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从_虚静_通向审美自由_庄子哲学的美学意义(精品文档)_共2页
从虚静通向审美自由——庄子哲学的美学意义2009020240 09级中文2班彭莉黑格尔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千百年来,人类从审美体验中获得了无限的自由与喜悦。
自由只是对人而言,也只有人才不断地叩问自由,自由产生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实践活动,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一种关系。
自由与审美有一种内在的必然关系,自由作为哲学范畴,其根本含义是指人通过自己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全面的人生实践而获得的超越和解放,即摆脱一切束缚之后显示出自身存在意义和世界存在意义的一种人的根本性解放的实现方式。
“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度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生在世、实践- 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度的中介环节”。
一、“虚静”释义真正在美学意义上提出“虚静”的是庄子。
庄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美德、绝对的美,他的一切的审美范畴的核心还是最终要把握“道”这一最高理念。
《知北游》中,庄子说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这里“天地之大美”就是“本根”,也就是“道”。
“道”是天地的本体。
“道”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来运行,在此过程中它们“不言”、“不议”、“不说”,总是以静态的特征来展现自己。
圣人也应顺应自然地这一规律,这才能参透万物的道理。
在《人间世》中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了“心斋”这一审美观点。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这里,“气”是对这种空明沉静心灵的形容,所谓“唯道集虚”。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一个空虚明澈的心境才能实现观“道”。
在《大宗师》中,庄子进一步解释了要达到“虚静”所必备的条件,他借南伯子葵和女..的一段对话阐发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过程。
庄子间接地指出达到虚静来观道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即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最终进入到撄宁的境界。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审美“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提要审美“虚静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理论范畴。
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创立于魏晋时代,源于先秦哲学;道、儒两家的“虚静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均有影响,但道家的“虚静说”是其主要哲学基础。
审美“虚静说”的“本体自由”的精神对审美、艺术家人格胸怀的涵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也受到老庄哲学消极面的影响而带有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又受到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由此造就了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
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
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
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营造了中国艺术大厦的特色,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是深远的。
下面试就这一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意义,作一初步考察。
一审美“虚静说”的真正创立期是魏晋时代,而它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母体却是先秦哲学。
但是,审美“虚静说”究竟来源于哪家哲学?理论界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审美“虚静说”源于老庄。
例如黄侃在注释《文心雕龙》的“虚静说”时就把其思想渊源完全归结为老庄哲学[1]。
有的认为文艺创作上讲的“虚静”直接来自《庄子》中体现虚静说积极方面比较突出的技艺故事[2]。
有的则认为,审美“虚静说”并非出自老庄哲学而源于荀子的“虚一而静”说[3]。
此外,还有人认为,道家、儒家和法家对审美“虚静说”都有直接影响[4]。
上述几种看法各有一定道理。
笔者认为,探求审美“虚静说”的理论渊源,不仅要弄清这一概念的来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作为审美形态的“虚静说”和作为哲学形态的“虚静说”内在的精神联系。
在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先秦时代,道、儒、法诸家都提出或接触了“虚静”问题。
最早提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摘要:古代文学的“虚静”理论发源于老庄哲学,以“物我两忘”为本,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保持虚静的状态,观照宇宙万物的本源,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
艺术创作需要以“虚静”的心态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
“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虚静文学创作构思“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虚静”并不是道家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则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第十六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而在《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里,可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其将虚、静内外两分,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的功夫在老子《道德经》中多采取“以无观有”和“去欲”的方式而进行,且老子多言虚无之用——因为虚,故能容纳、涵盖万物。
宋人苏轼所言“空故能纳了”概括得颇为精当。
所谓“以无观有”,乃是以“空无”之心而呈现“妙有”之用:如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虚静——庄子审美的核心
丰 富 审 美情 趣
。
如 白居 易 的
画 竹歌 ” 中谈 到 由视觉 转 为 听 觉
。
:
举天 忽
,
低 头 静 听 疑是 风
。
”
三 是 在 虚 静中 净化人 的 心 灵
》
,
张 彦远说
”
。
:
“
妙 画通神
“
变化
犹人 之 登 仙 也
,
”
(
《
历 代 名画 记
:
卷 五 ) 虚 静 的观点 在西 方美学 理 论 中 也 屡 见 不
。
在人 们 日常 生 活 和 文 化 现 象 中
。
’
在 生 理或 心 理 上 确 实 都
其四
虚静 在 审 美 心 理 上 反 映 更为 突出
,
关 于 虚静 的 审美心 理 在中国孺
释 道
。
的典籍 中 多 有 论 说
, ,
而 道 家 美 学 思 想尤 万奖拍界 并操 深影铜着 历 代审 美 情趣 和 艺 术创 , {卜 一
他 认 为人 的 性 格
,
心 理 可 分 为两 大类 型 活 动取 决 于 客 观事 物
即外倾 型和 内倾型
:
外 倾 的特 点是 主 体 屈 服 于 客 观 对 象
, , ,
、
主 体的 心 理 主 体高 于 客
,
;
内倾 的特点是 把 自我 和 主 观 心 理 活动 置 于 客 观对象 之 上
,
体
。
因 此 内倾 型 的人往 往 显 得 冷 漠
弃
“
。
”
(
作 为 意 志 和 表象 的 世界 普照
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
I~II _,十 z t R5ff I I _RESEFIRLZH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浙江理工大学/戴园园摘要:“虚静”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最早可追溯至老庄的“虚静”理论。
庄子的 “虚静”观,可以说是开创了使“虚静”具有美学色彩的先例。
《庄子》中涉及的与“虚静”有关的寓意,成 为了哲学上的“虚静”与艺术美学连接起来的津梁。
笔者欲结合庄书中的寓言,从审美注意(“凝神”)、 审美体验(“物化”)、“审美风格”(“以天合天”)三个方面入手,对庄子“虚静”说的美学特质进行探析。
关键词:庄子虚静 审美 寓言笔者欲以“解衣般礴”为范例,辅以同类型寓言来解读庄子为 何强调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要使心境的处于空明澄澈境地,以达于“凝神”的审美状态;再者,以“庄周梦蝶”为典型,援引同类型寓言来剖释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需要摒弃一切束缚身心的物质性、机械性的东西,而达到物我两忘、主客 合一的境界;最后,以"梓庆削木为鐻"为典范,协以同类型寓言来探究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以主体之自然本性与物象性态自然契合归一,以便创造出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并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以天合天”的艺术作品。
一、“解衣般礴”:“凝神”(审美注意)"凝神”的观点,是庄子“虚静”说的突出特征,它与超越功利欲望,并专注于客体特征的审美注意的概念是直接相通的。
庄子对于“凝神”的最为生动的描述是“解衣般礴”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 —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贏。
君日:"可矣,是真画者也。
”譹(《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召集众画工作画,众画工"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此描写了众画工受礼俗、功名束缚的情景。
唯独有一位后来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心意闲澹,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也不受繁扰政策困厄,回到自己住所,“解衣般礴,贏”。
从“虚静”通向审美自由——庄子哲学的美学意义
是 指 人 通过 自己 以物 质 生产 为基 础 、 包括 圣 人也 应顺 应 自然地 这 一 规 律 ,这 才 能参 进入 到 撄 宁 的境 界 。 樱 宁 就 是在 扰 乱 审 美活 动 在 内 的全 面 的人 生 实践 而获 得 的 透 万 物 的道 理 。 中保持 安 宁 。扰 乱就 是 人 被 外物 所 役 ,不 超越 和 解 放 ,即摆 脱 一切 束 缚 之后 显 示 出 在 ( 间世 》 中庄 子借 孔 子 之 口说 出 < 人 自由 的状 态 ,这 要求 在 外 物 的干 扰 下能 摆 自身存 在 意 义和 世 界 存在 意 义 的一 种 人 的 了 “ 斋 ”这 一 审 美 观点 。 “ 一 志 ,无 脱 束缚 ,仍 保 持 内心 宁静 的境 界 ,这 见 出 心 若 根 本 性 解放 的实 现 方 式 。 “ 自由是从 美学 听之 以 耳 而 听之 以心 .无 听之 以 心 而 听之 了庄子 最 高 的 审美体 验 心 态 。撄 宁 之状 态 的 哲学 基 础 向美 学 的 内在 问题过 度 的 中介 以气 。 … …气 也 者 ,虚 而待 物 者 也 。 唯道 也 就是 虚静高 度 自由澄 澈 之境地 。 概 念 ,也 是 从 人 生 在 世 、实 践 - 在 向 审 集 虚。 虚 者 ,心 斋也 。… … 瞻彼 阕者 ,虚 存 总之, “ 虚静 作 为一 种 文 艺 创作 或 美现 象 、审美 活动 过度 的 中介 环节 1 1 室生 白 , 2 吉祥 止止 。 且不 止 , 夫 是之 谓坐 驰 。 是 审美 体 验 的一 种 方 式 ,都 是要 求 主体 摆
、
“ 虚静”释义
亦虚亦实之间——试论意境的美学品质的理论形成、思想渊源及价值体现
性 。然 而 , 大抵 优秀 的作 品 , 有着 情 与景 有 机 结合 的特 点 , 此 , 景交 融 只能 说 是优 秀 艺 都 因 情
术形 象 的普遍 特征 , 不是 意境 最核 心 的品质 。意 境 的特 出之处 还 在 于它 包容 着 虚实 相生 这 还
发 到 创 造 性 想 象 的飞 跃 , 导 人 们 对 规 律 的 认 识 与 掌 握 。 引
关 键 词 : 境 ; 实 相 生 ; 化 形 成 ; 想 根源 ; 值 意 虚 演 思 价
中图 分 类 号 : 1 J O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2 4 2 0 ) 1 O O 一 O 10 —8 2 (0 6 O 一 14 6
一
、
意 境 虚 实相 生 品 质 的 美学 思 想 演化 脉 络
中国古典 美学 的发展 脉 络 , 《 经 》 代 的 尚实 , 楚 辞 》 从 诗 时 《 时代 的 主情 , 展 到 魏晋 南 北 发 朝 , 添加 了推崇神 意 而忘言形 一 路 。从 美学 的立 场看 , 是 一个 巨大 的变化 , 现 着美学 内 更 这 体 容 的不断丰 富 。魏 晋六朝 诗 画理 论 中屡 屡 出现 的气 、 韵 、 气 神韵 、 格 诸种 , 有溢 于 言 表 之 风 都
维普资讯
第 l期
洪 申我 : 虚亦实 之 间 亦
l5 O
字实 体 的虚泛 化 的精神 面 貌 、 神气 度 , 是一 个很 大胆 的论 断 。曹丕 之 后 , 精 这 谈论 文 “ ” 气 之类 的论 述就 逐渐 多 了起来 。刘勰《 文心 雕龙 ・隐秀 》 :情 在 词外 日隐 , 溢 目前 日秀 ” 把 抒 写 日 “ 状 , 词外 之情 归纳 为 一种 文学 风格 , 了它一 席之 地 , 给 要求 这一 路 数 的作 品 要含 蓄 , 蕴 涵 。钟 嵘 有 的《 品》 诗 则从 另 一个 角度 论 述道 : 文 已尽 而 意 有余 , “ 兴也 ” 则 是从 赋 比兴 手 法 的 重 新 解 释 , , 认 为艺术 手法 得 当 , 可收 到“ 味之 者无极 ” 功效 。这 里 的意 、 , 的 味 已经 是 相 对 于审 美 客 体相 当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论文关键词:虚静无己游心大明文学创作论文摘要: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庄首倡“虚静〞。
这一学说对中国文学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哲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结合的理论学说一一虚静说,其形成之后便浓缩并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构造中,后经历代文人稚士的生发、阐释、改造、与完善,形成了对中国哲学思想、艺术创作、美学意识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理论观念。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虚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心里概念和人们所追求的考虑潜想的至境。
我们应该认真梳理老庄有关“虚静〞的观点及阐述,剥离其中的虚无、迷离的消极意识,进而去研究虚思想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探究艺术创中构思阶段的独特规律。
“虚静〞思想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概念,庄子和老子都有相当多的阐述。
首先是老子对“虚静〞和到达这种境界途径的讲解。
老子为排除外物与杂念的干扰,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
“致虚极〞,强调了惟虚方能包容万物,使万物自由运行其中。
惟虚怀假设谷,方能宽宏大度,容人之过,不责于人。
“守静笃〞,讲的是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守装静〞字不放,这是得道的不二法门。
老子认为只有做到这六个字,才能体认到宇宙本原的“道〞,才能保持人的心境永远处于虚静状态老子是虚静说之首倡者。
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离也。
?天道?中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虚静,就是要到达一种纯洁无杂、忘物忘我的空彻心境,没有这种心境,意会认知深人不下去,甚至会偏离正确方向,走到斜路上去。
那么如何才能到达虚静状态呢?在?庚桑楚?篇里,庄子写道:“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那么正,正那么静‘静那么明,明那么虚,需那么无为而无不为也。
fairs63、这可以说是到达静虚心境的详细条件。
如何才能其备这个条件,庄子认为最根本的方法是“无己〞,即忘记自己,从精神卜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摆脱一切“物役〞到达独立无待。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庄子的“虚静”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对于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庄子“虚静”说的深入探讨。
一、庄子“虚静”说的背景和内涵庄子的“虚静”说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所生,而“道”的本质是“无”,即“虚”。
这种“虚”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指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
在这种存在方式中,万物得以保持其本真的状态,即“静”。
这种“静”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庄子的“虚静”说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效仿“道”的这种特性,即“虚”和“静”。
具体来说,“虚”指的是一种去除主观偏见和欲望的状态,使人的心灵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静”则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使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二、庄子“虚静”说的实践意义庄子的“虚静”说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虚静”的状态:1.减少欲望和私心:庄子认为,欲望和私心是导致人心不宁、烦恼的根本原因。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减少欲望和私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为自己和他人设立过高的期望和标准。
2.专注内心: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专注内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在冥想、艺术创作、自然观察等活动中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摆脱外界干扰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3.遵循自然规律:庄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即不强制、不干预。
人们可以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强行违背自然的意愿。
三、庄子“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虚静”说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的方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
浅析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浅析庄子的“虚静”美学观作者:徐敏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11期[摘要]相对于西方美学,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多了许多隐秘的色彩,而老庄无疑是其中最具有美学视角的一家。
老庄的美学以“道”作为核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美的问题。
就庄子在《庄子》中展现的美学思想而言,虽然“心斋”“坐忘”“自然”“虚静”“神游”“无为”“道”等概念层出不穷,但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而“虚静”正是这一美学体系中的枢纽。
本文以《庄子》为依据,从美学本质、美学形态和美学心态三方面阐述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关键词]庄子《庄子》虚静美学观[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51-02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一直是处于一个隐性发展的状态,直到清代王国维才正式在中国引入了“美学”这个概念。
但上至先秦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莫不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各自理想的“文艺美学”论。
其中,庄子本人以极为精妙的语言和想象,将自己的哲学观、美学观、文学观、语言学观、道德观、文化观等统统纳入到《庄子》中去。
庄子的美学体系,至少包罗了“心斋”“坐忘”“自然”“虚静”“神游”“无为”“妄言”“道”等,而“虚静”正是联系上述种种概念的重要纽带。
首先,庄子的美学是建立在“道”的审美本质的基础上的。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就说明了美是内涵的、朦胧的、象征的。
这正是庄子所理想的美学状态。
而庄子的美学之“道”通过“无为”达到艺术的实现。
其次,庄子认为人要通过“神游”方式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庄子·逍遥游》中就提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的“游”之精神。
第三,“自然”的达成必须依靠“心斋”之“虚静”。
《庄子·人世间》也说:“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8-03-08作者简介:段振良(1949-),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科研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理论。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段振良(铜仁学院 科研处,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轴心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庄子的“虚静”论是主观唯心的,但是它却给文艺创作以有益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以一种超功利、非逻辑的审美心理状态获取艺术对象并对其进行审美构思;虚静能使创作主体的外在感觉与心灵相贯通,从而使创作主体产生灵感火花,进一步体察到艺术对象的生命精神;虚静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关键词:庄子;虚静;文艺创作中图分类号:I 04;I 0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3-0050-04《庄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真正美的文学之一,它纵横跌宕,想象奇特,辞趣华深,善于引类取譬,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托寓发人思考的哲理,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优美无比、丰富多彩的散文。
它是那个病态社会在一个智慧而病态的心灵上开出的奇葩,于精神现象的思考、探索,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当战国之初,降(哀)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
”[1]①庄子不仅愤怒地揭发和批判了推行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而且深刻地探讨了人和自然界的联系,以及因任自然的个性美问题。
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
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
庄子的哲学思想有许多与文艺美学相通,特别是《庄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谈论技艺创造,更与文艺创作接近,而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深远,故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仍把《庄子》作为重要内容,把庄子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论家。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
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
《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
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
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
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
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
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
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一、虚静说的缘起道家“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
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
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
那么,受“道”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
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
论刘勰“虚静”说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在考虑个人 的名利得失 ,或 者为周 围环境 中的种种杂事 刻意追求一种恬淡 、本真 、空灵 之美 ,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 而分散注意力 ,那是肯定构思不好 的。所以 ,我国古代论创 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构 思非 常重视 内心 的 “ 虚静 ” ,认为 它是构 思成败 的关 键 。所 谓 “ 意思萧 散 ,不复与外 事相关 ” , ( 2)即是指他 参考文 献 : M 人 排除 了主观干扰 ,进入 了一种 “ 虚静 ”的状态 。陆机在 《 文 【 鲁迅 1卷本 《 1 】 6 鲁迅全 集》 ( 八 卷 )【 ] 民文 学 出 第 赋 》中开篇第一句就是 : “ 中区以玄览” ,这正是为 “ 伫 精 版 社 第一 版 ,1 8年 5 91 月 骛八极 ,心游万仞 ” ( 3)作 准备 的。 “ 虚静 ”,作 为中 国 【] 子 《 子・ 2庄 庄 让王 》[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第 一 版 M】 传统文化 中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范畴 ,渊源流长 ,在宗教 、哲 2 1年 6 0 0 月 学 、心理学 ,尤其是在审美 和艺 术领 域产生了 巨大 的影响 , [1 3N ̄ 《 文心雕龙・ 思》N[ 神 MI北京市宣武 区华文出版 受到历史代学者 的高度重 视。 “ 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 社 2 0 年 l月 07 2 代。 “ 虚静 ”作为一种哲学上 的认识 论 ,最早是 由老子提 出 [】 4 老子 《 道德 经》第十 六章[ 北京 中华书局 出版社 第 M】
文 孛评 论
论 刘 勰 “ 静 ”说 的传 承 和 发展 虚
李如杰 西藏 民族学院 陕西成 阳 72 8 102
摘要 : “ 虚静” ,作为中 国传统文化 中的一个极 为重要的 范畴 ,渊源流长 ,在 宗教 、哲学、心理学 ,尤其是在 审美和 艺 术领域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刘勰对 “ 虚静”说的发展是在老庄等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发轫 的,后 经过 其天才的创造 才形成 了中 国古代艺术创作 中的独特的 “ 虚静”思维 ,使得 中国传统文学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 、本真、空灵之 美。 关 键 词 :老 庄 ;虚 静 ; 承传 发 展
刘勰“虚静”说审美内涵探微
刘勰“虚静”说审美内涵探微○田鑫(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了以“文道自然”为基础的虚静理论,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文章写作的始终。
写作主体在面对纷繁的万物,应保持“入兴贵闲”的审美态度;在构建意象时,要保持“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审美心境;在把意象转化文辞、文思受到阻塞时,要“秉心养术,调畅其气”,保持审美状态,让写作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虚静说; 入兴贵闲; 疏瀹五藏; 秉心养术[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1-0066-02 “虚静”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中的理论,后来的思想家把它看作人养性修身的一种方法。
刘勰受儒道佛诸家“虚静”思想的影响,在其基础上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了以“文道自然”为基础的虚静理论,并把它看着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认为它是文章写作全过程都需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虚静”一词仅仅出现一次,即《神思》篇中的“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但却可以说它贯穿于整个《文心雕龙》文章写作论的始终。
它既是写作主体在写作之前面对四序纷回的万物“入兴贵闲”的审美态度;又是构建意象时写作主体“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审美心境,更是意象转化文辞,文思受到阻塞时“秉心养术,调畅其气”,让写作活动顺利进行的审美状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一、审美态度:四序纷回,入兴贵闲关于心境和景物的关系,我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例如陆机在《文赋》中写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1]充分说明自然的变迁会影响人心,人心受到触发而作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也指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认为自然界的景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理和情感也会随着物色的变化而波动,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
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中国古代“虚静”说原本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后被引入文学范畴,遂变成了一个关于艺术构思的术语。
(1)“虚静”说的含义“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2)“虚静”说的流变过程①老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
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
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②庄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③陆机关于“虚静”说的论述最早把“虚静”说引入艺术领域的是西晋文学理论批评家陆机,他在《文赋》中提到“伫中区以玄览”,强调一个好的作品要对外界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观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不受外物干扰、思虑清明、心神专一,他所强调的是在创作之前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心境,不受外物和杂念的束缚与干扰,内心清明,心神专一,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审美观照。
所以,他认为“虚静”是作者进行创作所必不可少的心态。
浅论荀子虚壹而静的内涵及意义
浅论荀子虚壹而静的内涵及意义【摘要】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发扬儒家传统。
在其解蔽篇中“虚壹而静”思想就是继承了道家的“虚静”来源,又发扬了其儒家的教化思想,提出新的观点。
本文将从道家虚静着手来看一下荀子的虚壹而静的内涵,最后总结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荀子;虚静;虚壹而静虚静理论在中国哲学在先秦时期就讨论的命题,到了秦末荀子时期他在《解蔽篇》中提出虚壹而静的思想,是荀子认识论的主要观点。
追溯虚静的源头,最先是由老子在其宇宙观上和人生观上提出致虚守静,之后再有庄子的发展,才有了荀子的虚壹而静。
一、论虚静的起源和发展《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家则是倾向于形而上之学,其主要注重宇宙观、以及人的修养,并没有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强烈愿望。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1]”万事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本,归根则叫做静。
在老子之后,庄子把虚静概括的更加系统。
在其《天道》中“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2]”庄子在这里把虚和静和在一块,认为心灵虚静的无为者是道德之至和万物之本。
庄子把虚同心联系起来,在《人世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2]”庄子把老子的虚静发展用两个新词,一个是心斋,上文中虚者心斋也,这里的心斋也是种通向虚状态的方法手段;另外一种则是在孔子与颜回对话中得出的叫坐忘,仲尼曰“何为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2]。
”这里的坐忘就是忘乎之前所学的知识,进入虚空的一种精神状态。
二、荀子虚壹而静的内涵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提出性恶论认为人天生有对物质的欲望。
但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化性起伪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君势、明礼仪、用法以正人的本性。
“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与大理。
诗学范畴“虚静”之溯源浅析
诗学范畴“虚静”之溯源浅析提要:“虚静”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是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论从其哲学溯源还是从其审美溯源上来看,“虚静”说都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论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虚静;诗学;探源一、“虚静”之哲学溯源(一)老子虚静的哲学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那里,在《老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1],认为只有当人们的心理真正达到一种虚静状态时,没有得失、是非与差异,那么人们才能看到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质,才能真正做到“涤除玄览”、“绝圣弃智”最终能“与玄同也”。
老子的这种虚静是建立在老子哲学的基础之上,体验人生、体悟天道需要这种虚静的状态,这种虚静观与我们现在所广泛提及的虚静观在认识层面上处于不同的角度,但是两者却在内涵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很多的相通之处,所以可以说老子是虚静观的源头,不管从其哲学层面还是在艺术创作上。
(二)庄子从老子那里一脉相承下来的则是庄子,在《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2]庄子一生的追求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绝对主宰,它主宰了整个宇宙,所以也主宰着美,而庄子同样认为“最高的美不在现象界,而在道的本体界。
或者说,道才是客观存在着最高的美”[3],所以庄子观于天地间,也就是观道,也就是观天地之大美,三者在一个链条上,问题是怎样才能接近和把握它,《天道》篇中说“言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4]只有把握虚静的状态,才能接近这个链条.在《庄子·天道》篇中庄子明确阐释了虚静观的内涵并且论述了虚与实、静与动的关系。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5]只有真正达到虚静恬淡的一种精神状态,才能得道,实现天人合一,庄子直接论述了虚静观在人生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从道家阴阳相对、万物相生的观点出发,对虚与实、动与静做了辩证的分析,虚静是从起点走向终点的一个桥梁,而实现虚静是最终的目的,庄子最终强调的仍是这个最终的目的。
“虚静”与古典文学
“虚静”与古典文学摘要:“虚静”是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命题,指一种虚灵宁静、物我两忘的胸怀和境界。
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作品、作家修养、鉴赏等方面均表现出与“虚静”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虚静”;创作;作品;人格;鉴赏“虚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最早源于《老子》,原义主要指一种清静虚欲、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后来庄子的“心斋”、“坐忘”说可谓是对“虚静”理论的极大发展。
“心斋”、“坐忘”是一种无私无欲、与实际利益不发生直接关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正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审美心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的理论,把“虚静”说引入了绘画艺术,同时代的陆机、刘勰则把它直接引入了文学批评。
“虚静”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意蕴深厚的哲学美学命题,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一、“虚静”与创作“虚静”与创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创作心理的影响,作家们在创作之始总是努力追求达到心无杂想、空明虚欲的境界。
在促进创作主体从胶着于物、我的现实世界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艺术世界的过程中,“虚静”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轼有诗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可见“虚静”对艺术创作的重要。
刘勰、陆机等文学批评家更是从理论上揭示了“虚静”与创作的密切关系:“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千里”,“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等。
由此可见,“虚静”心态是想象和联想飞腾奔涌的前提。
许多大作家习惯在夜深人静时分伏案沉思,更有许多诗人离群索居,都是深谙这一艺术创造机理的。
二、“虚静”与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见长,而中国古典诗歌又与“虚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论是魏晋的玄言山水,还是唐宋的禅意诗词,随处都闪耀着“虚静”的灵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他说:“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这不正是“虚静”状态下的物我同化,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物吗?“无我之境”的深层艺术底蕴正是艺术家的“虚静”心灵的映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提要审美“虚静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理论范畴。
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创立于魏晋时代,源于先秦哲学;道、儒两家的“虚静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均有影响,但道家的“虚静说”是其主要哲学基础。
审美“虚静说”的“本体自由”的精神对审美、艺术家人格胸怀的涵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也受到老庄哲学消极面的影响而带有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又受到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由此造就了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
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
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
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营造了中国艺术大厦的特色,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是深远的。
下面试就这一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意义,作一初步考察。
一审美“虚静说”的真正创立期是魏晋时代,而它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母体却是先秦哲学。
但是,审美“虚静说”究竟来源于哪家哲学?理论界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审美“虚静说”源于老庄。
例如黄侃在注释《文心雕龙》的“虚静说”时就把其思想渊源完全归结为老庄哲学[1]。
有的认为文艺创作上讲的“虚静”直接来自《庄子》中体现虚静说积极方面比较突出的技艺故事[2]。
有的则认为,审美“虚静说”并非出自老庄哲学而源于荀子的“虚一而静”说[3]。
此外,还有人认为,道家、儒家和法家对审美“虚静说”都有直接影响[4]。
上述几种看法各有一定道理。
笔者认为,探求审美“虚静说”的理论渊源,不仅要弄清这一概念的来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作为审美形态的“虚静说”和作为哲学形态的“虚静说”内在的精神联系。
在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先秦时代,道、儒、法诸家都提出或接触了“虚静”问题。
最早提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第十六章》)庄子及其门徒直接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说”,提出了著名的“坐忘”说和“心斋”说(分别见《大宗师》、《人间世》)。
与庄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宋钘和尹文则提出了“虚一而静”的命题(见《庄子·天下》记载)。
其后,荀子在《解蔽》中进一步说:“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
”管子学派也提到“虚一而静”,认为“心能执静,道将自定”(《白心》)。
法家的韩非也谈到:“思虑静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入”,“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分别见《解老》、《王道》)。
可见,先秦时代谈论“虚静”的确实不止老庄。
然而,如果笼统地说上述诸家都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审美“虚静说”,实际上就是没有从内在的精神联系上去把握,抓不到问题的根本。
有的学者把庄子、管子学派和荀子、韩非讲的“虚静”一概当作对老子的“虚静说”的继承和发挥,看不到儒家的“虚静说”与道家的区别,从而把审美“虚静说”的渊源完全归结于老庄哲学,也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有的学者指出,荀子的“虚一而静”不是来自老庄,而取自宋钘、尹文。
这是可能的。
但问题主要不在术语的渊源,而在它们的精神内涵的关系。
毫无疑问,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都认为,“虚静”胸怀是观道、悟道的主体条件。
但是,道家的“虚静说”侧重的是人生理想的探索,它根源于对现实的彻底失望,面对忧患而要求解脱,并把解脱的希望寄托于心灵的自我调整和灵魂的自我安顿,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主张与世务绝缘,主要是一种消极逃世的人生观。
儒家的“虚静说”侧重认识论,主要从人心的认知规律上,强调消除各种纷杂固定的看法,“不以己所臧,害所将受”(《解蔽》),从而使认识自由进行,达到明察事理的目的;儒家面对忧患而求济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它讲“虚静”却不教人逃避现实,而主张入世进取。
儒、道两家的“虚静说”,既对立,又互相交汇,在强调把握事物的根本必须“静”、“专念一心”、“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方面,两家的认识是互通的、共同的。
而后来形成的审美“虚静说”对审美心胸的基本要求正是体现了儒、道两家这种体物悟道的共同原则。
所以,完全抹杀儒家对审美“虚静说”的影响是片面的。
然而,儒、道两家对审美“虚静说”的影响并非平分秋色。
由于儒家整个哲学思想过于强调人与社会的功利关系,过于强调社会理性,过于强调“致用”,因而,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伦理教育和认识教育方面,它的“虚静说”对审美的影响也主要是外在的、理性的调节作用方面,未能深入地契合审美心灵的实际。
道家的“虚静说”则不然,它虽是一种消极的遁世哲学,却蕴含了对人的内在生命、内在价值的积极肯定;在弥漫着对现实的悲观感喟和消沉颓废的气息中也深藏着对人生解放、本体自由的自觉意识;就是说,它追求的是一种“至美至乐”的“高度自由的境界”[5]“它强调的是本体,是内在精神,是人与外界的超功利关系,是人的自由本质,是以追求人生的解放为目的”的[6]。
因而它更切合艺术的本质精神,更切合审美心灵的实际,对中国审美心理理论的影响更大、更深切。
魏晋时代审美“虚静说”的创立就直接和老庄哲学的盛行密切相关,此后倡导“虚静说”审美理论的艺术家、文论家中,很少不受到老庄哲学的沾溉和熏陶。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看,审美“虚静说”的理论渊源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于老庄哲学,却主要来自老庄哲学。
必须指出,即使是老庄的“虚静说”,也还不是一种审美理论,而只是一种人生哲学。
有的学者从“中国哲学也就是中国美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庄子》既是哲学读本,也是美学著作,从而把老庄的“虚静说”当作审美理论。
这是不科学的。
其实,老庄的“虚静说”本无意于审美和艺术,它只是在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把握中蕴含了美学思想,无意中契合了审美心理的实际。
因此,老庄的“虚静说”,并非是美学的理论构想,它只是审美“虚静说”的哲学基础。
二“虚静说”从哲学形态进入审美王国的真正历史时期是魏晋南北朝。
这是与当时特定的思想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的。
首先,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对老庄哲学尤其是老庄人生哲学及其潜在艺术精神普遍高扬的时代。
自先秦至汉代,特别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压抑下,老庄哲学的影响并不大,其虚静无为的人生哲学和潜在艺术精神也极少为人所崇信。
可是,自汉末以来,情况发生了大变化。
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皇权交替,社会动乱,生民涂炭,一些文人学者在政治纷争中遭到残酷迫害,人们普遍忧时伤己,时刻担心“忧祸一旦并”(何晏),他们感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潜)、“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争相远物全身,逃避现实,以求得心灵的安息和解脱。
于是乎,老庄哲学因迎合了这种社会心态而忽然受到人们普遍崇尚,正如闻一多所说的:“一到魏晋之间,庄子的声势忽然浩大起来,……像魔术似的,庄子忽然占据了那全时代的身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文艺,-—整个文明的核心是庄子。
他们说‘三日不读《老》、《庄》,则舌本间强’。
尤其是《庄子》,竟是清谈家的灵感的泉源。
”[7]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哲学。
那时候,哲学上的首要课题,“不是外在的纷繁现象,而是内在的虚无本体,不是自然观(元气论),而是本体论”。
[8]于是,一批哲学家如王弼、何晏等纷纷以祖述老庄立论,鼓吹无为为体,提倡虚静无为的人生态度,远物全身,持以成德,终成一代风气。
与此相呼应,文艺领域的许多诗人、作家,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也公开声言以庄周为师,他们接过虚静无为的人生信条,由痛恶现实、蔑视功名进而主张“心远”现实,或放情山水,或“逃禄而归耕”,于田园中寻找人生寄托;或借助于艺术寻求心灵的慰籍。
在他们看来,“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渊明《拟古》),真正不朽的、标志着人生理想和价值的不是当前的物质享受,而是人的内在精神(本体)的尊严和传之久远的艺术。
于是,虚静无为的人生哲学便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被纳入了文艺作品,以审美的形式体现出来。
在嵇康的诗作中,那“泱泱白云,顺风而回,渊渊绿水,盈坎而颓”的咏唱(《酒会诗》);那“含道独往,弃智遗身”的追求(《赠兄秀才入军诗》);那“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游心太玄,俯仰自得”的超然玄远的意趣(《赠秀才入军》),不正是他“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身”(《幽愤诗》)的人生观的审美表现吗?在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中,不是主张“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吗?再看陶渊明的诗,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自得;那“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不正是一种超脱凡尘、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的艺术抒写吗?正是老庄哲学的普遍高扬和一批艺术家通过创作实践把作为人生哲学的“虚静说”引进了审美领域,从而为魏晋时代建立审美“虚静说”奠定了基础。
其次,魏晋南北朝佛学的盛行,对审美“虚静说”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佛学于东汉初自印度传入中国,至魏晋时代获得迅速发展。
晚唐诗人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足见当时佛学之盛。
佛学倡导虚静、禅定、寂灭、息意去欲、清净无为、安般守意的理想境界。
这些主张和老庄的人生主张虽不能等同(如前者否认人生的现实价值,后者强调人生的现实价值),却又是相通的(当时许多佛学信徒往往以老庄学说解释佛学),而老庄哲学则直接通过以其为哲学根基的魏晋玄学与佛学合流,共同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
这不仅促使当时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大解放,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对魏晋时代的艺术精神和审美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特定的时代思想文化氛围中,陆机、宗炳、刘勰等首先从理论角度上提出了审美“虚静说”。
陆机《文赋》开卷云:“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伫中区以玄览”,说的就是艺术构思必须保持心胸的虚静。
《文赋》又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都是强调艺术创造必须心外无物,凝思静想,即老庄的“无欲以静”。
陆机之后,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著名的“澄怀味象”的美学命题:“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
”“澄怀”与陆机的“澄心”一样,都是老庄所说的涤除胸中欲念,使人心虚静超脱的意思;所谓“味”,这里指审美主体对对象的体味、品味,即今天说的审美体验;所谓“象”,指体现“道”的艺术形象。
宗炳还指出,只有“澄怀”,才能在美的观赏中“万趣融其神思”,获得“畅神”的审美愉快。
继宗炳之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理论。
他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俏焉动容,视通万里。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神思》)所谓“寂然”、“悄焉”,都是下文所说的“虚静”心态。
这段话强调了虚静是艺术想象得以纵横驰骋的心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