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ab014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4.png)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一系列器官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出体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
它由唇、牙齿、舌头和腭等组织构成。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并进行初步的消化。
当食物进入口腔时,唾液腺会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如淀粉酶和蛋白酶。
这些酶开始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
二、食管食管是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中的管道。
它是一条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长管。
食管的壁由平滑肌组织构成,它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三、胃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
它位于膈下腔中,是一个类似于袋状的结构。
胃的内壁有许多褶皱和绒毛样的结构,称为胃壁。
胃壁能分泌胃酸、胃酶和黏液。
胃酸有助于杀灭细菌,而胃酶则开始分解蛋白质。
胃壁还分泌黏液,以保护胃自身不受胃酸的腐蚀。
胃通过周期性的收缩运动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半液状的物质,称为胃食糜。
四、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
它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的内壁有无数的绒毛,呈现出类似于指状的结构。
这些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表面积,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还分泌消化酶,包括轻正白氨酸酶、胰蛋白酶和胆汁酸等。
这些酶负责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使其能够被小肠吸收。
五、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等部分。
大肠主要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化为固体粪便。
在大肠内,还生存着大量有益菌群,它们帮助消化和吸收。
六、肛门肛门是消化系统的末端,是大肠中的最后一段。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固体粪便。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消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器官之间的紧密协作。
只有当消化系统正常运行时,我们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保持身体的健康。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db136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9.png)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一、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它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等。
牙齿主要用于咀嚼食物,将食物切碎增加其表面积,便于消化酶的作用。
舌头则帮助将食物推入食管,并参与咀嚼和吞咽的过程。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起到润滑食物、帮助咀嚼和消化淀粉的作用。
二、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它负责将经咀嚼和润湿的食物推送至胃部。
食管壁具有平滑肌的特殊结构,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顺利送入胃中。
食管与胃之间的连接处有一个称为食管括约肌的环形肌肉,它能够防止胃内容物倒流到食管中,保护食管不受到胃酸的损害。
三、胃胃是一个位于膈下腔体内,呈梨形扁圆筒状的器官。
胃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混合、消化和分泌。
它能够储存半消化的食物,通过胃壁的肌肉收缩将食物搅拌混合,形成称为胃内容物的胶状物。
同时,胃壁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起到消化蛋白质和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四、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小肠壁上有许多绒毛,增加其表面积,绒毛上有许多细胞,含有丰富的微绒毛,进一步增加吸收的面积。
小肠壁还分泌肠液,其中含有消化酶,能够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此外,小肠还吸收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营养成分。
五、大肠大肠是小肠之后的一段,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分。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使食物成为固体形态。
此外,大肠中还居住着许多有益的细菌,它们可以帮助合成维生素K和一些B族维生素,同时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六、肝脏和胰腺肝脏和胰腺虽然不直接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但它们的分泌物对消化至关重要。
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能够将脂肪分解成小颗粒,便于消化吸收。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0c4750376baf1ffd4fad2c.png)
皮之下为结缔组织构成的固有膜。 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它使粘膜具有一定的移动性。
肌层:除在咽、食管上段与肛门部
的肌层为横纹肌外,其余部分的肌 层均为平滑肌。平滑肌的排列一般 分为内环行、外纵行肌两层。
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位于
消化管最外层。胃肠的外膜称为浆 膜,其表面系单层扁平上皮(又称 间皮)。
4.胃
胃是消化管 最膨大的部分, 上连食管,下续 十二指肠。
位置:胃大部分 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 区。
形态和分部:胃 可分为上下2口, 大小2弯和前后2 壁,并可分为4部。
5.小肠
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 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⑵形式 游离酸:110~135mmol/L
结合酸:15~ 30mmol/L
总 酸:125~165mmol/L
⑶分泌量 基础排酸量 正常人0~5mmol/h(空腹) 最大排酸量 20~25mmol/h(组胺试验)
⑷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酶适宜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迷走神经兴奋
促胰液(主要是酶)分泌
组织胺 ACh
促胆汁的分泌
促胰岛素分泌
促消化道粘膜生长
胰泌素 促胰液(水和HCO3-)分泌
迷走神经兴奋
(secretin) 促胆汁(水和HCO3-)分泌 盐酸>蛋白质产物>脂肪酸钠
加强CCK的作用
抑胃酸和胃泌素的释放
抑胃的运动
胆囊收缩素 促胆囊收缩排胆汁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297b70369dc5022abea0025.png)
•
•植物 •动物 •人
•太阳能
•(无机物:CO2、H2O及NH3等)
•光合作用 •(潜能)
•(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
•潜能 •自 由 能 去 向
•化 学 能 •渗 透 能 •电 能 •热 能
•机 械 能
•人体能量的获得与去向
•
•能值的测定
此法测定的每g碳水化合物、脂 肪、蛋白质的能量系数分别为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是机体能量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常体温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相对恒定的温度。 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1、*概念(体温)
• 寒冷环境
体核温度:机体深部组织的温度 。(肝温最高)
炎热环境
体表温度:机体表层组织的温度 。
•*体温 :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 碳水化合物 17.15kJ(4.1kcal)
• 脂肪
39.54kJ(9.45kcal)
• 蛋白质
23.64kJ(5.65kcal)
•
•CxHyOz+mO2→xC02+nH20+?ATP
•
第一节:能量代谢
• 1、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 2、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个(P213) • 4、*基础代谢(概念)
(1)口腔的消化
①消化液---唾液及其作用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低渗液,水分占99% 唾液的作用: 唾液分泌的调节:神经反射性调节
②口腔的运动(机械性消化) *口腔2种运动的概念
咀嚼:是由咀嚼肌群按一定顺序收缩完成的反射动 作,受大脑意识控制。
吞咽(包括食管的蠕动):是指食物由口腔经咽、食 管进入胃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 性动作。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59ef1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2.png)
结构: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组成
功能:主要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泌消化酶促进消化
特点: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粘膜的上皮细胞和绒毛顶端的膜形成大量的环状皱襞,扩 大了吸收面积
作用: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 功能: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位置:位于小肠之后,肛门之前 作用: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排泄废物
消化系统通过排泄物将食物 残渣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中的大肠吸收多余 的水分和盐类,形成粪便
粪便经过肠道蠕动,逐渐形 成排泄物并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胃炎:胃黏膜炎症, 可引起胃痛、胃胀 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胃或 十二指肠溃疡,可 引起腹痛、呕血等 症状
肝炎:肝脏炎症, 可引起乏力、黄疸 等症状
肝硬化:肝脏纤维 化,可引起腹水、 门脉高压等症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消 化 系 统 的 结 构 02 消 化 系 统 的 功 能 பைடு நூலகம்3 消 化 系 统 的 疾 病 与 防 治
消化系统的结构
结构:由唇、齿、舌、腭等组成,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 功能:咀嚼食物,将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后续消化 唾液分泌:口腔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感受味道:口腔能够感受食物的味道,通过味觉刺激食欲
和利用。
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便于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中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它通过绒毛和微绒毛来增加吸收面积。
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消化系统能够调节身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3b51122527d3240c8447ef60.png)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 4 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 5 ~6 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也分为 4 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
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
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
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31916ce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b.png)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六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它包括牙齿、舌头、腮腺和口腔黏膜等组织。
牙齿的主要作用是咬碎食物,将大块食物打碎成小块,方便口腔中的唾液混合和分解食物。
舌头则是帮助食物在口腔中移动,将食物推到咽喉。
腮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和碱性物质,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中和食物中的酸性物质。
口腔黏膜则是用于保护口腔组织不受刺激和损伤。
食管食管是一条长约25厘米的管状器官,它连接了口腔和胃。
食管的主要作用是将经过口腔的食物转移到胃内。
食管内部的表层有着光滑的黏膜层,可以预防食物在通过食管时受到刺激和损伤。
胃胃是一种肌肉袋状器官,它位于食管下方,距离胃底20-25厘米,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器官之一。
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胃液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并将分解后的食物逐渐转移到小肠。
胃液中含有酸性物质和酶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胃酸和蛋白酶。
胃酸可以促进蛋白酶的活性,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它是一条长约6米的结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小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的废物转移到大肠中。
小肠内壁有着很多的绒毛和腺体,这些结构可以提高小肠的表面积,同时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效率。
小肠内还有肠壁淋巴组织,这些组织可以帮助抵御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中最后一个组织,它主要作用是将小肠中未被吸收的水分和电解质重新吸收,并将剩余的废物转移到肛门。
大肠内还有大量的肠道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非消化性物质,同时产生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的物质。
肛门肛门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它是用于排泄消化系统中的废物。
肛门拥有肌肉组织,可以控制排泄物的出入,保证排泄的顺畅和卫生。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5ea6f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8.png)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养分,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点,它不仅是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还是消化过程的开始。
口腔内有牙齿、舌头和唾液腺等重要组成部分。
牙齿通过咀嚼和切割食物,使其变得更易于消化。
舌头则负责将食物推送到咽喉,并参与味觉的感知。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顺利地传输到胃中。
食道内有平滑肌层,可以通过蠕动的运动将食物推进到胃中。
这种蠕动运动被称为食道蠕动。
胃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器官之一,它位于腹部左上方。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消化食物。
胃壁含有许多褶皱和腺体,这些腺体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胃酸的酸性环境还可以杀灭细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它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是食物的主要吸收地点。
十二指肠接收胃中的食物和胆汁,空肠和回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小肠壁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状结构,称为肠绒毛,它们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提高了营养吸收的效率。
大肠是消化系统中最后一个主要器官,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被吸收的残余物质转化为粪便。
大肠内还居住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参与食物残渣的分解和发酵,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K和某些氨基酸。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又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消化过程。
例如,口腔的咀嚼和唾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机械和化学分解,为胃的消化做准备。
胃的消化酶和胃酸则为小肠的吸收提供了必要的消化产物。
小肠的吸收过程又依赖于胆汁和胰液的分泌,这些分泌物在肝脏和胰腺中产生。
消化系统的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消化问题,如胃溃疡、胃炎、肠道感染等。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e77998f172ded630a1cb611.png)
肝静脉——出肝的血管。
门V → 小叶间V → 肝血窦 → 中央V → 小叶下V → 肝V →下腔V →肝A →小叶间A
·
18
输胆管道
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管等。 肝外胆道:左和右肝管、肝总管、胆囊与胆总管。左 右肝管由小 叶间胆管逐渐汇合而成,出肝门后两管汇合成肝总管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隔面,其 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肝门右前方有胆囊窝,容纳胆囊。梨形囊状器官,末端变细成胆囊 管,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
·
16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 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 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 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 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
20
肝细胞 →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 肝总管 → 胆囊管→ 胆囊→ 胆囊管→ 胆 总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胰壶腹
·
21
胰是人体中重要的腺体,位于胄的后方,相当 于第1、2腰椎高度,横位于腹后壁,呈长棱状 状,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被十二指肠所 包绕,尾与脾接触。
胰有分泌胰液的腺泡,其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胰 腺全长的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
11
全长1.5m。分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 和肛管5部分。
回肠以回盲口开口 于回肠。回盲口表 面覆以回盲瓣。
结肠呈方框状包围 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和乙状 结肠。
·
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b59f5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7.png)
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1.引言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主要负责摄取、分解和吸收食物,以供给人体能量和营养。
它由多个器官和组织构成,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完成消化过程。
本文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消化过程。
2.消化系统的组成2.1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等。
牙齿用于咀嚼食物,舌头帮助将食物推到口咽部,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则含有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初步消化。
2.2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负责将经过口腔咽喉的食物向胃部推送。
食管壁具有蠕动功能,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顺利送达胃部。
2.3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扩张器官,主要分为胃底、胃体和胃底三个部分。
胃内有强大的消化腺,分泌胃酸和酶等消化液体,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和初步消化。
此外,胃壁还有蠕动运动,将食物搅拌成半流体状,形成称为胃糜的物质。
2.4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起到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作用。
十二指肠接收胃中的食糜,并与胆囊和胰腺分泌的胆汁和胰液混合,进行脂肪和蛋白质等的消化。
空肠和回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运至全身各个组织。
2.5大肠大肠主要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同时储存和排出未被吸收的废物物质。
2.6肝脏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内右上方。
它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合成胆汁、代谢和储存营养物质、解毒和排泄废物等。
2.7胆囊胆囊是一个小袋状器官,位于肝脏下方。
它负责储存和浓缩由肝脏产生的胆汁,当食物进入小肠后,胆囊会将胆汁释放进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2.8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腔内的腺体,分为头、体和尾三个部分。
它分泌胰液,包含多种消化酶,帮助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3.消化系统的功能3.1摄取和咀嚼食物口腔通过牙齿和舌头的作用,帮助咀嚼食物,并将其送入消化道。
消化系统的器官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器官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73116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2.png)
消化系统的器官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协同工作以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下面将依次介绍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点,主要由嘴唇、牙齿、舌头和腭等组成。
嘴唇负责食物的进入和咀嚼时的闭合,牙齿用于咀嚼、切割食物,舌头则负责搅拌食物和推动食物向下咽喉。
此外,口腔内还分泌唾液,其含有酶类物质,如淀粉酶,可以在这个阶段开始分解淀粉。
食管食管是一根管状的结构,连接着咽喉和胃,起到将食物从咽喉输送至胃部的作用。
食管具有肌肉层,这使得食物可以通过蠕动的收缩运动向下传输,即所谓的吞咽反射。
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位于食管下端。
胃的内壁有许多皱褶和腺体,负责分泌胃酸和酶,如胃蛋白酶,以开始蛋白质的消化。
胃还有强烈的收缩运动,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食糜。
胃的分泌物和食糜在胃内继续混合,形成泥状物体。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是肠道的第一段,与胃相连。
它起到将胃中的食糜与胆汁、胰液混合的作用,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在十二指肠中,食糜与胆汁和胰液的混合导致脂肪的消化,同时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在此继续分解。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它的内层有非常多的绒毛状突起,称为肠绒毛,增大了表面积以便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内分泌肠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以进一步分解食物。
此外,小肠还具有蠕动运动,将食物推进至回肠。
大肠大肠是肠道中的最后一段,位于小肠之后,与直肠相连。
大肠主要负责水分的重吸收,将消化残渣转化为粪便,便于排出体外。
此外,大肠内还有大量的细菌,对某些物质进行发酵并产生维生素等有益物质。
肝脏和胆囊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内,右上方。
它的主要功能是分解、代谢和储存营养物质,还可以合成胆汁。
胆汁由肝脏产生后储存在胆囊中,与十二指肠相连,起到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0cdbc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0.png)
暮庙鞘缩懊鸵按饿钟犬贿梧醒汹缆占淡建品寒蛾铰能储干狠翘旭撵皑颧棉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双重N支配:(除口腔、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外)
交感神经支配
1)起源:T1-L2,3 2)支配:内在神经元、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 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4)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
Ca2+内流 K+外流
洱床垄宙溺膝苇奖琶歌怎媒燥铣拖抑唆益诅赢墒何拱峭娶杯砒阑捻很搁埃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Innervation of alimentary tract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1、口腔
刨僵蒋寓禹胶疡秦斯直毋厅礁垣鞠瓦哟鹊物酸棺鬃苇激帖朽了癸衣桐鬼汕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藤念误掇扛抛肄万幕丝瘤茫融哦筒每汕柿玫遣糯冰生绎衅亩蚌侩次腐进源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侧扣郝疡苹粘太傅蒸壳帅谷族脚池律兆浓袜狭蝶疮膜磋笛盗婪烃咙上八吸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脏约有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板(肝细胞索)。肝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眼间有窦状隙和血窦。肝细胞间的管状间隙成毛细胆管。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奥狱谆寇剥纤狮侧财们寻侯眠静地韧桥蚁和践嗜浚斤半琐搅扩溜厂每猿萌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e26536e011ca300a6c3901e.png)
四、 腹膜 自学) (自学)
腹膜腔
第三节 消 化
一、口腔的消化 (一)唾液的组成与特性 性质:无色无味近于中性( 6.6~7.1), ),正常 性质: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 6.6~7.1),正常 1.0~ 1.5L。 成人每日分泌量 1.0~ 1.5L。 成分: 99%, %,其余主要成分 粘蛋白、 成分:水分 99%,其余主要成分 粘蛋白、球蛋 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 白、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少 量无机盐。 量无机盐。 (二)唾液的主要作用 1.湿润和溶解食物 2.清洁和保护口 腔 3.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口腔内附属器官
舌(tongue)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附着于舌骨,游离 tongue)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附着于舌骨, 舌的功能: 舌的功能: 搅拌、 搅拌、 吞咽、 吞咽、 发音、 发音、 味觉。 味觉。 舌尖
舌体
舌根 味蕾taste 味蕾taste bud味觉感受 bud味觉感受
舌的下面
皱襞
胃内表面的特征
( 五 ) 小肠 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 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Duodenum
Ilium
肝动脉→ 肝动脉→小叶间动脉 肝血窦→中央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肝血窦→中央静脉→肝静脉→ 肝门静脉→小叶间静脉 肝门静脉→
4. 肝的功能 (1)分泌胆汁 ) (2)代谢功能 ) (3)防御和解毒 ) (4)造血功能 ) 胚胎期) (胚胎期)
5. 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gallbladder ) 位置--肝门右前方胆囊窝内。 位置--肝门右前方胆囊窝内。 --肝门右前方胆囊窝内 形态: 形态: 梨形、绿色、囊状。 梨形、绿色、囊状。 分三部分: 分三部分: 底、体、颈。 (2)输胆管道 ) 胆总管 胰管 肝胰壶腹括约肌 胆 囊 管 肝总管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01f997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a.png)
废物的排出
废物经过肛门排出
废物通过大肠排出
废物排出过程受到神经和 激素的调节
废物排出的方式有排便和 排尿两种
05
消化系统的疾病和防治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黏膜炎 症,表现为胃痛、 胃酸、胃胀等症 状
消化性溃疡:胃 或十二指肠溃疡, 表现为周期性、 节律性上腹痛
胃癌:起源于胃 黏膜上皮的恶性 肿瘤,表现为上 腹部疼痛、消化 不良等症状
添加 标题
传输过程: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之间通过消化 液和肌肉的协同作用进行传输
添加 标题
消化系统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 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等,供身体细胞利用
食物的消化过程
口腔:咀嚼食物,唾液分泌酶开始消化食物 食道:将食物运输到胃部 胃:胃酸和酶进一步消化食物,形成食糜 小肠:吸收食糜中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功能紊乱, 表现为腹痛、腹 泻、便秘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体检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盲目使用药物或偏方
预防接种: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食物经过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形成粪便排 出体外。
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物等。
吸收的方式:小肠绒毛通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饮作用等方式吸收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和 淋巴循环。
吸收的物质:主要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为身体提 供能量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3ef8c6f1ad51f01dc281f1c2.png)
电生理特性 :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RP): 产生于BER之上,去极化由Ca2+内流引起
肌肉收缩
复极化由K+外流形成。
AP BER RP
RP
BER
AP
肌肉收缩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腺:消化道黏膜内的腺体 消化液量:6~8L/日 消化液成份:水、无机盐、有机物(各种消化酶) 分泌过程:主动过程 主要的消化液: 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 汁、大肠液
胃底、胃体机械刺激
Ⅰ、Ⅱ、Ⅷ Ⅴ、Ⅻ、Ⅸ、Ⅹ Ⅹ 壁内N丛
中
Ⅹ
枢
胃
胃幽门部机械刺激
期 胃幽门部化学刺激
壁内N丛
幽门部
胃 腺
G细胞
12指肠
胃 液
机械 肠 小肠 期 化学
刺激
G细胞
小肠
胃 泌 素
缩胆囊素
I细胞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2.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⑴盐酸:
①胃窦pH1.2~1.5→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
(三)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营养作用 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第二节
一、唾液及其分泌
口腔内消化
腮腺导管 腮腺 咀嚼肌
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 颌下腺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及其分泌
唾液腺 分泌唾液 H2O: 占99% 无机物 有机物 无色、无味、中性液
(pH 6.6-7.1)
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富有伸展性 紧张性 自律性,缓慢而不规则 对化学、温度、机械牵拉刺激较敏感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50~-60mv,主要由K+外流形成,也与生电钠泵 有关。 慢波(slow wave): 在RP的基础上,产生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 节律性电位波动,又称为基本电节律(Basal electrical rhythm.BER),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 控制波。
消化系统功能与结构
![消化系统功能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55622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f.png)
消化系统功能与结构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我们摄入的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为身体提供能量和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废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二、口腔1.结构:口腔呈椭圆形,由上下颌骨及其周围肌肉组成。
内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
2.功能: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点。
牙齿通过咀嚼使食物变得容易咽下,并增加表面积以方便食物被消化酶分解。
舌头帮助调整食物在口腔中的位置,并推送食物向后咽喉;同时也参与说话和品尝。
三、食管1.结构:食管是一条长约25厘米的肌肉管道,连接口腔与胃部。
2.功能:通过恰当地收缩和松弛,食管将食物从口腔推送至胃部。
此过程被称为吞咽。
四、胃1.结构:胃位于膈肌下方,呈扩张的囊状形态。
其壁内有许多皱褶和小梁,以增加它的表面积。
2.功能:胃主要用于存储和混合食物。
同时,它分泌胃酸、消化酶和粘液等物质,协助将食物转变成半液体状态,称为胃液。
胃还具有杀菌的作用,并开始消化部分蛋白质。
五、小肠1.结构: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大致分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
2.功能:小肠是主要吸收营养物质的地方。
在小肠内壁上有微细绒毛状结构称为绒毛,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
同时,小肠分泌消化酶来帮助进一步分解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六、大肠1.结构:大肠位于小肠的延续部分,呈U形。
它主要由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2.功能:大肠起到吸收水分和储存固体废物的作用。
在大肠中,水分被吸收后,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被压缩成固体形式。
大肠还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菌群平衡。
七、胰腺与肝脏1.结构:胰腺位于胃的后面,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器官。
肝脏则位于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
2.功能: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包含多种消化酶来进一步分解食物。
同时,它还可以调节血糖水平。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6cea358f5f61fb6366625.png)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1.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
质 创融商贸
2.为各种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3.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有利于吸收 4.通过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黏
膜免受理化因素的损伤
48
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
创融商贸 以机械消化为主
唾液主要由三对 大唾液腺分泌的混合 液
创融商贸 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粘膜下层有开口于粘膜 表面的肠腺,分泌肠液。胰 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酶,可 分解蛋白质、糖和脂肪。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和吸收。
23
6.大肠
大肠是消化道的末段,分为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盲肠和结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
创融商贸 结肠带
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 有3条,汇集于阑尾根部。
入肝的血管有两套
创融商贸 肝门静脉:肝的功能性血管,主要由来自胃肠
的静脉汇合而成;肝门静脉的血液最后流入肝血窦。 主要功能:将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供
肝细胞代谢和转化
肝固有动脉:肝的营养血管,最后连接至肝
血窦,将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导入肝血窦,营养干细
胞。
39
出肝的血管只有一套,即肝静脉。 肝血窦的血液从肝小叶周边流向中央 静脉,再汇合成小叶下静脉,最后汇集成 肝静脉出肝入下腔静脉
舌下腺
腮腺 导管 腮腺
咀嚼肌 颌下腺 导管 颌下腺
49
唾液的作用
①湿润、溶解食物
创融商贸 ②水解淀粉: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③清洁、保护口腔: 水、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50
第四节 胃内消化
创融商贸
51
一、胃液的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布:横结肠以上是迷走N, 以下是盆N 2)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3)极少数释放肽类物质
4)作用: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
常引起胃肠道运动增强,腺 体分泌增加。
2.内在神经系统及其作用: 机械化学刺激 ↓ 粘膜下N丛:N节C(感受性N元为主)─┐ ↓ │局部反射 肌间 N 丛:N节C(运动性N元为主)─┘ ↓ 肌肉腺体血管 组成: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作用:独立完成局部反射 递质:乙酰胆碱,脑啡肽,血管活性肠肽,生长
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兴奋消化道平滑 肌运动、腺体分泌及内在神经系统,促进 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2、内在神经系统 粘膜下N从 局部反射 肌间神经丛
三、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 副 交 感 神 经 交 感 神 经
副交感神经
(一)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Innervation of alimentary tract
肝细胞 →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
管→ 肝总管 → 胆囊管→ 胆囊→ 胆囊管→ 胆总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胰壶腹
胰是人体中重要的腺体,位于胄的后方,相当 于第1、2腰椎高度,横位于腹后壁,呈长棱状 状,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被十二指肠所 包绕,尾与脾接触。
胰有分泌胰液的腺泡,其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胰 腺全长的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口腔、咽
上消化道: 食管、胃 十二指肠、
消化道
小 空肠、回肠 肠
盲肠、阑尾 下消化道: 大 结肠、直肠 肠 肛管 大消化腺: 大唾液腺、 胰、肝 消化腺 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2
一、消化道
(一)消化道的解剖学构造 1、口腔
上界为腭,下界为口腔 底,两侧壁为颊。
胃肠运动
功能
G 迷走N(Ach) cells 蛋白质 S cells 盐酸 脂肪 蛋白质
腺体分泌消化液 抑制胃肠运动和胃液的分泌
促胰液素
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
泌
胆囊收缩
素 (CCK)
I cells
盐酸
脂肪 蛋白质
胃肠运动
腺体分泌消化液 胆囊收缩
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
Digestion in the oral cavity
(一)肝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其大部位于 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在左季助区。上邻隔,下面左叶邻胃。 方叶下面接触幽门,右叶邻右肾上腺,右肾、十二指肠、结肠右 曲等。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隔面,其 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二)生物电现象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静息电位 慢波电位 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RP): 特点:不稳定 -50 --- -60mv 形成:K+平衡电位和生电性钠泵 兴奋性增高:肌肉牵张、乙酰胆碱和副交感神经兴奋 兴奋性下降:E、NE和交感神经兴奋
2、基本电节律 Basal electric rhythm(慢波Slow wave): 平滑肌能够在RP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 性波动,因其频率较慢而称为慢波电位或基本电节律(BER) 起源:胃肠纵行肌和环形肌之间的间质细胞。 频率:胃3次/分;十二指肠12次/分;回肠末端8-9次/分 波幅:10-15mV 持续时间:数秒至十几秒 形成原理: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有关 生理意义:胃肠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胃肠激素功能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胰岛素分泌。 如:例如抑胃肽促进 B细胞
胃肠
食 物 3. 营养作用:促消化道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促胃 液素。 壁细胞增生
促胃液素
胆囊收缩素 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 脑-肠肽:在脑和消化道双重分布的肽类。
主要激素
促胃液素
分泌
刺激物
Ca2+内流
K+外流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总量为6-8L。
消化液主要由各种调节pH值 稀释食物,使血浆渗透压相等 保护作用
(一)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抑制消化道平滑肌运动、腺体分泌及内 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促进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三、腹膜 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 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 脏腹膜 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 在性腔隙。男性腹膜腔是完全封闭的,女性则借输卵管腹腔口, 经输卵管、子宫、阴道通于体外。
门V → 小叶间V → 肝血窦 → 中央V → 小叶下V → 肝V →下腔V →肝A →小叶间A
输胆管道 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管等。 肝外胆道:左和右肝管、肝总管、胆囊与胆总管。左 右肝管由小 叶间胆管逐渐汇合而成,出肝门后两管汇合成肝总管 。 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降,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汇 合成胆总管 。 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 侧壁与胰管形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 周围有增厚的环形平滑肌包绕,称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 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可控制胆汁与胰液的排出。
双重N支配:(除口腔、食道上端和 肛门外括约肌外)•
1.自主神经系统及其作用
(1)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1)起源:T1-L2,3
2)支配:内在神经元、胃肠 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
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4)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 胃肠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
(2)副交感神经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NE 少量唾液 ← 交感N Β-R ↑
刺激物 → 感受器 → 传入N → 中枢 →支配唾液腺的传出N ↓ ↓ ↓ ↓↑ ↓ 食物气味→口腔粘膜舌部→ⅤⅦⅨⅩ→延髓 → ⅨⅩ ↓↑ ACh↓M-R 下丘脑 唾液分泌 ↓↑ 皮层
唾液分泌的调节仪神经调节为主(又以副交感 成分占优势)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中枢——延髓 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N——分泌大量稀薄的唾液 交感N——分泌少量粘稠的唾液 当副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很快出现舒血管作用, 先后引起导管周围和腺泡周围的微血管血流量 增加,这种快的舒血管作用为乙酰胆碱引起, 此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
第二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 过程。 两种方式: 1.机械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吸收: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 素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一)机械消化 Mechanical digestion
作用:粉碎:粗→细 ─┐ 搅拌:混合消化液 │形变 推进:推送食糜 ─┘
4、胃
胃的形态位置 胃大部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在 腹上区;胃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5、小肠
上接幽门,下与盲肠相接,长5~7M,蟠曲于腹 腔中、下部。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20-25cm。按形态分为上部、降部、 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空肠和回肠:空肠 占近侧2/5,回肠 占远侧3/5 空肠管壁较厚,粘 膜皱襞高尔密, 血供丰富;回肠 的管径较细,管 壁较薄,粘膜皱 襞稀疏,血管较 少。
舌扁桃体
界沟
舌盲孔 叶状乳头 轮廓 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2、咽
咽的形态位置 咽是肌性器官,呈漏斗形,位于脊柱 前面。 咽的分部 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咽的组织结构 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组成。
上与咽相续,下经膈 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 门相接。 三个狭窄处:食管起 始初;左主支气管跨 越食管前方处;通过 膈的食管裂孔处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 外膜4层。 1、粘膜层 口腔、咽、食管、肛 门——复层扁平上皮 (保护功能) 胃肠——单层柱状上皮 (利于消化吸收) 小肠——肠绒毛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小血管、淋巴 管和粘膜下神经。 3、肌层: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基层为骨 骼肌,其余为平滑肌。 4、环膜:纤维膜和浆膜。 纤维膜(薄层结缔组织)——食管、大肠末 端 浆膜(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胃、大部 分小肠与大肠。
一、唾液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
•来源:唾液腺
•性质: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pH 6.6-7.1 •成份:水占99%、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粘蛋白等。
无机物(Na+、K+、HCO3-、CL-等)
腮腺导 管 腮腺 咀嚼肌 颌下腺导 管 颌下腺
舌下 腺
(一)唾液的作用:
①湿润和溶解食物 ②清洁和保护口腔 ③抗菌、免疫作用 ④消化作用,分解淀粉: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⑤排泄作用:碘化钾、 铅和汞
全长1.5m。分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 和肛管5部分。 回肠以回盲口开口 于回肠。回盲口表 面覆以回盲瓣。 结肠呈方框状包围 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和乙状 结肠。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粘膜形成图像官腔 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称直肠横壁。环形肌增 厚,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肛管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长3-4cm。周围有 肛门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排泄。
肝门右前方有胆囊窝,容纳胆囊。梨形囊状器官,末端变细成胆囊 管,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 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 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 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 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