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是儒家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观。
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礼乐合一的观念贯穿于各个领域,既是一种审美理念,也是一种道德观念。
本文将对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进行深入探讨,并阐述其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儒家礼乐合一的内涵儒家强调礼乐合一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礼乐合一是指礼和乐在儒家文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儒家经典中,礼乐往往并列出现,强调“礼乐”二者的统一。
其次,礼乐合一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相结合。
在儒家看来,音乐和舞蹈是一种可以感染人心、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和舞蹈可以表现出儒家所提倡的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
再次,礼乐合一也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审美和道德功能的统一。
儒家认为,音乐和舞蹈不仅有审美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美的享受来感化人心,陶冶情操。
二、儒家礼乐合一的历史渊源儒家礼乐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尚书》、《乐记》等典籍中都有关于礼乐的记载,儒家始终把礼乐视为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中,也有着对礼乐合一观念的阐述和强调。
在汉代儒家学者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对礼乐合一观念的深入探讨。
儒家礼乐合一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三、儒家礼乐合一的思想内涵儒家礼乐合一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审美、道德和教化等方面。
首先,儒家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
儒家经典中对于音乐的表述多以“乐”来表示,并认为乐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感化人心的艺术形式。
其次,儒家强调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结合。
儒家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能够表达出人伦关系、道德规范,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表现。
最后,儒家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感化人心,教育人民,培养美好的品质。
中国传统审美领域的著作
中国传统审美领域的著作一、《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而成。
该书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儒家精神和价值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礼仪之道以及君臣之道。
其中包含了众多的经典语录,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这些语录不仅具有思想深度,更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儒家审美理念。
二、《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该书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诗歌、赋、颂、雅、颂等多种文体,涉及了各个方面的人生和社会。
《诗经》中的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审美追求。
其中著名的《关雎》、《蒹葭》、《静女》等诗歌更是成为了传世之作,被后世称为经典之作。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该书以其细腻入微的描写、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独特魅力。
《红楼梦》中的各个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其所表现的情感纠葛和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同时,该书的描写手法独特,以诗词、对联等形式点缀,使得整个作品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四、《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记载着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动植物资源的著作。
该书以其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和奇幻的想象力,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审美追求。
《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山川地理、神兽异兽、神话传说等世界,以其奇特的形象和丰富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同时,该书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天人合一和自然至美的思想。
五、《草书》《草书》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字体,也是中国传统审美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
草书以其独特的笔法和奔放的气势,展现了中国传统书法审美观念中的力量美和墨香美。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艺术的态度也有着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因此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儒家注重艺术作品的道德内涵和教育功能,追求艺术的美和善。
儒家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塑造人性和陶冶情操的工具。
儒家强调人的修身养性,认为艺术可以通过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来激发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许多关于音乐和礼仪的论述,强调音乐的作用不仅在于娱乐,更在于培养人的情感和修养。
儒家认为,艺术可以通过美的表达和审美体验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产生正面的情感和美好的思考,为人们提供一种向上的精神追求。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是审慎和谨慎的。
儒家注重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认为艺术应该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有所约束,不能追求个人私欲和低级趣味,而应该追求高尚的美和崇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经典中有许多关于艺术和美的论述,如《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强调艺术应该以道义为基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是审慎而严谨的,要求艺术作品具备道德性和美学性的双重价值。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也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儒家认为,艺术不仅是个体情感的表达,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作品应该与社会伦理和道德价值相契合,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和谐”观念要求艺术作品能够传递和弘扬正能量,为社会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强调艺术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认为艺术家应该秉持儒家的道德观念,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是注重道德内涵和教育功能的,追求艺术的美和善。
儒家认为艺术是塑造人性、陶冶情操的工具,通过艺术的表达和审美体验来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是审慎和谨慎的,要求艺术作品符合道德准则,追求高尚的美和崇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对艺术的态度也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要求艺术作品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积极影响。
论儒家美育思想的深层内涵
论儒家美育思想的深层内涵
儒家美育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
经典中记载:“以学会达义,
教以成德,行为守贞,言行义正”,便是儒家一贯的教育思想。
儒家的美育思想强调树立审美观,学会审美,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成长为有礼貌的优秀公民。
一方面,儒家美育思想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不变,“表里一致”是儒家最重要
的观念。
从审美角度来讲,儒家犹豫学会把物品、行为以及外在审美归类到内在价值观,让做法如无意识地整合了表里一致。
另一方面,儒家美育对自然有一种瑰丽又浪漫的描绘,无论是陶行知的“行不怕路远,只怕心不专”,还是韩非子的“大丈夫堪其死,可以不求其生”,都耐人寻味地诠释了儒家的美育思想。
总的来说,儒家美育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培养了一种自觉审美的价值观,为
学子们树立了审美取向,不仅在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技能方面受益,更能激发其理想追求及精神追慕,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被公认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精华。
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
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儒家自然审美观是一种承认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追求自然之美的价值观。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中亲民即为亲近人民,亲近自然。
积极追求人类和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儒家自然审美观在推行环保、珍视自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现代意义。
儒家自然审美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孔子。
孔子把自然和人类相连在一起,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可能地和自然相融合。
因为自然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美丽的风景、丰富的动植物和多彩的季节变化等等。
儒家教育的核心是要“以德治人”,而“德”就是指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并珍视自然资源的道德观念。
在儒家的哲学理念中,自然是包容和宽恕的。
因此,儒家自然审美观相信到人与自然之间必须要有尊重和谦逊的态度才能达到和谐。
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应该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让自然的美妙无限发掘。
例如,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尊重自然物,在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佳话,创造出永无止境的人类作品;我们应该重视自然的规律,努力探寻自然的奥秘,赞美自然的无限妙趣。
另一方面,儒家自然审美观认为,自然之美是人本身的本质美。
自然理应是智慧和美好的,如同花儿,香气和色彩相得益彰,给人带来快乐和温暖。
儒家认为,人需要身临其境体验大自然,通过思考和感悟来领略自然的无穷魅力。
因此,儒家自然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持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在自然中找到快乐和力量。
综上所述,儒家自然审美观是一种推崇尊重自然、温和谦逊、珍视自然优势、以德治人的审美观。
对于我们当代人而言,这种观念更是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在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儒家自然审美观,珍视自然环境、承认自然之美并保护它们,从而追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儒家经典与中国传统绘审美观与艺术表达的交融
儒家经典与中国传统绘审美观与艺术表达的交融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儒家经典对于中国传统绘审美观与艺术表达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儒家经典与中国传统绘审美观的交融,以及这种交融对于艺术表达的影响。
一、儒家经典对中国传统绘审美观的影响儒家经典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绘审美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显著的体现。
绘画作品追求形神兼备,注重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平衡、和谐与自然之美的审美取向。
其次,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修养与道德教化,对于绘画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以形写意”,通过对意境的深入描绘,传达出人文情怀与审美享受。
儒家经典中对于道德修养与情感表达的论述,使得绘画作品在形式上更能体现出情感与内涵,进而让观者更易于理解与产生共鸣。
最后,儒家经典对于中国传统绘审美观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审美观念的塑造方面。
儒家思想倡导正统的审美观念,对于美的追求与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观念也受到儒家经典的影响,强调以美育人、以美养性,并塑造了一种更加博大宽容、高尚纯洁的审美情操。
二、艺术表达中的儒家经典与中国传统绘的交融儒家经典与中国传统绘在艺术表达中的交融,使得绘画作品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界的描绘,更融入了丰富的人文与道德内涵。
儒家思想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美学相互融合,将观者的审美体验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首先,儒家经典中的“仁者爱人”的理念渗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使得作品更注重人的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
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儒家经典中强调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对外界事物的客观描绘,更借以抒发着对于人类情感的关怀与理解。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礼”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仪式感相结合,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一种庄重与肃穆之美。
绘画作品中的人物活动往往带有仪式感,强调的是一种正经庄重的情感表达。
浅谈儒学精神在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摘要:美术作品是各种文化思想、文艺潮流的最直观的体现方式,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有其独特而鲜明的时代烙印,而在中国的美术作品中,儒学思想却以其深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影响成为唯一的贯穿始终的精神体现。
笔者从儒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美术作品的思想表现进行论述,以分析儒家精神在我国艺术中的影响。
关键词:儒学精神;美术作品;体现儒学精神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经过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中国历史文化表现,且以其仁学、博爱、中庸思想为主轴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主导思想,渗透进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每一个表现形式之中。
而美术作品作为文化思想、艺术特征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随处可见儒学精神的影响。
儒家的艺术理论皆是从教化人伦、道德培养角度出发,主要要求的足艺术作品的教化性和实践性,所以甚少涉及艺术的本质内容。
一、儒学思想的发展传承1.春秋、秦汉至南北朝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鼻祖,其在艺术方面的理论皆是围绕礼乐教化而提出,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意义,而非单纯的欣赏性艺术。
自孑l子艺术理论倡导,礼乐思想整个贯穿了春秋、秦汉至三国时期的艺术、美学思想之中。
自此始,孟子、苟子等儒家弟子,以及儒家的经典典籍中,皆对艺术的产生渊源、创造条件、审美特征及标准、艺术审美教育以及其与政治、道德的教化关系,提出了系统的论述和阐释。
虽然战国至秦朝时期儒学受到极大的摧残和压制,但是至汉朝武帝以后,儒学思想成为政治领域的正统思想,由于得到国家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儒学思想立即以席卷之势成为整个社会的思想典范,而士族力量的形成,也确保了其思想、政治地位不受限制的发展和传承。
至此,儒学思想开始有意识的反映在各个领域,而绘画艺术的直观的表现特征,也使其思想精神开始逐渐朝着儒学的精神内容靠近。
至西汉后期开始,中国美术作品的题材已经有很大·部分开始宣扬统治阶级的威严以及儒家的尊君、忠孝、节义等伦理观。
汉代以及两晋时期,尤重孝廉之节,是以其墓葬绘画中多是对孝廉的恭维和宣扬。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儒家对美的理解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完善,认为美应该是内外兼修的。
在儒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与德行、言行举止、礼仪等紧密相连的。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君子好逑”、“君子绝不淋漓”等论述,表明了儒家对于身体和精神之美的重视。
在儒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人格的体现和修养的象征,它反映了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这种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道家对美的理解是以自然和宇宙的谐和为核心的。
道家注重自然的无为和自然的规律,认为美是依循自然规律而来的。
在道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道法自然的表现,是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道家的《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了道家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谐和之美的追求。
道家的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园林艺术、风水理论等,这些艺术形式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释家对美的理解是以解脱和涅槃为核心的。
释家强调人的解脱和超然,认为美是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在释家的审美观念中,美是一种超脱和解脱的境界,是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和平静的追求。
释家的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诗词、佛教音乐等文学和音乐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在表现内心超脱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解脱和涅槃的追求。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是一个涵盖了道德、自然和超然的审美观念体系。
儒家强调德行和品质,道家注重自然和宇宙的谐和,释家强调解脱和超然之美。
这三种思想在中国美学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当代中国,这种美学观念仍然对文化艺术的创作和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重要纽带。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也在与其他文化美学观念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时代价值和创新精神。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种学说各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同时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本文将从儒道释三家的审美观点出发,探讨他们在美学理论上的贡献和影响。
儒家美学注重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美是教化的工具。
儒家追求的是人的美德和高尚情操,认为美德是一种最高贵的美。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全面的人文教育,追求博大精深的美德和道德品质。
儒家注重的是内在的美,而非外在的形式美。
儒家对美的定义来自于“大美”,即宇宙、自然、道德的完美之美。
儒家提倡的审美取向是追求内在的高尚情操和修养,以及人格的完善和境界的提高。
儒家所追求的美是一种道德美、情感美和内在美,是一种可以教化人心、提高人格的高尚之美。
儒家也强调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美的内涵是涵养性情,陶冶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情操。
儒家美学是以道德美、内在美和完善美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道家美学则强调“自然”和“道”的美。
道家认为世间一切皆是虚幻的,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超然的境界中,美是自然界的秩序和法则所体现出来的“道”的美。
道家认为,生命的美是自然、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是对于世俗和物质的超然之美。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强调的是超越世俗的美和拒绝相对的美。
在道家看来,美并不在乎形式和外在的表现,而是在于内在的内涵和真实的本质。
道家追求的美是一种超然而自由、自然而自在的境界之美。
道家美学强调超脱尘世的净化和归一,是追求一种内心的超脱和超然之美。
道家所追求的美是一种宇宙、自然、生命之美,是一种可以超脱世俗、超越物质的真实之美。
道家美学是以自然美、超然美和真实美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释家美学则注重“慈悲”和“解脱”的美。
释家认为一切的痛苦和纷扰都源自于人们的贪嗔痴,只有通过慈悲与解脱才能获得真正的美。
释家经典《楞严经》中提到:“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
”释家美学的核心是慈悲和解脱,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生死、超凡脱俗的境界之美。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美与善的统一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美与善的统一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观美理念。
作为一种综合的伦理学体系,儒家思想中审美观念与善的统一是其核心要旨之一。
本文将从《孟子》、《论语》等经典中探讨儒家对美的追求以及美与善的统一。
一、审美观美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儒家经典中体现的审美观美是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相互联系的,被视为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
《论语》中有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可见,儒家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美,将美与善视为高尚境界的表现。
在儒家经典中,审美观美贯穿于各个方面,涵盖了思想、行为、文化等方面。
二、审美观美与善的统一1. 美的内在品质与道德要求的统一儒家经典中强调美与善的内在联系。
《孟子》中提到:“有美者;人之所美者善也。
”这表明了美是与善紧密联系的,美的存在离不开道德品质的支撑。
在儒家看来,一切追求美的行为都应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
2. 社会道德规范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儒家经典中还强调了社会道德规范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儒家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仁爱之道。
在儒家的审美观中,美并非个人主义的追求,而是与社会互动、和谐相处的结果。
只有在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上,美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三、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美理念1. 以仁爱为核心的审美观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儒家审美观美的基石。
《论语》中提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反映了儒家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儒家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美好社会,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统一。
2. 和谐统一的审美观和谐统一是儒家审美观的重要内容。
在儒家经典中,和谐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这是一种审美观美的体现。
3. 心灵美的观念在儒家经典中,强调了心灵美的价值。
心灵美包括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卓越,在儒家看来,只有内在的美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气质。
传统儒家思想对文化与艺术的影响
传统儒家思想对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儒家思想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教育、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儒家思想对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尤为显著。
一、儒家思想对文化的影响1.1 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儒家思想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儒家经典《论语》中曾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诸多有关学习传统文化的名言。
这种思想观念转化为了中国文化上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文化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1.2 正义与和谐的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义理、忠诚、好学、正义和和谐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构成了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体系,影响到了中国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历史上,“仁爱”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和文化的发展。
1.3 人文主义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坚持人类本质的好,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人对人的贡献,尤其重视人类因果关系的思想。
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基石,在中国历史上推动了风俗习惯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二、儒家思想对艺术的影响2.1 以德为首的审美标准儒家思想把美德和个人的价值连在一起,认为艺术具有教化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教化是艺术的核心功能”,同时也强调艺术品应当表现出道德、理性、公正等美德。
儒家将审美标准的放在了道德和良知上,教育人们不仅要欣赏艺术品,还要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教化。
2.2 艺术与人的关系儒家思想认为艺术不是独立于人的存在。
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是人的心灵活动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既要表达美好的情感,又要传达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为了塑造精神的美,更是为了培养人的人性和境界。
2.3 艺术与文化儒家思想认为,艺术与文化紧密关联,艺术品通过对社会文化的把握和表达,传达社会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倡导尊重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这就是审美观的基础。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儒家文化经典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启示
儒家文化经典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启示儒家文化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丰富的美学价值观念。
这些经典作品包含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生活、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思考,对于审美和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视角,探讨其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儒家思想强调人文关怀、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这种理念也融入了儒家对美学的理解。
儒家认为美应当是与道德相一致的,美是一种内外皆美的特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善良。
这种美学追求可以在《大学》中找到:“修于心则事思真,修于家则事齐,修于国则事治,修于天下则事平。
”这种儒家美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儒家经典对审美的塑造力儒家经典作品如《论语》、《孟子》等,对审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这些作品不仅包含了恰到好处的语言之美,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伦理观念。
例如,《孟子》中提出的“四美”观念,即“美言、美行、美德、美心”,揭示了美的本质与内涵,给予了审美品味以启迪。
这种审美观念在文学创作中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使文学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儒家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儒家思想对于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首先,儒家注重人类的情感和情义,强调人的善良和互助精神。
这些思想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感人至深的情节塑造,使作品更能打动人心。
其次,儒家思想关注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创作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引发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此外,儒家的人文关怀理念也可以激发文学创作中展示人性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存。
通过表现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作品可以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怀。
总结起来,儒家文化经典对美学审美与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其美学观念强调道德与美的一致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儒家经典对审美的塑造力营造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
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国人审美观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无疑成为中国文学艺术传统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与文学艺术,并分析其对于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儒家审美观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可以总结为“以礼为美”、“以和为贵”。
古代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礼仪规范,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审美观念的形成。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只有修养好自己,并以礼待人才能体现美的价值。
二、儒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点1. 以人为本的人物塑造在儒家文学艺术中,人物塑造是重要的审美方式。
儒家认为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对于审美价值至关重要。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儒家道德伦理观念的集中体现,他们以自身的修养和品德来影响和改变世界。
2. 追求和谐的叙述与表现方式儒家文学艺术强调和谐的叙述和表现方式。
无论是史书记载、诗词吟咏还是戏曲表演,儒家的审美理念都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出和谐的美感。
通过对于情感、言辞和行动的处理,儒家文学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统一、平衡、和谐的审美效果。
三、儒家文学艺术在古代的影响1. 儒家经典的创作与传承儒家的经典著作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比如《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大学》中的道德教导等,都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引用和致敬的对象。
古代文人学士们不仅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使得古代文学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成为了表达思想、传承文化的载体。
2. 儒家伦理观的影响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观念,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古代文学作品强调社会角色和身份的塑造,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表达。
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向读者传递儒家思想以及对于人生的认识和指导。
四、儒家文学艺术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儒家文学艺术在现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文学创作艺术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文学创作艺术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包含的审美观念对于文学创作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文学创作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儒家经典强调人的内在修养以及外在的行为规范,对于美的追求有着独特的见解。
例如,《论语》中提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一观点突出了审美的道德性,要求人们在美的面前保持气定神闲,避免沉溺于物质的虚荣。
此外,儒家经典还强调审美的内在价值,例如《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观点将审美行为与修炼个人道德、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以及天下安定等伦理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审美的价值追求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美好程度。
二、儒家经典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儒家经典对于文学创作艺术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儒家经典注重独立个体的修养,这对于文学作品的塑造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人性的把握,以呈现出真实、立体的形象。
其次,儒家经典强调社会关系与伦理道德,这与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息息相关。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将儒家经典所倡导的思想价值融入到作品中,进而影响读者,传达伦理道德观念。
另外,儒家经典推崇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文学作品的描写和主题选择也有影响。
作家可以通过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构建,传达出儒家经典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三、儒家经典的审美观对文学创作的局限与拓展儒家经典的审美观虽然对于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儒家经典的审美观强调道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作品自由创作的空间,可能导致作品过于刻板化或沦为道德说教的工具。
其次,儒家经典的审美观念较为传统,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
由于儒家经典主张稳定、秩序和传统,对于一些前卫的艺术形式和思潮会持保留态度。
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一、本文概述《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先秦儒家思想中《诗》教美育的核心观念和实践方法。
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诗》教作为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以及人格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诗》教美育的目的、方法和意义,最后探讨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启示。
通过对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现代美育教育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持,推动美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根植于深厚的儒家文化土壤,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孔子的诗教观念和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的美学思想。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美育观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认为诗具有教化人心、陶冶情操的作用。
孔子认为诗可以“思无邪”(《论语·为政》),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纯正无邪的审美境界。
孔子还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强调诗歌应当具有温和宽厚的特点,能够培养人的性情,达到美育的目的。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美育的作用在于扩充人的善性,使之达到“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美育应当关注人的内在修养,通过审美活动来完善人格,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其美育思想则更强调礼的作用。
荀子认为“礼”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美育应当与礼教相结合,通过审美教育来引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荀子也看到了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们能够陶冶性情,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深厚而丰富的,它强调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社会规范的融合。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艺术教育培养
儒家经典的审美观与艺术教育培养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审美观的建构和艺术教育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经典里蕴含了丰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经典中抽取出其中的审美观点,并探讨儒家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
一、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贯穿着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其中,儒家对于审美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与和谐共生: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顺应天道、顺应自然。
在审美观上,儒家提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
同时,尊重自然的原生状态,反对人为的干预和破坏,从而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追求道德之美: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提升,认为真正的美是与善良和道德价值相关的。
儒家经典里提倡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将道德之美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通过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儒家经典在艺术教育中强调了美与善的相辅相成。
3. 强调礼仪与美学:儒家强调礼仪之美,认为一切行为都应符合规范与仪式,以此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在审美观上,儒家主张通过规范的外在形式和礼仪仪式来表达内在的美。
这种审美观念使得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二、儒家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儒家经典中的审美观念对于艺术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儒家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儒家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观念。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培养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力。
2. 学习古代礼仪与艺术形式:儒家强调礼仪之美,通过学习古代礼仪和仪式的规范与形式,了解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从而培养人们对于古代艺术形式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加深对儒家审美观的理解和体验。
儒家经典诗经与文学艺术的审美观
儒家经典诗经与文学艺术的审美观儒家经典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不仅是文学的瑰宝,诗经更承载了儒家的审美观。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儒家的审美观渗透在各个方面,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传承和鉴赏。
本文将从诗经中的审美观、儒家文学的审美特征以及儒家审美观在传统文化中的延续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儒家经典诗经与文学艺术的审美观。
一、诗经中的审美观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以其朴实、真实、感人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艺术家的青睐。
诗经中的审美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经注重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在《蓼莪》一诗中,诗人描绘了草令人动容的生命力:“采葑采菲,薄言采匏。
未见君子,悠悠我心。
”这一形象的描绘,营造出自然生态的美感和生命力的强大。
其次,诗经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蒹葭》一诗中,诗人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句简洁而深沉的表达,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经注重表达道德情感和人伦关系。
在《子衿》一诗中,诗人写道:“子衿如之何?美目行武侯。
”这一诗句中明确表达了对儿子的关爱和对道德美的追求,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之道。
二、儒家文学的审美特征除了在诗经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外,儒家文学还具有其他一些独特的审美特征。
首先,儒家文学注重道德的表达。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追求道义的完善。
因此,在儒家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以仁德为主题的创作。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及《孟子》中的“仁者,人宜将以为之行”等语句,都彰显了儒家文学的道德追求。
其次,儒家文学注重人伦关系的描绘。
儒家尊崇孝悌之道,注重家庭伦理的维护。
儒家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以家庭伦理为主题的描写和讴歌。
例如《母亲》一诗中,儒家文学家提到:“天命有时 / 人事有代”,强调儿子对母亲的孝顺与尊敬。
最后,儒家文学注重言行的规范。
“游心”与“游于艺”:儒道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
“游心”与“游于艺”:儒道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对美育的探索和追求。
而在这个过程中,儒家和道家两大思想流派对于美育的理念与方法,各自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实践。
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美育观念。
本文将从“游心”与“游于艺”这两个关键概念入手,探讨儒道美育观念的分野与融合。
首先我们来看看“游心”这一概念。
儒家思想中,游心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论语》中有“游心于艺”之说,意指通过钻研各种艺术技能和学问,来陶冶心性,提高修养。
儒家认为,只有培养出完善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儒家强调“游心”是一种有益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修身养性的修炼方式。
而在道家思想中,“游于艺”则表现出不同的内涵。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然无为的状态,不受世俗功利的束缚,而是随心所欲地享受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和活动。
“游于艺”更强调通过与自然融合,实现自我境界的超然和自由。
道家认为,只有在超然的境界中游走,才能离俗归真,实现内在的美育。
可以看出,儒家的“游心”更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而道家的“游于艺”则更注重个体与自然的和谐与自由。
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游心”和“游于艺”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育观念的主要内涵。
儒家与道家的美育观念共同强调“修养”这一核心概念。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各种文艺技能和知识,陶冶个人的品德和情操,实现对品德的完善和对性情的修养。
而道家则认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和超然境界的追求,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达到一种美育的归真状态。
可以看出,尽管儒家与道家的美育观念有所差异,但在修养和完善个人性情上是有共通之处的。
儒道美育观念的融合体现在对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上。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和各种艺术技能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以观美、乐美、作美的方式来培养美好的社会氛围和个体品质。
先秦儒家文艺观
先秦儒家文艺观
先秦儒家文艺观是儒家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基于先秦时期儒家经典和代表人物的文艺思想。
1.以“仁为本:儒家认为文艺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和思想,而这种情感和思想的根源在于"仁。
所谓"仁”。
就是关爱和同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应该表现这种仁”的情感和思想。
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和谐。
2."文以载道”:儒家认为文艺是社会道德教化的工具,应该承载道义和价值观。
这种道义和价值观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应该以高标准的道德标准为指导,以引导人们向善和遵守道德规范。
3.“中和之美”:儒家强调和谐、平衡的美学观念,认为文艺应该追求中和、适中的审美标准。
这种标准要求文艺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和谐统一。
避免过于极端的表达方式。
同时,儒家也强调文艺作品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4.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儒家认为文艺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应该服务于社会道德教化的目的,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先秦儒家文艺观强调文艺的情感表达.道德承载、审美标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旨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
儒家經典中的審美智慧徐放鸣,男,1957 年生,江苏靖江人。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文学院教授。
对美学及文艺学研究颇有造诣,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特约主讲人,先后主讲了《另类英雄李云龙》和《我读孟子——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核心提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审视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作者认为,大家要善于从古代经典中领悟先人的审美智慧,这将帮助我们具备审美眼光,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拥有一个诗意的、审美的人生。
今天我要谈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
这是一个并不深奥的问题,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可以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不分性别、年龄、学历,都有对美的热爱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但是,仅仅有着爱美之心就能够正确地审美吗?就能充分领悟和感受美的魅力吗?显然不行!我们需要了解有关美学的原理,了解不同民族和时代审美观的发展演变,特别是要善于从古代经典中领悟先人的审美智慧,这将帮助我们具备审美眼光,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拥有一个诗意的、审美的人生。
我们先从一个“千古之谜”说起。
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时候,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是什么”的精彩辩论。
他们列举了美是漂亮的小姐、美是漂亮的母马、美是竖琴、美是造型优美的陶罐,一直说到美是有用的,美是善的父亲,美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但是他们辩来辩去,只是讲了什么东西是美的,而始终说不清美是什么,最后他们在一点上达成共识——“美是难的”。
这个结论表明,要说清楚美是什么,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是西方人对美的最早的思考和追问,由此留下了关于美的千古之谜。
回过头看,我们东方的先哲是怎样解这个千古之谜的呢?在中国古代经典(包括儒家、道家、佛学等)中有着丰富的、也是精妙深刻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体现东方哲人智慧风貌的审美心得,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审美思想传统,至今依然对我们的当代审美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經典中的審美智慧徐放鸣,男,1957年生,江苏靖江人。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文学院教授。
对美学及文艺学研究颇有造诣,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特约主讲人,先后主讲了《另类英雄李云龙》和《我读孟子——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核心提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审视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作者认为,大家要善于从古代经典中领悟先人的审美智慧,这将帮助我们具备审美眼光,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拥有一个诗意的、审美的人生。
今天我要谈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
这是一个并不深奥的问题,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可以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不分性别、年龄、学历,都有对美的热爱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但是,仅仅有着爱美之心就能够正确地审美吗?就能充分领悟和感受美的魅力吗?显然不行!我们需要了解有关美学的原理,了解不同民族和时代审美观的发展演变,特别是要善于从古代经典中领悟先人的审美智慧,这将帮助我们具备审美眼光,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拥有一个诗意的、审美的人生。
我们先从一个“千古之谜”说起。
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时候,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是什么”的精彩辩论。
他们列举了美是漂亮的小姐、美是漂亮的母马、美是竖琴、美是造型优美的陶罐,一直说到美是有用的,美是善的父亲,美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但是他们辩来辩去,只是讲了什么东西是美的,而始终说不清美是什么,最后他们在一点上达成共识——“美是难的”。
这个结论表明,要说清楚美是什么,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是西方人对美的最早的思考和追问,由此留下了关于美的千古之谜。
回过头看,我们东方的先哲是怎样解这个千古之谜的呢?在中国古代经典(包括儒家、道家、佛学等)中有着丰富的、也是精妙深刻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体现东方哲人智慧风貌的审美心得,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审美思想传统,至今依然对我们的当代审美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今天我们重点谈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
在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里有着多方面的美学思想资料,不能一一道来,我把其中主要的部分概括为三个审美观点。
第一,“和谐为美”的审美理想关于“和”的审美观,或者说以“和”为美在中国古代有很久远的传统。
在孔子之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史伯和晏婴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和实相生,同则不继”的观点,说的是“和”与“同”的区分: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同”则是性质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这个观点强调,只有不同的色彩、声音、造型的巧妙结合才能产生美,而单一的色彩、声音、造型的简单重复就不能产生美。
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很容易理解,美妙的音乐就是由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声以及复调的变化组合而构成的,绘画中的色彩搭配调和也是很有讲究的,就是咱们中国的水墨国画,其实也是“墨分五彩”的,也有色彩上的变化。
至于服装上的色彩搭配,大家都有不少经验,其中也包含着审美的道理。
所以,“和”提倡的是不同事物的有序组合、有机结合、互补融合,从而达到美的和谐。
史伯还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他把以“和”为美提到很高的层次来强调,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传统。
孔子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且发扬光大,在和谐为美的内涵中增加了“中庸”“中和”“适度”“节制”等方面的观念,使它成为更加体现儒家思想特点的审美观。
比如孔子评论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据说《诗经》是经过孔子删改编辑过的,他就是按照中庸和谐的审美观念来删改的。
孔子还评论了《诗经》里很有名的《关雎》,今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李咏还朗诵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也喜欢这首诗。
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意思就是说诗中表达的感情——年轻人的爱情很适度,符合孔子的审美观念。
“和”的观念,和谐为美的思想,经过孔子的倡导,再经过孟子、荀子以及后世的传播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审美理想,其中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审美境界,这些审美境界在今天仍然令我们神往,也能给我们以启示。
第一种审美境界是天地自然之和。
中国古代的先哲不大讲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与天奋斗,与地奋斗,而是强调融入自然,欣赏自然,讲天人合一,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孔子当年与弟子讨论人生的理想和乐趣,他最赞赏和神往的就是弟子曾点说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是多么生动的回归大自然的审美境界啊!后来的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家宗炳更是一个欣赏自然美的典型,他一辈子游历名山大川,饱览山水名胜之美,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到了晚年,他老病缠身,走不动了,还是不能忘情于山水,当年又没有电视机,不能像我们今天随时能看电视风光片。
怎么办呢?他让人把他所画的山水画挂在房间里,他自己躺在床上“卧以游之”,还在欣赏自然山水的胜境,这是多么难得的山水情趣啊!可以说他是自然山水的痴迷者,发烧友,为我们创造了寄情山水,融入自然的典型范例。
第二种审美境界是社会与艺术之和。
儒家经典是不排斥艺术的,不像墨子“非乐”,也不像柏拉图要把诗人赶出理想国,而是重视发挥艺术作品的美育作用,希望通过美育来实现社会与艺术之和。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艺术要好,要符合儒家的审美理想,例如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温柔敦厚”,要“思无邪”,可以有“美刺”作用,但不宜过于激烈,总之是要体现“中和”“适度”的原则,这才能实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和谐互动。
第三种审美境界是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之和。
美的事物都有其内容和形式,既要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也要有生动感人的外表形式。
儒家经典所要求的是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有机结合,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其实,美的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有善与美的结合,还应有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表现动静相宜的和谐之美。
当年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能写一手好文章,他有一篇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赋》,就是用动静相宜的手法写活了一个少女的美。
他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从天下到楚国,从楚国到臣里,最美的女子就是这个“东家之子”了。
那么“东家之子”美在何处呢?且看宋玉的描写:“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段话的前三层都是静态描写,说“东家之子”的身高如何,皮肤如何,容貌如何,最后加上一句动态描写,写少女之美产生的震撼,使一个笑靥如花的美少女的形象一下子活起来了。
后世有人评论,千古之下,美少女的形象犹在眼前荡漾。
这就是动静相宜的和谐之美!第四种审美境界是审美主体的情思与理性之和。
儒家经典十分重视文艺作品对人的情感与理智的陶冶和调适作用,一方面肯定文艺作品要真实地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并且以情感人,让读者受到情感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反对在作品中过分宣泄情感,要求诗人的写作应当“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要表现合乎伦理道德的情感,而不是无节制、非理性的情感。
这似乎是要在文艺作品表现情感与表现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创造一个情与理相统一的审美境界,目的是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对人的陶冶、净化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到后来演变成“以理节情”,甚至是“持人性情”的理学说教,就反而变成了对文艺创作的束缚,背离了文艺创作的美学规律。
第二,“美善相乐”的审美精神在美学理论中,美与善(审美感受与道德评价)的关系一直是个焦点问题。
为什么呢?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的审美经验,当我们判断一个对象的美与丑时,当我们评价一个公众人物时,审美判断中往往包含着道德评价。
在大家心目中,善的未必是美的,而美的则必定是善的。
这是因为善的事物如果没有完美生动的外表形式,就只是善的,不是美的,而我们认为美的事物肯定有着善的内容,有着符合道德原则的内涵,至少应该是无害的,底线是要无害。
为什么公众人物总是害怕负面新闻呢,其实就是担心公众由他们小节上的不检点而引发出对其整体形象的负面评价。
从人类的美学思想史上看,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更加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这一点甚至成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儒家经典中对美与善的关系的讨论是很生动具体的,不是长篇大论的高头讲章,没有深奥的理论阐述,而是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在简洁的描述中给我们揭示了美的真谛。
这里有三个例子为证:第一个例子,说音乐中的美善相乐。
《论语》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大家都知道这段话,但是有没有想过,这里记载了一个十分典型的审美欣赏案例。
《韶》乐之美,到了何种程度呢?孔子表达他的感慨说,想不到《韶》作为音乐作品能达到如此美妙的极点!这样一次音乐欣赏产生的审美效果竟然是让孔老夫子“三月不知肉味”,不想吃肉了。
请注意,古代的“三”一般不是实说3,而是指多个。
所以孔子因为听到美妙的音乐而可能很长时间不知肉味。
那么《韶》乐究竟好在何处呢?孔子评价说:“尽美矣,又尽善也”,意思是说,《韶》乐不仅符合音乐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它是尽善又尽美的音乐典范。
对比之下,孔子评论另一种音乐——《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说明《武》乐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
由此说来,“尽善尽美”就是要求美与善高度融合统一的审美原则,也是儒家经典中最突出的审美标准。
第二个例子,说“文质彬彬”的君子之美。
《论语》中也讨论了君子之美的道德内涵。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里说的“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指人的外在装饰。
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外表的修饰就显得粗野,而单有外表修饰,缺乏内在道德的支撑就显得虚浮,只有“文质彬彬”,就是外部装饰与内在道德相得益彰,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所以,君子之美,就是“文”与“质”相结合的美,也就是美与善相融合的君子形象。
第三个例子,说仁者、智者的“比德”之风。
儒家经典还进一步讲到了“君子”该如何表现自己的高风亮节,如何体现自己内外兼修的美,主要的办法就是寻找对应的形象载体,对应的象征物。
这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一水一山,一动一静,山水之美象征了智者和仁者的内在美德和智慧,这就是“比德”的含义。
进一步说,为什么智者要以水比德,而仁者要以山比德呢?孔子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后世的典籍(刘向《说苑·杂言》)曾经记载了孔子十分精彩的解释:——为什么“智者乐水”?因为河流无私地涌流,给予灌溉和生活之便,似德;所到之处民众得以生存,似仁;水流奔腾而下,遵循着自己的路线,似义;水有深浅变化,似智;波涛奔涌而激荡高山峡谷,似勇;水也柔弱细微,润物无声,似察;水也能接纳污浊的东西,并且加以净化,似善化;还有水万折必东,似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