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朱蕾(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沈勤军(主治医师)百科名片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 3.5 mmol/L。
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potassium depletion);也可以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稀释,而机体总钾量不缺乏。
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
西医学名:低钾血症英文名称:hypokalemia 所属科室:内科-主要症状:乏力,心律失常主要病因:血钾降低传染性:无传染性目录低钾血症的分类常用含钾物质不同疾病患者的低钾血症防治原则低钾血症的分类大体可分为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急性低钾血症)、慢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慢性低钾血症)、转移性低钾血症和稀释性低钾血症四类。
(一)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acute potassium-deficit hypokalemia)简称急性低钾血症。
由于钾丢失增多或合并摄入不足导致血清钾离子浓度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值水平以下,同时机体钾含量减少,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或肌无力。
1、原因1)摄入不足(1)禁食或厌食由于普通饮食和肠道营养饮食中都含有较多的钾(如上所述,多数细胞内的K+浓度是细胞外的30 倍以上),肾脏又有较强的保钾能力,因此一般的饮食减少不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但严重摄食不足,而静脉补液中又缺钾时则会发生,主要见于昏迷、手术后、消化道疾病等导致的不能进食或严重进食不足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肌肉组织少,整体储钾量少,进食不足,也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血液病、肿瘤疾病等容易发生严重进食不足。
(2)偏食个别严重偏食的患者也可能发生低钾血症。
2)丢失增多主要见于各种分泌液的急性丢失;或大量利尿,而补钾不足的患者,此时常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同时存在。
(1)经消化道丢失因各种消化液中的钾浓度几乎皆比血浆高,且分泌量又较大,在炎症等病理因素刺激下分泌量更多;该类疾病一旦发生,进食量又会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禁食,因此消化道的疾病非常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且容易合并其它电解质离子的紊乱。
低钾血症课件

03
预防复发:避免诱发低钾血症的因素,如 饮食不当、过度运动等
04
监测血钾水平: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根据 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01
口服补钾:口服氯化钾、枸橼 酸钾等药物
02
静脉补钾:静脉滴注氯化钾、 枸橼酸钾等药物
03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钾的食物, 如香蕉、橙子、菠菜等
04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治疗效果评估
01
评估指标:血钾浓度、 心电图、肌力、尿量
等
04
评估结果:血钾浓 度恢复正常、心电 图改善、肌力恢复、
尿量正常等
02
治疗方法:补钾、纠 正电解质紊乱、治疗 原发病等
03
评估时间:治疗后12周、3个月、6个月 等
4
低钾血症预防
预防措施
饮食均衡:多吃含钾丰富的食 物,如香蕉、橘子、菠菜等
06
临床症状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临 床症状,了解病
情严重程度
诊断标准
A
血钾浓度低于3
B
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 或倒置,U波增高
C
临床症状:肌肉无力、 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
D
实验室检查:血钾、尿 钾、肾功能等指标异常
诊断注意事项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低钾血症的易感因素, 如长期服用利尿剂、腹泻、呕吐等
避免过度出汗:避免长时间剧 烈运动或高温环境
药物控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利尿剂等药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钾检测, 及时发现并治疗低钾血症
饮食建议
增加钾摄入:多 吃富含钾的食物, 如香蕉、橙子、 菠菜、土豆等
减少钠摄入:少 吃高盐食物,如 腌制食品、加工 食品等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症状,低钾血症治疗【专业知识】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症状,低钾血症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3.5mEq/L,正常人血清钾浓度的范围为3.5~5.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时,机体的含钾总量不一定减少,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情况就是如此。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低钾血症的患者也伴有体钾总量的减少——缺钾(potassium deficit)。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钾摄入减少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
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
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不能进食。
如果给这些患者静脉内输入营养时没有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就可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
然而,如果摄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则在一定时间内缺钾程度可以因为肾的保钾功能而不十分严重。
当钾摄入不足时,在4~7天内可将尿钾排泄量减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内则可降至5~10mmol/L(正常时尿钾排泄量为38~150mmol/L)。
2.钾排出过多(1)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
腹泻时粪便中K+的浓度可达30~50mmol/L。
此时随粪丢失的钾可比正常时多10~20倍。
粪钾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面是因为腹泻而使钾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仅可使尿钾排出增多,也可使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由于胃液含钾量只有5~10mmol/L,故剧烈呕吐时,胃液的丧失并非失钾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钾是经肾随尿丧失的,因为呕吐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可使肾排钾增多(详后文),呕吐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也可通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促进肾排钾。
(2)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
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常见因素有:①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的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药(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都能使到达远侧肾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而此处的流量增加是促进肾小管钾分泌增多的重要原因。
低钾血症课件ppt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低钾血症可由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 多或细胞内钾转移至细胞外引起。常 见病因包括呕吐、腹泻、长期使用利 尿剂、肾小管酸中毒等。
发病机制
低钾血症影响细胞膜电位,导致肌肉 、心脏和神经传导系统特殊,引发一 系列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的典型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和肾功能特殊。患者可能出现四肢无 力、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
口服补钾是低钾血症的常用治疗 方法之一,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低
钾血症患者。
通过口服补充钾盐,可以快速提 高血钾水平,缓解肌肉无力、心
律失常等症状。
常用的口服补钾药物有氯化钾、 枸橼酸钾等,需在医生指点下使
用,并注意监测血钾水平。
静脉补钾
静脉补钾适用于严重低钾血症 或无法口服补钾的患者。
通过静脉注射含钾溶液,可以 迅速提高血钾水平,但需严格 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以免引 起高钾血症。
静脉补钾时需密切监测心电图 和血钾水平,如有特殊及时处 理。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病因治疗等。
饮食调整方面,应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如香蕉、土豆、蘑菇等。
病因治疗方面,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等,以预防低钾血症 的复发。
04
低钾血症的预防与日常护 理
预防措施
01
低钾血症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低钾血症概述 • 低钾血症的危害 • 低钾血症的治疗方法 • 低钾血症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低钾血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低钾血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正 常水平(3.5mmol/L)引起的全 身性疾病。
低钾血症

治疗
③谷氨酸钾:每克含K+ 4.5mmol。适用于伴肝 功能衰竭者。 ④门冬氨酸钾:每克含K+ 3.0mmol和镁 3.5mmol。门冬氨酸可促进K+进入细胞内, 而Mg2+和K+有协同作用。有利于纠正细胞 内低钾,尤其适用于伴低镁血症时。
治疗
补钾浓度和速度:
1、日总量≤8g/d 2、速度≤80滴/分 3、浓度≤0.3%
汗液含钾只有9mmol/L。在一般情况下,出 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 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 丧失。
肾脏失钾过多
1、渗透性利尿 高血糖、甘露醇、大量等 渗氢化钠、重碳酸盐等,在近曲小管和享 氏袢升支K+、Na+、H2O重吸收减少,到 远端肾单位液体增多,尿K+排渣增加,并 可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 2、利尿剂 噻嗪类、醋唑磺胺、速尿、利 尿酸钠等利尿剂都可使尿K+增多,引起低 血钾。
呕吐 腹泻 高碳酸血症
利尿药 低肾素 Bartter 低肾素 高肾素 Liddle 综合征 原发醛固 肾素瘤 酮增多症 肾动脉狭窄 综合征
低钾血症的并发症
1、低钾血症并发有低钙,低镁,低钙时常 表现为手足搐搦,它们的症状也可以相互 混淆,应注意在补充钾的同时补充适当的 钙、镁。 2、低钾血症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3、高钾血症:可能因为治疗不当,反而引 起高钾血症。 4、低钾血症还可以引起肾功能的病变,故 治疗时应严格观察尿量。
根据血压高低对低血钾进行鉴别
低血钾
测血压 正常 测尿钾 高 恶性高血压 肾素瘤 高血压 测血浆肾素 低 血浆醛固酮
<20mmol/d 测血清HCO3¯
低钾血症病理生理学基础

低钾血症病理生理学基础
低钾血症是一种电解质紊乱,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发,包括饮食不当、肾功能障碍、药物使用和消化道失衡等。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保持平衡,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肌肉收缩。
这一平衡依赖于钾离子在细胞膜上的运输机制和肾脏的排泄作用。
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多个机体系统的异常功能。
钾离子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低钾血症可能引起肌无力、肌肉痉挛和心肌异常等症状。
此外,低钾血症还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如心律失常。
治疗低钾血症的方法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补钾,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同时,需要针对潜在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改善肾功能、调整药物使用和饮食调节等。
总之,低钾血症是一种需要重视和及时处理的电解质紊乱,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涉及到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平衡失调以及多个机体系统的异常功能。
低钾血症的诊断标准

低钾血症的诊断标准
低钾血症是指血浆钾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通常会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肌无力、心律失常、疲乏无力等症状。
因此,对于低钾血症的诊断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低钾血症的诊断标准。
首先,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血浆钾浓度来判断。
一般来说,成人的正常血浆钾浓度范围为3.5-5.0mmol/L,当血浆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就可以考虑为低钾血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血浆钾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代谢状态等,因此在诊断低钾血症时,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除了血浆钾浓度之外,临床上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低钾血症常常会导致肌无力、肌肉疼痛、心律失常、疲乏无力等症状,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低钾血症可能会引起心脏的异常兴奋性,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因此对于心脏症状的患者需要格外重视。
最后,除了临床表现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清钾浓度、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血清钾浓度是诊断低钾血症的关键指标,而血气分析和心电图可以帮助评估低钾血症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从而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
综上所述,低钾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浆钾浓度、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
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确诊的低钾血症患者,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补钾、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等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低钾血症ppt课件

固酮增多症? 3.高血压病 3级 极高危 4.冠心病 心绞痛型 心功能II级 5.颈椎病
诊疗经过
患者主要临床特点: 老年女性,口干、多饮、多尿伴全身乏力半年。 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现有血糖增高。 此次住院主要想明确糖尿病诊断及查明低钾原因。
体格检查
T 36.5℃ P 62次/分 R 20次/分 Bp 130/70mmHg BMI 20.9Kg/m2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 染,甲状腺无明显肿大。皮肤稍干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 肿大。心肺腹(-),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膝反射正 常,双侧病理征(-)。
入院诊断
1.确定有无低血钾 正常血清K3.5-5.5mmol/L,若血清<3.5mmol/L即为
低血钾。也可配合心电图协助诊治。 2.确定低血钾是肾性或肾外性 主要查24h尿K定量来协助,如果血K<3.7mmol/L,
24h尿K>30mmol/L或血K<3.5mmol/L,尿 K>25mmol/L,或血K<3.00mmol/L,尿 K>20mmol/24h,则为肾性失钾。 3.了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和酸碱平 衡状态。 4.对低钾血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Gitelman综合征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低血钾
低血镁
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低钙尿
血压正常
尿钾排出过多、血压正常或降低
低钾伴缺镁(镁参与体内多种促酶反应,具有广泛生理功 能。镁也是骨盐的组成成分,体内300余种酶的辅因子, Na+—K+—ATP酶等活性均依赖镁的存在)
高钙血症伴低血钾(高钙血症伴低血钾,常见于恶性肿瘤 及甲亢的高钙血症,特别是再伴有厌食或化疗患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钾血症的诊断思路
图1 低钾血症诊断思路
图2 根据血压情况对低血钾进行鉴别诊断
[低钾血症的病因]
①缺钾性低钾血症:摄入不足、胃肠道排出增多、肾脏排出增多(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药物影响等)。
②转移性低钾血症: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及酸中毒恢复期、使用大量葡萄糖液、急性应激状态、棉籽油和氯化钡中毒、使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贫血、反复输入冷存洗涤过的红细胞和低温疗法。
③稀释性低钾血症:见于水过多和水中毒,或过多、过快补液而未及时补钾的情况。
[诊断思路]
①询问病史:有无引起钾丢失的原因(摄入不足、呕吐、腹泻、用药史、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等内分泌疾病及相关家族病史)、有无低血钾的症状(肢体瘫痪、心悸、腹胀及夜尿增多等)、有何疾病伴随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
②体格检查:除低钾血症本身所致肌无力及心律失常外,还应注意有无特殊临床体征,例如向心性肥胖、缺乏第二性征。
③辅助检查:血清钾、钠、氯测定;尿钾测定;尿常规;血气分析;血钙、磷、镁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测定;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心电图等。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出现低血压、脉搏微弱、心肌损伤、心跳停搏,心电图可有T波变平、ST段压低、PR间期延长,U波变高、QT间期延长。
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倦怠、嗜睡、神智混淆不清、感觉异常、昏迷。
消化系统:厌食、恶心、呕吐、肠蠕动变差、便秘、肠梗阻。
泌尿系统:肾脏再吸收和浓缩功能降低、尿液稀释、多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肌肉系统:无力、迟缓性麻痹、呼吸停止等。
代谢方面:糖原合成障碍、高血糖、胰岛素代偿减少;负氮平衡、醛固酮分泌减少、多尿多饮、肾排氯增多、酸碱失衡等。
低钾血症的治疗
[钾的正常代谢]
血钾的正常范围是3.5~5.5mmol/L,<3.5mmol/L时即为低钾血症。
[机体维持血钾平衡的途径]
①通过细胞膜钠钾泵,改变钾在细胞内、外液的分布;
②细胞内、外的H+-K+交换,影响细胞内、外钾交换;
③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跨膜电位的改变,影响钾的排泄;
④通过醛固酮和远端小管液的流速,调节肾排钾量;
⑤通过结肠的排钾及出汗调节血钾浓度。
[补钾原则]
①最好口服,常用氯化钾(KCl)1~2g,3次/天;
②严重或不能口服的患者可以考虑静脉滴注,但应禁止静脉推注;
③补钾的滴速约80滴/分或20mmol/h;
④见尿补钾,尿量>40ml/h或>500ml/d;
⑤分次补钾,边治疗、边监测,每天补钾量3~6g(40~80mmol),不超过8g(100mmol)。
建议采用中央静脉导管输注,周边静脉须以大量盐水稀释方可使用。
此外,补钾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清中镁离子的浓度。
社区老年人血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及防治
图3 老年人血电解质紊乱常见病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均逐渐下降,对体内水和电解质的自动调节功能也明显减弱,当患病或服用药物时极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给健康造成影响。
低钠血症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常伴肝硬化、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癌症等疾病出现,亦可因不当的输液或服用利尿药而导致药源性低钠血症。
老年人轻度低钠血症一般无明显症状,但严重时可出现头痛、嗜睡、伴有疼痛的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惊厥、昏迷等。
高钠血症老年人高钠血症多数因呕吐、腹泻、发汗等脱水而诱发,也可因患尿崩症或摄取过多碳酸氢钠而导致。
主要表现为舌干口燥、皮肤干涩,严重时可出现烦躁、嗜睡甚至癫痫、昏迷等症状。
低钾血症大多由钾摄取不足,或呕吐、腹泻等原因所致,也可因服用利尿药物而引起。
此外,因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类药物,使钾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导致药源性低钾血症。
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心律不齐、心电图改变等。
高钾血症主要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保钾利尿药或降压药亦可引起药源性高钾血症。
轻度者一般可无明显症状,重度者可出现心率减缓、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心电图改变等。
因此,社区老年人群应注意定期复查电解质,注意均衡饮食;定期体检,谨遵医嘱服用药物,慢性病用药须定期复查;关注胃纳及饮食质量。
此外,还应注意平时的修身养性、参加适量的体力活动,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予以纠正。
专家点评:从病例分析谈老年人低钾血症的诊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冯晓云)
图4 肾性失钾的低钾血症鉴别诊断
[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该患者为老年女性,隐匿起病。
以“反复胸闷、心悸,乏力”为主诉。
既往曾以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胆道系统结石接受相应治疗。
体格检查发现,心率80次/分,血压110/60mmHg,腹股沟扪及约0.5~1cm淋巴结5~6枚,质硬,固定;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减退。
辅助检查示,血钾1.3mmol/L、钠145.6mmol/L、氯90.4mmol/L。
存在疑问:①病史中缺乏对患者病程、服药史的记录,老年人因用药情况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导致低钾血症的用药史。
②患者心率80次/分,低钾血症患者常出现心律不齐,而查体和心电图并未发现。
③体格检查发现的腹股沟肿大淋巴结是否与目前病情有一定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④辅助检查未查血镁浓度,不能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对低钾血症患者予以补钾治疗的过程中须密切检查其血镁情况,以指导治疗。
诊断:该患者诊断为低钾血症(原因待查)、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功能Ⅱ级、胆囊术后、胆管术后,胆总管结石可能。
由于患者入院时血钾浓度仅1.3mmol/L,属于病情较危重,此时应对症处理,补钾治疗尤为重要。
此外,对于其低钾血症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低钾血症的处理及电解质紊乱的防治]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富含钾的食物。
对缺钾性低钾血症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及时补钾。
可参照血钾的水平,大致估计所须补钾量。
血钾3.0~3.5mmol/L为轻度缺钾;血钾
2.5~
3.0mmol/L为中度缺钾;血钾2.0~2.5mmol/L为重度缺钾。
补钾种类:最好是饮食补钾。
肉、青菜、水果、豆类含钾量较高。
药物补钾:①氯化钾含钾13~14mmol/g,最常用;②枸橼酸钾含钾约9mmol/g,醋酸钾约含钾10mmol/g,两者适用于伴高氯血症(例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③谷氨酸钾含钾约4.5mmol/g,适用于肝衰竭伴低钾血症者;④L-门冬氨酸钾镁溶液含钾3.0mmol/10ml,镁3.5mmol/10ml,门冬氨酸和镁有助于钾进入细胞内。
补钾途径:轻者鼓励进食富含钾的食物。
口服补钾以氯化钾为首选;为减少胃肠反应,可将10%氯化钾溶液稀释于果汁或牛奶中餐后服,或改用氯化钾控释片,或换用10%枸橼酸钾,或鼻饲补钾。
补钾速度:一般静脉补钾的速度以每小时20~40mmol为宜,不能超过50~60mmol/h。
补钾浓度:若以常规静脉滴注法补钾,静注液体以含钾20~40mmol/L或氯化钾
1.5~3.0g/L为宜。
对需要限制补液量和(或)不能口服补钾的严重低血钾患者,可采用精确的静脉微量输注泵,采用较高浓度的含钾液体进行深静脉穿刺或插管,微量匀速输注。
注意事项:①补钾时必须检查肾功能和尿量;②低钾血症时将氯化钾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若血钾已基本正常,将氯化钾加入葡萄糖液中有助于预防高钾血症和纠正低血钾,若停止静脉补钾24小时后的血钾正常,则可改为口服补钾(血钾3.5mmol/L,仍缺钾约10%);
③对每小时输注较高浓度钾溶液的患者,应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和每小时测定血钾,避免严重高钾血症和(或)心脏停搏;④钾进入细胞内较缓慢,细胞内外的钾平衡时间约须15小时或更久,故应特别注意输注中和输注后的密切观察,防止发生一过性高钾血症;⑤难治性低钾血症须注意纠正碱中毒和低镁血症;⑥补钾后可加重原有的低钙血症而出现手足抽搐,应及时补给钙剂。
电解质紊乱的防治:①对慢性病患者应予以用药监护;②感染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预警”,须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③纠正电解质紊乱过程中,注意治疗方案的权衡与兼顾;④老年患者对症处理时应兼顾营养、水、电解质、能量平衡;⑤积极寻找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或诱因。