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项制”
以“五到位”建设为重点,推进乡级群测群防工作落实。 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的地质灾害简易评估到位; 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到位; 三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到位; 四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到位; 五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员落实到位。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十项制度”:2013年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培训 主讲:袁忠玉
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制
• 为了巩固多年来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取得的工作 成果,2013年1月28日,省政府下发了《进一步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云政发 〔2013〕20号),对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以县(市、区)为基本行政单元,以辖区内列入监测预警 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监测点,按照县(市、区)、乡(镇、街 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组民小组(自然村)四个层次分 级落实责任,对每一个监测点逐一建立健全“十项制度”,形 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防灾减灾运行 体系。
• (7)组织实施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紧急 情况下的临灾避险工作。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3 群测群防体系应具备的要素
构建一个能良好运行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必须具备六个要素:
• (4)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监测员业务指导、技能培 训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主要任务
• (5)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宏观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 患点(区)的变形情况,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 预报和预警。
• (6)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 测原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实施一批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目标如下:(一)到 2023 年底,完成全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清地质灾害底数,建立地质灾害风险数据库。
(二)到 2024 年底,建成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到 2025 年底,完成一批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_____处,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三、主要任务(一)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1、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查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孕灾机理,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对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重要交通干线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已发现的隐患点进行复查,掌握其变化情况。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1、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_四大体系_建设_关凤峻
家底不是一次摸清的。
不断增高的目标要求引领着工作不断拾阶而上。
比如地质灾害调查,最早确定的目标是1800个山区县做1∶20万的调查,现在已经有1080个县完成了1∶5万的调查;再往高目标要求,有一批山区县应该做到1∶1万,更高的理想目标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可以提高到1∶2000。
总体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各项职能任务,都做了一些调查工作,有一定基础,但程度不同、深浅不一,都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都要提高调查的精度,都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
调查评价理应成为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尽快全面规范,形成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
2 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各项职能的履行,几乎都需要监测,缓急不同都有预警问题。
在四大体系中,监测预警不像调查和治理,可以按项目、按工程组织。
它是经常性的工作,不可中断,要有常设收稿日期:2016-09-07;修回日期:2016-10-10▲ 作者简介:关凤峻(1959-),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摘 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
调查评价体系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
监测预警体系应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由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工程组成。
综合防治体系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应急值守体系应尽量探索利用公共网络传输系统,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词: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值守体系中图分类号:F407.1;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16)10-0004-04经长期实践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4.19•【文号】国土资发[2012]73号•【施行日期】2012.04.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实现各项目标和任务。
附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19日附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一)地质灾害现状(二)“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状况(三)“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挑战或形势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工作任务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一)地质灾害易发区(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调查评价工程(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三)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四)应急体系建设(五)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五、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一)资金筹措(二)实施安排六、环境影响与效益评估(一)环境影响分析(二)生态恢复措施(三)实施效益评估七、保障措施(一)继续完善分级领导目标责任制,推进社会化减灾体系建设(二)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三)健全完善法规规范(四)加快做实前期工作(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防治经费投入良性机制(六)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七)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八)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前言为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2011)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等,制定本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防地质灾害工作总结范文3篇
地质灾害防治防地质灾害工作总结范文3篇防地质灾害工作总结一:20某某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我区地质灾害“零伤亡”。
一、以“十有县”建设为契机,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在石拐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十有县”称号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责任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和检查,一旦发现隐患点立即纳入群测群防体系。
已发现和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落实到人的监测员和行政责任人。
今年3月底前,我局工作人员对全区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彻底调查,重新确定了20某某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根据调查情况编制完成了20某某年度石拐区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经区政府审核后,正式发布。
汛期前,我局召开专题局务会,确定了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从6月1日起,由局领导带班,进行24小时轮流值班。
我局工作人员定期对辖区内的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设立警示牌318块,其中重要隐患点设立了水泥警示牌12块。
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今年,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6.25”土地日,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预防知识,通过散发宣传单、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明白卡等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灾意识,提高预防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截止目前,共上报地质灾害方面信息21篇。
三、加强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四、保障经费落实,提高人员水平。
今年,我局积极争取区财政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月,我区邀请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对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及监测员进行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五到位”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基层防灾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基层防灾人员的防灾能力。
防地质灾害工作总结二:为了避免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分局安【20某某】39号(关于转发公司《关于转发股份公司<转发铁道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本项目部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及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及应急避险基本知识一、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我们国家于2004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里就讲得很清楚:条例所称的地质灾害是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灾害往往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二者共同作用引发的多。
1、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中,我们广西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的分类还有:危岩崩塌、不稳定斜坡、地裂缝、巷道冒顶、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等。
我们西林县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危岩崩塌等5种。
(1)什么是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隙分(切)割的岩体、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简单地说,崩塌就是土体或岩体从陡坎上向下倾倒、翻滚、坍塌的全过程。
崩塌也分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塌方和危岩崩塌。
(2)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简单地概括来说,滑坡就是土体或岩体从斜坡上沿着一个界面(滑床)自上而下滑动的全过程。
滑坡可分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
滑坡的成因有自然引发的和人类工程活动引发两种。
往往是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共同作用而引发的更多些。
顺层滑坡(3)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土、石及其它固体物质在水的参与下以顺沟或顺坡的突然暴发式特殊洪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
•泥石流可分为暴雨山洪式、融雪(冰)式和垮“坝”式(滑坡堰塞湖或土石坝溃决)等等。
•泥石流中土、砂、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超过15%,最高可达80%,它的重度一般大于等于1.3t/m3泥石流发生,往两侧山坡逃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至关重要。
一、政府部门的职责1、统筹规划与协调各级政府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同时,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资金保障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防治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费用。
3、监督管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4、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例如,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进行宣传,组织开展防灾演练等活动。
二、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1、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规模、成因等,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指导和协助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监测工作。
3、防治工程管理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和验收等,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治效果。
4、应急响应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迅速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处置,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三、气象部门的职责1、气象监测与预报加强气象监测,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做好暴雨、强风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预报工作,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气象依据。
2、信息共享与联合预警与国土资源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气象数据和地质灾害数据的互联互通。
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篇一」我乡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接到通知要求后,严格按照《中共德格县委办公室德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积极认真的查漏补缺、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我乡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地灾点基本情况我乡山体滑坡严重、隐患点人员集中、色曲河、金沙江横贯我乡辖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每年5—8月雨季属重点检测和防范期。
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主要分布于康公、秧达、折学、龚垭、普西、洞庄6个村,威胁3处单位、215人,以及农户38户、338人。
其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崩塌;我乡共有沿公路隐患点13处,诱发因素多为降雨-地震-人为因素;我乡共有山洪危险区4处,主要分布于洞庄村、折学村、秧达村3个村。
二、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我乡地灾的基本情况,我乡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县乡村三级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县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要求,将我乡地灾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我乡历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确保地灾防治工作高效开展。
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加强摸底排查。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下发了《20xx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全乡地灾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下发了防治方案和预案,充分做好动员工作。
各村也结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级年度防治方案,群众转移方案。
(三)做好防范警示,强化宣传教育。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图、工作方案编写提纲、宏观观测记录表、工作总结编写提纲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图图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图(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方案编写提纲1.前言说明任务来源、目的和任务、编制依据。
2.群测群防点概况说明地质灾害隐患点数、类型、规模、险情,威胁人数、户数、财产及其它威胁对象等。
3.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说明县、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监测员四级体系构成。
重点说明各级监测责任人。
4.群众性预防工作安排及进度说明地质灾害“三查”、调查认定与核销、信息系统建设、动态更新、值班、演练、宣传培训、灾情或险情上报、预报预警等的工作安排,预期工作量,并说明各项工作进度。
5.群众性监测工作安排说明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宏观观测、人工监测、自动监测的内容,包括监测员信息等,说明监测频率,并对监测数据或记录提出要求。
6.灾情、险情上报对发现的灾情或险情信息及时上报,并提出要求。
7.预期成果提交年度群测群防工作总结报告,也可包含在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中。
8.经费预算列出经费预算表。
9.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说明群测群防员装备、监测仪器(设备)、软硬件设施升级维护安排。
说明保障监测工作完成的其它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措施。
10.绩效目标说明群测群防体系建成后,达到的绩效目标。
附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监测部署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宏观观测记录表监测单位:监测人:责任人:(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总结编写提纲1.群测群防概况说明地质灾害隐患点数、类型、规模、险情,威胁人数、户数、财产及其它威胁对象等。
2.群众性预防工作完成情况分别说明地质灾害“三查”、调查认定与核销、信息系统建设、动态更新、值班、演练、宣传培训、灾情或险情上报、预报预警等工作完成情况。
3.群众性监测工作完成情况列表说明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宏观观测、人工监测、自动监测完成的情况及监测工作量。
重点分析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展变化趋势,为下一步工作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4.群测群防升级维护完成情况重点说明群测群防人员装备以及其它软硬环境完善、更新、升级、维护等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群专结合篇】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群专结合篇】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22年第05期什么是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群众性预测预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称。
什么是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市)、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单位指导下,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立防灾制度等手段,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前兆和动态进行调查、巡查和简易监测,实现对灾害的及時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
群测群防是如何实现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寨为单元,成立地质灾害安全风险群测群防工作队,建立“包村、包组、包户、包人”的联防联包制度,形成“安全大家管、防控全员上”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建立群测群防员、村级、乡级、县级、市级“五级全覆盖”抽查调度制度,全面压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形成网格化管理。
贵州省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十大制度”?结合贵州省实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应落实分级负责、应急预案、监测员管理、“两卡”发放、巡查监测、汛期值班、灾(险)情速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经费保障十项制度。
什么是分级负责制度?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县(市)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自然村、各企事业单位,以及监测员应当分级、分类签订责任书。
人为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当地政府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监督、指导责任单位落实防灾责任。
各类矿山企业要重点做好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全面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要求,对因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负全责。
什么是应急预案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列入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中的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编制单项应急预案,预案主要载明监测人员、报警信号、转移路线、安全避灾场所等事项,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前兆或出现险情,要立即启动单项预案,即时报警,快速转移受威胁群众至安全地带。
地质灾害重建规划方案范本(四篇)
地质灾害重建规划方案范本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和防范地质灾害,我们制定了____年地质灾害重建规划方案,旨在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一、基础设施重建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是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灾害预测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增加监测点数量,更新监测设备,建立与灾害预警中心的联动机制。
2.重建受灾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修复道路、桥梁和隧道等交通设施。
同时加强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恢复供水、供电和通信系统。
修复受损的水源地、水厂和供水管网,确保居民正常用水。
修复受损的电力设施,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性。
修复受损的通信基站和网络设备,保障通信畅通无阻。
4.重建受灾地区的住房和公共设施。
修复受损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确保居民有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修复受损的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行政服务。
二、经济发展促进地质灾害不仅给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重建受灾地区的工业和商业园区。
修复受损的厂房和设备,恢复生产活动。
提供税收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重建和扩大产能。
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确保其安全生产。
2.加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提供农业生产资金支持,修复受灾农田和灌溉设施。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
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
鼓励受灾地区的企业和个体经济户开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提供财税支持和创业培训。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抗灾能力。
4.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投资和支持。
2024年地质灾害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工作方案.pptx
(1)会商系统建设
本次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拟参照2017年省第一批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试点县(市、区)的建设标 准建设区会商室及会商决策系统。建设费用参考相关试点县的建设费用,按37.64万元计。
(2)调查巡查装备建设
地灾应急巡查监测车:将购置江铃福特撼路者越野车,喷绘统一标识,购置费用约为30.0万元(含购置税及保险 费)。
用为1575.00元,费用合计14.02万元。
(2)警示牌制作与安装:在威胁10-20人的15处地质灾害点附近树立地质灾害警示牌,地质灾害警示牌每点制 作费60S00元,安装费用509.18元,按合计费用1109.18元/处进行概算,预计合计费用1.66万元。
(3)“两卡一牌”发放、讲解:向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发放坚固耐用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向受 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发放坚固耐用的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并现场进行讲解。卡片的印刷、发放及讲解按每张5.0元 计,合计费用0.47万元。
(2)培训
地灾防治责任人及群测群防员培训按人计,按培训时间一天、培训费用180元/人•天,培训人数150人,预计费 用2.7万元;中小学防灾知识培训费用主要包括培训师资费及教材费,师资费及教材费按2.5元/人计,
预估2022年为区37500名中小学生培训地质灾害相关知识,预计费用9.38万元。本次培训费用总计12.08万元。
合计独立费32.69万元。
7.基本预备费
按《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省地质环境项目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赣财建(2013)84号)文件, 按建筑工程施工费、设备及安装工程、其他工程和独立费之和的3%计取,本项目基本预备费为6.36万元。
六、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区政府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区财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应急管理 、自然资源、财政、气象、乡村振兴、住建、水利、交通、教体、卫健等有关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担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 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绩效评价及初步验收等工作。同时建立分级、分部门目标责 任制,组织协调区、乡两级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分工,明确、细化各 部门职责,真正落实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共同责任机制。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整改报告
【导语】地质灾害治理⼯程项⽬主要是保护地质灾害危及区⼴⼤城镇居民⽣命财产安全和⽣产、⽣活环境及⼯程设施安全。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地质灾害治理⼯作整改报告,欢迎阅读!【篇⼀】地质灾害治理⼯作整改报告 省国⼟资源厅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检查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作,现我县相关⼯作汇报如下: ⼀、**县地灾防治⼯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峡⾕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
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
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作任务⼗分艰巨。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作开展情况 (⼀)⾼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作 县⼈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了**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作领导⼩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和乡镇⼈民政府主要负责⼈组成,设⽴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作组。
形成政府主导,国⼟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作提供了强有⼒的组织保障。
20xx 年5⽉27⽇,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产⼯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作。
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步提⾼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作的重要环节。
为此,县国⼟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19⽇,县国⼟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作乡镇长和国⼟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作培训;4⽉3⽇,县国⼟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实施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概述。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指通过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综合调查、监测和评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综合性防灾减灾措施。
其核心是实施群测群防,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全面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实施方案。
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站网、监测技术手段、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等,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工作,全面了解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固治理、搬迁转移、人工干预等。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有效性和持久性。
4. 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应急预案制定、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
提高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准备和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5.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引导公众科学防灾、合理避险,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实施方案的意义。
地质灾害科普知识 第二章 群测群防体系 第一节 介绍
第二章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
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
”第一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介2.1 群测群防简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广大人民群众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
群测群防的主要做法是,汛期前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趋势,确定地质灾害监测点,落实监测点的防灾预案,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同时,县、乡、村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从县、乡政府的管理责任人一直落实到村(组)和具体监测责任人,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
通过这种责任制形式,明确了隐患点的具体责任人和监测人,保证各隐患点的变形特征能及时被捕捉,有效地指导了当地政府和受威胁群众防灾避灾工作。
2.2 群测群防主要任务(一)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分布规律及危害程度,确定纳入监测巡查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编制监测巡查方案。
(二)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建立防灾责任制。
(三)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监测知识及相关防灾知识培训。
(四)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隐患点(区)防灾预案,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建立各项防灾制度。
(五)通过实时监测和宏观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变形情况,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预报和预警。
(六)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测原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七)组织实施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非常全面)
榔水公路岩崩1500m3 2007年12月10日凌晨零
时29分,长阳榔水公路1公 里+300米处突发岩崩,导 致这条318国道的绕行交通 干线中断10余小时。
.
典型地质灾害---滑坡
滑坡是指在山坡 岩体或土体顺斜 坡向下滑动的现 象。一般由降雨 、河流冲刷、地 震、融雪等自然 因素引起,或在 斜坡前缘切坡、 后缘弃土加载、 采矿等人为工程
活动引发。
.
顺层滑坡
.
秭归新滩滑坡前集镇影像
新滩古镇居民457 户,居民13. 71人。
秭归新滩滑坡后影像
1985年6月12日凌晨,约600万立方米土石从800米高处直冲 下来,新滩古镇顷刻之间被倾覆消失。300万立方米土石冲 入长江,掀起36米高的涌浪,江水向上回流13公里,下游27 公里仍有1米浪高,致使13艘机动船、64艘木船沉没或损坏 ,船工死亡10人、伤8人。幸运的是,在大滑坡发生前的11 小 时,及时发出预警,经过当地政府及时宣传动员,有效地组
左侧滑壁
.
千将坪滑坡
.
典型地质灾害--巴东县白岩沟滑坡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
典型地质灾害--滑坡
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滑坡
2004年9月5日,万州区铁峰乡普降大雨,日降水 量超过200mm,诱发体积700万方滑坡,纵长约 1237m,平均宽约400m,最大滑移距离约260m,摧 毁前缘在建的万开高速路.大桥桥墩。
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滑坡
滑坡摧毁前缘在建的万开高速路大桥桥墩
.
滑坡变形主要类型
地表裂缝
地坪裂缝
墙体裂缝
浅表坍滑
.
田坎或挡墙外鼓
典型地质灾害---泥石流
泥石流: 由于
降水发生在沟 谷或山坡上的 一种挟带大量 泥砂、石块等 固体物质的特 殊洪流。 按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我国 开展群测 群防工作
开展省、市(州)、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 编制省、市(州)、县(市、区)年度防灾预案 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防灾、避险明白卡) 实施受灾农户的避让搬迁工程 气象地质灾害与群测群防相结合
取得的成果
(十二五期间)
1.累计开展县域地质灾害调查、排查、详查达252县次,调查核实各类 新增地质灾害隐患1.4万余处。
认真学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精神,是编制好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案,指导、构建适合当地的地 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条件。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工作组织
组织工作的重点
建立群测群防的行政管理体系 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1、行政管理工作体系与群测群防工作
行政管理工 作体系定义
根据地质灾害分级(特大型、大型、中型、 小型)划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事权和财权 的基础上,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国土 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和群众参与,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 行政管理工作体系。
2.建立5万余人的地质灾害专职监测队伍。 3.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510处,有效保护了68余万群众、近450
亿元的财产安全。 4.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及防灾避险应急演练近3万场次,
累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近500万份,培训地质灾害防灾(监测)责任 人、专职监测员、受威胁群众、在校学生以及在建工地相关人员500 余万人次,参与应急避险演练达220万人次。
★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及相关部门、乡(镇)村 基层政府和基层群众组织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主体 和有生力量。
★应在前述行政管理工作体系框图表征的上级政府和国 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好县、乡、村三级群 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开展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的重点。需花大力气去落实相关工作。
. 群测群防工作体系的建立,一定要牢记“立
◆增强政府和公众防灾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让受威胁的民众了解相关知识,积极参与;
成为地质灾害防治防治工作的主人和主体。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构成
体系的构成
一、法律依据 二、工作组织 三、调查制度 四、监测制度 五、预防制度和措施 六、宣传和培训
一、法 律 依 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雅安地震灾区没有出现1起重大因灾伤亡事件。 成功避险696处,避免了65564人的因灾伤亡,
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存在问题
◆认识上存在差异(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关系与争论); ◆相关要求和标准,需随群测群防工作推进而变化与改进; ◆防灾、减灾中,预测预报存在亟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培训目的
◆完善和规范此项工作; ◆供各级政府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借鉴;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前言 群测群防体系的构成 防灾预案的编制、明白卡的填报 地质灾害天气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救灾工作组织
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和民众的防灾减能力,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则是 具有中国特色和创新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土资源部、各级人民政 府负有领导的责任; ※县以上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有组织、协 调、指导、监督的责任; ※县(市)、乡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组织负有组 织实施的责任。
(2)相关的基 础工作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宗旨和“防治地质 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 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宗旨。
协调和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创建 和谐、协调、高效务实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 理及工作体系。
2.群测群防工作责任落实的三个方面:
(1) 行政分工 及组织
第十五条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 群防工作。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
学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重要性
★ 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 明确了群测群防体系的构成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 受威胁的基层政府、相关人员和居民
责任、义务、作用 作出了相关规定
自然因素引发危及公共安全的地质灾害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土资源部
领导 参与
领 导
组织、协调指导、监督 Nhomakorabea市(州)人民政府
领 导
领导
参与 组织、协调 指导、监督
县(市)人民政府 领 导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参 组织、协调
参
与 指导、监督
与
参与
市(州)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参与
参
组织、协调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加 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 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
参
与
指导、监督
与
县(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参
组织、协调
参
与
指导、监督
与
省级相 关部 门
受灾地区市 (县)人民 政府和群众 等相关人员
市(州) 相关部门
受灾地区县 (市)人民 政府和群众 等相关人员
县级相关 部门
受灾地区 乡、镇人民 政府和群众 等相关人员
地质灾害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示意框图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体系可表述为: 1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同级人 民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负有领 导责任; 2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国土 资源相关部门负有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 责任; 3、地质灾害发生属地的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受威协的基层政府、社 会自治组织及民众按职责分工,有积极参与的 防灾、減灾的责任;
危及铁路、公路、水利基础设施方面 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各相关部门:
在所在地政府领导下和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会同)下,作好本 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十条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 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中, 强调属地原则,更加重视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