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审美文化
论儒家美育思想的深层内涵
论儒家美育思想的深层内涵
儒家美育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
经典中记载:“以学会达义,
教以成德,行为守贞,言行义正”,便是儒家一贯的教育思想。
儒家的美育思想强调树立审美观,学会审美,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成长为有礼貌的优秀公民。
一方面,儒家美育思想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不变,“表里一致”是儒家最重要
的观念。
从审美角度来讲,儒家犹豫学会把物品、行为以及外在审美归类到内在价值观,让做法如无意识地整合了表里一致。
另一方面,儒家美育对自然有一种瑰丽又浪漫的描绘,无论是陶行知的“行不怕路远,只怕心不专”,还是韩非子的“大丈夫堪其死,可以不求其生”,都耐人寻味地诠释了儒家的美育思想。
总的来说,儒家美育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培养了一种自觉审美的价值观,为
学子们树立了审美取向,不仅在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技能方面受益,更能激发其理想追求及精神追慕,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被公认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精华。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美育教育的推动与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美育教育的推动与发展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观念对美育教育的推动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传统儒家审美观的内涵与特点、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儒家审美观对美育教育的推动作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的内涵与特点儒家文化以仁爱、道德、和谐为核心,其审美观念强调“涵养美德,鉴赏美学”。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通过审美体验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愉悦,从而积极影响个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
此外,儒家审美观念还注重内外协调、形神兼备,追求自然、真实和完美之美。
在儒家文化中,审美观念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形成一种以美为善、以善为美的伦理审美观。
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美育教育是指通过对艺术、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的教育活动。
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美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他们更加敏感于美的体验和感受。
其次,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和创新能力。
最后,美育教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儒家审美观对美育教育的推动作用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对美育教育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儒家文化注重个体的和谐发展,认为只有内心充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美。
这与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目标是一致的,共同促进了美育教育的实施。
其次,儒家文化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鼓励个体通过艺术形式来寄托情感、传递情感。
这与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为美育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借鉴。
再次,儒家文化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与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相契合,为美育教育提供了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美育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
浅谈儒家审美文化
浅谈儒家审美文化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底蕴是极其深厚的,也是世界文明中唯一的其文明史是同一和连续的没有突然停顿的文明,是最为独特的一个。
东周时期诸国征战社会秩序混乱是我国思想文化变动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史称“诸子百家”时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探讨流传了几千年,对我国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几大思想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儒家是孔子创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又经孟子,荀子等人的丰富加工成为现今影响世界的学说。
其内容博大精深,从个人到社会到自然规律无所不有。
下面我将以孔子孟子为对象,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就我所喜欢的,了解的儒家文化做一浅谈。
孔子一,孔子的比兴,比德与天人合一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刘向《说苑杂言》。
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
玉之寡,故贵之也。
夫昔,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家语》。
比兴,是文学里常用的手法,也是古人常用的抒情言志的方法。
上文中都是孔子关于君子德行的论述,借自然流水和美玉表达自己对个人品德的追求天人合一也是对一个人品德的审美和品评。
二,孔子的人生观审美孔子的人生观是以顺情适性的自然之道为前提的。
孔子认为顺应自然,并将自然规律发扬光大,是成就人生最高境界的前提。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矩”既包括宇宙的生命法则,有包括人类的生命法则,体现了和规律与合目的统一。
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
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儒家文化中,自然审美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自然审美观是指儒家对自然界的美感和审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是儒家文化中的一种审美理念。
儒家自然审美观对于我们认识儒家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儒家自然审美观的渊源、内涵以及当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儒家自然审美观的渊源儒家自然审美观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
在这些经典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于自然界的描述和赞美是比较典型的。
例如《大学》中说:“大哉孝乎!敬人以敬之,爱人以爱之,处其善之,执其不善之,无不可。
”其中“处其善之”可以理解为对于自然界美好的赞美与欣赏,对自然界的美感的体验与表达。
而在《中庸》中,关于自然界的描述也多有赞美之词。
儒家诸子如孟子、孟子、程颢等对于自然界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都包含了美好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美的赞美。
儒家自然审美观的渊源还可以追溯至儒家的伦理思想。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形成。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在审美自然时,必然会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敬畏、赞美之情。
这种思想影响了儒家文化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表达,构成了儒家自然审美观的主要渊源。
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对自然美感的理解和表达。
在儒家看来,自然界是一个充满韵味和神奇之地,拥有着丰富的美感和审美情感。
儒家对于自然界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儒家对于自然美的理解是具有“大美”观念的。
儒家认为,自然之美包含在大自然的运行之中,运行之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自然美。
这种“大美”观念是儒家审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家文化对自然美的一种理解,也是儒家自然审美观的一部分。
儒家自然审美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当代意义。
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的关注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美与善的统一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美与善的统一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观美理念。
作为一种综合的伦理学体系,儒家思想中审美观念与善的统一是其核心要旨之一。
本文将从《孟子》、《论语》等经典中探讨儒家对美的追求以及美与善的统一。
一、审美观美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儒家经典中体现的审美观美是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相互联系的,被视为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
《论语》中有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可见,儒家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美,将美与善视为高尚境界的表现。
在儒家经典中,审美观美贯穿于各个方面,涵盖了思想、行为、文化等方面。
二、审美观美与善的统一1. 美的内在品质与道德要求的统一儒家经典中强调美与善的内在联系。
《孟子》中提到:“有美者;人之所美者善也。
”这表明了美是与善紧密联系的,美的存在离不开道德品质的支撑。
在儒家看来,一切追求美的行为都应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
2. 社会道德规范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儒家经典中还强调了社会道德规范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儒家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仁爱之道。
在儒家的审美观中,美并非个人主义的追求,而是与社会互动、和谐相处的结果。
只有在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上,美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三、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美理念1. 以仁爱为核心的审美观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儒家审美观美的基石。
《论语》中提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反映了儒家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儒家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美好社会,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统一。
2. 和谐统一的审美观和谐统一是儒家审美观的重要内容。
在儒家经典中,和谐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这是一种审美观美的体现。
3. 心灵美的观念在儒家经典中,强调了心灵美的价值。
心灵美包括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卓越,在儒家看来,只有内在的美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气质。
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
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中国儒学思想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涉及道德、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到了美学思想。
儒家美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纪律和道德规范来增强美感的表现与感受能力,并且将美感与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分别是审美观念、审美标准以及美学实践。
一、审美观念儒家美学的审美观念通过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来体现。
儒家认为美并非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与人类的真善美三个基本价值观的相互联系和契合密不可分。
美包含了真、善、美三个方面,其中美是真和善的自然结合。
美必须符合真和善的标准,当做到真、善、美三者兼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完美的美。
二、审美标准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是以人为本,以个体价值为出发点,并强调了审美与道德的密切联系。
儒家美学强调要以“大雅之堂”为标准,也就是说,要以高雅、崇高、纯粹的形式来表达美感,这种形式应该是受到社会公认和普遍认可的。
儒家还提出了颜渊的“行化”的观点,即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孝道,来展示个人独特的风范和美感。
三、美学实践儒家美学的实践,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体验和感受。
在文学艺术方面,儒家美学主张运用古典文学作品,因为古典文学作品透露了深刻的人道观和人的价值观。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儒家美学强调要求唱歌、跳舞时要有情感、美感,并且这种美感应该是与《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建筑和园林方面,儒家美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美学理念,建筑物和园林应该是符合人的体验感和情感感受的。
总之,中国儒学思想的美学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儒家美学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和美学实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珍视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探究传统文化的创新保鲜之道,从中发掘出更多文化价值,并用它来贡献于现代社会的美学建设。
儒家美学欣赏
儒家美学欣赏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对美的追求与欣赏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式。
儒家美学关注的不仅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更注重作品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价值。
儒家美学强调以人为本。
儒家认为,人的美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体现。
在儒家美学中,一个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表和仪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品德和修养上。
儒家强调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身养性,使个体能够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谦虚,以及对他人的关爱和奉献,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美学注重礼仪之美。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体现。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之上,通过遵循礼仪规范,人们能够保持互敬互爱的态度,维护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儒家美学欣赏礼仪之美,不仅仅是欣赏个体的仪态和举止,更重要的是欣赏礼仪所传达的尊重和关爱之情。
儒家美学追求自然之美。
儒家认为,自然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美,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追求自然之美。
儒家美学欣赏自然之美,不仅仅是欣赏自然景观的壮丽和优美,更重要的是欣赏自然的法则和智慧。
儒家强调个体要顺应自然,遵循天地之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儒家美学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一种修养和素养,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儒家美学欣赏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来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儒家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个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创造具有道德和社会价值的艺术作品。
儒家美学欣赏以人为本,注重礼仪之美,追求自然之美,重视审美教育。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通过欣赏美的艺术作品,来培养个体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美学的理念和价值观仍然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儒家美学思想的总结及启示
儒家美学思想的总结及启示儒家美学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与儒家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相辅相成。
它强调了美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修养自身以追求内在的美,并倡导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人的情操和品味。
儒家美学的总结及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美学注重以内在为美。
传统的中国美学将美分为内在的道德美和外在的艺术美,而儒家美学更加强调内在的美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内心的道德品质会逐渐转化为外在的美,具有较长久的影响力。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而不仅仅看重外在的物质表象。
其次,儒家美学强调和谐与平衡。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它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在视觉艺术中,儒家追求构图的谐美,色彩的和谐,形式的平衡等等。
此外,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即我们应该追求环境的和谐与协调,积极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儒家美学强调情感与审美的结合。
儒家认为,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更贯穿于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中。
儒家注重通过情感的交流和审美的体验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一个冷漠的社会环境中,这一观念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用爱和关怀温暖他人的心灵,并通过审美活动提升自身的情感和审美水平。
第四,儒家美学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化。
儒家美学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美的价值。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并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新的美。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有创新的精神来发展和拓展传统文化,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最后,儒家美学强调品味与修养。
儒家认为,通过审美活动和品味良好的艺术作品,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操和提高道德修养。
儒家美学强调审美体验的内在价值,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味,通过品味艺术和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儒家美学思想总结
儒家美学思想总结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相处,追求道德品质的完美统一。
其核心理念是“和谐”与“美”,在儒家美学思想中,美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更重要的是内涵美与价值美。
下面将从道德美、自然美和礼仪美三个方面对儒家美学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道德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美的根本源泉,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儒家看来,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因此,在儒家美学思想中,道德美被视为唯一真正具有永恒魅力的美。
其次,自然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视自然为美的源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认为,自然之美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滋养,可以让人心灵得到舒展和灵感。
儒家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主张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依存。
儒家追求的自然美是一种纯粹、朴素和自由的美,人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礼仪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
儒家认为,礼仪之美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儒家注重礼仪的规范与遵循,强调人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
儒家认为,只有遵循礼仪规范,人们的交往才能秩序井然、和谐有序,才能形成美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儒家美学思想中,礼仪美被视为人际关系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儒家美学思想强调道德美、自然美和礼仪美的统一,倡导人的修养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道德品质与美的完美统一。
儒家美学思想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对美的重要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范。
这些思想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
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儒家自然审美观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儒家对自然的理解和赞美,对于塑造儒家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自然审美观的起源、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儒家自然审美观的起源儒家自然审美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著作。
在这些经典中,儒家大师们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感悟贯穿始终。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君子美德就像清风,而小人的美德就像草,清风吹来草便低下了头。
孔子用自然界中的景象来比拟君子和小人的品德高下,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崇敬和赞美。
在孟子的《离娄下》篇中,他也曾经用风景来比喻君子的道德风范:“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孟子通过对山水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讴歌和赞美。
这些经典中的赞美自然的语言,体现了儒家自然审美观在儒家经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内涵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赞美、对自然与心性的关系、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等方面。
儒家自然审美观强调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赞美。
儒家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儒家对自然的赞美是深刻的、真挚的。
儒家的经典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美的赞美之词,比如对山水风景的描绘、对四季变化的赞美等等。
这些赞美自然的语言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赞美。
儒家自然审美观强调自然与心性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的心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自然界的美景可以提醒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可以促进人的心性修养。
儒家主张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陶冶情操、陶冶心性,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儒家自然审美观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儒家认为,人应该像自然一样平和、恬淡、宽容,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只有如此,人类才能真正地融入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
儒家自然审美观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人类的精神境界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儒家思想与审美观念论语中的品味人生
儒家思想与审美观念论语中的品味人生儒家思想与审美观念——论语中的品味人生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提倡以仁道为核心的完善人格建设。
审美观念则是指人们对美的认识、追求和评价,其中包括品味人生的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举止透露出了儒家思想和审美观念的重要内涵,彰显了品味人生的价值。
本文将从《论语》中的三个重要主题出发,探讨儒家思想与审美观念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一、孝道与美的结合孝道是儒家思想中至高无上的伦理道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塑造完善人格的基石。
在儒家看来,孩子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关爱。
孝道与美的结合在《论语》中得以体现。
孔子曾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句话说明君子在追求物质财富时,也不忽略对道德和美的追求。
他们不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而是通过合理的获取和使用财富,以实现人生的美好追求。
在儒家思想中,孩子不仅要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位的人。
二、礼仪与审美的统一礼仪在儒家思想中拥有重要地位,它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美的表达方式之一。
孔子主张要恪守礼仪之道,将其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要遵循礼仪,注重细节和仪态。
他说:“有人斯文乎?!鲁无斯文之说。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的文雅仪表和谦逊态度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和美感的重要因素。
在儒家看来,通过恪守礼仪规范,人们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与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如此一来,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品和人文景观,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三、仁爱与美的结合仁爱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中的和谐与和睦。
在《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体现出了仁道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塑造完善人格的重要要素。
与仁爱相结合的美在《论语》中得到了体现。
儒家文化经典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启示
儒家文化经典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启示儒家文化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丰富的美学价值观念。
这些经典作品包含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生活、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思考,对于审美和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视角,探讨其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儒家思想强调人文关怀、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这种理念也融入了儒家对美学的理解。
儒家认为美应当是与道德相一致的,美是一种内外皆美的特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善良。
这种美学追求可以在《大学》中找到:“修于心则事思真,修于家则事齐,修于国则事治,修于天下则事平。
”这种儒家美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儒家经典对审美的塑造力儒家经典作品如《论语》、《孟子》等,对审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这些作品不仅包含了恰到好处的语言之美,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伦理观念。
例如,《孟子》中提出的“四美”观念,即“美言、美行、美德、美心”,揭示了美的本质与内涵,给予了审美品味以启迪。
这种审美观念在文学创作中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使文学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儒家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儒家思想对于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首先,儒家注重人类的情感和情义,强调人的善良和互助精神。
这些思想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感人至深的情节塑造,使作品更能打动人心。
其次,儒家思想关注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创作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引发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此外,儒家的人文关怀理念也可以激发文学创作中展示人性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存。
通过表现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作品可以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怀。
总结起来,儒家文化经典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其美学观念强调道德与美的一致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儒家经典对审美的塑造力营造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儒家美学欣赏
儒家美学欣赏儒家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的和谐。
儒家美学的核心观点是“道德美”,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的美丽。
儒家美学不仅具有理论性的思考,还有实践性的指导,通过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改善社会环境,实现美好生活。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儒家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
在儒家的美学观念中,自然被视为宇宙的大美,人应该去欣赏、感受自然之美,并通过自己的修养来与自然融合。
例如,儒家经典《大学》中有“日月所照,风雨所至,咸曰至善”之说,意味着人应该像太阳月亮那样辐射光明,像风雨那样无私奉献。
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敬,体现了儒家美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人与人的和谐儒家美学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儒家认为,人应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儒家的美学观念中,人与人之间的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说,意味着人应该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善意,不做对别人有伤害的事情。
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体现了儒家美学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人与自己的和谐儒家美学强调人与自己的和谐相处。
儒家认为,人应该修身养性,做到心身合一,达到内外统一的境界。
在儒家的美学观念中,人的内在修养是实现人的美丽的关键。
儒家经典《中庸》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意味着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国家和世界。
这种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儒家美学中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理念。
儒家美学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美的实践。
通过欣赏儒家的经典著作,人们可以学到很多美的道理,懂得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例如,欣赏《论语》可以学到如何处事办事,欣赏《大学》可以学到如何修养自己,欣赏《中庸》可以学到如何达到内外统一。
儒家美学的欣赏是一种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美感,改善自己的品质,从而实现美好的人生。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国人审美观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无疑成为中国文学艺术传统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并分析其对于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儒家审美观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可以总结为“以礼为美”、“以和为贵”。
古代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礼仪规范,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审美观念的形成。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只有修养好自己,并以礼待人才能体现美的价值。
二、儒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点1. 以人为本的人物塑造在儒家文学艺术中,人物塑造是重要的审美方式。
儒家认为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对于审美价值至关重要。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儒家道德伦理观念的集中体现,他们以自身的修养和品德来影响和改变世界。
2. 追求和谐的叙述与表现方式儒家文学艺术强调和谐的叙述和表现方式。
无论是史书记载、诗词吟咏还是戏曲表演,儒家的审美理念都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出和谐的美感。
通过对于情感、言辞和行动的处理,儒家文学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统一、平衡、和谐的审美效果。
三、儒家文学艺术在古代的影响1. 儒家经典的创作与传承儒家的经典著作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比如《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大学》中的道德教导等,都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引用和致敬的对象。
古代文人学士们不仅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使得古代文学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成为了表达思想、传承文化的载体。
2. 儒家伦理观的影响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观念,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古代文学作品强调社会角色和身份的塑造,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表达。
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向读者传递儒家思想以及对于人生的认识和指导。
四、儒家文学艺术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儒家文学艺术在现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艺术价值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艺术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审美观与艺术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对于艺术的评价标准与审美观念,都蕴含着对人性、伦理和社会关系的理解与追求。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艺术价值,并对其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影响进行分析。
一、儒家审美观儒家学派强调人与道、天、地的和谐关系,将“仁爱”作为核心价值观,并对这种“仁爱”进行审美标准的构建。
在儒家审美观中,美被赋予了道德的内涵。
儒家崇尚大同世界,通过追求良知、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提升个人的审美水平。
儒家强调“君子”应具备礼仪、智慧和才能等美德,这些美德在艺术表现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儒家艺术的审美价值儒家文化赋予了艺术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使命感。
儒家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艺术被视为一种表达和实践这种责任的方式。
儒家注重“教化”,认为通过艺术的表达和体验,可以达到人性的涵养和美的追求。
在儒家审美观中,美的价值不仅仅是审美本身,更是关乎社会和个体的和谐与进步。
三、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塑造。
传统曲艺、戏曲、山水画等艺术形式,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启迪和约束,充满着儒家审美观的烙印。
例如,在曲艺中,以“和合”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家通过表演和歌唱,向观众传达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在山水画中,艺术家通过意境的营造,传递出对大自然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四、现代社会对儒家文化审美观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的审美观也在与时俱进。
儒家审美观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现代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与审美标准,而是吸收了儒家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与当代意义。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艺术价值以其温和、人文和道德化的特点,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主要美学观念
儒家的主要美学观念
1.在儒家对美的理解和审美活动中,认为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强调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与个体情感心理要求的统一。
2.“文质彬彬”:儒家美学强调“文质彬彬”,即美的感性形式只有表达“质”的内容,才有其价值和意义。
这里的“质”可以理解为道德、情感等内在的实质。
儒家倡导内外兼修,认为只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3.强调社会和谐:儒家美学注重社会和谐,提倡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破坏自然环境,主张在天人合一的和谐基础上追求美。
4.重视道德教化:儒家美学认为艺术和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可以用来进行道德教化。
儒家强调艺术作品要符合道德标准,能够引导人们向善,使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5.追求人格美:儒家美学不仅关注外在的美,更重视内在的人格美。
儒家认为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应该符合“仁”的标准,追求内心的纯洁与善良。
这种追求在儒家看来是达到真正美的境界的关键。
总的来说,儒家美学强调的是一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美,这种美不仅包括外在的形式美,更包括内在的道德美和情感美。
同时,儒家美学也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来引导人们向善,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观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文化中,审美观既强调道德情操的培养,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倡导人的修养和美的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文化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指导原则,同时也为人们的审美感受提供了准则和框架。
儒家文化的审美观着重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在儒家看来,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品。
因此,在儒家文化中,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的首要条件是“德”,也就是道德。
儒家倡导君子之道,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包括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言行,也应该贯穿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中。
儒家强调文学艺术的创作应该体现出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道德,引导人们追求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保护自然环境,与之共生共荣。
这种观点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传统的儒家文学作品中,常常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诗歌、词曲等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对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的赞美和描绘,通过对自然的感知来启迪人们的审美情趣。
此外,儒家文化还强调人的修养和美的追求。
儒家认为,人的修养是建立在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基础上的,只有修养好了,才能领会和欣赏美。
在儒家文化中,美不仅仅指外在的形象美和艺术品的美感,更包括了内在的精神境界和人的情感表达。
儒家鼓励人们通过修养来提升自身素养,通过欣赏艺术品来陶冶情操,从而领略到美的真谛。
在儒家的审美观中,美的追求被看作是人的追求完美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人心灵上的一种享受和满足。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要求文学艺术作品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提倡人的修养和美的追求。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艺术教育培养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艺术教育培养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审美观的建构和艺术教育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经典里蕴含了丰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经典中抽取出其中的审美观点,并探讨儒家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
一、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贯穿着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其中,儒家对于审美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与和谐共生: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顺应天道、顺应自然。
在审美观上,儒家提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
同时,尊重自然的原生状态,反对人为的干预和破坏,从而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追求道德之美: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提升,认为真正的美是与善良和道德价值相关的。
儒家经典里提倡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将道德之美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通过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儒家经典在艺术教育中强调了美与善的相辅相成。
3. 强调礼仪与美学:儒家强调礼仪之美,认为一切行为都应符合规范与仪式,以此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在审美观上,儒家主张通过规范的外在形式和礼仪仪式来表达内在的美。
这种审美观念使得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二、儒家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念对于艺术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儒家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儒家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观念。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培养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力。
2. 学习古代礼仪与艺术形式:儒家强调礼仪之美,通过学习古代礼仪和仪式的规范与形式,了解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从而培养人们对于古代艺术形式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加深对儒家审美观的理解和体验。
儒家审美思想
儒家审美思想
中国古代儒家审美思想是以道德和美德为准则的一种审美思想,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根植于伦理秩序、国家制度和家庭道德之中,蕴涵着人间应有的美德行为。
本质上,儒家审美思想讲求客观审美,也即真正的安定与美,而不是仅仅满足人们的浮躁情趣,它强调个体对他人的了解,发挥人的善良和忠诚。
在儒家审美思想中,“和而不同”的美学表达是儒家审美的核心,它试图将和谐、秩序、和蔼和个性和仁慈等原则完美结合起来,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精神上的完全。
文人的美德包括:贞节、敦厚、宽容、淡漠、恭顺、谦卑、慷慨、宽大、尊重、宽以待人等美德。
而对于对外界一切事物的客观审美,儒学提出了“和君子比较之美”的概念,以礼乐、草木、园林、陶器等物品与文人进行比较,期望它们具有“和谐美、大道美、自然美”。
总之,儒家审美思想没有特定的审美偏见,它是一种客观审美,反映了中华文明对和谐、秩序、和蔼与个性的尊重,强调美德行为,聚焦于道德精神的提升,是古老的审美思想中的典型代表。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文学创作艺术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文学创作艺术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包含的审美观念对于文学创作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文学创作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儒家经典强调人的内在修养以及外在的行为规范,对于美的追求有着独特的见解。
例如,《论语》中提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一观点突出了审美的道德性,要求人们在美的面前保持气定神闲,避免沉溺于物质的虚荣。
此外,儒家经典还强调审美的内在价值,例如《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观点将审美行为与修炼个人道德、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以及天下安定等伦理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审美的价值追求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美好程度。
二、儒家经典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儒家经典对于文学创作艺术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儒家经典注重独立个体的修养,这对于文学作品的塑造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人性的把握,以呈现出真实、立体的形象。
其次,儒家经典强调社会关系与伦理道德,这与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息息相关。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将儒家经典所倡导的思想价值融入到作品中,进而影响读者,传达伦理道德观念。
另外,儒家经典推崇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文学作品的描写和主题选择也有影响。
作家可以通过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构建,传达出儒家经典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三、儒家经典的审美观对文学创作的局限与拓展儒家经典的审美观虽然对于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儒家经典的审美观强调道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作品自由创作的空间,可能导致作品过于刻板化或沦为道德说教的工具。
其次,儒家经典的审美观念较为传统,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
由于儒家经典主张稳定、秩序和传统,对于一些前卫的艺术形式和思潮会持保留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儒家审美文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底蕴是极其深厚的,也是世界文明中唯一的其文明史是同一和连续的没有突然停顿的文明,是最为独特的一个。
东周时期诸国征战社会秩序混乱是我国思想文化变动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史称“诸子百家”时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探讨流传了几千年,对我国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几大思想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儒家是孔子创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又经孟子,荀子等人的丰富加工成为现今影响世界的学说。
其内容博大精深,从个人到社会到自然规律无所不有。
下面我将以孔子孟子为对象,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就我所喜欢的,了解的儒家文化做一浅谈。
孔子
一,孔子的比兴,比德与天人合一
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刘向《说苑杂言》。
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
玉之寡,故贵之也。
夫昔,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家语》。
比兴,是文学里常用的手法,也是古人常用的抒情言志的方法。
上文中都是孔子关于君子德行的论述,借自然流水和美玉表达自己对个人品德的追求天人合一也是对一个人品德的审美和品评。
二,孔子的人生观审美
孔子的人生观是以顺情适性的自然之道为前提的。
孔子认为顺应自然,并将自然规律发扬光大,是成就人生最高境界的前提。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矩”既包括宇宙的生命法则,有包括人类的生命法则,体现了和规律与合目的统一。
这种对自然的顺应,即能动地适应对象,是人生审美价值的重要内涵。
人生情调:“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即在生命畅达的大好春光里,在闲适的生活中,孔子力图让自我活泼泼的生命与宇宙生命沟通起来,在外在形态中流露出内在情怀,使人的生命在”万物一体“的物我契合中得以畅达。
这是一种顺情适性得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然境界及其自然这道的表现。
三,孔子的“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冰”的文艺审美
“文质彬彬”的文艺标准包含了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相结合的原则,是“尽善尽美”说在另一层面上的表述。
都体现了孔子“仁”的精神。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原本是就个人道德修养而言,强调君子的文质皆备,即内质和外在纹饰的统一,“文”最初是指不同色彩的线条交错形成客观之视觉形象,也变成后天的文化包括礼,乐对人的造就,是一种形式美;“质”指基质和内容,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彬彬”朱熹注为“物相杂而适均之貌”,即文与质恰当的配合,“文质彬彬”不仅是道德评价也包括审美评价。
四,孔子独立不迁的人格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即其人格特立不迁之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见其热情痴迷之境乐观进取之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见其教人之心;“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论语泰伯》,见其为公之情。
人们应该在顺情适性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永不满足,日日求新,以不断地超越物质的欲望和自我,并以此与自然之道相贯通,已具备感发,认知教育功能的诗为起点,以道德规范来约束来立身,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孔子还要求伟大的人物需做到“以天下为己任”和“大公无私”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追求。
“天下为公”《礼记礼远》指处理事物时应做到公平公正,不讲私利,“公则悦”提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公平等品质,有助于感召力,获得信任,取得成绩,使人心悦诚服。
总言之,孔子以“山水比德”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人生,以“温柔笃厚”的中和原则来规范人生,以“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的文学标准来评价人生,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理想,即人与自然的贯通,和谐。
孟子
一,孟子的天人合一与充实之美
“万物皆备于我”,即指万物与我相宜,强调我在生命精神上的贯通,主体正是通过顺任自然,方能从神入化,“上下与天地同流”只有这样才能感到人生的无尽乐趣,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与天地相消长。
“充实之谓美”即人内在修养的充实,真善统一,内外一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
其最终理想即通过自觉的身心修养,养凛然正气,获得独特而崇高的精神品质,使个体人格得以充实和完善,使人格的力量一往无前。
二,孟子养气与人格审美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追求主体的心灵自游及其对物我界限的超越,是以养气为基础的。
通过养气来使内在生命神旺气足;使主体心灵得以净化,而不为物所役;通过心灵的自觉,投身到无群无尽的生命规律中,在此基础上创生新生生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强调独立的人格操守和气概,强调逆境对人格的磨练与造就,以此培养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和刚健进取的思想境界。
三,孟子的共同美感审美
孟子说:“行相及”,“与民同乐”,即美感的共同性与独特性,个别性是同一的。
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生理反应有一致性,人性的因素和文化的因素也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毕竟尤其差异性,个体和后天的成长环境,文化教养和体验的深度等因素也会造成个体审美的差异。
什么具有社会性和大众化性。
四,孟子的文艺审美
孟子“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艺观。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生世,生平及理想感情等主观因素;“论事”即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基础。
“以意逆志”的鉴赏批评原则,即读诗,颂诗的人通过自己的情怀去体悟作品的情趣,已获得共鸣。
“逆”是迎,求的意思,即领悟,体验。
自古以来,社会在不断发展,历史在不断延伸,一个事物要能长久的从在,必要能不断地锲合不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衍化出新的生命力。
而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证实了这一说法,她是我中华民族的文明更是人类历史的文明。
以上即为我对儒家审美文化的一些认识,了解和看法。
参考文献:1.《中国美学简史》
2.《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