常出现错误,比如,其中有一道练习是:“25加上15与5的商,和是多少?”这道题明明让你求的问题是“和”,列式是:25+15÷5,可是却有一小部分孩子却把问题理解成求“商”了,把算式列成:(25+15)÷5。因此我决定从强化文字题的审题来开始学习,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审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一、“扣”

“扣”就是紧扣关键词。文字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是由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决定的。常用的关键词有“乘”、“被……乘”、“用……去乘”、“除”、“除以”、“被……除”、“用……去除”等等。例如“从40 除以5的商里减去3与2的积,差是多少?”题中的关键词一个是“除以”,一个是“减去”,它们决定着本题的数量关系:“商”减去“积”列式是40÷5-3×2。

二、“缩”

“缩”就是抓主干缩句,即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表示出来,再列式计算。例如:“75与25的和比它们的差多多少?”抓住其主干可缩减为:‘和’比‘差’多多少?这就可先分别算出75与25的和与差,再算“和”比“差”多多少?列式是(75+25)-(75-25)。

三、“分”

“分”就是抓关键分层次。即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清层次,把整道文字题分解为几个小部分,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16与24的和除以96减去88的差,商是多少?”可用“‖”把条件和问题分开,用“│”把条件分为两层次,用“《》”标出数学语言中的关键字词。即:16与24的《和》│《除

以》96减去88的《差》,‖商是多少?这样,通过分层次,不难看出本题要求商,应先求出“和与差”,最后再“和除以差”,这样就很快列出式子为(16+24)÷(96-88)。其实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做,把已知条件和待求的问题分开,然后找出关键词,这样可以把筋里出来,再去分析就比较简单明了。

四、“索”

“索”就是执果索因。如果文字题的问句中,直接指出了最后求的是什么,就可以从问题入手,执“问题”这个“果”去索取解决问题的“因”。例如:“从45 除以5的商里减去2与4的积,差是多少?”从问题出发,抓住“差”是多少分析推理:要求差,就要知道被减数和减数。但被减数与减数均未直接给出,而要通过已知数先分别求出商、积才能得到。引导学生列出:“被减数—减数”后,突出题中“商减去积,差是多少”,顺藤摸瓜,得被减数─减数即:〈商〉─(积)列式:(45÷5)-(2×4)。

列式计算(一)

1、748与116的和是8的多少倍?

2、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

3、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

4、175与49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5、195除以32减去27的差,商是多少?

6、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7、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

8、748与116的和是32的多少倍?

9、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

10、6个752比5172少多少?

11、648除以18的商,乘12,积是多少?

12、900减去86的75倍,再加上590,和是多少?

13、48与72的和乘15,积是多少?

14、1200除以25与10的差,商是多少?

15、60加上96除以16的商,和是多少?

16、100乘245与199的差得多少?

17、148加232的和乘2,积是多少?

18、56加上48乘5的积,和是多少?

19、288除以18乘4的积,商是多少?

20、62乘23加17的和,积是多少

(二)

2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