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
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
2.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修订1.确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制度的目的和原则。
2.建立制度的编写和修订程序,确保制度合规且能够不断完善。
三、风险管理1.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的风险。
2.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合格评估机制,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
2.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五、产品管理1.建立产品进货、存储、销售和退换货等管理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制定产品退出市场的程序,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进行召回和处置。
六、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1.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
2.组织定期质量知识的学习和分享,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和合作。
七、质量管理评估与改进1.建立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定期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2.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进实施,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八、法律法规合规1.制定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经营合规。
2.定期对制度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法规的变化。
以上就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一制度,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共16项)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制度目录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产品标准管理制度各级质量责任制度质量跟踪及不良反响报告制度首次经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特殊管理医疗器械和贵重品种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退货管理制度医疗器械效期管理制度业务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保管养护及出库复核制度医疗器械售后效劳的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卫生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制度用户回访制度质量否决权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一、但凡新到的医疗器械经检验有质量问题的,一律不准入库,并做退换货处理二、在销售中对老产品、新产品发现质量有问题的应及时向质检、业务部门报告,并停止销售三、产品发生质量事故须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行政、经济甚至法律责任四、凡在库不合格的商品、待处理产品必须单独存放,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要挂红色色标,并有详细记录产品标准管理制度一、所经营的医疗器械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二、产品的质量特征表现明显,绝对保证性能可靠,平安稳定有效三、对出厂时的检验报告数据不详、产生质量疑问的及时送当地的质量鉴定部门鉴定或回厂重新鉴定四、对产品检验结果发生分歧时,提请鉴定部门或法定计量部门仲裁各级质量责任制度一、质量管理实行三级检验负责制,一是主管领导的责任,二是质检员责任,三是保管员责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二、质检部门对本企业经营的全部医疗器械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并负责监督产品的技术标准及进货合同有关的质量条款执行情况三、质量主管领导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质检员定期对在库商品复查,保管员应经常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质量事故的处理,产品假设出现质量问题,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责任,并针对工作中的缺乏,进行行之有效的处理质量跟踪及不良反响报告制度一、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入库、在库、出库有详细的检查记录二、定期对此类商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养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密切注视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跟踪了解产品质量,积极反响质量信息四、定期走访用户,作好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调查,要求有详细、准确的记录五、不良反响报告制度:1、出现不良反响任何人有权终止使用2、依据记录,向有关的质监部门做详细的报告3、质监部门通过一起对其理化性质进行重新鉴定,重新认定结果4、检验报告结果,必须有检验员,检验主管领导签字,并印有检验部门公章5、根据检验结果,追查责任首次经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一、首次经营的医疗器械必须确定其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检查其“证照〞和履行合同的能力,并索取检验标准,进行物理鉴定,经查合格后,方可投入市场。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在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实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1、依法依规。
监督管理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和监督。
2、公开透明。
加强公共信息公开,及时发布行政法规、政策以及相关事务的公告与通知,增加管理公开度;并接受社会监督。
3、防范风险。
监督管理必须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减少风险和损失。
4、严格执法。
对于违反法律和管理规定的企业,必须依法进行严格的执法,依法责令改正或者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
二、企业的申请与备案1、新开设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申请(1)准备材料:实地调查采购证、商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件等;(2)申请流程:填写申请表格、提供必要资料,提交至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审核;(3)审核要求:审核机构将对申请表格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企业需符合相应条件。
2、备案登记经营企业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受托代理企业自受托日期之日起,应当自行或者向注册地市、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品药品监管局)申请备案。
备案内容、要求及程序根据管理机构设定的规定实施。
三、产品的管理1、产品上市前的审核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拟在市场上销售的医疗器械,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经过质量、功效、安全等测试和评价,取得相应许可证后方可上市。
2、合法经营证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每一类医疗器械必须持有相应的许可证照,在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应当随身携带证照。
3、产品的检测和验收医疗器械必须进行检测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在采购和销售医疗器械时,对产品进行检测和验收,强制取得质检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并存档备查。
四、售后服务为保证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和质量,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销售过程中提供售后服务。
最新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质量职责
最新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质量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可靠,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
第三条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职责,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医疗器械经营活动,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第五条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组织,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质量管理组织应由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其中企业负责人为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质量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二)组织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并监督实施;(三)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四)组织进行外部质量审核,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五)组织进行质量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和控制质量风险;(六)组织进行质量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七)组织进行质量改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三章质量管理人员职责第八条企业负责人应具备医疗器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具备质量管理的能力,并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九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医疗器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的能力,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十条质量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文件,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二)负责质量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三)负责内部质量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四)负责外部质量审核,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五)负责质量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和控制质量风险;(六)负责质量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七)负责质量改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物品,其经营必须受到严格监督和管理。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安全、质量和合规性,制定本监督管理制度,以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行为,提高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
2. 监督管理目标本监督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医疗器械监督和管理,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3. 监督管理职责3.1 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政策和标准,监督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合规行为,并对不合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3.2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为医疗器械的经营者和使用者,负责依法经营医疗器械,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并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3 监督检查机构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提供监督意见和建议,并协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和纠正。
4. 监督管理措施4.1 许可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在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下方可从事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
许可管理制度包括申请许可、许可审查、许可证发放和许可证变更等环节,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合法经营。
4.2 监督检查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检查机构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罚和纠正,并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
4.3 违法处罚制度对于违反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检查机构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4.4 信息公开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情况、处罚情况等,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5. 监督管理要求5.1 合规经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依法经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二、质量方针和目标1. 质量方针:优质、安全、可靠、持续改进。
2. 质量目标: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系统,提升绩效和效益。
三、组织结构1. 企业质量委员会:由企业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查质量管理制度。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3. 各部门: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负责落实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四、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目标管理(1)确定质量目标和指标;(2)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3)定期评估和监控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4)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2. 质量控制管理(1)建立并完善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2)建立质量检验和测试的规范和程序;(3)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4)制定产品召回和退货的管理流程;(5)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可靠。
3. 过程管理(1)制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控制标准和程序;(2)建立并实施员工技能培训和管理制度;(3)确保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管控;(4)建立并实施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流程;(5)持续改进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客户满意管理(1)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和反馈机制;(2)及时回应客户投诉和需求;(3)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根据结果改进工作;(4)建立并实施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五、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1. 企业领导:负责制定和推动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部门质量目标的实现。
3. 员工: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自身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六、培训和督导1. 培训: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全套含表格)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全套含表格)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本企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完善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素质。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文件、程序文件、工作指导文件、工作记录和质量体系评审等。
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 质量方针:本企业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以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质量目标:本企业的质量目标是:产品的合格率≥98%,客户满意度≥90%。
3. 质量体系文件:本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文件和工作记录等。
其中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要求,明确企业重要质量管理职责和任务。
4.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规定了本企业各项主要业务流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具体包括:产品采购、产品入库、产品出库、售后服务等方面。
程序文件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和施行,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5. 工作指导文件:工作指导文件包括本企业各项具体工作的工作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
工作指导书主要是指引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的操作规程和要求,而作业指导书则主要是指引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操作环节中应遵循的详细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6. 工作记录:本企业除了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工作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外,还需做好相关的工作记录。
工作记录包括:操作记录、产品检验记录、设备管理记录、售后服务记录等。
7. 质量体系评审:本企业每年对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全面评审,评审目的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地评价,检查检测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指出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以不断提升和完善。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职责分工(1) 企业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由企业内外专家组成,负责领导和指导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全套)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全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器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包括:零售、批发等企业。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以确保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第四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的不断提高,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础第五条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以开发新产品为重点,并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目的。
第六条本企业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医疗器械的品质、成本、服务和带来的利益符合客户需求和要求,适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并致力于保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本企业应妥善处理与供应商、客户、市场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合同履行、服务配合和质量保证措施等相关问题,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管理和产业关系,确保人员、设施和资源充分利用。
第八条本企业应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意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推广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质量工具,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内容第九条本企业应明确商品的标准、生产的规范和产品的性能,确保各个方面符合客户需求和要求。
并依据质量管理系统的要求,建立或改进企业组织、流程、范围和职责体系。
第十条本企业应加强人员的培养和推广,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大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投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实现质量和效益的良性循环。
第十一条本企业应采取科学、有序、系统的管理手段,建设完善的、有计划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科学的、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控制措施,加大危机预警和风险管理力度。
第四章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十二条本企业应选聘质量经理,以主要领导的身份,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和发展,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是指在合法经营许可的前提下,从事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仓储和配送等活动。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经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使用权益。
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涉及到医疗器械经营业务的环节,涵盖采购、收货、仓储、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三、组织和责任1. 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 确定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并监督执行。
3. 其他部门和员工应配合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四、人员管理1.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员工招聘和培训机制,确保员工具备进行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所有从业人员需进行岗位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3. 对于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
五、采购管理1. 企业应与合格的供应商建立固定合作关系,并签订书面合同。
2. 对于采购的医疗器械,应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 对于采购的医疗器械,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其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等信息。
六、仓储管理1. 企业应建立合适的仓储场地和设施,确保储存的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损坏等影响。
2. 医疗器械应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便于管理。
3. 对于过期、损坏等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误用。
七、销售管理1. 销售的医疗器械应具有合法有效的注册证书和产品标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
2. 销售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产品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指导。
3. 销售记录应准确记录,包括销售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八、售后服务1.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索赔。
2. 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应及时采取召回和退货等处理措施。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要求开展业务,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和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对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二、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不断改进,确保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建立相应的职责体系,并进行合理的分工。
三、质量法规合规1.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企业经营合法。
2.建立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建立合规检查机制。
四、进货管理1.核对供应商的证照和资质,确保合法合规。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进行进货质量检查,并留存相应的检查记录。
3.设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区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退货或者报废处理。
五、仓储管理1.建立规范的仓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正确储存和保管,避免损坏或污染。
2.进行定期的库存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建立合理的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销售管理2.销售人员必须遵守公司规定的销售流程和行为准则,不得进行不诚信的销售行为。
3.建立销售记录和客户档案,定期进行销售情况分析和客户满意度调查。
七、客户投诉处理1.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对客户投诉进行认真分析和处理。
2.设立专门的客户服务部门,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并给予合理的回复和解决方案。
八、培训和教育1.加强医疗器械知识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和质量管理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要求。
九、质量控制1.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定期进行质量抽查和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索赔或返还。
十、不良事件处置1.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不良事件进行及时记录和上报。
2.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包括生产、销售、进出口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依法依规运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章日常监督管理职责第四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聘请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机构。
第五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制定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器械的存储、销售、运输等环节的管理规范,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估,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第七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设施,提供良好的生产和存储环境,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监督管理措施第九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指导,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主动配合监督检查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和情况。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现医疗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置措施。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及时整改,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相关部门报告整改情况。
第四章监督管理奖惩措施第十三条对于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停业、吊销许可证等措施,禁止其继续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监督管理制度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采取警告、罚款等措施,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
第十五条对于监督管理工作优秀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一、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方针
2.质量目标
3.质量保证体系
4.质量控制措施
二、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1.进货管理
对于医疗器械的进货管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在进货过程中,应当进行质量
检验和质量监控,并且建立相关记录。
2.仓储管理
3.销售管理
4.客户投诉处理
对于客户的投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投诉处理流程,
及时回复客户,并且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
正和预防措施。
5.质量检查和评估
6.法律法规的遵守
7.内部质量培训
以上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的一些基本要点,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度和程序安排,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是规范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确保产品质量和健康安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
第三条定义1.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缓解人体疾病、损伤或残疾的设备、仪器、装置、材料。
2. 质量管理:企业为实现质量目标,采取的组织、策划、实施、监测、评审、持续改进等一系列活动。
3. 产品质量:医疗器械产品所具有的符合规定要求、适合预期用途、满足用户需求的特性。
4. 健康安全: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5. 监测评审: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审,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的确定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和实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2.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记录等。
第五条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应有编号、签发日期和生效日期,并进行版本控制。
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并告知相关人员。
3. 新版本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确保已完成替换。
第六条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测评审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测评审。
2. 监测评审应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适用性等方面的评审。
第七条不合格品管理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 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隔离、封存,并进行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3. 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应做好记录,并报告给相关质量管理人员。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八条产品质量控制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产品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制度,确保产品的合格率符合要求。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大全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并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及个人。
第三条医疗器械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条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五条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审批制度、备案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二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第六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方可从事医疗器械的销售、进口、租赁等经营活动。
第七条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备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场所、设备和技术条件;(二)拥有与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三)具备与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实力;(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向执法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批准后颁发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第九条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条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过期,应当重新申请。
第三章医疗器械备案第十一条医疗器械备案适用于不需要经营许可的医疗器械。
第十二条申请医疗器械备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医疗器械符合国家标准和注册规定;(二)医疗器械适用于医疗机构的科室,并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和适应症;(三)申请人提供医疗器械的技术用途、性能等相关资料。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备案申请应当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并经审核合格后,颁发医疗器械备案证书。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备案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备案证书过期,应当重新备案。
第四章医疗器械信息公开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医疗器械信息。
第十七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名称、批准文号等相关信息。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器械质量,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使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进货、仓储、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权责和工作程序,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第四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五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本制度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
第七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等。
第八条企业应当认真执行本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性。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九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组织、质量管理程序和质量管理文件的建立、保持和改进。
第十条质量管理组织应当包括: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人员、内审人员等。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权限,并能保证体系文件的建立、实施和维持工作。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程序应当包括:进货管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售后管理等程序。
第十三条质量管理文件应当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文件等。
第十四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改进和持续改进。
第十五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性。
第十六条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应当及时进行修订和发放,确保文件的实施有效性。
第三章质量目标第十七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设立质量管理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八条质量管理目标应当包括:产品质量目标、服务质量目标和管理质量目标等。
第十九条质量管理目标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并向管理层进行报告。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行为,保障生产安全、质量和合规运营,订立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范围和需求,明确各项管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活动,包含但不限于生产、采购、仓储、销售、质量掌控和法律合规等方面。
第三条定义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指从事医疗器械生产、销售、配送等经营活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管理人员: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内负责管理和决策的人员。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组织架构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职能的划分。
2.企业应设立生产管理部、采购管理部、质量掌控部、销售管理部和法律合规部等职能部门,而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管理人员职责1.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订立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并组织实施。
2.管理人员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搭配,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3.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
4.管理人员应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风险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备和解决问题。
5.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和创造力。
第六条部门职责1.生产管理部负责医疗器械的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掌控、产品质量监督和员工培训等工作。
2.采购管理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和采购数据分析等工作。
3.质量掌控部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检验和质量矫正防备措施等工作。
4.销售管理部负责医疗器械的市场开拓、订单管理、销售数据分析和客户服务等工作。
5.法律合规部负责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法律合规事务,包含但不限于行业准入、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
第三章业务流程管理第七条产品开发和生产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遵从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和验证,并依法申请注册。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
3.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合规。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企业应当设立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企业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2.质量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以下职责:(1)制定、修订企业质量管理制度;(2)组织实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3)对企业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组织质量培训与教育;(5)处理质量事故和投诉;(6)其他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
3.企业各部门应当明确质量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
三、人员管理1.企业应当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2.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企业应当建立员工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四、设施与设备1.企业应当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库房、办公设施等。
2.企业应当配备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设备、仪器,并保证其性能稳定、准确可靠。
3.企业应当建立设施与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采购与验收1.企业应当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2.企业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要求,采购合法、合格的医疗器械。
3.企业应当建立验收制度,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六、储存与运输1.企业应当建立储存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器械在适宜的环境下储存,防止变质、损坏。
2.企业应当建立运输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有效。
3.企业应当定期对储存、运输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销售与售后服务1.企业应当建立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销售行为,确保医疗器械合规、安全。
2.企业应当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医疗器械经营公司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为规范医疗器械经营公司的经营行为,确保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经营公司全体员工,各部门和岗位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二、质量方针2.1 坚持以质量为本,诚信经营,为客户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医疗器械产品。
2.2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3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负责全面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
3.2 质量管理部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公司质量管理制度;(2)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和维护;(3)组织质量审核、质量改进活动;(4)负责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质量验收、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督;(5)负责对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的处理和报废;(6)负责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报告和处理。
3.3 各部门职责:(1)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医疗器械产品,确保产品来源合法、合规;(2)销售部门:负责销售医疗器械产品,确保产品销售渠道合法、合规;(3)仓储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产品的储存、养护,确保产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4)物流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产品的运输,确保产品运输安全、及时;(5)售后部门:负责客户售后咨询、投诉处理,确保客户满意度。
四、质量管理体系4.1 公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职责、程序、记录等。
4.2 质量管理体系应持续改进,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客户需求。
4.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完整、准确、及时更新。
五、质量管理制度5.1 采购管理制度: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流程进行采购,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5.2 验收管理制度:质量管理部负责对采购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验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5.3 储存管理制度:仓储部门负责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储存、养护,确保产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三篇)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产品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制定并严格执行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1. 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2. 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征求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意见。
3. 质量管理制度的修订应及时进行,并将修订内容通知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
4. 质量管理制度的修订应经过合法程序,并加强对修订后制度的培训和宣传。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合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操作程序和质量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
三、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价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价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2.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选择应基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过程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3.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评价应定期进行,并记录评价结果,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应包括设备的验收、维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设备故障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 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五、库存管理和溯源体系的建立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库存管理和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可控和可追溯。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模版(2篇)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包括医疗器械的采购、进货、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主要职责本企业应明确相关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第四条资源保障本企业应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五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本企业应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第六条质量目标本企业应制定质量目标,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七条质量文件本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类质量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第八条审核检查本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三章采购管理第九条供应商评估本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对每个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第十条采购程序本企业应建立健全采购程序,包括需求确认、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
第十一条货物验收本企业应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货物质量的合格。
第十二条不良品管理本企业应建立不良品管理制度,对不合格的货物进行处理,并追溯其原因。
第四章储存管理第十三条储存环境本企业应建立适合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第十四条储存管理制度本企业应建立健全储存管理制度,包括分类储存、定期盘点等。
第十五条物料管理本企业应对储存的医疗器械进行物料管理,包括标识、包装、记录等。
第五章销售管理第十六条销售程序本企业应建立健全销售程序,包括客户接待、订单确认、发货等环节。
第十七条销售记录本企业应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对销售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
第十八条客户投诉处理本企业应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并追溯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程序******************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目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一、医疗器械采购制度二、医疗器械进货验收制度三、医疗器械仓储保管及养护制度四、医疗器械商品出库复核制度五、医疗器械效期商品管理制度六、医疗器械销售及退货管理制度七、商品售后服务及质量跟踪制度八、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九、医疗器械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十、培训与健康管理制度十一、首次经营品种管理制度三类器械质量控制程序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进货验收质量控制程序二、—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仓储管理质量控制程序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出库复核质量控制程序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销售及售后服务质量控制程序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处理控制程序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一、医疗器械采购制度1. 采购部负责制定年度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或进行临时的电话订购。
2. 采购部会同质量管理部确认供应商的供货资质合法性。
3.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签定购货合同和质量保证协议,并按购货合同及质量保证协议要求进行采购。
4. 购进的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和储运要求。
5. 购进医疗器械必须有符合财务制度要求的合法票据,做到票、帐、货相符。
6. 首营品种的采购应按《首营企业、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执行。
7. 采购部每季度要进行库存分析,调整库存品种结构,确定主营品种,对滞销品种提出处理意见,报经理审批。
8. 医疗器械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9. 采购部负责采购商品产生的破损、近效期、滞销医疗器械的退换处理工作,并对全过程进行跟踪。
二、医疗器械进货验收制度1. 验收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有关标准及购货合同对购入商品进行逐批检查验收,各项检查要完整、规范。
验收合格,验收人员应在采购验收单上签字,并填写验收日期。
2. 验收项目应包括:1) 商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是否与进货票据一致;2) 商品外包装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是否完好;3) 标识是否清楚、完整;4) 进口医疗器械应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5) 需特殊管理的商品: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填充材料、植入性医疗器械、婴儿培养箱及角膜塑形镜,按国家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并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及本制度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进货验收控制程序》执行;6) 相关法规或购货合同规定的其它要求。
3. 验收记录内容包括:商品名称、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编号、验收依据、验收项目、验收结果、验收日期、验收人。
4. 验收记录应保存至商品有效期(或使用期限)后二年以上,无有效期及使用期限的保存至售出后三年。
三、医疗器械仓储保管及养护制度1. 库房内部应整洁,门窗严密,顶棚、墙壁无脱落物,地面平整光洁。
2. 库房配备应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3. 库房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
4. 库房应有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设施,以实现防尘、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盗、防污染。
(如设置地托、货架、通风设备、除湿设备等)。
5. 库房内应设有温湿度计对温湿度进行监测,必要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温湿度,以保证商品质量。
6. 库存商品应码放有序,并符合商品自身存放要求。
7. 库存商品应分区存放,通常可分为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并应使用色标标识。
黄色为待检区、绿色为合格品区、红色为不合格品区。
8. 根据库存商品性能特点,必要时对商品进行适当养护,并做好记录。
9. 定期对库房及库存商品进行检查,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库房及商品状态正常。
四、医疗器械商品出库复核制度1. 商品出库应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2. 保管员持出库复核(验收)单按其所列明细对商品进行分拣,完成后在单据上签字确认。
3. 复核员持出库复核(验收)单按其所列明细对商品进行复核。
完成后在单据上签字确认。
4. 发货时对商品外包装进行确认,如不合格时应对外包装进行加固处理。
5. 运输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运输中的商品符合其规定的贮存条件。
五、医疗器械效期商品管理制度1. 每月1日物流与门店根据电脑导出的效期商品记录核对实物。
2. 对效期商品应实行监控管理,先产先出(售)、近效期先出(售)。
3. 对售出的效期商品进行质量跟踪,保证消费者在效期内使用。
4. 过期商品按不合格品管理。
六、医疗器械销售及退货管理制度1. 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件》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销售;2. 销售商品要及时录入电脑,每日销售结束后及时将当日销售数据上传至服务器;3. 销售记录由网络管理员进行保存,做好备份,销售记录应保存至商品有效期或使用期限过后一年以上;4. 销售特殊管理商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门店医疗器械张贴广告应有国家标定的合法手续。
6. 门店应对消费者商品退货实施控制,并建立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商品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退货人、退货日期、退货数量、退货原因及处理结果;7. 消费者退货商品应经门店质量管理员进行确认,合格品可继续销售,不合格品退回物流部,执行《医疗器械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七、商品售后服务及质量跟踪制度1. 商品售后服务均由门店销售人员与生产厂家共同负责;2. 所有出售商品必须填写商品售后服务记录记录,详细记录客户信息:名称、地址、电话、所购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3. 对消费者提出的质量查询/投诉应认真处理并填写记录,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反应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联系生产厂家进行处理;4. 门店销售人员将定期电话回访或信函回访消费者,对重点商品由专人进行质量跟踪,对消费者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并反馈厂家;5. 如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有严重问题24小时给予解决;6. 对公司质量跟踪人员定期请厂家培训。
八、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质量跟踪及不良事件监察、报告。
2. 要定期收集售出商品的使用情况及质量信息。
3. 对三类植入商品要进行跟踪随访,销售时要详细记录最终消费者及相关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以保证商品的可追溯性。
4. 当消费者使用商品发生不良事件时,要立即停止销售并封存库存的该批商品,并及时报告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井做好记录。
5. 对巳售出的商品,要根据发生不良事件的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九、医疗器械不合格品处理制度1. 对不合格品实施控制,包括不合格品的确认、存放、处置及记录。
2. 在进货验收、库存保管、出库复核以及售后退货各环节出现的不合格品,应由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复核确认。
3. 库房应设不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应挂红色标识,所有不合格品存入于不合格品区。
4、发现不合格无菌器械,应立即停止销售,及时报告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应在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予以处理。
对已销售给个人使用的不合格无菌器械,应向社会公告,主动收回不合格产品。
5. 不合格商品的控制应有记录。
记录内容应有商品名称、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不合格原因、不合格品处理方式、不合格品处理结果、验收日期、验收员等。
十、培训与健康管理制度1. 企业每年对员工进行两次集中培训。
各部门及门店对本部门员工进行不定时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制度、专业技术及产品售后服务。
3. 门店管理部负责对集中培训内容应进行考核,并建立培训档案。
4. 总部员工培训档案由综合部保存,门店员工培训档案在门店存留。
员工培训档案保存三年以上。
5. 对接触植入、介入及人工器官和一次性无菌类产品的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
十一、首次经营品种管理制度1. 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必须坚持审核在先的原则。
2. 采购前应先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
3. 首营企业必须提供合法的《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销售人员的委托书原件及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质量保证协议。
以上资料加盖企业红色印章。
4. 首营品种必须提供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证、产品验收报告书(或合格证),橡胶避孕套还需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以上证件均为复印件并加盖企业红色印章。
5. 直接进口的医疗器械应有医疗器械进口注册证,非直接进口的医疗器械应有供货企业提供的医疗器械进口注册证复印件并加盖供货企业红色印章。
6. 采购部负责资质材料的收集,质量管理部负责审核,由总经理进行最终审批。
7. 质量管理部负责建立首营品种质量档案,档案保存三年以上。
三类器械质量控制程序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进货验收质量控制程序1. 目的:对购进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商品进行验收,确保商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商品的验收验收。
3. 职责:验收员。
4. 工作程序4. 1物流部4. 1. 1 采购商品到货后,暂存在仓库待检区。
4. 1. 2 验收员按采购验收单所列内容逐项进行验收。
4. 1. 3 验收员验收后在采购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4. 1. 3 经验收合格的商品,仓库保管员将其放于合格品区,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存。
4. 1. 4 经验收不合格的商品,仓库保管员应将其放于不合格品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 3. 5验收记录由物流部保存。
4. 2 门店4. 2. 1 配送商品到达门店后,门店验收员按配送复核(验收)单所列明细逐项验收,有一项不合格则拒收。
验收合格后在配送复核(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4. 2. 2 经验收合格后的商品按分类要求摆放于相应的医疗器械柜台内。
4. 2. 3 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根据销售小票(或信誉卡)内容进行验收,合格的陈列于柜台内继续销售。
有质量问题的退货商品,存放于退货区,退回物流部,并填写记录。
5. 相关记录5. 1 《采购验收单》5. 2 《配送复核(验收)单》5. 3 《顾客退货商品验收记录》二、—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仓储管理质量控制程序1目的:防止商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在仓储过程中外包装破损,保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商品的仓储管理,包括搬运、贮存、防护和交付的控制。
3职责:养护员、保管员。
4工作程序4. 1商品入库后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宇的采购验收单进行入库登记,将商品置于医疗器械合格品区,做到帐货相符。
4. 2搬运的控制4. 2. 1搬运过程中,搬运人员不得损坏商品包装上的标识灭菌标签、合格证、批号等。
4. 2. 2销售部门应监督指导搬运人员按要求进行搬运,避免造成因搬运不当造成商品的损坏和污染,若出现损坏及污染则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