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美学原则是礼乐相亲、善美相成。其中核心的美学范畴是“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本论文着重探讨孔子美学范畴的几个方面:“仁”“礼”和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兴观群怨”观五个大的方面。同时考察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仁”;“礼”;生命美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已经成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孔子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美学思想最早追溯到先秦时代的经典著作,如《左传》二十九年载季札观周乐:盛赞《颂》乐“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用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要求各种情感恰到好处的和谐观,对后来的儒家中和美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儒家所强调的中和之美的思想,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根基。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行为处事的准则同时也在文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属于先秦美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艺术审美和哲学没有完全脱离,属于文、史、哲相互融合的阶段。因此人们对于美学和艺术的考虑还是建立在历史、哲学的基础之上,没有用单纯的文学角度来考察,美学思想和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美学观念和基本的审美理想及思维方式的确立上。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及继起者墨子,都是谈论人生问题,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①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的哲学,“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②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则认为:“孔子在宇宙观方面无重大成就,有关宇宙观的重要范畴,如道器、理欲、理气、有无、天地、坚白、心物、动静、虚实、一多等,在孔子思想中均未出现。”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美学思想,有非常浓厚的教化和伦理特色,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立者,而中国文化从建立之初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和伦常性,重视理性的节制反对感情的大肆宣泄,整个中国文化既是一种理性文化,明显区别于西方重视感情抒发的传统。
孔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在艺术标准上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和原则,重视比兴德思维方式,开创了自然美欣赏的比德理论,以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为具体的艺术标准。其核心在于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境界,从中体现了智与德德高度完备,并通过个体的修养推广到整个社会,具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性品格。同时孔子的美学思想较多的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是孔子在周公礼制的基
础上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他的整个美学体系是层叠式宝塔结构。“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仁”的主要思想。
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其整个学说的最高范畴,核心为“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本与。”陈望衡在《中国美学史》中强调:爱是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之上,强调孝道,由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移孝作忠,君为父母,移悌为义,友为兄弟,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泛血亲化了。③同时儒家所强调的“仁”有多重的含义实际上意味着古代世界中“人”的发现,意味着人性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仁”这个概念的提出更加推崇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要求人们以人情看物态,以物态度人情的审美的思维方式,就揭示了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高境界的和谐理想。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特征与自然的贯通。
“仁”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贯通更要求人的性情的“真”,人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论语·学而》论“巧言令色,鲜矣仁”“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而非某种强加的外部行为和道德礼仪规范。毛宣国认为:““仁”统摄人们一切美德和行为规范,为人的道德修养全部。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是“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④。但“仁”的实施却简易平实,只要每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即说明了这点”⑤。孔子以“血气”论生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方面的欲求,但同时使“仁”逐渐内化入生命体之中,成就理想的生命存在形态—君子。
成就君子的前提条件是爱人,“成己成人”但这种爱人首先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之上,认为爱是有差等的,因此有“君君、父父、子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动摇的伦理基础,孝与悌这两个重要的范畴深入到美学的范畴之中。从根本上讲,“仁”意味着对人、对人性、对人的生命的完全的尊重和关怀。但是孔子不注重从理论层面分析仁,而联系人的感性生活,使他得仁具有浓重的情感意味。认为“恭、宽、信、敏、惠、”,使仁从推己到及人的转化,“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作为实践理性践履着的君子是孔子理想的人格状态,作为“君子”首先要求“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里仁》)“仁”是君子存在的前提条件。同时“君子”还要具有“义”、“忠信”“德”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君子”这个概念也就成为后世对于人格美的一种标准和道德要求。“君子”的美学范畴也同时出现于后世的美学著作中,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意义范畴。
第二,“仁”的外化形式--“礼”
“仁”是孔子美学范畴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核心和基础,但同时“仁”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抽象的,而是通过外在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儒家所倡导的“礼”,“礼”的基本含义是典章制度,是“仁”在社会管理层面的具体体现,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其在祭祀及其他的各种社会公众场合的具体操作,而在儒家经典文献中经常并称的“礼乐”中的“乐”为音乐、诗、歌舞的总称,是“仁”的情感性体现,“礼”更多地涉及到人们的行动,属于人的理性层面。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各类名目繁多的礼。这些礼都具有规范化、程式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