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项制”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项制”
★ “五到位”: 2010年
以“五到位”建设为重点,推进乡级群测群防工作落实。 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的地质灾害简易评估到位; 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到位; 三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到位; 四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到位; 五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员落实到位。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十项制度”:2013年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培训 主讲:袁忠玉
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制
• 为了巩固多年来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取得的工作 成果,2013年1月28日,省政府下发了《进一步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云政发 〔2013〕20号),对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以县(市、区)为基本行政单元,以辖区内列入监测预警 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监测点,按照县(市、区)、乡(镇、街 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组民小组(自然村)四个层次分 级落实责任,对每一个监测点逐一建立健全“十项制度”,形 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防灾减灾运行 体系。
• (7)组织实施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紧急 情况下的临灾避险工作。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3 群测群防体系应具备的要素
构建一个能良好运行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必须具备六个要素:
• (4)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监测员业务指导、技能培 训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主要任务
• (5)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宏观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 患点(区)的变形情况,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 预报和预警。
• (6)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 测原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暨群测群防“十有县”表彰会议的通知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暨群测群防“十有县”表彰会议的通知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暨群测群防“十有县”表彰会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0.04.23•【字号】•【施行日期】2010.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暨群测群防“十有县”表彰会议的通知各设区市、县(区)国土资源(矿管)局:为总结2009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传达2010年国土资源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部署2010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经研究决定,于2010年4月30日在南昌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暨群测群防“十有县”表彰会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10年4月30日8:00,会期半天二、会议地点:南昌市赣江宾馆美食楼四楼三、参会人员:1、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及相关处室和单位;2、各设区市局分管地质环境工作的领导、地质环境科长;3、丘陵山区县(区)国土资源(矿管)局分管地质环境工作的领导(县(区)名单附后);4、国土资源部表彰的2009年度地质灾害“优秀群测群防员”代表(赣州、吉安、九江、宜春、抚州、鹰潭、上饶、景德镇市各选派1名“优秀群测群防员”代表)。

四、会议内容:1、国土资源厅领导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绩突出的设区市局代表、2009年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代表和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代表发言。

3、对国土资源部批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命名并颁发奖牌;对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和奖金)。

五、其它事项:1、会议报到时间:4月29日下午;报到地点:赣江宾馆3号楼。

2、安排会议发言的单位,请准备会议材料130份,于4月29日前报送厅地质环境处或报到时交会务组。

3、会议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其中8名群测群防员食宿费用由省厅负责,交通费由各县局承担。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8•【字号】市政发[2012]61号•【施行日期】2012.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市政发〔2012〕6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提出以下贯彻落实意见。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充分认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加之近两年汛期持续强降雨和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致使境内地质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地质灾害隐患点不断增加。

截至2011年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至566处,威胁5898户2447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

“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基本查清地质灾害隐患,初步建立起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使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三联三推进”编织安全网 “十为十坚持”争取零伤亡——嵊州市

“三联三推进”编织安全网  “十为十坚持”争取零伤亡——嵊州市

“三联三推进”编织安全网“十为十坚持”争取零伤亡——嵊州市扎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作者:金国勇张茹英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4年第12期嵊州市国土资源局金国勇张茹英为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嵊州市紧紧围绕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目标,对照要求,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嵊州市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1406 25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78.6%。

至2014年9月,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5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近几年来,嵊州市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切实强化地质灾害防治行政责任、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和宣传培训等“五大体系”建设,牢牢掌握防灾工作主动权,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二、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的思路与做法嵊州市市政府专门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明确高标准“十有县”创建的任务,市地灾办和国土资源局牵头,各乡镇街道与有关部门联动,从防灾的基层基础、调查排查、群测群防等方面人手,设计载体,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概括地说是两句话:“三联三推进”编织安全网,“十为十坚持”争取零伤亡。

(一)从创建思路看,主要抓手是“三联三推进”1 以“规范化乡镇”为抓手,三线联创推进重心下移,建好防灾主阵地高标准“十有县”,首先是防灾阵地要高标准。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防灾工作的主阵地。

为此,嵊州市从2012年起就在长乐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试点,推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化乡镇”创建,从镇政府、国土所、村委会三条线着手,规范防灾各项制度,强化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健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进而总结经验,推动全市面上防灾工作的提升。

文成县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工作初探

文成县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工作初探

9 %面积 的地质灾害 易发 区在外部 因素 的引发下很可能 6
发生 地质 灾 害。 1 7 5 处稳 定性 差或 较 差 的地质 灾害 隐 患 ,在不利气 象条件 下均有可能 失稳致灾 。另外文成县
又地 处 滨 海地 区 , 受 台风 影 响较 大 。近 年 来 台风 多 发 ,
弱 。全县地 质灾害 易发区面积 14 . 平 方公里 ,占全 2 02 1
山 区县 , 区 内地 形 地 貌 复 杂 ,地 质 环 境 条 件 脆 弱 ,全 县

文 成县地 质灾 害防治 易发高发 态
势使 “ 十有县"建设迫在 眉睫
文成县是典型 的山区县 ,山地丘陵面积约 占县域 总 面 积的 9 .%。 区 内地 形地 貌 复 杂 ,地 质环 境 条件脆 55
患 中滑坡 隐 患1 6 ,共对3 7 人 和4 1 万 元资 产构 0处 22 65 成潜 在威 胁 ;崩 塌隐患 1 处 ,共对5 4 和6 8 3 3人 8 万元资
产 构 成 威 胁 ;泥 石 流 隐 患 2 处 ,共 对 5 人 和 1 0 万 元 6 1 8 4 9
灾害群测群 防有组织 、有经费 、有规划 、有预案 、有制 度 、有宣传 、有预报 、有监测 、有手段 、有警示等 “ 十
国土资源部列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 十有县”名单 ,成 为全省 首批8 “ 有县”之一 。通 过创建 ,我们深 刻 个 十 感受到 , “ 十有县”建设是拾漏补缺 、固强补弱 ,促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朝着标准化 、规范化 、系统化迈进的 重要抓手 ,是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防台抗台系统 ,最 大 限度地减少 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财 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I ●
鼬▲ L DR OR S A & SU E N E C

安徽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基本信息表

安徽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基本信息表

太平坑组 靠山山场 榆林组 黄莲庵组 黄莲庵组 官坝组 下石组 庄坞里组 泥鳅坞 凹子山 水金洼 白杨岭 糯米圩 下周家 龙潭组 竹棵组 八亩组
麻村组 小河里组 炮台桥组 二组 三组
枣树岭
3-4村民组 中半坑 胡永忠房前 民组村头 横山路
ah059 ah060 ah061 ah062 ah063 ah064 ah065 ah066 ah067 ah068 ah069 ah070 ah071 ah072 ah073 ah074 ah075 ah076 ah077 ah078 ah079 ah080 ah081 ah082 ah083 ah084 ah085 ah086 ah087 ah088 ah089 ah090
安徽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基本信息表
编号
县市调查 统一编号
灾害类型
ah001 ah002 ah003 ah004 ah005 ah006 ah007 ah008 ah009 ah010 ah011 ah012 ah013 ah014 ah015 ah016 ah017 ah018 ah019 ah020 ah021 ah022 ah023 ah024 ah025 ah026
滑坡
宣城市 旌德县
滑坡
宣城市 旌德县
滑坡
宣城市 旌德县
滑坡
宣城市 旌德县
滑坡
宣城市 旌德县
崩塌
宣城市 旌德县
崩塌
宣城市 旌德县
崩塌
宣城市 旌德县
地面塌陷 宣城市 旌德县
崩塌
宣城市 绩溪县
滑坡
宣城市 绩溪县
不稳定斜坡 宣城市 绩溪县
不稳定斜坡 宣城市 绩溪县
不稳定斜坡 宣城市 绩溪县
不稳定斜坡 宣城市 绩溪县

十有县、五到位、五条线

十有县、五到位、五条线

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五到位”、“五条线”内容“十有县”一、有组织。

成立以分管县(区、市)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有专门的办事机构。

县、乡两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

二、有经费。

每年都有稳定的经费投入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包括对隐患点的治理、应急处置和监测,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搬迁避让。

三、有规划。

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区政府批准实施。

每年都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经区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四、有预案。

对本区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应急预案,包括险情发生时受威胁群众的撤离信号、路线和安置场所。

五、有制度。

有地质灾害汛期值班、灾情险情速报、应急处置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有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

六、有宣传。

在“地球日”、“土地日”和“防灾减灾日”,有针对群众和中小学生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七、有预报。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气象部门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预警预报信息在当地电视台中播出,或通过其他媒体、通信等手段将信息告知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

八、有监测。

已发现和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落实到人的监测员和行政责任人,有完整的监测记录,已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乡镇国土所中有负责联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人员。

九、有手段。

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易监测仪器等,监测人员配备有简易监测预警工具。

十、有警示。

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有警示牌、贴有宣传画,地质灾害隐患出现发生前兆时,群众能及时得到警示信息。

“五到位”一、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要评估到位;二、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三、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四、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五、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

“五条线”一是,改变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管理力量上下“倒三角形”结构的现状,督促市、县两级增加人员配备,建强行政管理一条线。

构筑防灾网 紧绷防灾弦 打好防灾仗——磐安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主要做法

构筑防灾网  紧绷防灾弦  打好防灾仗——磐安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主要做法
防 治 工 作 建 议 函2 ,进 一 步 完 善 了 地 质 灾 害 危 险 性评 份 估制度。
威胁 人 口1 2 人 ,威胁 资产5 9 万 元 ;地质 灾害次 21 61 5
重 点 防 治 区 面 积 2 69 平 方 公 里 。区 内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9 6 4 处 ,威 胁 人 口6 5 ,威 胁 资 产 3 9 万 元 。 一般 防治 1 0人 02 区 面 积 8 51 平 方 公 里 ,地 质 灾 害 点 隐 患 2 处 ,受 地 1 3 3 质 灾 害 威 胁 人 数 1 人 ,财 产 8 元 。 0 1 1万 6
2 2 人 次 。 同 时 ,; 与 防 汛 部 门 的 合 作 ,将 全 县 小 38 bE Ng J 磐 安 县 是 山 区 县 , 共 有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点 9 处 , 属 2 流 域 泥 石 流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纳 入 县 小 流 域 防洪 体 系 。三 是 汛 期 地 质 灾 害 值 班 制 。 明 确 4 2 日至 1 月 1 日期 间实 月 6 0 5
2 处 , 占全 县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总数 的 3 % , 受 地 质 灾害 7 0
对 核查地 质灾害 隐患点 7 个 ,发现 重要地质 灾害 隐患 1
点 1 ,一般 地质 灾害点8 ;开展应急 调查 1 次 ,编 处 处 1 制应 急 调 查 报 告 3 ,发 放 防 灾 避 险 明 白 卡 1 份 ,发放 份 0
二是 利用 有利 时机 开展 宣传 。利用 “ _ ”世界 地球 42 2
日 、 “ 2 全 国 防 灾 减 灾 日 、5 侣 日科 普 宣 传 日 、 51” 月
建 立 由 县 委 常 委 、 常 务 副 县 长 为 组 长 。 国 土 、水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和通报表扬优秀群测群防员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和通报表扬优秀群测群防员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和通报表扬优秀群测群防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2.09•【文号】国土资发[2009]174号•【施行日期】2009.12.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和通报表扬优秀群测群防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在法制建设、完善机制和宣传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落实县、乡、村三级防灾责任制,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路子。

为进一步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体制,部2009年在全国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

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按照“十有”标准积极推进,完成首批“十有县”建设。

通过“十有县”建设,我国部分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县(市、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涌现出一大批在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方面表现出色的群测群防员。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46号),现对达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标准的北京市昌平区等321个县(市、区)名单予以公布,对张建忠等314名优秀群测群防员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各“十有县”和通报表扬的优秀群测群防员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同时,希望其他地区和广大群测群防员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8•【字号】赣府发[2012]8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赣府发〔2012〕8号2012年2月28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做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我省是全国12个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且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汛期因灾死亡人员70%以上与突发地质灾害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要深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一)明确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明确各级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构建和强化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强化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管理力度,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全面提高全社会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能力。

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基本消除重、特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逐年减少,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下降。

重庆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重庆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质灾 害 防治工 作 的决 定 》 再 次 强调 了地 质 灾 害群
化和减灾效果 的最大 化[ 3 ] 。事 实证 明地 质灾 害
实施群 测群 防符 合 我 国 国情 以及 经济 发 展 水 平 ,
在 防灾 减灾 中发 挥着 重要 作用 。
万州 区实施 的群 测群 防体 系标 准化 规范 化建 没. 将 成 为重庆 市地 质灾 害群 测群 防工 作标 准 , 对
质灾害防治条例》 ( 以下简称 “ 条例 ” ) 并 开始实 施, 并 规 定 地质 灾 害 易发 区 的县 、 乡、 村 应 当加 强
地 质 灾害 的群测 群 防工 作 : 在 地 质 灾 害 重 点 防范 期 内, 乡镇 人 民政府 、 基层 群众 自治 组织 应 当加强 地质 灾害 险情 的 巡 回检 查 。 发 现 险 情 及 时处 理 和 报告 J 。2 0 1 1年 6月 1 3日, 《 国务 院关 于加 强地
了存在 问题的原 因。针对群 测群 防体 系中所存在 的问题及 原 因, 提 出了地质 灾害隐患 点准入和消 号机 制 , 并
明确 了群测群 防员的任用条件和职责 。此外 , 还 规定 了地 质灾害群 测群 防体 系运行要 求, 提 出 了建立群测群 防体 系运行长效机制等建议。万州 区群测群 防体 系建设 的研 究 以及推广 对促进全 市地质 灾害群测群 防工作 的规 范化 以及高效运行有重要 的意义 . 也能为全 国群测群 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 地质 灾害; 群测群 防体 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P 6 9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8 0 4 7 ( 2 0 1 3 ) 0 3— 0 0 9 0— 0 5
0 引言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9•【字号】藏政发[2012]69号•【施行日期】2012.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藏政发〔2012〕69号)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区边境线长,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类型繁多,地质灾害频繁,特有的冰湖溃决型泥石流、大型雪崩、区域性地质灾害链、冻土冻融灾害等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大。

特别是近几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区地质灾害呈频发、多发、群发、并发趋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乎我区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近年来,在自治区高度重视下,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由于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

国发〔2011〕20号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期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全面落实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地质环境。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3•【字号】渝办发[2011]153号•【施行日期】2011.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11〕15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特制订本方案。

一、2010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灾情情况。

201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450起(滑坡360起、崩塌70起、泥石流7起、地面塌陷13起),其中25起造成27人死亡、10人失踪、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700万元。

2010年地质灾害主要特点:一是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2009年降低了约50%。

二是与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关系密切,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7月,共计429起,约占全年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5%,其中黔江区、江津区、潼南县、彭水县及城口县等5个强降雨集中的区县(自治县)共发生地质灾害325起,占全市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2%。

三是城市、交通、矿山等工程建设区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继续下降。

四是因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较2009年大幅下降,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较2009年减少约75%。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我市按照“早部署、明责任、抓督办、重落实”的思路,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金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3.11•【字号】天政办发〔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天水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3月11日天水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扎实做好2021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一)全市地质灾害概况及分布特征。

受2020年陇东南暴洪灾害影响,全市地质灾害高发、多发、群发。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024处,其中滑坡1160处,崩塌266处,不稳定斜坡351处,泥石流218处,地裂缝8处,地面塌陷21处。

具体情况为:秦州区地质灾害隐患点386处,其中滑坡283处、崩塌57处、泥石流19处、不稳定斜坡25处、地面塌陷2处;麦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356处,其中滑坡176处、崩塌34处、泥石流59处、不稳定斜坡84处、地面塌陷3处;秦安县地质灾害隐患点261处,其中滑坡132处、崩塌35处、泥石流12处、不稳定斜坡73处、地面塌陷4处、地裂缝5处;武山县地质灾害隐患点359处,其中滑坡199处、崩塌25处、泥石流107处、不稳定斜坡23处、地面塌陷2处、地裂缝3处;甘谷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68处,其中滑坡94处、崩塌8处、泥石流2处、不稳定斜坡59处、地面塌陷5处;清水县地质灾害隐患点275处,其中滑坡181处、崩塌43处、泥石流12处、不稳定斜坡34处、地面塌陷5处;张家川县地质灾害隐患点219处,其中滑坡95处、崩塌64处、泥石流7处、不稳定斜坡53处。

地质环境试题

地质环境试题

地质环境科试题一、填空题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的有几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痕、地面沉降。

二、按地质体转变的速度可划分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

3、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将地质灾害分为四个品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4、“一划两案”指地质灾害防治计划、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五、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制度的要紧内容包括:依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大体要求》在辖区内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六、“两卡”是指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7、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八、成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要成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九、共分为4级应急响应,按照灾情、险情级别,别离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10、对经评估以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可能蒙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体会收或体会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利用。

1一、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规定了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报告内容。

1二、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地址财政保障范围、鼓舞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确实是减少因工程选址不妥或不适当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14、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五、《国务院关于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防治原那么中,明确了地址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二、单项选择题一、在对辖区内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单位选定临时避让场所,即可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A 。

A:没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B: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C: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二、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严峻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除偶发特大地震外的 A 大自然灾害,防范形势十分严峻。

习水县十有县建设解说词.

习水县十有县建设解说词.

习水县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短片解说词习水县矿产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独特、位于遵义市北西部边缘,地处大娄山脉西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地形切割较深,起伏剧烈,属中山峡谷地貌区。

全县共辖13个镇,9个乡,1个区。

东连桐梓县,西邻仁怀市和四川省古蔺县,西北与赤水市接壤,北与四川省合江县和重庆江津市、綦江县共界。

全县人口67.18万人,土地总面积3127.7平方公里。

重要矿种主要为煤、硫铁矿、铅锌矿、重晶石、萤石及高岭土。

近年来,由于我县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和煤炭开采历史较长,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隐患多、危害大。

全县存在多处危岩崩塌,山体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泉水枯竭等地质灾害隐患。

经核查,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76处,按危险程度分:严重的有33处,中度50处,轻微193处;按规模和险情分:大型以上8个,中型57个,小型211个;按类型分:地裂缝35处,崩塌62处,滑坡167处,地面沉降6处,泥石流6处。

不同程度损毁房屋4650间,毁损公路6000多米,人行道4000多米,人畜饮用水源枯竭400多处,农灌水源50余处,毁损小水窑、小水池和小山塘300多口。

受威胁土地面积4379亩,受灾涉及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30%以上。

其中马临、隆兴、习酒、回龙、民化、东皇、户村、温水等8个重点产煤乡镇(区)比较严重。

目前这些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着6392户,26320人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62122万元,影响着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009年来,我县共发生大小地质灾害22起,直接经济损失2467万元,由于预警及时、防治措施得当,群众成功避让,无一人伤亡。

在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工作中,我县充分认识到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全力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 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

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  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
地 灾 防 治 工作 专 业性 强 , 因此 我 们 始 终 坚 持 科 学 防
坚持科学 防灾
( )所长 签订 目标责 任书 ,做 到责任到 人 ,措施到位 。 镇 全 面排查 ,认 真编 制年度地 灾 防治方案 。每年 年初 ,
灾 。一是 注重 与有 关科研 单位合 作 ,加 强地 质灾 害调 查 、 监测 、预 警预报 和 工程治理 等方面 的科 学研究 ,编制 市级
认 真宣传 ,不 断增强 全社会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 质灾 害的能 力 。我
市 高度 重视地 质灾害 防治知 识宣 传工作 ,充 分利用 每年 的 “ 世界地球 日”、 “ 防灾减 灾 日” 、全 国 “ 土地 日” ,积 高防 灾减灾基本技 能。
坚持统筹防灾
我们 在认真 总结 过去 经验教 训的基 础上 ,结合地 方经 统筹起 来 ,积极 探索地 灾治理 与搬 迂避让 运作 新模式 。在
及 时更新 、完善 突发 性地质 灾害应 急预 案 。为 适应 地 实加 强地 质灾害 危险性 评估 工作 。对辖 区 内重 点建设 工程
质灾害 防治工 作的需 要 ,市县两 级每年 年初 都对本 级突 发 项 目进行 地质灾 害危 险性评 估 ,为工程项 目建 设和生 产安 性地 质灾 害应 急预案 的编制 及落 实情况 进行 认真检 查 ,如 全提供 了科学依据 和有力保障 。 有 人员变动和其 他情况 及时修改完善 。
把 地 质灾害防冶 工作纳入 县 府 、各有 关部 门 各负其责 、齐抓 共管 的局面 ,为进 一步做

源 局
( 、区 )局年 度 国土 资源 好地 质灾害防 治工作夯实 了基础 。 市 管理 责任 目标 ,作为年 度考 核 内 容 , 市 局 与县 ( 、 市 区 ) 局 签订 年 度 目标 责 任 书 ,县 ( 、 )局 与各 乡 市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的通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的通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2.31•【文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的通报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国土资源系统积极努力,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

通过开展“十有县”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46号)精神,部决定公布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等471个县(区、市)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见附件)。

希望各“十有县”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同时,希望其他地区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土资源部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附件: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共471个)河北省(15个):石家庄市元氏县、保定市曲阳县、满城县,秦皇岛市卢龙县、山海关区,唐山市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涿鹿县、蔚县、产业聚集区,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山西省(4个):大同市左云县、灵丘县,晋城市高平市、陵川县辽宁省(8个):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葫芦岛市绥中县,锦州市凌海县、黑山县、北镇市、义县,抚顺市新宾县,沈阳市康平县吉林省(13个):德惠县、农安县、榆树县、永吉县、舒兰市、延吉市、安图县、龙井市、珲春市、和龙市、图们市、抚松县、长白县江苏省(14个):南京市下关区、鼓楼区、六合区、玄武区、雨花台区、高淳县、溧水县,镇江市丹阳市,常州市新北区,苏州市高新区、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淮安市盱眙县浙江省(20个):临安市、建德市、余姚市、宁海县、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龙湾区、永嘉县、平阳县、洞头县、诸暨市、嵊州市、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衢州市衢江区、衢州市柯城区、仙居县、丽水市莲都区、遂昌县、云和县安徽省(7个):祁门县、石台县、贵池区、怀宁县、太湖县、繁昌县、裕安区福建省(25个):福州市长乐市、连江县、罗源县、晋安区,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宁德市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莆田县仙游县、荔城区、秀屿区,漳州市诏安县、漳浦县、云霄县、龙海市,三明市泰宁县、建宁县、明溪县、宁化县、梅列区、三元区,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光泽县江西省(27个):上饶市新洲区、横峰县、弋阳县、鄱阳县、万年县,抚州市东乡县、南城县、金溪县、崇仁县、临川区,九江市湖口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庐山区,吉安市泰和县、井冈山市、永丰县、万安县,赣州市章贡区、宁都县、寻乌县,宜春市樟树市、万载县、靖安县,萍乡市莲花县,南昌市安义县山东省(14个):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蓬莱市,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莱阳市,长岛县,莱芜市钢城区,淄博市临淄区河南省(19个):郑州市荥阳县、上街区,洛阳市伊川县、嵩县、宜阳县,三门峡市陕县、渑池县,信阳市光山县、固始县,平顶山市鲁山县、郏县,驻马店市遂平县、确山县,许昌市长葛市,焦作市修武县,南阳市淅川县、内乡县、桐柏县、南召县湖北省(23个):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咸宁市嘉鱼县,孝感市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云梦县,鄂州市鄂城区,黄冈市麻城市、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红安县、团风县、黄州市,宜昌市当阳市,襄阳市宜城市,荆门市钟祥市、京山县,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湖南省(40个):长沙市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县,衡阳市南岳区、衡南县,株洲市炎陵区、攸县,湘潭市韶山市,邵阳市洞口县、邵阳县、城步县,岳阳市湘阴县,常德市澧县、临澧县,张家界永定区,益阳赫山区,郴州北湖区、宜章县、安仁县、嘉禾县、临武县、桂东县、桂阳县,永州零陵区、祁阳县、蓝山县、江永县,怀化洪江区、洪江市、会同县、中方县、新晃县、通道县、靖州县,娄底娄星区,湘西州古丈县、龙山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广东省(36个):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从化市,佛山市三水区,韶关市始兴县、南雄市,河源市龙川县、紫金县,梅州市五华县、蕉岭县,惠州市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汕尾市陆丰市,江门市新会区、恩平市,阳江市阳春市、阳东县,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电白县,肇庆市高要市、德庆县、封开县、广宁县,清远市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云安县,顺德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8个):柳州市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田阳县,那坡县,凌云县,西林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业县,靖西县,百色市右江区、陆川县,兴安县,临桂县,阳朔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南丹县海南省(9个):琼海市、万宁市、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定安县、澄迈县、屯昌县、乐东县重庆市(20个):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合川区、双桥区、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四川省(22个):成都市新津县、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自贡市富顺县,泸州市合江县,德阳市广汉市,绵阳市北川县、梓潼县,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甘孜州康定县、丹巴县,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贵州省(14个):贵阳市清镇市、小河区、白云区、花溪区,遵义市汇川区,安顺市关岭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镇远县、剑河县、三穗县、黎平县、榕江县,黔西南州册亨县、望谟县云南省(47个):昆明市安宁市、石林县、富民县、晋宁县、嵩明县,昭通市鲁甸县、永善县、绥江县,曲靖市富源县,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通海县、峨山县、元江县,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楚雄州楚雄市、牟定县、武定县、禄丰县,红河州蒙自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弥勒县、屏边县,文山州砚山县、广南县,普洱市宁洱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大理州大理市、鹤庆县、祥云县、洱源县、云龙县、弥渡县,德宏州瑞丽市、梁河县,丽江市古城区、宁蒗县,怒江州兰坪县、泸水县,临沧市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西藏自治区(5个):日喀则地区亚东县,林芝地区察隅县、波密县,昌都地区芒康县,山南地区洛扎县陕西省(17个):西安市周至县、高陵县,渭南市华阴市、潼关县,宝鸡市陇县、凤县,咸阳市泾阳县、永寿县,汉中市勉县,铜川市宜君县,商洛市丹凤县、山阳县、柞水县,榆林市清涧县、子洲县,延安市宝塔区、宜川县甘肃省(29个):兰州市红古区、安宁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瓜州县,玉门市,武威市凉州区,景泰县,岷县,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和政县,积石山县,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宕昌县,卓尼县,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县,平凉市崆峒区青海省(14个):大通县、湟中县、互助县、化隆县、乐都县、同仁县、德令哈市、贵德县、同德县、门源县、祁连县、玉树县、杂多县、玛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2个):吴忠市红寺堡区、盐池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个):伊宁县、伊宁市、昭苏县、库尔勒市、和静县、且末县、轮台县、若羌县、乌恰县。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0.09.03•【字号】浙土资发[2010]20号•【施行日期】2010.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0〕20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气象局:现将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地、州)、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01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市(嘉兴除外)和48个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市、区)(附件)国土资源局、气象局,从今年台汛期开始,共同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已经共同编制工作方案并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杭州、宁波、湖州等市和有关县,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技术方法和业务平台,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

二、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气象局,可参照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报工作方案》(浙土资函〔2010〕15号)的工作模式,建设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预报技术系统。

根据本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和易发程度,建立突发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等实时共享机制,及时发布本地区地质灾害等级预警预报。

三、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气象局要通过广播电视和手机平台及时发送地质灾害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要充分利用当地紧急异常短信发送平台,及时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送到基层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巡查人和监测员、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

四、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和省气象台、省气象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研发服务共享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市、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
(共471个)
河北省(15个):
石家庄市元氏县、保定市曲阳县、满城县,秦皇岛市卢龙县、山海关区,唐山市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涿鹿县、蔚县、产业聚集区,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
山西省(4个):
大同市左云县、灵丘县,晋城市高平市、陵川县
辽宁省(8个):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葫芦岛市绥中县,锦州市凌海县、黑山县、北镇市、义县,抚顺市新宾县,沈阳市康平县
吉林省(13个):
德惠县、农安县、榆树县、永吉县、舒兰市、延吉市、安图县、龙井市、珲春市、和龙市、图们市、抚松县、长白县
江苏省(14个):
南京市下关区、鼓楼区、六合区、宣武区、雨花区、高淳县、溧水县,镇江市丹阳市,常州市新北区,苏州市高新区、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淮安市盱眙县
浙江省(20个):
临安市、建德市、余姚市、宁海县、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龙湾区、永嘉县、平阳县、洞头县、诸暨市、嵊州市、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衢州市衢江区、衢州市柯城区、仙居县、丽水市莲都区、遂昌县、云和县
安徽省(7个):
祁门县、石台县、贵池区、怀宁县、太湖县、繁昌县、裕安区
福建省(25个):
福州市长乐市、连江县、罗源县、晋安区,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宁德市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莆田县仙游县、荔城区、秀屿区,漳州市诏安县、漳浦县、云霄县、龙海市,三明市泰宁县、建宁县、明溪县、宁化县、梅列区、三元区,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光泽县
江西省(27个):
上饶市新洲区、横峰县、弋阳县、鄱阳县、万年县,抚州市东乡县、南城县、金溪县、崇仁县、临川区,九江市湖口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庐山区,吉安市泰和县、井冈山市、永丰县、万安县,赣州市章贡区、宁都县、寻乌县,宜春市樟树市、万载县、靖安县,萍乡市莲花县,南昌市安义县
山东省(14个):
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蓬莱市,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莱阳市,长岛县,莱芜市钢城区,淄博市临淄区
河南省(19个):
郑州市荥阳县、上街区,洛阳市伊川县、嵩县、宜阳县,三门峡市陕县、渑池县,信阳市光山县、固始县,平顶山市鲁山县、郏县,驻马店市遂平县、确山县,许昌市长葛市,焦作市修武县,南阳市淅川县、内乡县、桐柏县、南召县
湖北省(23个):
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咸宁市嘉鱼县,孝感市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云梦县,鄂州市鄂城区,黄冈市麻城市、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红安县、团风县、黄州市,宜昌市当阳市,襄阳市宜城市,荆门市钟祥市、京山县,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十堰市武当山特区
湖南省(40个):
长沙市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县,衡阳市南岳区、衡南县,株洲市炎陵区、攸县,湘潭市韶山市,邵阳市洞口县、邵阳县、城步县,岳阳市湘阴县,常德市澧县、临澧县,张家界永定区,益阳赫山区,郴州北湖区、宜章县、安仁县、嘉禾县、临武县、桂东县、桂阳县,永州零陵区、祁阳县、蓝山县、江永县,怀化洪江区、洪江市、会同县、中方县、新晃县、通道县、靖州县,娄底娄星区,湘西州古丈县、龙山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
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从化市,佛山市三水区,韶关市始兴县、南雄市,河源市龙川县、紫金县,梅州市五华县、蕉岭县,惠州市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汕尾市陆丰市,江门市新会区、恩平市,阳江市阳春市、阳东县,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电白县,肇庆市高要市、德庆县、封开县、广宁县,清远市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云安县,顺德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18个):
柳州市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田阳县,那坡县,凌云县,西林县,龙鳞各组自治县,乐业县,靖西县,百色市右江区、陆川县,兴安县,临桂县,阳朔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南丹县
海南省(9个):
琼海市、万宁市、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定安县、澄迈县、屯昌县、乐东县
重庆市(20个):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合川区、双桥区、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
成都市新津县、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自贡市富顺县,泸州市合江县,德阳市广汉市,绵阳市北川县、梓潼县,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甘孜州康定县、丹巴县,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
贵州省(14个):
贵阳市清镇市、小河区、白云区、花溪区,遵义市汇川区,安顺市关岭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镇远县、剑河县、三穗县、黎平县、榕江县,黔西南州册亨县、望谟县
云南省(47个):
昆明市安宁市、石林县、富民县、晋宁县、嵩明县,昭通市鲁甸县、永善县、绥江县,曲靖市富源县,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通海县、峨山县、元江县,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楚雄州楚雄市、牟定县、武定县、禄丰县,红河州蒙自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弥勒县、屏边县,文山州砚山县、广南县,普洱市宁洱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大理州大理市、鹤庆县、祥云县、洱源县、云龙县、弥渡县,德宏州瑞丽市、梁河县,丽江市古城区、宁蒗县,怒江州兰坪县、泸水县,临沧市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
西藏自治区(5个):
日喀则地区亚东县,林芝地区察隅县、波密县,昌都地区芒
康县,山南地区洛扎县
陕西省(17个):
西安市周至县、高陵县,渭南市华阴市、潼关县,宝鸡市陇县、凤县,咸阳市泾阳县、永寿县,汉中市勉县,铜川市宜君县,商洛市丹凤县、山阳县、柞水县,榆林市清涧县、子洲县,延安市宝塔区、宜川县
甘肃省(29个):
兰州市红古区、安宁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瓜州县,玉门市,武威市凉州区,景泰县,岷县,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和政县,积石山县,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宕昌县,卓尼县,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县,平凉市崆峒区
青海省(14个):
大通县、湟中县、互助县、化隆县、乐都县、同仁县、德令哈市、贵德县、同德县、门源县、祁连县、玉树县、杂多县、玛多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2个):
吴忠市红寺堡区、盐池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个):
伊宁县、伊宁市、昭苏县、库尔勒市、和静县、且末县、轮台县、若羌县、乌恰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