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与地下水控制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施工环境影响与防控措施详解

基坑支护施工环境影响与防控措施详解

基坑支护施工环境影响与防控措施详解一、基坑支护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施工是构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它为建筑物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然而,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土方开挖与转运,可能引起噪音、震动和空气污染。

其次,施工期间可能破坏周边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给周边居民带来不便。

此外,基坑施工也可能影响附近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量。

二、对施工环境影响的具体分析1. 噪音与震动影响:基坑支护施工涉及的土方开挖、爆破等工作会发出巨大的噪音,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

同时,挖掘机械的震动也可能对附近建筑物和管线造成损害。

2. 空气污染影响: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尘土、废弃物料等杂质,这些杂质可能造成空气污染。

特别是在干燥季节,风吹散尘土的可能性较高,污染范围也会增大。

3. 基础设施破坏影响:基坑支护施工可能需要破坏周边的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以便进行土方开挖和施工机械进出。

这将给周边居民交通和供水供电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

4. 地下水位与水质影响:基坑支护施工会涉及地下水的排水和调整,这可能会对周边地下水位和水质造成影响。

施工中的排水和污水处理需谨慎操作,以避免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三、环境防控措施的必要性由于基坑支护施工对周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保护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采取适当的环境防控措施是必要的。

1. 噪音与震动防控:施工单位应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降低施工机械噪音、采取减震措施等,以减轻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2. 空气污染防控:建立合理的尘源控制措施,如加装喷雾装置、覆盖作业现场等,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扩散,减少空气污染。

3. 基础设施保护:施工单位应制定周全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期间对周边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的损坏尽量降到最低,同时采取及时修复措施。

4. 地下水位与水质保护: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进行地下水测量和水质监测,并建立相应的处理系统,确保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安全。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在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还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一、工程勘察与设计1、详细的工程勘察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工程勘察。

勘察内容应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文情况、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分布等。

准确了解地质土层的性质、厚度和承载力,以及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和流量等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和设计参数至关重要。

2、合理的设计方案基于勘察结果,设计单位应制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

方案应综合考虑基坑的深度、形状、周边环境、施工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

常见的支护形式有土钉墙、灌注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等,每种形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3、设计计算的准确性设计计算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支护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满足要求。

对于重要的支护结构,应进行多种工况的分析和验算,包括正常使用工况、施工工况和地震工况等。

二、施工准备1、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施工方案应经过专家论证和审批,确保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2、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施工前应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检验和验收。

支护结构所使用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设备应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3、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场地,修筑临时道路和排水设施。

设置测量控制点,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点的布设,并进行初始值的测量。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土钉墙支护(1)土钉的制作和安装土钉应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其长度、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土钉安装时应保证其角度和深度准确,注浆应饱满。

(2)钢筋网的铺设钢筋网应与土钉连接牢固,网格间距应均匀,喷射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网不晃动。

简述基坑工程控制的要点

简述基坑工程控制的要点

简述基坑工程控制的要点
基坑工程控制的要点如下:
1. 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

围护结构的选用应能满足工程施工期间的需求,并确保安全稳定。

2. 地下水位的控制:在基坑工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井点降水、井筒降水、地下水封堵等,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基坑内液化和倒塌。

3. 土方开挖的监测与控制:在进行土方开挖时,需要对土方的变形和沉降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合理的开挖方式和施工工艺,控制土方开挖的速度和深度,避免过快或过深的开挖导致土体失稳。

4. 基坑支护的施工与监测:基坑支护是基坑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支护结构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进行实时监测。

如果发现支护结构出现变形或破坏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补强或修复措施。

5. 地下管线的保护:在进行基坑工程时,需要对周边的地下管线进行保护。

在施工前应对周边的地下管线进行勘察和标记,并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如避免对管线施加过大的荷载和振动。

6. 安全措施的落实:基坑工程是高风险的工程,必须要落实安全措施。

工人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现场安全。

综上所述,基坑工程的控制要点包括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地下水位的控制、土方开挖的监测与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与监测、地下
管线的保护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

这些要点的合理应用可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一建市政地下水基坑支护

一建市政地下水基坑支护

(四)井点降水 (1)当基坑开挖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 围护结构时,应选择井点降水方法。即用真空 (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 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以方 便土方开挖 。
(2)轻型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 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 。 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 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
地下连续墙的槽段接头应按下列原则选用: ①地下连续墙宜采用圆形锁口管接头、波纹 管接头、楔形接头、工字钢接头或混凝土预制接 头等柔性接头。
②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且 需要形成整体墙体时,宜采用刚性接头;刚性接 头可采用一字形或十字形穿孔钢板接头、钢筋承 插式接头等;在采取地下连续墙顶设置通长的冠 梁、墙壁内侧槽段接缝位置设置结构壁柱、基础 底板与地下连续墙刚性连接等措施时,也可采用 柔性接头。
6) 地下连续墙:
类型 地下连续墙 特点 1.刚度大,开挖深度大,可适用于所有地层 2.强度大,变位小,隔水性好,同时可兼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3.可临近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环境影响小 4.造价高
地下连续墙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和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墙两类,通常地下连续墙一 般指后者。地下连续墙有如下优点:施工时振动 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 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 等局部障碍物时影响成槽效率外,对黏性土、无 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各种地层均能高效成槽。
一、围护结构 (一)基坑围护结构体系 (1)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板(桩)墙、 围 檩 (冠梁)及其他附属构件。板(桩)墙主要承受基坑 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 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 构。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地下水控制技巧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地下水控制技巧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地下水控制技巧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岩石层、土壤中存在的水资源。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地下水控制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地下水控制技巧。

一、前期地下水勘查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下水勘查非常重要。

通过对勘察区域的了解,可以获取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和流量等信息,为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合理选择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过高,会给基坑开挖和支护带来较大的困难。

因此,降低地下水位是地下水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井点抽水、隔离帷幕、降水井和泵站等方法来实现地下水位的控制。

三、采用适当的降水井布设方案降水井的布设对于地下水控制至关重要。

合理的降水井布设方案可以提高抽水效果,并减少地下水对周边土壤的不利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井距、井深和井点数量,并合理设置井点抽水管道。

四、注意控制井点抽水的量和速度在进行井点抽水时,需要控制抽水量和抽水速度。

如果抽水量太大或抽水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基坑周边土壤的沉降和破坏。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要,合理控制抽水量和抽水速度,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地下水质的监测和处理地下水质的监测和处理是地下水控制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抽出的地下水进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六、合理选择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也对地下水控制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尺寸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以提高地下水控制的效果。

七、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地下水控制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计和布置排水系统,确保水流畅通,并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八、加强土体监测和预警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加强对土体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土体的变形和水位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预防控制措施

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预防控制措施

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预防控制措施一、施工前的预防措施:1.地质勘察: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层情况、地应力等,以确定合适的支护形式和降水方式。

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支护材料、工艺和工期,以及降水的预期效果。

3.施工安全评估: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施工中的预防措施:1.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和降水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包括桩基、钢支撑、土拱等,确保基坑稳定。

2.桩基施工:采用加固桩、抗浮桩等方法进行桩基施工,增强基坑的承载能力和抗浮力。

3.钢支撑施工:根据土层情况和工期要求,采用连续墙、梁柱和水平支撑等钢支撑形式,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4.土拱施工:在土层良好、地下水位较低情况下,可以采用土拱施工,提高基坑的自稳性。

5.水平降水:根据地下水位和施工进度,采用水平降水的方式控制基坑内的地下水,防止水压力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6.垂直降水:在深部基坑中,采用垂直降水的方式将地下水泵出,以保持基坑内的干燥状态。

三、施工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监测与检查:对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维护与修复:对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3.施工记录和总结: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记录和总结,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和方案设计,施工中的支护结构施工和降水方式选择,以及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对策及支护设计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对策及支护设计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保险大楼 1998
边坡整体失稳,27根工程桩被推动偏位,补桩费用 工程处于深厚软土分布区,支护设计不当 约20万元,支护加固80万元
××商住小区 2006
边坡上部失稳,塔吊倒塌,滑动范围20m左右,导致 附近学校操场地面开裂。坑内预制管桩大量被推挤 破坏,工期推迟几个月
侧壁土层软弱,塔吊置于边坡上,塔吊运转与边坡互 相作用,导致边坡破坏。被动区加固宽度约15m,保证 了加固范围内管桩的安全,但加固区以外的管桩由于 土方开挖作业大量破坏。
四、预制桩施工 静压或锤击沉管桩为挤土型桩,在粘性软土层中将产生 高超孔隙水压力,导致软土强度衰减,地面先隆起后下沉,对建筑物产生不良 影响。应注意控制施工顺序、速度,或事先设置排水砂井,避免产生超孔隙水 压力,或使超孔隙水压力能尽快消散。
五、静压注浆 粘性软土不具备可灌性。高压注浆只会产生劈裂,劈裂之前, 会引起高孔隙水压力,导致软土强度下降。一般不主张在淤泥、淤泥质土层中 静压注浆。
作量,中间留有椭圆形洞。因此称加固体为“多孔板”。实施效果良好,坑边建筑物及坑内工 程桩均安全无恙。部分坡段未作坑底加固,发生了的影响
一、地连墙施工 槽段宽达6m,形成的临空面大,应力解除面大,对软 土地基和深厚软土层中的桩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对重要建筑物当地连墙施工 距离很近时,应考虑先用高喷加固槽壁。高喷加固还有利于顺利成槽,保证混 凝土浇灌质量,避免发生挖斗被陷的事故。
前言
一、支护方式
放坡: 自稳边坡 加固边坡 垂直开挖: 悬臂支护 (排桩、地连墙)
撑、锚 (排桩、地连墙)
二、与地下水控制方式
隔渗( 侧壁隔渗 水平隔渗) 降水
三、基坑支护设计的两大目标
1、确保稳定(基本要求,不论任何等级的基坑均应满足) 边坡的局部稳定性;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坑底和侧壁的渗透稳定性 2、变形控制(与内外环境有关,根据基坑等级确定) 按绝对值控制;按相对值控制

建筑物深基坑支护与基坑降水技术规范

建筑物深基坑支护与基坑降水技术规范

建筑物深基坑支护与基坑降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深基坑支护与基坑降水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深基坑支护主要是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而基坑降水则是为了消除地下水的渗漏和地下水位的压力,确保基坑工地的干燥和平稳。

为了规范建筑物深基坑支护与基坑降水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定的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筑物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深基坑支护是为了保持坑壁的稳定和防止坍塌,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手段:1. 土方开挖与支护在进行深基坑挖掘时,需要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土壤特性和开挖深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方式。

常见的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方式包括明挖法、暗挖法、钻孔灌注桩支护等。

2. 支撑结构设计深基坑支撑结构设计是确保基坑稳定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土层及水位情况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支撑结构形式,如钢支撑结构、预制混凝土桩支撑结构等。

同时,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支撑结构的尺寸、强度等参数。

3. 监测与控制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监测主要包括测量基坑周边土体变形、支撑结构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进行控制,如施工期间的振动、噪音等。

二、基坑降水技术规范基坑降水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基坑中的地下水降低到一定的水平,确保基坑工地干燥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基坑降水技术规范:1. 地下水位控制在进行基坑开挖前,需要预先测定地下水位的位置和水位变化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地下水位控制措施,如设置降水井、降水槽等设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2. 降水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根据基坑降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如潜水泵、管道系统等。

同时,需要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3. 水质处理在进行基坑降水过程中,地下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溶解物会导致设备的堵塞和损坏,因此需要进行水质处理。

采用过滤、沉淀、氧化等方法,清除水中的杂质,保证降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程技术知识:基坑支护排水措施

工程技术知识:基坑支护排水措施

工程技术知识:基坑支护排水措施基坑施工常遇地下水。

对地下水的控制一般有排水、降水、隔渗等方法。

1、排水
基坑深度较浅,常采用明排。

即沿槽底挖出两道水沟,每隔30-40m 设一集水井,用其水泵将水抽走。

2、降水
开挖深度大于3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

如图6.5.2示。

井点降水每级可降 4.5m,再深时,可采用多级降水,水量大时,可采用深井降水。

降水井井点位置距坑边2-2.5m。

基坑外面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坑内。

为了防止降水后造成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可在降水同时,采
取回灌措施,以保持原有的地下水位不变。

抽水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真空度,防止漏气。

3、隔渗
基坑隔渗是用高压旋喷、深层搅拌形成的水泥土墙和底板而筑成的止水帷幕,阻止地下水渗入坑内。

1)、坑内抽水:不会造成周边建筑物、道路等沉降问题。

坑外高水位,坑内低水位干燥条件下作业。

止水帷幕向下插入不透水层落底,对坑内封闭。

注意防漏。

2)、坑外抽水:含水层较厚,帷幕悬吊在透水层中。

这种方法抽水减轻了档土桩的侧压力,但对周边建筑沉降问题有不利影响。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为了贯彻实施防护地下水政策,规范建筑
基坑支护技术设计和施工,防止及早发现基坑地下水泄漏地下水污染问题,保障建筑施工
质量,根据《建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本行业实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建设项目或建筑物所进行的基坑工程,不适用于水库、堤坝、道路、隧
道及岩土工程等的支护。

本规程对基坑的建设过程,特别是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地下水控制及监测等方面,
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基坑竣工检验验收规范,以及限制工程实施条件及技术措施。

本规程要求建设单位在建筑基坑设计时,必须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在基坑施工前,对
基坑所处的岩土结构特性、施工影响以及支护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变化和施工过程,科学合理进行施工。

本规程要求建设单位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时,应根据基坑工程地质环境,确定基坑支
护方式,正确使用支护施工设备,保证原有地质结构保持稳定,不超负荷运转施工设备。

本规程明确,技术要求是做好基坑工程处理地下水的关键,要根据不同工程实际,采
取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技术措施及监测,有效降低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污染风险。

此外,本规程还规定,为了保证基坑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
控制,对基坑用料质量、支护结构的检验及时发现和改正质量问题,落实施工验收制度,
保证基坑竣工质量符合规范,满足建设质量要求。

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基坑降水和基坑止水)介绍

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基坑降水和基坑止水)介绍

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基坑降水和基坑止水)介绍在地下水位非常高的地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防止管涌、流砂及与降水有关的坑外斜坡变形,必须对地下水通过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土方严怀军开挖的顺利实施。

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通常改用两种方法:在坑各处设置降水井,降低地下水位;或在基坑四周设置止水帷幕,隔离浅部地下水,在基坑内降水。

集水明排是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抽水设备将基坑中水从集水井排出,达到疏干基坑内积水的目的。

井点降水是对基坑内的地下水或基坑底板以下的承压水进行疏干或减压。

隔水是用地下连续墙、喷射注浆(旋喷)、深层搅拌或注浆形成具有一定或和抗渗性能的截水墙强度底板,阻止制止地下水流入基坑的方法,包括竖向隔水及水平封底隔水。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手段,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长时间大量持续降水,确实可能造成基坑周围的地面沉降,应注意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基坑降水降低地下水位方法有集水明排及降水井。

降水井包括电渗井点、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渗井。

隔离地下水主要包括地下地底连续墙、隔水帷幕、坑底水平封底隔水等。

的各种井点降水方法的适用条件见表3-6o对于弱透水地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m/s)中的浅基坑,当基坑环境简单、含水层较薄、降水深度较小时,可需要考虑采用集水明排;在其他情况下宜采用降水井降水、隔水措施或隔水、降水综合措施。

基坑止水设置竖向止水帷幕,防止地下水通过渗水层向坑内渗流。

当坑内积水时,由于止水帷幕的隔水作用,使坑外的地下水位在短时间内不致遇过大的影响,从而防止因降水而引起的基坑周围地面的沉降。

竖向止水帷幕的设置应穿过透水层进入不渗水层或弱透水层,真正起到隔水封闭作用。

当坑底下土体中沉降存在承压水之时,竖向止水帷幕应切断承压水层,也可在坑底设置水平向的止水帷幕,既可阻止地下水绕墙大牛市向坑内渗流,又防止承压水向上作用的水压力使基坑底面以下的土层发生突涌破坏。

但一般可在承压水层中减压井以降低承压水头。

基坑支护结构地下水控制回灌规定

基坑支护结构地下水控制回灌规定

基坑支护结构地下水控制回灌规定
1、回灌可采用井点、砂井、砂沟等;
2、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
3、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降水井的间距和被保护物的平面位置确定;
4、回灌井宜进入稳定水面下1m,且位于渗透性较好的土层中,过滤器的长度应大于降水井过滤器的长度;
5、回灌水量可通过水位观测孔中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不宜超过原水位标高。

回灌水箱高度可根据灌入水量配置;
6、回灌砂井的灌砂量应取井孔体积的95%,填料宜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不均匀系数在3~5之间的纯净中粗砂;
7、回灌井与降水井应协调控制。

回灌水宜采用清水。

1。

8 地下水控制(基坑支护)

8 地下水控制(基坑支护)

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99)8 地下水控制8.1 一般规定8.1.1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

8.1.2 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单独或组合使用,可按表8.1.2选用。

表8.1.2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8.1.3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截水后,基坑中的水量或水压较大时,宜采用基坑内降水。

8.1.4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上层稳定。

8.2 集水明排8.2.1 排水沟和集水井可按下列规定布置:1.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2.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8.2.2 沟、井截面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量V应满足下列要求:V≥1.5Q (8.2.2)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可按附录F计算。

8.2.3 抽水设备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确定。

8.2.4 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当基坑侧壁渗水量较大或不能分层明排时,宜采用导水降水方法。

基坑明排尚应重视环境排水,当地表水对基坑侧壁产生冲刷时,宜在基坑外采取截水、封堵、导流等措施。

8.3 降水8.3.1 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采用封闭式布置,井间距应大于15倍井管直径,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当基坑面积较大、开挖较深时,也可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

8.3.2 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

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0.5m。

8.3.3 降水井的数量n可按下式计算:n=1.1Q/q (8.3.3)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可按附录F计算;q——设计单井出水量,可按本规程第8.3.4条计算。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在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基坑支护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以下将详细介绍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地下水位、基坑深度等因素。

设计方案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首先,地质勘察报告必须准确详细。

勘察单位应通过多种手段,如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获取地质参数,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如果地质勘察不准确,可能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影响支护效果。

其次,设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土钉墙、排桩、地下连续墙等。

同时,要对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准确分析,确定各项参数,如桩径、桩间距、土钉长度等。

此外,设计方案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

如果基坑周边有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施工对其造成损害。

例如,在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可以增加支护桩的刚度或设置隔离桩。

二、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基坑支护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使用。

对于钢材,如钢筋、钢管等,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确保其强度、韧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在使用前,还要进行抽样复试,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水泥是常用的支护材料之一,要选择质量稳定的品牌和厂家。

水泥的品种、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保质期内。

进场的水泥要进行安定性、强度等试验。

砂石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

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石子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

除了上述主要材料外,其他辅助材料如焊条、外加剂等也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开挖顺序和方法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

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要点

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要点

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要点在建筑施工中,基坑的开挖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基坑支护及排水技术。

本文将讨论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的要点,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一、基坑支护技术基坑支护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措施,以确保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坑支护技术。

1. 土壁支护:这是最简单且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之一。

通过在基坑周边设置支撑钢板,以防止土壁坍塌。

此外,可以使用钢板封闭整个基坑,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2. 桩墙支护:适用于较深的基坑,其中所使用的土壁支护会受到限制。

桩墙支护是通过在基坑周边钻孔并灌注混凝土桩形成支撑墙。

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和抗力。

3. 土钉支护:用于较浅的基坑,土钉支护适用于较软的土壤。

土钉是通过钻孔、灌注压实土壤或注入化学药剂来增强土壤强度,以防止土壤坍塌。

二、基坑排水技术基坑排水是保证施工现场干燥、稳定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坑排水技术。

1. 壁式排水板:在基坑周边设置壁式排水板,以便迅速排除基坑内部的水分。

这种面板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并能够保持基坑的稳定性。

2. 泥浆墙排水:这是一种常见的基坑排水技术,通过在基坑周边设置泥浆墙,以防止地下水渗入。

泥浆墙是由水泥和其他添加剂混合搅拌而成。

它能够有效地抵抗渗水,保持基坑的干燥。

3. 排水泵站: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可以设置排水泵站来将地下水抽走。

排水泵站能够提供强大的抽水能力,确保基坑干燥。

三、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的协调应用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的协调应用是保证施工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

1. 安全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选择支护和排水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土壤条件。

2. 工程经济性:基坑支护与排水技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经济性。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成本预算,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案。

3.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基坑支护与地下水控制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支护与地下水控制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工程条件 (3)3、地质条件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6)三、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设计 (6)1、方案分析 (6)2、基槽地下水控制设计目的及原则 (6)3、地下水控制方案计算 (7)4、地下水控制设计参数 (7)5、地下水控制井井身设计 (8)6、地下水控制井保护措施 (8)四、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 (8)1、基坑支护设计 (8)2、工作量统计 (9)五、施工准备 (9)1、施工前准备 (9)2、试验计划 (10)3、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10)4、劳动力计划表 (11)5、主要材料计划表 (11)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1)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12)2、施工组织管理保证 (12)3、作业队管理 (13)4、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管理 (13)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4)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4)2、平面管理总原则及管理体系 (14)3、材料场地布置 (14)4、土方开挖坡道布置及支护 (14)八、主要施工方法 (15)1、施工测量 (15)2、地下水控制施工 (16)3、土钉墙施工 (19)4)土方施工与土钉墙施工的配合 (20)5、土钉墙施工对土方开挖要求 (20)6、土钉墙施工的排水措施 (21)九、施工监测方案 (22)1、施工监测内容 (22)2、监测注意事项 (23)3、基坑监测方案 (23)4、场地查勘与记录 (23)5、具体监测方法 (23)6、对护坡支护体系进行位移监测 (24)7、基坑变形预警值 (24)十、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5)1、质量保证体系 (25)2、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25)3、质量管理 (27)4、过程控制 (29)5、工序控制及纠正措施 (30)6、质量保证措施 (31)6、资料管理 (32)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33)1、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33)2、安全体系与安全职责 (33)3、安全管理制度 (37)十一、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9)1、现场文明施工 (39)2、环境保护 (41)十三、应急预案 (42)1、基坑应急准备小组 (42)2、基坑施工异常情况的预防 (42)3、基坑施工异常情况的处理 (42)十四、冬雨季施工措施方案 (43)1、防范准备 (43)2、现场排水 (43)3、运输道路 (43)4、临时设施和设备的防护 (43)5、防洪措施 (43)6、防暴雨雪措施 (44)7、雨雪季施工安全 (44)附:1、拟建物平面位置图2、基坑地下水控制井平面布置图3、基坑支护平面图4、基坑支护剖面图5、基坑支护位移观测点平面布置图一、编制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96:97)(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12);(1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4)(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2)(2012年版)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场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北,大香线西侧,交通便利,能很好的与外界发生交通联系。

基坑突涌的防治措施

基坑突涌的防治措施

基坑突涌的防治措施基坑突涌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或渗流压力较高,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入基坑内的现象。

这种突发情况容易引发基坑塌方、毁坏工程设备和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了防治基坑突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地下水位调控地下水位是导致基坑突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调控地下水位来预防突涌的发生。

可以采用挖槽排水、井点降水、泵井降水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内的水位低于周围地下水位。

二、加固基坑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对于防治突涌非常重要。

在进行基坑开挖前,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桩墙、梁板支护等,并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和加固,确保其能够承受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

三、加强渗流控制渗流是导致基坑突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渗流控制。

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塑料薄膜等材料对基坑壁进行覆盖,防止土体渗流和水分流失,减少突涌的可能性。

四、安装排水系统为了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避免突涌的发生,需要安装有效的排水系统。

可以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将基坑内的积水及时引流出去。

五、加强监测与预警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坑突涌的情况,需要加强监测与预警工作。

可以通过安装水位监测仪、压力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内的水位和渗流压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六、加强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防治基坑突涌的关键环节。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

七、加强沟通与协调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基坑突涌的情况,寻求技术支持和帮助,共同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八、合理控制开挖进度合理控制基坑开挖进度是防治突涌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快的开挖速度容易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入基坑,造成突涌事故。

因此,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控制开挖进度,确保施工安全。

基坑土方开挖、支护、填筑、地下水控制

基坑土方开挖、支护、填筑、地下水控制


(2)剪力:自重和外荷载
外在因素:(1)土质;
• (2)施工期间边坡上荷载;(大量堆土、堆料、停放机 具)(3)土的含水率及含水情况;(增大土自重,粘结
力减小) • (4)边坡的留置时间。
4、思考题:为什么粘土的土方边坡稳定性好?
为什么雨后边坡容易塌方?
1.2.2 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 V=H(A1+4A0+A2)/6
a2 6
(2h1
h2
2h3
h4 )
V4
⑷零线通过方格的对角线时(三角棱锥体):
V (m3) a2 h 6
小结:
例题: 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所示,方格边长20m,双 向泄水ix=iy=3‰,土层为亚粘土.不考虑土的可松性 影响,试根椐挖填方平衡的原则,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角点施工高度及总土方量.
第1章 土方工程
所有建筑工程的施工,都是由土方工程开始的, 我们的施工技术课程也就由此开始。
• 主要内容:土方开挖、支护、填筑、地下 水控制;
• 学习重点: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对施工的影 响,土壁支护与边坡,以及降低地下水位 的方法。
1.1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 1.1.1土方工程的分类及施工特点:
1、分类: 场地平整、基坑(槽)与管沟开 挖、地下大型挖土工程(常采用“逆筑 法”)、回填工程等。
如:H
10
H
'
-
ix
0.5a
Hn
H
0
(
H
' 0
)
ix
lx
iy
ly
(a)单向泄水
Hn
H
' 0
ix
lx
(b)双向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渗井点。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8页
2.2.9 地下水控制
(1)喷射井点降水; 当基坑开挖要求降水深度大于6m时,如用轻 型井点就必须用多级井点。这会增加井点设 备数量和基坑挖土量,延长工期等,往往是 不经济的。因此,当降水深度超过6m,土层 的渗透系数为0.1~20m/d的弱透水层时,以 采用喷射井点为宜,其降水深度可达20m。 喷射井点一般有喷水和喷气两种,井点系统 由喷射器、高压水泵和管路组成。
适用条件:
适用于渗透系数为1~200m/d的土层; 降水深度为>5m。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15页
管井可用钢管管井和混凝土管管井等。钢管 管井的管身采用直径150~250mm的钢管,其过 滤部分采用钢筋焊接骨架外包孔眼为1~2mm的 滤网,长度2~3m。混凝土管管井的内径为 400mm,分实管与过滤管两种,过滤管的孔隙率 为20~25%,吸水管可采用直径为50~100mm的 钢管或胶皮管,其下端应沉入管井抽吸时的最 低水位以下。水泵可采用2~4英寸潜水泵或单 级离心泵。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24页
回灌井点布置示意图 a)降水与回灌井点; b)加阻水支护结构的回灌井点 1、原有建筑物;2、开挖基坑;3、降水井点;4、回灌井点;
5、原有地下水位线;6、降灌井点间水位线; 7、降水后的水位线;8、不回灌时的水位线;9、基坑底
作业
P123---21、23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5页
2.2.9 地下水控制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6页
2.2.9 地下水控制
集水坑设置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根据地下水量大小、 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 每隔20~40m设置一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 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 深,要经常 低于挖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 加固。当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1~2m ,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 水时将泥砂抽出,并防 止井底的土被搅动。
集水明排
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养护期间,基坑四周开挖集水沟, 汇集坑壁及坑底渗水,并引向集水井。
特点: 设备简单,费用低;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适用: 适用于涌水量不大、坑壁土体较稳定、 k<0.5m/d的 粘性土和砂土地层。 单独使用时,降水深度不大于5m。 为防止抽水引发流砂,饱和粉细砂层避免采用.
、出水管
地下水控制
管井井点降水系统: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19页
地下水控制
(3)深井泵井点降水
利用钻孔成井,多采用单井单泵(潜水泵或深 井泵)抽取地下水。
特点:排水量大,降水深(可达50m);不受吸 程限制,排水效果好;井距大,对平面布置干 扰小。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中、强透水含水层(如砂砾、砂卵石 等),渗透系数为10~250m/d;
降水深度大于15m的降水工程。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20页
地下水控制
深井井点构造:
潜 水 电 泵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21页
地下水控制
(4)截水 基坑周围或底部形成止水帷幕,常用防渗墙。 防渗墙: 常用形式: 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 SMW(水泥土桩内插入H 型钢等) ; 旋喷桩; 搅拌桩; 注浆帷幕.
当坑内面积较大或出于防止降水对周围 环境的不利影响而采用坑内降水时,可根据 坑内降水深度、单井涌水量以及抽水影响半 径R等确定管井井点间距,再以此间距在坑内 呈棋盘状点状布置,如图2-82所示。井点间 距D一般为10~15m,同时应不小于根号2R, 以确保在基坑全范围内降低地下水位。
1、沉砂管;2、 钢筋焊接骨架;3 、滤网;4、管身 ;5、吸水管;6 、离心泵;7、小 砾石过滤层;8、 粘土封口;9、混 凝土实管;10、 无砂混凝土管; 11、潜水泵;12
突涌稳定性验算来确定。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23页
2.2.9 地下水控制
(5)回灌法 为减轻降水沉降漏斗范围内,土体变形对周边环境 的不良影响,除采用防渗墙等隔水措施外,还可采 用回灌法控制周边环境中的地下水位。 回灌技术要点: 常采用回灌井点、回灌砂井、回灌砂沟等措施; 回灌井距降水井不小于6m; 回灌水位不高于原地下水位,通过水位观测孔调 控回灌水量。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2页
2.2.9 地下水控制
2 地下水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 截水、防渗:基坑周围或底部形成止水帷幕
排水、降水:需防控降水诱发的不均匀沉降
方法: 集水明排; 井点降水; 截水; 回灌;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3页
2.2.9 地下水控制
1、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 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 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
2、地下水控制方 法可分为集水明排、 井点降水、截水和 回灌等型式单独或 组合使用,可按表 8.1.2选用。
2.2.9 地下水控制
2.2.9 地下水控制
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 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 (井),利用抽水设备从 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时在基 坑开挖和地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仍不断抽水。
分管井井点;
深井泵井点;
2019/9/12
基坑支护与地下水控制
2.2.9 地下水控制
2.2.9 地下水控制
1 基坑工程中控制地下水的必要性 地下水作用: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坑内,不 但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而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边 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下降。 地下水控制目的: 获得基坑开挖的干作业空间; 保证基坑边坡和底板的稳定性; 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同每根井点管的连接管 均需安装阀门,以便调节使用和防止不抽水时发 生回水倒灌。井点管路接头应安装严密。
井点布置:喷射井点的平面和高程布置与轻型 井点基本相同。当坑基宽度小于1Om时,可采用单排 布置;大于10m时,则用双排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 时,宜环状布置。
喷射井点间距一般为2~3.5m,采用环状布置时 车辆进出口(道路)处的井点间距可扩大为5~7 m。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9页
基坑地下水控制技术
抽水设备:长轴深井泵
地下水控制
喷射井点降水; 特点:降水深度大、管网复杂、效率低、成 本高。 适用条件: 粘土、粉土、砂土、填土等渗透系数较小, k=0.1~20m/d的地层; 适用于降水深度较大(8~20m)的降水工程。 粗砂等大粒径土层中,循环水流大,经济 性差,不宜采用,可采用深井泵。
管井的沉设,可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法。
管井井点布置:
A.坑外布置 采用基坑外降水时,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或沟槽的宽度,沿
外围四周呈环形或单排、双排布置。井中心距坑边的距离应根据管 井成孔所用钻机的钻孔方法而定,当用冲击式钻机并用泥浆护壁时 ,井中心距坑边的距离为O.5~1.5m,用套管法时应不小于3m。管 井的埋设深度和间距,应根据需降水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土层的渗透 系数而定,埋设深度为5~10m,间距为10~50m。 B.坑内布置。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22页
地下水控制
(4)截水
防渗墙:
深度的确定:
当距离基坑底面不深处有不透水层时,防渗墙 一般应深入不透水地层;
2019/9/12
当坑底以下透水层很厚时,也可采用悬挂式垂
直防渗与坑内水平防渗相结合的方案。悬挂深
度由抗渗流(抗流砂、流土)稳定性验算和抗
埋设时冲孔直径约为400~600mm,深度应比滤 管底深1m以上。
地下水控制
(2)管井(深井)井点降水
又称大井抽水。利用钻孔成井,在基坑外侧或 内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 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取井内的水来降低地下水 位,当降水深度较大时可采用深井泵。
特点:井壁管直径一般大于200mm,排水量大、 排水效果好、设备简单、易于维护。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11页
地下水控制
喷射井点降水系统:
2019/9/12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12页
施工顺序:安装水泵设备及泵的进出水管路 ;铺设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沉设井点管(包括 灌填砂滤料);接通进水总管后及时进行单根试 抽、检验;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后,接通回水总 管,全面试抽,检查整个降水系统的运转状况和 降水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