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42b1b14a7302768f993974.png)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认识千米1.联系生活,引出千米2.认识1千米 认识千米(公里)KM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用途联系学校操场认识1千米估测3.应用练习第二课时:认识吨1.联系生活,引出吨2.认识1吨 认识吨 t 1吨=1000千克 吨的用途联系生活实际认识1吨估测大约有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3.应用练习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 :最多剩下多少元 探究新知 数量关系:剩下的钱 = 带的钱——花去的钱运动服130元和运动鞋85元巩固理解想一想: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从问题入手(条件较多或复杂)回顾反思提炼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一套衣服多少元?探究新知数量关系: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一套的价格巩固理解想一想: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从问题入手回顾反思对比总结分析数量关系——倍数关系——线段图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理解例1的第2问分步——综合——书写格式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第二课时: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2. 探究新知用综合算式解答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明确计算的步骤3. 巩固理解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引发认知冲突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练习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1.出示年历,进行观察。
部编语文下册3-6年级语文要素 语文知识的关联
![部编语文下册3-6年级语文要素 语文知识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757dbf7dad51f01dc281f1c5.png)
六
舐犊之情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七
四季之美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八
读书明智
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双线结构一览表(五年级下册)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
可爱的生灵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二
寓言故事
读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三
传统文化
综合性学习
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四
奇妙的大自然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双线结构一览表(三年级上册)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
学校生活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习作的乐趣
二
金秋时节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三
童话世界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四
策略单元:
预测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尝试续编故事
五
习作单元: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五
想象的世界
习作单元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六
冀教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导图
![冀教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fca5955650e52ea551898d3.png)
莲子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 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燕 子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南 飞
(1)喜欢温暖的地方;(2)背部的羽毛是黑色,腹部的羽毛为白色,尾巴 像剪刀;(3)捕捉蚊蝇等昆虫,是益鸟;(4)衔泥筑巢,是候鸟。
第二单元《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导图
仙人掌生活的干旱高温的沙漠中,莲生活在水中。
动 植 物 对 环 境 的 适 应
仙人掌有很多刺,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
仙 观察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看外观: 人 颜色形状等;(2)手感:软硬、粗糙程度等;(3)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 掌 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 与 莲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
的
特
蝙蝠“回声定位”的仿生学应用有:声呐、雷达等。
殊
感 官
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 物。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官,被称为“热眼”,不是所有的蛇 都有“热眼”。
“热眼”的仿生学应用有红外成像仪、红外传感器、响尾蛇导弹…… 绝大多数的变温动物都可以感受到红外线。
燕子生活周期图:南迁→越冬→北迁→求偶→筑巢→孵化→育雏→集群→南
迁
动
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冬季,动 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物
的
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暖御寒。
换
毛
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有:(1)冬季保暖御寒,夏季降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918c0ab307e87101f696fa.png)
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似sì(似乎)(shì 似的)壳ké(贝壳)qiào(甲壳)2.近义词琢磨—思考过去—从前灵敏—敏锐收拢—合拢漂亮—美丽3.反义词完整—残缺喜欢—讨厌灵敏—迟钝收拢—舒展严丝合缝—漏洞百出4.词语解释琢磨:思索;考虑。
形象: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本文中指相貌、样子。
款款:慢慢地。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5.词语搭配视觉(灵敏) 颜色(鲜艳) 身体(粗短)6.词语拓展AABB式词语:顺顺溜溜简简单单密密麻麻整整齐齐马马虎虎模模糊糊摇摇摆摆二、课文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
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佳句赏析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2.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根据瓢虫身上的星点不同,可以起出不同的名字。
四、结构图解教学设计4* 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10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了解哪些昆虫?它们身上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课件出示2:一些昆虫图片)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昆虫。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a0974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d.png)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读、写小数
整数位相同,就比较 小数点后第一位
对齐小数点
先比较整数位
逐位比较,得出结果
名数比较法
得出结果
然后进行 大小比较
首先化成 统一名数
小数大小比较
小数大小比较
数位比较法
小数加法
小数减法
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减, 退一来十
对齐小数点意义
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加, 满十向前进一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实质是相同单位对齐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知识树
过程 与方法
知识 拓展
开放题
变式题
观察
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
已知信息
相关问题
直接问题
类型
连除
连乘
混合
乘法
除法
主题图
信息图
未知信息
信息关系
乘法 和加减法
除法 和加减法
无括号
乘除
等量代换
概念
数学思想
方法
生活中的作用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重叠问题
概念
集合思想
方法
什么是等量
如何代换
找准中间量
理解 “既……又……”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什么是重叠
研究什么
正确处理 “重叠部分”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方法
找准中间量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例题
概念
什么是等量
如何代换
数学思想
模仿练习
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200×4=800
2000×4=8000
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ced1ee1360cba1aa811dad4.png)
知识结构图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
年段内容
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题内容
口算除法例1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例2除法估算
基本的笔算除法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2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例3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除法估算
除法的验算例4用乘法验算除法
有关0的除法例5有关0的除法
例6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例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
部编版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下册双线结构安排表
![部编版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下册双线结构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590b3cf75022aaea998f0fe3.png)
七 奇妙世界 《我们奇妙的世界》 《海底世 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
界》《火烧云》
清楚的。
八 故事,启示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方帽子店》《漏》*《枣核》
。
单元 主题
四年级上册双线结构安排表
课文
语文要素和阅读策略
一 自然之美 《观潮》《走月亮》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体会感
二 科普知识 《琥珀》 《飞行蓝天的恐龙》《纳米技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
术就在我们身边》
决。
三 现代诗歌 《繁星》《绿》叶赛《白桦》*《在天晴了 初步了解现代诗特点,体会诗歌的情
的时候》
感。
四 动物朋友 《猫》《母鸡》《白鹅》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
五 习作策略 《海上日出》
》*《女娲补天》
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
人物形象。
五 习作策略 《风筝》《麻雀》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六 童年生活 《牛和鹅》《一直窝囊的大老虎》《陀螺》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 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
七 家国情怀 《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
了解课文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例文:《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六 七彩童年 《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冰项 学习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链》
七 美好品质 《古诗三首》文言文:《囊萤映雪》《铁杵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中感受人 成针》《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 物品质。
故事》《中国美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8f331b4e518964bce847c0f.png)
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通过对熟悉实例的感知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
3、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5、通过“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二)课时子目标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与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操作、分析,与人合作交流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第二课时《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3、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4、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初步学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第三课时《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4、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第四课时《铺地板》(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必要性。
2、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3、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学会分析、比较的方法。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教学重点剖析1、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1)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三年级1~3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1~3单元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8b5dec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a.png)
三年级1~3单元思维导图三上:1-8单元知识要点梳理郭学萍|徐璐三上: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思维导图思路:1.围绕学校特点展开。
2.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第2课《花的学校》《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思维导图思路:围绕花的行动展开。
另外,把(很爱考)和修辞加上。
第3课《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思维导图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
三上: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4课《古诗三首》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思维导图思路:每首诗一个分支,从、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展开。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课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
重点是感受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思维导图参考:第6课《秋天的雨》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好,体会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思维导图思路:按照文章结构、颜色、气味、声音四个方面绘制。
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人教版三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三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00885bbfdd36a32d737581d3.png)
课题
古诗两首
风筝
秋天的雨
听听,秋的声音
核心知识
秋天的特点和地方风俗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小伙伴们心情的起伏变化;
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秋天的各种声音
体现的主题
秋天的思念
秋天的快乐
秋天的美好。
秋天的声音
学习方法
总来说之,本单元教师要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通过不同方面的描写,了解秋天在不同的人心中的不同情愫,用心感受,用笔描述、描画,定格自己心中的秋
。
通过读感受作者是怎样观察发现和感受秋天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学习,从读中体会孩子们的不同心情。
多读,在读中体会怎样样从色彩、气味和声音等方面的观察和感受秋天,表现秋天的。
多读,分角色读,在读中聆听秋的声音,用心去听,展开想象去感受。
共同之处
抓住秋天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知识树PPT)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知识树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812a4c336c1eb91b375d04.png)
工程 问题
浓度 问题
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
*弄清题意,找出要求的的未知数用X表示 *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方程 *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列 方 程 解 决 问 题
一般步骤
找等量关系 常用方法
关键语句 常见的加、减、乘、除的数量关系 常用的等量关系 利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
分数问题 类型
利息
*求a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a,求这个数 *求a是b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比a多(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 数是多少 *a比b多(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b *求a比b多(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图形的认识
测量 空间与图形 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变换
基本图形
线: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 垂线。(相交,垂直,平行) 角:角的概念,角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 梯形 圆和圆环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图形的 认识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圆锥
球
基本图形
线 角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一般不给出具体的的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用分数表示工效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数量关系浓度问题溶液溶剂溶质浓度溶质溶液100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题弄清题意找出要求的的未知数用x表示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找等量关系常用方法关键语句常见的加减乘除的数量关系常用的等量关系利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一般步骤典型应用题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和差问题差倍问题和倍问题倍比问题行程问题流水问题还原问题植树问题盈亏问题年龄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解决问题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般行程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长通过时间通过时间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速通过时间车长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量与计量常见的量计量进率与换算度量衡名数与名数的改写常见的量量计量单位及进率率长度
小学数学四大结构框架梳理
![小学数学四大结构框架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e2d1491ed9ad51f11df201.png)
四年级下册 决问题
稍难的三步计算问题
五年级上册 常用策略:列举
回顾反思、积累经验 五年级下册 常用策略:转化
六年级上册 常用策略:假设
过去教材里少见的问 题
比较新颖和复杂的问
六年级下册 选择和运用适当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题
“图形与几何”教材
知识要点
一年级上册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识 图 一年级下册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认识线段,直观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观察身边的
别,即降低对运算速度的要求; 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自主
发现算法”; 三是要明确运算能力中涵盖着抽象、推
理、建模等基本的数学思想,集体表现在算 法的理解与应用、根据参与运算数据的特点 灵活运算、结合实际问题合理选择算法等方 面。
教材
“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
解决的问题
“数与代数” 基本策略: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 三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专业化解读
--四大领域框架梳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四大领域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具体类别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年级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1 微米有多小 美丽的螺旋 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 对称的秘密 分数的演变 不一样的年月日——农 历 一年四季的划分 小数的产生与发展 规、矩 极端数据 抛硬币实验 风筝的高度 数学大师 数独 分节与分级
东西方负数的发展 土地面积单位 数学家韦达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42b1b14a7302768f993974.png)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认识千米1.联系生活,引出千米2.认识1千米 认识千米(公里)KM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用途联系学校操场认识1千米估测3.应用练习第二课时:认识吨1.联系生活,引出吨2.认识1吨 认识吨 t 1吨=1000千克 吨的用途联系生活实际认识1吨估测大约有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3.应用练习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 :最多剩下多少元 探究新知 数量关系:剩下的钱 = 带的钱——花去的钱运动服130元和运动鞋85元巩固理解想一想: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从问题入手(条件较多或复杂)回顾反思提炼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一套衣服多少元?探究新知数量关系: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一套的价格巩固理解想一想: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从问题入手回顾反思对比总结分析数量关系——倍数关系——线段图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理解例1的第2问分步——综合——书写格式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第二课时: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2. 探究新知用综合算式解答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明确计算的步骤3. 巩固理解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引发认知冲突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练习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1.出示年历,进行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结构图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
年段内容
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题内容
口算除法例1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例2除法估算
基本的笔算除法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2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例3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
除法的验算例4用乘法验算除法
有关0的除法例5有关0的除法
例6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例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